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学竞赛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导写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烟台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学竞赛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导写及范文)

ID:691743

大小:113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1-05-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 2017 级冬学竞赛语文试题 时间 150 分 分值:150 分 一、阅读部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 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魂。中国画存形与传神并重、工笔与写意共荣、水墨与重彩同辉,而笔墨统其风神。 以艺术创作论,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造型语言,用笔用墨是中国画家的基本功。以审美品鉴论,笔墨意趣 是中国画最为突出的特征,既蕴藉着含蓄而极富想象的民族心理,又标举着幽深而玄远空灵的中华美学旨 趣。 原始时期的中国绘画以线刻之“画”和单色之“涂”为基本手法。这种“画”“涂”手法可追溯为中 国绘画笔墨之法的源头。随着绘画在春秋战国的分化与发展,“画”“涂”进一步精细成熟起来。及至秦 汉,中国绘画逐步从装饰纹样的桎梏中分离出来,绘画手法日渐成熟,特别是在用笔上,运笔成风、以少 胜多、流动自如。魏晋以降,中国画开始迎来笔墨创构与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此,中国传统画法中布 色造型的“画”“涂”笔法获得长足发展,人物画笔墨有“描”法之创,山水画笔墨有“皴”法之创,花 鸟画笔墨有工笔之盛,先后独立成“笔”“墨”两种重要的艺术元素并日渐丰富,成为中国画特殊的艺术 语汇。 中国画的形象构成,线条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线条的变化,基本是由于用笔与运墨方式的不同。笔和 墨,是为中国画的神妙工具。画家苦心经营、活用笔墨,则产生画面上笔迹厚重、圆润、拙老的千差万别 和格调上雄健、苍劲、秀丽、豪放的千变万化。但不管什么风格,中国画在根底上都讲求笔迹所到线条要 高度概括、简洁和凝练,力求以笔取胜、以简概繁、用“写”而不用“描”“画”,力追以墨当彩、以韵 统神,取“意”不取“绚烂”。 “写意”在中国画史上历史悠久。早在两晋就出现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等画语。历隋唐五代 之耕耘,宋元明清以降,中国画的笔墨更于写意一途取得长足进步:宋以丘壑臻物境之美,元以人品臻心 境之美,清宗传统臻笔墨之美。写意几乎贯穿于中国画创作思维的始终,覆盖中国画创作的全程。 而今,“笔墨”和“写意”已超越纯然的技法表现形式,化为已逾千年、贯穿画史的一种观念、一种 意识、一种地道的中国艺术观,成为建立在画家主体对民族文化、时代精神、自然物象深刻体察之上的“天 人合一”的境界。它使得人、社会、自然三者通过画作创制融为一体。从这种意义上说,“写意”之韵, 正是中国画的“笔墨”精魂。 (摘编自杨明刚《中国画的笔墨意趣》,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造型语言,而玄远空灵的笔墨意趣则是中国画最为突出的特征。 B. 中国画“笔”“墨”两种艺术元素源于原始时期中国绘画线刻之“画”和单色之“涂”。 C. 写意技法是指在绘画中追求“写意”之韵,在追求“神似”的同时更要力求“形似”。 D. “笔墨”和“写意”不仅仅是中国画的技法,而且也可以说是一种观念、意识和艺术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指出“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魂”,并从民族心理和美学角度概括了笔墨意趣的丰富内涵。 B. 第二段阐述了笔、墨两种艺术技法的形成过程,为下文论述写意技法的形成作了铺垫。 C. 第三段论述了线条和笔墨的关系及笔墨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D. 第四段阐述了“写意”技法形成的历史,旨在论证写意贯穿于中国画创作思维的始终。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如没有笔墨这种基本造型语言,中国画就无法做到形神兼备、工笔与写意共荣。 B.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均在魏晋后有所创新,可见魏晋时期是中国画发展的高峰。 C. 画家只要苦心经营、活用笔墨,就一定可以创作出富有“写意”之韵的中国画佳作。 D. 写意是中国画创作的传统方法,自古及今国人创作的画都是写意画,追求笔墨意趣。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在追求‘神似’的同时更要力求‘形似’”错误,递进关系不当,结合第四段可知,原文强调写意画 创作早期追求“形神兼备”,以后更趋于追求意韵之美,即“神似”。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旨在论证写意贯穿于中国画创作思维的始终”错误,原文是“写意几乎贯穿于中国画创作思维的始 终”。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魏晋时期是中国画发展的高峰”错误,原文是“魏晋以降,中国画开始迎来笔墨创构与飞速发展的重 要时期”。 C.“只要苦心经营、活用笔墨,就一定可以创作出……”错误,“只要…就一定……”说法过于绝对,条 件关系不当。 D.“自古及今国人创作的画都是写意画”错误,绘画流派不仅仅是写意派,还有其他流派。 故选 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地气重凝 ①每天,我们第一件事往往是关注天气,也经常问别人“今天天气怎么样”,很少有谁问“今天地气 怎么样”。人立天地间,天气有阴有晴,看得见、触得着,地气却不然。不过,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 跟伙伴们满地追逐、摔跤、捏泥人、弹琉璃球……小伙伴们个个壮得像小牛犊,很少生病,家长们说:“多 亏吃了土、接了地气。”那个年代各家兄弟姊妹都不少,父母照顾不过来,才让孩子一个个疯跑疯玩。孩 子们也不知因衣服脏了、破了,挨了多少骂。现在的孩子们就没那么幸运,想接触点泥土或玩玩我们玩过 的游戏,几乎是一种奢望。衣服和手掌稍微有点脏,家长就会立马给冲洗干净,甚至还要专门消毒。 ②“让孩子接触地气”,现在的年轻家长也很难认同。我的一位同事,孩子经常生病,只好把孩子的 奶奶从乡下接进城里照看孙子。奶奶照看孙子自然会用心尽力,这一点不容置疑。可儿媳却对老太太有些 “怨言”,原因就在于老太太经常带着孙子到楼下的空地上玩耍,因而儿媳与老太太产生分歧。老太太说: “让孩子晒晒阳光、吃吃地气,就不生病了。我的几个孩子都是这样带大的。”“孩子见土长得壮”“不 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些老话,虽然很多人耳熟能详,可老太太说不出科学依据,只得退让作罢。 ③记得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要求必须先把鞋脱了,“地是通人性的,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 就喘不动气,庄稼就不爱长啦”。被耕种过的土地、有人住的地方,才会沉淀凝聚地气。地气旺人气,人 与自然齐生共荣添灵气。地气伴随春天醒来,既让人耳目一新,还会渗入无色无形的空气,让你听到、嗅 到、感觉到。她用这些方式告诉我们,她的脚步敏捷而轻盈,她的美丽无处不在。 ④开春的大地仿佛有一种声音,隐隐约约,丝丝传到耳畔……听不清,道不明。侧耳谛听,隐约的, 不是风滑过树梢,也不是管弦丝竹的余音……噢!那分明是地气在蠕动!她从遥远的土层深处传导而来。 当布谷鸟的歌声在田野上空倏然滑过,冰凌刚刚消融的土地,被地气一熏,身子松软,山冈上立刻“草色 遥看近却无”。盛夏时节,悠悠的地气被正午火辣的阳光照射,愈发炎热而强烈,灼烤的大地和路面上升 腾起一阵阵、一波波的热浪,清晰可见,那正是我们平日看不到的地气!稔熟的秋天,地气被丰收的声音 和味道浸润着,揉搓着,搀扶着,扩散着,丰厚而饱满;冬天,地气聚敛,谦卑地覆盖起季节的浮躁,偶 尔会在避风的山沟、泉旁,飘逸为白色的雾气,时隐时现几分朦胧与神秘。 ⑤眼下城市摊大饼般地成长,许多人反而感觉无处生存。从农村走进城市,天天奔走在宽敞平坦的柏 油路上,觉不到泥土的珍贵和芳香。在城里生活久了,整天脚踏水泥路,穿梭于高楼大厦,总觉得自己无 根无落、越来越轻,好像要飘浮起来一般。城市日益增高的水泥森林、鸣笛穿梭的汽车、雾霾升腾的味道, 渐渐掏空人们的心灵,感到上不着天、下不触地,没了降落、抵达和栖息的地方。许多人由向往城市的繁 华,转向抗拒甚至恐惧城市的繁华,喜欢鸡鸣狗盗的乡村、雨后泥土的清香、遍地庄稼的田园风光。一句 话,那是怀想和留恋大自然的天然地气的纯正。 ⑥地气是大地母亲呼出的气息。大地厚重地载着万物,天空任我们思绪驰骋。俗话说:“天气下降, 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今年清明节我回到故乡沂蒙山区那个小山村时,正赶上乡亲们赶着牛、 扛着农具下地耕种。我陪老父亲来到自家菜园地,脱掉皮鞋,双脚插进故乡松软潮湿的土地时,一股凉爽 的气息瞬间传遍全身,身心被地气抚摸、浸润和包围,顿感缕缕慈爱与温暖,神清气爽。过去听说,长久 躺在病床上的老人,需要下床走走,接接地气,才能逐渐康复。地气究竟是什么?记得我爷爷曾说过:“开 春吸几口新鲜空气,炒盘第一刀韭菜,喝碗新剜野菜熬的粥,人就气血畅通,就接上地气了。” ⑦说得深些,农具上没有手印,手掌上没有过血泡和老茧,对粗笨的农具就没感觉、没感情,对百姓 也不会动情、不会有真情。吃着农家粗茶淡饭,熟知那一长串鲜活而简单的人和事,才理解土话里深藏的 含义,才会打开内心的玄机。脚下粘过多少泥浆,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嘛。假若韭菜、麦苗都分不清,地 瓜、土豆都不认识,蒲公英、苦菜、荠菜、车前草都叫不出名,就不可能真懂民情和乡事。没有“土气”, 也就接不上地气。真心话是在心窝里暖出来的、焐出来的,用情用心才会接收到地气、扛得起风雨。这与 每粒种子破土之前,都先憋着劲往下扎根、先接通地气是一个理儿。 ⑧尊天道,守地理,就是信仰自然规律。 ⑨季节正在翻页,新的生命与梦想又在深厚新鲜的土壤里孕育着嫩芽苞…… (取材于厉彦林《地气重凝》) 4. 下列文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容置疑 B. 耳熟能详 C. 耳目一新 D. 鸡鸣狗盗 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自己小时候比现在的孩子幸运,因为那时能满地追逐,能够经常接地气。 B. 人与自然齐生共荣,这体现在有人住的地方就会凝聚地气,而地气又能够旺人气。 C. 第⑤段划线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自己太长时间没有与土地接触后的无着无落之感。 D. 文章结尾句用诗意化的语言描绘了土地对新生命与梦想的孕育,充满美好与希望。 6. 第④段分别描写了地气春夏秋冬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7. 文中多次强调要“接地气”。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如何才能做到“接地气”? 8. 《论语》中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 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样,民众就会背着孩子来归附,“焉用稼?”这与《地气重凝》中第⑦段划 波浪线的句子观点是否矛盾?请谈谈看法。 【答案】4. D 5. C 6. 春天:隐约、温热(蠕动);夏天:炎热、强烈;秋天:丰厚、饱满,冬天:谦卑、朦胧(聚敛)。 7. ①要和土地多接触;②耕种土地时要尊重土地、爱惜土地,让人与土地齐生共荣;③要能感受到大自然 的天然地气的纯正;④要用情用心深入农家生活,懂民情和乡事;⑤要信仰自然规律。 8. 示例一:矛盾,我同意孔子的观点。 示例二:不矛盾,我认为两者应该结合。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A.“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文中说“奶奶照看孙子自然会用心尽力, 这一点不容置疑”,使用正确。 B.“耳熟能详”,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文中说“这些老话,虽然很多人耳熟能详”,使 用正确。 C.“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文中说“地气伴随春天醒来,既 让人耳目一新”,使用正确。 D.“鸡鸣狗盗”,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文中说的是“喜欢鸡鸣狗盗的乡村、雨后泥 土的清香”,此处是说“乡村的生活”,应为“鸡鸣狗吠”,意思是“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 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第⑤段划线句用拟人的手法”错误,不是拟人的手法。所谓“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 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而“在城里生活久了,整天脚踏水泥路, 穿梭于高楼大厦,总觉得自己无根无落、越来越轻,好像要飘浮起来一般”,这本就是写人的感受,并非 “拟人”。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首先到第四段圈出相关的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如“春天”,“开春的大地仿佛有一种声音,隐隐约约, 丝丝传到耳畔……听不清,道不明。侧耳谛听,隐约的,不是风滑过树梢,也不是管弦丝竹的余音……噢! 那分明是地气在蠕动……”,据此可概括为:春季的地气隐约、温热、蠕动。 如“夏季”,“悠悠的地气被正午火辣的阳光照射,愈发炎热而强烈,灼烤的大地和路面上升腾起一阵阵、 一波波的热浪,清晰可见”,据此可概括为:夏天的地气炎热、强烈。 如“秋季”,“稔熟的秋天,地气被丰收的声音和味道浸润着,揉搓着,搀扶着,扩散着,丰厚而饱满”, 据此可概括为:秋天的地气丰厚、饱满。 如“冬季”,“地气聚敛,谦卑地覆盖起季节的浮躁,偶尔会在避风的山沟、泉旁,飘逸为白色的雾气, 时隐时现几分朦胧与神秘”,据此可概括为:冬天的地气谦卑、朦胧、聚敛。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第一段说幼时“跟伙伴们满地追逐、摔跤、捏泥人、弹琉璃球”,第二段写来自乡下的奶奶“带着孙子到 楼下的空地上玩耍”,第三段写“早些年下地劳作,长辈都要求必须先把鞋脱了”,这些内容说明“接地 气”需要和土地多接触; 如第三段“地是通人性的,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庄稼就不爱长啦”,这是说耕种土地 时要尊重土地、爱惜土地,让人与土地齐生共荣; 如第五段“怀想和留恋大自然的天然地气的纯正”; 如第七段“吃着农家粗茶淡饭,熟知那一长串鲜活而简单的人和事,才理解土话里深藏的含义,才会打开 内心的玄机。脚下粘过多少泥浆,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嘛”; 如第八段“尊天道,守地理,就是信仰自然规律”,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观点,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孔子之语的意思,然后再分析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最后明确是否矛盾,还 是各有所指。 孔子认为“君子在上位,只要能好礼,民众便莫敢不敬,只要能好义,民众便莫敢不服,能好信,民众便 莫敢不用他们的真心和实情来对上……何必自己学稼穑之事呀”,第七段说“说得深些,农具上没有手印, 手掌上没有过血泡和老茧,对粗笨的农具就没感觉、没感情,对百姓也不会动情、不会有真情”,这是强 调要亲身体验走进民生。 孔子认为为政者应注重用“礼”“义”“信”来引导百姓,而不是亲自去耕种。社会应有合理分工,为政 者的主要职责应该是治理国家,让百姓更好地知礼、崇义、守信,而不是去耕种土地,从这个角度来看, 这与文本的观点是矛盾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孔子和文本应是各有侧重,作为为政者应两方都涉及,一方面,为政者要用 “礼”“义”“信”来引导百姓;另一方面,为政者也应该懂得稼穑之苦。这样,才能深入体验百姓生活, 懂得百姓疾苦,从而更好地进行治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文化符号中,受访者对“中医针灸”的认知度最高。俄罗斯受访者对“中医针灸”“丝绸之 路”“泰山”3 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高,对“火锅”“敦煌舞(飞天)”“莫言”3 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低。 印度、巴西、南非 3 国的受访者均对“算盘”“中医针灸”“汉服”3 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高。认知度最低 的 3 个文化符号中,印度受访者选择了“中庸”“和而不同”“川滇金丝猴”。 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的推动下,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增加、好感度提升。在文化 接触动机方面,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成为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伴随中国文化的社交需求成为新增长 点。 受到地域、文化、传统、语言习惯、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受访者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关注点和接触 动机呈现盖异化特征。文化内涵的丰厚程度在国际文化传播中有着双刃剑效应,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中国文 化独具魅力,也会因为文化差异成为金砖国家民众认知中国文化的障碍。 调查发现,与旅游体验相关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文化演出、旅游商品、影视节目等娱乐性文化产品, 成为金砖国家青年最喜爱的中国文化产品类型;而具有中国哲学观念、社会样态抽象化表达的音乐、报纸 杂志、书籍的选择意愿整体较低。 中国文化符号调查分类表 组别 初级难度 中级难度 高级难度 中国人物形象 孙杨 莫言 孙悟空 中国酉学观念 和而不同 中庸 气 中国艺术形态 篆刻 古琴 敦煌舞(飞天) 中国自然资源 西湖 川滇金丝猴 泰山 中国生活方式 火锅 汉服 算盘 中国人文资源 丝绸之路 中医针灸 二十四节气 (摘编自《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 材料二: 随着整个国际交流的拓展,青年人群是否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是否有情感上的亲近性,是否有价值 观上的默契和生活方式上的好奇心决定了中国文化世界传播的未来走向,因此在实施调查中,在调研对象 构成上我们把目标人群锁定在了青年人群体。 从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整体认知程度来看,中国文化符号的接受度和熟悉度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 人认可。中国人物在外国青年时中国文化符号认知的比例中是最低的。 对于英法美这些发达国家来讲,浅表层次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中国文化一种整体结构的认知需 求了,他们对文化哲学认知意愿很强,会从更抽象、更深刻、门槛更高的文化内容着手认识中国。 在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的渠道选择方面,互联网(62.9%)成为首要信息渠道。调研发现社交圈中有中 国人的受访者,中国文化认知指数为 4.1 分;社交圈中没有中国人的受访者,中国文化认知指数为 3.6 分。 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人际传播仍然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激发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具有重要 的引导与扩散作用。 当前我们的对外传播中,行政为主导的文艺演出、现场节事活动比较多。但是线上的活动数量少,种 类偏单一。 (摘编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报告》) 材料三: 埃及作家黑托尼认为,人类文明的发源从两大文明开始,一是包括法老文明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 太教在内的地中海文明;另一个则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的亚洲文明。尽管人们知道中华文明的存 在,但由于语言、地理位置和文化差异,中国文化并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人们对其内涵的了解仍不深刻。 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中国人要走出去。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利奇建议中国大力推动民间交往, 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在于制定规则,人民之间的直接交往才最具有实质意义。推广当代文化要善用策略与 资源,借助强大的民间力量,巩固和扩大文化发展的基础。 (摘编自《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 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众多不同的文化符号中,受访的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人文资源中级难度的“中医针灸”认知度最 高。 B. 文化传播中,中国哲学观念中级难度的“中庸”,成为印度、巴西、南非 3 国的青年受访者认知度最低 的文化符号之一。 C. 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成为金砖国家青年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因为中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 的推动。 D. 中国人物在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符号认知的比例中是最低的,这说明我们在这一类别的传播力度上应加 强。 1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中的双刃剑效应是指中国文化内涵的丰厚程度在国际文化传播中既有正面的效应,也有负面的效 应。 B. 印度、巴西、南非受访者对中国手工艺品的喜爱程度是所调查文化产品类到中最高的,这说明这些国家 跟中国文化差异最大。 C. 从材料四中可知,选择外国青年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外国青年人群的一些认知决定着中国文化世界传 播的未来走向。 D. 埃及作家黑托尼认为,作为亚洲文明的一部分的中华文明,因语言、地理等因素,其内涵尚未被世界深 刻理解。 11. 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对外推广中国文化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9. C 10. B 11. ①纠正文化推广方式与接触渠道偏好错位。当前我们的对外传播中,较多的是行政为主导的文艺演出、 现场节事活动,而外国人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参与、了解中国文化活动。因此,应把互联网作为中国对外 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②增强对外文化传播的国别意识,强化传播的对象化。英法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文 化哲学认知意愿很强,金砖国家则对中国娱乐性的文化更感兴趣。③加强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民间交流。人 际传播仍然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激发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与扩散作用。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遗成为金砖国家青年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因为中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 略的推动”错误,强加因果,结合原文“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的推动下,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 的认知度增加、好感度提升。在文化接触动机方面,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成为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 伴随中国文化的社交需求成为新增长点”,可以推出“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的推动”是“金砖国家青 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增加、好感度提升”的原因,选项偷换信息导致因果关系不当。 故选 C。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中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B.“这说明这些国家跟中国文化差异最大”错误,印度、巴西、南非受访者对中国手工艺品的喜爱程度是 所调查文化产品类当中最高的并不能说明这些国家跟中国文化差异最大,该推断是无中生有,太绝对,由 特例到普遍的问题。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此题要求概括“对外推广中国文化应采取的措施”,考生可以根据文中如下句子进行概括。 由“当前我们的对外传播中,行政为主导的文艺演出、现场节事活动比较多。但是线上的活动数量少,种 类偏单一”可知,因为行政为主导的活动比较多,线上的活动数量少且单一,所以对外推广中国文化,就 要纠正文化推广方式与接触渠道偏好错位; 由“调查发现,与旅游体验相关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文化演出、旅游商品、影视节目等娱乐性文化产品, 成为金砖国家青年最喜爱的中国文化产品类型”“对于英法美这些发达国家来讲,浅表层次的旅游已经不 能满足他们对中国文化一种整体结构的认知需求了,他们对文化哲学认知意愿很强,会从更抽象、更深刻、 门槛更高的文化内容着手认识中国”可知,英法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哲学认知意愿很强,金砖国家则 对中国娱乐性的文化更感兴趣,因而对外推广中国文化就要增强对外文化传播的国别意识,强化传播的对 象化; 由“在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的渠道选择方面,互联网(62.9%)成为首要信息渠道。调研在移动互联网盛 行的今天,人际传播仍然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激发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与扩散作 用”可知,因为人际传播仍然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激发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与扩 散作用,所以对外推广中国文化就要加强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民间交流。 (四)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冈新建小竹楼记① 〔宋〕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②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③。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④,幽阒辽 敻⑤,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 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 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⑥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 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⑦,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 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①宋真宗咸平元年(998)除夕,作者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次年三月到达任所,建竹楼 二间,同年八月作文以记。②刳(kū):剖。③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即内城或附在城垣上的瓮城或月城。 雉堞:城墙。榛:荆棘。秽:荒芜。④挹(yì):原意是汲取,这里有收入眼底的意思。濑:从沙上流过的 水。江濑,泛指水上风光。⑤幽阒(qù):指环境清幽寂静。阒,寂静。辽敻(xiòng):指视野辽阔绵远。 敻,绵远。⑥概:状况,这里指生活状况。⑦西掖:即中书省,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比.屋皆然 灼挥汗如雨,比.肩继踵 B. 不可具状. 灼灼状.桃花之鲜 C. 竹之为.瓦,仅十稔 不为.困穷宁有此 D.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1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禹偁“豁达自适”的一组是( ) ①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②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③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④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⑤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④ 14.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自然段描写竹楼极富特点,由景及人,由视觉到听觉,多层次的渲染,写出了竹楼的佳趣。 B. 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既有遭遇坎坷的嗟叹,又有悠然闲适的自娱,还有乐此不疲的自 遣。 C. 第三自然段写作者想象自己辞官以后看书、焚香、饮酒、品茶、赏月,悠闲自得的生活状况。 D. 本文语言清新自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描写形象生动,句式整齐,富有节奏 感。 1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2)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16. 王安石曾谓“《竹楼记》胜《醉翁亭记》”(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十六)。你是怎样看的?请从 思想内容方面作具体分析。 【答案】12. C 13. B 14. C 15. (1)那不是风雅之士要做的事情,我是不赞成的。 (2)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承我的志向不断修缮它,那么也许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 16. 这篇散文有涵泳深沉、烟波不尽之妙。在临文之顷,作者的内心异常复杂,遭遇坎坷的嗟叹、昂奋刚毅 的自慰以及乐此不疲的自遣搅杂在一起,深思浅叹,淡然道出。通篇写黄州之竹楼,但无处不在泻自我之 心潮,似断若续,似有若无,感情的一个个奇峰都淹没在平淡的语言外表之中。 【解析】 【分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两个“比”,都是“挨着”的意思。 B.两个“状”,都是“描绘”的意思。 C.第一个“为”,动词,做成、制成;第二个“为”,介词,因为。 D.两个“因”,都是“于是”的意思。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写的是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讲的是竹子的用途。 ③写了王禹偁不赞成用高大华丽的楼来蓄养妓女,安顿歌儿舞女,那不是风雅之士的所作所为。表明作者 不慕高华、鄙夷声色的高尚情操,不能说明王禹偁“豁达自适”。 故选 B。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C.“第三自然段写作者想象……”错误,第三段写作者悠闲自得、幽雅飘逸的谪居生活,并不是“想象”。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1)骚人:风雅之士。不取:不赞成。 (2)幸:希望。同志:志趣相同。嗣:继承。葺:修葺。朽:朽烂。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第五段关于竹楼存留时间的抒述。首先引用竹工的话:竹瓦一般只能用十年,重复加盖也不过二十年。紧 接着用一个“噫”字植入自己的人生之叹,叙述自己频繁迁徙的经历:“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 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 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件件数来,如密云压顶。作者这里的描写,构成了一对情感矛盾。通篇 皆谓挚爱竹楼,此处却言”岂惧竹楼之易朽乎”,表露了对世事无凭的哀伤。文章最后以“幸后之人与我 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峭然绾住,蕴含不尽,正如古人所评“极系念,又极旷达”。作者于 此寄托着殷殷厚望,从表面看,他希望后之与我同道者,能够继续修葺竹楼,使其至于不朽;而实际上, 是希望后之“同志”理解自己的心志,即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信念,官位名利皆可朽,唯有意志可以不 朽也。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 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 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 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 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 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 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 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黄冈新建小竹楼记 〔宋〕王禹偁 黄冈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 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于是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楼相 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 实在无法一 一描述出来。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楼中如听到瀑布声;冬天遇到大雪飘零也很相宜,好像碎琼 乱玉的敲击声;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和畅;这里适宜吟诗,诗的韵味清雅绝妙;这里适宜下棋,棋子 声丁丁动听,这里适宜投壶,箭声铮铮悦耳。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 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 念。这里江山形胜之外,只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 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那齐云、落星两楼,高是算高的了;井干、丽谯两楼,华丽也算是非常华丽了,可惜只是用来蓄养妓 女,安顿歌儿舞女,那不是风雅之士要做的事情,我是不赞成的。 我听竹匠说:“竹制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铺两层,能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学士 被贬到滁州,至道二年调到扬州,至道三年重返中书省,咸平元年除夕又接到贬往齐安的调令,今年闰三 月来到齐安郡。四年当中,奔波不息,不知道明年又在何处,我难道还怕竹楼容易败坏吗?希望接任我的 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承我的志向不断修缮它,那么也许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撰记。 (五)诗歌鉴赏:(8 分) 阅读下面两首咏柳絮的词,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唐多令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韵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韵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注]①燕子楼,在今徐州市,唐朝张建封为其爱妾关盼盼所建。张死后,关盼盼独居此楼十多年。②逐对 成逑: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粘在一起。“逑”即“球”。 17. 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词“粉堕”、“香残”用柳絮随风飘残,喻指红颜终将老去。借用“燕子楼”的典故,暗示出女子特 有的孤独悲愁。 B. 林词“叹今生、谁拾谁收”既是对柳絮命运的哀怜,也是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其凄凉悲楚之情溢于言表。 C. 薛词“蜂围蝶阵乱纷纷”一句,以蜂蝶纷飞之状,来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着一“乱”字,尤其传神。 D. 薛词“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表现了柳絮的志趣和追求,为下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张 本。 18. 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首柳絮词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将柳絮自比,来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B.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意思是柳絮可不断借助好风之力,直上青云。这里化用了宋朝侯蒙《临江 仙》中“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之意境。 C. 面对同一团柳絮,因黛玉、宝钗两人身世、性格的不同,各自内心的感受也迥然不同,但都饱含对柳絮 的一片怜爱。 D. 黛玉拟的这首词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词缠绵凄恻,催人泪下。全词语多双关,明显有借柳絮隐 说人事的用意,而又浑然无迹,表现出精美的艺术技巧。 19. 同是写柳絮,但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词却明显不一样,请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答案】17. C 18. C 19. ①柳絮的意象不同:林诗的柳絮漂泊、命薄、愁苦、伤感、任性。薛诗的柳絮:自信、随缘、开朗、积 极向上。 ②意境(诗风)不一样:林诗的意境灵动、富有才情、别具一格。理想主义;薛诗:意境浑厚、淳朴。现 实主义。 ③情感和形象不一样:林诗抒发了自己寄人篱下,漂泊无依,凄楚哀婉的境况。表达了(倾诉了)无依无 靠、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抒写内心的孤独与悲伤。薛诗写了柳絮不随流水,不堕泥土,借风力,飞 上云霄,积极昂扬的精神,意境浑厚,表现了薛宝钗的积极入世的心态,不自怨自艾,志存高远的心态。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来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错误。这一句的意思是“成群的蜂蝶纷纷追随柳絮”,并没有突出“柳絮的 疏狂自得”。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C.“都饱含对柳絮的一片怜爱”错误。宝钗没有“怜爱”。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的能力。 《唐多令》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这首词以“粉堕”“香残” 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一团团,逐对成球”,既是写眼前柳絮粘连飘飞的实景,又语带 双关,暗示出自己渴求和珍视的爱情。宝、黛二人情投意合,以心相知的爱情给黛玉以慰藉,但也带来了 无穷的烦恼和痛苦。他们的爱情没有得到家庭统治者的认可,缺乏稳固的现实基础,随时都有被牺牲的可 能。这与漂泊无定的柳絮多么相似。想到这些, 黛玉不禁发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悲 叹。这表面上象是说柳絮命薄,随风飘流,实际上却是自叹命薄,担心情好虽难分,心事总成空。下片的 自伤之意就更浓了。黛玉曾自称“草木之人”,而此处则承接上片嗟叹命薄的愁苦之情径说:“草木也知 愁,韶华竟白头。”看似写杨柳草木之质也知愁,当美好春光即将结束的时候,白茫茫的柳絮挂满树冠, 犹如愁白了头;而诗行后面却透露出自伤青春终将逝去的哀怨之情。她感到自己和柳絮一样无法逆料最终 的结局,因而“叹今生、谁舍谁收!”柳絮飘坠, 无人收拾自比。如果说飘流无依的不幸已经苦不堪言, 那么,与知己的生离死别则将更会令人心碎。 “嫁与东风春不管”,既是说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光不管; 更是担忧自己将来不知被命运抛向何处,而知己无法过问。试想其时其境,相知无力保护所爱,也只能“凭 尔去,忍淹留”而已。这种被强逼着割舍所爱的悲剧该是很凄惨的。 《临江仙》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实际上巧妙地借柳絮之口委婉地道出薛宝钗青云平步 的志向。“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柳絮飘飞的地点,已不是黛玉笔下那触目愁肠的“百花洲” 和“燕子楼”,而是换成了充满着富贵气象的“白玉堂前”——封建贵族家庭的住宅里;柳絮飘飞的姿态, 虽然也仍是“一团团逐对成毯”,却已没有黛玉词中那种“空缱倦,说风流”的幽恨,一变而为欢快轻盈、 均匀优美的舞姿,流露出一种欢愉融洽的欣喜之情。词的第三句,接以“蜂团蝶阵乱纷纷”的描写,来进 一步烘染这春意喧闹的大好时光,从而唱出了词人对春光的一曲赞歌。“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非常细腻地体现了柳絮尽管四处飘飞,也仍不改初衷,无牵无系,随缘自适的旷达襟怀。由于有了这层情 志的铺垫,因而在词的最后三句,词人便直接地抒写了柳絮凭借东风扶摇直上的远大志向,这样便使整首 词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完成了对柳絮感慨整个心理流程的揭示。 二、 20. 情境式默写: (1)点与染,这种绘画技巧,被我国古代许多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诗词创作中来。请分别写出白居 易《长恨歌》和韦庄《菩萨蛮》(其二)中运用此手法的句子。 白居易《长恨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古代诗人写诗多爱用诸葛亮之典。请写出以下诗篇中与诸葛亮有关的诗句: 杜甫的《蜀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的《书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的《阁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反映离愁别绪的文学作品,古代的文人墨客们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咏愁叹怨之 情。愁,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 《湘夫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湘君邀请湘夫人相会,他带着虔诚的期盼, 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然而望穿秋水也不见湘夫人的影子,心中万分忧愁。 李煜《虞美人》中的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 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在《一剪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 是描摹秋思的绝妙好辞。 《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作者不再抱有幻 想,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抒写万古寂寞之愁。 《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梦中神游故乡无着无落的离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本以太学生身份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 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苏幕遮》中“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实为不如归去之意,乡愁虽 深,出语却淡然。 【答案】 (1). 昭阳殿里恩爱绝 (2). 蓬莱宫中日月长 (3). 未老莫还乡 (4). 还乡须断肠 (5). 出师未捷身先死 (6). 长使英雄泪满襟 (7). 出师一表真名世 (8). 千载谁堪伯仲间 (9). 卧龙 跃马终黄土 (10). 人事音书漫寂寥 (11). 帝子降兮北渚 (12). 目眇眇兮愁予 (13). 问君能有 几多愁 (14).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5). 酌酒以自宽 (16). 举杯断绝歌路难 (17). 云中谁寄 锦书来 (18). 雁字回时 (19). 月满西楼 (20). 古来圣贤皆寂寞 (21). 惟有饮者留其名 (22). 昨夜闲潭梦落花 (23). 可怜春半不还家 (24). 家住吴门 (25). 久作长安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昭,殿,蓬,莱,捷,襟,堪,寂,寥,眇,酌,潭,旅。 三、语用题:(25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群青年,皮肤黝黑、身体结实的青年,在_________的城市大街小巷里穿梭。他们迎面驰来,青春和 急切都写在脸上。在楼道的拐角、电梯口,提着快餐袋,低头看手机的他们差点与我撞了个满怀,( )。 他们曾被人称为邮差、信使、物流员,现在,他们有一个公认的名称:快递小哥。 这是一个青春的群体,不但有着健康的肤色和发达的肌肉,也怀揣美好的梦想,洋溢着勇往直前的精 神。他们的速度和效率以分秒计算,飞驰和奔跑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很多时候,人们对此已经_________、 见怪不怪,他们来他们走,他们像风一样,飘过后一切如常,不带走一片云彩。 每天清晨上班,我都会在阒静的一处街角遇到一群快递小哥,他们冬天抱着头盔,夏天戴着遮阳帽, 齐刷刷地站着,很像即将出征。他们的身后,是一排_________的电动自行车。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 在想,他们一天会跑多远的路,如果把他们的行动轨迹用线连起来,会不会就是一个“毛线团”? 每天,我们和他们抬头不见低头见,或者收件签单,或者扫码寄件,门铃响时,猫眼里是他们拎着饭 盒、拿着包裹等你开门的急迫。匆匆忙忙,_________,司空见惯却又保持神秘。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2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车水马龙 习以为常 如箭在弦 貌合神离 B. 门庭若市 熟视无睹 整装待发 若即若离 C. 车水马龙 习以为常 整装待发 若即若离 D. 门庭若市 熟视无睹 如箭在弦 貌合神离 2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匆匆的神色和雪白的牙齿一下子冲进眼帘 B. 一下子冲进眼帘的是他们匆匆的神色和雪白的牙齿 C. 一下子就把他们匆匆的神色和雪白的牙齿冲进眼帘 D. 他们匆匆的神色和雪白的牙齿一下子映入眼帘 2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都会在阒静的一处街角遇到一群快递小哥,他们冬天抱着头盔,夏天戴着遮阳帽,齐刷刷地站着,很 像一群即将出征的战士。 B. 我在一处阒静的街角都会遇到一群快递小哥,他们冬天抱着头盔,夏天戴着遮阳帽,齐刷刷地站着,很 像即将出征。 C. 我在阒静的一处街角都会遇到一群快递小哥,他们冬天抱着头盔,夏天戴着遮阳帽,齐刷刷地站着,很 像即将出征。 D. 我都会在一处阒静的街角遇到一群快递小哥,他们冬天抱着头盔,夏天戴着遮阳帽,齐刷刷地站着,很 像一群即将出征的战士。 【答案】21. C 22. A 23. D 【解析】 【2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 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 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 意义及用法。 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门庭若市:门口庭院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往来的人 很多。此处形容城市,所以用“车水马龙”更合适。 习以为常:常做某件事情,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到,却跟没看到一样,指 对应该关心的事情漠不关心。此处讲人们对某种现象已经习惯,并无漠不关心的意思,因此用“习以为常”。 整装待发:整理行装,等待出发。如箭在弦:比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也形容事态紧张,一触 即发。根据语境,这里强调的是等待出发,而非紧张。因此用“整装待发”。 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跟人的关系不紧密。貌合神离:表面关系很密切,实际怀着二 心。由后文“司空见惯却又保持神秘”可知,此处应用“若即若离”。 故选 C。 【2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 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括号前后表述的主体都是“他们”,即快递小哥,而“他们”位于句首,与前后文衔接更紧密,据此可以 排除 B 项、C 项。 比较 A 项、D 项可知,A 项中的“冲进”表示非常突然,和前面的“差点与我撞了个满怀”语意衔接,排 除 D 项。 故选 A。 【2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 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 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错误有两处:第一处语序不当,定语位置不当,“一处”作为数量词应该放在形容词 “阒静”的前面;第二处成分残缺,应该在“即将出征”后加“的战士”。 A 项,语序不当,定语位置不当,“一处”作为数量词应该放在形容词“阒静”的前面。 B 项,成分残缺,应该在“即将出征”后加“的战士”。 C 项,语序不当,定语位置不当,“一处”作为数量词应该放在形容词“阒静”的前面;成分残缺,应该 在“即将出征”后加“的战士”。 故选 D。 (二) 24. 按要求选择。 小强因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有些低沉,你作为好朋友想送他一句话。下面最合适的一句是 A. 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B. 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上比赛的计分板上。 C. 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时,就变成一座桥。 D. 山涧的泉水㓿过一路曲折,才唱一支是美妙的歌。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语言表达得体的把握,小强因为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低沉,作为 好朋友应该劝导他正确面对求学途中的挫折,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充满自信。A 项“只有在天空最暗的 时候”不当,小强若不能调整好心态,这句话会使他陷入一种绝望的境地;B 项从否定的角度来劝说,可 能会使小强有代入感,认为自己就是“旁观者”;C 项比喻不够恰当。 点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 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 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得当等。 25. 好同学赴国外深造,离别之后对他表达思念之情,以下句子最不合适的一项( ) 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深。 D.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 A.表达中秋节盼望亲人团圆,合适。 B.表达分别之时依依惜别之情,而不是“之后”,并且应该是被送别之人(他)的表述,不合适。 C.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盛。表达对好友分别后的思念,合适。 D.面对浩渺烟水,思念好友在何处,合适。 故选 B。 26. 12 月 4 日法治宣传日,学校组织义卖活动,面对前来的老师同学,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欢迎同学、老师光临惠顾。 B. 一分钱一分货,您看着好就多给点。 C. 爱心播种希望,奉献点亮青春。 D.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B.“一分钱一分货”,说一件商品的质量是和它的价格相关的,意思是说便宜的东西质量不好,与“义卖” 活动不契合,“多给点”口语化,不符合要求; C.“义卖”活动,“爱心”“奉献”不符合要求; D.太口语化,不符合学校环境要求。 故选 A。 27. 选择适当的“风”填入下面诗句中的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细雨鱼儿出, 燕子斜。 ② 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③等闲识得 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④微雨池塘见, 襟袖知。 ⑤ 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⑥胡马依 ,越鸟巢南枝。 A. 东风 春风 微风 北风 疾风 好风 B. 疾风 微风 春风 东风 好风 北风 C. 微风 春风 东风 好风 疾风 北风 D. 春风 东风 好风 微风 北风 疾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自唐代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出自北宋晏殊的《踏莎行》;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出自唐代杜牧的《秋思》;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出自唐代李世民的《赐萧瑀》;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出自两汉佚名的《行行重行行》。 故依次为:微风、春风、东风、好风、疾风、北风。 故选 C。 28. 依次填入下列诗句横线处有关“飞鸟”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旧时王谢 ,飞入寻常百姓家。 ②新帖绣罗襦,双双 。 ③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 踏雪泥。 ④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 。 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社鼓。 A. 堂前燕 金鹧鸪 飞鸿 沙鸥 神鸦 B. 金鹧鸪 堂前燕 沙鸥 神鸦 飞鸿 C. 堂前燕 金鹧鸪 神鸦 沙鸥 飞鸿 D. 金鹧鸪 堂前燕 沙鸥 飞鸿 神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象的能力。 ①由诗句“飞入寻常百姓家”可知,也就燕子有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习惯,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堂前 燕”。 ②在古代鹧鸪鸟象征离愁,伤感,呼唤哥哥,引发思念,声音凄清,引发惆怅。此处填写“金鹧鸪”,能 够揭示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③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 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所以此处用“飞鸿”更适合诗歌的意境。 ④沙鸥翱翔于水上,是自由翱翔,驰骋无束的一种象征,有时也来表示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此诗句作者 表达向往一种自由、闲适的生活,“沙鸥”正好是象征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 ⑤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诗句前面有“佛狸祠”,所以此处应该用“神鸦”。 故选 A。 29. 填入下面七绝《月夜》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① 人家,北斗阑干南斗②_。 今夜偏知春气③ ,虫声新④ 绿窗纱。 A. ①照 ②遮 ③回 ④发 B. ①入 ②遐 ③寒 ④闻 C. ①半 ②斜 ③暖 ④透 D. ①映 ②架 ③近 ④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②处,诗词偶数句一般押平声韵,“架”是仄声,据此可以排除 D;本诗韵脚为“家”“纱”,押“a”的 韵,“遮”不押此韵,据此可以排除 A; ③处,七言绝句其中第三句应该用仄声字收尾,“寒”字是平声,据此排除 B。 故选 C。 30. 古代诗歌不少诗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的,下面对这些节日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⑵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⑷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 ⑸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 ⑹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A. ⑴、⑵⑷、⑶、⑸⑺、⑹、⑻ B. ⑴⑹、⑶、⑵⑻、⑷⑺、⑸ C. ⑴、⑷、⑶、⑵⑻、⑸⑹、⑺ D. ⑴、⑶、⑵⑷⑻、⑸⑺、⑹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得到理解能力和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古代诗歌不少诗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的,下面对这些节日的分类正确的一组”,应到诗 句中找出传统节日的活动以及所处的季节。解答本题,首先应浏览所给的诗句,然后圈划出诗句中能展示 传统节日的内容,最后与选项一一对应。 比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新桃”“旧符”,这是与春节有关;“五月五日天晴明, 杨花绕江啼晓莺”中的“五月五日”和“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中的“粽香”都表明是端午节;“纸 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中的“纸灰”“白蝴蝶”“血泪”等说明是清明。依此类推,只要找到 与节日相关的活动景物等内容,即可选出答案。 故选 A。 31. 某学校新修了一座教学楼,命名为“文德楼”。学校向全校教师征求对联,要求将“文”“德”二字分 别嵌入其间。语文老师写出了上联“十年树木文化满园桃李”,如果你是一名政治老师,请你对出下联。 下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百年树人德育全校彦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合,内容相关。 题目要求作为一名政治老师为已有上联“十 年树木文化满园桃李”写出一幅下联,并将“德”字嵌入其间。如示例所给,“百年树人”对“十年树木”, 均是偏正结构;“德”对“文”,均是名词;“育”对“化”,均是动词;“全校彦英”对“满园桃李”, 均是偏正结构。内容上“德育”符合“政治老师”的身份,“树人”“德育全校彦英”符合学校为“教学 楼”征联的目的。 32. 如今写微博已成为人们表达交流的快捷平台。有朋友在微博中表达了自己对古典诗词的见解,请你仿照 下面的例句,就山水诗(或田园诗或送别诗)作仿写,谈谈你对古典诗词的认识。要求句式相同,字数相 等。 例句: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奇瑰而雄健,黄沙、雪峰、锋火、弓刀,豪情填膺。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水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优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首先分析所给例句的特点,从所给的例句来看,要先用一个恰当的比喻描述山水诗或田园诗诗歌的特点, 然后再举出这种诗歌常用的意象,例如山水诗可以出现“青山”“绿水”等意象,以此展开联想,组织语 言。 四、写作(60 分) 3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近日,一对基因编辑婴儿成了舆论的焦点。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有消息传 出,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于 11 月诞生。据称,因基因经过修改,这对双胞胎出生后即能 天然抵抗艾滋病。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或想法。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技术发展,尊重伦理 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有消息传出,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 生了。 这是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双胞胎,在受精卵时期,通过基因编辑手术,对他们的一个基因进行修改, 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 HIV 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能天然免疫 HIV 病毒。 免疫艾滋病,看上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但既然可以免疫艾滋病,就可以免疫其他疾病,甚至可以用 来干点别的。 一旦这样的技术不受限制地展开,将会带来怎样的社会效益?免疫各种性病和艾滋病,是否意味着可 以滥交?花几十万上名校很难,但花几十万可以改变基因,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在现行的社会资源分配体 制下,努力将被基因取代,有钱人通过改变后代的基因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这种场景并不是一个“美丽 新世界”。 这是否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发而不可收拾呢? 自从人类科学进步进入到基因领域,就拥有了造物主的能力。对于这样创造或者毁灭一个物种的能力, 人类应当保持谦卑的态度,小心翼翼进行探索。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的已知总是远远小于未知。 作为基因编辑技术的领先国家,美国尚没有将其批准可以用于人体试验。这里面的伦理学和社会学问 题,已经足以令人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当外国科学家尚在讨论是否可以将经过基因改造的动物放归野生 环境的时候,中国却已经在世界上率先开展基因技术的人体试验,并且在贺教授的手里,第一次创造出了 一个新的人种,一种免疫艾滋病的人种,这里面的风险有没有认真考虑过? 即使一切都符合监管要求,这对这两个孩子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这是两个被创造出来的生命,未来要 面临的风险,谁来负责? 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这些不确定性的可遗传的遗传物质改造,一旦作出活人就不可 避免的会混入人类的基因池,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人能预知。你必须要相信,一旦基因编辑技术 泛化开来,更有钱的人,更有资源的人,会通过这项技术,让自己的后代,更加优秀。所以科学家说:“基 因编码婴儿” 事件已经不是普通的基因研究实验,而是已经超过了道德伦理…… 这已经不是理智,而是极尽疯狂!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把握材料的中心话题和主要对象,从主要对象的角度思考 立意是最为保险的办法。 这是一则反映了科技与伦理关系的材料作文题目。科学家通过改变一对双胞胎婴儿的基因,使他们能够天 然抵抗艾滋病。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或想法”。 这则材料展示了基因工程的意义,凸显了科技发展的价值,如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围绕科技给人类带来 的进步入手立意;当然,借助先进的技术让人类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个充满善意的逻辑。但是, 如果科技超越了伦理范围,给人类带来未知风险,就应该警惕。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围绕科技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的弊端入手立意。 【立意】1.对这种公然挑战科研伦理底线、亵渎科学精神的做法表示愤慨和强烈谴责; 2.中国科技界坚决捍卫科学精神和科研伦理道德的意志决不改变; 3.科技坚守始终要造福人类、服务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初心。 【素材】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科技的发展,核武器的出现快速的终止了日本军 事上的嚣张跋扈(广岛和长崎的核弹),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同时因为遭受核弹袭击, 日本出现长期的核辐射,换季污染,恐惧与死亡等,并将长期出现在世界各个核大国潜在威慑中,并在短 时间内都难以停止。 2. 霍金曾预言,基因工程将带来超级人类,而普通人类只能被挤压甚至被淘汰。可见,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怎样使用这把剑是人类今后将面临的难题。人类只有看清科技的利与弊,审时度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将利益最大化,从根本上遏制科技带给社会与自然的破坏,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 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使科技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营造一个发球我们人类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充满科技 的芬芳与自然气息的完美世界。 3.科技的发展,产生了一次次重大的突破。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及量子力学……这些科技史上 的突破,见证了人类前行的步伐。然而,科技水平的提高不能挑战人类伦理的底线。修改基因,破坏了生 长的自然规律,不可取。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