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导写及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超出区域的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4 小题,13 分) 材料一: 中外关系史从学科划分上讲,虽归入历史学中的“专门史”,但其构成却不简单,可以用三“跨”一 “遍”来概括,即跨时代、跨地域、跨学科、研究者遍及全球。跨时代指其研究时段从史前延及近现代; 跨地域是说其研究的地理范围包括中国和周边地区以及遥远的异域;跨学科则言其涉及学术领域与方向众 多。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各国都有研究本民族、本国、本地区与中国关系史的学者,所以中 外关系史研究者遍布全球。 由于存在上述特点,从研究成果和论著上讲,中外关系史的关注者往往超出历史学专业之外,有时会 包括其他相关专业的人员甚至境外的研究者。从对研究者素质的要求上讲,虽无一定成法,但普遍有兼通 的要求。研究者应兼通专门史与断代史,既知中国史,也对世界史和地区国别史有一定了解。此外,研究 者最好兼具一两个不同学科的知识,了解海外同行的情况,从全球视角关注自己所从事课题的人才培养机 构和活跃于学术一线的主要专家,以及研究成果的发表园地和重要的文献收藏处等。 (摘编自刘迎胜《培养兼通人才,发展中外关系史学》) 材料二: 我们的研究基点是立足中国看全球,立足全球看中国,核心在于整体观。 首先,从中国本土出发,立足中国立场。任何学术话语体系都是有立场的,每位学者也都会有自己的 主观立场。立场不同,看待历史问题的角度会很不一样。如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中国史通论》,就是站在 为日本服务的立场上倡导“唐宋变革论”,因此其中完全没有明史部分,这是在有意遮蔽明代中日关系的 重要内容。我们的中外关系史研究,要立足中国,讲好中国对外交往的故事,重新审视外国各种成说,推 动学科理论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外关系史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自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其次,立足全球看中国。中国对外关系史是全球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看见树,也要看到林, 认识到中国与全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确切了解历史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所处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认 识历史上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与作用。我们应当在全球史视野下,全面而整体性地看待中外关系从分散到联 系的原因及发展规律。例如,西方学者撰写的几部印度洋史著作都没有把郑和下西洋置于研究内容中,但 郑和在长达 28 年间七下西洋,其主要活动区域正是印度洋。某些西方学者的印度洋研究显然是从西方立场 出发的,而不是从全球史视野看待中国在印度洋的大规模交往活动。如美国学者珍妮特·L。阿布一卢格霍 德《欧洲霸权之前:1250-1350 年的世界体系》一书,在论述 13 世纪与 16 世纪的世界体系时,极大地忽视 了 15 世纪初印度洋国际体系的存在。 用西方范式诠释全球问题,用西方价值观念裁剪中国对外关系史,是与唯物史观相背离的思维方式。 为此,我们应该加强中外关系史研究,走向历史现场,大力开展国内外的中国对外关系历史文化资源 的调查与研究。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国际上发声,让国际史学界了解我们的研究成果、了解中国,提升中 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 全球史是整体的历史,人类文明是相互联系发展的,这一点极富启发性。如今,国际关系格局、世界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甚至“去全球化”之说泛起。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全球治理?重新审视传统中 国的开放性、包容性以及与外界融合的历史经验,反思中国中外关系史,为今天的对外关系政策制定提供 宏大叙事的历史大视野,有助于更好地处理今天乃至未来的全球治理问题。总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既 深化旧的课题,又提出新的课题;既传承旧的研究方法,也开拓新的研究方法与方向。建构具有中国特色 的原创性中国中外关系史核心理论与解释体系,既是创新中外关系史学术体系的内容,也是完善中国历史 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万明《以全球史推动中国中外关系史新发展》) 材料三: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表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全球发展将在文明互鉴观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 学界也应加强对文明互鉴的基础性理论研究。 “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是单向地输出本国文化。我们要在文明互鉴之中反身自问,不断厘清自身文化的 特点,认清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和特点,在学习其他文明中分享中国经验,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张西 平认为,一方面,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对世界文明史的研究。对外文化政策的制定应建立在对对象国 历史文化及中外关系史扎实研究的基础之上,而过去的研究主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重点,对小国、发展中 国家的研究非常缺乏,往往只能借助西方成果。同时,文化走出去也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过 程,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阐释。 (摘编自叶飞《凝聚新时代发展合力,为文化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外关系史可划入历史学中的“专门史”范畴,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的构成涉及多个领域,非常丰富 和复杂。 B.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中国史通论》站在为日本服务的立场,有意遮蔽明代中日关系,完全没有论及明 史部分。 C. 研究中外关系史应兼通专门史与断代史,熟知中国史与世界史及地区国别史,最好兼具一两个不同学科 的知识。 D. 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我国的中外关系史研究要深入探究历史上世界对中国的影 响与作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对世界文明史的研究,还要促使文化走出去,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B. 立足中国看全球,强调的是中国立场和中国特色;立足全球看中国,强调的是全局观念和联系意识。 C. 从全球史视野而不仅仅是从西方立场出发,才有可能将中国明代在印度洋的交往活动置于研究内容之 中。 D. 中外关系史研究具有跨时代、跨地域、跨学科特点,需广泛涉猎、通力合作,因此其研究者遍及全球。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外关系史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 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西夏文字研究 B. 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C. 16 世纪末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活动研究 D. 俄罗斯发现的中国出产的平纹织物研究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中外关系史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答案】1. B 2. D 3. A 4. 中外关系史学是以中外关系发展史为研究对象的,以跨时代、跨地域、跨学科、研究者遍及全球为特点 的研究中外关系从分散到整体的原因及发展规律的历史学分支学科。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指代错误,原文材料一第一段“其构成”指中外关系史的构成,并非指历史学中“专门史”的构成。 C.程度错误,原文材料一第二段是“有一定了解”,不是“熟知”。 D.关系错误,从材料二“首先……其次……”来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与“探 究历史上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与作用”是并列关系,不是目的和行为的关系。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D.强加因果关系,“中外关系史研究具有跨时代、跨地域、跨学科特点”和“其研究者遍及全球”并非因 果关系。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西夏文字”是我国古代西夏国党项族的文字,对其研究属于国内文字学研究范畴,不属于中外关系史 学研究范畴。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本题要求给中外关系史学下一个简要定义,需要学生认真梳理材料中关键信息,然后提炼概括。 首先,材料一第一段说,“中外关系史从学科划分上讲,虽归入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等内容可以看出 中外关系史学是历史学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中外关系发展史”; 其次,材料一第一段,“可以用三‘跨’一‘遍’来概括,即跨时代、跨地域、跨学科、研究者遍及全球”“所 以中外关系史研究者遍布全球”等内容可以提炼出其“跨时代、跨地域、跨学科、研究者遍及全球”的特 点; 最后,从材料二“我们应当在全球史视野下,全面而整体性地看待中外关系从分散到联系的原因及发展规 律”“全球史是整体的历史,人类文明是相互联系发展的”等内容可以看出中“外关系史学”是“研究中 外关系从分散到整体的原因及发展规律的”。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得出:中外关系史学是以中外关系发展史为研究对象的,以跨时代、跨地域、跨学科、 研究者遍及全球为特点的研究中外关系从分散到整体的原因及发展规律的历史学分支学科。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2 小题,9 分) 路标 王愿坚 天边上,最后那一小块挂着晚霞的云彩,轻轻飘闪了一下,眨眼工夫就消失了。夜色,像块奇大无比 的灰布,悄悄地伸展开来,罩住了整个草地。 通信员罗小葆一手拄着那根用来探路的木棍子,一手抓着腰间那块小木牌,呆呆地看着这夜幕四合的 情景,不知要往哪里走。 过去的六天里他都是跟在连队里走的,他用不着打问路线,用不着辨别方向,只要把自己那块心爱的 小木牌往老班长背包上一挂,瞅着它一步不落地走就行了。那块识字木牌,比一本书略大点儿,刮得溜平, 上面还刷了两遍桐油。这是在遵义地区休整时,老班长给他做的。从那时候起,他每天请小文书在上边写 上几个生字,然后一边走,一边认。 谁想到就在今天中午时分,部队遭到了突袭,老班长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就在老班长被扶上担架的时 候。他突然挣扎着欠起了身,把识字牌递到小罗手里,指着上面新写的“北上抗日”四个字,问道:“都 认识啦?” “认识……”小罗的喉咙哽住,说不下去了。他扑在了老班长的怀里。 “意思呢,一定要搞清楚,这是个战略问题哩!”老班长把小罗抱紧了,像过去一样讲起来,“毛主 席说过,往北走,出草地,到陕北,去……”他急剧地喘息起来。 “去迎接抗日高潮!”小罗一下子把话接过来。 他想起要去给老班长弄点儿水喝。可当他找来了一小碗干净的清水的时候,连队已经走远了。于是, 他掉队了。到了这时,他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跟在队伍的行列里是多么幸福,也真正感到了辨别方向的重 要。 一个个草墩被他踩到了脚底下,一道道烂泥河沟被他跨过了…… 忽然,在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星火光。这火光,被草地的水汽笼罩着,发出一环环色彩斑斓的光圈,映 照着这黑沉沉的草地,也照亮了罗小葆的心头。 一堆堆篝火余烬的旁边,同志们有的躺着,有的背靠背坐着,都在香甜地睡着。罗小葆小心地绕过他 们,走向一堆还在燃烧着的篝火边,这才看见在对面还坐着一个同志。只见这个同志坐着一个小衣包,一 只臂肘靠在一只铁皮箱子上,膝盖上搭着一张地图,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看一会儿,抬起头,凝神思索 一会儿,拿红铅笔在图上做个记号。 他看着那个同志手里的地图,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如此强烈,终于使他憋不住低低地喊 了声:“报告!”绕过火堆,走了过去。 那个同志慢慢地从地图上面抬起了头。 看着那慈祥的笑脸,罗小葆的拘束一下子消失了。他又向前迈了一步,指着地图说:“你是领导同志 吧,你一定知道明天的行军路线……” “路线,当然有啰!”领导同志抓住了小罗的手,拉他在铁皮箱子旁边坐下,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圈, 说道,“看,一直往北,走上半天多点,就是班佑——就走出草地了!” “真的?!”罗小葆高兴地叫了声。 “来,先开饭!”领导同志用笔杆夹起了一粒胡豆,吹了吹,轻轻放到了小罗的手心里,然后从文件 箱上的一个大铜墨盒底下抽出一张纸,动手写起字来。 “不,我也还有任务哩!”罗小葆把擦干净了的识字牌放到领导同志面前,要求道,“我今天的课还 没上呢!同志,教我几个字吧!” “学习?好!”领导同志看着识字牌,赞许地点了点头。他拿起毛笔,转身把笔尖在身边草叶上的露 珠里蘸了蘸,又在墨盒里匀了匀,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 他用笔尖指点着,逐字念着:“向、北、前、进!” 罗小葆也跟着念:“向北前进!” “向,就是方向的向……”领导同志逐字讲解起来。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语调很慢,讲得那么仔细, 又那么清楚。 罗小葆用心地听着。随着讲解,在他面前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情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正在向着北 方,向着陕北的高原大步前进。 “字,就这么讲。”领导同志讲完了,又和蔼地问道,“那么,为什么要‘向北前进’呢?” “我们红军要北上抗日。” “还有呢?” “还有,”小罗歪着脑袋想了想,“那里有陕北根据地,我们红军可以休息、整顿、发展……” 领导同志点点头,高兴地笑了。他亲切地揽住了小罗的肩膀。 罗小葆念着,认着,写着,把这几个字记在了心坎上。这四个字和领导同志的讲解把他引向了北方, 引进了一个新的天地。仿佛眼前这一堆篝火化成了一簇花,像他家乡的映山红一样的花,这是陕北根据地。 罗小葆醒来的时候,天已亮了。东天上一抹朝霞正在上升、扩展,在广阔的草地的东侧,一轮红日正 跃出地平线,把整个草地照得透亮、火红。 这时,一个背驳壳枪的红军战士走过来,微笑着说:“毛主席要我等部队出发的时候再叫醒你。” 罗小葆惊住了:“毛主席?” “是啊,昨天你不是和他一起待了半夜?” 罗小葆急问:“毛主席在哪儿?” “在前边!”警卫员朝北一指,“带着部队出发了。” 罗小葆激动地一跃而起,向着部队走去的方向奋力跑去。 红军长征的部队,正一路路、一行行,踏着开满鲜花的草地,向北走去。他们走着,在没有路的荒凉 草地上踩出了路。 罗小葆跑了一程,来到一棵丈把高的树下。他停住了脚,注视着正在走向前来的红军队伍。突然,他 折下了一截树枝,把他那心爱的识字牌牢牢地挂在树杈上。 “向北前进”四个亮闪闪的大字,像一个金色的路标,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 (有删改) 5.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追赶大部队的罗小葆为人物线索,以反复出现的小木牌为事物线索,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相互作 用。 B. 小说借罗小葆回忆老班长教自己识字的情形,刻画了老班长形象,倒叙的方式使故事一波三折,增强了 可读性。 C. 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夹”“吹”“放”等动作描写,刻画了毛主席平易近人、关心爱护普通战士的形 象。 D. 罗小葆与老班长、毛主席、警卫员的三个对话场景,构成了故事主体,有利于推动故事发展,巧妙塑造 人物。 6. “他,沿着这条路迎来了胜利,还要沿着这条路胜利地走向前去。”这是原作的结尾,你认为保留这个 结尾好,还是删改后的结尾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5. B 6. 答案示例一: 保留这个结尾好。①“这条路”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味,增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②从情节上来看,使 故事有了明晰的结局,给人以希望和力量;③正确路线的指引会让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有力突出“路标” 的作用,深化主题。 答案示例二: 删改后的结尾好。①“像一个金色的路标”,运用比喻,形象生动,照应标题;②“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 指明了路标的导引作用,给人力量、勇气和希望,深化主题;③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解析】 【分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B.“倒叙的方式使故事一波三折,增强了可读性”错误,第三段到第八段应该是插叙,补充说明罗小葆是 怎么掉队的。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先明确观点,再阐述理由。 比如保留这个结尾好。理由是“这条路”一语双关,既指脚下的道路,又指革命进军的方向,“这条路” 具有象征意味,增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从情节上来看,罗小葆从迷路到脚下有路,心中有路,使故事有了明晰的结局,从罗小葆身上让人看到了 希望和力量; 毛主席正确路线的指引会让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有力突出标题“路标”的作用,深化革命必将胜利的主 题。 比如删改后的结尾好。“像一个金色的路标”,运用比喻,把“大字”比作“路标”,形象生动,照应标 题“路标”; “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毛主席正确的战略思想给了他、给了所有人力量和信心,鼓舞着每一个革命同 志,现在的结尾指明了路标的导引作用,给人力量、勇气和希望,深化主题; 读者效果上,罗小葆的未来是一片光明,革命也会必然取得胜利,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51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25 分) 贾谊论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 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 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 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 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 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 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 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 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 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 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 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 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 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 其所发哉!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 B.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 C.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 D.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是儒家理想中圣人辈出的社会。 B. 圣人,指道德智慧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C. 玺,印章,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和皇后的印,自此延承至后代王朝。 D. 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后也指有勇无谋或平常的人。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 A. 贾谊才高于世,可为王者之佐。苏轼认为,通过贾谊的文章,可以看出贾谊具备杰出的政治才能,如果 他的规划方略能得以实施,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也不能超过他。 B. 贾谊急于事功,不能藏身待时。苏轼认为,“有所待”“有所忍”是君子施展抱负必须经历的艰苦过程, 贾谊不受汉文帝重用,并非全是文帝的过错,而是不能自用其才。 C. 贾谊孤高不群,为权贵们所忌。苏轼认为,贾谊除了取得皇帝的信任,还应争取绛侯、灌婴这些权贵的 支持,和他们交往游玩渐渐建立起深厚友谊,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D. 贾谊不善处穷,以致郁郁而终。苏轼认为,君主得到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的性格,就像 苻坚对待王猛那样,推心置腹的对待他们,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3)重念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答案】7. D 8. C 9. C 10. (1)阿房宫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宫殿高耸,)遮天蔽日。它沿着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 走向咸阳。 (2)即使用严刑峻法来督察他们,用发威动怒来震慑他们,最终苟且以求免于刑罚但不感念皇上的恩德, 外表恭顺但心里并不顺从。 (3)又考虑到君实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4)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 亏损,这是灭亡的途径。 【解析】 【分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犹曰”省略了主语“孟子”,在前面断开;“其君”是“弃”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C。 “三宿”是表时间,“三夜”的意思,由后面“出昼”可知应是在昼地住了三夜,“三宿而后出昼”应连 在一起,排除 B。 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 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C.“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和皇后的印”说法错误。玺,秦汉以后专指皇帝的印。 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和他们交往游玩渐渐建立起深厚友谊”,表述有误。文中“优游”是从容的意思,不是游玩。 故选 C。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隔离天日”,遮天蔽日;“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往西;“构”,动词,建筑。 (2)“董”,督察;“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正确语序为“以严刑董之”,用严刑峻法来督察他们; “振”,通“震”;“振之以威怒”,状语后置,正确语序为“以威怒振之”,用发威动怒来震慑他们; 两个“而”,表转折,却。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3)“视遇厚”,很看重;“具”,详细;“所以”,表……原因或者理由。 (4)“兵”,武器;“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在赂秦。赂 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这是灭亡的途径。 参考译文 人要有才能并不难,要使自己的才能施展出来实在不容易。可惜啊,贾谊虽然能够做帝王的辅佐之巨, 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成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 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的原因,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 错,也有可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过他呢?遇到像汉文帝 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 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 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 的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 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 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 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 了。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 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 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完全抛弃旧有的规章制度,采用他的新主张, 也太困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 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和他们加深交往,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 自己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 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郁结烦闷,心绪不宁,表露出退隐的思想。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 于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划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 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 足。 自古以来的人们,倘有超越当代的才气,也必然会有被世俗厌弃的毛病,因此如果不是英明智慧、不 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 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 就是因为能够这样做吧。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 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 能重新振作起来。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呀,谨慎的对待自己的立身处世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6 分) 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红蕉① 柳宗元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②眺林际,槭槭③无遗芳④。 【注】①此诗是作者被贬至永州任司马时所作。②回晖:夕照。③槭槭:拟声词,落叶声。④遗芳:指寒 冬季节百花凋谢后遗留下来的香花芳草,如菊花、梅花等。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首联描写了红蕉的外表,着重突出其冬末开放、鲜润艳丽的特点。 B. 颈联对比反衬,以“远物”为世所重,突出自己被贬永州的身世之感。 C. 颔联状写红蕉正午太阳般的颜色、窈窕可人的身姿及凌霜开放的品性。 D. 本诗借物以抒怀,寄寓深切,语言简淡高古,读来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12. 这首诗的尾联有怎样的含意?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1. C 12. 第一问:尾联写诗人将目光转向夕照下的山林,一片落叶声中,看不到一朵鲜花。 第二问:①远处的萧条景象和眼前“窈窕凌清霜”的红蕉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对红蕉无畏清寒的喜爱、 赞美之情;②群芳已经消失,红蕉也将凋谢,寄寓着对自己命运的深深的忧虑。 【解析】 【分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颔联状写红蕉正午太阳般的颜色”错误。正阳,指农历四月,正阳色指红蕉至秋冬仍保持春夏时的颜 色,不是状写红蕉“正午太阳般的颜色”。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解释“尾联有怎样的含意”,即对尾联进行诗意化描绘。 尾联“眺”为动词,是作者的动作,描写诗人极目远眺。“回晖”“林”“无遗芳”是作者眺望所见,可 见,在夕照下一片落叶声中,看不到一朵鲜花。 抒发的情感:整首诗重点描写了红蕉的娇艳,和它“窈窕凌清霜”的耐寒特点,尾联写林木萧条,正与红 蕉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红蕉的娇艳和无畏清霜的特点,以表达对红蕉的赞美。 从本诗的题材、主旨角度看,本诗属于咏物诗,作者借红蕉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品性。诗中红蕉 虽在“清霜中”傲然开放,但毕竟天已冷,最终也难免凋零的命运;而此诗是作者“被贬至永州任司马时 所作”,作者担忧红蕉命运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的境遇担忧。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20 分)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 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 (4)《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 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6)《六国论》中“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_______,_______。 (7)《登岳阳楼》中,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 (8)《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二句,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发对前代吊 古、怀古不满之情。 (9)《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______,______。” (10)《游园(【皂罗袍】)》中写杜丽娘面对这良辰美景引发苦闷、惆怅,烦愁难遣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1). 以吾一日长乎尔 (2). 毋吾以也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 亦使后人而复哀 后人也 (5).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6).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7). 度义而后动 (8). 是而不见可悔 故也 (9). 各抱地势 (10). 钩心斗角 (11). 盖失强援 (12). 不能独完 (13). 戎马关山北 (14). 凭轩涕泗流 (15). 千古凭高对此 (16). 谩嗟荣辱 (17). 短发萧骚襟袖冷 (18). 稳泛沧 浪空阔 (19).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 赏心乐事谁家院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毋”“钩”“戎”“谩”“萧”“骚”“襟袖”“沧”。 三、语言文字运用(17 分) (一) 请阅读《美丽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各题。 ①托尔斯泰称自己为“丑陋的列夫”,而我觉得托尔斯泰非常美丽。不论是在往昔的少女时代,还是 进入了古稀之年的今天我一向觉得:托尔斯泰 地美丽。 ②他的博大的智慧,他的仁慈的心灵,是我认为他美丽的主要原因。 ③记得我当学生的时侯,就读了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三部长篇巨著。读完 之后,掩卷沉思,不明白这位老人用了什么样的技巧,把他笔下的人物刻画得那样 。闭上眼睛, 娜塔莎、安娜、皮埃尔、聂赫留朵夫等形象,立刻活跃了起来,一个一个,仿佛是一粒粒闪耀在月光下圆 润饱满的珍珠,他的才华实在太 了。 ④所以,每逢我读完托尔斯泰写的一本书都要对着他的画像仔细观看。他的画像有时印在书的扉页上, 有时印在杂志上,都是出自俄国著名肖像画家列宾之手。 ⑤托尔斯泰有着卷曲的花白头发和胡须,天庭十分宽阔饱满,眉骨突出。眼睛深陷、大鼻子、大手, 总是皱着眉头在沉思,一幅深沉而忧郁的表情。他的每一条皱纹里,似乎都流露出睿智与仁爱之光。他哪 里有一丝一毫的“丑陋”?我常常目不转睛地向他行注目礼,觉得这位老人长得实在太美了。 ⑥随着年龄的增大,我渐渐地学着观察社会,又读了许多 托尔斯泰的文章和书,还有英国人 英德与法国人罗曼·罗兰分别为他写的传记,慢慢地理解了托尔斯泰这位作家的特别伟大之处,以及为什 么他被人称为“俄罗斯伟大的心魂”。 1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异乎寻常 栩栩如生 卓越 关于 B. 无与伦比 栩栩如生 卓越 关于 C. 无与伦比 惟妙惟肖 卓著 对于 D. 异乎寻常 惟妙惟肖 卓著 对于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的“托尔斯泰”都可以换成“他”。 B. 文中加方框的两个“等”字,用法不同。 C. 文中加下划线的两处引号,用法相同。 D. 将第⑥段置于③④段之间,全文会更连贯。 【答案】14. A 15. B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和辨析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异乎寻常”,跟平常的情况很不一样。“无与伦比”,意思是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 类的东西。这里强调托尔斯泰的美与平常意义上的美是不一样的,所以用“异乎寻常”,排除 BC。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 常逼真。这里指托尔斯泰作品中刻画的人物逼真,所以用形容艺术形象的“栩栩如生”,排除 D。 “卓著”,指突出显著。“卓越”,杰出的,超出一般的。这里指托尔斯泰才华杰出,超出一般,用“卓 越”。 “关于”,介绍事物包含的范围或内容,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作定语。“对于”, 表示指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这里后面接的是“托尔斯泰的文 章和书,还有英国人英德与法国人罗曼•罗兰分别为他写的传记”,是介绍作者读书的范围,所以用“关 于”。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 A.改换后句意不明确,第一处改换后读者不一定能知道作者讲的是谁,后面两处作者有意不用代词其实也 是为了更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 B.前者表示完全列举,后者表示列举未尽,用法确实不同,判断正确; C.前者“丑陋的列夫”表示引用,后者“丑陋”表示强调,用法不同,判断错误; D.改后逻辑上不连贯。文章先以“托尔斯泰非常美丽”总起全文,引出下文。③④段再从肖像和“良知” 方面概括说明其“美丽”。然后第⑥段过渡到从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等角度,思路清晰,不宜变换顺 序。 故选 B。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起床后,有个问题困扰着不少人:① ,还是先刷牙?先吃饭,口腔里味道重,有些没胃口; 先刷了牙,饭后又觉得牙齿不干净了。 ②____,一是为了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二是清除口腔细菌。细菌繁殖速度非常快,两次刷牙间隔 时间内产生的细菌,会在 12 小时后形成牙菌斑,并进一步导致龋齿和牙周病。早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在牙 菌斑成熟前,将细菌“赶出”口腔。所以,在早饭前还是早饭后刷牙对于普通人来说区别不大。 需要提醒的是,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引起龋齿,而进食后酸性物质的形成速度非常快。因此,对于龋 齿患者来说,最好③ 。对于牙周炎患者来说,最好在早饭前刷牙,清理细菌;而餐后好好漱口, 清除食物残渣。 16.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6 个字。 17. 请分别用一个肯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 【答案】16. ①先吃早饭;②我们日常刷牙(刷牙目的有二);③在早饭后刷牙。 17. ①早起先刷牙还是先吃饭是个困扰。②普通人早饭前、后刷牙均可。③牙病患者可以视情况而定。 【解析】 【分析】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结合后文 “先吃饭,口腔里味道重,有些没胃口;先刷了牙,饭后又觉得牙齿不干净了。”可知这 是两种情况,“吃饭”“刷牙”两件事,而“还是先刷牙”已经给出,所以应填“先吃早饭”。 ②处,结合后文“一是为了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二是清除口腔细菌。”可知,这是刷牙的目的,所以 横线处应该是总结的句子,可以填“我们日常刷牙”。 ③处,结合前文“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引起龋齿,而进食后酸性物质的形成速度非常快”可知,进食后酸 性物质腐蚀牙齿引起龋齿,题干前提是“对于龋齿患者来说”,所以应填“在早饭后刷牙”。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 题干要求用一个肯定句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段,冒号有提示下文的作用,所以首句“起床后,有个问题困扰着不少人”是关键句。因此第一段的 主要意思是:早起先刷牙还是先吃饭是个困扰。 第二段,通读文段后,可以发现这一段的结构是“分——总”的结构,所以最后一句“在早饭前还是早饭 后刷牙对于普通人来说区别不大。”因此第二段的主要意思是:普通人早饭前、后刷牙均可。 第三段,通过语句“因此,对于龋齿患者来说,最好……;对于牙周炎患者来说……”可知,这是两种不 同的情况,因此第三段的主要意思是:牙病患者可以视情况而定。 18. 下面的文段有五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疫情面前,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②无论是谁,都必须做到“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③这是切断疫情传播过程、防止疫情扩散的最有效措施。④只要据实报告,就可以使自己获得及时的隔离 与救治。⑤让亲友乃至更多的人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才能让管理部门充分掌握疫情和警示信息,更有效 地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⑥如此,才有利于疫情防控的大局。⑦相继曝光的隐瞒案例无时无刻都在敲响 着警钟。⑧事实证明,疫情防控工作仍容不得我们一丝一毫的懈怠。 【答案】②句,“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改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③句, “切断疫情传播过程”改为“切断疫情传播途径”。④句,“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⑤句“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改为“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措施”。⑦句,“无时无刻都在敲响着警钟” 改为“无时无刻不在敲响着警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语病的能力。 ②“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不合逻辑,应改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③“切断疫情传播过程”中,“切断”“过程”搭配不当,改为“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④“据实报告”不是“使自己获得及时的隔离与救治”的充分条件,关联词运用不当,“只要……就……” 表述绝对化,换成表示条件关系的“只有……才……”。 ⑤成分残缺,“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缺少宾语,改为“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⑦语序不当,“给我们不断地敲响警钟”改为“不断地给我们敲响警钟”;“无时无刻”必须与否定词 “不”搭配,“无时无刻都”改为“无时无刻不”。 四、写作(60 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有人说,吸取经验,才能做对事,才能少走弯路;也有人说,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别样的风景。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多走“弯路”才能成功 有人说,吸取经验,才能做对事,才能少走弯路。可是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别样的风景。在人生 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都非走不可,即使摔得鼻青脸肿,碰得头破血流,也心甘情愿,这就是我们年轻时 候走过的弯路。 人的成长,要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我们从无知的少年时期迈入朦胧的青年时 期,继而进入才能与智慧并存的中年时期。人生的岔路口很多,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加以评断,我们慎重地 选择,在选择之后,就必须从容地面对无论是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什么样的铜墙铁壁,我们不可以逃避, 不可以退缩。逃避的、退缩的是懦夫。而总是逃避的,他将失去许多学习的机会,他将不会成长。倒下了 有什么可怕的呢?从哪里倒下,就从哪里爬起来,趁着我们还年轻,在错误面前,我们还有时间去修复, 去完善。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在失败中拾起教训,为下一步成功措建起一座桥梁。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当勇敢地去尝试,尝试任何自己想要的,尝试不同的“弯路”。这样到了暮年, 我们才不会遗憾于自己无趣的一生已到夕阳西下之处。当回忆起自己精彩的一生,当发现自己经历了许多, 也会觉得不枉此行。任何一个漂亮的结果都是在尝试中产生。爱迪生发明电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此多 的“弯路”才换来了世间的光明,而爱迪生面对每次尝试以失败告终的结局没有放弃,这更加增强了他的 信心,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过了无数次的弯路后,他终于赢了,在黑暗面前,他赢了。 人生的弯路经常,但我们也可避免不必要的弯路。在每次弯路后,我们应当停下来,仔细想想,这次 走的为什么会是弯路,当初我为什么要这么走,怎样才可以不走出这样的弯路等等。再认真地想想下步该 怎么走。也许有人认为,人生不必苛求,但我却认为,你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当走好每一步,过 好每一天,得对得起自己。或许这样会很累,但我觉得值! 记得有人说过,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最美的绝唱。是的,只有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受考验,走 过这一段段非走不可的弯路,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 这一段段非走不可的弯路让我们走向成熟,走向坚强!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是材料作文。原材料很简约,就只有一句话:有人说,吸取经验,才能做对事,才能少走弯 路;也有人说,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别样的风景。这两种观点是矛盾对立的,但都有一定的道理。考 生可选择其一进行阐述,也可以综合立意,辩证的看待“走弯路”。 的确,善于吸取经验教训的意义和价值,那就是可以少走弯路,早一点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及时 而快捷,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即善于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但是,人生有些经历非得自己 走一遭不可,有些东西单靠借鉴他人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借鉴他人的经验,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因人而异,不能机械地借鉴。如果自己亲身实践哪怕走一些弯路,也是人生的一 种历练,即便是挫折和失败,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呢? 注意文体要求议论文。 【立意】1.走出前人先贤的阴影,走自己的路;挣脱影子,保持本色。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前人走 过的路。3.跟在别人后面,走好自己的路;从追随到开拓。4.先跟别人学,然后超越他,走出自己的路。5. 步前人之路,守我心之独立;引他人慧,铺自己路。 【素材】1.直路——宽阔,笔直,距离短,速度快省时省力,好的方法咱们借鉴,好的经验咱们吸取。走 直路时,心无旁骛,直截了当。但直路过后,你的心中有没有一丝遗憾?似乎这一切都来的太顺利,还没 有更深刻的感受,便结束了,心里落下一-阵阵的空虚,这也是常有的事。 2.不惧怕弯路的人,会一直咬紧牙关走下去,不论这一路是险滩还是激流,他始终坚信等待他的必将是大 海,是草原和鲜花。当然,弯路上他们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他们也必须学会去放弃,聪明的人会看重长 远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成功而有的人不会成功,有的人畏惧这条路,他永远都不会走上这条路, 而是选择去逃避,到了最后,还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3.步入书城,有那么多的《高考捷径》、《状元之路》一类的书,在激烈竞争的升学年代,莘莘学子又何尝 不想一步登天金榜题名呢?打开电视,有那么多的减肥广告,声称其效果一劳永逸,永不反弹,这又何尝 不是广大爱美女性的理想之所在吗?走进园林,弯弯曲曲的小径一直通向没有尽头的远方。游览其中,驻 足观看,你会发现中国园林那特殊的美。窗中有景,门中有景,湖中也有景,这也正得益于园中弯路所创 造的特殊效果。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