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自强方能得胜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开讲座,解读中国神话故事,引起轰动和热议:
“我们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
的神话里,大是他们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钻木取火。面对末日洪水,我们
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中国人的神话里,他们的祖先战胜了洪水。看吧,仍然是斗争,与
灾难作斗争!——大禹治水。假如有一座山指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
而易见,搬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的故事里,他们却把山搬开了!——愚公移山。”
中国故事里有中国人的精神基因,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
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把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进行了对比,可用异
同分析法解读材料。
(火)
西方:上帝赐予的、普罗米修斯偷来的→依靠外力;
中方: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依靠自己、坚韧不拔。
(水)
西方:躲在诺亚方舟→胆怯、懦弱;
中方:大禹战胜了洪水→依靠自己、主动抗争。
(山)
西方:面对山的阻拦选择搬家→懒惰;
中方:愚公移山→主动抗争,不怕输、不服输。
综上所述,在西方,人们把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寄托于“神”,而在中国,人们却是靠着
不断与自然、灾难、环境斗争才延续到现在,中国人依靠自己生存,而不是把希望寄托苍
天,这就突出了中华民族勇于抗争、不畏艰险,不为天制,勇于与灾难、自然、环境抗争,
中国人凭借双手生活,依靠自己生存、不怕输、更不会服输的斗争精神,这也就是中华民
族的民族精神和信仰,也就是中国故事里中国人的精神基因的体现。
中国故事里的中国人的精神基因有:与自然、灾难,环境等不断做斗争;自力更生,
不惧命运;战天斗地,永不屈服;坚持、执着、不妥协;中国人的信仰——自己;等等,
围绕这些展开作文即可。
【立意】1.勇于抗争,成就华夏民族精神。
2.对抗灾难,生生不息。
3.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唯我中华。
4.永不服输,猛志常在。
5.坚守华夏信仰,屹立民族之林。
【素材】1.君不见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君不见勾践为灭吴,卧薪尝胆不觉
苦;君不见唐太宗为国为民,虚心纳谏。他们的故事之所以永载史册,流传至今,是因为
他们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正是因为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这艘大船才能
一直在世界之海中遨游。而如今时代已变,但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它就像一坛
老酒,经过时间的沉淀,反而愈发醇香。
2.“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信仰,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习近平主
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如是说。正如哈佛大学神学教授所道,我们的精神信仰,既不是上天赐
予也不是凭空产生;我们的精神内核,既不是逃避摆脱也不是迷信权威;我们的民族精神
是奋斗,挑战,坚持,既有猛虎的虎啸,又有蔷薇的芬芳。
3.我们的祖先用钻木取火、坚韧不拔的摩擦,获得火种;面对末日洪水,我们的祖先
没有逃避,大禹挺身而出战胜洪水;面对太阳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千百年来,我们的祖
先一直用实际行动,向后世的子孙阐释何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那就是不惧困难,勇于
挑战,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4.一则神话故事解读中华民族的信仰,一曲歌谣传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哈佛教授的
眼中,火,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毅力;水,是中华英雄的勇于担当、舍己为人;太阳,
是中华英雄对民众福祉的追求与维护。在我们的眼中更是如此。从远古传说到神话故事再
到民间歌谣,都透露着我们的精神信仰,和信仰之下千古流传的民族精神。
5.相信自己的力量。华为自力更生,坚持自主研发芯片。所以它可以不受外界变化的
干扰,面对贸易争端无所畏惧。那些依赖进口不肯自己拼搏奋斗的企业,一旦被断芯,将
难以存活。这就是靠自己与靠他人的区别!中国精神提倡的就是这种不屈不挠自力更生的
拼搏精神。
范文
自强方能得胜
中华上下五千年,何以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唯以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
何为精神信仰?吾以为:自强方能得胜。
哈佛大学教授在解读中华民族信仰时提到:西方的火苗是上帝赐予的,面对末日的洪
水他们躲进诺亚方舟,太阳神神圣不可侵犯;而在中国,火苗是钻木而得,洪水亦可被战
胜,太阳也该屈服于人类。这无不说明,从古时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便是:自强
方能得胜。
为何中华五千年文明浩如烟海,从不断绝?为何十四年抗战,华夏儿女马革裹尸,前
仆后继?何为其然也?静默思之,一往无前、自强自立之精神信仰使之然也。我们不得不
承认,无此精神信仰,便无我泱泱华夏,神州大地。
看,成都水灾时李冰父子忙碌的身影,最终成就了“天府之国”;听,广袤大地上刘邦
起义的呼喊,最终撕破了秦国暴政的锦缎……在古时那个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封建社会,
尽管生产技术并不发达,尽管人们的思想深受束缚,可那时的人们在灾祸面前也并非无动
于衷,他们在反抗,在挣扎,他们心中始终有一股不灭的信念:自强方能得胜,人定胜天。
历史的画卷延展到今天,古人同天搏斗的身影虽已远去,可中华民族自强得胜的精神
信仰不仅没有消磨,反而愈烧愈烈。时针走到今天,天眼、墨子卫星、港珠澳大桥,风云
5 号……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体现。乡村医生梁益建、最美教师支月英、
大国工匠李万年……中华民族的信仰在这些人身上得到传承。
面对自己,史铁生曾说,上帝先让我坐下,现在让我躺下。拥有一个让人绝望的身躯,
可是铁生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明白“纵而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在患病期间完成著作《我
与地坛》,解剖自己,更触动世人。然而反观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抱着“过一天算一天”
的想法在市场“混日子”呢?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更要赓续过往,牢记自身使命,继承先
辈传统,弘扬好中华民族自强方能得胜的精神信仰。“船在海上,马在山中。”身为中华儿
女,必行中华之事。纵使狂风巨浪,亦有“一苇以航”的勇气。
海子说:“要有最平凡的生活与最朴素的梦想,即使天寒地冻,路遥马亡。”今日之我
们亦应有此信仰,古风流韵,自强方能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