2021届高考写作指导:屈原、贾谊、渔父历史人物的感触 作文训练(课件30张)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写作指导:屈原、贾谊、渔父历史人物的感触 作文训练(课件30张)

ID:691563

大小:129.9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1-05-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 屈原因正道直行被流放,披发行吟于泽畔,渔父看到后, 问他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 皆醉而我独醒,因此被放逐。”渔父劝他说:“既然举世皆 浊,何不随波逐流、推波助澜呢?既然众人皆醉,何不吃点 酒糟、喝点薄酒呢?”屈原反问道:“我怎能让自己清白的 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又怎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蒙受 世间的尘垢呢?”于是怀石投江而死。汉代的贾谊认为,不 论到哪里都可以辅佐明君,又何必留恋楚国?就像凤凰在千 仞高空翱翔,看到有德的国君才降落下来,看到危险的小人 就远走高飞。 • 上述材料中,屈原、渔父和贾谊三个人,你对哪个感触 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 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 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 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 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 之首。 •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 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 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 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 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 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导写 • 作文的审题立意最为重要,这是一则任务驱动作 文,一要审清材料,二要看明任务。 • 从材料来看,这是一则我们熟悉的故事,在《离 骚》、《湘夫人》这些作品当中,都曾经探讨过屈原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在《赤壁赋》、《归去来兮辞》 这些作品中我们也思考过古代文人在身处困境时不同 的人生选择。这些是我们材料的基础,但身在考场, 考生最重要的感受应该是材料中得来,而不需要从更 多的历史故事中去延伸。 作文导写 • 那这篇作文要写什么呢?我们需要对材料中关键句和关键 词的解读分辨出隐含其中的各种写作角度。 •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表明的两个对立面,屈原身处“举世皆 浊、众人皆醉”的时代,因“正道直行”而遭放逐,不愿让外 物的污染、世俗的尘垢玷污自己的清白高洁,于是“质本洁来 还洁去,不教污淖隐渠沟”,怀石投江;而渔父,一是不懂屈 原的行止,二是何必与自己过不去,不如与世沉浮,好死不如 赖活着,两人言说形成行事的两极。 • 赞成屈原行止,可以抓住“清白身躯”“高洁品质”,立 意写其坚守高洁,不随波逐流;不想赞同屈原行止,可以站在 生命角度上,讴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命价值不一定就体现 在眼下的正道直行,它可以是爱国,心系故国,可以是为国辅 君,正道直行,可以是活在当世,也可以活在未来,更可以在 渔父随波逐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在随波逐流、与世沉浮中 等待生命的出击,在历史长河中做大生命的价值。 作文导写 • 站在渔父角度,渔父自然是随波逐流,苟活于世,决不与 自己过不去,积极一点,就是与其一味固守高洁,不如适应世 界,等待生命的出口,与其殉楚,不如等待。我们可以反对渔 父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因为这种过于消极了,我们也可以赞 同他适应世界、随遇而安的人生选择。 • 再看贾谊的评论,“不论到哪里都可以辅佐君主,又何必 留恋楚国呢?”言外之意,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良禽择 木而栖”,不必吊死在一棵树上,要跳出楚国看世道,眼界放 宽阔,摒弃坐井观天、约束自我之弊。“就像凤凰在千仞高空 翱翔,看到有德的国君才降落下来,看到危险的小人就远走高 飞”,要学林中凤凰,趋利避害,运用脑髓,善于分辨,在浮 世中彰显生命的最大值,楚国之外还有燕赵韩魏,不要只陷于 一国一地,而忘了外面的世界。 作文导写 感 触 屈原 渔父 贾谊 赞 同 保持高洁的节操、即使死 去也不愿与污浊的世俗同 流合污,讴歌其洁身自好、 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佛系生活, 乐天知命, 适应世界 良禽择木而栖, 善于分辨,眼 界放宽阔,做 一个有广阔胸 襟的人,彰显 生命更大的价 值 反 对 站在生命角度上,讴歌生 命的价值与意义,生命价 值不一定就体现在眼下的 正道直行,也可以追求生 命的其他价值 人生不应 该随波逐 流,苟活 于世 作文导写 • 具体在写作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述古”意在“写 今”,以古鉴今,可以适当在联系社会现实,举一些当下的例 子来支撑你的观点。二是体现自己的思辨,所谓“千读万读炼 思辨,千写万写运思辨”,语言表达尽量严谨,论证不能禁不 住推敲。 • 那么这篇文章到底怎么写呢?此则写作试题相对开放,没 有像2020年全国Ⅰ卷那般设置情境制约,只给了任务指令,即 “上述材料中,屈原、渔父和贾谊三个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 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其信息指令,一是“给 什么写什么”,不能越位自选,必须基于试题所给历史材料, 二是“怎么给怎么写”,不能就材料一锅端,搞大杂烩,必须 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个来写,其它最好以之为参照物,不致使行 文单一无角度,无参照对象,反对平均用力、全盘套用。 好的作文题 • 守住自身的洁,不畏 世俗的尘 • 身怀正骨,中华之魂 • 君子善“变”,方显 智慧 • 开阔眼界,不偏不执 • 择木而栖,德者有能 • 把握时势,独善其身 • 心系国家,不畏逆流 • 择良木而栖,随时势 而变 • 青莲立浊,独醒于世 • 立于浊世,白衣无痕 • 以莲为心,不落尘埃 • 避世俗之尘,持高洁之性 • 生活勿随波,人生顺己心 • 拒绝随波逐流,坚守初心 不改 • 与其随波逐流,不如提灯 前行 • 鸟择良木而栖,人择良路 而行 作文开头 • 贾谊认为不论到何处皆可辅佐君王, 不必留恋楚地;渔父认为举世皆浊,我 便随波逐流,众人皆醉,我遂吃点酒糟、 饮点薄酒,而屈原认为应坚守自己高洁 的品质不为世俗蒙尘。与贾谊和渔夫的 圆滑处世相比,我更叹服于屈原,这个 站立的灵魂。 作文开头 • 屈原的因坚守正道而被流放,行吟 于江畔,渔父问他为何来此,屈原说,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夫则劝他要随波逐流,学会合群。汉 代的贾谊则认为,辅佐君主要事先留意, 遇贤君再为其所用。而我认为,只有像 屈原这样的人,才更值得敬佩。 中间过渡的 • 事实证明,屈原并未真正忘情于万 里山水,纵乐于山水飘摇,他的脚步, 每一步都承载了历史的厚度。诚然,渔 父顺势而为,不自寻苦,贾谊才高重义, 寻明君主。然而,渔父最终也难逃国破 家亡的厄运;贾谊忠于职守却流放长沙, 没能寻觅到真正的赏识之人。屈原与之 相比,更可显现德才兼备,他的种种高 尚品德,凡可有利于后世者,皆与时代 永生不灭。 中间分论(一) • 我敬佩你一个皇家子弟,却能有忧民济国大 志。你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家世高贵显赫,“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蒙荫受名, 身托厚望,“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 能”,重视自我修养,决不给祖上抹黑,长大成 人,就具有深沉的忧国忧民思想,“长太息以掩 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誓要为君开道指路,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走上强国 安邦的正途。 中间分论(一) • 我赞赏你坚持自我,宁遭放逐,也决不与污 浊社会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我们中华民族之所 以能发展到今天,独步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 为有你这样一大批爱国守身的正直人士。(从古 至今,阐述意义与影响)纵观历史长河,就在这 颠倒黑白、甚至黑暗灭顶之际,总会有一大批民 族脊梁起来,掮住将倾的大厦:不食周粟的伯夷 叔齐,决不苟同于武王的伐纣之行,隐居首阳山; 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姜小白,重用与自己有一箭之 仇的管仲,尊周睦邻,一匡天下;你屈大夫,虽 受嫉贤妒才小人的排挤,不是如渔父所言,随波 逐流、推波助澜,苟活于世,而是危言危行,葆 我高洁,如荷一般出淤泥而不染。 中间分论(二) • 一心为民,忠心进谏。楚怀王昏庸无能,宠 爱郑袖,加官其父。作为三闾大夫的屈原,曾多 次上书君王与齐国联合,不要与秦国结交,尤其 要重用张仪,只可惜,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他 不仅无法被认可,还再三被降职流放。不知是天 意还是人为,屈原从一个被楚怀王相信的高官沦 落为获罪的庶民。即便如此,他还是心系百姓, 因预想到国破家亡的发生,终怀石跳江。 中间分论(二) • 爱国忠君,一生操劳。与贾谊的观念不同的 是,屈原认为自己生为楚,死为楚;生为君,死 为君。虽然“怨灵修之浩荡,终不察夫民心”, 却依旧忠于民族、忠于国家,这种精神也影响了 后世的文人。杜甫敝衣茅屋,执杖庐前,思为国, 忧为国,“白头搔更短”是他的忧思,“吾庐独 破受冻死亦足”是他的胸怀;辛弃疾登高远眺, “把栏杆拍遍”,遍洒英雄热泪,激荡也是熊熊 燃烧的爱国之情。(排比举例) 中间分论(三) • 屈原具有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即使因为不愿 意同流合污而被放逐,他也还能坚持自我,保持 高洁的情操,在江畔高声吟唱“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正如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向乡 里小人折腰,周敦颐不爱牡丹而独爱莲花,北大 校长蔡元培告诫北大学子要抱定宗旨,切勿沉溺 于浊流。我们也应该秉持这种精神,善于分辨, 对世事有清醒的认识,做出正确的选择。 中间分论(三) • 屈原具有正直与爱国的精神。面对小人的攻 击与诽谤,屈原没有屈服于他们的威势,始终保 持内心的正直与高洁,即使君主不理解,他也没 有就此放弃,始终保持对对百姓的的忧心,对国 家的强烈责任感。在当今这个时代,中国正处于 加速发展的阶段,许多新矛盾的出现使社会的稳 定与和谐遭遇危机,例如港独和台独势力的屡屡 试探。面对这种情形,我们要保持内心的正直和 对国家的热爱,以自身的力量维护国家的稳定与 和谐。(联系当今局势) 结尾(一) • 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 时代里,他清晰的认识到国家与时运的变化,并 提出谋略,实非寻常之人。同时,他爱惜自己的 羽毛,“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在 逆境中不断修养自己的德行,令人叹服。 结尾(二) • 如果一个人,不是一个大写的人,那么他将 无力承载生命的重量。一滴墨滴入浩瀚的海洋, 可能对海洋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并非人人都能成 为屈原,历经历史黄沙依然被后人铭记敬仰。或 许如贾谊那般圆滑处世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如渔夫一样随波逐流能够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在, 可是坚守本心,不向俗世和宵小俯首低头却更加 难能可贵。一个站立的灵魂,他的价值不是用成 功与失败去衡量,而是靠时间与历史去评判。 结尾(三) • 虽然贾谊和渔夫的话也有一定道理,但屈原 仍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屈原身上那高洁的品格 和爱国的精神已经熔铸成中国民族和文化基因和 民族之魂,值得所有人学习与借鉴。 作文范文 临节不苟,铸写辉煌 古人云“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面对社会的污垢 和人生的挫折,渔父能随波逐流,乐天知命;贾谊能趋利避 害,择地安命;却只有屈原,永远正道直行,守节舍命。我 鄙视渔父的随世浮沉,安闲无为,也不喜欢贾谊的为求目的, 圆滑于世,却深深折服于屈子的傲岸人格。因为临节不苟者, 更能写就人生辉煌。 世界有光影,社会有清浊,事情有难易。面对社会的污 浊和人生的挫折,能坚持气节和志向,不退缩,不苟且的人, 才是社会效仿的榜样,历史前行的中流。从精忠报国,至死 不渝的岳飞,到殒身不顾,只留清白的于谦,再到人生不畏 死,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历史的史册,正是因为有这些坚 持气节者而变得熠熠生辉。从翻译《共产党宣言》不知怕的 陈望道,到为苏维埃甘愿流血的方志敏,再到铁肩担道义的 李大钊,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正是这些敢为理想殉道,敢为 进步牺牲的人推动的结果。 临节不苟,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能硬气。相反,像渔 父那样圆滑世故,表面洒脱实则畏难无为者,永远难成大事。 武则天时期的苏味道,明哲保身,模棱两可,一生碌碌无为; 现实社会中的“佛系”青年,也是畏难怕重,不敢担当的 “废物点心”。而贾谊那种为求目的,不择手段,看似实现 人生目标,实则丢掉价值底线的人。古有吴起杀妻求将,后 有汪精卫为个人利益卖国,现实也有贪图利益不肯回国的留 学生,与那些临节不苟者相比,更是黄钟瓦釜,天壤之别。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当代 中国,更是有大批的气节面前不苟且,危难面前不退缩的英 雄,在保护者人民的安全,推动着社会发展。疫情期间,把 病房当战场,不论报酬,不计生死的“80后”医生;把列车 当战场,负重行军的“90后”消杀队员;把城市当做战场, 奔走四方的“00后”志愿者,……他们困难面前不退缩,危 险面前不胆怯,直面生死,坚守志节,这不正是屈原临节不 苟,辉煌人生的传承吗?(联系当下) 临节不苟的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离不开长年累月的修 身正己。屈原一生采芳修服,高洁自守,用一生践行临节不 苟的誓言。我们当代青年更应该坚守“先忧后乐”的奉献情 怀,树立“舍我其谁”的勇敢品格,涵养“不因祸福避趋之” 的气节风范,敢作敢为,成就事业,点亮人生,铸就辉煌。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当今中国,奔向复兴的 乐章早已奏的恢弘昂扬,我们只要能坚守临节不苟的精神, 勇于发声,敢于拼搏,就必定会成为这伟大乐章里最高亢的 音符。(重申,点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朝一代明相狄仁杰,早年在并州都督府担任法曹 时,有一次,与狄仁杰同任法曹的郑崇质奉命要到很远 的地方去出差办事,但郑崇质的母亲此时正在生病,狄 仁杰很为他担忧,便主动向上司——长史蔺仁基说明原 因,请求代郑崇质前往。 蔺仁基了解了情况后,不仅答应了狄仁杰,而且深 为感动,因为那时,蔺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之间正闹别扭, 常常意见不一。蔺仁基主动找到李孝廉说:“狄仁杰与 郑崇质都是法曹,却能主动将困难揽给自己,对别人给 予体贴照顾,对照狄仁杰的高尚品行,我们难道不感到 惭愧吗?”从此,两个人又和好如初,并且对狄仁杰给 予非常高的评价:“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作文导写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主要设置了两个情境。 •第一个:唐朝明相狄仁杰早年在并州都督府担任法曹时,知道与他同任法 曹的郑崇质奉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出差办事,可其母此时正在生病。狄仁杰 很为他担忧,便主动向上司蔺仁基说明原因,请求代郑崇质前往。考生要从 这一情境出发联想思考:狄仁杰在这件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 我们学习和思考? •第二个:蔺仁基了解了情况后,不仅答应了狄仁杰,而且深为感动。因为 那时蔺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之间正闹别扭,常常意见不一。蔺仁基主动找到李 孝廉说:“狄仁杰与郑崇质都是法曹,却能主动将困难揽给自己,对别人给 予体贴照顾,对照狄仁杰的高尚品行,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从此,两 个人又和好如初,并且对狄仁杰给予非常高的评价。考生要从这一情境出发 联想思考:蔺仁基在这件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思 考? •同时,考生要学会综合分析材料,学会比较和评价,因为材料中的两人身 上都有闪光点,人品贵重,各有千秋,彼此成就,交叉勾连,所以考生选择 感触最深的一位,就要有比较权衡,要从材料中找依据,做到分析有据,感 悟有依,科学合理,符合大众认知。 作文导写 2.典型任务的限制。“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限定了发言的 场景,也限定了发言者的身份和听众的身份;“围绕上述材料 展开讨论”,限定发言的内容,要围绕狄仁杰和蔺仁基的所言 所行展开联想和思考;“狄仁杰、蔺仁基二人,你对哪个感触 最深?” 限定了发言时务必要在对二人所言所行深刻思考和分 析后,比较权衡; “写一篇发言稿”,则限定了文章体式。 3.价值判断的限制。狄仁杰舍己助人,主动向上司请缨,请求 代郑崇质出差。显然,狄仁杰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他的身上 闪光点多多,如舍己助人、不求回报、主动请行、雪中送炭等 优秀品质都令人钦佩。 蔺仁基以狄郑为范,坦诚以待,反躬自省,显然,蔺仁基的形 象也高大起来,尤其是体察下属、见贤思齐、主动释怀、果敢 坦诚等诸多优秀品质更是跃然纸上。 两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考生在权衡之后,要选出的是感触最 深的一个,而非肯定一个就贬低另一个。 作文导写 切题立意: 1.雪中送炭,舍己助人。 2.明理思过,反躬自省。 3.不求回报,低调为善。 4.见贤思齐,果敢释怀。 5.春风化雨,下自为蹊。 …… 偏题立意: 1.敢于进言,成就自己。(未准确抓取核心信息,从狄仁杰把 自己的想法汇报给上司而受到表扬的角度立意,得出结论,重 心偏离) 2.侍母尽孝,感恩友人。(脱离写作对象的范围,针对郑崇质 立意行文,脱离任务,严重走偏) 3.不计前嫌,和好如初。(重点写蔺仁基与李孝廉二人的友谊, 忽略了“狄仁杰、蔺仁基二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个要求) 作文范文 见贤思齐,果敢释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交流读书心得。 读了狄仁杰和蔺仁基的故事,我甚是感动。相比于狄仁杰不远 千里,助人行孝,急他人之难,我更欣赏蔺仁基见贤思齐,果 敢释怀的品格。 感同身受,揆情度理的蔺仁基在秉公执法的同时,能够感 他人之急,扬助人之行! 法曹郑崇质按命令远行办事,上司安排本无可厚非。狄仁 杰请缨代行,作为上司只需同意,卖个人情即可。但是蔺仁基 却能认真倾听,从善如流,不仅采纳了狄仁杰的建议,悄然化 解了郑崇质的难题,还深受感动,高度赞扬狄仁杰的高尚品行! 试想,一个不作为的长官,如果听到狄的进谏,大概会想此人 乃“投机取巧”之辈,人家有困难都没说,怎么就你矫情呢? 难道是责怪我安排不周,不近人情吗?若如此小肚鸡肠,尸位 素餐,工作又怎能精益求精呢! 作文范文 想当初,岳飞精忠报国,浴血奋战,屡退敌军,秦桧却百 般陷害,残杀忠良。两相对比,正是蔺仁基天下为公,不以小 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高尚品格,狄仁杰才能顺利请缨,郑崇质 才能不再远离家乡,饱受忧思母病之苦。正是蔺仁基善解人意, 耿直明理的大度作为,他才能高度评价狄仁杰的善行,才能激 励更多的人急他人之所急,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实现共赢! 见贤思齐,内省知耻的蔺仁基能够以人为镜,静心思过。 蔺仁基在看到狄仁杰为友请缨、奔行千里后,感到自己与 好友司马李孝廉因一点点别扭就闹得政见不合,实在是有失风 范!静心思过,明白了共事者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弥足珍贵。 昔时廉颇当众扬言“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不也称病不朝, 引车避匿,成就将相之和,成就国家,最终赢得友谊?假如蔺 仁基不能知耻思过,且行且惜,又怎么能放下纠结,敞开心扉, 重温内心的平和,成就别样的自己呢! 作文范文 蔺仁基见贤思齐,果敢释怀,虽是狄仁杰悄然给他上了一 节生动的道义之课,但我更欣赏蔺躬身自省,敏察人事的君子 之行!试想,如果蔺仁基高高在上、麻木不仁,狄仁杰再是贤 能之极,又怎么能让他敏锐地嗅出何谓共事之髓、友谊正道、 国家大义呢!昔日,扁鹊见蔡桓公,就多次明言“君有病”, 可桓公置若罔闻,不察己身,最后落得个病入骨髓的下场!两 相比较,蔺仁基之所以能够洞若观火,触类旁通,果敢践行, 正是因为心中有格局,胸怀大志向。 正是蔺仁基的通情达理、推己及人,使得郑崇质不再受思 母之苦;正是他的反躬自省,使得自己不再受失友之痛;也正 是他的直言不讳、开诚布公,才使得国家不能受臣子离心之失! 他的君子行为在当今的社会里依然熠熠生辉,是我们学习的榜 样!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