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山东省新高考临考冲刺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一)(解析版含作文导写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山东省新高考临考冲刺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一)(解析版含作文导写及范文)

ID:691746

大小:9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5-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山东省新高考临考冲刺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卷(一)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 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粘贴好条形码。 2.答题要求: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非 选择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 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 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 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这一重要要求,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运用前沿技术,打破政 府各部门间的“数据孤岛”,推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助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下 一步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在数据,应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进城市治 理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近日,媒体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一些城市数字化程度不高、基础数据欠账较多;数字治理平台重复建设, 因缺少统筹而未能成网;数据无法互通,造成平台数据源运行难;数据不充足,限制地方数字化治理的思 维和作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智慧城市建设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应从各类应用、各种技术拼接组合 的阶段向系统集成、泛在互联的阶段跃进。这也表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仍然滞后,需要按下加速键。 让城市发展更智慧一些,离不开制度创新更进一步。随着智慧城市治理实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 数据积累难、共享难的问题,背后都有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比如,数据因归集难、无标准而无法互通, 会让有些智慧平台难有用武之地;缺乏数据监管机制和技术,导致相关部门担心泄露问题而不愿分享重要 数据;地方数据管理权限不高,会影响相关治理的大数据分析以及相关业务的办理。这些问题,都有待制 度创新来破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依靠科技和制度双重创新驱动,打破“数据桎梏”,才能不 断提升智慧城市数字治理的水平。 智慧城市建设既是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城市的智慧平台归集 了本地人口、企业信息等数据。负责数字城市建设的地方干部直观感受到,只有直接服务群众才能实现数 据积累,归集到更广泛而准确的数据,但疫情防控毕竟是特殊情况,常态化开展服务、实现数据沉淀是各 地的迫切需要。地方领导干部只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 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让智慧城市的效果显现出来。 去年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方“将推动制定智慧城市指 导原则,为亚太创新城市发展提供样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革和建设统一起来,让城 市既有“大脑”统一调度又有“肢体”高效协同,我们就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生 产、生活环境,创造更多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国经验”。 (摘自盘和林《“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2021 年 2 月 3 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近日 在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 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城市治理经受大考。较高的人口密度、较高的人口流动性、较快的人口 增长让城市公共安全一直承压不小,一旦城市治理和风险处置稍有差池,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在此次疫情 防控中,人们对榜上有名的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交出的作业打分点评,也正是出于对城市风险集聚效应的认 识和警惕。这次大考,暴露了一些城市治理能力的不足,现实的经验和教训也让城市治理者和人们更加深 刻地意识到,当城市发展步入数字时代,只有借助数据互联、知识关联、信息共享等优势进行城市治理, 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才能真正为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供坚实支撑。 数字如何赋能城市治理?以往人们更为熟悉的是“交通治堵”的应用场景,在此次危机应对中,以杭 州为代表的一些城市“数字治疫”的实践探索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杭州,早在 2 月初就依托城 市大脑上线疫情防控重要的电子身份健康信号“健康码”,系全国首个;在江苏,利用矢量电子地图和高 分影像等搭建疫情防控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让掌握涉疫人员流动信息成为可能;在郑州,企业复工及员 工健康登记系统的上线,方便政府随时掌握企业复工数据,为当地复产复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城市有“大脑”,让数据成为资源,让城市各个器官协同工作,在战疫中跑出速度和效果自然也不足 为奇。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大脑的构建无异于城市底层操作系统的一次升级,它对城市的塑造远不是“一 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这种看得见的便利所能涵盖的。可以预见,经此一疫,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建 设将在未来成为城市治理领域的关键词。但这在中国其实并不是新事物,据统计,截至目前约有 500 个城 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但囿于“软硬件之争”的思维问题及产生数据孤岛的体制机制问题等多种因素,建 设进度和效果并不很理想,此次疫情危机就是一次检验。 城市大脑无法实现完全的照搬和异地迁移,只能在一个城市的肌理中生长起来。未来,杭州要担负起 制度创新高地的使命,其他地方的城市治理者也应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反思如何接着把城市治理现代化这 篇文章写下去,用前沿科技搭建一个城市的“神经中枢”,利用城市的数据资源更好地治理城市,增加城 市的承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摘自《让我们的城市更智慧一些》2020.4.3《光明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就是要打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实现前沿技术的运用。 B.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城市数字化程度不高、平台建设重复、数据不能互通、数据不 充足等。 C.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智慧城市建设经受大考,较高的人口密度和人员流动、较快的人口增长使 城市公共安全承受大的压力。 D. 以杭州为代表的“数字治疫”的实践使人们看到了战胜疫情的更多希望,随后一些省市城市建立了疫情 防控大数据平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仍然滞后,这说明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应从应用、技术拼接向系统集 成、泛在互联跃进。 B.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城市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城市更容易被市民全面感知,提升城市 生活的便捷化、高效化。 C. 城市大脑的构建不同于城市底层操作系统的升级,“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这种看得见的便利不是 城市大脑的构建。 D. 我国约 500 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但因“软硬件之争”的思维问题及产生数据孤岛的体制机制问题 等因素,建设进度和效果并不理想。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智慧城市范畴的一项是( ) A. 网上缴水电费,办证免排队,不见面审批。 B. 机器人自动识别河道垃圾。 C. 城市噪音自动监测。 D. 全息感知的十字路口智慧监测交通压力。 4. 如何才能更好发展智慧城市建设? 5. 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答案】1. B 2. C 3. B 4. ①集中数据,推进共享,推进融合,实现多部门、区域等协同管理和服务; ②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打破数据难题,提升智慧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 ③强化系统化、长期化、常态化,负责数字城市建设的干部要担当,持之以恒。 5. ①首先以习近平讲话精神引出论证的中心“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②接着列举“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城市治理带来的考验及暴露的问题;进而论证如何运用数字赋 能城市治理,并列举杭州的典型事例进行事实论证; ③最后提出倡议,用前沿科技搭建智慧城市,更好地治理城市,增加城市承载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重要方向就是要打破”错误,材料一是说“推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助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成为下一步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选项以偏概全; C.“让智慧城市建设经受大考”偷换概念,从材料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城市治理经受大考” 来看,应是“城市治理”经受大考而不是“智慧城市建设”; D.“战胜疫情的更多希望”无中生有,材料二只是说“实践探索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C.“城市大脑的构建不同于……,……不是城市大脑的构建”混淆是非,从材料二“在某种程度上,城市 大脑的构建无异于城市底层操作系统的一次升级,它对城市的塑造远不是‘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 这种看得见的便利所能涵盖的”来看,选项将“无异于”变为“不同于”,“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 是城市大脑的构建,但不能涵盖一切。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B.“机器人自动识别河道垃圾”属于河道管理,应是科学技术的运用。“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在数据, 但是也与城市生活有关。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运用前沿技术,打破政府各部门间的‘数据孤岛’,推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助力城市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城市发展更智慧一些,离不开制度创新更进一步”可知,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 打破数据难题,提升智慧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 根据“应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进城市治理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 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可知,集中数据,推进共享,推进融合,实现多部门、区域 等协同管理和服务; 依据“智慧城市建设既是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地方领导干部只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 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让智慧城市的效果显现 出来”可知,强化系统化、长期化、常态化,负责数字城市建设的干部要担当,持之以恒。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根据开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 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 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可知,首先以习近平讲话精神 引出论证的中心,“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前景广阔”; 接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城市治理经受大考”“这次大考,暴露了一些城市治理能力的不足”, 列举疫情给城市治理带来的考验及暴露的问题;然后提出“数字如何赋能城市治理”问题,以杭州等的典 型事例进行事实论证; 最后“用前沿科技搭建一个城市的‘神经中枢’,利用城市的数据资源更好地治理城市,增加城市的承载 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提出倡议,用前沿科技搭建智慧城市,更好地治理城市,增加城市承载力和应对 危机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 II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暗夜 蒋子龙 天空漆黑,硝烟搅动着乌云,海上波涛峥嵘。舰艇在洋面上劈开一道道深沟,炮火连天,烟雾弥漫…… 急促的电话铃响第一声,他就猝然出梦,尽管感觉像刚睡着,却抬身而起,同时把电话抄在手里。这 是长期跟海洋打交道逼出来的警觉。 电话里传来公司值班员方见惊恐的呼叫:“余总,天觉号出事了!” “嘭”的一声,脑袋又像许多年前被绷断的钢缆抽上一样,瞬间感到碎裂般的疼痛:“说!” “船长已弃船。” “天觉号翻了没有?” “还没有,只说倾斜。” “我这就到,立刻通知调度、律师、保险公司、货主……”他瞄了一眼时间,凌晨两点二十五分。 他的脑子里飞速揣度着自己钟爱的天觉号眼下正面临的种种可能……这是去年花七千六百万美元买的 新船,从利伯维尔装了散货回国,船上总价值少说也有一亿三千万美元。真若打了水漂如何得了! 周天远洋公司值班室在经纬大厦的九楼,透窗可俯瞰天津港全景,灯若连珠,色彩斑斓,一座座巨型 吊车垂臂而立,显得温暖而宁静。余乾宁进屋直奔侧墙上的巨幅海图,同时对方见下令:“打开录音机和 录像设备,从现在起,这个房子里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声音都要记录在案。” 方见短发方脸,透着一股忠诚干练的精气神,此刻神色高度紧张,利落地打开各个现代音像设备,眼 光也一直跟踪着自己的上司。灾难突然降临,驱使他们异常昂扬,老板的心思深不可测,里面似正在酝酿 着一场风暴:“天觉号的位置?” “南印度洋,东经六十五度,南纬三十四点五度。” “水深?” “四千九百五十米。” “有照片或视频传过来吗?” “没有。” “想办法叫通船长电话……” 此刻公司总调度易阳春、法律顾问鲁贤,前后脚奔进值班室,却谁都没有说话,一左一右地站在余乾 宁两侧。 船长的卫星电话接通了,方见按下能录音的扩音键。余乾宁坐到电话机前:“刘洋船长,我是余乾宁, 你和船员们怎么样?” “我们都上了救生艇。” “是全部吗?有没有丢下的、受伤的?” “没有。” “天觉号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可能遇上了涌流,一开始船剧烈地颠簸,然后倾斜,我一看不好,赶紧发出求救信号,为保护 船员生命只好弃船。” 此时值班室电话的扬声器响了:“余总,我们得救了,上了一艘希腊货船,是他们收到求救信号后主 动靠过来的。” 值班室大电视的画面却喀嚓一声又断了。现场海况越来越糟,风雨大作,雷电交加,船员们都上了希 腊货船,救生艇也收起来了,免得被风浪打走。 天觉号倾斜加剧。 它的大限已到,值班室里外静得连喘息的声音都听得到。似乎过了很长时间,余乾宁发声打破了屋里 的死寂:“阳春和我留下,为天觉号送行。其他人都回家,明天上班来听消息。” 一阵骚动之后,值班室乃至整个大楼里又安静下来,两个人坐在值班台前,守着像死机一样的电视, 长时间默然无语。 值班室里静谧而冷冽,余乾宁揉搓着一个个紫印的额头,仿佛心血耗尽,精力枯竭,“等忙过这几天, 你将这些年认识的好船长,出色的大副、二副及水手拉个名单,看来我们还得要有自己的船长。” “你不是一直主张不养船员吗?这次多亏了这一点。如果是我们自己的船长那还不得赔死!” “如果你是船长,或者我在船上,天觉号还会出这么大的事吗?”余乾宁心绪沮丧,“其实刘洋也是 个老船长,没想到他成了老油条,没有一点责任心。现在这个社会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自己的人,自己 培养的人。” 话未说完,值班电视突然出现画面,南印度洋上雨过云散,风平浪缓。正值黄昏,夕阳浴波,洋面被 涂抹得发紫。于万顷波光中,天觉号只剩下一条白线…… 两个人悚然起身,眼看着那条白线渐渐消失于海波之下。身后“哐”一声,余乾宁猛回头,见刚才答 应回家的周天员工,又都悄悄地回来,站在值班室门外…… 余乾宁盯了易阳春一眼,见对方极轻微地点了一下头,便一言不发地扔下一群发傻发愣的公司员工, 径直下楼驱车回家。到家后嘱咐,不许任何人打搅他,随后就一头攮到床上,呼呼大睡。 就这样,他不吃不喝,睡了一天一夜还不醒…… (原文刊于《上海文学》,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猝然出梦”“抬身而起”“抄在手里”一连串动作,刻画出余乾宁长期跟海洋打交道的警觉。 B. 忠诚干练的方见“此刻神色高度紧张”,既写出事发突然时他的紧张,也写出余乾宁深不可测的老谋深 算。 C. 刘洋船长弃船而去,使余乾宁认识到“培养自己人”的重要,改变了他不养船员的初衷。 D. 余乾宁让周天员工回家休息,可是当天觉号沉没时,员工却又出现公司门口,表现出了员工对公司的关 爱。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描写的背景是总价值一亿三千万美元的货轮在世界上最凶恶的水域发生倾斜,因雇佣的外国船长带 领船员弃船逃生而原本或可被挽救的天觉号沉没了。 B. 小说描写了周天公司所在地天津港“灯若连珠,色彩斑斓”“显得温暖而宁静”夜景,与天觉号出事的 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平静中孕育着大的风险。 C. 小说描写天觉号沉没前的南印度洋上“雨过云散,风平浪缓”,真实的描写了当时的环境,暗示出了周 天公司即将雨过天晴,迎来新的开始。 D. 小说结尾部分写余乾宁对船长刘洋不负责任的批评以及要靠自己人的打算,暗示出余乾宁并没有被天觉 号沉没打败,仍会钟爱自己的航运事业。 8. 小说主人公余乾宁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以“暗夜”为标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C 8. ①一个做事沉着冷静的人。当接到天觉号出事电话后,迅速赶到公司,有序有节地指挥应对,应急事件 中沉着冷静,果断。 ②一个在应急事件中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当天觉号沉没后,他却没有了先前的急切和紧张,回家倒头大睡, 睡了一天一夜还不醒。 ③一个珍爱船员生命的人。当天觉号出事后,余乾宁接通电话,关心的是船员上所有的船员是否得救,而 不是先关心价值上亿的货物。 9. ①“暗夜”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同时也是天觉号货轮倾覆在南太平洋的一种环境。 ②这一典型环境在小说中具有检验人格考察观念的作用:到底是应该将保护生命放在第一位还是将抢救天 觉号的责任放在第一位。 ③此外,“暗夜”契合周天远洋公司老总余乾宁以及公司员工们的心境,它是灾难发生后引发的内心感受。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能力。 B.“写出余乾宁深不可测的老谋深算”错误。从原文“利落地打开各个现代音像设备,眼光也一直跟踪着 自己的上司。灾难突然降临,驱使他们异常昂扬,老板的心思深不可测,里面似正在酝酿着一场风暴”来 看,可以理解为“事发突然时他的紧张”而不能表现“余乾宁深不可测的老谋深算”。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C.“暗示出了周天公司即将雨过天晴,迎来新的开始”错误。“南印度洋上雨过云散,风平浪缓”写出了 南印度洋雨过天晴的环境,不能“暗示出了周天公司即将雨过天晴,迎来新的开始”,选项故意拔高。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想象的能力。 由“电话里传来公司值班员方见惊恐的呼叫:‘余总,天觉号出事了!’”“我这就到,立刻通知调度、 律师、保险公司、货主……”分析可知,当接到天觉号出事电话后,迅速赶到公司,有序有节地指挥应对, 应急事件中沉着冷静,果断,可见他是一个做事沉着冷静的人。 由“到家后嘱咐,不许任何人打搅他,随后就一头攮到床上,呼呼大睡”“这样,他不吃不喝,睡了一天 一夜还不醒……”分析可知,当天觉号沉没后,他却没有了先前的急切和紧张,回家倒头大睡,睡了一天 一夜还不醒。可见他是一个在应急事件中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由“天觉号翻了没有?”“船长的卫星电话接通了,方见按下能录音的扩音键。余乾宁坐到电话机前:‘刘 洋船长,我是余乾宁,你和船员们怎么样?’”“是全部吗?有没有丢下的、受伤的?”分析可知,当天 觉号出事后,余乾宁接通电话,关心的是船员上所有的船员是否得救,而不是先关心价值上亿的货物。可 见他是一个珍爱船员生命的人。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标题作用的能力。 首先,小说的标题“暗夜”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天空漆黑,硝烟搅动着乌云,海上波涛峥嵘。舰艇 在洋面上劈开一道道深沟,炮火连天,烟雾弥漫……”,也是天觉号货轮倾覆在南太平洋时的环境。 其次,小说中故事发生的环境是一种典型的极端环境,通过余乾宁的语言“如果你是船长,或者我在船上, 天觉号还会出这么大的事吗?”表明,如果是自己人在船上可能就不会出这么大的事故,至少不会像刘洋 船长一样弃船而去,余乾宁认识到“培养自己人”的重要,改变了他不养船员的初衷。所以,这种恶劣的 环境,具有检验人格考察观念的作用:到底是应该将保护生命放在第一位还是将抢救天觉号的责任放在第 一位。 最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切合了人物的心境,“灾难突然降临,驱使他们异常昂扬,老板的心思深不可 测,里面似正在酝酿着一场风暴”,灾难发生后,巨大的损失使人们内心沉重,“屋里的死寂”正是人物 内心的折射。标题中的“暗夜”契合了余乾宁以及公司员工们的心境。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 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 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 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 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 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 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 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 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 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 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 平而劝诫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B.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C.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主,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人们将与刘禅有相似经历的,被俘的割据政权的末代君主均称为后主。 B. 旄钺,又称白旄黄钺。白旄是一种军旗,黄钺是以黄金为饰的斧,旄钺指军权。 C. 元年,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元的第一年,每个帝王只有一个元年。 D.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的历史大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深得信任。刘备临终前托孤,若刘禅无能,可取而代之,并封武乡侯,将蜀国托付给诸葛亮。 B. 诸葛亮敢于担责。马谡在街亭被张郃打败,他上疏言责,向皇帝要求贬职三级,来惩罚自己的过失。 C. 诸葛亮治军严谨。为解决军粮之患,他让士兵屯田,和百姓混杂着居住在一起,却不会去扰民。 D. 诸葛亮生活简朴。他的个人生活用品,都是来自官府,从不经营其他产业为自己谋取私利。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2)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 14. 作者陈寿在文中如何评价诸葛亮的?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B 11. C 12. A 13. (1)等到蜀军撤退以后,司马懿去巡察蜀军的营垒、住所,说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2)刑法政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因为他用心公平而且劝戒分明。 14. ①明白治世之道,可与管仲、萧何媲美; ②不擅长临机应变、用兵谋略。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谓亮曰”,主语“刘备”省略,“曰”谓语动词,“谓亮”作“曰”的状语,本句主谓结构, “曰”后断开,排除 AC; “君才十倍曹丕”,省略句,省略介词“于”,正常语序是“君才十倍(于)曹丕”,“君才”是本句的 主语,“倍”谓语,“曹丕”宾语,本句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 D。 本句译为: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定可以安定国家,最后完成统一天下的大 业。如果太子刘禅可以辅佐的话,那就拜托你辅佐了;如果他不成才的话,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每个帝王只有一个元年”错误。元年,既可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也可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因 此,每个帝王可拥有多个元年。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刘备……并封武乡侯”错误。文中说的是“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 兴元年,封亮武乡侯”,由此可知,封诸葛亮为武乡侯的是刘禅,不是刘备。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案行”,巡视;“营垒”,堡垒、阵营;“天下奇才也”,判断句。 (2)“峻”,严厉;“怨”,怨恨;“平”,公平;“明”,分明。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文中,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集中在最后一段,从中筛选对诸葛亮评价的语言,抓住文章结尾的句子进行概 括。 从“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可概括出其优点:诸葛亮是明白治世之道的良才;可与管仲、萧 何媲美; 从“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可概括出其缺点:临机应变、用兵谋略并不是诸 葛亮的长处。 参考译文: 诸葛亮,字孔明,是琅邪郡阳都县人,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章武三年春天,刘备在白帝城的 永安宫病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身后事情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 倍,必定可以安定国家,最后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太子刘禅可以辅佐的话,那就拜托你辅佐了;如 果他不成才的话,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一定会竭尽所有辅佐的力量,献上忠 贞的节操,坚持到死为止!”刘备又下诏告诫刘禅说:“你和丞相共掌国事,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他!” 建兴元年,刘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设丞相府,管理大小事情。建兴六年春天,诸葛亮发出消息说要从 斜谷道去攻打眉县,诸葛亮亲自率领各路军队攻打祁山,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而号令明白。诸葛亮派 马谡督率各军前进,和张郃在街亭大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约束规定,举动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诸葛 亮将西县百姓一千多户迁回汉中,斩杀马谡向大家谢罪。上奏疏说:“臣凭着微弱的才能,窃居着不该占 据的高位,亲率军队掌握大权,总是严格地训练三军,但是不能训导规章,严明法度,面临大事几乎无措, 致使有马谡在街亭违背命令,作战失败的过错,这都是我用人不当而造成的。臣不能知人善任,考虑事情 多有不智,依照《春秋》军事失利责罚主帅的原则,过错应由臣来承当。我自请降职三级,来督责我的过 失。”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带领所有军队从斜谷出发,用流马运送军粮,占据在武功五丈原,和魏将 司马懿在渭水南边列阵对抗。诸葛亮常常忧虑粮食供应不上,让自己统一全国的壮志无法伸展,于是分派 出部分士兵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基础。耕田的士兵混杂在渭水边的居民间,而百姓都安居乐业,军队不 曾侵扰百姓谋取私利。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生重病,死在军中,享年五十四岁。等到 蜀军撤退以后,司马懿去巡察蜀军的营垒、住所,说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起初,诸葛亮自己 向后主上表说:“臣成都家中有八百棵桑树,贫瘠的田地十五顷,我子孙们穿衣吃饭之外,尚有剩余。臣 在外任职当官,别无开销,随身的衣物和饮食,完全由官府供给,也没有另外经营其他产业,来增加家财。 等到臣死的时候,不要让我家里头有多余的币帛,外面有多余的钱财,以致辜负了陛下。”到诸葛亮死的 时候,果真和他说的一样。 史官评论说:诸葛亮担任丞相,抚恤百姓,明示法规,规定官吏的职责,制定合乎时宜的制度,诚心 待人,公正无私;凡是尽忠职守、有益时世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会奖赏;凡是触犯法令、懈怠傲慢的 人,即使是亲人也必定会处罚;对以真情认罪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会酌情减释;对说话浮夸、巧辩 文过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轻罪也必定会重责;对无论多么小的善行,没有不奖赏的;对无论多么小的恶行, 没有不贬斥的,处理事务非常精明干练,管理事情能抓住它的根本,根据人的言论而观察他的行为,从不 与虚伪的人为伍;在蜀国境内,大家都敬畏他,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因为他用 心公平而且劝戒分明。他真可以称得上是明白治世之道的杰出人才,与管仲、萧何相媲美的人物。然而他 连年劳师动众,都未能成功,大概临机应变,以及用兵谋略,并非他所擅长的吧!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庆清朝 宋代·史达祖 坠絮孳萍,狂鞭①孕竹,偷移红紫池亭。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撺断绿阴成。 桑麻外,乳鸠稚燕,别样芳情。 荀令②旧香易冷,叹俊游疏懒,枉自销凝。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便觉寸心尚老,故人前度③谩丁 宁。空相误,祓兰曲水,挑菜东城。 【注】①狂鞭:迅猛生长的鞭笋。②荀令:指三国时曹操的谋士荀彧,晋·习凿齿《襄阳记》载:“东汉 荀彧性喜香,常将衣服薰香,若去他人家坐一下,坐处三日有香气。”③前度:前次。 15.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描写词人在暮春夏初时节游览之景,引出了下片回忆,词人想到过去故人一起游玩,却枉然。 B. “别样芳情”写出了词人对春去之后,绿树成荫、乳鸠稚燕莺歌燕舞的夏初之景也有着喜爱之情。 C. “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一句渲染一种荒凉枯败之景,让词人顿生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感喟。 D.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孤独寂寞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词由景到情,由现在到回忆,写景抒情相得益彰。 16. 上片前五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词人描写了一幅柳絮坠落、竹笋猛长、落红移池、残蝶穿花的暮春(春末夏初)景 象。“坠絮孳萍,狂鞭孕竹”写出了柳絮成为浮萍的破败暮春之景和春竹迅猛生长的盎然的景象。“余花 未落,似供残蝶经营”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暮春的生机盎然。“花”前着一“余”字、 “蝶”前着一“残”字,形象地刻画出了蝴蝶忙于余花的暮春之景。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情感、艺术特色的能力。 C.“年事已高,功业无成”错误。“便觉寸心尚老”是说心觉得老,而并非“年事已高”,且此词并未表 现“功业无成”。 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上片前五句“坠絮孳萍,狂鞭孕竹,偷移红紫池亭。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意思是:柳絮纷纷坠落, 浮萍滋长,竹笋迅猛生长,紫池亭中落红一片。残余的花儿要落不落,残蝶穿花飞舞,似乎在成全蝶儿。 “柳絮坠落”“浮萍滋长”“竹笋狂生”“落红移池”“残蝶穿花”这些都是春末夏初的盎然景象。这几 句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余花”人格化,似乎是因为成全蝶儿才没有凋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暮 春时节的勃勃生机。“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一句中,“花”是“余花”字、“蝶”是“残蝶”字, 形象地刻画出了蝴蝶在暮春之时忙于采花的情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叮嘱后主刘禅军中之事咨询向宠就可以做到“_________,_______”,可见 向宠的地位与才华。 (2)《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自述得不到娘家亲人的理解:“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氓》中的 女主人公也有类似倾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善用对比表现秦统治者的奢靡无度,其中“_______________”指出他们搜刮民 脂民膏,丝毫也不放过,“_______________”则表现了他们使用时挥金如土,不知珍惜。 【答案】 (1). 必能使行阵和睦 (2). 优劣得所 (3). 兄弟不知 (4). 咥其笑矣 (5). 奈何取之 尽锱铢 (6). 用之如泥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睦,劣,咥,锱,铢。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去最偏远的村寨,住最穷的人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 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在这场长达 8 年的战 斗中,1800 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 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 脱贫攻坚英模把汗水洒在挚爱的热土, 把生命镌刻在脱贫攻坚史诗中,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必将激励 越来越多的后来者沿着他们的足迹,接过使命的重担。玉汝于成, 。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 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广大脱贫地区 ,求发展、谋进步的种子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播撒。脱贫攻坚 的实践证明,只要群众有了发展的内生动力,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18. 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9.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诠释 乃至于 细大不捐 蔚为壮观 B. 注释 以至于 细大不捐 蔚然成风 C. 诠释 乃至于 功不唐捐 蔚然成风 D. 注释 以至于 功不唐捐 蔚为壮观 20.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改成:“脱贫攻坚取得了硕果。”意思与表达基本一样,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 么? 【答案】18. D 19. C 20. (1)句式上:原句是三个句子,强调了脱贫攻坚的成功,物质和精神使内容更全面;改句是一个句子, 不足以表达脱贫的成功。 (2)语言上:原句“累累”修饰“硕果”,语音和谐。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原句“求发展、谋进步的种子”是比喻句。 A.拟人,赋予了明月人的情态,把明月当作信使,携带着饱含对朋友的担忧以及祝福的书信送朋友一程。 B.互文,“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和客都下马都上船”;借代“管弦”代指乐器。 C.对偶,“落霞”与“孤鹜”对,“秋水”和“长天”对。 D.比喻,把“雪”比作“梨花”。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 第一组,诠释:侧重于对文字的评论和详细的阐述。注释:指对字句的解释。语境指 1800 多名同志用自己 的生命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填入“诠释”。 第二组,乃至于:连接,表示事情所达到的范围,相当于“甚至于”。以至于:以至,表示在时间、程度、 范围、数量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语境“把生命镌刻在脱贫攻坚史诗中”与“把汗水洒在挚爱的热土”存在递进关系,填入“乃至于”。 第三组,细大不捐:形容爱惜物力、人力,无论小的大的都不废弃。功不唐捐:指所下的功夫、付出的努 力不会白费,有所回报。语境指脱贫攻坚英模的付出不会白费,填入“功不唐捐”。 第四组,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观的景象。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 成一种良好风气。语境指“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脱贫地区”已经逐渐形成好的风气,填入“蔚然成 风”。 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句式上:原句是三个句子,“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强调 了脱贫攻坚的成功,“物质上的累累硕果”“精神上的累累硕果”,物质和精神使内容更全面;改句是一 个句子,“脱贫攻坚取得了硕果”,不足以表达脱贫的成功,只是客观陈述。 语言上:“物质上的累累硕果”“精神上的累累硕果”,“累累”修饰“硕果”,语音和谐,读起来朗朗 上口。 21. 下面一段文字,其中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纸张由于内含丰富的纤维素,因此具有一定的韧性。②当我们把用过的纸泡在水里,纤维潮湿后会 膨胀,紧密度也就相对减少,这些纤维就可以被分离。③人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制造出新的纸张。④ 但一般来说,由废纸制作而成的纸浆中会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如沙粒、小石子、塑料膜、胶质、尘埃颗粒 等,⑤会在纸张表面形成空洞和粗糙颗粒,⑥或者融化粘在卷纸轮上中断作业。⑦因此在生产再生纸的过 程中,如何剔除筛选出这些杂质是重中之重,⑧目前较常见的方法是先经过高温烘烤,对其进行筛选净化, 然后经过纸浆除渣器,最后经过多级多段往复除渣等过程,⑨废纸浆终于淘尽尘沙,重现洁白。⑩在如此 完备的技术处理下,废纸重新焕发出新的价值。 【答案】②将“减少”改为“降低”; ⑤在“会在”前加上“这些杂质”; ⑦将“剔除”与“筛选”互换; ⑧删去“等过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搭配不当,“紧密度”与“减少”不搭配,将“减少”改为“降低”; ⑤缺少主语,在“会在”前加上“这些杂质”; ⑥语序不当,将“剔除”与“筛选”互换; ⑧句式杂糅,“经过……”与“……等过程”杂糅,删去“等过程”。 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字。 北京时间 2021 年 2 月 19 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和《天体物理学报》的三篇文章联合发布了对第 一个恒星级黑洞天鹅座 X1 的最新精确测量结果。 1964 年被首次发现的天鹅座 X1 是一个 X 射线双星系统,除了包含能够产生 X 射线源的致密星之外, 还包含一个蓝巨星。20 世纪 90 年代,越来越多的观测证据表明这个系统中心的致密星应该是黑洞,这也是 人类发现的首个恒星级黑洞。 在最新的观测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的三个团队分别独立对黑洞的距离、质量、自旋及 其演化做了最为精确的测量,最终得到了天鹅座 X1 黑洞的最新距离为 7200 多光年,发现此系统包含了一 个 21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并且黑洞视界面正在以至少 95%的光速自转。 【答案】中外科学家联合发布了人类发现的首个恒星级黑洞——天鹅座 X1 的最新精确测量结果,它包含了 一个 21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且自转接近光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压缩,按照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筛选信息,然后用陈述句进行信息组合。 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集中新闻最重要的信息,关键句是“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和《天体物理学报》的 三篇文章联合发布了对第一个恒星级黑洞天鹅座 X1 的最新精确测量结果”,即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和《天 体物理学报》的三篇文章联合发布了人类发现的首个恒星级黑洞——天鹅座 X1 的最新精确测量结果。 第二段,介绍天鹅座 X1 的相关知识,属于补充内容,可以略去。 第三段,补充介绍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和《天体物理学报》的三篇文章的科学家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和 中国,以及天鹅座 X1 的最新精确测量结果“它包含了一个 21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且自转接近光速”。 故可概括为:中外科学家联合发布了人类发现的首个恒星级黑洞——天鹅座 X1 的最新精确测量结果,它包 含了一个 21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且自转接近光速。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 羊。” 这首已经传唱了 70 余年的《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巍巍蒙山、滔滔沂水,更唱响了军民“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虽然《沂蒙山小调》蜚声海内外,却少有人知道,这首民歌的前身在抗日战争时期,便出色地发挥了 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的重大作用。诞生于那段峥嵘岁月的沂蒙精神,早已成为八百里沂蒙 大地的筋骨,融于千万沂蒙老乡的血肉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沂蒙人在这片古老土地上创造着时代伟业。 进入新时代,红色基因依然焕发无穷生命力。沂蒙精神,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在新的历史 起点上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请以“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新生命力”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有位老红军生前立过一条家规:每个月都要给孩子们讲长征故事、讲革命传统,连年幼的小孙子也知 道不少红军长征的故事,在幼儿园津津有味地讲给小朋友听。他把这叫做“激活每个人身上的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积淀,是历史真正厚重之所在。红色基因中有信仰,能够使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 红色基因中有定力,能够使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红色基因中有成功之道,能够使我们从看似“山重 水复疑无路”中,领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红色基因植根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 于一代一代人不懈奋斗的事业中,与我们每一个人情感相连、命运相系,是我们精神的归宿、初心的原点。 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无数先烈的国度里,英雄的故事有口皆碑,红色印记随处可见。然而,每个 人内心里的红色种子,不会自然而然地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不断地呵护她、激活她,使其永葆生机与活力; 需要不断地培育她、浇灌她,使其汲取养料茁壮成长。那么,如何激活红色基因呢? 新时代领路人在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曾讲过一段深情的话语: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 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 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遍布 于全国各地的纪念馆、纪念地,是红色基因的“孕育地”“储存库”,充分发挥好红色资源作用,经常到 这些地方拜谒、瞻仰、学习,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以滋养、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以提升,从红色基因中 汲取前进的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而记录历史的经典是我们获得历史知识、激活红色基因的 最佳途径。一本好书、一个好的故事,既是一扇窗户,让人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也是一粒种子,让人在 内心激发红色认同、产生情感共鸣。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通情”才能“达理”,从而在读书溯源中, 把红色基因的根基扎深扎牢。 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榜样力量,是优良传统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从他们身上,我 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气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 激活红色基因,当以英模人物为榜样,自觉向他们看齐。“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榜样就是阵阵“清 气”,能够澄滤“余滓”,引导我们进入“杳然”人生之境。 “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红色基因不是古董,她的生命力在于挖掘出新的时代 内涵,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感悟革命传统的崇高,激活我们身上的红色基因,最终要体现到为崇高事业 的不懈奋斗中。惟有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才能使红色 基因代代相传,使我们的事业永续推进。 一位作家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 十分光明耀眼,然后交给下一代。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上,我们当分外珍惜这一荣光,在回首 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在开拓中弘扬,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任务驱动作文。 解读材料: 本题材料首先指出传唱 70 余年红色歌曲《沂蒙山小调》唱响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 神;然后介绍《沂蒙山小调》的诞生、以及意义;最后总结出:新时代,红色基因依然焕发无穷生命力。 沂蒙精神,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材料旨在引发学生对战争时期的形成的沂蒙精神乃至红色基因的精髓进行思考,明确红色基因是激励人们 拼博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思考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与新生命力。 如在和平年代和平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 神,是红色基因得以传承的体现。那么,什么是红色基因呢?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 征光明,凝聚力量和引领未来。沂蒙、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无一例外因为“红色”而书 写了历史。“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孕育了永放 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改革开放四十年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正是因为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今天让我们铭记先烈,在缅怀中传承,在开拓中弘扬,让红色 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抓住材料中关键词句“红色基因”“沂蒙精神,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在新 的历史起点上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具体作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自立自强、 坚持梦想、永往直前,传承红色精神、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等。 解读任务: 情景任务:以“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新生命力”为主题; 文体任务:写一篇发言稿。 【立意】1.红色文化铸就理想信念之塔; 2.生死与共诠释鱼水深情; 3.无私奉献成为人文精髓; 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红色文化; 5.艰苦创业孕育红色引擎。 【素材】1.(典型素材)“夺刀少年”柳艳兵家的“红色基因” “夺刀少年”柳艳兵的曾祖父柳龙一是革命烈士。在当地,柳家人的优良品德颇受赞誉。柳艳兵家里有一 份《革命烈士证明》,证明上写到:柳龙一,1911 年出生,1930 年参加革命,生前属彭德怀部战士。1931 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柳龙一在江西省袁州区慈化镇壮烈牺牲。1983 年,他被国家授予“革命烈士” 称号。柳艳兵的祖父柳光华,曾在其所在的宜春市袁州区辽市乡上西村担任过数十年村长(村主任),并在 2002 年被辽市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精彩片段)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 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和引领未来。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无一例外因为“红色”而 书写了历史。“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孕育了永 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面对敌对势力的阻挠诋毁,面对自然灾害的汹涌 来袭,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用勤劳和智慧、用坚定与执着,写下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故事”。 3.(精彩片段)习近平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承 2014 年 4 月 29 日下午,习近平参观了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师史馆。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展示了这支创 建于陕甘边根据地的英雄部队的战斗历程。习近平叮嘱部队领导,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 因代代相传。 在我们身边,确有许多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先锋,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钱学森到吴孟 超,从吴运铎到丁晓兵……他们用奋斗与牺牲,书写着对真理和信仰的执著,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其事 迹令人叹服,其品格光彩照人,其精神感天动地。 2016 年 2 月 2 日习近平在江西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 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 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