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导写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导写及范文)

ID:691786

大小:89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1-05-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仿真模拟(三)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1 年 5 月 11 日上午 9:00-11:30 试卷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时隔 8 年,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活了!他的长篇新作《文城》将由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 《文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余华曾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书写一个人在命运浪涛里的寻找, 以及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在溪镇人最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 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 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 方。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 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 他身上。 自 1990 年代《活着》出版以来,从张艺谋改编同名电影,将福贵的经历搬上荧幕,到易烊千玺手写读 后感,“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一代代读者,不分老幼,不分城乡,一遍遍读他的作品,从小说 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活着》让每个读过福贵故事的人都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 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透过《文城》,读者也将在那个熟悉的余华身上,窥见他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余华曾这样谈写作:“一 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一切都变了。”也许正是因此,他的许多小说都在书写记忆,不管是个人 的,还是集体的。 在《文城》中,余华继续追寻一段被历史记忆封存的时光,同时,他也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 上溯至《活着》之前那个更残酷的清末时代。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不动声色 地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 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余华曾这样说,“我的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回到南方。我现在叙述里的小 镇已经是一个抽象的南方小镇了,是一个心理的暗示,也是一个想象的归宿。”而在《文城》中,余华不 仅书写熟悉与亲切的南方小镇,还描绘种着高粱玉米的黄河北边。《文城》也将见证一个我们曾熟悉的余华 的回归——那个采用底层视角、关注普通人“活着”的壮美故事、将历史和时代真正融入人物生活的余华, 他是一位忠实的叙述者,也是一位耐心的聆听者。 这样的余华有着独特的文学力量,能够令自身经历截然不同的读者,与他的文字产生情感上的相通与 共鸣。正如他所说,“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 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摘编自傅小平《余华长篇新作〈文城〉推出》,2021 年 02 月 22 日《文学报》) 材料二: 这几天,一张著名作家余华在某培训机构活动中演讲《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的照片,在社交媒 体上热传。很多人都对此表示迷惑不解,还有人把此事直接上升到了“文学已死”的高度。 余华能不能教高考作文?以余华今时今日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当然有资格在公开场合谈论一下高考 作文。 有人认为,余华是大作家,但未必了解高考作文怎么写。此类质疑不无道理,但又有些小题大做。首 先,听一场演讲就能学会写作文本身就是天方夜谭;其次,余华演讲的主旨也不是教学,而是鼓励广大考 生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希望他们爱上文学。 所以,完全没必要给余华扣上一个“文学已死”的大帽子。但余华教作文引发的争议,背后还有值得 探究的真问题。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余华所代表的纯文学和高考作文所代表的应试作文,评价标准并不完全一致。 我们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很受社会关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2020 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文章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惊艳了 阅卷老师,得到满分。但当被公布在互联网上后,它遭到的却是“群嘲”——这位小作者不会“说人话”, 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 平心而论,小作者没有错,高考作文本来就是要讲技巧的;网友们也没有错,没有人喜欢无病呻吟、 卖弄技巧的文章。问题出在,优秀的高考作文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未必是重合的。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一位能够在高考作文中获得高分的考生,可能应试技巧高超,但很 可能不懂文学,也对文学没有多少兴趣。这种情况无疑是遗憾的——我们培养出了很多拥有应试技巧却未 必有充足人文素养的“人才”。 余华的文学造诣再高,也未必是那个适应考试形势的教练员。余华和高考作文联系在一起,依然是一 件值得欣慰的好事。社会在呼吁、政府在关心、高考在改革,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观念—— 高考作文的分数,不该是人生的目标。 语文和文学都需要“出圈”“破界”,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以人为本,放眼未来。唯有如此,才能 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摘编自 2021 年 3 月 13 日《光明日报》李勤余《余华教作文引争议,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城》突破了《活着》的民间叙事风格,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林祥福们的爱恨悲欢、颠沛 起伏以及时代之殇。 B. 《文城》讲述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故事,书写历史记忆,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 都有新的突破。 C. 2020 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惊艳了阅卷老师,但华丽的语言之下, 只有贫乏的思想。 D. 优秀高考作文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未必是重合的。高考作文获高分的考生,应试技巧高超,但大多不懂 文学,对文学没有兴趣。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过于在意高考作文分数,导致很多学生拥有应试技巧却没有充足的人文素养,这反映出当下语文教育的 不足。 B. 语文和文学都必须“出圈”“破界”,以人为本,放眼未来,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 素养的人才。 C. 读过余华小说的人,都能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相信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属于 任何别人的看法。 D.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余华的影响,材料一侧重于写余华的文学力量,材料二侧重于写余华引起的对当下作 文教学的思考。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作家阿来曾跟记者说:“我可以跟你讨论任何话题,但请不要是高考作文。我没有关注。”他认为高考 作文与文学创作关系不大。 B. 作家梁晓声认为很多高考学生只有情调,没有情怀,没有情愫,没有真情实感。有无情怀和情愫是一般 的作文和好作文的区别。 C. 作家叶永烈点评高考作文,觉得高考作文应该对语文起到“指挥棒”的作用,高考作文命题要大气,让 语文教学走得更好。 D. 北大教授孔庆东对北大培文杯大赛选手说,要尊重高考作文的规矩,同时保持文学梦,两种作文都写出 来,成为一代新人。 4. 材料一是对余华推出了长篇新作《文城》的评论文章,请简要梳理概括材料一的评论要点。 5. “余华和高考作文联系在一起,依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这样说的理 由。 【答案】1. B 2. C 3. D 4. ①小说主题:关注人生、命运、时代。②题材创新:把故事背景设定在前作少有着墨的清末年代。③叙 述特色:承续民间叙事风格,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故事。④艺术效果:忠实叙述、耐心聆听, 令读者产生共鸣,具有独特的文学力量。 5. ①可以引导考生思考人生、命运、时代等主题,书写属于自己的思想感受,而不是玩弄技巧。②能够引 发人们对“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的关注,呼唤教学改革,让青年学 生爱上文学,提高人文素养。③促进语文和文学“出圈”“破界”,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为国家培养更 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突破了《活着》的民间叙事风格”错误,材料一原文表述:“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 事的风格。” C.“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错误,从文中来看,这是互联网上“群嘲”观点。 D.“应试技巧高超,但大多不懂文学,对文学没有兴趣”错误,材料二原文“可能应试技巧高超,但很可 能不懂文学,也对文学没有多少兴趣。”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余华小说……”错误,以偏概全,材料一原文:“自 1990 年代《活着》出版以来……从小说中看 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活着》让每个读过福贵故事的人都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 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说的是《活着》,不是余华的小说。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是讨论高考作文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在材料最后给出的观点是“语文和文学都需要“出 圈”“破界”,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以人为本,放眼未来。”据此二者之间既是独立,又可相互促进。 A、B、C 三项都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D.“要尊重高考作文的规矩,同时保持文学梦,两种作文都写出来,成为一代新人”体现了该观点。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结合“《文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余华曾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书写一个人在命运浪涛里的寻 找,以及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可知,小说的主题:关注人生、命运、时代。 结合“他也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上溯至《活着》之前那个更残酷的清末时代”可知,小说题材创 新:把故事背景设定在前作少有着墨的清末年代。 结合“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不动声色地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 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 可知,小说的叙述特色是:承续民间叙事风格,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故事。 结合“那个采用底层视角、关注普通人‘活着’的壮美故事、将历史和时代真正融入人物生活的余华,他 是一位忠实的叙述者,也是一位耐心的聆听者”“这样的余华有着独特的文学力量,能够令自身经历截然 不同的读者,与他的文字产生情感上的相通与共鸣”可知,小说的艺术效果是:忠实叙述、耐心聆听,令 读者产生共鸣,具有独特的文学力量。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的含义、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文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余华曾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书写一个人在命运浪涛 里的寻找,以及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和材料二“一位能够在高考作文中获得高分的考生,可能应 试技巧高超,但很可能不懂文学,也对文学没有多少兴趣。这种情况无疑是遗憾的——我们培养出了很多 拥有应试技巧却未必有充足人文素养的‘人才’”可知,可以引导考生思考人生、命运、时代等主题,书 写属于自己的思想感受,而不是玩弄技巧。 结合材料二“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余华所代表的纯文学和高考作文所代表的应试作文,评价标准并不 完全一致。我们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很受社会关注”可知,能够引 发人们对“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的关注,呼唤教学改革,让青年学 生爱上文学,提高人文素养。 结合材料二“语文和文学都需要‘出圈’‘破界’,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以人为本,放眼未来。唯有如 此,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可知,能够促进语文和文学“出圈”“破界”, 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遍地应答 韩少功 打开院子的后门,从一棵挂满红叶的老树下穿过,就可以下水游泳了。 风平浪静之时,湖面不再是水波的拼凑,而是一块巨大的整体镜面,让人不知如何是好。你在水这边 敲一敲,水那边似乎也会震动。你在水这边挠一挠,水那边似乎也会发痒。 若是有一条小船压过来,压得水平线撑不住,镜面就可能倾斜甚至翘起-这种担心一度让我紧张。 在这个时候下水难免有些踌躇,有些心怯。扑通一声,令宝贵的镜面破碎,实为一大暴行。好在碎片 经过一阵揉挤,一阵折叠,一阵摇荡,只要泳者不动,待倒影从层层褶皱中逐一释放,渐次舒展和平复, 湖面又会成为平滑的极目一镜。 在通向山外的公路修通之前,这里有很多机船,每天接送出行的农民,还有挑担的,骑脚踏车的,以 及活猪活牛。眼下客船少了,只有几只小渔船偶尔出现。船家大多是傍晚下网,清晨收网,手摇船桨轻点 着水面,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去,留下冷清和落寞的湖面,一如思绪突然消失的大脑。 水边常有两样“静物”,那是垂钓的老人和少年。据说老人身患绝症,活不了多久了。但他一心把最 后的时光留在水边,留给自己的倒影。少年呢,中学生模样,总在黄昏时出现。他也许是特别喜欢吃鱼, 也许是惦记着母亲特别喜欢吃鱼,也许不过是要用这种方式来积攒自己的学费。谁知道呢? 阵雨扑来时,雨点敲打着水面,打出满湖的水芽,打出升腾的水雾,模糊了水平线。如果雨点敲醒了 水面的花粉,水上就冒出一大片水泡,冷不丁看去,像光溜溜的背脊上突然长满疖子。 几只野鸭惶惶地叫着,大概被这事儿吓着了,很快钻入草丛。 不远处,一条横越水峡的电线上,有个黑物突然直端端砸下,激起水花四溅。我以为有什么东西坠落, 过了片刻才发现,那不是坠物,而是一只鸟突然垂直俯冲,捕获了什么以后,带水的翅膀扑棱扑棱,又旋 回高高的天空,在阳光中播下一串闪闪的水珠。我不知道这种鸟的名字,只记住了它一身蓝绿相杂的迷彩。 还有一只白鹭在水面上低飞,飞累了,先大翅一扬,再稳稳地落在岸石上,让人想起优雅的贵妇,先 把大白裙子一提,再得体地款款入座。它一坐好半天,平视远方,纹丝不动,恍若一尊玉雕。但如果发现 什么情况,玉雕眨眼间就成了银箭。一声鹭鸣撒出去,树丛里就有数十只白鹭跃出,扑棱棱组成数十道白 光,在青山绿水中绽放和飞掠。 它们有时候绕着我巡飞,肯定把我误认为鱼,一条比较奇怪的大鱼,大得让它们不知如何下口;小鱼 也经常围着我巡游,肯定把我当成一只落水的大鸟,同样大得让它们不知如何下口。 不知是什么鱼愣头愣脑,胡乱嘬咬,在我的腿上和腰上留下痒点,其中一口咬得太狠,咬在一个脚趾 头上,痛得我从迷糊中惊醒。我这才发现,钓鱼的“静物”已经走了,天地间全无人迹。 其实,这里还有很多人,只是我看不见罢了。想想看,这里无处不隐含着一代代逝者的残质,也无处 不隐含着一代代来者的原质-物物相生的造化循环从不中断,人不过是这个过程中的短暂一环。对人来说, 大自然是人的来处和去处,是万千隐者在眼下这一刻的隐形伪装之所。有人说,接近自然就是接近上帝。 那么,上帝是什么?不就是不在场者的在场吗?不就是太多空无的实在吗?不就是一个独行人无端的惦念、 向往以及感动吗? 就因为这一点,我在无人之地从不孤单。我大叫一声,分明还听到了回声,听到了来自水波、草木、 山林、破船以及石堰的遍地应答。 寂静中有无边喧哗。 (选自韩少功散文随笔集《山南水北》) 文本二: 在我看来,在中国当代的小说家中,很少有人像韩少功那样将随笔写得那么得心应手,那么睿智。经 过办《海南纪实》《天涯》杂志的考验,经过大特区商海浪潮的冲击,他的思想更深刻成熟了,他的文风更 老辣简洁了,他对文学的追求似乎更执著了。他右手写小说,左手写随笔。在随笔的写作中,韩少功天赋 中那种我们称之为智慧的素质被发挥到一种巅峰状态。读着他近年的随笔,我有时会产生出这样一种古怪 的想法:不知随笔这种文体是专为韩少功准备的,还是韩少功天生就应当写随笔? 不管是韩少功无意间碰上了随笔,还是随笔找上了韩少功,韩少功的随笔写得好,却是读过他的作品 的人都公认的事实--那是智慧的独语,是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态的文学化。 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智慧不是聪明的滑头和取巧,不是知识的炫耀和卖弄;智慧从根本上说 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心血的燃烧。韩少功的随笔,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智慧。不过 他的智慧,不是经院或书斋里的智慧;他的智慧,更多的是来自生活的启示,来自他的生命的激发;他的 智慧,不是体现于某篇文章,某个局部或某个词句,而是化为一种精气流荡于他所有的文字中,并成为他 作品的纹章印记,成为他的人格在随笔中的自然呈现。 (摘编自陈剑晖《智慧的独语-关于韩少功散文随笔的札记》)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我”这个下湖游泳者的视角观察和感受世界,文中直接表现“我”的笔墨不多,却让人感觉到 处处都有“我”的存在。 B. 作者面对镜子般的湖面“不知如何是好”,感觉下水打破湖面“实为一大暴行”,生动传达出视湖水为 有生命之物的微妙心理。 C. 老人和少年像两样“静物”一样在水边垂钓,作者不仅欣赏这样一幅安静的生活画面,更赞赏他们面对 生活磨难时的沉静和坚毅。 D. 静是作者刻意营造的大境界,静中又充满生机勃勃的动,包括阵雨、水鸟、游鱼这样真实可感的动,也 包括意念中的“无边喧哗”。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选自韩少功散文随笔集《山南水北》,字里行间流荡着一种睿智和精气,是一篇个性色彩鲜明的 “智慧的独语”。 B. 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这是它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不同之处,而真正的智慧大都来自生活的启 示和生命的激发。 C. 韩少功作为著名作家,写过小说,办过杂志,后来他在随笔这种文体中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文学成就 也达到了巅峰。 D. 凡是读过韩少功作品的人,都认为他的随笔写得好,因为这些作品不耍小聪明,不投机取巧,也不炫耀 和卖弄知识。 8. 请简要赏析文本一中画横线的段落。 9. 文本二认为韩少功的随笔“是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态的文学化”,文本一是怎样体现这些特点 的? 【答案】6. C 7. A 8. ①动词使用新颖贴切,十分传神。如写白鹭栖息时“款款入座”,既拟人化,又切合前文“贵妇”的身 体,妙趣横生;再如写鹭鸣“撒出去”,化无形的声音为有形的物体,生动可感。 ②多用比喻修辞手法,富于表现力。“优雅的贵妇”“大白裙子”“玉雕”“银箭”“数十道白光”等多 个喻体,都运用得非常形象恰切。③动静相映,给人深刻印象。先充分描写白鹭的静,“稳稳地”“纹丝 不动”,再突出刻画白鹭的动,“跃出”“绽放和飞掠”,动静前后对比,形象十分鲜明。 9. ①文本一的思想内核是作者对于世界、自然和生命的哲学思考,文体形式却是一篇意境幽远、文采斐然 的散文,这种将哲学散文化写法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浓厚的文学色彩。②文本一记述的是作者下湖游 泳这样的寻常的生活情景,呈现出来的是一篇优美耐读的文学作品,作品将生活常态文学化,使读者既能 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又得到了文学的熏陶。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更赞赏他们面对生活磨难时的沉静和坚毅”错。由“他也许是特别喜欢吃鱼,也许是惦记着母亲特别 喜欢吃鱼,也许不过是要用这种方式来积攒自己的学费。谁知道呢”可知,作者并不确定少年是否处在人 生磨难中。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的能力。 B.“随笔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文体,这是它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不同之处”表述错 误,不能说小说、散文不需要智慧; C.“他在随笔这种文体中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巅峰”于文无据。文中只说韩少功随笔 写得好,“在随笔的写作中,韩少功天赋中那种我们称之为智慧的素质被发挥到一种巅峰状态”,没有提 及“用武之地和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巅峰”等内容; D.不合文意,因果关系不能成立。认为写得好的原因是“那是智慧的独语,是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 态的文学化”。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段语言的能力。 从炼字角度看,一些动词如写白鹭栖息时“款款入座”,既拟人化,又切合前文,使用新颖贴切,十分传 神。 从描写角度看,写白鹭像“贵妇”的身体“让人想起优雅的贵妇,先把大白裙子一提,再得体地款款入座”, 读来活泼有趣;再如写鹭鸣“撒出去”,化无形的声音为有形的物体,生动可感;“稳稳地”“纹丝不动” 描写白鹭的静态,再以“跃出”“绽放和飞掠”等词语,来突出刻画白鹭的动态,动静前后对比,形象十 分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从修辞角度赏析,运用比喻,“优雅的贵妇”“大白裙子”“玉雕”“银箭”“数十道白光”等都是喻体, 多角度刻画白鹭的形态,形象恰切,极富表现力。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写作特点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文本一“哲学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态的文学化”的特点。找到相关内容按要求分析即可。 文本一中,“手摇船桨轻点着水面,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去,留下冷清和落寞的湖面,一如思绪突然 消失的大脑”“他一心把最后的时光留在水边,留给自己的倒影”“对人来说,大自然是人的来处和去处, 是万千隐者在眼下这一刻的隐形伪装之所。有人说,接近自然就是接近上帝。那么,上帝是什么?不就是 不在场者的在场吗?不就是太多空无的实在吗?不就是一个独行人无端的惦念、向往以及感动吗”等内容 呈现了作者对于世界、自然和生命的哲学思考,这些思考是这篇文章的思想内核。而文体形式却是一篇意 境幽远、文采斐然的散文,比如划线句子的细腻生动,结尾部分的哲思妙想。这就将哲学思考以散文化的 形式表现了出来,写法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文本一记述了作者下湖游泳、老人少年垂钓等寻常的生活情景,叙述语言生动优美,画面温馨怡人,呈现 出来的是一篇耐读的文学作品,这就是作品将生活常态文学化,使读者既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又欣赏到 高妙的语言艺术,得到了文学的熏陶。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熙宁、元丰间,士大夫论天下贤者,必曰君实、景仁。其道德风流,足以师表当世。二公盖相得欢甚, 皆自以为莫及。遂约更相为传,而后死者则志其墓。故君实为《景仁传》。轼幸得游二公间,知其平生为详。 今景仁之墓,其子孙皆以为君实既没,非子谁当志之,且吾先君子之益友也,其可以辞! 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考讳度,赠开府仪同三司。有子三人,长曰鎡,终陇城令。次日锴,终卫 尉守丞。公其季也。 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奎守蜀,道遇鎡,求士可客者,鎡以公对。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曰: “大范恐不寿,其季廊庙..人也。”还朝与公俱。或问奎入蜀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于世。” 时故相宋庠与弟祁名重一时,见公称之,祁与为布衣交。由是名动场屋,举进士,为礼部..第一。故事,殿 廷唱第..过三人,则礼部第一人者必越次抗声自陈,因擢置上第。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 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上疏论民力困弊,请约祖宗以来官吏兵数,酌取其中为定制,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 备水旱非常。又请罢焚瘗锦绣珠玉以纾国用,从之。 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诬人阴私。公独引大体,略细故。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 术,非宰相器。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 狱犴充斥,执中当任其咎。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识者韪之。 以翰林..侍读学士出知陈州。陈饥,公至三日,发库廪三万贯石,以贷不及奏,监司绳之急,公上书自 劾,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陈人至今思之。年六十三,以本官致仕。 元丰初,公已属疾,乐秦三日而薨。讣闻,辍视朝一日,赠右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忠文。 (节选自苏轼《范景仁墓志铭》,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B. 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C. 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上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D. 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廊庙,廊,指殿下屋;庙,即太庙。古代国事必先在廊庙进行谋划,故后以廊庙指代朝廷。 B.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为冲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礼仪规制及学校贡举之法。 C. 唱第,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第,科第,科举考中叫及第,未考中为落第。 D. 翰林,官名,唐朝开始设置,掌管朝廷和地方有关任免、讨伐等机密文件的起草发布。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镇才华出众,处事淡然。他考中进士,被礼部列为第一名;在唱第之时按惯例自陈便可进入上等,而 他却不肯这样做。 B. 范镇心怀百姓,直言敢谏。百姓困顿疲惫,他上疏君王按照开国以来人数的一半核定官吏军队的规模, 以减轻百姓负担。 C. 范镇秉持正义,客观公正。他认为陈执中学问不高,能力不够,应对当时的混乱局面担责,但反对借家 事对其加以弹劾。 D. 范镇德行高标,名动当世。他是熙宁、元丰年间的士大夫公认的贤者;他去世后,君王停止处理朝政一 天,并厚加追赠。 13. 把文中画模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薛奎守蜀,道遇鎡,求士可客者,鎡以公对。 (2)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 14. 苏轼为范镇作墓志铭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薛奎做蜀地太守,在路上遇到范鎰,向他询问可以做门客的士人,范鏃就把范镇推荐给他。 (2)用现在赋税收入数目的十分之七作为开支费用,而储备其中的十分之三来防备水旱灾害以及意外情况。 14. ①范镇道德风流,为当世师表;②苏轼与范镇有交往,详知其生平;③受范镇后人请求。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分析文段及画线句可知,此处是说范公参加进士考试,考取礼部的第一名时在朝堂上经历的事情,可知“出 拜”应理解“出来拜谢”,中间不能断开,“就列”即回到班列,因此在应在“出拜”后断开,排除 AB 两项。又根据常识可知“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为新安主簿”是担任新安县的主簿,这 里是说他考取功名后初次为官的情况,因此两个内容中间不能断开,故在“释褐”前断句,排除 D。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D.“掌管朝廷和地方有关任免、讨伐等机密文件的起草发布”理解有误,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 机密的文件。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按照开国以来人数的一半核定官吏军队的规模”理解有误,文章第四段原文“酌取其中为定制”应理 解为斟酌取它们的中间数作为固定的规模,因此说不是一半。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客”,门客;“以”,介词,把;“对”,这里有推荐之意;“求士可客者”,定语后置句,正常 语序是“求可客者士”。 (2)“十七”,十分之七;“储”,储备;“其三”,其中的十分之三;“非常”,意外情况。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细读文章可知,第一段交待了苏轼为范镇作墓志铭的原因,原文内容有“其道德风流,足以师表当世”“轼 幸得游二公间,知其平生为详”“今景仁之墓,其子孙皆以为君实既没,非子谁当志之,且吾先君子之益 友也,其可以辞”。翻译出来就是第一点为范镇道德风流,为当世师表,我认可范镇为人,愿为他写;第 二点,苏轼与范镇有交往,详知其生平;第三点,范镇的后人认为苏轼是范镇的好友,除了他没人能担此 为范镇写墓志的重任。即可知是受范镇后人的请求。 参考译文: 熙宁、元丰年间,士大夫谈论天下贤能的人,一定会谈到司马光、范景仁。他们的道德和风度,完全 可以作当代人的表率。他们二位相处非常愉快,都自认为不能够比得上对方。于是约定互相作传记,后死 的一个就为对方的坟墓写墓志。所以司马光写了《景仁传》。我有幸能够和他们二位交往,知道他们的生平 事迹比较详尽。如今范景仁的坟墓,他的子孙都认为司马光去世以后,除了您谁能够写墓志呢?况且您是 我们父亲的好朋友,怎么可以推辞呢? 公姓范,名叫镇,字景仁。他父亲名叫范度,朝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有三个儿子,长子叫范鎡,在 陇城令任上去世。次子名叫范锴,在卫尉寺丞任上去世。公是他的小儿子。 他四岁失去父亲,跟随两个哥哥学习。薛奎做蜀地太守,在路上遇到范鎡,向他询问可以做门客的士 人,范鎡就把范镇推荐给他。范公那时只有十八岁,薛奎和他交谈,感到很惊奇,说:“范老大恐怕不能长 寿,他们家小儿子是朝廷中人。”薛奎任满还朝时,就带着范公一起回到京城。有人问薛奎去到蜀地有什 么收获,他说:“得到一个卓越的人,会凭借文章学问在当世扬名。”当时以前的宰相宋庠和他的弟弟宋祁 一时间名气极大,见到范公很是赞赏他,宋祁和他结为平民朋友。因此他的名气震动科举考场,参加进士 考试,考取礼部的第一名。按照惯例,在朝廷宣唱进士及第次序时超过三个人,那么礼部排名第一的人一 定要越过等级高声为自己陈述,于是会提升到第一等级。范公不愿意为自己说话,到第七十九个人才出列 拜谢,然后退回到班列中,没有说一句话,朝廷上的人都认为他很奇特。他初为官担任新安县的主簿,任 期满后,被提拔为起居舍人。 范公上奏章谈论百姓财力困顿疲惫,请求估算一下开国以来官吏军人的数量,斟酌取它们的中间数作 为固定的规模。用现在赋税收入数目的十分之七作为开支费用,而储备其中的十分之三来防备水旱灾害以 及意外情况。又请求停止焚烧锦缎丝绸、埋葬珠宝玉器的墓葬行为来缓解国家用度,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仁宗性情宽容,奏事的官员专靠攻击别人来使自己扬名。有的甚至以暴露别人的隐私来抬高自己。唯 独范公只看别人的主要方面,忽略细微的地方。当时陈执中担任宰相,范公曾经谈论他学问不高,不具备 做宰相的才能。等到陈执中的宠妾打死了一个婢女,御史弹劾他,想要把他赶下台。范公说:“如今天地阴 阳不调和,国家财政匮乏,人民贫困,盗贼盛行,官司诉讼到处都是,陈执中应当承担这些罪责。但是家 庭内部的私事,不是用来责备宰相的理由。”有见识的人都赞同他的说法。 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出京担任陈州知州。陈州闹饥荒,范公到来三天,就打开府库和粮仓拿出三万贯 钱三万石粮食,因为贷借给灾民来不及上奏,主管官员急切地要治他的罪,范公上奏章弹劾自己,皇上下 诏原谅了他。这一年粮食大丰收,贷借出去的钱粮全部还清,陈州百姓到现在都怀念他。年龄六十三岁时, 在这个官位上退休。 元丰初年,范公已经疾病缠身,音乐吹奏了三天后死去。讣告传到朝廷,皇上停止处理朝政一天,追 赠右金紫光禄大夫,谥号叫忠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夷门歌 王维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诗题材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但故事主人公由公子无忌(信陵君)变为夷门侠士侯嬴,从而成 为主要是对布衣之士的一曲赞歌。 B. 这首诗是古体诗,标题中的“歌”与《长恨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意思相同。 C. 七八两句,强调侯嬴、朱亥二人的卑微地位,意在突出卑贱者的智勇,同时也表现了公子不以富贵骄士 的精神。 D. 最后两句专写侯生,慷慨豪迈,又浓郁的抒情风味。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困惑,侯生这样做究竟是为了 什么呢? 16. 请简要概括出本诗的写作思路。 【答案】15. D 16. ①前四句写出了七雄争霸天下的局势,赵国的燃眉之急,魏王的态度;②中间四句写 信陵君礼贤下士;③最后四句赞扬侯生。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表明了作者的困惑”错,“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意思是,侯嬴甘愿以身命报答信陵君 知遇之恩,七十岁老人别无所求。作者对侯生这么做,只有赞美,没有困惑。 故选 D。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本诗共十二句,一至四句交待故事的背景。先写七雄争霸天下的大势,后写“窃符救赵”事件的成因。以 “何纷纷”三字道出天下大乱的局面,以“益围邯郸怠”退出情况的紧急,以“不救”二字表现出形势的 严峻。 五至八句,写信陵君礼遇侯生。连用两个“愈”字,一是写出侯生的有意傲慢,二是写出魏公子的礼贤。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两句,巧用原文,点化为对仗句。 九至十二句专写侯生,与首段呼应。以“献奇谋”,即策划窃符救赵及夺晋鄙军写出其智;以“向风刎颈” 写出其义。末两句写得慷慨豪迈,感人颇深。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猿”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例如在《蜀道难》中,面对高不可攀的山峰,李白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而在《三峡》中,郦道元于树木和山涧之间能听到“ __________________ ”。 (2)《师说》中,士大夫们不能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自认为如果彼此为 师,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状况。 (3)人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我们在古诗中却总能看到男儿落泪,比如唐代就有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猿猱欲度愁攀援 (2). 常有高猿长啸 (3). 位卑则足羞 (4). 官盛则近谀 (5). 出师未捷身先死(座中泣下谁最多) (6). 长使英雄泪满襟(江州司马青衫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猱、度、援、啸、谀、捷、襟。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历来被誉为“文明之邦”,这种称谓并非空穴来风,礼仪制度自古以来就是“立国经常之大 法”“周旋之节文”。 历史一脉相承,文明仍在延续。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也应该巍 然耸立。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精神文明也应水涨船高。公共 场合不要大声接打电话,自助餐厅按需取餐不“哄抢”,后面有人别着急关电梯,这样的文明细节不仅是 思想上的自觉、精神上的自制和升华道德,也是一种行为上的规范。 “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也要构建匹配时代的社会文明,( )成为全社会的文明习惯,并通过持 之以恒的努力,给传统以新生,给岁月以文明。 18.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B.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D.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让自私与冷漠被美德与善举挤压,并让它开枝散叶,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 B. 让自私与冷漠被美德与善举挤压,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并让它开枝散叶 C. 让美德与善举挤压自私与冷漠,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并让它开枝散叶 D. 让美德与善举挤压自私与冷漠,并让它开枝散叶,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 B 19. C 20. 病句修改为:这样的文明细节不仅是一种行为上的规范,也是思想上的自觉、精神上的自制和道德上的 升华。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原文中“水涨船高”是指当今社会中我们的精神文明也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而提升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手法,把物质生活比作水,把精神文明比作船。 A.用“桑麻”借代农事,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B.把“照在花林上的月光”比喻成“一层雪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用“鞍马”借代听琵琶曲的客人,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D.“扪参历井”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美德与善举”承接上文“社会文明”,并且主动句与上下文句式保持一致,排除 A、B 两项; “它”指代的是“文明因子”,应放在“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之后:先“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 子”,再“开枝散叶”,进而“成为全社会的文明习惯”,体现了清晰合理的先后顺序,衔接更紧密,排 除 D 项。 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不仅是……也是”前后句序不当,应该首先指出是“一种行为上的规范”,再进一步指出思想上、精神 上、道德上”; “思想上的自觉、精神上的自制和升华道德”并列不当,短语结构不一致,应改为“思想上的自觉、精神 上的自制和道德上的升华”。 (二)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时代,劳动形态日益多元。那么,传统农业劳动对劳动教育是否还有意义?从生命成长的层面看, 不是耕种需要人,① ,尤其是中小学生。如果错过与自然链接的敏感期,中小学生就会钝化对自然万 物的感觉,而这些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对接劳动新形态,更 要坚守好链接生命与自然的农事劳作。 面对劳动形态的新变化,中小学劳动教育② 。有学校开发家政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做家务,将自 己做的拿手菜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有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创意结合,组织学生深入乡村,体验农 事……这样的劳动教育方式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效果显著。 改进劳动教育方式的同时,我们还要对劳动教育的导向有所觉察。劳动是手段,③ 。准确地说, 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而是为了正向的心性教育。如果把握不住这个核心,学生参加了劳动也不一定能受到 正向的心性教育。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8 个字。 22. 请依据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以“合适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为开头各写一句话。每句不超过 12 个字。 【答案】21. ①而是人需要耕种;②还要改进方式;③教育是目的。 22. ①奠定心理发展的基础;②丰富生活和生产经验;③接受正向的心性教育。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面“从生命成长的层面看,不是耕种需要人”,说明后面应当反过来表达,且需要用“而 是”衔接;再联系后句“尤其是中小学生”说明这里的内容确实应当强调人需要耕种,因此可以写“而是 人需要耕种”; 第二空,联系后文“有学校开发家政课程”“有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创意结合”,以及“这样的劳 动方式”“改进劳动教育方式的同时”等句子,可知这里说的是劳动教育的方式要多样,因此可以写“还 要改进方式”; 第三空,根据前文的“导向”,以及后文的“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而是为了正向的心性教育”,说明需要 注意劳动教育的目的,还要与“劳动是手段”对应,因此可以写“教育是目的”。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及句式变换的能力。 第一段,抓住“传统农业劳动对劳动教育是否还有意义?”“如果错过与自然链接的敏感期,中小学生就 会钝化对自然万物的感觉,而这些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能力发展的基础”,可知此段写的是劳动教育的意 义,即“劳动是学生一切心理活动能力发展的基础”,然后变换句式,让“合适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 开头,后面需要接“奠定心理发展的基础”; 第二段,抓住“要求学生学会做家务,将自己做的拿手菜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组织学生深入乡村,体 验农事”,可知方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能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和生产劳动;然后变换成以“合适的劳动教育可 以帮助学生”开头,后面需要接“丰富生活和生产经验”; 第三段,抓住“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而是为了正向的心性教育”可知,此段是写我们要牢记教育的目的, 是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心性教育;然后以“合适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开头,后面需要接“接受正向的 心性教育”。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李约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他在其编著的 15 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 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 代的中国发生?”1976 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2005 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 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材料二 从钱老之问至于今天,十六年逝者如斯,中国科技长足发展,急起直追,成果振奋人心。“天 问”巡天,“蛟龙”潜海,“嫦娥”月宫挖土归来,“北斗”苍穹笑看神州,“天眼”宇宙搜寻信号…… 中国科技的明天是星辰大海。 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开启中国科技诺奖先河。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是无数科 技工作者胸怀报国梦想,“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成果,都是对“钱学森之问”交出的答卷。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在校园科技节开幕式上,围绕“钱学森之问”这一主题,畅谈你的感受或思考,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演讲稿。 【答案】例文 创新科技,追逐梦想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作为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在这里发言,我演讲的题目是“创新科技,追逐梦想”。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晚年不止一次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起他的忧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 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其实这个问题,应该需要我们这一批青年学生来回答, 我们要成为一名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举办科技节,就是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 意识与实践能力,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科技素养和创造潜能的新时代高素质学生。 科技是强国富民的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正在吹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科技春 风吹拂中华大地,全国人民掀起科技创新的高潮,神州飞天,蛟龙入海,航母巡航,超算登顶,高铁飞驰…… 这一系列科技成果让世界瞩目,让中华儿女无比自豪,不但创造了世界的高度,而且创造了世界的深度与 速度。举办校园科技节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是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丰富我 们学生学习生活,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平台。 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去面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新时代呢?在这里,我想给同学们 三点建议: 第一、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我们的科学课程,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希望同学们对科学保持浓厚的兴趣,多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多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让自己始终有一颗探究事物的好奇心。 第三、希望同学们多积极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包括科学实验、科学探究、社会实践等。 在此,我更希望同学们通过参与本届科技节活动的开幕式,能在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学会观察、学 会思考、学会创新,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树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养成科学习惯。做一个 善于思考、乐于尝试,敢于创造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科学是魅力无穷的,科学是美丽多姿的,科学也是能改变我们生活、美化我们生活的。 让我们一起去体验,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从现在起更加努力地学好各门科学文化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 提高能力,使我们的学习水平、创新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内容指令“‘对钱学森之问’的感受或思考”,材料一由“李约瑟 难题”引出关于“钱学森之问”,聚焦中国科技杰出人才的培养问题,直面现代中国教育痼疾,拷问每一 位教育人,也让莘莘学子扪心自省。一是反思应试教育之弊,如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不注重培养 学生的能力素养,不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反思学生自身的读书功利性及表现,如没有报效祖国的 崇高理,缺乏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存在贪图享乐的意识等等。三是反思社会对教育的急功近 利。“钱学森之问”,折射出了老一辈中国科技人的深深忧虑和殷殷期望。“钱学森之问”,是教育之耻, 也是国家之痛。材料二通过列举法肯定了近十六年来中国科技成果振奋人心的一面,这些成果也很好的回 答了“钱学森之问”,所以从这一点入手,可以激励青年一代要做时代的创新人才,胸怀报国梦想,给钱 老再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立意】(1)中华伟大复兴要基于科教强国; (2)谈应试教育之弊; (3)反思学生读书功利性; (4)科学启迪智慧,科技创造未来。 【素材】(1)感动于钱学森等老一辈科技人“排除万难,弃美归国”的赤忱的报国情怀,感动于邓稼先等 老一辈科技人“克服困难,敢于牺牲”的攻关勇气,感动于黄旭华等老一辈科技人“隐姓埋名三十年”的奉 献精神,感动于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人“一生只做一件事”,九十高龄尚奔波于田间的专注与执着。 (2)实现“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美好夙愿,是科技工作者的理想追求,离不开科技的驱动,离不开知识 的力量。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先 决条件。实现梦想靠得就是科技,只有强大的科技力量才能铸就起钢铁长城般的国防力量,只有强大的科 技力量才能承载着中国经济的飞速腾飞,只有强大的科技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伟大复兴。 (3)当前的教育现状与培养学生的模式,存在着“四轻四重”的现象,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标 准答案,轻创新意识;重习题训练,轻潜能开发;重分数评价,轻个性发展。我们的教育是育人还是育分? 如果说回归教育的本真,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但在某种程度上,我 们的教育是培养做题机器。社会的“学历军事储备”现象造成了学校教师成为“有文化的野蛮人”。老师 高明,学生高超,孩子高分,这种“三高”论造成的其乐融融的局面只会成为家长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作 为一名教育者,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毁了孩子的未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也会 在未来的年代呈现,这是教育必须对名族未来负责的依据。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