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一中高三二轮热身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潮动画的成功,离不开一个重要命题:在表达中国文化内容的同时,探索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
从动画的艺术角度看,诞生并兴盛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学派”是最能代表中国动画艺术高度
的创作流派。其美学特征是将水墨、皮影、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和工艺美术形态融入动画的视听表达中;
其故事源于中国文学经典,并用夸张、幽默的动画特性进行改编和演绎;其创作重点在于将中国文化空灵
浪漫的精神、兼爱和谐的内涵借助动画手法进行表达。在这些独特创作思维的指导下,诞生了一大批在世
界影坛独树一帜的动画作品。
概括来说,中国之“视”与中国之“事”是“中国学派”成功的关键,国潮动画很好地借鉴了这个要
点。视觉方面,国潮动画的人物造型力求表达中式神韵,拥有或唯美或个性的五官特征,身着充满中国文
化符号的服饰装备,彰显独特的本土特性;场景方面,影片的背景由中式建筑、园林仙阁等元素组成,构
建了富含中国特色的视觉奇观;画面氛围方面,创作者格外重视意境美和人文自然和谐气质的表达。这些
特征,无疑是对“中国学派”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中国动画应该坚持的艺术创作重点。
从商业角度看,取得商业方面的成功,是动画艺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目标。未能形成持续的商业回报
是“中国学派”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力量与创作任务加持下,上海美影厂的创作
者们可以在相对独立于市场的条件下进行创作,其成就的艺术高度往往超越商业价值。但在改革开放后逐
渐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尤其是在西方电影强势的娱乐属性主导下,“中国学派”的创作活动难以继续
维持。
从这一角度看,国潮动画更好地适应了商业环境的必然需求。近年来,获得商业成功的中国动画作品
大多选取人物成长、英雄救世、青春爱情等故事题材,同时注重打造战争场面、武术动作、特效奇观等视
觉内容,以更通俗的语言向世人传递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娱乐观影需求。
从艺术与商业平衡的角度看,艺术是完成表达,商业是解决需求,二者的融合会形成既有个性又有共
性、既有高度又有广度的良性商业艺术形态,也是中国动画发展壮大的理想形态。传承“中国学派”对中
国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表达,兼顾动画商业娱乐性的客观需求,是中国动画创作者们需要坚持的道路。“国”
之艺术个性与“潮”之商业共性的统一,是关系到国潮动画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
中国动画崛起的道路上,专业人才教育也应充分实现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一方面,要传承“中国学派”
对中国文化内涵及民族艺术魅力的再创造与再创新思想,注重对动画艺术本体的创作研究;另一方面,应
看到时代与商业潮流环境下观众和用户对内容的需求。通过培育创新型人才,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
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让动画作品发挥美育价值,彰显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
(摘自贾云鹏《国漫崛起需艺术与商业双重创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20 世纪“中国学派”的创作重点是用夸张、幽默的动画特性进行改编和演绎。
B. 在视觉方面,国潮动画的人物造型,力求表达中式神韵,彰显独特的本土特性。
C. 计划经济时,由于国家力量与创作任务的加持,“中国学派”创作活动难持续。
D. 用心创作的动画作品,有美育价值,能够彰显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
2.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借助 20 世纪“中国学派”的兴盛论述了国潮动画成功的艺术因素和商业因素。
B. 文章对“中国学派”和国潮动画进行了对比论证,论证了适应商业环境的重要性。
C. 文章大体为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论题,然后分别论述,接着再结合二者的平衡总论。
D. 文章末就动画的专业人才教育问题进行论说,并指出优秀动画的特点、目的和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动画应该坚持的艺术创作重点包括视觉方面、场景画面、氛围方面三个方面。
B. 近年来,一些中国动画在题材、视觉内容、语言上,更符合观众的娱乐观影需求。
C. 时代与商业潮流环境下观众和用户对内容的需求,是专业人才教育时要关注的因素。
D. 在表达中国文化内容的同时,注意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中国动画就能成功。
【答案】1. B 2. A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用夸张、幽默的动画特性进行改编和演绎”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创作重点在于将中国文化空灵浪漫
的精神、兼爱和谐的内涵借助动画手法进行表达”。
C.“由于国家力量与创作任务的加持”错误,难以继续维持的原因是不能适应“逐渐成熟的市场经济环
境”。
D.“用心创作的动画作品”应为“优秀的动画作品”。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A.“和商业因素”无中生有,依据原文第三段,尤其是“这些特征,无疑是对‘中国学派’的继承和发扬,
也是中国动画应该坚持的艺术创作重点”可知,“中国学派”兴盛只能论述国潮动画成功的的艺术因素。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D.“中国动画就能成功”错误,原文是“国潮动画”;另外“就能成功”过于绝对,原文的表述是“国潮
动画的成功,离不开一个重要命题:在表达中国文化内容的同时,探索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注意
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只是必要条件。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在历史发展中取得重大成就,不仅守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也对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
贡献。在与疫病斗争的实践中,中医药防疫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早在秦汉时期,《黄帝内
经》就系统论述了疾病预防理论。我国明、清时期发明的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医学接种免疫预防
的先驱,曾传播到西方并产生很大影响,为全球最终消灭天花作出了贡献。青蒿素的发现也是从中医药典
籍中获得灵感,已经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差别很大,治疗疾病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中医学的研究方法
蕴含着系统论,主要以整体为着眼点,多以定性观察为手段,一般采用综合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
的研究方法体现着还原论,主要以局部为着眼点,多以定量实验为手段,一般采用分析的方法进行辨病论
治。中医药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极大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二者的结合应用极大提高了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推广。
尊重中医药理论,加强现代科学研究。充分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深入梳理总结中医药学术思想,
从更高、更深的层次探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精髓,更好发挥中医药学整体综合的原创优势。既要把握传统
理论与经典,又要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推动中西医学相
互促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有针对性地发挥各自优势、结合二者长处。
(摘编自《让中医药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更大作用》,《人民日报》2020 年 05 月 14 日)
材料二
面对新发传染病,中医药为何能有“药”和“方”?原因在于,中医运用的是整体性、调和性思维。
以清肺排毒汤为例,中医立足“排毒”而非“杀毒”,因而老药依然能派上新用场。中医通过清热、化湿、
解毒的方法,改变病毒生存的环境,抑制病毒在体内生长,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
不可干”的目的。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介入早、参与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相对较低。实践证
明,中医药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
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去年 5 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
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由
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医药容易被误读。疫情期间,为避免因滥用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最好在中医师的指
导下合理用药。尽管中医药已经传播到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中药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未能以药品身份面
世。以此次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中医药
将发挥更大作用,助推民心相通。
《人民日报时评: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 》(2020 年 04 月 08 日 05 版)
材料三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立足根基,挖掘精华,保持特色,中医药才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一年多来,
各地把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中医
药管理机构,充实中医药人员力量。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和政策举措,发展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评价体
系、标准体系,有力破除一系列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难题,古老的中医药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新动力。
当前中医药发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中医药发展
自信,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
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的新征程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人民日报时评:让中医药在创新中传承》(2020 年 11 月 09 日 10 版)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医药在与疫病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较完备的防疫理论和技术体系,这为我国抗击新冠疫情提供了经
验。
B. 材料在论述中西医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时强调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系统性,突出了中医学在理论和方法
上的优势。
C. 中医的整体性、调和性思维使得老药在面临新发传染病时,依旧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D. 当前中医药发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依然任重而道
远。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痘接种术为最终消灭天花做出了贡献,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贡献,因而在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B. 中医学的整体观和系统观不仅弥补了西医学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的不足,而且大大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
涵。
C. 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尽管中医药已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并未得到官方认可。
D. 发展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标准体系,有力破除一系列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难题能够使古老的
中医药焕发勃勃生机。
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促进中医药发展的举措。
【答案】4. B 5. A
6. ①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立足根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完善中医药理论,推动
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②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③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中医药人才,充实中医药人员力量,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④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和政策举措,发展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标
准体系,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突出了中医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优势”错误。由材料一“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
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推动中西医学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在重大疑难疾病防
治中有针对性地发挥各自优势、结合二者长处”得知,中西医各有优点,应结合应用,并非突出中医学的
优势。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因而在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错误。由第一段“我国明、清时期发明的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
术’是医学接种免疫预防的先驱,曾传播到西方并产生很大影响,为全球最终消灭天花作出了贡献”,可
知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材料一第二段“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差别很大,治疗疾病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中医
学的研究方法蕴含着系统论……西医学的研究方法体现着还原论……。中医药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极大丰富
了现代医学的内涵,二者的结合应用极大提高了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推广”和第四
段“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推动中西医学相
互促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有针对性地发挥各自优势、结合二者长处”可知,
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相互补充。
由材料一第三段“尊重中医药理论,加强现代科学研究。充分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深入梳理总结中
医药学术思想,从更高、更深的层次探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精髓,更好发挥中医药学整体综合的原创优势。
既要把握传统理论与经典,又要坚持守正创新”和材料三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立足根基,挖掘精华,
保持特色,中医药才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坚定中医药发展自信,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可知,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立足根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完善中医药理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由材料三“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和政策举措,发展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标准体系,有力破除
一系列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难题,古老的中医药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新动力”可知,要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
建设,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和政策举措,发展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标准体系,加快推进中医
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由材料三“把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健
全中医药管理机构,充实中医药人员力量”可知,要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中医药人才,充实中医药人员力
量,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路遥
除夕之夜,欢乐的气氛笼罩着我们的村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八碗”。说是八碗,实际上主要是
把各种形状和式样的肥肉块子装在八个碗中。农村人虽然富了,他们的肠胃仍需要油水。好,那就尽情地
吃吧。拣肥的吃,放开肚量吃吧,而今这样好的年头,又是自己喂的猪,不吃做什么!
父亲吃了一老碗肥肉,然后就心满意足地拿起旱烟锅,舒服地吐纳着烟雾。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新鲜的
念头:我为什么不用收录机录下父亲的一段声音呢?父亲显然对这事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跃跃欲试,但
又有点不好意思。我忍不住笑了,对他说:“你随便说什么都行。比如说你这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哈呀,这怎说哩……好,叫我想一想,噢,对了,那天,也正像今天一样,
过年哩……”
“提起那年头,真叫人没法说。冬天的时候,公社把各大队抽来的民工都集中到寺佛村,白天大干,
晚上夜战,连轴转到了年底。那天早上我回家时,你们母子几个围坐在炕上哭鼻子哩。哭什么哩?那年头,
大家都穷得叮当响,过年要甚没甚。旁人家歪好都还割了几斤肉,咱们家我没回来,连一点肉皮皮都没有。
当时,我折转身就往县城跑。我恨我。一个男人,就这么无能啊!我当时想,我今天出去就是抢也要抢回
几斤肉来。”
“进了县城,我赶忙跑到了肉食门市部,一看,门关得死死的。我来到后门上,门也关着,不过听见
里面有人咳嗽。我站着,不敢捣门,为甚?怕。怕什么?当时也说不清。过了一会,我突然冒出了个好主
意,哼,别看你老子是个笨老百姓,到紧火时,脑瓜子还聪敏着哩。我想,如果我说我是县委书记的亲戚,
他们还敢不卖给我肉吗?”
“就这样,我硬着头皮敲开了肉食门市部的后门。门先是开了一条缝,露出一颗胖头。还没等胖头开
口,我就忙开口说是县上冯书记的亲戚,冯书记让你们割几斤肉。这胖干部问我割几斤,我慌忙从怀里掏
出了全部的钱——共四块。我问他一斤多少价钱?他说一斤八毛钱。我说,那就割五斤吧。不过,我当时
心里暗暗叫苦:我原来只想割上二斤肉,余下两块多钱,给你妈买一块羊肚子毛巾——她头上那块毛巾已
经包了两年,又脏又烂;再给你们几个娃娃买些鞭炮。吃肉放炮,这才算过年呀。可眼下我想,一个县委
书记的亲戚走一回后门,怎能只割二斤肉呢?我就只好咬咬牙把四块钱都破费了。但不管怎样,我总算割
到了肉,而且是一块多么肥的刀口肉啊!”
“我正在街上走,一个叫化子拦住了我的路。我一看,这不是叫化子,是和我一块当民工的高五,他
老婆有病,他本人已经熬得只剩下一把干骨头。高五挡住我,问我在什么地方割了这么一块好肉?我没敢
给他实说,就撒谎说,我的肉是从一个外地人手里买的。高五忙问我,那个外地人现在在什么地方?我说
人家早走了。高五一脸哭相对我说,直到今早上才向别人央告着借了几个钱,可现在又连一点肉也买不到
了。他瞅了一眼我手里提的这块肉,可怜巴巴地说,能不能给他分一点呢?我舍不得这么肥的肉给他分,
就对他说是这肉是高价买的。他忙问多少钱一斤?我随口说一块六一斤。不料高五说一块六就一块六,你
给我分上二斤!我迟疑了一下,对他说,那好,咱两个一劈两半。就这样,高五拿了二斤半肉,把四块钱
塞到我手里,笑呵呵地走了,倒好像是他占了我的便宜。好,我来时拿四块钱,现在还是四块钱,可手里
却提了二斤半的一条子肥肉。这肉等于是我在路上白捡的。好运气!”
“我马上到铺子里给你妈买了一条新毛巾,给你们几个娃娃买几串鞭炮。还剩了七毛钱,又买了几颗
洋糖…… 这辈子没有哪一天比这一天再高兴不过了。”
我“啪”一下关住了收录机,什么话也没说,丢下父亲,心情沉重地一个人来到了院子里。村庄正沉
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远远近近的爆竹声此起彼伏,空气里弥漫着和平的硝烟。此刻这一切给我的心灵带来
无限温馨和慰藉……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倒叙的方式,通过我想用收录机录下父亲声音的这一新鲜念头,引出父亲对于“一生中最高兴的
一天”的回忆。
B. 文本通过收录机、肉食门市部、公社等,描写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为情节展开提供社会环境,使故事更
真实可感。
C. 父亲自认为脑子聪敏,谎称是冯书记亲戚买到五斤肥肉,并为了给老婆孩子买羊肚毛巾和鞭炮,故意提
高价钱把肉卖给了高五。
D. 文本语言富有地域色彩,用“到紧火时”“脑瓜子还聪敏着哩”“要甚没甚”“歪好”等方言,富有乡
土气息,通俗亲切。
8. “我‘啪’一下关住了收录机,什么话也没说,丢下父亲,心情沉重地一个人来到了院子里。”,请结
合文本分析“我”心情沉重的原因。
9. 路遥在创作时常常先确立故事发生的“大环境”,又善于抓住人物所处的“小环境”。请据此对文本加
以分析。
【答案】7. C 8. ①“我”体会到了父亲的艰辛与不易。父亲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竟然只是买到了肉和新
毛巾、鞭炮,让我们过了一个高兴的年。
②“我”认为父亲的行为并不光彩。父亲谎称书记亲戚买到肉,并把肉高价卖给比我们还困难的高五,他
做这一切都是出于对家人的责任和爱,但我并不认可这种行为。
③“我”为父亲所处的时代感伤。百姓生活贫苦,社会物质匮乏,人们生活不易。
④“我”心生矛盾。父亲占了小便宜还沾沾自喜没有反思,而我是父亲不光彩行为的受益者,让我心生矛
盾。
9. ①改革开放前,物质匮乏,百姓生活困苦。毛巾,肉等都是限量供应,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需
求。②家里穷,整年吃不上肉,盼着过年能改善伙食,母亲的头巾多年未换,又脏又烂,生活艰难。③父
亲回忆的多年前的生活状态正是那个年代农村家庭生活的缩影。从父亲的回忆中窥见农民的艰辛、时代的
艰难,感受社会的变迁。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故意提高价钱把肉卖给了高五”错误。文中说“我舍不得这么肥的肉给他分,就对他说是这肉是高价
买的。”可知父亲提高肉价是不想把肉卖给高五。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分析“我”心情沉重的原因要从父亲的讲述内容中概括,首先,父亲最高兴的是在他自己“白天大干,晚
上夜战,连轴转到了年底”回家后,望着围坐在炕上哭鼻子的母子几个,又折转身就往县城跑买到了肉和
新毛巾、鞭炮,让我们过了一个高兴的年。“我”体会到了父亲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心情沉重。
第二,“我想,如果我说我是县委书记的亲戚,他们还敢不卖给我肉吗?”“我舍不得这么肥的肉给他分,
就对他说是这肉是高价买的……高五拿了二斤半肉,把四块钱塞到我手里,笑呵呵地走了,倒好像是他占
了我的便宜”,父亲谎称书记亲戚买到肉,尤其是把肉高价卖给比我们还困难的高五,他做这一切都是出
于对家人的责任和爱,但“我”认为父亲的行为并不光彩,所以心情沉重。
第三,“我马上到铺子里给你妈买了一条新毛巾,给你们几个娃娃买几串鞭炮。还剩了七毛钱,又买了几
颗洋糖…… 这辈子没有哪一天比这一天再高兴不过了”,时至今日,父亲依然觉得“那一天”是最高兴的
一天,可见父亲占了小便宜还沾沾自喜,至今没有反思,而“我”是父亲不光彩行为的受益者,这让“我”
心生矛盾,所以心情沉重。
第四,父亲的艰辛,高五的困难折射的是父辈所处的贫苦、艰难的时代。当时的百姓生活贫苦,社会物质
匮乏,人们生活不易,所以“我”为父亲所处的时代感伤而心情沉重。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
“大环境”就是社会、时代环境。父亲的艰辛,高五的困难折射的是父辈所处的贫苦、艰难的时代。“白
天大干,晚上夜战,连轴转到了年底”体现当时百姓的艰辛;“我慌忙从怀里掏出了全部的钱——共四
块”“直到今早上才向别人央告着借了几个钱”体现当时的百姓生活贫苦;即使手中有钱,也很难买到肉,
体现社会物质匮乏,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如今的“大环境”是“除夕之夜,欢乐的气氛笼罩着我们的村庄”“农村人虽然富了,他们的肠胃仍需要
油水。好,那就尽情地吃吧。拣肥的吃,放开肚量吃吧,而今这样好的年头,又是自己喂的猪,不吃做什
么”
“小环境”具体指“我”家的环境:“那天早上我回家时,你们母子几个围坐在炕上哭鼻子哩。哭什么哩?
那年头,大家都穷得叮当响,过年要甚没甚。旁人家歪好都还割了几斤肉,咱们家我没回来,连一点肉皮
皮都没有”“给你妈买一块羊肚子毛巾——她头上那块毛巾已经包了两年,又脏又烂”,家里很穷,整年
吃不上肉,就连过年,在父亲回来前也“连一点肉皮皮都没有”,而且母亲的头巾多年未换,又脏又烂,
生活十分艰难。
如今“我”家的环境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八碗’”“父亲吃了一老碗肥肉,然后就心满意足地拿
起旱烟锅,舒服地吐纳着烟雾”。
“小环境”是“大环境”的缩影,“小环境”的改善,体现的是“大环境”的变迁。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体貌丰伟,顾盼烨然。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
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对.
策.集英殿。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就。帝亲拔为第一。寻丁父忧,归。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
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
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
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
至元十四年正月,大元兵入汀州。江西宣慰使李恒遣兵援赣州,而自将兵攻天祥于兴国。天祥不意恒
兵猝至,乃引兵走,即邹洬于永丰。洬兵先溃,恒穷追天祥方石岭。天祥妻妾子女皆见执,天祥收残兵奔
循州。三月,进屯丽江浦。十一月,进屯潮阳县。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众
不及战,皆顿首..伏草莽。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天祥吞龙脑,不死。至潮阳,见弘范,左右
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厓山破,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
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
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之,不果释。未几,中山有狂人自称“宋主”,有
兵千人,欲取文丞相。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
一死足矣。”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
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
则社稷犹可保也。
B. 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
则社稷犹可保也。
C. 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
则社稷犹可保也。
D. 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
则社稷犹可保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也指奉祀。文中指接受后人的祭祀。
B. 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文中即为此意。
C. 顿首,磕头。古代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刻举起而不停留。也可指书简表奏用语,常用于结尾。
D. 宰相,中国古代对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通称或俗称,与“丞相”概念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天祥丰神俊朗,才华出众。他才貌兼具,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能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
中状元。
B. 文天祥忠君爱国,为国出力。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召勤王;朋友劝阻时,他据理力争,倾尽家财
充当军费。
C. 文天祥竭力抗元,历尽艰险。元兵入侵,他率兵抗元,却屡遭惨败,多方奔逃;妻子儿女被抓后,他也
被弘范捉拿。
D. 文天祥坚持大义,守节不屈。他在元京师共三年,元朝廷劝降他时,他坚守气节,拒不侍奉二主,最后
从容赴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2)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答案】10. D 11. D 12. C
13. (1)如今蒙古大军分三路击鼓前来,攻破京郊,逼近内地,你以仓促集合的一万多人前往抵抗,这跟
驱赶羊群去和猛虎搏斗又有何不同?
(2)文天祥悲痛落泪,说:“国家灭亡不能够拯救,做人臣子的(尚且)死有余辜,何况(难道)还敢偷
生避死而且有二心吗?”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故”意思是“因此”,置于句首,所以“此”和“故”之间要断开,排除 AC。
“义胜者谋立”和“人众者功济”结构一致,所以分别断开,排除 B。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与‘丞相’概念相同”错误,宰相与丞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宰相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
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
学》。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他也被弘范捉拿”错误,应是被千户王惟义捉拿。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鼓行”,击鼓前来;“破”,攻破;“薄”,迫近,逼近;“赴”,前往;“是”,这;“是何异
驱群羊而搏猛虎”省略介词“于”,应为“是何异于驱群羊而搏猛虎”。
(2)“涕”,眼泪;“亡”,灭亡;“死有余罪”,死有余辜;“二”,使动用法,让……有二心。
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顾盼生辉。还未成年时,看见学宫
的祠堂内供奉着三位乡贤:欧阳修、杨邦乂、胡铨,三人死后皆被朝廷谥为“忠”,就仰慕他们,说:“死后
不置身于那些受后人祭祀的忠臣之间,就不是大丈夫。”他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他的
对策文章写了一万多字,不打草稿,一气呵成,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不久父亲去世,服丧而归。
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德佑初年,江上告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任命文
天祥以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京。他的好友劝阻他,说:“如今蒙古大军分三路击鼓前来,攻破京
郊,逼近内地,你以仓促集合的一万多人前往抵抗,这跟驱赶羊群去和猛虎搏斗又有何不同。”文天祥说:
“我也知道是这样,只是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
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
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以义而胜者谋立功,人数众多就能成功,这样国家还能保住。”
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
至元十四年正月,大元军队进入汀州。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发兵援救赣州,而且亲自指挥军队在兴国进
攻文天祥。文天祥未料到李恒的军队突然来到,便带兵撤走,到永丰投靠邹洬,邹洬的军队先败,李恒穷
追文天祥不放直到方石岭。文天祥妻妾子女全都被抓。文天祥收拾残兵跑到循州。至元十五年三月,进驻
丽江浦。十一月,进驻潮阳县。十二月,前往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来到,众
人来不及抵抗,都低头趴在草丛中。文天祥慌忙要跑,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他。文天祥吞下龙脑香,却没
死。文天祥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命令他下拜,不拜,张弘范便用客礼见他,同他一道进入厓山。厓山
攻陷,军中大宴会,张弘范说:“国家已亡,丞相的忠孝已经尽到,若能改变心意以事奉宋的态度事奉我
们皇上,将可能仍是宰相。”文天祥悲痛落泪,说:“国家灭亡不能够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难道
还敢偷生避死而且有二心吗?”张弘范觉得他很仁义,派使者护送文天祥到京都。
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同宰相商量要释放他,结果没有释放。没过多
久,中山有个疯子自称“宋主”,有兵一千人,想要救回文丞相。(于是)世祖把他召进宫中对他说:“你
还有什么请求?”文天祥回答说:“我蒙受宋朝的恩典,担任宰相,怎么可以事奉别的皇帝?希望赐我一死
就足够了。”谏官极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听从了他们。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对吏卒说:“我
的事情结束了。”向着南方叩拜以后就义,享年四十七。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示张寺丞王校勘①
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难禁滟滟②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③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注释】①寺丞,校勘:官名。②滟滟:满溢的样子。③游梁: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梁园。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时节,春意阑珊,假期将至未至,首联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徘徊幽径的诗人形象。
B. 颔联用语凝练,“斑斑”写出了雨的点滴不断,“雨”和“酒”都浸染着诗人的伤春愁绪。
C. 颈联既有诗人对落花的眷恋,又借燕归抒写了岁月流转的感慨,虚写的景物中深含理趣。
D. 本诗即景抒怀,遣兴言志,将描写、抒情、议论艺术地融合在一起,缠绵含蓄,情韵深长。
15. 诗歌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尾联说游园宾客中有很多有才华的士子,不吝惜钱财才能多选拔些贤才。②尾联点
题,指出写诗的用意。诗人伤春叹逝,无济于事,于是从愁思中振起,表示要以及时选才为己任,彰显出
一位性格旷放、轻财重客、多引后进的政治家风范。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虚写的景物”错误,“花落去”“燕归来”都是眼前景,具体可感;“无可奈何”“似曾相识”,却
是抽象的思绪,两句是虚实相间的笔法。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含意的能力。
尾联的意思是:游园宾客中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士子,不吝惜钱财才能多选拔些贤才。
尾联反转点题,出人意表,指出写诗的用意。诗人既已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伤春叹逝,无济于事,猛然从
愁思中振起,表示要以及时选才为己任,主旨豁然呈露。“游梁赋客”,借用汉代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
士多游梁园之典故以自喻,诗人把张先、王琪比作当年梁园中的司马相如与枚乘之辈。极称其学士富赡,
才思出众。“莫惜青钱万选才”一句,毕现诗人旷达豪俊的性格。晏殊地位显要,厚于自奉,且不惜钱财
收留宾客。一个“万”字,写出其选才宏旨,显出宰相风度。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与成语“方凿圆枘”表意相似,皆有“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
乐其实很简单,就是将自然美景当作无穷无尽的宝藏,与朋友一同享用。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雁阵惊寒,声断
衡阳之浦”意境相近;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又颇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
【答案】 (1). 何方圜之能周兮 (2). 夫孰异道而相安 (3).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4). 而吾与子
之所共适 (5). 衡阳雁去无留意 (6). 长烟落日孤城闭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圜”“孰”“适”“雁”。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民法典是新时代保护人民民事权利的“权利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内
容 ,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我国民法典最大的亮点和创新之一是人格权的独立成编,
也是中国为世界各国有效应对人格权保护问题提供的经验和方案。人格权编通过规范人格权的确认、保护
等而形成的人格权关系, 起人格权的完整规则体系。
《民法典》第 990 条第 2 款明确规定了一般人格权,形成对人格利益保护的 条款,从而保持
了人格权益保护范围的开放性。人格权编在具体人格权的规定中,还进一步扩张了人格权的保护范围,具
体体现在:一是对姓名、名称权的扩大保护;二是肖像权的扩张保护;三是禁止“深度伪造”,保护个人
声音;四是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范围的扩张;五是《民法典》第 1001 条规定了人格权保护的规则可以参
照适用于身份权利保护的规则。
人格权编尊重人民的意愿,反映人民的需求,谋求人民的福祉,符合人民的利益,且能 ,充满
了新时代的气息,彰显了时代的精神,因此堪称良法。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包罗万象 构建 兜底 与时俱进
B. 包罗万象 构筑 保底 开拓创新
C. 面面俱到 构筑 兜底 开拓创新
D. 面面俱到 构建 保底 与时俱进
18.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我国民法典是最重要的亮点和创新之一,也为世界各国有效应对人格权保护问题提供
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B. 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我国民法典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和最大亮点,也为世界各国有效应对人格权保护问题提
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C. 独立成编的人格权是我国民法典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和最大亮点,也是中国为世界各国应对人格权保护问
题提供的有效经验和方案。
D. 独立成编的人格权是我国民法典最重要的亮点和创新之一,也是中国为世界各国应对人格权保护问题提
供的有效经验和方案。
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清代周宗泰《姑苏竹枝词》记述了年夜饭的欢乐场景:“妻孥一室话团圆,鱼肉瓜茄杂果盘。下箸频教
听谶语,家家家里合家欢。”
B. 2021 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一群圆润讨喜的唐朝少女从博物馆里“复活”,凭借一支华美的舞蹈
火爆出圈。
C. 毛泽东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受到启发,联系国际政治斗争风云,“反其意而用之”,创作
了一首同题词。
D. 明月春风三五夜,即农历正月十五,又别称“上元”,将春节的热闹氛围推向高潮。
【答案】17. A 18. B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面面俱到:
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
民法典的内容既不能是“没有遗漏疏忽”,也不能是“一般化”,只能是说“内容丰富”。所以应用“包
罗万象”。
构筑:1.构造建筑;2.兴建,建造。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比如构建新的学科体系。
这里与“人格权的完整规则体系”搭配,应选“构建”。
兜底:意思是指到底;揭示出全部底细,意即全盘托出。保底:释义为保住原有基础,保证不低于最低额,
多用于口语中。
修饰“条款”不能用口语,应选“兜底”。
与时俱进:1.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
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2.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从而发生一些改变。3.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不断增长。开拓创新:打开新局面、新市场,不断运用新知识开发新的领域,使之一直保持在高品质之
上。
依据后文“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彰显了时代的精神”,这里应选“与时俱进”。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的语病有:1.语序不当,将“最大的亮点和创新之一”改为“创新之一和最大亮点”;2.“我国
民法典最大的亮点和创新之一……也是中国为世界各国有效应对人格权保护问题提供的经验和方案”搭配
不当,“为世界各国有效应对人格权保护问题提供经验和方案”的是“人格权独立成编”,所以应改为“人
格权独立成编是我国民法典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和最大亮点,也为世界各国有效应对人格权保护问题提供了
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引号作用为表述特定称谓。
A.完全引用;
B.特殊含义;
C.强调 ;
D.特定称谓。
故选 D。
20.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疫情期间,人们自觉遵守“一米线”,切实感受到“距离产生美”的良好效果。疫情过后,
____________。“一米线”是健康线。飞沫易传染呼吸道疫病,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不仅是对自己负责,___________。“一米线”也是文明线。保持距离不窥视,不仅是为了保障防疫安全,
也是对他人隐私的尊重。“一米线”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着人们的规则意识;______________,丈量着个
人的文明水平。
【答案】 (1). “一米线”同样应当坚守 (2). 也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3). “一米线”也是一把尺
子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面说“疫情期间”,人们自觉遵守“一米线”,此处是说“疫情过后”,可见应该是说疫情过
后对待“一米线”的态度,再结合后面“‘一米线’是健康线”可知,疫情过后同样应该遵守“一米线”;
再看句式,因为横线前面没有主语,所以横线处的句子应是主谓句。
第二处,前面说“不仅是”,后面应有“也是”与之搭配;前面说“飞沫易传染呼吸道疫病,在公共场所
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后面是说这种做法的用意,先说对自己负责,后面自然是对他人和社会负
责。
第三处,由分号可知,前后内容是并列关系,内容相关,句式结构相似,所以横线处句子的句式应与“‘一
米线’就像一面镜子”一致,也应该使用比喻的修辞,由此可以确定应为“‘一米线’也是(似、如)……”,
再结合后面“丈量……”可知,前面的喻体应是“尺子”。
21. 阅读下面材料,简要分析“弹幕版四大名著”在互联网时代受欢迎的原因。不超过 70 字。
最近,“弹幕版四大名著”引起了舆论场上的热议。从媒体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1994 年版《三国演
义》,播放量高达 3623.3 万,1986 年版《西游记》为 143.7 万,1987 年《红楼梦》为 1058.1 万,1998 年
版《水传》为 1024.5 万。
“弹幕版四大名著”电视剧,体现着年轻人对待经典的态度。很多网友表示现在重看水浒,感受到更
加深邃的内容,很多情节都可以再解读。弹幕版四大名著电视剧不仅让广大观众回忆童年,更打开了与经
典作品的另一层空间——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身的成长与变化,在新的思考后,也许就获得更多人生体
悟。
【答案】①经典具有永不过时的文化魅力。②电视剧与“弹幕+”相结合,形式具有创新性。③观众高度参
与,促进了对经典的个性化解读,增进了交流互动。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段内容的能力。
首先,从“很多网友表示现在重看水浒,感受到更加深邃的内容,很多情节都可以再解读”可见,经典名
著的文化魅力永不过时,这是“弹幕版四大名著”在互联网时代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第二,从形式上看,“弹幕版四大名著”是电视剧与“弹幕+”的结合,这种创新的形式更受人们尤其是年
轻人的喜欢。
第三,“弹幕”的形式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依据“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身的成长与变化,在新的思考
后,也许就获得更多人生体悟”可知,“弹幕”的加入促进了对经典的个性化解读,增进了观众与观众的
交流互动。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某省计划把中考体育成绩提高到 100 分,目的是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促使孩子们加强身体锻炼,
让孩子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让健壮的身体伴随终生。
消息公布,看法不一。专家认为这样有利于减少“小胖墩”“近视眼”的发生;一些孩子和家长也认
为体育确实非常重要,这样一来,体育老师就再也不会“生病、有事”了。反对者则认为,体育特长应该
更多是个人爱好,人与人先天身体条件也不一样,这样不公平。
该省准备就此举行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学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就方案合理性、
可操作性等进行论证。假如你报名成为一名学生代表,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此问题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体育加分,青春添采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听闻“中考体育成绩上调至 100 分”的消息后,虽稍有意外,但也感觉是情理之中。体育加
分是好事,从此少年多健儿,靓丽青春添风采。
虽然,近几年中考体育也在加分,但力度仍不够,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常言道,顽疾须下“猛药”
医,此次让体育与语文、数学、英语一下子平起平坐,大有“翻身农奴把家当”的感觉,更是一剂良方。
且不说近些年常有“中国少年的体质远不及日韩”“中小学校多肥胖学生”“小学何以如此之多的近视”
之类的报道见诸报端,单看我们的周围:很多同学跑个两百米,气喘吁吁,直呼难过;做十个引体向上,
也是“要他的命”;更不要说打篮球、踢足球和三步跨栏之类稍有技巧的运动,除非是在电脑或手机上。
因此,校园里胖子“寻常见”,“眼镜”遍地是,“忧郁王子”每班有,“弱柳妹妹”级级多……“少年
强,则国强”,而今少年之“弱”,却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何以如此?“重智育、轻体育”的教学观念是罪魁祸首。虽然如今中高考已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
桥”,但分数仍是悬在家长、学生、甚至老师头上的一把剑。于是乎“分分就是命根”,为了分数,一个
个都打了鸡血一般:“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多考一分,干过千人”。且不论“身体是革命的本
钱”,更不要以“以后有机会锻炼”为借口,忽视体育,长此以往,“东亚病夫”的担忧决不是什么危言
耸听!
幸好,有识之士看到这个问题,管理者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既然大家都要分,那么就用分数的杠
杆,撬动那些不当的教学观念,拦住那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打碎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我为此次加
分叫好!当然,家长、老师、校领导可能各有各的担心: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必然要增加体育活动与训
练强度,安全事故的概率会提升。常言道,不能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不行船。只要做好必要
的安全防护,就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其实,即使在锻炼中受点伤,这也是成长的必需代价,哪个孩子的成
长没有一些伤疤?
总之,此次体育加分,于生有利,于国有益。只要学校、家长、学生充分重视体育锻炼,我想我中华
少年定会重现一派生龙活虎、虎虎生威的新气象。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材料是热点话题,“计划把中考体育成绩提高到 100 分”,由此引发许多议论。
从政策本身来看,提高中考体育成绩只是手段,其真正的目是增强中学生的体质。而教育部为何要把增强
学生身体素质纳入中考考核中?直接原因是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将会
成为“虚弱”的一代。深层原因,则是因为中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没有强健的体魄,妄谈美好的未
来。所以,表面上是重视体育,实质是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奠定根基。
是什么导致学生体质差?这里面有多重原因可供探讨:
1.重智育、轻体育的应试思想。中国的家长普遍认为,读书时期,考试成绩比体育锻炼重要,学生因为升学
考试的沉重压力,也主动让体育锻炼边缘化,直接导致身体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证。美国:健身是孩子一
定要做的事。俄罗斯:宁愿孩子没有聪明的头脑,也要孩子有健康的身体!韩国:健身可以塑造形体美。
欧洲:健身和学习一样重要。如果要再往深处挖,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应试思想。可以从不同的社会阶层
的家长会有不同的视野与格局来看:底层平民多培养孩子为实用品,为了孩子直接谋生;中产阶层多培养
孩子为工艺品,为了孩子全面发展,更好地谋生;而社会精英则培养孩子成艺术品,不仅要全面发展,而
且要成为佼佼者,为了让孩子成为领导者。
2.重智育、轻体育的人才选拔制度。为了追求相对绝对的公平,中国千年以来的“一考定终身”的做法。使
得各类学校的体育课形同虚设,学校操场闲置少用,导致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与时间得不到保证。即便
是上体育课也是“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无强度、无对抗、无冲
撞”的“三无七不”的温柔体育。
3.保平安、求太平的学校管理策略。体育教育本身带有危险性,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一方面学校不愿意“惹
火烧身”,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过分溺爱尚且不够,让孩子在学校参加剧烈体育磨练很
多家长都望而却步,即便有的体育活动也是少有磨难性、竞技性与危险性。
面对“唯成绩论”“唯分数论”以及失衡的教育结构,提高体育成绩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促使家长、教
师和学生都重视体育锻炼。对此问题,发言立场最好站在支持的角度上,阐述体育提高分数的合理性、必
要性等。写作时注意发言稿的格式。
【立意】1.中考体育课增分,学生体质添彩。
2.提高体育分数,引导教育回归。
3.加分是手段,增强体质是目的。
4.体育加分,不会加重学生负担。
5.谱写生命之歌,弘扬运动精神。
6.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7.生命无止境,运动无极限。
【素材】1.课业负担多、课外活动少、电子产品滥用导致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小眼镜”“小屏奴”诞生。
以青少年近视为例:目前,我国“小眼镜”人数已超过 1 亿人,中、小学生近视率分别高达 71.6%与 36%,
高三年级学生近视度数高于 600 度的占比更是达到 21.9%。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已开始亮红灯。初中阶段
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需要有相应的运动强度和负荷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2.大家要知道,经常而充足的体育锻炼能调节机体代谢,助力苗条身姿;有助于调节情绪、消除网课的学习
和工作压力,改善睡眠、提高自信心和幸福感;还能降低冠心病、脑卒中、2 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危险。
再说,最近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爆发力、耐力
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视力下降率、肥胖检出率继续攀升……所以我们是需要好好体育锻炼的。
3. 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蒂素
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泰戈尔
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柏拉
图
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爱因斯坦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
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