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四月份考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采访人:曹老师好。北大百年校庆时,您写过一篇题为《背景》的文章,当初您怎么会想到这样一个
角度来谈论北大与您的关系?
曹文轩:我的背景是北大。本来,我是渺小的,却因这个背景的衬托,使我变得似乎也有了那么点光
彩。这个背景也可以说成是“人墙”。它是由蔡元培、马寅初、陈独秀、胡适之、鲁迅、徐志摩、顾颉刚、
熊十力、汤用彤、冯友兰、朱光潜、冯至、王力、王瑶、曹靖华等无数学博功深的人组成的。这个背景一
方面给了我们种种好处,但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生存,无时无
刻不感到有一根无形的鞭子悬在头上,它的力量之大,居然能够使你不敢仅仅是利用它、享受它,还能提
醒与鞭策你不能辜负于它。
采访人:您几次在回忆文章中说到了父亲的“两书柜书”,说到了对书籍的渴望,后来您竟然被北京
大学图书馆学系录取了,您面对的已不再是“两柜子书籍”,而是一望无际的书籍,可不久您又“跑票”
到了中文系,您是怎么解读这一命运的安排的?
曹文轩:说到读书,谢天谢地,我比其他一些孩子还要强一些,因为我的父亲是小学校长,他有两柜
子书,让我多少避免了精神上的饥荒。当我得到通知——“你要去北大图书馆学系读书”时,我立即将“图
书馆学系”等同于“图书”了——我以为自己将拥有书山书海,兴奋至极!但我很快知道,图书馆学系固
然与图书有关,但从那儿毕业后,如果不是做学问,你的主要时间却是用来管理图书的,而不是用来读书
的。这让我有点儿失望。在那里学了三个月的图书分类法后,我又得到了另一个通知——这个通知也许从
根本上改变了我的一生——让我转到中文系学习。如果不是这个改变,我可能走的是另一条人生道路,是
中文系让我在真正意义上成了一个读书人。我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这里的氛围——读书的氛围。
你要在这里混,就必须读书,不顾一切地读书。不读书,就没有你的位置,就没有你的话语权。但我
依然要万分感激我与图书馆学系的这一缘分,因为它让我这个从乡下来的孩子对这个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图
书有了一种直观。我深深地记得我参加从老馆往新馆运书的情景:一车又一车,一车又一车……那年,我
去阿根廷访问,专门去了博尔赫斯任图书馆馆长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国家图书馆。他用“森林”这个意象形
容过书之多。让我进入这片无边森林的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文系让我知道了八个字:悠悠万事,阅
读为大。
采访人:您怎么解读中文系?怎么定义它?
曹文轩: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基本品质之一,便是它的悲悯情怀。五四运动的爆发,就是源
于这样的情怀。忧国忧民,为劳苦大众而鸣不平,为生民涂炭而愤怒,为国运衰败而忧思,于是走上街头,
于是呐喊,于是不顾枪林弹雨。当年集聚于北大的知识分子,都是悲悯之人。他们很容易伤感,有怜悯之
心、恻隐之心、哀切之心。五四之后,北大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事件,其背后,都有着这样一种情
怀。北大是革命火种的产生之地,而殊不知这严厉甚至严酷的革命却源于这种情怀。
从文学史来看,文学始终将自己交给了一个核心单词:感动。古典形态的文学做了若干世纪的文章,
做的就是感动的文章。而古典形态的文学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就正是在于它的悲悯精神与悲悯情怀。当祥
林嫂于寒风中拄着拐棍沿街乞讨时,我们体会到了悲悯;当沈从文的《边城》中爷爷去世,只翠翠一个小
人儿守着一片孤独时,我们体会到了悲悯……
(摘编自《曹文轩:教书,育人,驿站一生》)
材料二:
2016 年 8 月,曹文轩获颁国际安徒生奖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作家。
有人评价曹文轩的作品“意境优美、思想深邃、气质华丽”,但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也不乏描写苦难
的内容。
曹文轩就指出:“快乐并不是一个人的最佳品质。并且,一味快乐,会使一个人滑向轻浮与轻飘,失
去应有的庄严与深刻。傻乎乎地乐,不知人生苦难地咧开大嘴来笑,是不可能获得人生质量的。”曹文轩
也指出儿童文学中“苦难阅读”不可缺少。让他感奇怪的一点是,不少家长在避讳“苦难”这个主题。“家
长们会把他们曾经遭受过的痛苦忘记得一干二净,倒觉得孩子苦得很。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困境,自
古以来就是这样,绝不是从今天才开始。家长似乎认为,回避了文学作品中的苦难,好像孩子就没有苦难
了。他们完全回避了今天孩子们的真实情绪、状况,也回避自己的过去。如果整个社会都强调孩子们太苦
了,要给他们放松,这反而是不利于孩子们成长的。”一部文学史,85%都是悲剧性的。儿童文学也不例外,
当我们提到那些名著作品时,都是如此。比如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给人
带来忧伤和痛苦的。再比如《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小王子》都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还特别
喜欢前苏联作家艾特马托夫的《白轮船》,通过一个七岁孩子的悲剧性故事,把富有寓意的神话、孩子五色
斑斓的幻想与严酷的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当我们在说忧伤时,并不是让孩子绝望、颓废的,而是一种对
生命的体验和认识,生活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阵痛。”
(摘编自《作家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认为“苦难阅读”不可缺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大学这所具有百年辉煌历史的高等学校是一块金字招牌,曹文轩认为它使自己的生命有了光彩。
B. 曹文轩觉得自己比其他小孩要幸运的是,父亲是小学校长这个家庭背景,使他少年时的生活物质比较充
裕。
C. 五四运动中的北大知识分子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北大以后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中得到继承并发扬光
大。
D. 曹文轩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因意境幽美、思想深邃、气质华丽而获得 2016 年国际安徒生奖文学奖。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蔡元培、马寅初、陈独秀、胡适之、鲁迅、王力等人面前,曹文轩说自己是渺小的,表现了谦虚的态
度。
B. 曹文轩虽然只在北大图书馆学系读了几个月的书,但对北大图书馆很有感情,说明他痛恨喜新厌旧。
C. 文学作品中的悲悯精神与悲悯情怀能感动读者的心,从《离骚》《孔雀东南飞》里都能体会到悲悯。
D. 不仅成年人需要“苦难阅读”,少年儿童也需要“苦难阅读”,因为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阵痛。
3. 对材料一中采访记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采访前对曹文轩进行了比较充分的了解。
B. 恭维曹文轩的北大背景,营造融洽气氛。
C. 提出的问题具体而细致,没有泛泛而谈。
D. 善于挖掘细节、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4. 曹文轩为什么要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描写苦难?
5. 北大对曹文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 C 2. B 3. B
4. ①儿童在成长中会遇到困境,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描写苦难是真实地反映儿童的生活;②在儿童文学作品
中描写苦难,使他们体验和认识到成长的苦难,这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5. ①北大众多学博功深的学者提醒与鞭策着曹文轩努力学习,不能辜负他们。②北大将曹文轩从图书馆学
系调到中文系,使他真正意义上成了全读书人(或:懂得悠悠万事,阅读为大)。③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
系的基本品质之一悲悯情怀熏陶和感动着曹文轩,使他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体现出对苦难的悲悯情怀来。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曹文轩认为它使自己的生命有了光彩”错。原文说“本来,我是渺小的,却因这个背景的衬托,使我
变得似乎也有了那么点光彩”,选项把原文用“似乎”这种带商量口气的表达变成了肯定语气的表达。
B.“使他少年时的生活物质比较充裕”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其父亲的“两柜子书,让我多少避免了精神
上的饥荒”。
D.“因意境幽美、思想深邃、气质华丽而获得 2016 年国际安徒生奖文学奖”错。原文说“有人评价曹文
轩的作品‘意境优美、思想深邃、气质华丽’”,由此可知,“意境幽美,思想深邃,气质华丽”是有人
的评价,而不是曹文轩获得 2016 年国际安徒生奖文学奖的原因。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他痛恨喜新厌旧”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当我得到通知——‘你要去北大图书馆学系读书’时,我
立即将‘图书馆学系’等同于‘图书’了——我以为自己将拥有书山书海,兴奋至极”“但我依然要万分
感激我与图书馆学系的这一缘分,因为它让我这个从乡下来的孩子对这个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图书有了一种
直观”,原文并没有表明“他痛恨喜新厌旧”。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句、段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恭维曹文轩的北大背景”无中生有。文中采访记者只是就事论事,从实际出发,对曹文轩的北大背景
没有表现出恭维的态度。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能力。
原文说“快乐并不是一个人的最佳品质。并且,一味快乐,会使一个人滑向轻浮与轻飘,失去应有的庄严
与深刻。傻乎乎地乐,不知人生苦难地咧开大嘴来笑,是不可能获得人生质量的”“当我们在说忧伤时,
并不是让孩子绝望、颓废的,而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生活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是成长必
须经历的阵痛”,由此可知,儿童在成长中会遇到困境,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描写苦难是真实地反映儿童的
生活。
原文说“家长似乎认为,回避了文学作品中的苦难,好像孩子就没有苦难了。他们完全回避了今天孩子们
的真实情绪、状况,也回避自己的过去。如果整个社会都强调孩子们太苦了,要给他们放松,这反而是不
利于孩子们成长的”,由此可知,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描写苦难,使他们体验和认识到成长的苦难,这有利
于他们的成长。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原文说“它是由……等无数学博功深的人组成的。这个背景一方面给了我们种种好处,但同时也给我们造
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它的力量之大,居然能够使你不敢仅仅是利用它、享受它,还能提醒与鞭策你不
能辜负于它”,由此可知,北大众多学博功深的学者提醒与鞭策着曹文轩努力学习,不能辜负他们。
原文说“我又得到了另一个通知——这个通知也许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一生——让我转到中文系学习。如
果不是这个改变,我可能走的是另一条人生道路,是中文系让我在真正意义上成了一个读书人。我今天所
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这里的氛围——读书的氛围”,由此可知,北大将曹文轩从图书馆学系调到中文系,
使他真正意义上成了全读书人。
原文说“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基本品质之一,便是它的悲悯情怀。五四运动的爆发,就是源于这
样的情怀”“北大是革命火种的产生之地,而殊不知这严厉甚至严酷的革命却源于这种情怀”,由此可知,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基本品质之一悲悯情怀熏陶和感动着曹文轩,使他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体
现出对苦难的悲悯情怀来。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关先生
安石榴
关先生开板教孩子们“一人两手,两手十指”。等他们会用笔了,又教农字歌儿,一边写一边念。屯
子里的人路过私塾,听到一片欢叫:“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气干……”
关先生则斜着身子靠在太师椅上摇晃着脑袋,目光微醺。
屯子里有点头脸的很不高兴,跟关先生读过的经史子集也还没有都忘记,就去质问他:“关先生怎么
改辙了?要是学那些我们自己个儿在家就教了。孩子们跟着你,就算不能学富五车,咋地也得知书懂礼,
不辱祖宗吧?”
“我没有从你们兜里掏一个大钱。”关先生一句话就把他们打发了。
关先生不收学费。他孤身一人,吃菜进园子就摘,不管是谁家园子。没粮就上财主家要,也不多拿,
一个没有瓤子的枕头,只装大半下,提溜着就走,不说半个谢字。
关先生还是教孩子们庄稼事儿、庄稼字儿。孩子们念累了,就跟他打算盘。一年半载的,孩子的家长
乐了,嘿!行,小子竟能当半拉家了。
关先生有一小块地,挺远的犄角旮旯,种大烟。割大烟的时候,孩子们全是他的伙计。把烟浆子收在
木盆里,放在当院的大太阳下晒,一点一点变成大烟膏子,满院子飘起一种奇异的香气。孩子们火爆的童
音,在关先生尖锐挺拔的嗓门引领下,跟着香气游走。
躲在树阴下的家长大骂:“造孽啊造孽!”
关先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听到。
以后,跑肚拉稀的、染风寒的孩子只需在关先生那里喝点大烟。
孩子只要不生病,个个都是虎羔子。两个孩子支起黄瓜架,关先生远远的觑着。长着鞋拔子脸的孩子
挨了打,额头上鼓起大包,他流着大鼻涕,一边瞅关先生一边哭。
关先生大声说:“哭啥哭?找他家去。”
鞋拔子一会儿就回来了:“关先生,他爸爸把我赶出来了,不管。”
关先生一指:“去,站在他家大门口骂他祖宗..①!”
半天,鞋拔子乐颠颠的回来了,张开手,擎着几个大钱:“关先生,他爸爸给我的,还说一会儿揍他。”
关先生没吱声,坐在那儿装烟袋。烟荷包里哐啷哐啷有动静。里面不光有烟丝,还有大钱。
关先生的大钱是人家赏的。过年的时候,来讨对子的人空手成,扔俩大钱也成。攒了几年,到寒食节
那天,关先生掂了掂,又跺跺脚,领孩子们出发了,徒步去八十里外的北陵。
孩子们进了正红门就玩疯了,满眼新鲜物件儿。一个孩子指着琉璃瓦房脊上一顺水的五个蹲兽问关先
生是啥?
关先生说:“狻猊、斗牛、獬豸、凤、猰貐。”孩子没来得及问干啥用的,就被别的东西勾走了。又
有孩子问蹲兽,几次三番之后,关先生看着孩子们绿豆蝇般瞎跑,就是停不下来,终于大发雷霆:
“那五个东西是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傍脑、顺风扯旗、坐山观火!”【注】
孩子们吓了一跳,肃静下来,关先生忿忿然:“混账东西,我刚才说的都听清楚了?它们都是败家的
玩意儿,鸟用没有。妈了个巴子,我领你们来不是看这些败家玩意儿,是拜谒祖宗的。这里埋着谁?我们
满洲人的祖宗..②皇太极!”
孩子们围上来,安安静静坐在关先生身旁,关先生就在一棵松树下讲起努尔哈赤,讲起皇太极、康熙。
初春的太阳爽朗地照在关先生和孩子们的身上,有微风从松林中逶迤而过,关先生顿了顿,看看个个面貌
肃穆的孩子,他们的天灵盖闪闪发光。关先生舒坦,想:乱世用不着中庸的斯文,乱世只要英雄的气血。
关先生疲惫地闭上嘴,感到丹田之气慢慢地、汩汩地从头上、指尖、汗毛孔溢出,七十三岁的关先生
没有慌张,觉得值。
清明的深夜,私塾灯火通明,孩子的家长都聚集在这里。关先生是孩子们搀扶着进来的。气喘吁吁的
关先生坐在太师椅上感到了异样,他扭过头去,看到墙上挂着两面旗,一面日本膏药旗,一面满洲国五色
旗。有人告诉他明天私塾就改名叫国民义塾了,孩子们必须学日语。关先生挣扎着站起,把旗一个一个扯
下来,扔在地上:“狗屎!”
他蹒跚着一步一步往自己的屋里走,突然一仰头,发出一种划破夜空的悲鸣:“祖宗啊,祖宗!”所
有的人惊在那儿,一动不能动。
太阳照常升起。孩子们来上学,没有听到关先生的吟诵。关先生还躺在被窝里。鞋拔子把手放在关先
生的鼻子下面,气息皆无,再一摸,冰凉。
这是满洲国康德五年,清明的第二天。
公历 1938 年 4 月 6 日的早上。
(有改动)
【注】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傍脑、顺风扯旗、坐山观火是东北民间对古建筑上五只蹲兽的戏称。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关先生在私塾教孩子们写字、唱农字歌儿的场景,“摇晃着脑袋”“目光微醺等细节刻画出
关先生的惬意、自得。
B. “乱世用不着中庸的斯文,乱世只要英雄的气血”这一句否定与肯定并用,强调英雄、血性在乱世中的
作用,巧妙揭示了主旨。
C. “孩子们火爆的童音,在关先生尖锐挺拔的嗓门引领下,跟着香气游走”这一句运用多感官描写晒烟浆
场面,表明师生关系融洽。
D. “初春的太阳爽朗地照”“微风从松林中逶迤而过”等景物勾勒,烘托了关先生讲史时的自豪心理,象
征着关先生对未来的憧憬。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关先生随意进园子摘菜吃,上财主家要粮食但不多拿,不收学费等习惯,这样写增添了小说的传
奇色彩,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屯子里曾跟关先生读过经史子集的有头脸的人物,听闻私塾教学内容改变后“很不高兴”地质疑关先
生,这样写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C. 小说中多次写到家长的意见,诸如“嘿!行,小子竟能当半拉家了”“造孽啊造孽”等,意在表明他们
反复无常与欺软怕硬,使叙事有波澜。
D. 小说末尾从年号、旧历、新历等不同角度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向读者交代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与节令氛
围,帮助读者理解小说的主题意蕴。
8. 小说中两处加点的“祖宗”一词,分别有什么深层含意?请简要分析。
9. 文中叙述的关先生教孩子们认房脊上的五个蹲兽,是一个富有意味的场景。小说写这一情节有什么用
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C
8. ①指长辈须管教好后代,做好“祖宗”。②指开疆拓土、建立大业的祖宗皇太极,其英雄血性须传承并
弘扬。
9. 关先生义愤填膺而说岀的蹲兽戏称,正是关先生忧患意识、爱国精神的隐喻。国家惨遭日寇侵略,面临
亡国大难,而国人却苟且偷生、无所作为、任人宰割坐以待毙,如此昏昧麻木,血性全无,何其可悲可恨。
这一富有意味的场景集中而鲜明地表现了关先生的英雄血性与忧患意识。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思想内容的能力。
D.“象征着关先对未来的憧憬”错误,从该景物描写的语段内容看,作者选择初春太阳、微风等意象来写
景方面是从旁烘托关先生讲史的自豪心理,一方面也渲染了关先生语重心长、谆谆教导而孩子们认真听讲、
如沐春风的情景。
故选 D。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C.“意在表明他们反复无常与欺软怕硬”这一鉴赏不正确,从原文语境看,多次写家长们的或质疑或赞许
或斥骂等意见,主要意图是从侧面塑造关先生形象,起到欲扬先抑的效果,同时増添叙事的波澜。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去,站在他家大门口骂他祖宗!”“长着鞋拔子脸的孩子挨了打,额头上鼓起大包,他流着大鼻涕,一
边瞅关先生一边哭”,这个孩子受了委屈,去找另一个孩子家长,家长不管,关老师给这个孩子出的主意,
在句子中指长辈须管教好后代,而不是袖手旁观,不闻不顾,要做好“祖宗”。
“我们满洲人的祖宗皇太极”,皇太极即位之后,励精图治,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解除后顾之忧。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明朝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
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在句子中指开疆
拓土、建立大业的祖宗皇太极,关先生要学生们了解皇太极的英雄血性须传承并弘扬。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那五个东西是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傍脑、顺风扯旗、坐山观火!”关先生义愤填膺而说岀的蹲兽
戏称,正是关先生忧患意识、爱国精神的隐喻。关先生看孩子们疯跑,想教育这些孩子学习爱国。
“混账东西,我刚才说的都听清楚了?它们都是败家的玩意儿,鸟用没有。妈了个巴子,我领你们来不是
看这些败家玩意儿,是拜谒祖宗的。这里埋着谁?我们满洲人的祖宗皇太极!”当时大的社会环境,国家
惨遭日寇侵略,面临亡国大难,国人却苟且偷生、无所作为、任人宰割坐以待毙,如此昏昧麻木,血性全
无,何其可悲可恨。
“孩子们围上来,安安静静坐在关先生身旁,关先生就在一棵松树下讲起努尔哈赤,讲起皇太极、康熙。
初春的太阳爽朗地照在关先生和孩子们的身上,有微风从松林中逶迤而过,关先生顿了顿,看看个个面貌
肃穆的孩子,他们的天灵盖闪闪发光。关先生舒坦,想:乱世用不着中庸的斯文,乱世只要英雄的气血”,
这一富有意味的场景集中而鲜明地表现了关先生的英雄血性与忧患意识。这是一位有血性、及其热爱国家
的文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于仲文,字次武,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其父异之曰:“此儿必兴吾宗矣。”九岁,尝于云
阳宫见周太祖,太祖问曰:“闻儿好读书,书有何事?”仲文对曰:“资父事君,忠孝而已。”太祖甚嗟
叹之。其后就博士李祥受《周易..》、《三礼》。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
牛,两家俱认,州郡久不能决。益州长史韩伯俊曰:“于安固少聪察,可令决之。”仲文对曰:“此易解
耳。”于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又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仲
文遂诃诘杜氏,服罪而去。始州刺史屈突尚,宇文护之党也,先坐事下狱,无敢绳者。仲文至郡穷治,遂
竟其狱。为东郡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使诱仲文,仲文拒之。迥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
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馀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
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驰
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军次蓼堤,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初,诸将皆曰:“军自远来,士马疲敝,不可决胜。”仲文令三军趣
食,列阵大战。既而破贼,诸将皆请曰:“前兵疲不可交战,竟而克胜,其计安在?”仲文笑曰:“吾所
部将士皆山东人,果于速进,不宜持久。乘势击之,所以制胜。”辽东之役,仲文率军指乐浪道。军次乌
骨城,仲文简羸马驴数千,置于军后。既而率众东过,高丽出兵掩袭辎重,仲文回击,大破之。卒于家,
时年六十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B.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C.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D. 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髫龀:亦作“龆龀”。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龀,小孩换牙齿。合指童年。
B. 周易: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后者是前者的解说
C. 太守: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D. 洛阳:中国古都之一。东汉、西晋等先后定都于此,唐、北宋以此作为陪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仲文爱好读书,受到赞赏。他从小就沉迷于读书,他的父亲认为他能振兴宗族;他后来见到周太祖,
周太祖对他喜欢读书而富有心得大加赞赏。
B. 于仲文富有智慧,善于判案。于仲文担任安固太守时,任、杜两家争牛,州郡很长时间不能决断韩伯俊
让于仲文接手此案,于仲文施用巧计了结此案。
C. 于仲文遭遇挫败,皇帝安慰。尉迟迥叛乱,派人引诱于仲文投降,被于仲文拒绝;叛军攻打于仲文,仲
文请求朝廷增援,逃到京城后,皇帝予以安慰。
D. 于仲必奉命平叛,打败敌人。他讨伐叛军檀让,故意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檀让,敌军骄傲轻敌,他派遣
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大败敌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坐事下狱,无敢绳者。仲文至郡穷治,遂竟其狱。
(2)军次乌骨城,仲文简羸马驴数千,置于军后。
14. 于仲文讨伐檀让时,为什么下令让三军快速吃完饭,然后布阵大战?
【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先前因事罪进监狱,没有谁敢惩罚他。于仲文到郡以后,全面整治,于是最终判决了这桩案件。
(2)军队驻扎在乌骨城,于仲文挑选几千匹瘦弱的驴马,安排在大军后面。
14. 于仲文所统率的将土适宜速进取胜,不宜相持很久。乘着有利形势攻打敌军,所以能够取得胜利。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于仲文自己揣度光凭自己的力量不能支撑下去,于是抛下妻子儿女,带领六十多
名骑兵,打开城西大门,冲出包围溃散逃走。被敌贼追赶,边战边逃,所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分之七八。
于仲文仅能脱身逃到京城”。
“仲文自度不能支”,“不能支”是“自度”的内容,之间不断开,排除 AD;
“将六十余骑”,“骑”,一人一马,是单位,之后断开,排除 C。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错误,科举由中央政府掌管,太守不掌管科举事务。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于仲文请求朝廷增援”错误,原文无此内容。相关信息“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
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意思是于
仲文自己揣度光凭自己的力量不能支撑下去,于是抛下妻子儿女,带领六十多名骑兵,打开城西大门,冲
出包围溃散逃走。被敌贼追赶,边战边逃,所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分之七八。于仲文仅能脱身逃到京城。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中“坐”,因……罪;“绳”,惩罚;“穷治”,全面整治;“竟”,最终。
(2)中“次”,驻扎;“简”,挑选;“羸”,瘦弱的;“置”,安排。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原文“吾所部将士皆山东人,果于速进,不宜持久。乘势击之,所以制胜”分析,意思是“我们所统
率的将士都是太行山以东地区的人,适宜速进取胜,不宜相持很久。趁着有利形势攻打敌军,所以能够取
得胜利”,即于仲文所统率的将土适宜速进取胜,不宜相持很久。乘着有利形势攻打敌军,所以能够取得
胜利。
参考译文:
于仲文字次武。于仲文小时候聪明敏捷,童年时读书不知疲倦。他的父亲认为他很奇特,说:“这个
孩子必定会振兴我们宗族。”九岁时,曾经在云阳宫拜见周太祖,太祖问他说:“听说你喜妤读书,书中
讲些什么?”于仲文回答说:“协助父亲,侍奉君主,忠和孝而已。”太祖很是为之感叹。这之后跟随博
士李祥学习《周易》《三礼》应召离家出任赵王的属下,不久就升任安固太守。有姓任的和姓杜的两家都丢
失了牛,后来找到了一头牛,任杜两家都认为是自家的牛,州和郡的官长都不能判决。益州长史韩伯俊说:
“于安固小时候就很聪明,能明察事理,可以让他来判决这件事。”于仲文说:“这很容易解决。”于是
就让两家各自把自家的牛群赶,再放那头两家都认识的牛,这头牛于是就走向任家的牛群中。又暗中派人
轻微地弄伤那头牛,任家的人感叹惋惜牛被伤害,而杜家的人神色如常。于仲文于是就呵斥责问姓杜的人
家,杜姓人家服罪而离开了。始州刺史屈突尚,是宇文护一伙的人,先前因事获罪被关进监狱,没有谁敢
惩罚他。于仲文到郡以后,全面整治,于是最终判决了这桩案件。任东郡太守。高祖做丞相的时候,尉迟
迥反叛,派人利诱招纳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迟迥派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
马,两路军马一起推进,再来攻打于仲文。于仲文自己揣度光凭自己的力量不能支撑下去,于是抛下妻子
儿女,带领六十多名骑兵,打开城西大门,冲出包围溃散逃走。被敌贼追赶,边战边逃,所跟随的骑兵战
死的有十分之七八。于仲文仅能脱身逃到京城。尉迟迥于是杀掉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高祖见了
于仲文以后,带他进入寝室,为他流下了怜惜的眼泪。策马疾驰传令洛阳发兵,攻打檀让。部队驻扎在蓼
堤,檀让拥兵几万,于仲文率疲弱的部队向他挑战。檀让带领全部军力拒守,于仲文假装战败,檀让军队
很是骄傲。于是于仲文派遣精兵从左右两边攻打他们,大败檀让的军队。起初,于仲文在蓼堤时,各位将
领都说:“军队从远地来,士兵战马都很疲乏,不能决战。”于仲文下令三军快速吃完饭,然后布阵大战
既而攻破贼军,各位将领都请教说:“先头部队疲乏难以交战,最后竟然能够取胜,这是什么计谋呢?”
于仲文笑着说:“我们所统率的将士都是太行山以东地区的人,适宜速进取胜,不宜相持很久。趁着有利
形势攻打敌军,所以能够取得胜利。”辽东之战,于仲文率领军队直接走乐浪大道。军队驻扎在乌骨城,
于仲文挑选几千匹瘦弱的驴马,安排在大军后面。随即率领大军往东,高丽出兵偷袭粮草军车,于仲文返
回攻击,打败敌人。在家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大寒出江陵西门
陆游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注]江陵:又名荆州城,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南。朝廷征召陆游任夔州通判。陆游到江陵后,探亲访友。江
陵乃陆游的母亲唐氏祖籍所在。陆游,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的诗人一般爱用准确年月做标题,便于记录行踪。标题中的“大寒”指大寒时节。
B. 首联写早晨诗人骑着瘦马,缓缓出江陵西门,太阳很久才冲破寒云,渲染凄伤的气氛。
C. 颔联写醉意朦胧的诗人突然被寒风冻醒;冻得手都缩到皮衣里,来衬托天气的寒冷。
D. 颈联中的“纷纷”对“点点”,用叠音词描写野物和牛羊之多,表现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16. 联系全诗,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旅居他乡的游子思念故乡之情。在上联写景的基础上,诗人认
为不要只顾着为了名山川多而生感叹;狐兔牛羊自有回家的路,自己为官他乡却是有家难回啊。又到一年
岁末,诗人自然会感到极度的悲愁。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 “表现大自然的蓬勃生机”错误。狐兔有“深莽”可投;牛羊有“远村”可回,而自己却只能在仕途奔
波。可见此句应是表达诗人羡慕这些小动物们有归宿之处,以此反衬自己不能归家。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尾联“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从抒情手法上看是直抒胸臆。
“不为山川多感慨”,夔州、江陵多山水,自然有不少名胜可看,而作者心思却不在欣赏这些山川美景上,
因而也就没有多少感叹。为什么无心欣赏美好的风景?是因为“岁穷游子自消魂”,已经到了年末,自己
仍不得不在外奔波,有家不能回,一个“游子”包含多少无奈。而“消魂”则直接写出了心情的黯淡。又
到一年岁末,诗人自然会感到极度的悲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诗人用鸟不合群来比喻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经历安史之乱后,国仇家恨让诗人潸然泪下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作者用小飞虫和一粒米来说明人生短促和人的渺小的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 (1). 鸷鸟之不群兮 (2). 自前世而固然 (3). 自经丧乱少睡眠 (4). 长夜沾湿何由彻
(5). 寄蜉蝣于天地 (6).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中需注意“鸷”“彻”“蜉蝣”“渺”“沧”“粟”的书写。
【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
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
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
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盲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发饰的起源,能够_______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为了生存
而与恶劣自然环境斗争的日子里, 头发对原始人类的关注最初是因为披发覆面不便于生产劳作的缘故。而
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朴素的审美意识促使着原始先民们开始用各种物件装点自己的头发。这个转变过程并
不是_______的,其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有着诸多影响因素。从历史发展来看,早期发饰的发展始终延续着
先民对生产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盼。随着时间推移,( ),外形日益臻美华丽。如果把原始社会之初发
饰的审美萌动作为一个点,那么经历秦汉盛唐直至明清,发饰的历史变迁早已扩大成一个_______的面了。
但正是因为原始先民通过对发饰材料的利用、对形状的把握,借此_______了对美的追求和在头发装饰上的
审美观,才会有后世熠熠生辉的奢华之色和美不胜收的云髻凤钗。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追寻 一蹴而就 鳞次栉比 体现
B. 追寻 一挥而就 星罗棋布 体现
C. 追溯 一挥而就 鳞次栉比 展现
D. 追溯 一蹴而就 星罗棋布 展现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铜器出现,制作工艺更加复杂,发饰的材质和花样愈加丰富
B. 铜器出现,发饰的材质和花样愈加丰富,制作工艺也更加复杂
C. 发饰的材质和花愈加丰富,铜器出现,制作工艺也更加复杂
D. 制作工艺复杂,铜器出现,发饰的材质和花样愈加丰富
20.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 D 19. B
20. 原始人类对头发的关注最初是因为披发覆面不便于生产劳作。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
第一组,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追寻,跟踪寻找。据语境“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第一空应选“追
溯”。
第二组,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就完
成了。据语境“这个转变过程”,第二空应选“一蹴而就”。
第三组,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切。鳞次栉比,多形容房屋等密
集。据语境“发饰的历史变迁早已扩大成一个……的面”,第三空应选“星罗棋布”。
第四组,展现,显示出;展示。体现:指某一事物具体地表现出某种现象、某种性质或精神。据语境“借
此……了对美的追求和在头发装饰上的审美观”,第四空应选“展现”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按照逻辑顺序,先从阐述铜器的出现开始,排除 CD;
再到阐述材质和花样,再到制作工艺,排除 A。
故选 B。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头发对原始人类的关注最初是因为披发覆面不便于生产劳作的缘故”两处错误。
“头发对原始人类的关注”错误,主客颠倒,“头发”不能对“人类”,应该反过来,改为“原始人类对
头发的关注”;
“因为披发覆面不便于生产劳作的缘故”错误,成分赘余,“因为”和“缘故”重复,改为“是因为披发
覆面不便于生产劳作”。
改为:原始人类对头发的关注最初是因为披发覆面不便于生产劳作。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
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
的农业展览会。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
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
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①______________: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
全城都在休息。
元宵上市,新年的高潮——元宵节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②_______。初一是体面的,
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
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
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这种粥是用各种的米、豆、干果熬成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
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什么?
【答案】21. ①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②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
22. ①原文“各种的米,各种的豆,各种的干果”,句式整齐,加强了语气语势;②突出了熬制腊八粥所用
材料之多,起到了强调作用,与下文“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呼应;③“各种的”反复出现,
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注意后面是冒号,说明这里应写一个总领句,后文“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
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是写初一和除夕一个热闹一个冷清,截然不同,可以
写“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第二空,注意前面是分号,所写句子应当与“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意思相对,而内容要写元宵
节和月光,因此可以写“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欣赏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原句是“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改句是“这种粥是用各种的米、豆、干果熬成的”。
从句式上看,原文“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句式整齐,读起来既有节奏感,又有气势;而改句
的“各种的米、豆、干果”表达很普通。
从用词和手法上看“各种的”一词反复出现,富有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改句就是一般表达,读来没有
节奏感和音韵美。
从内容及上下文语境上看,“各种的”运用反复手法,强调了煮粥用的材料之丰富,也呼应了下文“这不
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与语境和谐一致;改句则体现不出材料之多,效果大打折扣。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伴随着文博事业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展陈方式的创新与丰富,年轻人成为文化消费主力军,“有
空就去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生活方式。以故宫为例,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风靡全网,到
国风胶带、祥瑞摆件等文创产品频成爆款,再到“毎日故宫”“数字故宫”等手机应用备受好评,故宫成
为“网红”。
在故宫博物院里,有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他们传承绝技,在繁琐工艺中恢复文物往日的神采;他
们醉心钻研,在精美展陈中呈现文物背后的独特意蕴;他们锐意创新,在互联网端展示故宫有趣、有温度
的一面……
上述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参加《文化生活》杂志社举办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主题征文活动。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为文博事业夯实人才基石
“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人才,文博事业需要人才。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创新的载体也是人。所以,
要为文博事业夯实人才基石。
近年来,伴随着文博事业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展陈方式的创新与丰富,年轻人成为文化消费主力军,“有
空就去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生活方式。不仅如此,一项项新技术,一个个新创意,受到大众特别是
年轻人推崇,推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
群年轻力量,在前辈们的扶助和支持下,以坚守与担当、创意与时尚,为传统文化寻找年轻表达,展现大
有作为的青春风采。
文博事业不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队伍有情怀、懂专业、会创新。出土文物重现光彩,仰仗大国工匠
传承技艺、传承匠心,在冷板凳上创造奇迹;文化瑰宝获得知音,需要专业人士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传媒
方式,讲好历史故事;文创产品“跨界破圈”,离不开策划者出点子、营销者搞推广,推动文博走近日常
生活。尤其当博物馆从单纯的文物陈列变为集文博、教育、旅游等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亟待多元化人才
投身其中,为文博事业贡献才智、增添活力,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流传后世。
为文博事业夯实人才基石,是大势所趋。曾经,考古文博是高校里的冷门专业,如今,“高分报考古”
越来越常见。“十三五”期间,全国文物系统从业人员增至 16.23 万人,文博人才队伍初具规模;全国各高
校设立的考古、文博、文保和文化遗产专业增加 1/3 以上,为文博事业培养生力军。青年最富有朝气、最渴
望创新,在推出符合公众需求、富有时代特色、充满朝气活力的文化服务及产品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从
故宫博物院传承绝技的文物修复师,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为兵马俑拍证件照的文物摄影师,不断壮大的青
年人才队伍,正在成为文物保护、文化普及、文博推广的中坚力量,折射出行业发展的未来潜力。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为文博事业夯实人才基石,锻造一支
高素质专业化文博人才队伍,用匠心呵护遗产,以文化滋养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代代相传、历久
弥新,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1.分析材料。
材料部分主要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一段向我们传递两个重要消息:一是文博事业服务品质有了提升,展陈
方式日渐创新与丰富;二是年轻人成为文化消费主力军。第二段主要告诉我们:在故宫博物院里,有一群
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在对文化进行着传承与创新。
仔细分析材料可知,本试题更加强调考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思想态度,更要求考生具备高度的社会
历史责任感。考生作文时要紧扣材料中心意旨,联系现实写作,要体现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2.分析任务。
本次作文的任务指令:写一篇文章,参加《文化生活》杂志社举办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征文活动。
本次作文有两个关键词语需要我们注意:一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二是“年轻人”(本次作文主要是想
让我们思考年轻人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所起的作用)。
具体来讲,本次作文在以下三个方面有一定的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提供的写作背景是文博事业的兴起。“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写作关键词,考生要
紧扣这一关键词进行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试题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参加《文化生活》杂志社举办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
征文活动,考生要有对象意识,明确写作目的。
3.价值判断的限制。年轻人“传承绝技,……;醉心钻研,……;锐意创新,……”,这是材料中体现的
价值取向,旨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国文化,考生不可否定年轻人的贡献。
【立意】1. 年轻人要做文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 文化传承与创新,青年应当先行。
3.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进程中,年轻一代不是围观者。
【素材】1. 广博深邃的文化宝藏魅力无穷,吸引无数青年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也要看到,时
下我国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对人才储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让考古文博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必须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选用和激励机制。近年来,从继续推进文博人才培养“金鼎工程”,加大对
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到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
革的指导意见,推动解决人才引进难、基层岗位少、职称评定难等问题,我国在文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积
攒了不少宝贵经验。我们必须继续完善机制、补齐短板,让人才供给满足人才需求、教学内容匹配岗位技
能、薪酬待遇跟上行业发展。
2. 当代青年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逐步承担起国家发展的重担,被寄予了无限希望,青年若能担
起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重
要意义。因此,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青年应当先行。
3. 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有言:“每一代人都被他的上代人所不满,最后还是接了上一代人的班,完成了历
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当下的年轻一代,在背负“时代的烙印”的同时,也在尝试将“传统文化的图腾”
扛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