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作文复习 ——2021年高三二模作文:00后看“国潮” 课件(20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三作文复习 ——2021年高三二模作文:00后看“国潮” 课件(20张PPT)

ID:691623

大小:164.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5-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高考周口市冲刺语文押题密卷 (热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待春风吹散余寒,踏青便是赏心乐事,但是,您可曾想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春风明明是吹绿了 江南,为什么春季出游不用“踏绿”而用“踏青”?古人为何会在诗词歌赋中推崇青色?中国画为什么又 称为丹青?“天青色等烟雨”道出青花瓷一色难求,“青”所指的又是何种色彩?“青色”与“春色”到 底有何内在联系?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揭开“青”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 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关“青”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大多还以“青青”的叠词出现。例如“青青陵 上柏,磊磊涧中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然而,不难发现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既可以是 荀子《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蓝;又可以是李白《将进酒》中“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黑;还可 以是王安石《次韵景仁雪霁》中“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的黄绿色。为何古人有时会将“苍、蓝、碧、 翠、绿”统称为“青”?其实并非古人不识色彩,而是为了修辞和押韵,是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 的表现。 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所谓丹青主要是指朱砂和石青二色,古时作画,由于色彩种类和绘画技法的限 制,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所以又用丹青来泛指图画,青、绿二色在汉代之后广泛运用于绘画领域,其中 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教艺术的传入,从现存魏晋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能够看到大量石青、石绿被运用 于描绘山石、树木和佛像的服饰之上,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仍可见敦煌壁画中树石之身影, 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将青色发展到极致门类的则是“青绿山水”,自展子虔创青绿山水样式后,中国 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因此展子虔又被誉为“唐画之祖”。在青绿山水画中,王希孟的《千里江 山图》可谓家喻户晓,此画卷长近 12 米,气势辽阔,画中层峦叠嶂、逶迤连绵,又有林木村野、舟船桥梁, 将秀丽山河绘于一卷,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山水的灵气所在。 青,在工艺品中,当属青花瓷最为出名,方文山在歌曲《青花瓷》中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道出了古时天青色的青花瓷是一色难求,青花瓷上色的青料品类十分的讲究,大致有回青、浙青、陂唐青、 石青、珠明料、苏麻离青等,由于青料的选择不同,最后呈现的青色存在一定差异。现通过考古发现,青 花瓷自唐就有,经千年不衰,如今更是成了中国瓷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品类之一,足可见青色在中国受喜爱 的程度之深。 《尔雅·释天》中将“春”又称为“青阳”,这是“青”与“春”产生的一次直接性关联,“青”具 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所以古人将踏春称为“踏青”, 而非“踏绿”。 青色为何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在于青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 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既符合儒、释、道思想对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所看重的精神需 求,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期望, 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冷静、典雅的精神特质。 (摘编自余智鹏的《青色为何受国人青睐》,《光明日报》2021 年 2 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并非不识色彩,而是出于文学表现的需要。 B. 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是因为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中国画的灵气所在。 C. 自“青绿山水”将青色发展到极致之后,中国画才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局面。 D. 作者认为,“青”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所以将春游称为踏青。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通过引用诗词歌赋中的名句,印证了古人对于“青色”的喜爱与推崇。 B. 文章例举顾恺之、王希孟的画作,论证了汉代之后青色在绘画领域的广泛运用。 C.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最后补充论述。 D. 文章从文学、绘画、工艺品三方面阐述了国人对青色的喜爱,体现了论证的广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中的“青丝”与“绿云扰扰”中的“绿云”,意思相同。 B. “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的“青冢”即王昭君的墓冢,因为冢上芳草常青,故有此称。 C. 工艺讲究的青花瓷,自唐以后,千年不衰,成了中国瓷文化的代表,深受国人喜爱。 D. 对青色的喜爱,让中国人释放出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彰显了东方审美的精神质。 【答案】1. A 2. C 3. A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B.“是因为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中国画的灵气所在”理解错误。从原文“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所谓 丹青主要是指朱砂和石青二色,古时作画,由于色彩种类和绘画技法的限制,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所以 又用丹青未泛指图画”可知,中国画称之为“丹青”是因为“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 C.“中国画才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局面”理解错误。从原文“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将青色发展到极 致门类的则是‘青绿山水’,自展子虔创青绿山水样式后,中国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可见,原 文中是承接关系,不是条件关系。 D.“‘青’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所以将春游称为踏青”理解错误。从原文来看,“古 人称春游为踏青”还少一个条件,即“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结构的能力。 C.“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最后补充论述”分析错误。本文的论证结构是先提出问题, 再从三个方面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文章是并列结构,从文学、绘画、工艺品三方面来阐述,并不是层 层推进的。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A.“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出自《孔雀东南飞》,其中“青丝”的意思是黑色的丝线;“绿云扰扰”出 自《阿房宫赋》,其中“绿云”指黑发;意思不同。 故选 A。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们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部署、持续推进。2016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了《“健 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 2030 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79 岁。 2017 年 10 月,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城 乡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被纳入 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点工作。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一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 减少疾病发生。二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理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 需求。三要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突出解决好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 四要加大政府投入,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扩大健康国际交流合作。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18 年 10 月 13 日刊文) 材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虽然仪器不会检测出病症,但 人体却会有各种不适感,这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所承受的日益增大的压力,以及普遍拥有的不 良生活习惯有关。现代社会亚健康群体增多,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三高”等问题日趋泛滥。 随着各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带来的隐患日益严重,一种富有全局性的健康理念——“大健康”应运 而生。它倡导人们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方式过渡到呵护健康、预防疾病的新健康模式,树立正确的健 康消费观念,接收科学的健康指导,让人们“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质量、 走得安”。“大健康”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追求精神上以及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健康。当今 医学界,单因单病的生物医学传统模式逐渐向多因多病的“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大健康模式转变。大健 康模式研究的不是病因,而是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其核心是通过个人健康管理,科学地排除或减少健康 危险因素,达到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摘编自《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材料三: 2013-2018 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2018 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材料四: 巨大的市场份额和高额的利润导致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从鸿茅药酒到权健事件,暴露出的是整个保 健品行业普遍性的问题——不少保健品生产企业打着“高科技”“祖传秘方”等旗号,制假售假,甚至把 产品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诱导消费者上当。一些保健品在销售过程中,与消费者大套近乎、 嘘寒问暖,“专家免费会诊”“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套路重重……种种乱象,坑害消费者,扰乱市 场秩序。 针对保健品市场乱象,必须加速完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保健食品监督管理的专项条例及配套实施细 则,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要加强保健品国家标准体系建设,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要建立从原料到生产 再到市场流通的全过程监管体系,明晰相关部门审批、监督和处罚职责,建立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出现 问题,要露头就打、一查到底,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取缔违规企业;同时进行警示教育,要 让公众客观认识保健品的“疗效”,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正确的消费引导。 (摘编自“新华网”2019 年 1 月 10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把人民身体健康当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和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 重要标志。 B. 快节奏的生活,日益增大的压力,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亚健康,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三高”等 问题频发。 C. 材料三显示,近五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说明人民健康保健意识增强,保健品市场需求 旺盛。 D. 目前我国保健品行业乱象丛生,主要包括制假售假、虚假宣传、欺骗性营销等,严重扰乱了行业市场的 正常秩序。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到 2030 年我国主 要健康指标应达到的水平。 B. “大健康”关注身体、精神以及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健康问题,该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医学 模式的改变。 C. 鸿茅药酒和权健事件暴露了整个保健品行业都存在的违规生产和虚假销售的问题,尤其是用“疗效”欺 骗消费者。 D. 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原因是企业为了追求巨大的市场份额和高额的利润而违规生产经营,与相关部门 权责不清,监管不力也有关。 6.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分角度概括说明。 【答案】4. B 5. C 6. ①政府(政策):政策导引,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完善服务体系。②理念:宣传“大健康”理念,推行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③行业(市场):对保健品行业要加强保健品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范保健品企业主 体行为,坚决打击保健品市场乱象。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 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 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 项,“快节奏的生活,日益增大的压力,以及不良生活 习惯导致亚健康,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三高’等问题频发”说法错误,加强因果,相关信息在材料 二第一节,原文为“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虽然仪器不 会检测出病症,但人体却会有各种不适感,这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所承受的日益增大的压力, 以及普遍拥有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现代社会亚健康群体增多,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三高’等问题 日趋泛滥”,分析可知,原文意思是说“与之有关”,不是导致。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 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 项,“鸿茅药 酒和权健事件暴露了整个保健品行业都存在的违规生产和虚假销售的问题”中“整个保健品行业都”说法 以偏概全,还有“尤其是用‘疗效’欺骗消费者”说法属于无中生有。相关信息在材料四第一节,结合文 本内容“从鸿茅药酒到权健事件,暴露出的是整个保健品行业普遍性的问题——不少保健品生产企业打着 ‘高科技’‘祖传秘方’等旗号,制假售假,甚至把产品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诱导消费者上 当。一些保健品在销售过程中,与消费者大套近乎、嘘寒问暖,‘专家免费会诊’‘免费体检’‘免费旅 游’,套路重重……种种乱象,坑害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分析可知,原文只是说“暴露出的是整个保健 品行业普遍性的问题”,不是说“整个保健品行业都”这样;原文意思是说主要靠的是各种套路和欺骗,诱 导消费者上当,选项中“尤其是用‘疗效’欺骗消费者”于文无据。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阅 读文本,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答题区域,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概括回答 问题。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角度概括说明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通读文本, 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仔细阅读这三则材料,结合材料一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们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 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部署、持续推进”“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被纳入 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点工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四要加大政府投入,推动健康科技创新, 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扩大健康国际交流合作”等分析可知,政府应该用正确政策引导民众,加大投入 力度,完善服务体系;结合材料二中“随着各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带来的隐患日益严重,一种富有全局性 的健康理念一一‘大健康’应运而生。它倡导人们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方式过渡到呵护健康、预防疾 病的新健康模式,树立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念,接收科学的健康指导,让人们‘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 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质量、走得安’”等分析可知,宣传“大健康”理念,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结 合材料四中“针对保健品市场乱象,必须加速完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保健食品监督管理的专项条例及配套 实施细则……同时进行警示教育,要让公众客观认识保健品的‘疗效’,以科学的理沦知识作正确的消费引 导”分析可知,对保健品行业要加强保健品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范企业行为,坚决打击保健品市场乱象。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 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 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 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 (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 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 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 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 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归 来 莫泊桑(法) 浪涛拍打着海岸,蓝天一望无际,疾风劲吹,朵朵白云像鸟儿似的飞快地从天空掠过。坐落在山口海 边的小村沐浴在阳光里,暖洋洋一片。 马丁-莱韦克家正好坐落在村口。这是一幢渔家小屋,墙是黏土的,屋顶铺了一层茅草,上面长了一簇 簇蓝蝴蝶花儿。 男人出海了,女人在屋前补渔网。园地口上一个 14 岁姑娘在缝补一件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破衣服。 还有一个女孩,抱着一个小男孩哄着。两个两三岁的男孩面对面坐在泥地上玩耍。 补衣服的姑娘突然喊了一声:“妈!” “什么事?” “他又来了。” 母女俩从早晨开始就心神不安,有个男人总在屋子边上转来转去。母亲总觉着他的眼神怪里怪气。 母亲叫马丁,丈夫叫莱韦克,人家管他们一家叫马丁-菜韦克。她原先的丈夫水手马丁所在的那条船“姊 妹”号出海时失踪了。船上的水手也一直音信全无,大家都认为这船连人带货都沉没了。 女马丁带着两个女儿含辛茹苦等了她男人 10 年。当地一个叫莱韦克的渔民是个鳏夫,带着个男孩,向 她求婚,女马丁于是改嫁给他,三年中间又生了两个男孩。家里几乎没有见过肉,面包很贵,冬天刮大风 的那几个月他们有时候只得赊账买面包吃。几个小家伙倒长得很结实。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刮起了大风,她男人莱韦克本想出海,看到风大走不成,于是帮妻子一起补渔网。 9 点钟,大女儿买面包跑着回来,神色慌张:“妈,他又来了。” 母亲的脸刷地变白,对她男人说:“莱韦克,叫他别这么偷看我们,我心里直发慌。” 莱韦克是个身 材高大的水手,他神色从容,朝那游荡的人走去。 莱韦克带着陌生人一起朝屋子走来。女马丁一下慌了神,直往后退。她男人对她说:“给他拿点面包, 倒杯苹果酒,他打前天就没有吃东西了。”他们都进了屋。游荡的人坐下,在一双双眼晴的注视下低头吃 起东西来。 母亲站在一旁盯着那人看,两个叫小马丁的姑娘背靠着门,其中一个抱着最小的男孩,都馋得目不转 睛地看着那人。 莱韦克拉一把椅子坐下,问陌生人:“您是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 “我从塞特过来。” “就这么走来的?” “没错,走着来的,身上没有钱,只能用脚走。” “您去哪儿?” “我就来这儿。 “您在这儿有认识的人吗?” “也许吧。” 他脸色憔悴,布满皱纹,整个脸都是瘦骨嶙峋。 莱韦克突然问他:“您叫什么名字?” 他没有抬头,只是回答说:“我叫马丁。” 母亲莫名其妙地颤抖。她像是要走近些好好看看这流浪汉。来到他面前,她双臂垂下,张大着嘴,不 禁呆住了。 莱韦克最后又问了一句:“您是这儿人?” “我是这儿人。” 这时他终于抬起头,女人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相遇,顷刻两人的目光仿佛交织到一块儿凝住不动了。 她声音发抖:“是你,当家的?” “没错,是我。” 原来,马丁他们的船在非洲海岸触礁了。除了马丁,其他人都不幸遇难。而马丁又被野人部落扣了 12 年,直到最近才有机会回来。 女马丁拿围裙捂着脸哭了起来。 莱韦克说道:“现在怎么办?” 马丁问:“她男人是你?” 莱韦克回答说:“对,是我。” 他们相对看了看,谁也没有说话。 这时马丁看了一眼在他身旁围了一圈的孩子,朝两个女孩点头示意说:“她们俩是我的吧?” 莱韦克说:“她们俩是你的。” 他说:“上帝呀,她们都长那么大了!” 莱韦克又说了一句:“现在怎么办?” 马丁心乱如麻,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下了狠心说:“我嘛,照你的意思办吧。我不想为难你,各 人的孩子归各人。孩子妈归你,还是归我?你怎么定我都答应。不过这房子该归我,这是我父亲留下的, 而且我就是在这房子里出生的。” 女马丁用围裙捂着嘴发出一阵阵抽噎。两个女孩忐忑不安地望着她们的父亲。马丁站起身朝他妻子走 去,她一头扑到他怀里呜咽了起来:“我的男人呀,你终于回来了!” 几个男孩子看到母亲哭也哭了起来。莱韦克站在一旁等着。 他们决定找神甫裁决,两个男人一起走了出去。走过咖啡馆门前,他们决定一起喝一杯。 “呃,希科,来两杯费尔酒,要好的。马丁回来了,我妻子原先的男人,你是知道的,那条失踪了的 ‘姊妹’号上的马丁。” 老板一手拿着三只玻璃杯子,一手拿着长颈大肚玻璃酒瓶走过来,神色从容地问:“噢!你回来了, 马丁?”马丁回答说:“我回来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蓝天、白云、阳光营造了一份美好而温暖的氛围,茅草屋顶反映了马丁-莱韦克一家生活的贫 困,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 B. “母亲总觉着他的眼神怪里怪气”埋下伏笔,“她”原先的丈夫出海时失踪的插叙,都使后文情节发展 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C. 小说在两位丈夫去找神甫解决问题路上到咖啡馆喝一杯中戛然收束,这样的结尾留白韵味悠长,人物命 运到底如何引人深思。 D. 小说描写的马丁一家的故事虽然悲惨却又温馨感人,但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社会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反 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8. 文中画线句子三处写到女马丁的哭泣,这三处哭泣分别体现了女马丁当时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内容具体 分析。 9. 以小见大是短篇小说的主要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莫泊桑在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答案】7. D 8. 第一处,在得知马丁为何在 12 年之后才归来时,她“拿围裙捂着脸哭了起来”,这里 主要是表现对丈夫的心疼与丈夫平安归来的惊喜。 第二处,当男马丁谈到女马丁、孩子和房子的归属时,她“用围裙捂着嘴发出一阵阵抽噎”,这里主要是 她面临新的分离的不舍与为难。 第三处,当男马丁向她走来时,“她一头扑到他怀里呜咽”,这时的她百感交集,有 12 年的辛酸悲苦,有 对丈夫的依恋,有对过去的生活的回忆,还有目前处境的尴尬。 9. (1)以小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在小说中,作者写韦克这一人物,当他得知马丁处于饥饿中时就直接 把马丁领回家,在自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不仅让妻子给他面包,还拿果酒;带着马丁去找神甫的路上,路 过咖啡馆,能平和地请马丁喝酒,并且要好酒,这些小细节都表现了莱韦克是一个光明磊落而又善良的人。 (2)以小事件(小人物)反映大社会。女马丁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妇女,她的遭遇不仅是她的困难,也是挣扎 在贫困线上的底层百姓的写照;咖啡馆老板的从容平静也能反映出这不是一个家庭的遭遇,而是整个底层 社会的缩影。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但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社会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错误。小说的深刻之处并 非对于伦理道德人性的反思,更多的是对于底层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反映。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人物心理变化的理解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女马丁的三处哭分别体现了女马丁当时怎样的心情,在体会人物三处心理时要 注意结合上下文的信息提示。 第一处,由“她原先的丈夫水手马丁所在的那条船‘姊妹’号出海时失踪了。船上的水手也一直音信全无, 大家都认为这船连人带货都沉没了”“除了马丁,其他人都不幸遇难。而马丁又被野人部落扣了 12 年”“她 声音发抖:‘是你,当家的?’”分析可知,女马丁得知马丁在 12 年间的遭遇,“声音发抖”,“拿围裙 捂着脸哭了起来”,此处主要表现了她对于丈夫能够归来的惊喜、激动。 第二处,由“马丁心乱如麻,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下了狠心说:‘我嘛,照你的意思办吧。我不想为 难你,各人的孩子归各人。孩子妈归你,还是归我?你怎么定我都答应。不过这房子该归我,这是我父亲 留下的,而且我就是在这房子里出生的。’”分析可知,马丁说出的对于孩子、女子和房子的安排考虑, 她“用围裙捂着嘴发出一阵阵抽噎”,这里主要是她面临新的分离的不舍与为难。 第三处,由“马丁站起身朝他妻子走去,她一头扑到他怀里呜咽了起来:‘我的男人呀,你终于回来了!’” 以及前文“女马丁带着两个女儿含辛茹苦等了她男人 10 年”分析可知,女马丁“一头扑到他怀里”,并说 “我的男人呀,你终于回来了”,体现出她的心里还是惦记着丈夫,想到了过去一起的生活,过去自己的 艰难与选择,而感到心酸而尴尬。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文本分析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作答本题,首先结合文本去找出“小”的方面,然后以此对 应的“大”的方面分析。 以小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小说的中人物,是底层社会的小人物。由莱韦克“带着陌生人一起朝屋子 走来”“给他拿点面包,倒杯苹果酒,他打前天就没有吃东西了”分析可知,当莱韦克得知马丁处于饥饿 中时就直接把马丁领回家,“家里几乎没有见过肉,面包很贵,冬天刮大风的那几个月他们有时候只得赊 账买面包吃”,在这样的家庭情况下不仅让妻子给他面包,还拿果酒;孩子“都馋得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人”; “他们决定找神甫裁决,两个男人一起走了出去。走过咖啡馆门前,他们决定一起喝一杯”“呃,希科, 来两杯费尔酒,要好的”,带着马丁去找神甫的路上,路过咖啡馆,能平和地请马丁喝酒,并且要好酒, 这些细节足可见的善良以及光明磊落。 以小事件(小人物)反映大社会。小说中的人物均是生活在底层的的小人物,他们生活贫困,住的是“渔家 小屋,墙是黏土的,屋顶铺了一层茅草”,食物贫乏“冬天刮大风的那几个月他们有时候只得赊账买面包 吃”;咖啡馆老板对他们的遭遇“神色从容”,可见这并不是一个个家庭的遭遇,女马丁一家的遭遇应是 整个底层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女马丁的不行遭遇,反映了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人们生活的艰辛以及个人命 运无法主宰等社会现象的问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费宏,字子充,铅山人。甫冠..,举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弘治中,迁左赞善,直讲东宫, 进左谕德。武宗立,擢太常少卿。正德二年拜礼部右侍郎,寻转左。五年进尚书。 帝耽于逸乐,早朝日讲俱废。宏请勤政、务学、纳谏,报闻。宏持重识大体,明习国家故事,数劝帝① 革武宗弊政。“大礼”之议,诸臣力与帝争,帝不能堪。宏颇揣知帝旨,第署名公疏,未尝特谏,以是帝 心善之。及廷和等去位,宏为首辅..。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委任甚至。 宏为人和易,好推毂后进。其于“大礼”不能强谏,亦未尝附离。而是时席书、张璁、桂萼用事。书 弟检讨春,故由他曹改用。及《武宗实录》成,宏议出为佥事,书由是憾宏。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 詹事,举朝恶其人。宏每示裁抑,璁、萼亦大怨。帝尝御平台,特赐御制..七言一章,命辑倡和诗集,署其 衔曰“内阁掌参机务辅导首臣”。其见尊礼,前此未有也。璁、萼滋害宏宠。萼言:“诗文小技,不足劳 圣心,且使宏得冯宠灵,凌压朝士。”帝置不省。萼遂与璁毁宏于帝,言宏纳郎中陈九川所盗天方贡玉, 受尚书邓璋赇谋起用,并及其居乡事。宏上书乞休,不允。 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复录前 后劾疏上之。宏亦连疏乞休..。帝辄下优诏慰留,然终不以谴璁、萼。于是奸人王邦奇承璁、萼指,上书污 故大学士廷和等,并诬宏。宏竟致仕去。时六年二月也。十月,璁遂以尚书、大学士入直内阁。间一岁萼 亦入矣。 十四年,萼既前死,璁亦去位,帝始追念宏。再遣行人即家起官如故。自是眷遇益厚。偕李时召入无 逸殿,与周览殿庐,从容笑语,移时始出。赐银章曰“旧辅元臣”。数有咨问,宏亦竭诚无隐。承璁、萼 操切之后,易以宽和,朝士皆慕乐之。未几,卒,年六十有八。帝嗟悼,赙恤加等,赠太保,谥文宪。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一》) 【注】①帝:指明世宗嘉靖皇帝。明武宗无后;由堂弟兴献王朱祐杭之次子朱厚熜继承大统。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 复录前后劾疏上之。 B. 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 复录前后劾疏上之。 C. 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 复录前后劾疏上之。 D. 及璁居兵部/宏欲用新宁伯谭纶掌奋武营/璁遂劾宏劫制府部/无何又因宏子懋良坐罪/下吏攻之益力/复 录前后劾疏上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甫冠:刚刚加冠。冠礼,是中国古代男性 20 岁的成年礼,古人在冠礼之后不是必须取字。 B. 首辅:即首席大学士。明典制有明文规定其名,称内阁主要柄政者为首辅。 C. 御制:指古代帝王所作之诗文书画等。帝王所用或与之有关的事物常冠以“御”字。 D. 乞休:自请辞去官职。亦作“乞免”。古代官员提前请求致仕被称之为“乞休”。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费宏行事持重、恪尽职守。当皇帝耽于安逸享乐时,他极力劝谏,曾多次劝嘉靖皇帝革弊政,对皇帝的 询问竭诚尽力。无所隐藏。 B. 和蔼宽厚的费宏在“大礼”之争中,和其他大臣一样极力谏诤,并坚决不依附权势而背离道义。 C. 张璁和桂萼使劲弹劾费宏,费宏接连上疏请求退休。皇帝未斥责张璁和桂萼,只下褒奖诏书安慰挽留费 宏。 D. 在桂萼去世、张璁离职后,皇帝派使者到费宏家里起用他仍任原职,从此费宏得到的眷顾待遇更为丰厚。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璁、萼由郎署入翰林。骤至詹事。举朝恶其人。宏每示裁抑,璁、萼亦大怨。 (2)萼言:“诗文小技,不足劳圣心,且使宏得冯宠灵,凌压朝士。”帝置不省。 【答案】10. A 11. B 12. B 13. (1)张璁、桂萼从郎署进入翰林,突然官至詹事,满朝大臣都厌恶他们。费宏常常表现出(对他们的) 制裁抑制。张璁,桂萼也大为怨恨。 (2)桂萼说:“作诗写文章属于小才能,不足以烦劳圣心。并且由此使得费宏得以凭借恩宠光耀,欺凌打 压朝廷其他官员。”皇帝置之不理。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中“新宁伯”和“谭纶”是身份与姓名的互指关系,指的是同一个人,故“新宁伯谭纶”之间不能断开, 故排除 BC; “无何”文言固定搭配,表时间,不久,往往独立成句,据此排除 D。 划波浪线部分句意为:等到张璁官居兵部,费宏想启用新宁伯谭纶掌管奋武营,张璁于是弹劾费宏企图控 制府部。不久,又因为费宏的儿子费懋良获罪下交司法官,(二人)攻击费宏更加尽力,又抄录前后弹劾费 宏的奏疏上奏皇帝。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B.“明典制有明文规定其名,称内阁主要柄政者为首辅”错误,明典制未有明文规定“首席大学士”其名, 但惯称内阁主要柄政者为首辅。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和其他大臣一样极力谏诤”错误,依据第三段“其于‘大礼’不能强谏,亦未尝附离”,他在“大礼” 之争中(虽然)不能极力谏诤,也没有依附权势而背离道义。可知,费宏没有极力谏诤。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重点词:骤,突然;举,满,全部;示,表现出;裁抑,制裁抑制。 (2)重点词:诗文小技,省略句,作诗写文章(属于)小才能;劳,烦劳;冯,通“凭”,凭借;置不省, 省略句,置(之)不省,置之不理。 参考译文: 费宏,字子充,铅山县人。刚成年,就考中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一,授官修撰。弘治年间,擢升为左 赞善,在东宫中担任直讲,晋升为左谕德。武宗即位,擢升为太常少卿。正德二年被授予礼部右侍郎,不 久转任左侍郎。正德五年进升尚书。 正德皇帝沉湎于安逸享乐,早朝、日讲一并废除。费宏请求(皇帝)勤政、务学、纳谏,皇帝批复已 知晓。费宏行事慎重,顾全大局,通晓熟知国家旧事,多次劝嘉靖皇帝革除武宗时的弊政。“大礼”之争 中,各位大臣与嘉靖帝据理力争,嘉靖帝不能忍受。费宏很能揣摩皇帝心意,只在公疏上署名,不曾另外 劝谏,因此皇帝很欣赏他。等到杨廷和等离开内阁,费宏担任内阁首辅。加封少师兼任太子太师、吏部尚 书、谨身殿大学士,信任到了极致。 费宏为人和蔼平易,喜欢荐举后进。他在“大礼”之争中(虽然)不能极力谏诤,也没有依附权势背 离道义。而这时候席书、张璁、桂萼掌权。席书的弟弟检讨官席春,原来是从其他部门改用过来的。等到 《武宗实录》修成,费宏提议让他来担任佥事,席书因此怨恨费宏。张璁、桂萼从郎署进入翰林,突然官 至詹事,满朝大臣都厌恶他们。费宏常常表现出(对他们的)制裁抑制。张璁、桂萼也大为怨恨。嘉靖皇 帝曾经驾临平台,特意赐下七言诗一首,命令辑录倡和诗集,署其官衔为“内阁掌参机务辅导首臣”。他 受到的尊崇礼遇,在这之前没有人有过。张璁、桂萼更加嫉妒费宏的受宠。桂萼说:“作诗写文章属于小 才能,不足以烦劳圣心,并且由此使得费宏凭借恩宠光耀,欺凌打压朝廷其他官员。”皇帝置之不理。桂 萼于是与张璁在皇帝面前诽谤费宏,说费宏收纳郎中陈九川所盗窃的天方贡玉,接受尚书邓璋的财物谋划 重新起用他,并提到他居住在家乡时发生的事。费宏上书请求退休,(皇帝)不允。 等到张璁官居兵部,费宏想启用新宁伯谭纶掌管奋武营,张璁于是弹劾费宏企图控制府部。不久,又 因为费宏的儿子费懋良获罪下交司法官,(二人)攻击费宏更加尽力,又抄录前后弹劾费宏的奏疏上奏皇帝。 费宏也接连上疏请求退休。皇帝便下褒美嘉奖的诏书安慰挽留,却始终不因此斥责张璁、桂萼。于是奸人 王邦奇受张璁、桂萼的指使,上书诬告原大学士杨廷和等,并诬告费宏。费宏最终辞职离去。当时是嘉靖 六年二月。嘉靖六年十月,张璁凭借着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入值内阁。隔一年,桂萼也进入内 阁。 嘉靖十四年,桂萼已经死在前面,张璁也离职了,皇帝开始追念费宏。又派使者到费宏家里起用他仍 任原职。从此费宏得到的眷顾待遇更为丰厚。费宏与李时一起被皇帝召见进入无逸殿,(皇帝)和(他们) 遍览殿堂,谈笑自然,过了好一会儿才出去。赐给他银质勋章“旧辅元臣”。(皇帝)多次咨询(他),费 宏也竭诚回复,无所隐藏。在张璁、桂萼严苛执政之后,改用宽厚平和的执政措施,朝廷官员都仰慕相悦。 不久,去世,年龄六十八岁。皇帝哀叹悼念,抚恤助丧都增加等级,追赐太子太保称号,谥号文宪。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高启①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 鸟②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注】①高启:元末明初人。诗题中刘将军和杜文学是他的好友。②鸟:大鹏鸟。《庄子·逍遥游》中有“化 而为鸟,其名为鹏”。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和朋友晚登西城,触目所及,树木凋零,仰望夜空,北辰闪烁,不禁悲从中来。 B. 颔联中诗人写自己客居他乡飘零江湖,不禁悲叹:偌大天下竟然没有一个经世济民、治国安邦的人才。 C. 颈联中“生”字生动传神,好像鹏鸟借助风力才长出了翅膀,突出了风对鹏鸟展翅飞翔的重要意义。 D. 尾联和首联遥相呼应,情绪一改悲伤为豪迈健壮,语言平实,感情真挚,于沉郁中见昂扬。 1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概括。 【答案】14. B 15. (1)对天下战乱频仍、时局动荡的忧伤。(2)对朋友出众才能的赞美。(3)对友人 救世济民的勉励和自勉。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不禁悲叹:偌大天下竟然没有一个经世济民、治国安邦的人才”错误。此处运用反问,暗指刘、杜二 位友人就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的人才。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的首联提挈全篇,是全诗抒情的出发点。“木落悲南国”,一个“悲”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同时也点 明时在秋令。从《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可以想见,诗人是由草木零落想到美人迟暮、 国事衰败因而发出悲叹。诗人站在高高的城楼上,仰望高空,只见众星环绕着北斗星旋转。这不禁使他想 到孔子的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是,现实是“登城望神州,风尘暗淮楚。 江山带睥睨,烽火接楼橹。并吞何时休?百骨易寸土。”这句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表达了对天下战 乱频仍、时局动荡的忧伤。 颔联由望中众星拱卫北辰引出登临者的思绪。诗人是一个有怀抱的人,曾道:“策勋万里,笑书生、骨相 有谁曾许?壮志平生还自负,羞比纷纷儿女。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 举。”从这里可以设想,诗人此次出游的目的,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考察社会形势,以便待时而举;二 是为了寻求志同道合的“经济”人才,共同实现理想。“经济岂无人”,既有“夫子自道”的意味,又含 对刘将军、杜文学的期望,有力地表达了诗人的坚强信念,对朋友出众才能的赞美。 尾联“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诗人和刘将军、杜文学互相约好,一起努力,收拾这“英雄乘时务割 据,几度战血流寒潮”的烽火连天、战尘滚滚的局面。从这一联中可以看出,这位被“文字狱”腰斩的诗 人,决不是那种放弃社会责任,坐等天下太平的“纷纷儿女”辈。表达了对友人救世济民的勉励和自勉。 16. 名句默写 (1)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以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告诫广大党 员干部必须守纪律、讲规矩。 (2)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名句是“_________”,同时借莲“_________”的特 性,喻指君子美名远扬。 (3)人民是创作的源泉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如《赤壁赋》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 的源泉。 【答案】 (1). (故)木受绳则直 (2). 金就砺则利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 香 远益清 (5). 取之无禁 (6). 用之不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砺、利、淤、禁、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处于巨大压力之中,常常会变得健忘,感到 。时间长了压力还会改变大脑的生理状态。越 来越多证据表明,持续性压力会改变大脑的化学和物理特性。简单说,就像电脑后台运行着一个很耗能的 软件,眼前的窗口就只能 地加载, 一直转圈圈。压力越大,工作中越容易出错,这会使得工作 效率越来越低,内耗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要学会定期放空大脑,放松自己。很多人越累越忍不住 熬夜,但熬夜让人错过了身体自我调节的最佳时机。大脑需要定期放空,就像我们需要定期收拾房间一样, 而睡觉对大脑放空具有 功效。同时,在累这种感觉转化为焦虑前,我们需要来一次彻底放松。如 果你想拥有放松心态,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其实,放松疗法和古今中外很多修身 养性的方法 ,当身体放松下来,呼吸恢复平静,心情也自然而然会平复下来。“累点”变低是日 积月累的,需要定期清理身体的疲惫感。学会放空大脑、放松自己,我们才更能感受到生活给予我们的幸 福感。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孤独无助 慢条斯理 倚马可待 同气相求 B. 孤苦伶仃 慢条斯理 倚马可待 殊途同归 C. 孤苦伶仃 慢慢吞吞 立竿见影 同气相求 D. 孤独无助 慢慢吞吞 立竿见影 殊途同归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你想拥有放松心态的能力,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 B. 如果你想有能力拥有放松心态,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 C. 你如果想拥有放松心态,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的能力 D. 你如果想拥有放松心态,那就要训练具有自己的身体想放松就能放松的能力 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丹寨县万达小镇开幕,苗族群众参加了长桌宴。 B.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用影像说明了一个道理:触发写作冲动的往往是“故乡”。 C. “三个臭皮匠,生成一个三国诸葛亮”,换句话说,就是人民群众有杰出的想象力。 D. 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后,要防止“善意”传播负面信息的人,制造新的社会恐慌。 【答案】17. D 18. C 19. A 【解析】 【分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横线:“孤苦伶仃”形容身世孤单困苦;“孤独无助”形容孤独缺少帮助,文中“人处于巨大压力 之中”是一种孤独的感受,而不是身世孤苦,所以第一空选“孤独无助”。排除 BC。 第二处横线:“慢条斯理”形容做事从容有条理,偏褒义色彩;“慢慢吞吞”形容做事效率低,贬义色彩, 文中说“电脑后台运行着一个很耗能的软件,眼前的窗口”,加载比较慢,没有褒贬色彩,所以第二空选 “慢慢吞吞”。排除 AB。 第三处横线:“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不能修饰“功效”;“立竿见影”比喻见效快,而横线后就是 “功效”二字,明显是想说见效快,所以第三空选“立竿见影”。排除 AB。 第四处横线:“殊途同归”指途径不同、目标一致;“同气相求”比喻志趣相同的人结合在一起,不能形 容“方法”,而文中却说“很多修身养性的方法”。所以第四空选“殊途同归”。排除 AC。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中“如果你想拥有放松心态,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存在关联词位置不当、 宾语残缺错误,想要“放松心态”的主体应该是“人”,后面“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的能 力”的主体还是人,所以应该把“如果”放在“你”的后面;此外,“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 松”后面明显缺少宾语成分,可添加“能力”二字使之完整。所以只有 C 项修改最恰当。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及其作用的能力。 文段中“累点”变低是日积月累的,“累点”是专有名词。 A. “中国丹寨非遗周”引号表示专有名词,所以和文中“累点”作用相同。 B. 触发写作冲动的往往是“故乡”。对“故乡”进行了强调,引号表示强调。 C. “三个臭皮匠,生成一个三国诸葛亮”,是一个俗语,引号表示引用。 D. “善意”传播负面信息的人,加上引号表示讽刺和否定。 故选 A。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饭后散步可以给人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和适当的胃肠保健,是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不过, ①__________。比如,如果饭后马上散步,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食 物得不到充分消化,②___________。再比如,“饭后百步走”适合平时高血糖、形体较胖、胃酸过多、活 动较少、长时间伏案工作人群,而“饭后不要走”,主要针对体质较差、低血糖、贫血、体弱多病人群, 这类人群步行锻最好在晚餐后两小时。所以,饭后散步有讲究——饭后走不走,要看具体人群和体质,因 人而异。③_____________,如果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活动量过大,比如盲目追求步数,反而容易造成身 体损伤。 【答案】 (1). 饭后散步还有很多讲究 (2). 容易消化不良 (3). 活动量也同样因人而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具有总括性,根据“比如”后的内容可知,下文主要说的是饭后散步需要注意的问题,据此应填 “饭后散步还有很多讲究”; 第二处,根据“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说的是饭后散步对饮食消化的影响, 据此应填“容易消化不良”; 第三处,根据前文“所以”具有总结性,主要有两个方面,根据“饭后走不走,要看具体人群和体质,因 人而异”,说的是因人而异的一种情况,再根据“活动量过大”可知,此处说的是活动量的情况,据此应 填“活动量也同样因人而异”。 21.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随着疫情好转,人们的健康需求指数明显提高。要想获得健康的生活,就算工作再繁忙,也要注意合 理休息,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膳食中应安排人体必需的营养,一般成年人的食谱应为五谷、蔬菜、 水果、蛋白质、油、盐、糖。烹调以植物油为主,且少盐少糖。按时进餐,吃早餐,睡前不饱食,保持良 好的进食心情和气氛。健康的身体需要运动和心情调节,过少和过量运动都不利于健康,根据年龄、身体 状况和环境选择适当种类。运动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如:快步走,每天快步走 路 3 公里,或做其他运动 30 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运动 5 次。运动的强度以运动时的心率达到 170 减去年龄 这个数为宜。 【答案】随着疫情好转,人们的健康需求指数提高。注重劳逸结合、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语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句为第一部分,是总说,可概括为:随着疫情好转,人们的健康需求指数提高。 后面内容为分说,分别从劳逸结合、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方面加以阐释,而这三方面都强调了“心情舒 畅”的必要性。所以语段可压缩为:随着疫情好转,人们的健康需求指数提高。注重劳逸结合、健康饮食、 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22. 作文题预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 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走的再远,也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今天的 青少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力军。吸引鼓励广大青少年学习党史, 从中汲取丰富营养,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 广大青少年积极学习深入领会党史,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铸梦者。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认识,请以“复兴中学”的名义,面向广大青少年发出倡议。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 袭、套作。 【答案】例文: 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 ——学习党史、国史倡议书 青少年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 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深入领 会党史、国史,做民族复兴的铸梦者。为此,我提出以下倡议: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党史、国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 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98 年的党史,70 年的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泪水和汗水 写就的,充满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 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我们只有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才能更深 地爱党爱国。 知史明智、知史担责。党史国史是我们学习最好的教材,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 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每一位青少年都应该以崇仰之情、敬畏之心认识学习 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从中汲取新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进一步深刻认识我们党 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深刻 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从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中恪守人民情怀;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 的担当的本质内涵,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勇担历史重任;进一步深刻认识我们党靠忠诚经受考验、 靠忠诚战胜困难、靠忠诚发展壮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 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史鉴今、以史资政。“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国史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瑰宝,是先行者们 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智慧。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今天,开创更好的明天。一个先 进的执政党,最难得的是能自觉地做到以史鉴今、以史资政,努力为现实社会政治服务,在承继历史中实 现与时俱进,在放眼未来中实现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抗御风险 的能力。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既可以从中明晰党和国家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有助于增强广大党员干 部的历史意识,培养历史思维、历史眼光,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习近平指出:“今 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 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铭记“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学习党史、 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复兴中学 2021 年 X 月 X 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围绕“学习党史、国史”的话题展开,首先引入习近平总书记 的话,强调“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然后号召、鼓励广大青少年学习党史、国史,才能成 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铸梦者。考生写作时注意分析“学 习党史、国史”的意义,学习党史、国史对青少年成长和国家发展的作用。 任务导向:形式是“倡议书”,对象是“广大青少年”,身份是“复兴中学”。考生要注意符合具体的写 作情境,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完成写作任务。 【立意】1.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2. 以史鉴今、以史促今; 3. 以史明志、以史为鉴、以史正身。 【素材】1. 为何学?《旧唐书·魏徵传》有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代谏臣魏徵病故后,唐太宗在哀痛之余对朝臣的感叹之言。确实,历史是 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我们善于借鉴历史经验才能成就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传承。 通过学党史、国史,我们明白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体会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教训, 领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深刻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2. 学什么?我们要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正确认识党情、国情;我们要了解近代中 国经历的屈辱历史,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的教训,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 和责任感;我们要了解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 就。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以崇仰之情、敬畏之心学习党史、国史,并从中汲取新的智慧和力量。只有 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中,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 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 3. 怎么学?我们要把学习党史、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准确认识和把握历史,要 学会全面、客观、历史、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有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有科学把 握。通过比较研究和辩证思考,突出历史理性,坚持实事求是,真正做到用党史、国史来教育自己、启迪 他人、鼓舞群众;用历史哲理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通过学习党史、国史,守初心、担使命, 找差距、抓落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