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2021届高三《新题速递 语文》5月刊(适用于高考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2021届高三《新题速递 语文》5月刊(适用于高考复习)

ID:691713

大小:65.6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5-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2021·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 4 月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中产生、在网民中流传、反映网民态度的语言。不少网络流行语 诙谐有趣、简洁独特,既反映社情民意,又为语言发展增添了新鲜元素。但也要看到,部分 网络流行语含有消极、非理性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辩证认识网络流行语,重视网络流行语在 社会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努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是传播信息与思想的工具与载体,语言流行是语言所蕴含的信息 与思想引起人们共鸣的结果。互联网时代,诸多网络流行语在网民中流传。同时,很多网络 流行语因其诙谐性、创新性与简洁性而从线上流行到线下,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形成 一种生动的语言景观。网络流行语记录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媒体关注的热点,反映 社会变迁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变化。一些网络流行语在流传使用中逐渐稳定下来,进入社会 日常生活,甚至进入词典。网络流行语属于大众文化的一种,其语料来源具有广泛性,使用 群体具有多层次性。这些与时俱进的新词新语为汉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有利于更好发挥汉 语创造新文化的作用。因此,对于网络流行语不能简单否定,而要看到一些健康的网络流行 语所蕴藏的积极心 态与向善向好的正能量,善于运用网络流行语来丰富我们的语言、凝聚社会共识。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其包含的信息与符号、思想与内涵被公众认可,产生认 知默契与思想共鸣,进而被很多人重复使用。现实生活中,网络流行语往往反映了网民对某 种社会现象的看法与评价,体现了深层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复杂多样的社会心理,如表达个人 观点与利益诉求、捍卫社会正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社会群体心理 的一种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生活状况,一些网络流行语也反映出社会需要解决的 问题,是收集研究舆情民意的重要信息库。因此,关注和分析网络流行语,通过网络流行语 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是领导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有利于 及时吸纳建设性意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看到网络流行语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个别网络流行语具有抵制主流 意识形态、漠视主流价值观等消极作用,少数网络流行语甚至存在低俗化、粗鄙化倾向,任 其流行泛滥,就会污染网络空间。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 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加强对网络流行语的引导。对于那些具有消极作用 甚至低俗化、粗鄙化的网络流行语,应进行严肃的文化批评,避免其污染社会文化,以保持 汉语基本规范与社会健康心态。应加强引导,鼓励使用那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 流行语,从而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这方面, 不仅需要主管部门采取有效举措,也需要学界、业界和广大网民共同努力。 (摘编自张艳红《利用网络流行语更好凝聚社会共识》) 1.下列对“网络流行语”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诙谐有趣、简洁独特并具有创新特点的网络流行语就会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有些词 语甚至进入辞典。 B.很多网络流行语因包含的信息与符号、思想与内涵被广泛认可会从线上流行到线下,从而 形成生动的语言景观。 C.属于大众化的网络流行语的语料来源具有广泛性,因而其内容会良莠不齐,使用的群体也 具有多层次性质。 D.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网络流行语,积极的网络流行语能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而消极的只能 污染网络空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从两个维度讨论网络流行语前,文章先给网络流行语下了一个准确的定义。 B.文章论述网络流行语是按照层层递进的方式,不但条理清晰,而且结构严谨。 C.讨论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时,文章从多个角度切入,细致分析,表达准确。 D.文章用对比手法讨论网络流行语不同作用后从两个方面论证严管网络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要辩证使用网络流行语,对语含消极、非理性的要坚决抵制,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B.在互联网时代,蕴含的信息和思想引发人们共鸣的网络语言,最终才能成为网络流行语。 C.网络流行语是社会全体心理的反映,对其不能全盘否定,要善于运用它们丰富当代语言。 D.加强网络空间的治理要制定相关法律,注重对网络内容的管理,保证网络良好生态环境。 1.【答案】B 【解析】A 项,“诙谐有趣、简洁独特并具有创新特点的网络流行语就会······” 扩大范围、说法绝对,原文是“很多网络流行语”;同时,“就会”说法太过绝对。C 项, 强加因果,原文是“其语料来源具有广泛性,使用群体具有多层次性”,两句话是并列关系。 D 项,“消极的只能污染网络空间”错误,第三段说网络流行语能够体现人民群众的呼声, 第四段介绍网络流行语的优劣。由此分析,无论是积极和消极的都能体现人民群众的呼声。 2.【答案】D 【解析】D 项,“从两个方面论证”错误,第四段最后讨论严格管理网络,没有两个方面。 3.【答案】C 【解析】C 项,“社会全体心理的反映”,原文是“社会群体心理的一种反映”,“群体” 不是“全体”。 二、(2021·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20 世纪以来,敦煌写本书迹打开了从普通书手角度考察唐代写本的窗口,虽然创造这 批宝藏的书写者史籍无名,他们的作品却是书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代作为我国书法 史上的巅峰时期,亦是写本史上的极盛时期,这些默默无闻的书手对唐代书法特征的形成起 着推助作用,他们是唐代书法最普通的实践者,也是唐代文化发展的有力参与者。 传统书法史的研究视角多聚焦于名家名作,对于普通书手虽有关注,但仅仅作为研究对 象的附属看待。从书手角度来看,写本的实用性书写体现了唐代书法传播、消化、应用的过 程,普通的书手群体在促进书法变革的过程中,潜在地成为各种书风的延续者、融合者和探 索者。正如黄庭坚所评价的“观唐人断纸余墨,皆有妙处,故知翰墨之胜,不独在欧、虞、 褚、薛也”。时代风格的形成显然不是仅靠少数的书法家,无数不知名的书手在其中起着不 容忽视的推介作用。此外,宋代以降直至晚清的千余年间,世人大都凭借碑帖、刻本推究唐 代楷书的笔法,而丰富多彩的书手写本,是铭刻楷书之外的另一种书法范式,更能体现唐代 书法的特点,有利于全面了解唐代书法的真实状况。 唐代写本风格与“二王”系统一脉相承,大都以虞世南、褚遂良以及颜真卿为范本。欧 阳询虽为“初唐四家”之一,但欧体风格在官方写经里几乎不见,反而多见于民间文学写经 及其他实用文书中。上述书法面貌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艺文风尚密切相关。“南朝化”是唐 代普遍性的发展趋势,从规整纯熟的经籍抄写到奇趣多样的日常应用,无不体现南北书风的 融合,这种融合是建立在以南朝书风为主、以“二王”书法为宗的基础之上,书法取法对象、 范本选择、书体应用、风格形成之于每个书手来说,都会折射出时代的具体影响。 从字体的角度来看,唐代写本字体粲然大备,包括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书在内 的所有形式,此外还有篆楷、隶楷、隶草等杂糅书体。写本字体的选择,因书写功用、场合 和服务对象的不同而有较为明显的区别。譬如,官写本字体要求较为严格,文献典籍、宗教 经文写本多以虞、褚风貌的“官楷”为主;政府公文则多以怀仁《集王圣教序》为范本的行 楷字体为主。民间写本在字体选择上较为自由,佛经写本中供养经以楷书居多,大量的日常 用经以及文学写本、契卷、书信等字体多样,行草书居多。 以楷书为例,唐楷的成熟除体现在史上熟知的大家名品以外,大量写本尤其是官方写本 更能从细微处逐步体现出其发展脉络。唐代书法承袭隋制,全面开启南北融合之势,唐代前 期的官方楷书写本较前朝写本字形变扁为方,捺画、勾画由平出改为顿出。唐中后期写本明 显字形方正且宽博,笔画的起收及转折处隶意全无,体现出成熟的楷书笔法。不同时期的书 写变化反映出楷书的基本面貌及其演进大势。 综上所述,敦煌唐代写本书迹显示出书手群体内在的共通性、稳定性和个体差异性,这 些“原生态”的记录抄写以墨迹的形式较碑刻铭石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唐代书法的原生状态。 寻流溯源,思昔启今,唐代书手研究亦可为当下书法实践、书法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摘编自周侃《唐代写本书手及其书写价值——以敦煌唐代写本书迹为例》)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史籍无名的书手虽然只是最普通的实践者,却对唐代书法特征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 B.书手写本是唐铭刻楷书的有益补充,人们通过它就能全面了解唐代书法的真实状况。 C.唐代写本的字体丰富多样,可供人们根据功用、场合和服务对象的不同而加以选择。 D.唐时期的大量写本尤其是官方写本,更能使人们从细微处看出我国楷书的发展脉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唐代写本为切入点,由此及彼,重点为读者介绍了唐代书法的真实全貌。 B.文章引用黄庭坚的评价,意在论证唐朝普通书手群体对书法的贡献,有说服力。 C.文章阐述“唐代写本字体粲然大备”时,先列举了字体种类,后进行举例论证。 D.文章在提出观点之后,从书手作用、写本风格、写本字体等多方面展开了阐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以普通书手的写本为视角研究唐代书法,能比以名家名作为视角取得更大的成就。 B.唐朝书手的作品,大多带有以南朝书法风格为主、以“二王”书法为宗的时代烙印。 C.欧体风格在官方写经和民间文学写经中地位不同,和当时政治背景和艺术审美相关。 D.唐代不同书手的作品,既带有唐代书法的共同性,如“南朝化”,又会带有个性特 点。 1.【答案】C 【解析】A 项,“起着主要作用”错,原文是说“起着推助作用”。B 项,“是唐铭刻楷 书的有益补充”错,原文是说“是铭刻楷书之外的另一种书法范式”,也即铭刻楷书和写本 楷书是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同时“就能”过于绝对,原文是说“有利于”。D 项,“我 国楷书的发展脉络”错,应是“唐朝楷书”。 2.【答案】A 【解析】“重点为读者介绍了唐代书法的真实全貌”错,文章重点阐述的是唐代写本书手 及其书写价值,并没有介绍唐代书法的全貌。 3.【答案】A 【解析】普通书手的写本、名家名作只是人们两个不同的研究角度,文章的意思是说,传 统书法史的研究视角多聚焦于名家名作,而现在又多了一个新的角度,但原文没有比较从两 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哪个角度取得的成就更大。 三、(2021·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 4 月模拟考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诗是言志的,是显意识的,像杜甫《咏怀五百字》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那份 深厚博大的感情令人读起来心里一阵发热,那是诗的好处。但词更微妙,它常常在表面所说 的情事以外给读者很丰富的联想。所以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 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词之所以形成这种微妙的作用,是由于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它的"双性人格", 这是从《花间集》就开始了的。花间词用女性形象和女性语言来描写女子的感情,但其作者 都是男性。如温庭筠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本是写一个女子起床梳妆、画眉、簪花、 照镜、穿衣,张惠言却说它有"离骚初服"之意,因为屈原也曾以女子自比说,"众女嫉余之 蛾眉兮,谣逐谓余以善淫"。而且,当男子求取科第仕宦而不得的时候,其感情与女子那种" 弃妇"的悲哀也有暗合之处。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双重的语境"。早期文人词产生于西蜀与 南唐,相对于五代乱世的中原而言,西蜀与南唐的小环境是安乐的,是可以听歌看舞的;但 从大环境来看,北方对他们这些小国有强大的威胁,其前途很不乐观。冯延巳《蝶恋花》的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饶宗颐先生说是"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南 唐是一个必亡的国家,作为宰相的冯延巳,内心有沉重的负担,朝廷中又有主战主和的纷争, 他有许多抑郁和痛苦是无法对别人说的,而这些无法说清的东西居然就在写美女和爱情的词 里无心地流露出来了,这正是词微妙的作用。 词的这种作用又是从何而来呢? 有的时候,它来自"语码"的作用。所谓"语码",是在传 统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语言的符码,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媒介。如" 蛾眉"这个词,常常使人联想到屈原的"众女嫉余之蛾眉"。有的时候,它来自"显微结构"的 作用。南唐中主李璟的诗句"蓝萏香消翠叶残"如果改成"荷花凋零荷叶残"行不行? 从表面看 起来好像没什么区别。但后者的"荷花""荷叶"完全是写实的,不给人以言外的联想;而前者 就不同了。"菡萏"出于《尔雅》,它是古雅的,与现实之间有一个美感的距离;"翠叶"的" 翠" 不仅仅是颜色,还使人联想到翡翠、珠翠等贵重的东西。"菡苔"的古雅、"翠叶"的贵重、" 香"的芬芳,所有的名词都指向一种本质的高贵美好,但连接它们的动词是什么?是"消"和" 残",那是一种无情的摧毁。所以这一句让王国维联想到了《离骚》的"众芳芜秽"和"美人迟 暮"。 正是由于词这种体裁具有引人产生联想的微妙作用,所以在那些具有中国儒家传统文化 阅读背景的读者之中也产生了一种期待视野,他们总是渴望从中读出属于男性的对建功立业 的感慨,而不仅仅是对美色和爱情的描写。这就需要善干仔细体会词中有没有那种"语码" 和"显微结构"的作用了。 (摘编自叶嘉莹《阅读视野与诗词评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词的微妙之处在于其往往能带给读者丰富的联想,而诗是显意识的,缺少这样的微妙。 B.温庭筠在"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中借女子梳妆之事表现了仕宦不得的悲哀。 C."荷花""荷叶"等写实的意象缺乏与现实的美感距离,无法给人以言外的联想。 D.在诗歌赏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词语作放大式的处理,从文字背后发掘出隐含的信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提出论点,然后从词的表现特点和语言功能两方面进行分析,思路清晰。 B.文章基于对诗、词的对比分析指出词"要眇宜修"的特点,又探究了其形成过程。 C.文章对于典型诗句进行了具体分析,又引述他人的相关解读,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D.文章在传统诗词赏读中,引入"语码""显微结构"等专业术语,增强了理论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冯延巳写饮酒的词作也饱含家国之愁,可见词并非不能言志,只是表现得并不显豁。 B.如果没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作者与读者之间就难以借助"语码"实现有效沟通。 C. 柳永的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蕴丰富,体现了"双性人格"。 D.评赏诗词的阅读视野,应由读者期待等个人视野与创作环境等历史视野结合而成。 1.【答案】D 【解析】A“缺少这样的微妙”表述绝对; B 文中并未确认“借女子梳妆之事表现了仕宦 不得的悲哀”是温庭筠的主观意图; C“无法给人以言外的联想”错,原文的观点“‘荷花’ ‘荷叶’不给人以言外的联想”是基于“荷花凋零荷叶残”这一-句而得出的结论,不是针 对所有词作的普遍结论. 2.【答案】B 【解析】本文并未分析词作“要眇宜修”特点的形成过程. 3.【答案】C 【解析】柳永的词句是士大夫词,并非“以女子自比”的“双性人格”. 四、(2021·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高三适应性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二元对立,曾是现代隐私权制度的理论基石。但只要回顾社会史 或者思想史即可发现,“公”与“私”并不必然互为反题:它们的内涵和彼此关系,在不同 时空中也会有不同表现。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公私概念并不总是成对出现,而且“公”字出现得更早。例如《诗 经》中的“公”,可以指诸侯(“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庙堂(“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政治事务(“夙夜在公,在公明明”);“私”则可以指家人(“诸父兄弟,备言燕私”)、 平民的田产(“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以及贴身穿的内衣(“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而且无论“公”“私”,都是相对意义上的概念。在民间的村庄、宗族和家庭内部,也存在 着具体的公私关系。例如《诗经》中的“公田”,就未必就属于国家或者周天子,而可能是 由村民集体共享的“公地”(commons)。 公私关系的对立倾向,是社会关系复杂化以及国家能力增强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春秋战 国时期,统治者纷纷加强对人口、土地以及其他资源的控制。在这一背景下,韩非子提出了 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公私对立论述:“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仓 颉固以知之矣。” 而古代西方城邦国家(polis)的公私关系则是另一番情形。受地理环境、地缘政治、 生产方式和宗教文化等因素影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邦从一开始就处于小国寡民状态,而 且很早就从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过渡到以公民为基本单位的政治共同体。古罗马人所谓的 “共和”(respublica),最早是指人民(populus)的公有物,后来被用来表述国家。古 希腊人的“公共”,主要是指政治生活,让公民享受自由,实现卓越;“私人”则更多是指 家庭生活(oikos),旨在满足人的动物本能和自然需求。公私之间的紧张对立,也由此清 晰可见。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别对应“公开”和“隐蔽”两项活动原则。在公共领域,公民之 间应当坦诚相见,展示真正的自我;只有把人的善恶美丑都充分暴露在城邦之中,才能促使 公民互相竞争,追求美德。在私人领域,由于家庭生活遵守伦理禁忌,以及家长对家庭成员 包括奴隶进行专断统治,所以家事并不需要公开。 但是,像广场、市场、剧场、竞技场这类公共场所,其公共性并不是绝对的。人们聚集 在这里,相互交谈,交换商品,欣赏艺术或者比赛,主要还是为了满足私人性质的欲望。古 罗马人用“社会”(societas)这一词汇,来指称这类中间地带,从而与“国家”“城邦” “政体”等政治性概念相区别。 在现代,“社会”作为“私人”与“政治”之间的中间地带,逐渐成为西方政治、社会 和哲学理论的核心。不过许多研究者都注意到,19 世纪以来,这三个领域之间的边界正在 变得越来越模糊。例如古人往往会把教育、劳动、经商、娱乐和社交这类活动放在家庭环境 中,而现代人则习惯于走出家庭,进入学校、工厂、写字楼和商场来从事这些活动。 因此,只要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不是绝对意义的“公共”和“私人”,以及它们之间不 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那么,在公共空间中发现隐私关系,也就不再具有理论上的障碍了。 只不过,现代隐私权理论花了很长时间才逐渐认识到这一点。 (摘编自岳林《论公共空间的隐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代隐私权制度的理论基石,曾经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二元对立关系。 B.韩非子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公私关系论述。 C.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邦从部落过渡到政治共同体,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D.要想促使公民互相竞争,追求美德,就得把人的善恶美丑都充分暴露在城邦之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论述了“公”“私”在不同时空中内涵和彼此关系的不同。 B.文章分析《诗经》中“公田”之所属,是为了论证“公”“私”是相对意义上的概 念。 C.文章在论述公私关系时,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与古代西方城邦国家进行了对比。 D.文章分析论证“公”“私”概念及彼此关系,旨在指出公共空间中也存在隐私关系。 3.下列能作为公私是相对概念的论据的是(3 分) A.春秋时期,诸侯面对周王室为“私”,面对自家卿大夫则为“公”。 B.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公,平分也”“厶(私),奸邪也。” C.索福克勒斯有一句台词:“只属于一个人的城邦不算城邦。” D.斯巴达人和雅典人崇尚在竞技场等公共场所裸露身体,他们认为这是更文明的象征, 野蛮人才会遮蔽自己的私处。 1.【答案】B 【解析】偷换概念。“在这一背景下,韩非子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公私对立论述。” “公私对立”不是“公私关系”。 2.【答案】C 【解析】混淆“比较”与“对比”。“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纷纷加强对人口、土地以及 其他资源的控制。在这一背景下,韩非子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公私对立论述”“ 而 古代西方城邦国家(polis)的公私关系则是另一番情形……公私之间的紧张对立,也由此 清晰可见。”中西方公私对立的情形不同,但并不是矛盾对立关系。这是比较,不是对比。 3.【答案】A 【解析】“诸侯”对上是“私”,对下是“公”,说明中国春秋时期,公私关系是相对的。 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公私对立”的论据。 五、(2021·吉林省顶级名校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材料一: 传统观念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往往来自史书和思想著作。但是,纵观中国古代文化,我们 不能忽视古典文学也在始终记录着民族的心路历程。邓绍基先生说:“古典文学作品表现的 爱国思想等种种民族精神,其源头大抵来自古老的、有着深沉积淀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但就实际影响和效果而言,古典文学在民族精神的建构方面起着那些政治家、思想家的著作 或言论集所不能代替的伟大作用。” 唐代边塞诗人对边塞战争价值取向的评判最终取决于一种文化追求。这种文化一方面来 自历史,一方面来自现实。来自现实的主要是唐代精神,这种精神塑造了诗人视野宽广、胸怀 开放、胆气豪壮的恢宏气度和蓬勃朝气。来自历史的主要指汉代精神,尤其是汉代的军伍精 神,例如,班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李广威震边塞爱护士卒,窦宪抗击强敌勒石纪功,霍去 病先国后家无私奉献,马援为国献身一身正气……这些英名和事迹载于史书中,但一经唐代 诗人写进诗歌,便和唐代精神结合而形成了一种文化,其影响力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起到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汉代傅介子计斩楼兰在《汉书》中的记载颇为精彩,而在唐代边 塞诗中,“计斩楼兰”的典故成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报国的代名词,光大了汉代傅介子的精 神。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张仲素:“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读读这些诗句,就会明白唐边塞诗人是怎样 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将汉代军伍精神提升为一种文化的。霍去病的名言“匈奴未灭,无以家 为”,在唐代边塞诗中被反复高唱,可以说,霍去病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是通过唐代边塞诗 定型、传播并发扬光大的。 唐代边塞诗在吸纳了汉代军武精神之后,形成了融合汉唐文化精粹的新的文化,这种文 化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在国家和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刻,要听从时代的召唤,和时代同呼吸、 共命运,始终和时代同步;个人的穷达哀乐微不足道,国家利益和民族兴亡重于千钧。诸如投 笔从戎、先国后家、奔赴战场、保卫边疆、慷慨激昂、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等体现出来的汉 唐文化精神,则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取材于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 材料二: 北宋边塞诗征引典故十分广泛,诸典之中,契合边事的英雄人物,折冲樽俎的制敌方略, 皆信手拈来,妙入诗歌。 荆轲只身赴秦的侠义精神受到宋人敬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兼有 送别之悲与刺秦之壮,引发了北宋边塞诗的隔代回响,在送人使北、送人戍边诗中寄托慷慨, 悲悯英雄。出使西域的班超亦备受推崇,原因有三:一是投笔从戎、效力疆场的人生选择, 二是不畏艰险、万里出使的外交推进,三是威震远域、万里封侯的价值实现。落实到边塞诗 创作,则题旨有差:一是借英雄自我审视,如司马光“惭非班定远,弃笔取封侯”;二是抒 发失意郁结,如王令“若使班超终把笔,由来何路取封侯”;三是鼓励他人建功立业,如孔 平仲“古今将相皆无种,好取班超万里侯”。与众人稍异,苏轼《获鬼章二十韵》虽以“边 帅汉班超”肯定边功,却更主张“奇功勿再要”,叮嘱慎用武力。 伏波将军马援平南有功,亦为宋人所重。最推崇马援南治边略的当属刘敞《伏波》,惜 其身死蒙冤,歌其壮心不衰。注目禁卒驻戍艰辛,遥想马援平边之难,诗人遂以“将军马伏 波”“频献凯旋歌”追念英雄,祈愿和平。除却刘敞,曾巩“捷如马援不得志”,郭祥正“借 令伏波在,缩手定叹息”,上述伏波颂歌,均胸怀边事,追念英雄,有务实之征。 北宋边塞诗用典,并不限于怀想英雄,亦在从容不迫与事半功倍的“折冲樽俎”中寄托 理想,并在边塞诗中表达对“折冲千里”价值的认同。这种认识已经超越了“封侯”的外在 形式,充分体现了宋人以政治理性、务实精神去治边理政的美好理想,外化于诗学方面则表 现为对折冲樽俎的推崇与追求。 (取材于丁沂璐《北宋边塞诗的资书用典》)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计斩楼兰”的典故在王昌龄、李白等人诗句中所表现的军武精神,感召唐边塞诗人 将汉代军武精神提升为一种时代文化。 B. 北宋边塞诗十分广泛地征引有关契合边事的英雄人物、折冲樽俎的制敌方略方面的典 故,往往以信手拈来的方式妙入诗歌。 C. 汉代精神的核心是汉代军武精神,但其所表现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则只有通过唐 代边塞诗定型和传播而得到发扬光大。 D. 北宋边塞诗以“折冲樽俎”的典故寄托理想,借此表达出的特定价值认识充分体现了 宋人治理边政的政治理性和务实精神。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邓绍基先生的见解,可以被视为两则材料引述古典文学作品中英雄人物事迹、边塞诗 人诗句作为各自论据的共同原因。 B. 对于班超出使西域,唐代边塞诗人着眼其投笔从戎建功立业,北宋边塞诗人则推崇其 人生选择、外交推进、价值实现。 C. 唐代边塞诗人所表达的对汉代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追求,跟材料二中北宋边塞诗对折冲 樽俎的推崇明显不同,令人深思。 D. 两则材料都大量征引有关诗句等,彰显了古代诗歌研究类文章借助文采突出论述效果 和增强观点说服力的普遍性特点。 3.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北宋边塞诗作者对自身“智勇功名”追求的消解,表现了当时宋人务实的精神。 B. 北宋边塞诗对汉唐边塞诗的征战题材多有所承袭,但其中的尚武主题则多被削弱、移 位。 C. 北宋边塞作家中,有的曾亲至边疆,但有的缺乏经历,其创作则几乎全凭想象。 D. 北宋边塞诗援经据典虽然广泛,却多择取契合边事的常典,对症下药,务求言所欲言。 1.【答案】D 【解析】A 项,结合材料一第 2 段,偷换概念,应为“诗句中所表现的时代精神”。B 项, 结合材料二第 1 段,“往往”的限定曲解原意,“以……方式”无中生有 。C 项,“汉 代精神的核心是汉代军武精神”无中生有和偏全失当。结合材料一第 2 段“另一方面来 自历史,主要指汉代精神,尤其是汉代的军伍精神”;“霍去病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是 通过唐代边塞诗定型、传播并发扬光大的”。D 项,见材料二末段。 2.【答案】D 【解析】 ①古代诗歌研究类文章不以讲求文采为要,②其引用有关诗句等的目的在于使 说理充分、增强观点说服力,③“普遍性特点”的归纳错误。 3.【答案】C 【解析】材料二的观点即末段的核心内容。 六、(2021·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1~3 题。 泸州老窖香水、青岛啤酒外套、老干妈卫衣……最近几年,一波“守得住经典、当得了 网红”的国货新潮流,让人们记忆里那些朴实、低调的国货品牌通过联名、跨界等方式在现 代潮流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中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国潮热”的兴起,折射出年轻人新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今天,伴随互联网成长起 来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品质与个性。他们对于跨国品牌的态度也从曾经的盲目崇拜走向了现实 理性。 “国潮热”的兴起,也是国货的崛起。自 2018 年李宁携鲜明的中国元素登上纽约时装 周之后,一大批国潮品牌向阳而生。曾经,进口大牌是品质的象征,国货只是大牌的“平价 替代”;如今,随着消费升级,“中国制造”正改变着传统的刻板印象,更时尚、更前沿的 中国品牌重新焕发出光彩,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首选。诸多跨国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的水 土不服也从侧面印证了在今天的中国市场,要实现基业长青,离不开强大的本土思维。 盘点这些年“国潮热”层出不穷的符号、形象、题材等,一个清晰可见的特征是传统文 化和审美的复苏。诸如祥云、繁体字等文化元素已经突破了文化圈层,加入这场情怀与时尚 跨界融合的商业实践中,重新定义了“潮”的概念,并引发年轻人对“东方美学”的追捧。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潮热”既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文化现象。如果说,消费者 的需求变化为国货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那么国货崛起也在重新塑造着消费者的文化追求, 激发出内心的文化自信。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0 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 年,中国消费者购物车里装的八成以上是国产品牌。正是有了这样一份文化自信,购买国货、 使用国货、分享国货才能成为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方式。 事实上,不仅国货,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国漫、国剧等也借助传统文化 IP 实现了新生, 还有越来越多年轻人自信地穿着汉服走上街头。在去年李子柒在网上走红更是成为一种文化 现象。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中,她通过镜头,让传统的笔墨纸砚、蜀绣、桂花 酒有了新的生命,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个发现中国之美的窗口。不少国外网友纷纷感叹,“李 子柒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那些被我们忘记的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 让“国潮热”澎湃不息,就要呵护好这份文化自信。“国潮”二字所承载的意义,远不 止跨界融合的商业创新。因此,对企业来说,切不可仅把“国潮”当噱头、借势营销。如果 只是堆砌文化符号,不挖掘核心价值,失去了对文化的敬畏、对品质的坚守,既无法恰当传 递出潮流理念,也与“国潮”的文化内涵相去甚远。在国货品牌弯道超车的路上,需要多一 点这样的文化自觉。 (节选自祝伟《“国潮”何以成热潮》,2020 年 11 月《经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近年来,一些朴实、低调的国货品牌之所以“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是因为它 们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碰撞。 B.在“国潮热”中,国货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货“平价替代”进口大牌的尴 尬局面。 C.在“国潮热”中,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复苏,并加入到情怀与时尚跨界融合的商业实 践中。 D.“国潮热”覆盖了国货、国漫、国剧等领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本开篇列举近几年出现的国货新潮流的现象,引起了读者对“国潮热”的关注。 B.文本中几处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让国人看到了独霸中国的进口大牌在中国已经没 有了市场。 C.文本对出现“国潮热”原因的分析,从消费需求出发,触及“中国制造”,更是深 入到文化角度。 D.李子柒以镜头传播中国之美,在网上走红的事例不适合作为第三段的事实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所以他们对于跨国品牌的态度也逐渐变得更加现 实理性。 B.如今更加时尚前沿并带有鲜明的中国元素的“中国制造”,已经逐渐使跨国品牌在 中国市场遭遇水土不服。 C.阿里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20 年中国消费者购物车八成以上是国产品牌,这证明国 人文化自信心逐渐走强,但国货品牌弯道超车时,还要多一点文化自觉。 D.文本认为要呵护好文化自信,不要轻易忘记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这样能让“国 潮热”不退。 1.【答案】B 【解析】“改变了”,未然变已然,原文“正改变”. 2.【答案】B 【解析】“进口大牌在中国已经没有了市场”,以偏概全. 3.【答案】D 【解析】A 强加因果,B 扩大范围,C“2020 年”时间错误. 七、(2021·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三 4 月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南宋是古典文化的高峰,思想上产生了朱熹、陆象山这样的理学大师,诗坛产生了中 兴四大诗人,词坛也有李清照、辛弃疾等大词人,唯独古文语焉不详。南宋的古文到底是什 么样的呢?本文试从吕祖谦古文选本《古文关键》透露的信息探讨南宋古文的转型与新样古 文的形制。 ②《古文关键》是南宋著名的教育家吕祖谦编选的古文教材。我们在是书中却很少看到 关于唐代儒学复兴和意识形态的内容,对文以载道的过分要求,而这些是韩柳欧非常强调的, 这是第一个转型,是由道到文的转型。吕氏《古文关键》不关道德一事,《四库总目提要》 也评论:“祖谦此书实为论文而作,不关讲学。”文人们开始非常看重自己文章的独立存在 价值。编写与阅读古文选本成为时尚,宋代也出现了 100 种左右的古文选本。 ③南宋古文的第二个转型是对文法的强调。从《古文关键》开始,古文从神圣的复兴儒 学的神坛,从形而上的高大上下沉到形而下的作文法。《古文关键》卷首叫《看古文要法》, 第一部分《总论看文字法》,“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 第四看警策、句法”。案例部分又是“看韩文法”“看柳文法”“看欧文法”“看苏文法”…… ④第三个转型是厚今薄古。《古文关键》一改唐人只取秦汉古文的传统,变为只取唐宋 八大家古文。欧阳修疑经疑古,王安石制《三经新义》,苏东坡提倡自由的思想与自由的书 写,全都是推崇当代文化。南宋人对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从学习的角度继承,特别推崇欧苏又 能自成面目,特别强调事功之学、制度之学。秦汉派古文艰涩难懂,唐宋八大家古文则明白 晓畅,便于实用。南宋事功派继承了八大家的明白晓畅,这是一种近代化、实用化的语言趋 势,也是平民化、世俗化的时代要求,结合事功的主题,成为南宋散文的时代面貌。 ⑤第四个转型是古文的主战场从意识形态下沉到科举。说起科举辅导,吕祖谦比同时期 的老乡陈傅良还要稍逊。陈傅良以科举文辅导名震一时,他编著的服务于科举的古文选本《八 面锋》也红极一时,《四库提要》评此书曰:“相传此为傅良所撰……皆预拟程试答策之用, 非欲著书,故不署名耳。宋人好持议论,亦一代之风尚,而要其大旨,不失醇正……是编虽 科举之书,专言时务。”科举文与古文互相借重,互相煽动,是典型的新样古文。新样古文 对南宋古文运动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古文关键》中提出了“有用文字,议论文字是也”这 样违背纯文学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科举文的特点。议论文对科考最有用。 ⑥第五个转型体现了商业文明的时代特点。从《古文关键》的多处矛盾来看,可能由书 商最终出版定稿,他们从吕祖谦谈文的语录、授课的讲义、课堂评点的古文组合剪辑成《古 文关键》一书。当时该书比较畅销,可能有二卷本,还有二十卷版本。实际上不管书商有多 少“神操作”,不管其多么粗制滥造,但它价格便宜,且大量印刷,推动了古文的普及,促 进了文化的普及。评点者将文本阅读感现场表达,随机标注在文本,可以是即兴的、感性的, 也可以是理性的。读者借助这些标抹符号以现场体会评点者的感受,所以选本格外真切。到 清代,古文选本 600 种,而成熟的选本大部分有评点,古文也找到了它最佳的存在方式,最 终延续为今天中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 (选编自马茂军《〈古文关键〉与南宋古文转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复兴儒学、文以载道”的古文在整个宋代转型为“为论文而作,不关讲学”的古 文。 B.“形而上的”指复兴儒学神圣使命的传统古文主张,“形而下的”指新样古文的主 张。 C.科举辅导上陈傅良比吕祖谦名望略高,故《八面锋》比《古文关键》的水平也要略 高。 D.从《古文关键》可能有多个卷本等的矛盾现象看,说明其书是由书商最终出版定稿 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将南宋“古文”与同时期的文化高峰“理学、诗学、词学”作比较,提出问题。 B.文章分析《古文关键》转型信息时,各段均用了比较分析,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深度。 C.文章紧扣《古文关键》透露的信息,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证,阐述思路清晰有力。 D.第④段第⑥段在阐述南宋古文发展变化的各种转型特点时,均提到了选本的时代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文关键》的选文标准不再以“文以载道”为宗旨,而比较看重文章自身的价值。 B.“秦汉派古文艰涩难懂”,故《古文关键》选八大家的文章而没有选秦汉人的文章。 C.“有用文字,议论文是也”的观点,也是新样古文的选文特征,推动了古文的发展。 D.读者借助评点者在书中留下的各种标抹符号,感受评点者的阅读感,因而格外真切。 1.【答案】B 【解析】结合上下文,这里是两个“的字短语”的理解,正确.A.“整个宋代”,夸大了 范围;C.《八面锋》比《古文关键》,文中无此依据,强加因果,D.”其书是由书商最终 出版定稿的”,将“可然”变为“实然”。 2.【答案】B 【解析】“各段均用了比较分析”有误,第六段例举事实,然后分析讲道理,没有比较分 析。 3.【答案】B 【解析】“秦汉派”古文不等于“秦汉人”古文,是偷换概念;“秦汉派古文”是相对于 “唐宋八大家古文”派别而言。同时本项还“强加因果”的错误。 八、(2021·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 4 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过去人们一般会说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 种说法貌似给予较高的评价,但实际上并没有阐释清楚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在儒家学说 当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什么样的地位,其与儒家整体思想、学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 系等问题。我们认为,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恰恰是儒家学说当中最核心的一个部分。 儒家的艺术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儒家的艺术理论、艺术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产生 了十分丰富的艺术理论观点。“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 而》),这可以说是儒家思想中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理念。其实,这也是儒家艺 术理论的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理念。这里讲的是志道、据德、依仁,最后要“游于艺”。 就是说,儒家的人格养成和道德修为,不经过“游于艺”的阶段,是不完整的,甚至达不到 它最高的境界。 “游于艺”的“艺’’,就是“六艺”,“六艺”包括今天被称之为音乐和书法的“乐” 与“书’’,这都是与艺术有关的。总之,对于儒家而言,不管是“道”还是“德”,还是 最核心的理念“仁”,都离不开“艺”来提升完善它的境界。 孔子对于艺术功用的论述,在其艺术论中占有很大比重。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 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诗歌艺术的功能理论:所谓兴,在这里不是指作为诗之手法的“引譬 连类”之兴,而是指作为诗之功能之一的感发志意、使人兴起修身的“兴”。所谓观,讲的 是诗对于认识社会、考察民风民俗、民心向背的认识作用;所谓群,就是讲诗能使个体的人 与社会相沟通;所谓怨,则是指“怨刺上政”。 对于艺术的文与质、美与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做了相当深入的思考。首先, 孔子的理想是上述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达到高度的统一状态。他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 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关于内容与形式应高度统一的理 想在他对《韶》《武》的评价中充分表现出来:“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孔子对于《韶》的尽善尽关与《武》的尽美未尽 善的比较,他把艺术作品的美与善、形式与内容明确区分开来,看到艺术的形式之美既有与 内容之善相统一的情形,也有不相统一的情形。而不相统一的情况,有时是内容之善胜于形 式之美;有时则是形式之美胜于内容之善。不管怎样,孔子已经看到了形式对于内容、美对 于善的相对独立性,对于艺术理论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包括上述的这些基本观念,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 而今天的艺术观念、艺术理论,越来越强调艺术与人生的相互的沟通交流,也就是古代所倡 导的艺术人生化、艺术生活化,同时也是人生艺术化或者是生活艺术化。这一点具有非常宝 贵的价值,甚至具有人类普遍适用的价值,也可以说具有永恒的价值。正如徐复观所言:“由 孔门通过音乐所呈现出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最高境界,即是善(仁)与关的彻底和谐统一 的最高境界,对于目前的艺术风气而言,诚有‘犹河汉而无极也’之感。但就人类艺术 正常发展的前途而言,它将像天体中的一颗恒星样的,永远会保持其光辉于不坠。’’ (摘编自李心峰《试论儒家艺术理论的普遍意义与永恒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过去人们对于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没有弄清楚在儒家学说中 的位置。 B.儒家的人格养成和道德修为必须经过“游于艺’’的阶段,否则是不完整的,也达不到 其最高境界。 C.孔子关于“诗”可以“兴”“观”“群”“怨”的表述,是中国古代对诗歌创作进行的 系统的理论探索。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体现了孑 L 子对于艺术的内容与形 式关系的深入思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先指出过去人们对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认识的不足,然后引出了作者的观点。 B。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思路基本是一致的,即提出观点、引用《论语》名言,深度 分析。 C.文章最后一段分析了儒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等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总结收束全文。 D.文章的总体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凸显了现实 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儒家学说当中最核心的部分,所以“道’’“德” “仁”都靠“艺”来完善提升。 B.儒家对于艺术思想、艺术理论的阐述,并不集中,而是零星的、分散的,这正符合《论 语》语录体的特点。 C.孔子对《韶》和《武》的评价,既体现了他在艺术上的“善”与“美’’的观点,也体 现了他在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上的认识。 D.儒家的艺术思想、艺术理论普遍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就在于,体现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 并给人们的艺术创作以指引。 1.【答案】B 【解析】A 项,以偏概全,根据语意,过去“认识是不全面的”原因是“没有阐释清楚儒 家艺术思想、艺术理论在儒家学说当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什么样的地位,其与儒家整 体思想、学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等问题”。C 项,“是中国古代对诗歌创作进行的系统 的理论探索”错,曲解文意,原文是: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诗歌艺术的功能理论。D 项, 曲解文意,作者引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对“文”与“质” 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的认识。 2.【答案】D 【解析】“总体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错误,应该是“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指出意义和价值”。 3.【答案】A 【解析】“最核心的部分”的表述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是“是儒家思想巾非常核心非常 重要的一个基本理念”。说明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之一。 九、(2021·安徽省高三“五校联盟”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我们应当坚守中国身份和文化立场。20 世纪中国学人大都关注西方,且西学研究在中 国占据独特地位。然而,在新世纪,随着大国崛起,中国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话题,受到国 际话语广泛而深入的关注。那种坚持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坚持全球化就是世界一体化的说法, 将在中国现代经验中成为一种过时的另类言说。 东方文化身份表明了中国立场的正当性。当务之急在于文化身份的确立,即在重视经济 发展的同时重视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发展,如果中国经济日益发达,而文化却不断萎缩,必然 会因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结构性内耗。因此今天不仅需要全面振兴传统文化和创造 新文化,而且为了减少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误读”,需要坚持文化的可持续“输出”,从而 形成文化和经济均衡发展。在全球化中抵制一体化神话,彰显东方文化身份,重申中国文化 立场。 我们在重新发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时,也要注意其弊端,应避免再次落入阿 Q 的“老子 先前阔”的精神误区,同时也不能虚无到将自己的文化看成一团漆黑、一无是处。其实,哪 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弊端?德意志没有吗?日本没有吗?美国没有吗?发现东方不是针 对西方,我反对过激的民族主义,主张宽博的世界主义——人类之“体”,世界之“用”。 发现东方,用东方现代经验为当今世界最棘手的问题提供另一种思路另一种解决方案。 在现代性高歌猛进的时代,敏锐的思想家却发现世界精神文化出了根本性问题。联合国材料 表明:当今世界精神病患者占人口的 1%,自杀者占人口总数的 1%。我们要追问,现代世界 究竟是什么出了问题?人为什么在物质上丰富了,而在精神上却赤贫了?在社会硬件上富足 了,在文化软件上却缺钙了?当今世界人们的精神生态出现的巨大空洞依然表明,人类生活 的质量和价值观出了重大问题,人因缺乏精神支柱而难以活下去。 当今世界面临着种种国别、种族、性别、阶层、社会权力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些冲突? 靠文化—以东西方优秀思想达成世界和解。百余年来,中国走的是一条被西方不断文化误读 与妖魔化之路。今天中国应重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形象。当代中国已经真正走向了与其 他文明对话的世界性开放之路,这意味着她更加理性地面对“他者”文明,同时更清醒地面 对自身文明,在质疑文化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中寻求平等对话的文化新秩序。 文化的兴盛除了一定要有制度调整外,还需要文化氛围的良性调整。需要对文化保持公 正心态,重视东方文化的价值宣传,使文化撒播不是片面的,而是东西方平衡的。中国学术 界要重建文化自信就要重新检讨自己,进而发现汉字文化圈的文化重量,从一个世纪的拿来 主义开始走向新世纪的文化输出主义。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应成为 21 世纪中国的文化战 略。这意味着在中西方文化平台上,世界需要重新“发现东方”,发现中国文化的东方生态 魅力;而中国也要面对世界,读解自身的文化之谜并获得全新的普世性文化认同。作为一个 已经被挤压到边缘文化的东方文明,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之中国文化,今天,她应该重新在人 类文化的 21 世纪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编自《从心开始:北京大学爱心讲座十年精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那种坚持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和全球化就是一体化的说法,将成为一种过时的另类言说。 B.要想确立东方文化身份,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更要重视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发展。 C.重新发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时,我们应尽量避免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自信或妄自菲薄。 D.中国将走在与其他文明对话的开放之路上,这意味着要更理性地面对“他者”文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主要通过对比论证,旨在强调发现东方文化,寻求东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重要性。 B.文章围绕中国文化展开论述,然后层层深入、辩证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C.文章列举联合国的相关材料,有助于论证中国文化对解决世界精神文化问题起积极作用。 D.文章立场客观公正,在强调发现东方文化的现代价值时,并没有否定西方文化的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每个民族都存在着自身的文化弊端,重要的是发现各自文化中的价值,并对其传承、创 造。 B.如果东西方优秀思想文化达成世界和解,那么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问题,就可能迎刃而 解。 C.21 世纪中国的文化战略是发现并输出自身的优秀文化,从过去的拿来主义走向送去主义。 D.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我们要让世界更好的认识东方,就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优秀 文化。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将成为一种过时的另类 言说”错误,文章第一段“在中国现代经验中成为一种过时的另类性言说”,选项缺 少限制语“在中国现代经验中”;B.文章第二段“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中国文 化的整体性发展”,并没有强调“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发展”更重要;D.文章第五段“当 代中国已经真正走向了与其他文明对话的世界性开放之路”,而选项“中国”、“将 走在”,范围扩大,时态错误。故选 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文章主要通过对 比论证”错误,原文主要强调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利用中国文化解决问题。 故选 A。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从过去的拿来 主义走向送去主义”表述错误,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可知,作者认为“发现东方与文化 输出,应成为 21 世纪中国的文化战略”,而非“是中国的文化战略”,强调“应成 为”,并且是“从一个世纪的拿来主义开始走向新世纪的文化输出主义”,并非走向 “送去主义”。故选 C。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