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论关羽:全小义而忘大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说《三国演义》中,孙、刘盟军联合抗曹。诸葛亮定下计策明知关羽顾念
旧情,却依然准许关羽立下军令状率兵在华容道伏击曹操。关羽身负重任,却在
曹操述说旧日恩情时,心下不忍,调转马头义释曹操,之后默然往席前请死。罗
贯中评价关羽道:“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关羽的重情重义历来
为人们推崇,但也有人质疑其“全小义,忘大义”;诸葛亮的深谋远虑为后人叹
服,却也有人批评他如此谋划是为了收服关羽而不顾大局。
对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次作文材料很简单,由一个段落构成,先简单讲述了关羽顾念旧情华容道
放走曹操的故事,然后分别对关羽和诸葛亮的行为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论。
对于关羽,材料这样评论:关羽的重情重义历来为人们推崇,但也有人质疑
其“全小义,忘大义”。
对于诸葛亮,材料这样评论:诸葛亮的深谋远虑为后人叹服,却也有人批评
他如此谋划是为了收服关羽而不顾大局。由此,我们写作文时可以从关羽角度立
意:赞扬他的重情重义,或是批评他的“全小义,忘大义”。也可以从诸葛亮角
度立意:叹服他的深谋远虑,或是批评他的不顾大局。当然,考生也可以另辟蹊
径,谈这次事件中对于关羽或是诸葛亮行为的另外的认识。
【立意】
1.重情重义真关羽;
2.深谋远虑诸葛亮;
3.华容道重用关羽,诸葛亮不顾大局。
【素材】
1.相关历史小故事:
当曹操率领着几百个残兵败将行至华容道时,一声炮响,五百校刀手一字长
蛇摆开,将谷口查死,为首将军正是关羽,手提青龙刀,身跨赤兔马,截住去路。
当时曹操腿一软,差点跌下马来。这一吓非同小可,因为他知道华容道的地形非
常险要。两侧山峰突兀,当中只有几百米宽的山路可以通过。而曹操想杀开一条
血路冲出去是不可能的。此时曹操的大谋士程昱说:“我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
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他,现在只有您亲自过去
求情,可脱此难。”无奈,曹操只好亲自上前问候关羽,并说:“云长你当年在
我营中,我待你如何?今我兵败落难,望将军高抬贵手,放我等过去。”
关羽本就是一位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年曹操的许多恩义,与后来过五关斩
六将之事,心一软,便放走了曹操。
2.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过这么一句话:“孔明视关羽,如掌上观文。”
也就是说诸葛亮很了解关羽,了解关羽就像看自己手纹一样清楚。他即知道关羽
的义薄云天,也更知道关羽在曹营十余年,曹操是怎么对待他的。因此有人批评
他如此谋划是为了收服关羽而不顾大局,当然是错误的。
3. 提起关羽,我们一定会想到他的许多故事,如:温酒斩华雄中的优柔寡
断、千里走单骑的重情重义、水淹七军的聪明机智……。关羽一生重情重义,对
待刘备、张飞更是如兄弟一般,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千万匹马也
换不来重情重义。他被视为“重言诺,讲信义”的典范,“一言九鼎”的化身,
主要可以看出关羽对刘备的忠贞不二,处处知恩图报,真可谓义薄云天。天下的
友谊是换不来的,只有情同手足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友谊,这才值得我们学习。
范文展示:
论关羽:全小义而忘大义
读《三国演义》,不能不看赤壁之战,其中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人们皆称
赞关羽重情重义,其实细细地想,却又不然。
以当时的情形来看,曹操已占有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又新得荆州,声势
非常浩大,连孙权帐下著名谋士张昭都劝孙权投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关羽能
捉住曹操,则刘备声望大可提高。可关羽却为了当初一点小小恩惠,就不顾兄长
所托,放走了曹操,岂不是全小义而忘大义吗?
关羽有负汉献帝所托,岂可为“忠”?关羽又因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
一发心中不忍”,遂放走曹操,此真大错特错!岂不闻“一路哭不如一家哭”之
言吗?关羽只为一念之仁,而导致后来一连串恶果,以此看来,关羽又如何可以
被后人所称赞呢?
关羽其人,全小义而忘大义。关羽浓厚桃园之义,却淡泊天下大义。否则,
他不会再三阻挠刘备三顾茅庐,也不会刁难诸葛亮出行军令。他只知道诸葛亮避
见其兄,使三兄弟失了面子,不知道其兄如果见不到诸葛亮,会失去争夺天下的
机会,会在瓜分国土的军事竞赛中被淘汰出局,到最后连一勺残羹冷炙也得不到。
关羽的“全小义,忘大义”从另一件事情也能看见端倪。马超不懂规矩,口
称玄德,而不称陛下。关羽和张飞都很恼怒,但两人对应的招数却不相同——关
羽要处死马超,张飞则要做个样子给马超看。可见,张飞识大体而关羽执小义。
张飞比关羽更懂得“人和”才是刘备与曹操、孙权分庭抗礼的最大资本。如果因
失礼而失人,刘备就会失去这个资本。况且蜀国偏居一隅,人才凋零,得失一员
身经百战的虎将,关系军国大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蜀国之败,败在关羽手里,败在关羽的性格上。关羽的性
格,绝对不是个例。在现实生活中,像关羽这样有本事的人就很容易犯与关羽同
样的错误。他们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总是认为自己天下第一,别
人什么都不行。总是看不起别人、不去尊重别人。在处理问题上,意气用事,我
行我素,主观武断,对别人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一概不听不理。
这样的人,自己本事再大,在工作中,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社会上,
恐怕也很难与人和睦相处。最终落得和关羽同样的下场。因此,一个人本事再大,
也要虚心,尊重他人,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关羽的覆
辙。
记住关羽的悲剧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千万不能全小义而忘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