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2018 级高三“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第 I 卷 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先秦诸子对色彩的解读,体现出他们的哲思和对宇宙人生的把握。孔子推崇的是“青、赤、黄、白、
黑”五种正色;墨子用“墨”作为姓氏和命名墨家学派,用黑色彰显哲学理念。老子言“知其白,守其黑,
为天下式”,以黑、白两色表现自己的处事原则和阴阳观念。
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庄子,更是集中地在作品中用色彩来诠释自己的哲学理念。《庄子》一书中颜色词
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主要颜色词为“苍、青、白、黄、赤、玄、素、黑、骊、紫、朱、缁、绀、丹、辱”15
种。对《庄子》中的颜色词进行统计,其中 26 篇中提及色彩,内篇中出现 8 次,外篇中出现 30 次,杂篇
中出现 23 次,共计 61 次。
白色是庄子偏爱的颜色。首先,从思想体系看,《老子》第十二章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庄子承袭老子对五色的观点,在《天下》篇云“五色乱目,使目不明”,认为五色
会扰乱人的视觉,使眼睛看不清楚,失去自然本性。庄子规避繁缛交织的色彩,旨趣趋向自然、本真的“白
色”。
其次,“殷人尚白”的社会风尚,是庄子偏爱白色的民俗原因。殷人以白色为贵,在殷墟甲骨卜辞中,
关于白色动植物的记载,远超过其他颜色。庄子出生在殷商旧族所在地的宋国蒙城,身受殷商文化的熏陶,
行文中不自觉地体现出“殷人尚白”的社会习尚。
最后,崇尚自然的精神追求,是庄子偏爱白色的价值选择。白色在庄子看来不仅是澄明清虚的自然之
光,更是虚静空灵的自然心境和纯真朴素的自然本性。白色所寓意的空明纯净的心境,是人走出现实的限
制,参透生命的局限,自由遨游于天地而达到超脱的精神境界。
推崇自然是庄子哲学的核心,白色最能代言庄子的自然之道,但是庄子并不是仅以白色为贵。在庄子
看来,生命本身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是大自然的话语方式,都有着各自的美丽与存在的价值。在庄子勾勒的
世界中,有眉须雪白的渔父、穿着黑色礼服的祭祀官、冬夏青青的松柏、青翠欲滴的新生之草、洁白的丹
顶鹤、乌黑的乌鸦、毛色不纯且有一只赤蹄的骏马、九重深渊的黑龙……
庄子反对将色彩礼制化、工具化。在礼制社会,人们赋予色彩以等级,用来划分地位上的尊卑贵贱,
颜色词有着鲜明的用色要求与层级界定。儒家将“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为“正色”,其他颜
色视为“邪色”。在庄子看来,真正的圣人“无为名尸,无为谋府”,他们不汲汲追求名、势、利,即使
套上最朴素的衣衫,也掩盖不了从心灵深处所散发的光辉。庄子伫立于人生的边缘,带着自然的情感与超
越的眼光去审视人生,批判“人为”“刻意”的矫情伪性。
庄子眼中的颜色,回归色彩的自然属性,超越了“五色”的阐释,摆脱了礼制话语的束缚,具有无限
的时空延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哲学意蕴。在庄子独特的审美感受下,自然之色以其丰富的表现形
式,再现自然之美的最高境界。
(摘编自仲艳青《庄子眼中的颜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研究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对色彩的解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他们的哲学思想。
B. 庄子偏爱白色的观点,承袭了道家鼻祖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的思想体系中的观念。
C. 白色最能体现庄子的自然之道,与生命本身呈现的颜色相比更美丽,更具存在的价值。
D. 儒家“正色”与“邪色”观,进一步强化了礼制社会中人们赋予色彩的等级要求与界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几位哲人颜色观引出中心话题,然后通过举例、对比阐释庄子颜色观。
B. 文章从思想体系、社会风尚及精神追求等层面论证庄子偏爱白色的价值意义。
C. 文章论述严密,过渡照应,勾连一体,多处引用文化典籍,文章论证有力。
D. 文章立足于“庄子眼中的颜色”,观照历史、社会与人生,也涉及儒家观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记·檀弓》所载“(殷人)戎事乘翰,牲用白”体现了“殷人尚白”的社会风尚。
B. 庄子笔下的“草木不待黄而落”“唇如激丹”“天之苍苍”等,皆能体现空明纯净的心境。
C. 儒家“恶紫,恐其乱朱”的思想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但庄子对此思想却是反对的。
D. 庄子的颜色观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最高境界的追求,还能够产生重要的社会意义。
【答案】1. A 2. B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
B.“庄子……承袭了道家鼻祖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的思想体系中的观念”错误。从原文“庄子承袭老
子对五色的观点,在《天下》篇云“五色乱目,使目不明”,认为五色会扰乱人的视觉,使眼睛看不清楚,
失去自然本性”来看,庄子承袭的是老子对五色的观点,并非是“五色令人目盲”的观点,选项缩小范围。
C.“白色最能体现庄子的自然之道,与生命本身呈现的颜色相比更美丽,更具存在的价值”错误。从原文
“白色最能代言庄子的自然之道”“在庄子看来,生命本身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是大自然的话语方式,都有
着各自的美丽与存在的价值”来看,文章并没有比较之意。
D.“儒家‘正色’与‘邪色’观,进一步强化了礼制社会中人们赋予色彩的等级要求与界定”错误。由“在
礼制社会,人们赋予色彩以等级,用来划分地位上的尊卑贵贱,颜色词有着鲜明的用色要求与层级界定”
分析可知,儒家学者眼中的“正色”与“邪色”是其等级观念的反映,并不是强化了礼制社会中人们赋予
色彩的等级要求与界定,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论证庄子偏爱白色的价值意义”错误。文章从思想体系、社会风尚及精神追求等层面阐释庄子偏爱白
色的原因。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庄子笔下的‘草木不待黄而落’‘唇如激丹’‘天之苍苍’等,皆能体现空明纯净的心境”错误。从
原文“白色所寓意的空明纯净的心境”来看,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话:开放的时代,予人机会和平台
《中国青年》:以自己的经验为例,你觉得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最重要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分别是什么?
施鹏:每个科研人员,每个从事科研这条路的青年,从内心来讲,其实都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而且
他们也都会非常努力地去奋斗。但是最后可能大家走的路不一样,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那么我觉得最重
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机会和平台,以及自己对于要做的事情的判断。判断和选择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再
加上合适的外部力量,我觉得这个可能就是真正影响成功的因素。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选择的是西部,从国外回来的时候,我又一次选择了西部。当时从厦门来到昆明读
研究生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其实我觉得,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云南省这个动植物王国给了
我非常大的一个平台和资源。
从国外回来的时候,当时像复旦、中山大学等这些学校,都给了我 offer,但是我都没有去。我觉得,
每个人都要去做自己,做一些有特色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才有利于年轻人的成长。另外一点,
就是现在西部的人才流失很多,成长非常困难。但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西部发展又需要有很多人才,所
以,我想在这里呼吁,给西部青年更多的支持。这种支持主要是政策上面的支持和倾斜,这样的话,年轻
人可以有更多机会,去做出一些成绩。
《中国青年》:精神对于外物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精神的滋养起到了什
么作用?你从哪里获得精神上的滋养和动力?
施鹏:说句实在话,做科研主要有几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解决自己好奇心的过程,第二个就是显
示你比别人更加聪明、你比别人更加能干的一个过程……其实做科研是很辛苦的,如果从性价比来说的话,
它是非常非常低的一个事情。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有兴趣爱好和获得的这些一点一滴的小成绩才能帮助
你,让你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感恩,我最难忘的人是我的导师,在国内是张亚平院士,在国外是美国密西根大
学的张建之教授,我现在所取得的学术上的成果,都得益于他们两个人。他们不仅仅是在学术上给予我具
体帮助,更用在为人处事、对待科学上的严谨态度影响了我,我想,这种态度是真正精神上的东西,是真
正能够让你受益终生的。
《中国青年》: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哪些环境的阻力?是如何去克服的?
施鹏:所谓的阻力,现在看来,当时可能还觉得是困难,但是现在返回头来看的话,我觉得一个人的
成长,压力磨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很多时候,只要你心中有一种兴趣和执着精神的话,我觉得那些阻力
其实都不是不可克服的东西。
《中国青年》:从你的观察来看,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想要成长、成才,还需要社会提供哪些助力?
施鹏:我觉得一个社会对于人才的成长,首先第一点,有一个宽容失败、鼓励成长的态度。我们不需
要在个人有点成绩的时候,就把他吹捧成英雄,也不要在他有一点点过失的时候,一下子就打到“十八层
地狱”,社会要有宽容的态度,给年轻人更多的空间、更多地容忍他们失败。
第二点就是,青年人才的成长有规律,不要去拔苗助长,也不要去做有了机会却不给青年人的事情。
此外,我们也还需要有保障制度。现在的青年人首先是社会中的人,青年人基本是上有老下有小,都面临
着小孩上学、老人就医等现实问题,那么在这些方面多做一些工作,有一些比较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我觉
得有助于他们减轻负担、专心工作。
我们国家在创新性上,其实还有很多不足,所以,就一定要从机制上考虑,不要有太多功利的东西,
不然的话就会逼着年轻人去发文章,去拿“帽子”,这看着好像成功了,但是大家其实都忘了,我们真正
要的是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
【相关链接】施鹏,生于 1973 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
室主任,进化与功能基因组学科组负责人。1996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化专业,2004 年获中科院昆明动物研
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又在德国人类营养研究所分
子遗传系担任研究员。2008 年,施鹏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回国。2013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其“动物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4 年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
才”,中科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2016 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7 年入
选人社部“国家百千万人才”。
(摘编自郝志舟《每个人都应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施鹏认为,青年人要做自己,做一些有特色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克服阻力,不断成长。
B.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机会和平台非常重要。施鹏从国外回来,拒绝了名校的 offer、选择了西部的原因
是云南省为他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条件。
C. 施鹏认为,做科研很辛苦,性价比不高,科研人员要有科研兴趣和执着精神,要懂得感恩,也要继承前
辈的优秀品质。
D. 施鹏认为,从事科研的青年都有一颗追求卓越、努力奋斗的心,国家应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为年轻人创造机会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而不要过多地干预。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物专访的对象一般要有鲜明的特点,施鹏读研选择西部,从国外回来拒绝名校的 offer,依然选择西
部并取得成功,显示了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B. 人物专访的提问忌过大过空,本文提问则突出了受访者的主体地位,提问的方向也非常明确,即青年人
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C. 本专访从施鹏本人成功的经验入手,由此扩展到青年人成长成才需要具备的条件,提问步步深入,层次
分明,达到了为广大青年提供借鉴的目的。
D. 访谈的落脚点是国家和社会如何为青年人的成长成才提供助力,说明宽容的态度、健全的机制对于青年
的成长成才更为重要,也使访谈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6. 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你认为当代青年科研工作者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作答。
【答案】4. B 5. D
6. 内在因素:(1)对自己要做的事情要有正确的选择和判断;(2)要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要对科研工作
保持好奇心和兴趣不怕困难,执着追求;(3)要懂得感恩,积极从前辈身上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外在因
素:(1)国家要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资源和平台;(2)社会要尊重青年的成长规律,要有宽容的态度,给
他们更多的空间,容忍他们的失败;(3)国家应建立鼓励青年创新的有效机制,并为他们提供完善的保障制
度。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
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
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B 项,“施鹏从国外回来,拒绝了名校的 offer、选择了西部的原因是云南省为他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条件”
错误,依据第三段“当时从厦门来到昆明读研究生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其实我觉得,从生物多样
性的角度来说,云南省这个动植物王国给了我非常大的一个平台和资源”可知,“云南省为他提供了很好
的研究条件”是他从厦门到昆明读研究生的原因。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
的细微差别,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
D 项,“宽容的态度、健全的机制对于青年的成长成才更为重要,也使访谈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错误,
依据第十“社会要有宽容的态度,给年轻人更多的空间、更多地容忍”可知,“宽容的态度、健全的机制”
外在因素对青年成长很重要,但是文中没有内容显示“更为重要”。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看清楚要求回答“当代青年科研工作
者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的因素,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
依据第一段“你觉得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最重要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分别是什么?”可知,考生可从内部
和外部两方面因素作答。
内部因素,考生容易筛选到第二段“判断和选择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合适的外部力量,我觉得这个
可能就是真正影响成功的因素”,可概括出因素(1);从第六段“第一个目的就是解决自己好奇心的过程,
第二个就是显示你比别人更加聪明、你比别人更加能干的一个过程”,可概括出因素(2);从第七段“每
个人的成长都需要感恩”“我想,这种态度是真正精神上的东西,是真正能够让你受益终生的”,可概括
出因素(3)。
外在因素,从第三段“云南省这个动植物王国给了我非常大的一个平台和资源”和第四段“我想在这里呼
吁,给西部青年更多的支持。这种支持主要是政策上面的支持和倾斜”,可概括出因素(1);从第十段“我
觉得一个社会对于人才的成长,首先第一点,有一个宽容失败、鼓励成长的态度”“社会要有宽容的态度,
给年轻人更多的空间、更多地容忍他们失败”、第十一段“第二点就是,青年人才的成长有规律,不要去
拔苗助长”,可概括出因素(2);从十二段“我们国家在创新性上,其实还有很多不足,所以,就一定要
从机制上考虑”“我们真正要的是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可概括出因素(3)。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
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
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
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色鸟
何立伟
七月的河滩这么苍凉这么空旷。唯嘶嘶的蝉鸣充实那天空,云和风,统不知踅到哪个角弯里去了。
然而长长河滩上,小小两个黑点;慢慢晃动慢慢放大。在那黑点移动过的地方,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
歪歪趔趔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逸过来的野花的芳香。
还格格格格盈满清脆如葡萄的笑音。
却是两个少年!一个白皙,一个黝黑,疯疯癫癫走拢来。
那白皙的,瘦,着了西装的短裤,和短袖海魂衫。皮带上斜斜插得有一把树丫做好的弹弓。那黝黑的
呢,缺了一颗门牙,偏生却喜欢咧开嘴巴打哈哈;而且赤膊。
少年边走边弯腰,汗粒晶晶莹莹种在了河滩上。
“唉呀,累。晒死人呐!”
“就歇歇憩吧。城里人没得用。”
在高高的河堤旁,少年坐下来歇憩。把两只竹篮懒懒扔在了脚旁。紫色的马齿苋,各各有了大半篮。
这马齿苋,乡下人拿来摊在门板晾晒干了,就炒通红通红的辣椒,爽口得很。那白皙的少年,极喜欢外婆
喷喷香香炒的马齿苋干菜。外婆自然淡淡一笑:“这伢崽!”
“扯霸王草?”黝黑的少年提议道。
“要得。要得!”
“输了打手板心?”
“打手板心就打手板心。”
便一来一去扯霸王草。输赢并不要紧的,所要的是快活。
待这游戏玩得腻了,又采马齿苋。满满的一篮子了,再也盛不下一点点了。就又坐下来歇憩。那白皙
的少年解下弹弓,捡了颗石子努力一射,咚地在那河心地方,就起了小小一朵洁白水花。
而那河水,似乎有了伤痛,就很匆遽地流。粼粼闪闪。这是南方有名的一条河,日夜的流去流来无数
美丽抑或忧伤的故事,古老而新鲜。有小鱼小虾蹦蹦跳跳。
平静片刻,白皙的少年突地笑了。
“唉呀你,看呐,左岸要平一些,右岸要高一些。看得出来?”
“吔,吔,真的咧!”
“这里头有道理。你晓得啵?”
黝黑少年摇脑壳:“讲唦,晓得就讲唦。”
“我表哥,他讲这是地球自己转动造成的!”
“啧,啧,你晓得好多道理。”
白皙的少年于是笑了。乌黑眼瞳熠熠地亮。
蝉声稍稍有了歇止。
“好安静。”
“是咧。”
“采了这样多马齿苋,回去外婆会高兴咧!”
“当然罗。表扬你做得事。”
那白皙少年,于默想中便望到外婆高兴的样子了。他是外婆带大的。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
臂湾里。臂湾宁静又温暖。
却忽然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竟不晓得为什么。
方才吃午饭时候,有人隔了田塍喊外婆,声音好大。待外婆回来,就带了这黝黑的少年——他的朋友,
叫他们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采马齿苋,划水,随便。外婆只嘱到:“听话,莫出事,没断黑不要回来。”
一人给了一只大竹篮。白的少年好高兴,同时又讶异。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
来玩。然而今日全变了。外婆你几多好!
蝉声又抑扬了起来。
黝黑的少年于是说:“划水好啵?划到对岸去。”
“好的。”眯了眼睛望对面绿色的岸,和远远淡青的山。
黝黑的少年便笑了。缺了门牙的笑很羞涩很动人。
因此扑通地一齐扎到河里头去。那城里来的少年,几乎呛水了。因为他想要笑,他看到他的朋友,游
泳的姿势应当叫做“狗爬式”几多滑稽。又还从那缺了牙的口里,噗噗地朝他喷水。
“哎呀!这地方,几多好看。”
“城里来的才讲它好看。”
说着话,那白皙的少年,陡然闷声一喊,就朝后面倒退数步,踉踉跄跄。
——水草里头有条蛇!
“莫怕,”黝黑少年说,“莫怕,水蛇。”
同时猫腰下去,极快地捉住蛇尾随手一扬,那蛇便如闪电,倏忽落在了河里头。好吓人。白皙的少年
出了大半身汗,立即对他的朋友生出了景仰。
刚刚的还要讲几句话,朋友忽然竖起食指止住了,耳语道:“莫做声,快看。”
“什么?”
“那边。”
“——咦呀!”
在那边,白皙的少年看见了两只水鸟。雪白雪白的两只水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晃眼耀
目的羽毛。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四野好静。唯河水与岸呢呢喃喃。软泥上有硬壳的甲虫在爬动,闪闪的亮。水草的绿与水鸟的白,叫
人感动。
那鸟恩恩爱爱,在浅水里照自己影子。而且相互的摩擦着长长的颈子。便同这天同这水,同这汪汪一
片静静的绿,浑然的简直如一画图了。
赤条条的少年,于是伏到草里头觑。天蓝蓝地贴在光脊的背。
忽然传来了锣声,哐哐哐哐,从河那边。
“做什么敲锣?”
“呵呀,”黝黑的少年,立即皮球似的弹起来,满肚皮都是泥巴。“开斗争会!今天下午开斗争会!”
啪啦啪啦,这锣声这喊声,惊飞了那两只水鸟。从那绿汪汪里,雪白地滑起来,悠悠然悠悠然远逝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白皙的少年在讲了“好多道理”以后,“乌黑眼瞳熠熠地亮”,说明少年此时内心是骄傲的,认为自己
比黝黑少年见多识广。
B. “马齿苋”逐步展现了外婆形象:马齿苋爽口引出外婆的慈祥,采马齿苋引出婆孙关系亲密,被撵去采
马齿苋引出外婆的遭遇。
C. 小说淡化社会背景,突出少年活动,是为了制造孩子世界和大人世界之间的强烈反差,突出表现童年的
“几多好”,也使对“文革”反思的主题更含蓄。
D. 小说通篇只写了两个孩子的只言片语,就连玩游戏也是时断时续,这种去细节淡形象的写法增强了小说
的朦胧美。
8. 小说对白色鸟的描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何立伟的小说被称为“美文式的小说”,请结合作品从语言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7. D 8. ①人物形象方面:“白色鸟”既可象征两个少年,又可象征人的童年,又可象征童年的
心,童真无邪;两个少年的生活正如那对白色鸟,友爱、安静、自由自在;②情节方面:两只鸟“惊飞”
象征两个纯洁少年的童年梦幻被打破,引发读者思考。③主题方面:歌颂了美丽、纯真的自然与人生,反
衬现实残酷无情,揭示了它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9. (1)词语角度:色彩,拟声,叠词;(2)句式角度:长短句结合;(3)语言风格:浓郁的地域特色、音
韵美(使用叠词),文白结合、口语化生活化。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
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
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
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 项,“小说通篇只写了两个孩子的只言片语”“ 去细节淡形象”说法有误,全篇不仅有两个孩子的对话,
也有很大的篇幅是对自然环境进行描写的,描写环境、白色鸟和孩子的外貌衣着等,都有细节刻画,另外,
在对两个孩子语言和动作的刻画中,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象的作用的分析能力。小说中物象的作用类试题,主要从“四角度”答题,一是从人物
塑造方面思考,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二是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
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三是从环境方面思考,指的是它对时代特色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
四是从主题方面思考,“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①人物形象方面:白色的鸟美丽、安详、自由自在,和文中的两个少年一样,思想纯真,天真无邪,自由
自在地享受着童年的时光,白色鸟恩恩爱爱,两个少年关系和谐,彼此关怀,所以,白色鸟既象征着两个
少年,又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也可以乡镇两颗热爱生活的心。
②情节方面:文末斗争会的锣声响起,两只鸟被“惊飞”,暗示着两个少年的生活将要发生变故,两个少
年的童年梦幻可能将要被打破。
③主题方面:一方面,两个纯真的少年在自由自在地玩耍,另一方面,人们敲锣打鼓要开斗争会,以纯真
美丽的事物反衬了现实的残酷无情,引发读者思考,揭示了文章歌颂纯真美好的主题。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小说的语言特色,主要从用语、
句式和其语言风格角度来分析。
词语角度:小说多用表现色彩的词,如“白色鸟”、“黑点”、“ 紫色的马齿苋”、“ 绿色的岸”、“远
远淡青的山”等;善用拟声词,如“嘶嘶的蝉鸣”“格格格格盈满清脆如葡萄的笑音”、“ 哐哐哐哐”、
“ 啪啦啪啦”等;多用叠词,如“深深浅浅歪歪趔趔的足印”“疯疯癫癫走拢来”“汗粒晶晶莹莹”等,
舒缓语气,音韵和谐。
句式角度:长短句结合,使小说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语言风格: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带有方言色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整篇文章文白结合,既典雅又通俗。
【点睛】小说文本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种常考样式。阅读文本时要紧紧围绕“三要素一主旨”进行
圈点勾画。通过对标题、开头、结尾、意蕴深刻处以及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的圈点勾画,初步把握
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为快速而准确地答题作准备。小说试题的命制往往围
绕“三要素一主旨”进行,答题时要弄清各题考查的考点,然后根据考点所指向的小说三要素及主旨答题。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扈跸乐
安,朱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出按江西,
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
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
具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
率修缮。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
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
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谦令石亨设伏空舍,遣数骑诱敌。敌以万骑来薄,副总兵范广发火
器,伏起齐击之。也先弟孛罗、平章卯那孩中炮死。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知终弗可得
志,又闻勤王..师且至,恐断其归路,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论功,加谦少保,总督军务。谦曰:“四郊多
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固辞,不允。谦性故刚,视诸选耎①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
益众。又始终不主和议,虽上皇实以是得还,不快也。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与曹吉祥、徐有贞等既迎上
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诬谦等与黄竑构邪议,更立东宫。丁亥弃谦市,籍其家。
千户白琦又请榜其罪,镂板示天下。一时希旨取宠者,率以谦为口实。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
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都督同知陈逵感谦忠义,收遗骸殡之。
逾年,归葬杭州。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注】①耎(ruǎn):软弱。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
B. 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
C. 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
D. 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 超迁,迁是指古代调官、升官,超迁是指超越一般的升迁过程,职位得到连续升迁。
C. 勤王,指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D. 蟒衣,明代创制的一种绣蟒的官服,明初只限于皇帝左右宦官及得宠亲信之人所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谦口才出众,明察秋毫。在朱高煦投降一事中,他奉旨口列罪状,最终朱高煦伏法认罪;在江西时,
他昭雪冤屈的囚犯有数百人。
B. 于谦正直为民,震慑一方。黄河水患,他主持修筑堤坝,设置亭长并督促加强维护;他没收守边将官私
自开垦的田地来供给边防用度;太行的盗贼迫于他的威望都隐匿起来。
C. 于谦运筹帷,居功不傲。也先入侵,他命令石亨设下埋伏,派遣骑兵诱敌深入,历时五天打败也先;朝
廷评定功绩,他以边疆不稳为由坚决推辞。
D. 于谦含冤遇害,义感天地。他因石亨等人的诬陷而遇害,死之日,阴云聚集,天下人都认为他冤枉;陈
逵被于谦的忠义感动,收殓他的尸体埋葬了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
(2)丁亥弃谦市,籍其家。千户白琦又请榜其罪,镂板示天下。
【答案】10. D 11. B 12. C
13. (1)大同孤立在塞外,巡行山西的官员不能按时到达,他上奏书建议另外设置御史管理它。
(2)丁亥年,杀于谦于集市,没收他的家产。千户白琦又请求张榜公开他的罪过,镂刻于板上宣示天下。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于谦到达官所,轻装骑马全面视察所管辖的地方,邀请访问父老乡亲,审察当时所应当创建和革除
的情况,马上写好奏疏议论其事。一年共数次上书,稍有水灾早灾,就上报。
“谦”是主语,“至”是谓语,“官”是宾语,主谓宾俱全,宾语后断开,排除 AB;
“察时事所宜兴革”是定语后置句,“所宜兴革”是“时事”的后置定语,所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B.“职位得到连续升迁”错误,职位得到连续升迁指的是“累迁”,“超迁”指的是越级升迁。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历时五天打败也先”错误,原文“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知终弗可得志,又闻勤王
师且至,恐断其归路,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可知,也先考虑会谈无望,作战又不顺利,救援的军队马上
就到了,才撤兵离去。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
得分点:
(1)按,巡行;别,另外;治,管理。
(2)弃谦市,杀于谦于集市;籍,没收;榜,张榜公开;镂板,镂刻于板上。
参考译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考中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年,授官御史。上奏对答的时候,言谈博雅流
畅,皇帝为之倾听。他跟随皇帝征伐乐安,朱高煦出城投降,皇帝命令于谦口头列数他的罪状。于谦言词
郑重斩切,声色威严激烈。朱高煦伏在地上发抖,说罪该万死。皇帝十分高兴。出京巡按江西,昭雪冤屈
的囚犯数百人。上疏奏报陕西各处低级文武官吏是百姓的祸害,诏命派遣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能
够托付大任,正值增设各部右侍郎任直省巡抚,于是亲手写上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升迁他任兵部右
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达官所,轻装骑马全面视察所管辖的地方,邀请访问父老乡亲,审察当时
情况所应当创建和革除的,马上写好奏疏议论其事。一年共数次上书,稍有水灾早灾,就上报。河南靠近
黄河的地方,不时有河水冲击而决口。于谦命令加厚修筑堤坝,按里程设置亭,每亭有亭长,责令督促统
率修筑维护。大同孤立在塞外,巡行山西的官员不能按时到达,他上奏书建议另外设置御史管理它。全部
强取守边将官私自开垦的田地作为官田屯种,用它来资助边防用度。他的威望和惠德到处传播,太行潜伏
的盗贼都避开隐藏。任官九年后,升迁为左待郎,享受二品官俸。
当初,也先入侵,以为京城能够在一天内攻下来。于谦命令石亭设下埋伏,腾空房舍,派遣几名骑兵
引诱敌人。敌人用一万多骑兵来进攻,副总兵范广发动火器,埋伏的士兵起身一齐攻击敌人。也先的弟弟
孛罗、平章卯那孩中炮而死。相持了五天,也先约请他们会谈已经不被答应,作战又不顺利,知道最后是
不能如愿的,又听说救援国难的军队马上要到了,害怕截断他的归路,于是挟持上皇从良乡往西方离去。
评定功绩,加于谦任少保,总管军务。于谦说:“四面边境战事很多,这是卿大夫的耻辱,哪里敢邀功请
赏呢!”坚决推辞,皇帝不答应。于谦性格本来就刚直,看到那些怯懦的大臣、有功勋的旧臣和皇亲贵戚,
内心颇轻视他们,于是怨恨他的人更多。他又始终不主张和议,虽然上皇确实是因此才得以返还,却不喜
欢他这样。景泰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已经迎接上皇再次登上皇位,宣告训谕大臣完
毕,马上捉拿于谦和大学士王文关进监狱。诬陷于谦等人和黄竑合谋奸邪,重新树立东宫。丁亥年,杀于
谦于集市,没收他的家产。千户白琦又请求在榜上公开他的罪过,镂刻铁板宣示天下。当时希望取得宠信
的人,大多以于谦作为话柄。到登记没收他的所有财产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正室的锁很坚
固。打开一看,是皇上赐给他的蟒衣、剑器。他死的那天,阴云从四处合聚,天下的人都认为他冤枉。都
督同知陈逵为于谦的忠义所感动,收殓他的尸体埋葬了他。第二年,归葬在杭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① 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③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
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 53 岁,闲居 11 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
职。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⑧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
有扶世济民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大宋沦陷的北国江山。
B. “斗牛光焰”与苏轼《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斗牛”都指斗宿和牛宿。
C.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空”均是空荡的意思。
D. 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形象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一派和平景象。
15.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这首《水龙吟》中,
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答案】14. C 15. ①相同。都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悲叹。②“廉颇老矣”句,借廉颇老了,还有人要启用
他,而自己却无人过问,慨叹自己报国无门。③“元龙老矣”句,则是借陈元龙代指自己,可是如今已经
老了,还不如归隐,过“冰壶凉簟”的日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抑郁愤懑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
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体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
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 项,对“空”的理
解错误。两个“空”的意思不一样,“潭空水冷”指空荡;“泪空流”中指徒劳的。说还没有灭胡鬓发就
白了,白白地流了。陆游《诉衷情》中的“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
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故选 C。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道比较分析词的情感的题目,是古诗词的常考
的题目之一。此类试题解答时,回答词句表达的作者的情感,除了回答出具体的情感,还要根据上下文回
答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回答词句的表现手法,要先答出具体的手法,然后再回答此手法的具体表现
和表达效果。联系词文作答是鉴赏的必然步骤。本题需要明确观点——情感相同。然后结合词句内容分析
情感相同的原因。本词中“廉颇老矣”句,运用廉颇的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显然是对廉颇当
年人虽老而心犹壮的敬仰,同时也暗含对他最终未被任用的同情和感慨。联系词人自己的经历,词人慨叹
自己报国无门的忧虑之情。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
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
壮志不能实现。“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章”,用反语,以淡静之词,勉强抑遏自己飞腾的壮志。
这时作者年已在五十二岁以后,任福建提点刑狱之职,是无从施展收复中原的抱负的。以下千古兴亡的感
慨,低徊往复,表面看来,情绪似乎低沉,但隐藏在词句背后的,又正是不能忘怀国事的忧愤。两句情感
相同,都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悲叹、愤懑之情。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
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
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
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6. 默写。
(1)唐代诗人李白《上李邕》中有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而在庄子《逍遥游》中亦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大鹏鸟凭借大风腾空九万里。
(2)鸟是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和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
分別描绘了鸟儿月夜悲啼和沙洲飞旋的画面。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众宾喧哗之动,来对比衬托太守醉酒
之后的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答案】 (1). 水击三千里 (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又闻子规啼夜月 (4). 渚清沙白鸟飞
回 (5). 觥筹交错 (6). 起坐而喧哗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抟,啼,渚,觥,筹,喧,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绘事发微》曰:“凡画雪景,以寂寞黯淡为主,有玄冥充寒气象。”但在中国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上,
雪景山水画的创作技法并非 ,如五代画家首次应用的“弹粉法”。同时,雪景山水画在继承与创
新中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艺术形式,并显示出其 的艺术生命力。近现代以来,随着人们
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对自然观察能力的深入,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这种转型虽仍以“师造化”
为基础,但西方绘画理论的引进,透视、光影等要素的 ,使绘画技法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对于
生长在北国的画家,冰雪是他们全部灵感的来源。他们借鉴中国传统与西方艺术的有益因素而进行雪景山
水画探索,在保留中国画笔墨这一本质的基础上,绘出冰雪透明洁净的自然之态。还有一些擅画雪景的画
家在尊重中国画传统精神和语言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表现技法,或写意淋漓,泼洒自如,或兼工带写,细致
刻画,挖掘和丰富了雪的意象,成就了 的审美意境和审美空间,呈现出一派豪迈与壮丽的景象。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成不变 弥足珍贵 鉴戒 别开生面
B. 一成不变 历久弥新 借鉴 别开生面
C. 原封不动 历久弥新 鉴戒 标新立异
D. 原封不动 弥足珍贵 借鉴 标新立异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随着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画家对自然观察的深入,雪景山水画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B. 随着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画家对自然观察能力的深入,雪景山水画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C. 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画家对自然观察能力的深入,雪景山水画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D. 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画家对自然观察的深入,雪景山水画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
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弹粉法”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天势,设计了一种
“人”字形线路。
B.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C. 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 “芦柴棒”实在不能挣扎着起来了,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尽可能地不占屋子的地
位。
【答案】17. B 18. A 19. D
【解析】
【分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原封不变”指原来贴的封口没有动过。比喻完全按照原
样,一点不加变动。此处强调雪景山水画在漫长的艺术史中的发展,故应选“一成不变”。
第二空,“弥足珍贵”强调非常珍贵。“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
值。此处强调雪景山水画在创新中更具生命力,故应选“历久弥新”。
第三空,“鉴戒”指可以使人警惕的事情。“借鉴”指跟别人的或另外的事相对照,以便从中学习或吸取
经验教训。此处强调的是对西方绘画理论的学习,故应选“借鉴”。
第四空,“别开生面”原指画像经过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
风格式样。“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
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此处强调雪景山水画在不断创新下取得的成就,故应选“别开生
面”。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随着人们多维欣赏能力的提高和对自然观察能力的深入,在题材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存在两处
语病:一是滥用介词而使主语残缺,可于“在题材方面”之前加上“雪景山水画”;二是搭配不当,可删
除第二个“能力”二字。
B.搭配不当,删掉“能力”。
C.结构混乱,“人们……,雪景山水画……”,第一个主语相关的句子不完整,主语赘余;搭配不当,删
掉第二个“能力”。
D.结构混乱同 C。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双引号的能力。
文段中的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A.双引号表示强调的内容;
B.双引号是否定或讽刺;
C.双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D.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 D。
20. 从下面的短语中选择若干短语,组成两副合乎要求的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岁月更新 天边鸟倦 童颜鹤发 春风入喜 海上蟾生 柏节松心 念当归 宜晚翠 财入户 胜当年
情共寄 福满门
(1)贺寿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节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贺寿联:柏节松心宜晚翠;童颜鹤发胜当年。 (2). (2)中秋联:海上蟾生情共
寄;天边鸟倦念当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逻辑等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要注意按照要求进行准确的语言表达。例如本题题干要求是:从下面的短语中选择若干短语,组成两副合乎
要求的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考生要注意从题干中所给的词语,筛选出与相应对联适合的,比
如“贺寿”——童颜鹤发、胜当年、柏节松心、宜晚翠。“中秋节”——海上蟾生、情共寄、天边鸟倦、
念当归。找到了对应的对联词语后,要注意语词安排的逻辑要严密。
21. 下面是介绍“激光雷达技术”的框架简图,其中有①-⑤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
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每处不超过 7 个字。
【答案】①定义(概念);②类别(工作方式);③工作原理(工作过程);④确定目标位置;⑤劣势(缺点)。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情境补写的能力。
这是一个介绍“激光雷达技术”的框架简图。句中的“激光雷达技术”是被介绍的对象,围绕它形成不同
的介绍角度。
分析其上方信息“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位置等特征量的雷达技术”可知是“激光雷达技术”的概念;分析
其下方“脉冲激光雷达”和“连续波激光雷达”是“激光雷达技术”的两个类别;分析其左侧有两组信息,
与“优势”形成并列关系的应该是“劣势”;分析其右侧“向目标发射”“接收”“测量”“计算”等信
息要点,可知最后应是“确定目标位置”,这些综合起来就是“激光雷达技术”的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航天飞船叫“神舟”。
华为的操作系统叫“鸿蒙”。
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叫“悟空”。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为“墨子”。
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
……
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上这些科技成果的名字是否引起了你和同学们的兴趣呢?本周要开一个主题
为“科技与人文”的班会,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作一个主题演讲。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人文照亮科技,科技传播人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人文照亮科技,科技传播人文”。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科技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忘记了昨天的来路,那么
就很难找到明天的出路。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我们牢牢记着“伴着人文来,
带着人文去”的理念。
人文精神助推科技发展,为科技发展照亮前路。
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故事妇孺皆知,这些神话也给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灵感,为他们指明攻关的方向。
我们知道,解答一道难题不容易,但是命制一道好题更难。解题时只需要找到命题人设定的方向,而命题
却如在荆棘丛深处拓荒,在无路处开路,然后再将开出的路巧妙隐蔽起来让我们去探索。科研方向的制定
和科研课题的确立也是这样,我国科技工作者正是在嫦娥和夸父等人文之光和追梦精神的照耀下,确立了
开展外太空研究的课题。航天登月探测器取名“嫦娥”,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取名“夸父计划”,可谓实至
名归,不足为奇。科技是花,人文是根,根深才能花繁;科技是体,人文是魂,体健要靠魂安。只有筑牢
人文底蕴的根基,科技发展才能大展雄风。
科技发展传播人文精神,携人文精神走向未来。
“墨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科学家,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观点,并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
将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命名“墨子号”,既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早期物理光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体
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华为公司”的寓意乃是中华有为,“鸿蒙”是创世之初自
然界中能化育和生成万物的元气,以她来命名,象征着华为操作系统集聚了自然界的元气,具有无限生机
和远大发展前景的意思。“神舟”是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思,寄予着中国航天人遨游太空,泛舟银河的美
好梦想。以传统文化命名科技发展,寓意深远,弘扬了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特色。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每一项科技发展都是对人文精神的传播和传承,古老的人文精神必将搭载着科技发展之神器走向未来。
“却顾所来路已深,科技深处觅人文。人文若想贯古今,借助科技才是真。”让人文照亮科技的前路,
让科技传播人文的光辉。科技和人文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比翼齐飞。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我国科研事业必定能在“科技与人文齐飞,创新共诗意一色”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为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综合考查了考生的审题能力、构思能力、人文情怀和写作能
力,符合高考“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考生审题立意时既要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为当前的科技发展注入的
人文精神,又要思考当前的科技发展对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进一步传播和弘扬,将立意重点放到对二者
关系的探究上。审题的基本思路是求同存异,也可以在“同”的基础上,针对其“异”分解论证。
【审题】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中科技成果的名字或者来自中国家喻户晓的神
话传说,或者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古代人物,从中可见中国科技人的情怀和抱负。写作时要注意班会的主题
“科技与人文”。用这些具有丰富人文气息的词语为科技发展命名,可以看出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彰
显了中国特色和中国理想,传播了中国文化,弘扬了中国精神,具有不忘过去和继往开来等特点,也可以
看出中国科研工作者的人文情怀、探索精神和理想抱负。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
【立意】①科技发展携带着人文气息才更能彰显中国特色;
②用科技将祖先的梦想神话变成现实;
③传统与未来、希望的交融;
④中国厚重的古典文化,在现代,在全新的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
⑤中国科研人浪漫的人文情怀助推了科技发展。
【素材】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里,有无数值得关注和挖掘的璀璨宝藏。大到那些浩如烟海的优秀古典文
学作品,小到我小时候耳熟能详的童谣、传说、戏曲等,都蕴含着传统文化特有的丰富韵味。
我对这些艺术充满好奇,怀有深厚的感情,这是深深扎根在中国大地上,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宝
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心中珍贵的中国故事。
每一个中国人身上都带着或多或少的中国印记,而回首历史,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完美
诠释了各自的中国印记。中国印记是自强不息,刚正不阿的民族精神,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为国家尊严
抛头颅、撒热血。
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
似物。——冈察洛夫
【结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把“任务”更明确出来,因此,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对
“任务”进行确定性判断。比如,我们不妨明确如下问题:①这是一个什么任务?②怎样才算基本完成任
务?③完成任务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比如本题的写作任务就是开一个主题为“科技与人文”的班会,结合
以上材料作一个主题演讲。开篇引用列宁的话是为了引出观点:人文精神助推科技发展,为科技发展照亮
前路。然后,探讨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最后达成任务的最高境界:科技与人文齐飞,创新共诗意一色。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
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
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
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
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
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
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
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
“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