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率为师,大材小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深圳老牌名校公布了一份“超豪华”的教师招聘名单,
该名单中的 35 位教师均为硕士或博士学历,且清一色毕业于清华大
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伦敦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名校,其中,仅清
华、北大的研究生就有 20 名。
有网友感叹说:清华北大毕业生哪里去?原来是去深圳教书了;
有人说:本科毕业的我,看完瑟瑟发抖;也有人说:优秀人才都到城
市从事教育事业,而我们山区招个老师都难;还有人说:顶尖名校毕
业去了中小学教书,是大材小用。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
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本题材料比较简单,主要讲深圳老
牌名校公布了一份“超豪华”的教师招转名单引发人们热议。
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不同
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
因素,其中的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成长靠教
育。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可以认
为不是“大材小用”,可以从职业取向、个人价值实现的方式、重视
基础教育等方面分析立意;也可以认为是“大材小用”,需要言之有
理,能够自圆其说(此角度不建议)。
参考立意:
①平凡的岗位也能造就不平凡的人生(大材在小岗位上也会有大用);
②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教育;
③转变就业观念,实现人生价值;
④优化人才配置,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⑤硕士博士到中学任教也是人尽其才;
⑥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让高层次人才当教师)有利于人才培养。
范文指导
草率为师,大材小用
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非常不妥。草率为师,实属大材
小用。
古人云:是金子总会发光。这话不假,但如果有更好的机会去雕
刻,那金子的光彩岂不是更加耀眼?教师这一职位固然重要和神圣,
但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任教,未免令人心寒:难道中国顶尖高校
人才的地位竟已沦落至此?顶尖学子们几年的额外努力究竟有何重
大作用了呢?
我国以实施科教兴国为立国之基,教育是根本,但大学研究生阶
段的教育,其目的是培育高学历、高技能的知识分子,去进行更深层
次的科学研究。顶尖大学毕业生们已经步入这扇大门,何必退而求其
次,做后一代人的垫脚石而不去自行探索?如此下来,一代人的责任
推给下一代人,这就陷入了死循环,科技水平何时会有大幅度提高?
再者说,我国师范院校数不胜数,每年从事基础教育的师范类本科生、
硕士生也比比皆是,为何需要高校其他专业的顶尖硕士、博士去从事
基础阶段的教育工作?
究其根本,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与名校毕业生自身有很大的关系,
也许他们想早日步入社会,获取薪资,忍受不了做学术研究的枯燥,
但对于他们来说,既然自身教育已经达到这种程度,为什么不更进一
步,探求更高深的学问,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教育的深层考量方面,其它名校毕业生未必会比师范专业毕业
生更出色,有针对性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不同领域的人才。每种人都
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担当,也许有些名校毕业生因为对教师这份行业
的热爱,想要自主选择,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但是,我们想说,他们
完全可以继续深造,留在高等学府任教。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不断
提升自我的一种途径。如果只是担任一名中小学教师,国家对高校精
英学子的培育可以说就变成了一种浪费。试问:有多少所中小学的教
育会涉及硕士及以上教育水平的知识储备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顶尖名校毕业生也好,师范院校本科
毕业生也罢,无论是谁,只有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才能充分利用
自身所学,发挥所长。如一味降低对自我的要求,为眼前的利益而放
弃对自身的提升,只会是大材小用,埋没自己真正的才能。
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确实大材小用!
【点评】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
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
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
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
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
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
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
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
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
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
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