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考前预测复习(上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作文考前预测复习(上海)(含答案)

ID:691910

大小:87.17 KB

页数:43页

时间:2021-05-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群群是个胖老师 1 2021 作文考前预测复习 (上海卷) 侧重递进式 时政延展出的话题 1、互联网孤独——人际边界 人际边界是指人与人之间基于人性与规则形成的界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 展,是否具有人际边界的意识,对个人和社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你对“人际边 界意识”有怎样的认识?请就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刺猬如何相拥 纽约的地铁站台里有一块著名的告示牌,上面写着:请不要与陌生者对视超 过两秒,请尊重人们的孤独。 这里的“孤独”未必是某种强烈的情感,而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状 态,既人际边界。纽约这座超级城市的繁忙地铁站,其实恰是这个复杂,仓促, 人来人往的现代社会的缩影。 人性深处本有着对于孤独和隐蔽的需求,这是人性安享心灵自由的本能,是 人们面对现代社会多重现实多重角色所做的自我保护。越是喧嚣的现代社会,人 们越需要在精神上沉静放松,与自己对话,否则便会在忙碌中迷失自我。可是在 另一方面,这个社会运转的规则又要求人们协作,生活与工作往往充斥着大量的 基于规则的协同与合作。人们在会议室交流,在酒桌上交谈,交际能力是在当今 社会必备的生存技能。人性对孤独的渴望与规则对协调的要求二者形成了强烈的 对冲,这二者的交接处形成了一道所有人心照不宣的红线,即人际的边界。 人际边界在保存了个人有专属的私密空间的基础下,最大限度地使社会协调 井然有序的进行,是现代文明的成果与个人的必备素养,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建 立,对于不同个体价值与诉求的包容以构建和谐社会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际边界是对于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保护机制。人是一种对认同与理解有着强 烈渴望的动物,绝对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苦闷会在内心被放大,引起过激行为; 而一旦与人相处,过于敞开了自己,将脆弱情绪流全部倾泄而出,则是一种对界 限的无视,冲破距离感后,也许会换来他人的疏离,或增加了身边人的情绪负担。 人际边界则可抑制这种无视他人感受的极端表达欲。人与人有分寸感的交流,尊 重彼此内心的隐秘,并逐步确认双方观点的同异,逐步建立起信任,进而调整彼 此的人际界限。人际界限不是牢笼,它并不是让人永远封闭疏离,它是增加了人 群群是个胖老师 2 之间的一层保护层。让人慢慢地、谨慎地建立联结,避免两只刺猬由互相吸引到 彼此碰撞,身上的刺孔扎进彼此的身体。这种个体间心照不宣的适度疏离,构建 了文明社会尊重人、包容人的空间。我们懂得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片陌生之隅,便 能够在群体合作时,将群体的共同信念与每个个体的精神世界彼此相融。不会如 加谬的《异乡人》中那样,整个社会自以为是地对主角心中每一丝一缕个人的情 感作审判,甚至施以刑罚,人际边界意识让社会营造尊重他人的氛围,个体自由 意识获得保障。 其实人都像刺猬。我们既想要彼此靠近,享受人际之间的温情,又害怕互相 刺痛。每个人的性格、价值观中都藏有一根根刺,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两只刺猬注定无法相拥 吗?不是的,只要他们起初间隔一定距离,让每根刺有 舒展的空间,然后在缓慢地彼此靠近中,各自一点点调整每根刺的位置,最终便 可紧密相融而不扎伤彼此。人之相与,也如刺猬相拥,人之间的边界不仅是一个 机制安排,更多是一种文明。恰如有界,方能无界;恰如有间,方可无间。 刺猬尚可相拥,何况是人。 边界内外有自由 曾有人形容社会是一张网,种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纷繁复杂,将人与人联 结为一体。诚然,谁都不是一座孤岛,但人际关系需要分寸。每个人都需要一个 能孤独自处的安全距离,对于外界而言,这便是人际的边界。 中国人是人际关系比较紧密的民族,在这样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注重人际 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却忽略了人际边界的存在。如今的年轻人常被批评冷漠,与 父母长辈等上一代人的处世观念产生了很大冲突。但其实,这种特定于人际关系 上的“冷漠”,从一方面来看恰恰印证了现代人对于人际边界意识的建立与需求。 不仅仅是年轻人开始抱怨逢年过节时亲戚朋友家的“熊孩子”在自己家中“大闹 天宫”,更多的人都开始意识到“人际边界”的意义。当安坐餐厅愉快用餐时, 旁桌“高谈阔论”的喧哗声会令你皱起眉头,这是个人言行失了边界;当无意中 听到别人谈论你的家长里短时,你会暗自气愤,这是信息交换失了边界;当一个 交情不深的朋友来找你托关系帮忙时,你会烦闷不已,这是利益索取失了边 界……人际边界之重要,可见一斑。 然而还有一种边界,即是思想的边界,更易受到忽略。朋友对朋友的批判, 父母对儿女的教导,都可能在无意中超越了思想上的人际边界。我们或许会认同 人各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却会在看到他人行为,听闻他人意见的过程中,忍不住 用一根自己心中的标尺加以衡量,从而对是非好坏下一个定义。往往,一些键盘 侠便是以此逻辑对他人展开党同伐异的。但思想是否有一个唯一的评判标准呢?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假如无谓对错,那么最容易客观理性的方法 就是告诫自己:“他与我无关,我无权评判。”须知,人际边界并非拒人于千里 之外的冷漠,而是在隐私、个人的小区域上保持“不插手”原则,不探寻人际边 界, 便是给予他人最大的自由。 究其本质,人际边界所维护的自由正是基于尊重。尊重的实质,并不落在口 头,而在于某些方面周全的考虑与小心翼翼的行动。如梁晓声所言:“教养是无 需提醒的自觉,有限制的自由,为人着想的善良。”在人际关系中,人际边界正 是自由的限制,同时也是自由的保障。边境内外,方有自由闪耀。 群群是个胖老师 3 人与人之间的屏障 人际边界是指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界限。这个界限是区分“我”与“他”的, 随后延伸至“我”的从属物品与他人的从属物品间,而后渗透到自己与他人的思 想与情感间,于是,“人际边界意识”在人与人之间树立起一道广阔的屏障。 人际边界及对它的意识的产生,缘由有人性与社会的因素,“我”与“他” 的不同,先天被赋予人权之中。告诉自己与“他”是相互区别、相互独立的存在, 而社会的产品离不开 私有性。这种观念把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和分隔延伸,因而 形成了如今我们认识到的人际边界意识。 人际边界意识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关键因素,它对社会的存在有基础的作用。 它是私有制形成的观念,它在教导人不去侵犯、打扰他人的同时,也维护了自己 拥有的权利和独立人的自由。因而,每个人的劳动、生产,与此同时全人类的财 富便增长了。如果没有人际边界意识,人们将陷入无尽的争吵、冲突之中,社会 生活因财物的归属问题将被迫停滞,由此可见,人际边界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和谐 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固然,人际边界意识积极,作用巨大,可是将其发扬至极将会产生问题。对 于一个个体而言,当他的人际边界意识过强,他会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也会孤立 的感 到无力与茫然。适度的人际边界意识给自己留下空间,同时也给别人留出余 地与隐私。但当他过于强调人际边界,他或许就变得无比的自我,一切行动都出 于自己考虑,而这道屏障又将光与新鲜空气抵挡在外,他被囚禁在自己的思虑之 中,被自己消极情绪所困扰折磨,他将止步不前。 推而广之,过度的人际边界意识将会在社会中制造灾难,它是人们变得冷漠, 制造人人自危的局面。近年来,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争论不止。固然。老人碰 瓷的行为绝不值得同情,但无人愿扶老人的情形却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卢梭说, 人类先于理性存在的有两个本能,其是为自我保存,其二为见到同类受苦时自己 产生痛苦情绪。如今人与人之间的屏障严密至此,以至人为地规避风险,宁愿遏 制天性,抛弃道德。当人们过于重视他们之间的屏障,社会便成为一座座孤岛, 其中的人们虽处于人群中却愈发孤立无援,这不是相当可悲吗? 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因而屏障是必不可少的。但当我们使屏障变得 无比高大严实时,我们便将自己锁在了黑暗之中,同时把人与人之间的爱和我们 推崇的道德关在了外面。人际边界意识便是这样的一种屏障,让我们安于它“低 矮”的样子,把它放在距离适中之处吧。 2、吴孟达——社会角色 生活中,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如何看待社会角色所蕴含的社 会期待对自己的影响,每个人的认识不尽相同。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群群是个胖老师 4 面具或是勋章 人本能地爱问“我是谁”,而常常是这个社会给出回答。恩格斯说,“人是 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每个人被社会赋予的角色都带有不同的期待。如何看待 这些期待,如何为角色期待背后的责任而活,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将如何被社会影 响和影响社会。 前一种人认为人生就是被期待包裹,自己只要乖乖拿着剧本按部就班演一辈 子戏。活在人设里总能自保周全。 于是其中有的利用人设吸金,像当下许多偶像艺人,拿着青春剧里的设定当 粉丝眼中的自己,把“暖男”“豪情”一类标签往身上拼命地贴,争取到大家的 喜欢和工作机会;也像许多有学术权威之称的人,仗着人们的敬仰而高谈阔论, 发表观点。这并非全然不好,只不过那些人设终究不是你,演一辈子太苦,若演 不下去事迹败露则更身败名裂。试想多少娱乐明星“人设崩塌”,多少权威被曝 “学术造假”。这样看待社会期待,是把人设当一个壳,自己躲在里面,其实是 放弃了自己书写人生的机会,靠骗靠演,或辛辛苦苦地迎合期待,却苦了自己, 害了社会。 另一种人却不这样,他们不为角色而活,而为角色赋予的责任而活。他们懂 得社会期待的本质是一种责任,他们敢于去承担责任,而不在乎角色的限定。金 庸笔下“北乔峰南慕容” 便是一组例子。慕容复名字里背上一个“复”字,要 复国还要对得起与乔峰齐名的称号,为这“人设”走上了邪路。而乔峰从不在乎 世人眼中他的角色,哪怕被群侠冤枉,哪怕被骂是“契丹野种”,他为的是自己 心中大义和一身武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难道为一己的声名与角色吗? 正因为这样的人看重社会期待的责任,他们常常愿意做超出自己社会角色的 事,哪怕染上冒进之患。三十五岁的韩愈不过在国子监中有个教职,却敢于对抗 整个社会风气,写下《师说》抨击士大夫,哪怕落一个“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的下场;白居易的职分没有“上谏” 的职现,却上书要求讨伐奸贼,被高层以 “僭越”而贬官、排挤。他自己说:“谓之忠,谓之愤,亦无愧矣,谓之妄,谓之狂, 又敢逃乎?”他们也许一时“忠犯人主之怒”,可他们敢于承担责任,不受限自 己的社会角色,不辜负社会对他们才能的期待,所以我们直到今天仍敬佩他们。 诺兰的《黑暗骑士》中,蝙蝠侠说:“不是你是谁决定了你做什么,而是你 所做的事决定了你是谁。”蝙蝠侠一度被哥谭人误解,可他却甘当夜晚的黑暗骑 士,守护哥谭的光明。他的那句话,揭示了对待社会角色期待的正确态度——它 不是一个包裹我们泯灭本真的壳, 它是这个社会交付在我们肩上的一份责任。 我们去承担这份责任,为了追求自己所坚信的道义,恰恰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不是为了去扮演谁。 你为自己和大我的福祉而活,而非成为他人眼中的角色故事,所以别活在人 设里,让你的所作所为来定义你是谁。 群群是个胖老师 5 社会期待之思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学校作 为学生,在家中身为父母子女,在街道福利院又成为志愿者。我们的角色丰富多 样,暗含不同的期待。我认为:社会期待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我们个体,同时我们 也应当怀有自己生命的热度。 人的本质终究是社会性,我们在服务他人中成全了自我。在自我社会角色的 设定中,我们是驱(趋)光的蛾,找到自己的定位,在不断接近光芒的同时,发 掘出自己生命的意义。特蕾莎修女身为志愿者,捧出希望的热土,救赈接济贫民, 传递真、善、美的种子,亦活出志愿者精神的内涵。动乱之际,以圣茹斯特为代 表的热月党人,他们明确自己肩负开创法兰西时代的期待,传递了自由、平等和 博爱的呼声,开创了法兰西共和国……无数的人物,无尽的人们,处于不同岗位, 因为角色期待追逐完美,臻于至善,不仅活出了自己生命的完满和丰腴,更化身 为里程碑为后世景仰,更为自己的角色增添亮色,诠释“完美”“追求”的意义。 从社会环境上说,不断增长的人才评判标准与素质考量让我们发挥主动,践 行美好之事, 让我们不再囿于自己的井,不限于一亩三分田,以宏大的视角和 长远的视角谋划考量,同时在社会期待中学习更好的,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 的确,“物尽其用”的道理是对的,但我们万不可止于外界的角色期待。叔 本华在《凡夫俗子批判》中如是说:“我们每个人看似在自我追求,却在为他人 希望而追求。”诚然,“为他人而活”成为桎梏,便无法彻底彰显价值,而真正 的勇者不困于自己的社会角色。苏轼一再被贬,当整个社会都放弃了对他有期待 时,他买来“贱如泥”的猪肉甘之如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将被排挤被贬谪时谱写出生命的诗章,在最艰难时书写“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 达辞章……从社会期待上升到自我期待,依自我内心的动力活出生命的期待,不 甘于外界,执着于风花雪月的梦想,活出无与伦比的洒脱。 清醒于世,依自己又可以重新定义自我的角色。赛曼先生身为物理学家,一 反人们普遍设定的“古板”形象,创造出诙谐风趣的科学家形象;巴斯德不甘于 理论研究,以实验揭开新的实验生物学的面纱,因为自己改变设定,影响其他角 色,便又活出了一层生命境界;超级女声舞台上的李宇春突破人们对女性形象的 框定,用有个性有辨识度的形象为自己代言。 罗兰伯特·罗素在《我为何而活》中说:“我活于社会又奉献社会,因为他 给了我人成为人的期待,但是,我又能改变传统,抬头观察星星为何会发光,渴 求于毕达哥拉斯的力量。” 是啊!当社会角色影响与自我动力相结合,便诠释 了尼采口中“自有其哲学”的内涵。 社会期待 早有哲人所言,人是社会性动物。这就意味着我们时时刻刻拥有一个自己的 社会属性与社会角色,通过它来完成对于世界的交流与互动。与之相伴而生的, 是这个社会角色中蕴含的社会期待,它将我们打造成一个符合某种准则的个体, 从而完成了从自我到社会,单体到集体的连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禁要问, 这种社会期待之于我们成长又有何种影响? 群群是个胖老师 6 我们当然要肯定的是,这种社会期待对于人的价值塑造、社会的平稳运行有 着重要意义。你是一名医生,就应细致谨慎,救死扶伤;你是一名战士,就应服 从命令,保家卫国;你是一名家长,就因抚养子女,承担责任;你是一名学生, 就应好好学习,增长知识。这些社会期待一定程度上虽看似限制了我们的行为“自 由”,但却使得人类文明作为整体得以有序向前发展。在一个社会角色明确而社 会期待合理的时代下,历史有宏大叙事,人类有共同愿景。 然而,我并不想一味鼓吹社会期待。从概念上来审视,社会期待有时也必然 孕育了与自我观念的矛盾。这种矛盾一方面体现在,如果社会整体价值并不高尚, 一味固守于期待,会对人格的形成造成不利;另一方面体现在,过分专注于社会 期待,会让人丧失自己内心的定住(力)。而一旦迎合外界的期待成了习惯,一 味屈内心之志,反而会活得茫然而无方向。由此我想起一个人,或许可以用于阐 明以上所呈现出来的困境。他正是竹林七贤之一的 嵇康。传说其仪表堂堂,才华横溢,并娶了长乐亭公主。然而他并不想因此 而卷入他眼中污浊的政治争斗旋涡中去,于是他在大热天穿着棉衣到柳树下打 铁,别人都认为他怪得要死, 而他正是通过这种古怪的行为,一方面保全自己 的节操,另一方面向他所不认可的社会期待做抗争。这样的贤士,最终也不免被 杀,而他的罪名正是“上不事天子,下不敬王侯”,这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对于 士大夫普遍的社会期待?但嵇康能明白并坚守自己的内心价值,故而并不像其一 味屈从。传说他被处刑那天,三千太学生赴刑场请他留下《广陵散》的曲谱, 他 只大笑说:“《广陵散》从此绝矣!”便上了刑场。美学家蒋勋曾说这一幕他认 为极美,我想或许正是那份面对社会期待敢于坚守自我的勇气与毅然。 于是我们明白,社会期待既塑造我们,有时却也限制了我们;而我们作为社 会个体,一方面要勇于承担社会角色的职责与义务,不放纵自我;另一方面要学 会从中客观看待其为我所施的影响,从而找到平衡点,不迷失自己,不脱离社会。 辛波斯卡在诗集中写:“对于我的角色我一无所知,只知道这是我的角色, 不能更改。”社会期待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命题,不要逃避,也不要畏惧,应在遵 循内心、成就自我的同时服务社会,从中必可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3、成都 48 中——善恶选择 善恶或是非之间的选择根本不是什么选择,真正的选择是两难之择。它发生 于两种情境。一是不可调和的两善取其一的选择,从选择者的视角看,两个事物 都是他所欲者,他两者都想要,但环境只能二者择一。二是两恶取其轻的选择, 从选择者的视角看,两个事物都是他所不欲者,他一个都不想要,但环境迫使他 必须二者择一。 面对“两难之择”,你又会作怎样的思考,作出怎样的决定? 守望星空 在诗歌《未选择的路》中,将人生比作一次次的选择。有的路是阳光坦途, 群群是个胖老师 7 使人安心,有的路是林间小道,幽密而诱人。不同的选择对应不同的结果,反映 不同的人生态度。 在阳关道与独木桥中的选择,诸如善恶之争、是非之辩,并不算难,因为其 差异巨大而有所对立,因而基于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人生想象、追求便可抉择而笃 行。 真正的选择在于两难之择。困难在即,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孝背着老父老母 逃难,“自古忠孝难两全”,不可调和的善的抉择使古今之士为之纠结。火车轰 轰地驶来,前路上有一群无数警告玩耍的孩子,作为铁道工,你有机会在这个歧 路口使车改道进入废弃旧道,救下一群而牺牲一个守规矩的、独自玩耍的“好孩 子”,是少救而全义,还是多救而失道,在两恶之中取其轻的选择,是西方哲学 经久不衰的母题之一。挣扎而痛苦,也曾心似撕裂,也曾质问苍天,而形势所迫, 环境所逼,二者需择一。 有些人选择把自己变得无情,到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何为天地之道,自然之道?其核心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他们追 求不为情感所扰,笃循永恒的、至高的、普通的规则法度,做出最优的选择。又 如《悲惨世界》中的沙威警长,自诩为法律的化身,为维护正义,纵使双手血腥, 背负“鹰犬”“恶狗”的骂名也在所不惜。可惜,人不能做计算机般精准无误, 不能像上帝般全知全能,甚至不能像石头般无知无觉。道士们少有成圣,更说不 上飞仙。沙威被冉阿让救后,面对道义与法律的冲突,铁石心肠的汉子也经不住 投江自尽,回避自己内心的情感,一味追求结果的最优,其结果只能是被压抑的 情感在矛盾中反弹,终陷于内心的困境而不得脱身。 面对相似的问题,儒家给出了不同的结论。熊掌与鱼不可得兼,两者皆吾欲 也,则如之何?舍鱼而取熊掌,舍生儿取义,这不是冰冷机械的答辩,而是撕心 裂肺的呐喊。直面自身的所欲所恶,以坦诚的态度面对自己内心的情感,藉由内 心对善的向往,做出近乎本能的选择,正如在荆棘中穿行着寻找光明,在黑暗中 徒然而坚定地追求希望。那是在人内心的天赋本能的指引下,冉阿让唱出的《我 是谁》的畅快淋漓,基督山伯爵放弃复仇的爱的叹息,孔子在木车上怀着的深远 目光。 康德看来,文明头顶上的星空与人们内心的道德律能让他长久深思而敬畏, 当面对两难之择时,听从内心的道德,守望头顶的星空,深思、明辨、笃行,坦 诚而真切。 行大善,为小恶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然而,迫于环境的限制, 有时我们 不得不在“两善”或“两恶”中择一。在这样两难的境地中,不管怎 样的选择似乎都情有可原,因为这毕竟是个无奈之举。于我而言,如果必须做出 选择,我会“行大善,为小恶”。 “两善”间的选择相较于“两恶”要轻松得多,因为这并不会造成对外界的 侵害。“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人人都有着对各种事物的欲望, 但这并不算什么,因为几乎人人也都懂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需要做的 只是选出那个我们更加青睐的“两善”,便已足矣。 群群是个胖老师 8 然而,这虽然看似简单,可往往有些人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二者皆 求落得一无所获。“择大善”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在落实的时候却总是不忍心放 弃那一个“小善”。“也许努力一下就能皆大欢喜吧?”这样的想法使得多少善 行半路而返。努力行善固然是好事,但我们不能忘记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若因为 想多行善而“一善无成”,岂不是远远比不上“行一善”来得有效? 说完了“两善之选”,我们再来谈谈“两恶”之争。诚然,这比选择善要更 加艰难,会让人经历更久的煎熬与更久的道德纠结。曾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假 想的情境题:“一辆列车即将装上九个人,如果你拉下手杆就能使列车变轨,但 车同时会撞上另一个轨道上的一个人。那么请问,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没 有什么选择比生死更加令人敬畏,面对这样的选择不管怎样我们都不会心安理 得。所幸,这样的情境只是假设,我们终究不必做出这样“残忍”的选择。这道 题的意义,便是让人生感受、思考、探求“两恶”之间的选择。 在生活中,在现实情况下,我仍旧认为“为小恶”是更有之选。但这并不足 够,如果有能力,我们应尽量去尝试弥补犯下的那一点恶。做出选择时的无可奈 何不是我们事后漠不关心的理由与借口。不管怎样,我们的恶已成了既定事实, 这无可争辩,也无须推脱,与其痛恨环境逼我们做出选择,不如勇敢担起做出选 择后的责任。“为小恶”的含义不仅仅是选择时的择小而为,更是事后的“化小 为了”。 不论是“两善”还是“两恶”之间的选择,都值得人永远地去探求。但在当 今时代,我更愿尽我所能激发出“善”的最大光辉,缩小恶所带来的不堪与晦暗。 4、中考改革——牛顿难 现今的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第一,中国人没有闲暇功夫坐在树下。第二, 苹果砸到了中国人,中国人第一选择是抱怨,凭什么砸到我头上呢,第二选择就 是吃了。 这是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一段话,对于他所描述的现象你怎么看?请自拟题 目,写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成就牛顿之难 牛顿之所以成为牛顿,是因为具备了被苹果砸的条件与被砸后的探索精神。 如今,正如白岩松所言,中国人缺少了坐在树下的时间,同时也缺少了那一份对 事情的探索与求知欲望,取而代之的则是抱怨与赚取利益。然而导致这种现象的 原因也不免令人深思。 缺少对身边事物的感知与探索的时间,将牛顿们存在的可能化为乌有。人们 总是很忙碌,心中积着好些事要完成,身体也在不断地像机器一般运转。像牛一 样被牵着鼻子走成了人们生活的常态,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就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生 活中细节的漠视与感知世界时间的缺失。没有了坐在树下的时间就等于失去了成 群群是个胖老师 9 为牛顿的前提。著名的中国记者柴静便是那个愿意花时间感知世界的人。她因对 孩子健康的关心而开始对雾霾的情况处处留意。正是有了她的这份对生活的留意 与花费的时间才使她做出了那份关于雾霾天气的报告,在使她名声大噪的同时, 也使千千万万的国人得到了知识的普及。这种观察与研究不正是成为牛顿的关键 吗?柴静正是因为静下心来观察感知了身边的世界才让她被那个研究的想法砸 中。可见留有时间感知生活对于成就的重要性。 过于急功近利尔缺乏探索精神则是这种现象出现的另一重要原因。被苹果砸 到后的抱怨与那句“凭什么”则是这一原因的体现。人们没有把“被砸”想成是 天赐的发现世界的大好机会,反倒觉得自己吃了亏,感叹起世界的不公来,这样 探索精神的缺失使得人们即使具备了对身边事物的体悟却仍然无动于衷,仅会用 消极的态度来面对事物。而“吃”的动作虽说去掉了“抱怨”那种消极的态度却 不免又戴上了一顶急功近利的帽子。现代的书店好比就是一个从天而降的苹果, 有着各种各样的知识与好处等着我们挖掘,而几个月前的人民日报上刊登出的报 道上则显示实用性技术性的书籍较于文学经典的销量好上了将近四分之一。人们 的眼睛只盯着那有实用价值的果肉,却忘了考虑那事物与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科学 知识或人生哲理。人们“实用好过虚无”的思想使精神世界的发展滞后,果子吃 完了一抛果核就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或许便是成就牛顿困难的原因。 因此我们更要给自己留出感知世界的时间和精力,使自己用具有好奇,探索 精神的眼光看待事物。如此才能让我们在被苹果砸的同时,看到知识与哲理而非 不公与果肉。 感知世界并探索身边细微之处才是解决缺少牛顿之难的最佳方法。 为什么我们很难成功 白岩松曾说:中国很难出个牛顿,一则没空,二则是即便苹果砸中了脑袋, 人们不是抱怨就是吃了。这话未免极端了些,但仔细想想,也确实有理,这些也 未尝不是我们很难成功的原因。 首先,我们须弄清什么是成功。是赚钱赚得手发软吗?是拥有一切极致的 物质享受吗?并非如此,实则,成功是我们为社会、为人类做出来真切的贡献, 是追求精神上的巅峰。 反观之,中国人也确实忙,忙到没有空闲思考,可并非所有的忙都有价值, 不可否认有“无事忙”的成份。多少次,我们见到身边的人忙于追星、忙于追求 新款衣饰,不可否认,他们的确很忙,鲜有空闲时间,但也须承认,此类忙毫无 意义。又有多少次,身边的人沉浸于手机中无法自拔,又在作业上交的最后期限 前一秒拼死拼活地赶做,他们看似很忙,但实则可以称得上是无必要的瞎忙。 即便有些许的闲暇时间,又有是以此充实自我,进行深刻的思想以达到“向 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效果呢?无事瞎忙与有闲而消磨同样,是我 们成功路上硕大的绊脚石。 不仅如此,消极的心态同样阻碍着我们前行,车在上坡时突然下滑,便赶 着不住地咒骂车的不顺人意,半分也未曾想到要究其本质与原因;见到他人优于 自己也并不发愤而只是怨母亲不把自己生得聪明些。对真理的探寻本应是怀着无 限的期望与憧憬的执着前行,而抱怨则会化身为一条大棒,将这一切都击碎。 群群是个胖老师 10 而急功近利的心态也同样是在火上浇油。急功近利之心会使人幻化为利益 的探照灯,对除短期个人利益以外的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就连选定职业方 向,也会以薪资为标准,如此一来,薪金不厚、油水不肥的科学事业倒成了冷门。 如此一来,我们怎能成功?试想看屠呦呦,诺贝尔奖得主,一个真正的成功的女 皇,不计报酬,不论待遇,几十年如一日研究青蒿素,为全人类的生命保驾护航, 这才是我们所说的纯粹的成功人士。急于求利却只会让利益蒙蔽我们的双眼,夺 去我们的远见与卓识。 因而,无事忙、消极心与求利心,此三者可并称为成功之忌,犯之则会让 人面目可憎,更无需提供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了。 只有真正摈弃这三忌,以诚挚之心、积极之心、无利之心去探索,去发现, 我们才有可能拥有真正的成功。它不带一丝杂念,而为人类、为人类社会送上了 无与伦比的瑰宝,将人类带向更高层面的发展。 正是无数这样的“成功”的伟人,才将我们带到了今天这个明媚的世界, 我们也应有如此的担当,将更美好的未来带给明天的人类。 我们为什么难成功?问问自己吧。 “缓步”而“思齐” 中国人出不了一个牛顿,是因为没有坐在树下的闲暇,也没有那坦然的心境 去将苹果与万有引力联系在一起。 牛顿在苹果树下的臆想成为了科学界的传奇。与牛顿齐名的数学家莱布尼兹 也在自家的牛棚中默默铺开了稿纸,开始了他对于微积分的探索。古希腊的地心 说学者哥白尼在仰望夜空的熠熠星光时,也在窥探着宇宙的秘密。 一颗细致的心,一双灵敏的眼睛,一种放慢脚步的心境,成就了一群优秀的 学者;一颗浮躁的心,一双黯淡的眼睛,一种加紧脚步的心境,却是当今中国之 常态。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彼时的中 国人,被高楼大厦的喧嚣所包围的中国人,再难以摆脱桎梏以释放内心了。但是, 当你在拥挤的人潮中前行时,请不要忘记那湖边低飞的蜻蜓,因为那是雨之将来 的信号。也因为科学,就蕴藏在生活的角落中,需要你放慢脚步,缓缓地用心去 感受它的律动。 牛顿是幸运的,他能被苹果砸中,也能将苹果的下落引伸至科学范畴。而大 多数人被苹果所砸后,定是加以一通怨天尤人的说辞。 在这背后,是浮躁的心态与对于科学的忽略与轻视。曾经一位旅行者来到亚 马孙腹地的原始部落。部落的酋长将盐巴投入火堆中,通过其燃烧的声音来预测 天气。旅行者对此类“占卜”相当不屑,殊不知盐巴燃烧的声音能判断空气的湿 度,进而可以为天气的变化提供线索。正如苹果落地,燃烧盐巴这种再普通不过 的方法也蕴藏着其中丰厚的科学依据。对科学、生活的轻视也将终究使你离真相 的距离再一次被放大、拉远。 “见贤思齐”,我们错过了苹果落地启发的万有引力,错过了近代多少伟大 的发现。保有这颗坦然的心以追寻科学与生活,你就是活字印刷的缔造者,就是 地动仪的制造者,就是用“三眼火枪”夺北京的于谦,也是用青蒿素享誉全世界 的屠呦呦。 群群是个胖老师 11 放慢脚步的同时,再用眼睛与头脑追寻世界的踪迹,这便是——“缓步”而 “思齐”也。 5、李子柒——人生减法 不只在数学中,人生也处处在做加减法,有人为之所累,有人为之所乐,有 人甚至尝到了别样的味道……,对“人生中的加减法”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 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减去繁复,加点从容 人生,与数学有着相似之处,却又远远高于数学,其中自然处处蕴含加减法, 但并非简单的数字相加,它关乎生活方式、心灵成长,更关乎造就不同人或困扰 或愉快等深层次的内心感受。于我看来,唯有减去繁复,加点从容,方才是人生 中加减法的智慧所在。 生活自然并非一帆风顺,惬意到不遇波澜。当生活褪去纹饰的面具,为生存 温饱的追寻、权利地位的探求以及挫折困顿接踵而至,我们难免陷入物质的漩涡 之中。我们无法否认,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差的时代,这 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在这个愈发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总在不断地追 寻更高的名利,更大的物质价值与成功,却忽略了转向自己内心深处更广更丰富 的内涵所在。 我们不可否认,物质是人生最为基本的所需,没有它们精神无法寄托,时代 社会无以发展。但若将物质作为所有追求,目光也确实狭隘了些,自然免不了终 被其所累,整日忙碌奔波而痛苦不堪。 然而,正如白落梅在《林徽因传》中提笔写下那样:生活,本不是乞讨,无 论日子有多窘迫,都要从容度过,方才不辜负一世韶华。是的,我们的生活需要 减去反复,加点从容。 这是钱钟书先生家中四壁空空,唯挂一幅画于中央,静心在简易的书桌旁潜 心写作的淡薄;这是现代小说鼻祖福楼拜远离巴黎喧闹,居住市郊每日准时看日 出写作的不受干扰;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 然而,对于处于网络信息膨胀,各种娱乐方式、各类理论传闻,以及不同追 名逐利之风下的我们所难办到的。有人称这个时代是后狂欢时代。人们看似热闹 繁复,人们每天工作外又深陷于各种社会社交场合,试问在这种狂欢和繁复后, 内心是否反而荡起一种孤独与空洞?《娱乐至死》中写道:我们终会被所热爱的 事物所毁灭。 这不禁让我想起木心先生和他晚年身处的乌镇,她如同一个归来的“外星 人”,不限于生活中的红尘喧嚣,潜心于艺术文学。他的生活便是减去了繁复, 人们每天工作外又深陷于各种社会社交场合,试问在这种狂欢和繁复后,内心是 否反而荡起一种孤独与空洞?《娱乐至死》中写道:我们终会被所热爱的事物所 群群是个胖老师 12 毁灭。 这不禁让我想起木心先生和他晚年身处的乌镇,她如同一个归来的“外星人” 不限于生活中的红尘喧嚣。潜心于艺术文学。他的生活便是减去了繁复,加了点 从容。在离开人世之前,也终因内心的丰盈充实,自然而淡然,留下那一句“山 啊,水啊,一顶桥”的诗意。 是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活方式还可以再简朴些,功名利禄可以再淡 化些,而精神境界可再充实些,心灵也再丰盈一些。 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有远方的田野,唯有减去繁复加点从容,才可 以体悟宇宙人生之浩瀚、精神心灵之乐。 加减人生 人生亦如数学,处处在做加减法,有人因不断追求而倍感其乐,也有人做了 过多加法, 深受其重,最终不堪重负。 做加法的人生亦是每个初出茅庐的小生所追求的充实完美的人生。金斯伯格 为自己的人生不断做加法,因而成为最资深女性法官,在为女权争取的道路上, 加法人生既是她自己的前程似锦,同样照亮大多数女性的前路。加法人生代表追 求而不是贪婪。刘濞英勇,但野心勃勃,贪婪的本性最终使其自食恶果。因而加 法人生中适度是最为重要的,追求理想,勇攀高峰亦是人之常情,但就其限度而 言,不断积累的人生不是简单的追求,是贪婪的表现,最终只能是使自己遍体鳞 伤。因此加法的适度性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是应被引起关注的。 换言之,似乎在众人眼中,减法人生代表着消极,逃避,实则不然。《米菲 在海边》的画家迪克•布鲁纳在追求减法人生中,追求着删除的艺术,米菲的三 滴眼泪擦剩至一滴,是它的简单追求,减法的创作理念呈现给我们生活一直如此 简单而又快乐的兔子。迪克的人生之乐莫过于简单平淡。反观当下,被减法所累 的人群不在少数,以减法人生为借口,逃避责任,不直面现实的人们终究会背所 谓的减法减至为零,最终一事无成,沦落为面目全非的大多数。 无论人生是做加法或是减法,我们必须以坚持信念为基础。赵雷对民谣的热 爱,但面对生活,不得不做加法登上舞台,面对名利的诱惑,又不是对民谣最初 的坚守。潺潺如流水,懒懒如光,熨帖地抚在他心上那最纯净的初衷。将民谣加 以传播的赵雷在他的人生中适当加减,从而品尝到了别样的味道——观众的认可 但又不失初衷的欣喜。 没有谁的人生必做加法或减法,在自己的人生中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 被外物所役或许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加法人生未必一路高歌猛进,减法的人生也 别有一番风味,不为生活所累,在加减法人生中认清自己,认清前路,衷于内心, 时刻对生活充满热情是在加减人生之前必先遵守的法则。 6、双十一物欲——物和人 从古到今,“物”始终是个话题。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群群是个胖老师 13 苏轼言“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 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主 要的意思是,君子可以将心意寄托于物,而不可把心意留滞于物。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 800 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 信息。 物我关系 通过古人的诗文不难看出古人对于“物我关系”的重视。“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物与我皆无尽也”,古人讨论外物与自身的关系,从而践行着安身立 命的哲学。 当人类被抛掷到这世界上的时候,我们是孤独的,没有目的也没有计划,始 终使孤零零存在的一个“我”,与外物相对。这不仅使可知与不可知的矛盾,物 我关系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出于利己的本能,人类希望“役物而不役于物”,这也就是管子所说的“君 子使物,不为物使”。随着人的成长,“物”具有了工具意义,使用价值,通过 利用外物,人栖居在地球上,生产发展。如此看来,管子所说的“君子”并不难 达到,个人主义的人类都会“使物”,但真的那么简单吗? 科幻小说里早早就有人类被机器人指挥的可怖描写,探险小说里也时常有为 了金钱奋不顾身,成为财富的奴隶的人。戒不掉的网瘾毒瘾困扰千千万万个人, 这种被外物指引控制“役于物”的例子很多,一旦人的自主意识被外物左右,这 个“人”就不是完整的人。让我大胆假设这种“役于物”的根源在于人的无“根”, 在于源头上的孤独无依、安全感的缺失。众所周知,人出于形而上的本性寻求意 义,如萨特所说“人使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你必须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通过选择你也模铸了理想的人”,出于这自由之苦,人类倾向于被“统治”,易 造成被外物所役使的情况。 于是我们可知,“使物”和“为物使”的冲动都存在于我们的心中,要做一 个超然物外的圣人,一个平心静气的哲人,一个冷静面对自己人生并追求人生无 尽可能的人,就必须像管子说的“君子”那样,使物,不为物使。这是一种人生 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要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必须具有坚定的意志,宏大的目标,并且深刻领会 物我关系。物有物性,人有人性,只有顺天尽性才能达到道家所说的“物我合一” 的地步,管子的观点较之道家的观点更切实可行,要求保有“我”的本性,不被 外物所更改,并利用外物来帮自身达到完善,修炼完美的人格。 管子所说的“使物”也要顺从物性,使主管符合客观。如果对于自然界无尽 地开采砍伐,强行逆规律而为的话,自然界也会进行反击与报复,反而使人“为 物使”。 人生是永恒超越,不断回归。处理好物我关系不仅会带来人生的成功,更有 精神上的富足与纯净。“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是一条人生信条,指引规范着我 们找回放失的本心,追求人生的价值,处理好物我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只 有这样才能寻求生命的意义,享受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 群群是个胖老师 14 使物与物使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然而,我并不完全赞同,君子使物是对 事物的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它强调了自我价值、精神的独立,强调了人 是物的主人,物受人支配。而管子亦说“不为物使”,他否认了人受到客观规律 的限制。因此,在我看来,人应有支配、掌控事物的能力,能且善于使物;与此 同时,也应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此乃人与物相处的辨证之道,从而达到物与我 的统一。 “君子使物”是合理的,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人不应只等待着命运的主宰, 而应学会做命运、做生活的主人。“君子使物”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体现,将 物为我所用,不被世俗所累,探寻精神的独立与自我的价值。“君子使物”是物 尽其用,使君子品性等各方面更趋于完善。霍金身体残缺,却依旧没有被自身的 缺陷与难以掌控的冰冷的金属仪器所限制,反而利用现有仪器为之所用,突破极 限,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时间简史》的问世便使最好的证明。 然而,当人们习惯于强调人是物的主人,而忽视了物对人的制约,忽视尊重 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便会陷于虚妄与不义之中了。 人们过度砍伐树木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看似“使 物”,使世间万物更有效地被利用,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然而,却忘了在“使 物”的同时,对大自然表达最基本的应有的尊重,最后竟被自然限制自身的发展, 被其“物使”了,那么人类抛弃了义,将陷入虚妄之中。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君子使物以完善自身,那么若被物使,岂不是受到 了牵制,达不到君子所追求的自在的精神、独立的境界了吗?”我想说,君子使 物与被物使并不两相矛盾,我们应追求的是在接受事物客观限制下的支配事物, 不任意妄为、不毫无节制,不做精神的虚妄者,与不切实际的事物统治者。陶渊 明受世俗影响而寻求自我气节,一山一草的宁静安详都是他内心闲适、淡泊自守 的写照,而他自守的气节对世俗亦有所裨益。杨丽萍受到自然的启发跳出灵动、 纯美的孔雀之舞,她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她的每一次舞蹈,都是自然的重现, 更是艺术的重生。他们都是在客观条件下寻求自我的价值,使“物皆着我之色彩”, 使物变得丰富而多彩,使心灵与物达到完美的契合。 物与我应是辨证统一的。君子懂得使物,也应懂得接受事物对人的影响,寻 求在限制下的自由与独立。 “不为物使”的相对矛盾性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我并非完全同意这句古语,嫌它似鬼而 非人,不带着一丝烟火气,因而不太适应人间环境。但凡是人,总有所念所贪所 惧所嗔,圣贤有之,凡人更有之,有弱点就总能受制于物。如此说来,这“君子” 实在是太难为了。 君子之称,古已有之。最初只是指地位高下,随后才有品行优劣之别。荀子 群群是个胖老师 15 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生而知学,学而后使万物,故人为万物 之灵,这是发展规律。古代时便已有伐木为舟,铸石为铜,现代人更是升天入地, 无所不能,算是把“使物”发挥到极致,倘若人失去使物的能力,只得在食物链 之敬陪末座,被狮虎豺豹所噬,由此观之,“君子使物”之说,诚不欺我。 然而,“不为物使”在整个人类活动的范围内却是难以企及的。古语云:“仓 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今人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倘若 每天随性而为,社会就组织不起有效生产,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就没有了文明, 这无疑是毁灭性的。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力,而为实现“幸福”的目标, 为了填饱肚子,或只是为了不被野兽所蚕食,都必须抗争,都必须奋斗。追求幸 福者,受使于对幸福的界定产生的攀比;追求生存者,受使于果腹的本能;追求 活命者,受使于人类天性对生命的珍惜,倘若什么都不抗争,什么都不奋斗,除 了餐风饮露,六根尽断的仙人,又有谁能做到“不为物使”呢? 缩小一点范围,将基本的生存需求剔除在外,管子教导我们的是少生欲念。 一旦有欲念,就会想尽千方百计来满足自己。俗话道:“欲壑难填。”在不断的 欲望膨胀中,人就如同行尸走肉,失去了本来的意愿,酿成悲剧,在这一点上倒 是与佛家戒贪戒嗔戒痴相通,含有禅机于其中。 管子的最光辉之处,在于这句话预言的是社会终极阶段的思维模式。春秋战 国百家皆有理想国的设想,与西方柏拉图时代相当,然而成就更进一步,在社会 终极阶段,人民乐于劳动,以工作为快乐,自然地解决了“温饱”与“受使”的 矛盾,这就顺理成章地有了“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的结论,二千年前的管子有 如此前瞻的思想,不禁令人叹服。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在各个时代会有不同的理解,虽然在现阶段不完全 适用,但在未来发展的旅程中,古人的思想必将焕发更亮的光芒,这是先人的智 慧,是理当谨记的。 7、上海名媛——论富有 当今世界,“富有”成为成功的代名词。有人说:“能决定我们是否富有的, 不是我们已经得到的,而是我们尚未拥有的;关键在于你的眼光和态度。”请写 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3)不要写成诗歌。 视吾家之所寡有 多年前,一句“视吾家之所寡有”,震荡了历史烟尘,令人心动,接着便是 焚券市义的美谈不胫而走,似乎冥冥之间道出了不证自明的真理,即我们尚未拥 有之物决定了个体生命的富有程度。 “富有”一词,在现代语境下往往被滥用,被曲解,被化为炫耀的工具手段, 人们固执地将富有的定义局囿于金钱名利等已得之物,殊不知古典理性的告诫。 群群是个胖老师 16 何谓之富有?顾名思义,富有指向丰盈与饱满。所得之物,固然带来了物质上的 富足,但沉静沉淀之后,心灵却只落得空虚寂寞,那叮叮当当的黄金声,嬉笑喧 闹的歌声,仿佛印证了莎士比亚的话,充满了声音与狂热,里面却空无一物,得 之物终究是过眼云烟。过度执迷沉溺反而让我们一无所有。真正使心灵富有的是 吾家之寡有者,它启迪我们缺少什么?应该求索追寻什么? 不同人目力所及,所思所想的“吾家之所寡有”断然不同,某种程度上像面 镜子映射了你的生命形态。登高而望,志士仁人痛拍栏杆,思国之未复,中原之 未收;而多情女郎望极春愁,思佳人之未回,天伦难叙。当然,每一种生活形态 都无可厚非,但我以为热血方刚的我们,理应把生命交给更高的存在,思道之未 复,天地之心未得,仁义之未行,生民之命为立,诸如此类。我们不该将自己束 缚在物质享受的果壳中,而应追求我们所尚未拥有的金刚本性,自性恒常。我们 要成为赫尔曼黑塞笔下对生命有更高要求的一群人,对自己的粗野与鄙陋不甘 心。 当我们认清了我们尚未拥有之物,并将其化为意志不断追求时,那些尚未拥 有之物反过来深化了我们的生命形态。海子一生都在追求至纯至真至善,他用诗 寻找隐在社会中的太阳,最后他经历了一次美妙的变幻,死于太阳,并进入了太 阳。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诗人,追寻报国、酬志、复中原,因而他们的笔下也想 起了金戈声马蹄声,梦里也是铁马冰河,他们将种种不平化作内心沸腾的火焰, 最后都成为丰厚的脉矿。在我们道阻且长却吾得上下求索之中,那未有之物的光 辉已悄然进驻我们心间,泛出好看的光泽,我们的心灵也随之富足饱满。 “视吾家之所寡有”,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我们生命形态的深浅高下,同 时又深化了我们,让我们在它的映射下,在对它的端详之中调整,再创造我们自 己。这样以后,我们方可达到真正的富有,胸次渊然而深,廓然而高,泠然而清, 自有一段幽深朴茂不可到之处。这样以后,也唯有这样以后—— 丰富的心灵触着每一秒光阴都成了黄金。 少年莫惧岁月长 ①何为富有,何为成功?在青年人的眼中,“富有”早已不仅仅指家财万贯, 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成功。而精神富有,在我看来,就是认定目标,执著追 梦,莫惧岁月长。 ②人很少能知足,总想着拥有更多,这有何错呢?人总该有个愿为其奋斗的 目标,在向尚未拥有之事物前进时,眼光更放(加)高远了,态度也随之端正。 所谓眼光,就是一个人的目标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所谓态度,则是他的努力,为 此付出的过程——眼光和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和追求方法,由此,人才 能不懈追求,使精神富有。 ③由此便不由得想起瓦尔登湖畔的梭罗了。他丢下一切,独居瓦尔登湖,自 己种地、造屋,在自然中收获自己在城市里不曾有过的体验。有人将梭罗与陶渊 明相类比,我以为不然。陶公是循(遁)世的隐士,而梭罗不循(遁)世。甚至, 他在湖畔闲居时写下的文字中还能看到他对于精神目标和道德准则的思考。他的 眼光,在湖畔,在林中,在自然里获得提升。看似闲居的他,仍然朝着自己内心 群群是个胖老师 17 的精神殿堂迈步。所以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清华大学将《瓦尔登湖》送给每一位新 生作为入学礼物的原因吧——学习梭罗,明确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眼光。 ④在这之后,还需要有执着的态度。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的名言激励着古今无数学者们为自己定下的目标而努力着。著名翻译家许渊 冲先生已九十高龄,却仍然每天坚持翻译至深夜,他说自己这是在“向黑夜偷时 间”。相信在黑夜的孤灯下,九十岁的许老,内心依然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爷吧, 不惧前路漫漫,不畏在那“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的无人之境探索前进。 ⑤梭罗富有么?以物质上的定义来说,连屋子都要自己动手盖的人,一定不 是;许老富有么?或许那么多的翻译为他带来的钱财还不及某些当红小说家。但 他们和千千万万为梦想无懈努力着的人,都是富有的,因为他们“尚未拥有”的 他们的目标远远高于钱财,他们的眼光和态度超乎常人,更是对社会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少年莫惧岁月长,因为只要愿意为梦想努力,只要坚定自己追求的,精 神的富有总能达到。 ⑥鲁迅在《热风》中有这么一段: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向上走,能 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即便在黑夜里,也要做那萤火。或许我们不再有五 四时期青年们的那种面对困难的机会,但是做事、发声,踏实地努力,执着地追 梦……这一些,是不管何时何地都能做的,既然青年一代早晚会肩负起社会责任, 那么何不让自己“富有”起来呢,个人的成功,终会变成社会的成功,一个富有 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在于每一个人的坚定眼光和执着态度。 ⑦彼此(时)当年少,莫惧岁月长。 8、华春莹——方和圆 将方正与圆融的性格集于一身是否会使人形成两面性?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 (2)不少于 800 字。 真正的外圆内方 自古以来“方圆之用”一直是文人骚客津津乐道的话题。孔子方,庄子圆, 似乎在大多数人眼中“方与圆不可兼容”,必将一面方一面圆。私以为,两面性 的方圆不可称为集于一身,真正将二者结合的“外圆内方”之人不会使人形成两 面性。 何为“方正”?布鲁诺宁可于鲜花广场化身灰烬也坚持真理的光辉可谓方正; 刘胡兰为保护国家和士兵闭口不透军情的坚毅不拔可谓方正;为中国几十年卫星 科研献身的总工程师谢军可谓方正。方正是坚、硬、正、直、刚、强、法、棱, 方正使人挺拔,使人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谓“圆融”?万佐成、熊 庚香夫妇于医院门口创办爱心厨房的关怀善良可谓“圆融”;梭罗逃离世俗的棱 角栖身湖畔的畅达可谓“圆融”;“注音心声体”的网络新生修辞的婉转智慧亦 为“圆融”。圆融是圆、润、滑、柔、轻、软、智、变,“圆融”使人富有同情 群群是个胖老师 18 心,使人“以理行事,以情服人”,游于社会而不露锋芒。 然而,集此二者于一身的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应环境改变而改变的虚假“方圆之人”;二是心中以原则至上,法规为尊,外表柔 和素雅,善于交际、变通的真正“外圆内方”之人。前者将形成两面性,而后者将 以内化的统一尺度展现同一种人格。 对于前者,我们不可妄加贬谪,因为其实身处社会洪流的我们,大多数属于 这一类。当法律管控,或许我们待人对物展现出“方正”的一面,这是受迫的反馈, 而非“慎独”;当交际于职场,或许出于利益至上原则的人又展现出圆滑的一面, 这是功利趋势的应付,而非智慧通情的“圆融”。因此,基于人是社会性动物的理 论,我们不难理解,在环境改变、对象改变、目的改变的时候,人的两面性将暴 露于世俗之下。 对于前文所言的后者,即为“真正的外圆内方”之人,我们可标之为“大师” 不过矣!唐太宗李世民即为典范,以外圣内王的原则,将方圆融于一身。秉持“以 民为本”的原则,广开言路,兴旺社会,他也有亲民的拜访“百姓”,又有严厉 的惩黑除恶,但原则至上,处事圆融,令人佩服。大师即像我们心中渴望成为的 目标,但现实却是总也摆脱不了心中过多的杂虑。我们告诉自己康德的告诫:“位 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以此约束自己,这是好的开始。但 我们若依然以世俗的功利,或工具理性为终极目的使自己成为“外圆内方”之人, 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 因此,我确信,当我们抛下众说纷纭的社会负担,努力去实现更好的自己, 活出心中“方圆之人”理想的样子,靠近尼采所言“婴儿”境界或青源禅师所言“看山 仍是山,看水依旧水”的畅达豁朗,方可接近真正的“外圆内方”之人,而远离“两 面性”。 方圆之用,颇具玩味;方圆相集,正身立德。 9、出圈——“群”的看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身处各种各样的“群”里,这些“群”对人们的生活 和认识产生或大 或小的影响,而人们对于“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请写一篇 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居群之形与超群之心 亚里士多德有言,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身处社会,我们不可避免地身处多样 的“群”,并受到群的影响。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人需要居于群而超于群,不 仅受群影响,也可影响 群。 群者,群体也。何谓群体?在我看来,群体是聚焦,而聚焦的条件是共性。 群体无穷无 尽,人也必然身处多个群中而非一个。从社会身份来看,学生、工 人等不同职业群体可集为 群,从人际关系来看,家人之间,友人之间均可集而 为群。不同财富也教育水平可能会划分 阶级之群,而思想道德的不同层次更可 群群是个胖老师 19 生成多样的群体。因为共性与联系,每一个属于社会 的个体都生来已处于群体 之中,即使他并未察觉到或拒绝承认。 群体是必需品,但又有其劣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群体中,人得以 方便地和自己 有共性的他人交流,获得必要的归属感和满足感。群体有个人所 不能及的强大力量,身处群 体可获得必要的保障,如社会中的学生群享有更多 的保险福利。群体也能指导人的生活与认 识,正确的来自群体的引导能帮助个 体更快地融入社会。因此,人不能离群而存在。 然而,群体又有给个体带来负面影响的必然风险。群体心理学著作《乌合之 众》指出, 群体有其盲目性和无知性,同时又有强大的引导作用。网络文化盛 行的今天,“圈子”文化相应而生,人变得更容易主动寻找群体,而这些群体往 往是非自然社会形成的,因此出现许多盲目狂热的非正常群体现象。就如许多娱 乐明星的粉丝群体,盲目追星,造成负面影响而不自知,又如邪教群体,宣扬三 观不正的反社会,反人类思想,荼毒之体。羊群效应随处可见,我们对群体的认 识和思想迫切等待着加深。 因此,我认为,既不可脱离群体而存在,那么我们作为个体就要有主动认清 群体的意识,要保留个人的独立意志与自主思考的权利。事实上,诚如我上文所 说,人隶属于多个群 体,可以说人由各个群体中的碎片组合而成,然而,人之 所以为个人,不是某个群体或整个 人类中无足轻重的某分之一,而是独一无二 的自由个体的原因,正在于我们身上永不属于群 体的一部分——思想精神、个 人价值、生命追求,如果摒弃这份个人的铭牌,我们不过是芸 芸众生中面目模 糊的一分子。 而追求个人之灵,超群之心,是这个已然趋于众生一面的时代中,我们每个 人应对自己 尽到的义务。离群是个体的消亡,因为既无群体,便无谓个人的价 值;然而将自己完全交付 于群体,个人亦将泯灭为无知觉的零件,受群体的齿 转摆布。居群之形而养超群之心,才可能反过来驱动和改变群体,此刻个人价值 始于群而归于群,臻于绚烂。 栖居于世而又独立于世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身处各种各样的“群”里,这些“群”对人们的生活 和认识产生 或大或小的影响,而人们对于“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人们总是依托于外界的环境而生活着,没有人可以永远独立,这各种各样的 “群”是人 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标志。可与此同时,人们无法终身将自己寄托于 群体之上,栖居于世而又 独立于世,应是始终坚持的。 是人们建立并组织了一个个群体,而这一个个群体又反过来在影响着栖居于 它的人们。 人们组织并选择群体是对他的生活和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在相同属 性的之中,那些与你志同道合的人,教会你更多的,你凭借自身力量无法企及和 达到的地方。人们在群体之中互相学习,共同探索着这个世界无限未知的可能, 他们或许托属自己于一个群体展开活动,生活变得有向心力,群体让每一个个体 都愈发有热情和动力,这样看来群体的意义是积极的,人们对此则必然也是认可 的,追寻着的。 而这并不意味着群体的所有原貌便仅止于此,群体的影响与反作用的结果, 取决于驱导 这个群体的人们。因而人们需要警惕畸形群体带来的反噬。值得思 群群是个胖老师 20 考的是,人们对于他们所 处的,或是他人所处的群体没有一个彻底公允的看法, 或许是带着偏颇的意见生活于群体之 中,在风平浪静的表面之下可是暗流涌 动,终将颠覆这所居之地。 因此人们才需要独立于世,一个明显的分界限是,人们所追求和栖居的应是 他们最初自身坚守的信念形成的精神汇集,而不是群体那本身。只有独立于所栖 居之处才能让自己不被反噬,每个人的心中都应秉持着这方净土和坚守。不盲目 追寻你群体之中怀着恶意的领头人, 而是忠于自己,忠于最初的信念。那么同 样地,对于那些沉沦于群体而受群体之反噬的人大可不必再指责群体,因为你内 心的失守才是致使你走到这一步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个流动时代下的社会,人们的信念被打磨得苍白无力,无论是从粉圈 畸形群体还 是网络传播群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的认知体验和情感表达需要 建立在外界强大的畸形秩 序之下了?为什么要以此来判断你自身的情感是否 合乎时宜?被反噬的人深不知他们已将 认知体验与情感表达变成一件工具,拙 劣的表演,讨好的谄媚,自我感动式沉浸,都是被群体反噬的特征。 栖居于群体让自身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应该始终保持跳出群体的准备, 独立自身。 10、《熔炉》——是非观 佛家语:“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 有,看你怎么办?” 看了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 的文章,题目自拟。 直面是非,明辨是非 朱光潜在《人生九论》中如此写道:“一个社会的民众都是浮浅顽劣的。” 浮浅顽劣的民众在茶余饭后对所听所闻,大谈特谈,自以为一针见血,针砭对弊, 尚不知自己只是不明真相,无端揣测人云亦云的乌合之众,是非由此而来。 由是,是非天天有,且避无可避。 佛家语:“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面对是是非非,谣言亦或真相?普 罗大众自是眼花缭乱。倘若自身处在这是是非非的大漩涡之中,唯有摆正心态, 尽力使自己不受其干扰, 方能在这惊涛骇浪中幸免于难。 佛家有云:“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有人的地方就必定少不了搬弄是 非。哲学家周国平曾经说过:“翅膀长在你身上,太在乎别人对于飞行姿势的批 评所以你飞不起来。”是非避无可避,即使将耳朵堵住,将心灵封闲,以免受其 迫害。是非仍是客观实在,一味逃避, 难免铸成懦弱的模子,将自己永远框定,无法 自由翱翔,无缘广阔蓝天白云。 群群是个胖老师 21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这是非纷扰的世界觅得一片净土呢? 理性看待是非,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是为上策。 先哲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提出:“每一个人首先是也实际上是寄居在 自身的皮襄里,而非活在他人的见解下。”每一个人首先应兼持自己的见解,而 非将自己变顽劣浮浅的乌合之众中的一员。房龙在《宽容序言》中所刻画的漫游 者在无知村民的无知见解下,坚持自我,纵使遍体鳞伤,也勇于直面是非曲直, 最被奉为“先驱者。”我们应在是非曲直中, 辩明真相坚持自我。正如电影《熔 炉》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所言:“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为了不让世 界改变我们。”共关键就在于(?)持自我、明辩是非,不为改变世界,只为保 有初心。 余光中在一次登台领奖时,只有他一人白发苍苍,其余都是年轻人,有好事 者问他对此有何感想,余光中这样回答:“老了还能与年轻人同台竞技,说明你 有不老的心态。”如此轻松而巧妙地化解了是非,这是余光中正确树立是非观念, 理性面对是非曲直的表现。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学习如何化解是非,在是非中独善 其身,还要学会不搬弄是非,勇于脱离浮浅顽劣,因为正如丹·布朗所言:“每 个人都对他所属于的社会负有一份责任。”是非天天有的社会,每个人都页有一 定责任。唯有每个人都做到明辩是非曲折,树立正确是非观,才能彻底消灭搬弄 是非之弊。 判是非,定行为 冲突和矛盾是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但我们在其中不受影响,那么,于自身而 言,它可看作不存在,即“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但冲突和矛盾本身还是 存在着,对社会或是他人造成一定影响。即“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我认 为,对于那些事不关已的小是非, 我们不妨将它变为“无”,对于那些关关已 的,或大是大非,则应注重其存在,使其解决。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每个 人都有一定的精力,若事事皆管,再细小的事物都要参 与,岂不是太劳神伤力?朱元璋登基时,因不信任近臣,废丞相,事事亲力 亲为,最终英年早逝。朱元璋再细小的事务都不放心,要自己管,最终敌不过精 力,生命的消逝,让人惋惜, 他及有让朝庭中的是非于自己变“无”反而看要 解决,让人哀叹。若他忽略朝廷中细小的事非,不亲力亲为,那他不会早年早逝, 向生命的衰羽(?)低头了。 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近日,法国暴发“黄子甲”事件,群众面对油费上 涨,烧车, 毁坏建筑,对总统进行抵抗。这件事情,于我们中国百姓来说,可 以说是无,但于法国群众来说,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情。面对油费上涨,切 合到了自身利益,法国群众无法忽略, 情急之下,以过激行为进行反抗。 又如,华为副总裁孟婉(晚)舟无故在加拿大被捕,虽然这件事不关乎我们 自身利益,但这作为国际上的大是非,作为一名中国人,网友们纷纷为孟婉(晚) 舟加油鼓励,不向恶势力低头,我们没法将其变为“无”,这是大是非,即使我 们无法用行为去改变什么,但一句句加油鼓励的话也能让孟婉(晚)舟感受到祖 国的温暖。 是非是不会消失的,我们应有主观判断性,判断这件事的大小,或是否影响 自身利益, 去使其变“无”或“有”,若是有,则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力解 群群是个胖老师 22 决。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大多数人都做到对小是非 视若无睹,对大是非表明意见,或是呼吁一起解决。不只有孟婉舟事件,之前正 新鸡排用脏差的鸡排以次充好,遭遇网友全面抵制,最终整改,“三鹿奶粉”及 红黄蓝幼儿园对儿童不利行为,遭受全国人的反抗,愤怒,最终他们都受到应有 惩罚。可见,大多数人都做到以主观判断是非应是“无”还是“有”。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我们应对于小是非视 作“无”,对影响利益的大是非,视为“有”。 听与不听 阿兰·德布顿曾在《新闻的骚动》中说:“查阅新闻就像捡起一枚海贝,任 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人生在世,热点新闻总一刻不停地涌现,是非无争 每天都在重演。 在娱乐大潮下,所谓“是非”早已不只是社会事件,有时亦是层出不穷的明 星八卦、小道消息。对于此类事件,若是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只会使我们耽误大 好光阴、囿于他人的生活中,因此,我们应采了佛家所言“不听自然无”的态度, 不去关心、留意,将时间留在更为有价值的事物上。 而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切肤相关的社会事件,我们却不应做一只不听、不看 的舵鸟,面应直面社会中的种种是非,以思考构建起人类美好生活的愿景。正如 佛家所说“不听还是有”。即使我们捂上耳朵事实仍旧是事实,并不会因我们的 逃避有丝毫改变。 滴滴打车事件、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江歌案……凡此种种,既已发生在世上, 便不容我们不痛不痒地评论两句甚至是直接忽视,而应以人类共有的同理的直面 它、思考它。正如右黑一雄所言:“只有充满同理心的关怀,才能真正究其实处。” 美国《时代》周刊曾将封面给予五位长期坚持在反性侵道路上的女性;韩国 应电影《熔炉》改变其法律,“熔炉法案”就此诞生……我想,正是由于这些人 长期以来直面了社会种种不美好,看到了是非背后属于个体的痛呼,并以期同理 心和对个体之间的关怀,才会有我们如今更为美好的社会。 诚然,直面是非是英雄之举,却也确实令人疼痛。孟子与惠子的濠梁之争并 非仅存于古代,更是发生在现代社会每个人身上的通病。直面是非所需的不仅是 对他人的关怀,更是直在面伤疤的勇气和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强烈的社会责任的。 不少去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人声称参观完太难受,便体现了这份勇气的可 贵。可正如每年不少外国人去参观奥斯维幸纪念营一样,纵使痛,有些事情却是 我们必须承担的。 因此,让我们在明辨听不与不听之后,以对人类的关怀去直面社会。也只有 这样,人类对社会的美好愿景才终将抵达。而所有的努力,只因鲁迅先生有言: “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群群是个胖老师 23 11、直播经济——消费观 消费本应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求,而如今有些消费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存在 需求。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正确处理消费行为与目的 消费本身应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求而存在的,可是,有些消费成了满足人 们存在需求的途径。这无疑是消费行为的异化,是让消费主宰人行为的表现。 首先,消费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它自古有之。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 物质交换的行为。日常的柴米油盐均是靠消费进行支撑,这种维持正常生活的目 的既是最初的消费目的 ——生存需求。可往往,如今的人们消费的目的并不只局限于维持生活,消 费的行为成为他们赖以标榜自身价值的途径。只需简单扫一眼他人的着装,服饰 便可轻易在心中给出个价位,(判断出)对方是不是和自己一个层级的。 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中,人们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似乎被消失殆 尽了。作为常人,身边的一切唾手可得,生存的价值轻易被实现了,茫然的人群 开始询问存在的价值。 快餐式的信息、娱乐以及快餐式的交友关系让从前人们赖以满足自身存在的 途径变得脆弱,不堪一击。可以说,正是在这样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被迫转 向(以)消费来外显自身价值,强调存在的意义。 这是消费行为的异化,让存在价值的迷茫层面的满足代替了自身的精神需 求。我们错误地把消费与享受画上等号,让内心被消费的物质所役使。朱光潜曾 言:“心的活动与自由是同义的,心的活动越宽广人便越自由”。而如今,被奢 侈品牌,精致生活迷了眼的人群又如何看到心那广阔的活动空间?此时,人是环 境的奴隶。最后或许会落得与《刀锋》中埃利奥特一样,除了一套豪华别墅,可 笑的服饰外一无所有的结局。 同时,它也是带来生命的同化。当所有人的存在需求都靠消费来满足,我们 似乎只能看到千篇一律的生活。生命本身应该是具有艺术性的。被一种存在目的 所框死,那便是机械化的生活。反之,如朱熹曾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 头活水来。”存在的道路被拓宽那便是又活水的生命,艺术的生命。 然而,并不是要一味逃离消费,消费的常态应是满足人的生存需求。正确、 合理地处理消费行为与消费的目的为上策。 精神层面的存在需求从来不是物质层面所能弥补的。这种现象也恰是证明了 现代人精神层面的匮乏,内心的田园快要荒废了,何不归去。 群群是个胖老师 24 消费升级 OR 价值降级 消费本应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而如今,我们越来越频繁地只为了存 在需求而进行消费。 所谓生存需求,无非衣食住行,即一个人维持健康生命的基本所需。至于存 在需求,大抵是指一种社会层面上的生存需求,也就是一种彰显社会存在感的需 求。具体一点来说,诸如奢侈品等可以彰显购买者社会地位的高端消费,都可以 归入存在需求消费。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基本的温饱满足后,消费的意义可是从基础生存 需求向外拓展延伸,人们开始为了精神需求和一些特定社会存在需求进行消费, 本是无可厚非的事。可目前来看,我们的存在需求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 打开网络,随处可见各类吹捧存在需求消费的推文,他们告诉你一定要用最 新的 Iphone,买最贵的口红,这样才跟得上这个追捧及时行乐的消费主义的时代, 才能彰显你非同一般的社会地位,才能博得他人的眼红和关注。 在这样的“消费升级”的狂热里,我只看见了个人价值和个人意义缺失的茫 然无措。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轻易地被鼓动,为什么我们要进行这些只能满足存在 需求的消费? 现代文明的到来让我们无所适从。上帝已死,宗教祛魅,文学失 落,诗意消散,我们忽然不知道要去往何处寻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当世界还小时,茨威格眼中的世界是“昏黄光晕下的奥地利”,它盛在酒杯 里,美丽且易碎。可这破碎的命运已被工业文明宣告。于是茨威格无法承受这沉 痛的打击,望着旧日的灯火吞下毒药。 或许我们都是茨威格。世界变大了,我们得以与更多的森林相遇。可伴着广 袤而来的永远是冰冷和茫然。于是消费主义在这时披着甜美的外衣出现。想知道 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 来买买买吧!我们毫无防备地踏入陷阱,自以为在消费 中彰显了存在的价值,自以为战胜了这个冰冷茫然的世界。 可这又如何不是存在价值的又一次沉沦和消亡?我们把自身的存在交给一 个冷冰冰的数字去量化,变成商品上的一个标签,支付宝里的一个额度,还为此 沾沾自喜。我们就像塞林格笔下的香蕉鱼,进了充满香蕉诱惑的洞穴就再也出不 来。 对存在需求的追求不是错,可在一次又一次的“消费升级”陷阱之下,我们 都不得不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而消费,又因什么而存在? 消费为了更好的存在 有人说,消费本应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求,而如今有些消费只是为了满足 人的存在需求。 消费是以此物换彼物,即是用个人拥有的事物换取另一种事物。当然这里的 事物不仅仅包括客观意义上实际存在的事物,同时它也涵盖了如感情,时间,精 力等较为唯心的事物。 为了满足生存需求的消费诞生于消费这个概念之始。先秦社会的人们以物易 物,为的就是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里活下去,这是人类本性里最为动物性的一 群群是个胖老师 25 面了,但也就是动物性让我们走到了现在。 如果生存需求为硬消费,那么存在需求消费就是软消费,这种消费更多是基 于消费精神化,包括而不限于各类精神活动,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存在需求的 被需求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存在需求的出现从本质上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人们 消费层次的提升,明确标志着社会的发展。但现在的存在需求也需要被警惕,细 数我们现在的存在消费, 有很大一部分花在了吃喝玩乐上,而不再是过去所认 为的提升精神层次的消费上。原因是什么?一是这个科技发达快捷便利的时代让 我们更容易获得浅层我们不再把自己沉静下来寻 找深层次的享受。因为刷刷手 机吃吃喝喝都可以让我们沉溺在浅薄虚无的快乐之中。二是取决于人的生理因 素,多巴胺的释放让人感到快乐,而持续大量的多巴胺释放,会让我们产生类似 上瘾的感觉。在这个简单的生理机制下,我们于欲海中浮沉,将深层次的享受或 者幸福抛诸脑后。 可预见的是这种浅层的存在需求将会引发的社会的浅薄化,诚然仍然会有人 为了更方便更快速的获得快乐创造新的科技手段。但人类将会更无期待地走向一 个已知的既定未来。说不定到时候就是一个个躺在营养舱里的大脑在化学物质输 入下的全脑哈哈哈时代,这无疑是可悲的。 更为可怕的是人类意识到了这种浅薄化,不是置之不理,而是装模作样的拿 起一些丰富精神世界的厚重读物,却执着地从中曲解探究低级浅层的乐趣。而这 样深层存在需求的缺失会让人类社会找不到所谓正确的理想世界,因为现在泛娱 乐化的我们已经半只脚入了这种浅薄快乐世界,而人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无疑成 为了一种笑谈。 我不是说这种浅层的存在需求不应存在,而是说我们不能沉溺于浅层需求中 而放弃对真正幸福的追求。 消费应满足人很好的需求。 12、少儿编程——未来发展 现在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约有六成还未被发明。现 在成年人帮孩子准备的工作能力,其对应的工作在这些孩子 25 岁时可能已经消 失。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用智慧与情怀武装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整个世界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每天,甚至每 分钟,都有无数基因正在被重组,无数智能芯片正在被研发,没有人可以预料的 下一秒即将会发生什么, 因此,为未来生涯,为未来职业作准备,我认为是一 件不那么容易实现的事情。 对于当下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他们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现在)约有六 群群是个胖老师 26 成还未被发明,与此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在这些孩子 25 岁时可能已经消 失,所以在我看来,过度依赖于“准备好”的人生的谋求人生的成功与幸福,未 免是有失偏颇的。这样的顽固不化, 试图侥幸抓住某种“规律”的做法,终将 会因孩子对于世界的变化无从适应,而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 究其原因,从客观上来看,世界是运动的,时代是变化发展的。而试图通过 意识的力量去寻找捷径,而是形而上学的思想了。时代每分每秒都在进步着,人 们是无法完全依靠准备来应对这个世界的,家长也同样无法通过准备来为孩子规 划他们的人生。就像如今的翻译工作,如今已有大量唾手可得的机器可代替人工, 即便有人认为一些文学性的翻译仍需融入人类的思想与情感,但起码在机械性的 翻译人才的需求在总量上必然逐年递减的。如今尚且如今,未来又有多少变化是 我们所预料不到的呢?由此可见,依靠“准备”的工作能力,未必能帮助孩子真 正找到合适的工作。 若从主观上看,与其说工作的消失,不如说在孩子 25 岁时发现那些曾被父 母所准备好的工作能力,并不是自己真正所追求的。父母替孩子规划好了人生, 并不能替孩子走完这一生,人生的掌舵权最终还是会落在孩子自己手中,当他们 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都与自己的志向与意愿相背离时,这该是何等的痛苦啊! 父母无法预测时代的变化,更无法预测孩子成长时心理上的变化,这样自以为是, 自以为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的做法,过度规划孩子人生的控制力,最后只会导致 让孩子独自一人去承担这一切的后果,必定不是最佳选择。 诚然,虽说许多工作的能力无法准备,但也并非让孩子毫无准备地踏入社会, 父母需要让孩子所准备的是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让孩子懂 得的是基本的做人原则,良好的道德素养,以及为人处事的情商的培养。这些“软 实力”的提高,才是能真正帮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以不变应万变的“制胜法 宝”,而非那些所谓公式化能力的准备。用智慧与情怀武装自己,才能勇敢地面 对人生路上的每一丛荆棘,才能更顺畅地走在人生的康庄大道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发展来 现如今,社会发展飞速,时代不断推进,现在看似稳定的工作或计在未来几 十年间会逐渐被社会进步的各种产物,如“人工智能”等取代,但这就意味现在 人们的努力就白废了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只是人们应学会适应这个时代的脚 步。 当历史重新回到几十年前的旧上海的十里洋场,谁能想到几十年后上海成为 国际大都市的繁荣景象。可见时代车轮滚滚,脚步飞快,而前进的同时也意味着 消亡。由于大机器时代的演进发展。很多人工作坊倒闭,大量工厂的出现,无一 不警示着人们,要一步不落地紧跟时代,才能实现自我,力求发展。 而面临社会发展。许多问题接踵而来。例如现在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未 来可能从事的工作约有六成还未被发明。而现在成人们帮孩子准备的工作能力, 其对应的工作在这些孩子 25 岁时可能已经消失。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孩子 现如今的奋斗与努力并不是无效的, 只是家长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 教孩子工作的能力,更要教给孩子适应时代的能力。 只有使自己强大的起来,才能面对未来巨大的变数处变不惊。记得在书中看 过:人生本是污秽的川流,想要容纳并变得澄流通,就要让自己变成大海。意在 群群是个胖老师 27 只有当我们足够强大能接纳其它,我们才能实现自我,沉静冷静地面对未来。 在当今社会中,许多父母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他们所能提供的一切有利条 件,却忽视了对孩子自身发展的教育。这样可以会导致孩子成长后只会遵照父母 的意愿。找到父母为他精心挑选的工作,却没有自己适应时代的能力。因此我认 为孩子现在的努力是必要的,只有使自身强大,才能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而父母也应给孩子自我发展,自我适应的空间。 “物竞天泽,适者生存”,当年《进化论》的输入,使中国涌现出一批又一 批思想进步的有志之士,而如今,当时代真的每天都在迈着大步前进,却往往有 人们开始安于现状,疲于奋斗,这样的人终会成为时代的弃儿,并非时代抛弃了 他们,只是他们失去了追随时代的热情和初心。 即使我们有些踟躇,有些犹豫不知前方是布满荆棘,还是万丈深渊,但走下 去,或许是万里前程。 提升修养方能应对人生 在这个极速变化的时代里,职业的变化趋势有时早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因 而,功利性地培养与自己预期工作相对应的能力的方式应该被慎重考虑,甚至是 放弃。 那究竟怎样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得以立身呢?我的观点是培养自 己的综合修养。 这种综合修养包括我们自身的学习能力。这个世界在不断变化,新事物的产 生让人应接不暇,守旧的传统人才如若没有充分的学习能力,就极有可能被时代 所淘汰。而当我们掌握了学习能力,我们便拥有了学习一切新事物并驾驭它的能 力。而且,这种能力越强便意味着我们越会被时代所青睐——我越能够轻松地在 时代的激流中安身立命。 这种综合修养包括我们自身的观察和预判能力。一个体贴入微的细心之人必 定有着绝佳的察言观色之能力,同时他能以他的感知来预判你的意图,从而有着 体贴的外在表现。推而广之,一个在时代洪流中的弄潮儿必定他应有着细致的观 察能力和准确的预判能力。只有当你掌握了这种能力,你才能在变革到来之前占 得先机,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而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综合修养中必须包含广博的人文情怀。这意味着你必 须广泛而大量地阅读文学与哲学类的书籍,从而形成一种饱含温情又富有洞见的 品格。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是文章”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从其中体悟人情世 故,体悟处世之本。只有通达于人情,我们才能在任何一个由人组成的职业群体 中安身立命。 而除此之外,通过阅读获得的人文情怀也能提升我们的精神修养。一个富有 深邃思想的人往往更可能获得高质量而愉悦的生命体验,而对于他人——你所从 事行业里的同事们来说,一个富有哲思智慧的同事往往更能带来愉悦的共事体 验,使他人愉悦,难道不也为你的人生道路扫除了不少障碍吗? 总而言之,未来是一个考验综合修养的时代,而非考验单一技艺的时代,只 有提升自己的综合修养,我们方能处变不惊、安身立命。 群群是个胖老师 28 13、《小舍得》——成为自己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想成为任何人,唯独忘了他自己。这似乎是一个普遍现 象。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成为别人和成为自己 郑板桥有句诗很好,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所有生命体都有共 性,运势和路数有一定规律。生命之可贵又在于各显神通,彰显个性,即使不自 量力或勉为其难,也算是绽放了生命的姿态。有人说,似乎是一个普遍现象,人 年轻的时候,想成为任何人,往往忘了自己。是这样的,但我觉得这恰是年轻生 命的优势。当然,如果保有敢成为任何人的雄心,又能不忘初心素志,善自把握, 稳扎稳打,自我成就,那必将是人生最完满的历炼。 诸葛亮生逢乱世,避乱隆中,苟全性命是真,不求闻达是假,他一直处心积 虑,引而不发。稽考典籍,广涉经史,不拘微末,观其大略,广交名士,经营人 脉,考量豪杰,仰觀俯察,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他自比于管仲、乐毅,终辅 佐刘备奠定蜀汉大业。后期他如能继续优化国运、民力、官风和士气,善自将息, 有以自保,伊周之功必將大成,割据偏安对民生的贡献也许会一直维持。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也不能解构历史。心雄万夫,追逐梦想,知其不 可而为之的英雄值得景仰,即使未能克终,也应给予尊重。但如果英雄们都能够 始终准确权衡主客观资源,恰当掌控个人和他人的情绪做派,做理性的自己,避 免不切实际的任性和失误,也许更容易立于不败之地,历史也许会更好看。看来, 敢成为任何人是事业的动力,弥足珍贵,自知自控是事业的保障,成为真正的自 己则更为重要。 生命历程各阶段收获不同,领悟了过往的得失即使改变不了结局,也可以昭 示后人。王安石有天道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豪气,但不切实际、 急于求成、用人不当和急功近利却断送了改革大业,事与愿违。同时代苏轼的剧 情反转,是因为他的沉淀、超脱和旷达,他不再是那个轻狂傲世、口无遮拦的才 子,人生也就步入了快车道。陆游暮年在慨叹早岁不谙世事,由衷赞叹诸葛亮的 无人比肩。同时期的辛弃疾则仍在醉里梦回凭谁问,努力寻找着报国恢复的不遇 机缘。 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所以青年 人,少年心事当拏云,敢想敢干,甚至敢为天下先,都是可以的。但要理性不要 轻狂,要沉稳不要冒失,要恰当掌控自己,调节好环境和资源,把握好心态和手 法,切合实际,致知格物,才能修炼出菩萨心肠和霹雳手段。老子说,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认识别人,成为别人,认识自己,超越自己, 把两者结合运用,才是真正的成为自己。 群群是个胖老师 29 14、《奇葩说》——辩论 有人说,中国人之间几乎没有辩论,只有争吵。这是因为“中国式辩论”忽略 了辩论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事实和逻辑,而专注于姿态与声势。“中国式辩论” 中的常见问题如:偏离论点、情绪激动、攻击对方人品、滥用比喻、使用嘲笑和 反问句等等。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棍子”和“喷子”,中国辩论的悲哀 中国,这个拥有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继承千年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了 许多“中国式辩论”。“中国式辩论”便是其中一种"中国式"弊病。 电影《十二公民》中的场景让人很难忘却,一群政法大学的学生家长就一个 杀人案作为陪审团进行讨论。讨论很快就变成了争吵,似乎谁声大谁有理,谁会 攻击人谁有理,这就是“中国式辩论”。“中国式辩论”还有其辩论"技巧": 偏离论点、偷换概念、滥用比喻、设问、反问等。 “中国式辩论”不知是从何年何月开始出现。我所知道的古人辩论应该是 像"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衣食所安弗敢专业","吾与城北徐公孰美"这 类,而非粗俗的"中国式辩论"。不去推究“中国式辩论”究竟是何时出现的, 但我知道"中国式辩论"在中国文革几十年很常见。 巴金先生曾公开演讲说中国有些"棍子",专门制造一些"框框",如果你 不进到他的"框框"里,他们就用"棍子"对你进行攻击。"棍子"们声势浩大, 只要你一发声,他们就出现。"棍子"就是典型的"中国式辩论"者,正是这些" 棍子",比如最大的"棍子"姚文元,导致了文革这场中国的灾难,"棍子"导 致了文革,文革又滋养了"棍子"。 现如今"棍子"换了一个名字叫"喷子",在互联网上不管青红皂白,只要 有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就一阵"乱喷"。可见“中国式辩论”者在不同时代有其不 同的表现形式。 “中国式辩论”是近几年才存在的现象吗?不是,我们所见的古籍都是历史 沉淀过的,只有优秀的作品才能流传至今,所以我们才会认为似乎近现代这种现 象很常见,而"中国式辩论",其实就是我国的"民族劣根性"的体现之一。这 种劣根性是很难以彻底根除的。 但不管怎样,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首先,面对“中国式辩论”我们要懂得" 有理不在声高",要以文明,尊重的态度,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其次,要敢于表 达真理,不畏惧“中国式辩论”者的声势浩大。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文明,那么 群群是个胖老师 30 “中国式辩论”也便消失。 “中国式辩论”也有一定社会原因,前文所说"文革"中这类人多于文革后, 就是因为"文革时"有滋生"中国式辩论"的社会土壤。在"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现代社会,我想"中国式辩论"定会营养不良,未来"中国式辩论"将 不再是一个骂名。 良辩可寻 吵!不知何时起,人们一有分歧就要打骂仗,平日里也满嘴问候对方亲人的 话,辩者似已远去,虚张声势者横行。 面对一点有损自己利益的小事,人们言语之恶毒可谓超乎想象,如果说为自 己争利还有理可言,那么如今在网络上肆意谩骂、随处攻击的现象令人摸不着头 脑,恶意狡辩,究竟为何? 或许是人内心的压抑,致使我们须得泄愤,以征服的姿态突破条框,野蛮地 战胜他人。或许是争鸣的环境糟糕,去真存伪,以劣趋良,真理随之湮灭。或许 还有历史原因,向来重情不重法,重义不重理的社会使得人们对法理概念模糊。 那我们还可寻良辩吗? 不可!无赖者总将有理者赶下台,在人群中激情演说。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我们只得随波逐流,背弃真理,投入那输理不输阵的浪潮中。不可,在娱乐至上 的年头,将专业知识搬出来要惹人嘲讽,对事实的探求在跌至冰点,投机取巧在 肆虐,站在塔尖终要摔落。 可!可以!但闻一声肯定从远方传来,嘲弄的人们惊异回头。 重事实。教育是改变人们思想的根本,而优秀的培养不仅使我国辩手林立, 更使许多环境下激烈而有质量的争辩在不断增加。包括媒体,《奇葩说》这档节 目使我们窥见网络推广真理的可能,官方辟谣在给予人们信心,辩论的发展更令 人欣喜。 肯认输。归根结底,雄辩是为了赢。除了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更应 从自身出发,对事不对人,承认自己的谬误。承认错误的人是勇者,在这种内力 的推动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将会更和缓,更容易达到事实的真相。强行激化矛 盾一定是出自双方互不相让,才让我们忍耐的界限越来越低,陷入“中国式辩论” 的怪圈。 事实终将胜于雄辩,只是这其中道路曲折,出现错误是寻求真理的一环,对 于中国人思辨的明天,我们还应多点信心,以践行理论的方式去证明良辩可寻。 犹忆起,百家争鸣,一席话绕梁三日,此景可重来…… 口服与心服 我们经常能看到以下场景:本来两个人好好的,心平气和的谈话,结果乙不 同意甲提出的观点,于是两人开始争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不知怎 的就开始互相问候对方的祖宗,甚至武力相向。 群群是个胖老师 31 这便是所谓的“中国式辩论”,一场本应是交流观点并说服对方接受的客观 辩论,最后却把真正要辩的观点抛诸脑后,转而进行人身攻击的无意义的争吵。 无怪乎有人说,中国人之间几乎没有辩论只有争吵。 然而这种怪象是与我们的文化密切相关的。中国自古有“先声而夺人之势” “下马威”一说,话是这么说没错,要先压住对方的气势,但很多人舍本而逐其 末,他们只重视气势上压倒对方,却忽略了辩论的真正要义是要对方信服,而非 屈从。倘若一场辩论全看双方的骂人技艺,战败方嘴上说着我服我服,心里却依 然固执己见,辩论的意义又何在?口服永远不能衡量胜负。 然而这一切背后,我看到的不仅是说服方式的错误,还有国人输不起的自卑 心理,因为怕对方不接受,于是大打心理战术,妄图令其在表面表示服从,言语 越激烈,越是表现其内心底气的不足,所谓虚张声势,说的就是这些人。前有鲁 迅笔下阿 Q 的精神胜利法以打肿脸充胖子,今有中国式辩论演变为骂街的虚张 声势,说白了,还是一张“面子”的事,辩论输了就没面子,所以一定要在声势 上夺回,这不是自卑怕输,还能是什么? 而要让“中国式辩论”真正成为辩论,我们需要的只是“心服”。辩论应该 是客观的,是要用事实和逻辑去说服对方的,而中国人的问题就是让情绪主宰了 理性,一旦加入了太多的主观感情,辩论就变了味。而要做到让对方“心服”, 我们就应冷静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运用严密的逻辑与充分的事实材料驳倒对方的 观点。先声夺人可以有,但切不可令其喧宾夺主,否则词典中的“辩论”很快会 被“骂街”一词所取代。 中国式的辩论是时候该作出改变了,一个只会逞口舌之快的民族是不会有前 途的,要使敌人服从于我们,唯有“心服”一条路可走。 15、《乘风破浪的姐姐》——质疑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眼光关注中。这些眼光中有鼓励,有肯定,但也 有质疑甚至否定,然而,掌控人生的往往是你自己。要求:(1)自拟题目;(2) 不少于 800 字。 在他人眼光下掌控人生 生活中,我们总要接受他人眼光的审视,或许支持,或许反对,但不论如何, 如何看待各种眼光,如何掌控自我人生的,终究还是你自己。 的确,他人的眼光有时是片面的、带有主观因素的,它们甚至会误导我们, 使我们走上一个错误的方向。然而,这样我们就应该弃之不顾、熟视无睹了吗? 不是的,旁人对我们的关爱或质疑更多的时候是人生中的风向标,所谓“当局者 迷,旁观者清”,它们更可能纠正我们的错误,以免我们一意孤行,酿成大错。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学会在他人眼光下调整并掌控自己的人生。 如果将人生比作一叶舟,时间是一片海,我们是这艘小舟的掌舵人的话,那 么他人的眼光,一定是那助我们扬帆的那阵阵海风,是那平静海面晕开的层层波 群群是个胖老师 32 澜,是那夜空中指引迷途人方向的颗颗恒星。它们会帮助我们在人生中“直挂云 帆济沧海”,也会点明前路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当然,坐在这片小舟中的 我们,扮演着每一次航行中最重要的那个角色——掌舵者。 其实,我们掌控的不仅有自己的人生,更有对他人眼光的看法。如果我们一 意孤行,却不懂以旁人的眼光作为参考,那么顺行的微风会成为逆行的狂风,阻 碍我们前行,微澜下也会隐藏礁石,暗中损伤我们,空中闪耀的明星也会显得斗 折蛇行、忽明忽灭,令人难以参透其深意。故而,我们只有发自内心地接受他人 那些不论赞赏或是批判的眼光,才能更好地掌控、调整我们人生航行的轨迹。 所谓掌控人生,本就不是认准一条路、一路吃到黑这么简单,想要做好自我 人生的掌控者,就势必要学会广开言路、接受意见,从而发现自己前路的偏转角 和迷雾,去调整、消除所有的隐患,然后再依照自己的坚定信念,不畏艰难险阻 地前进。而他人各式各样的眼光,与其说是一种迷惑我们、阻挡我们肆意拼搏的 否定,不如说是一封需要我们去判断、吸纳,然后化为己用,从而更好地掌控自 己人生的“谏书”。 我们应该记住,自我与他人本就不是相互冲突的存在,因而对于自我人生的 掌控,即便遭遇变故,经历挫折,也应当率先反省自己。至于他人的眼光,只要 我们有足够坚定、清醒的意识,就定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各取所长,成为我 们人生中的一股前行的推力,而不会扮演着一个违逆我们意识的角色。 在眼光下掌控自己的人生,用坚定信念与梦想为帆,辅以他人眼光的指南铸 成的小船,是定能在人生中扬帆起航,驶至那彼岸的理想之船啊。 要汲取他人眼光,更要自己掌控人生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只需轻轻动一下手指便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于是你的“眼光”便出现了。生活中,对于某个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 法,如此,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眼光中。这些或鼓励、或质疑甚至否定的眼光中 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但掌握人生的是自己,适当的眼光只能助推我们前 行。 一味地鼓励看似是助推器,实则是绊脚石。过犹不及,月满则亏,凡事超过 一个度就会变得极端。适当的鼓励能够增强自信心,但过多的鼓励则会导致自负 和骄傲。如同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受人追捧,最终“泯然众人矣”。因此,在 人生的道路上要适当汲取他人眼光。 一味地怀疑和否定更会大大削弱自信心,从而增加自卑心理。适当的怀疑和 否定可以给人思考空间,反思自己的错误,从某种程度上看,使人更上一层楼。 不单单是个人,就是整个国家,也是在不断的质疑和否定声中生存下来并发扬光 大。这些怀疑不是空穴而来,而是来自时代的真实反应,百利而无一害。但是, 一味地怀疑就会打压人的自信和自尊,在长期以往的积累下会变成负能量,最终 爆发形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如同那些心理脆弱的高中生,无法接受别人批判的眼 光从而做出极端的事情,这种现象的本质究竟该归因于谁呢?因此,在人生道路 上要适当汲取他人眼光。 事实上,即使他人的眼光会对你产生干扰和影响,真正能掌控人生的是自己, 所以怎样适当地取他人的眼光是自己的能力,怎样转化他人的眼光成为动力是自 己的本领,怎样掌控人生更是自己的选择。 群群是个胖老师 33 当面对外界的赞美,或者是怀疑和否定,你可以听从合理的鼓励还增强信心, 也要听从合理的怀疑和否定来审视自己,所谓“庐山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赞美和怀疑两者不可偏废,无论是鼓励,还是怀疑,都是测量我们人生的 一把标杆,能够时时我们掌握自己的人生,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 个人、民族、乃至整个国家都要汲取他人眼光,更要自己掌握人生。个人的 进步、民族的繁荣、国家的兴盛始终穿梭在别人眼光中,然而真正的原因在于自 身的掌控能力和自身坚定不移的信念。 人生就像在海上航行,当鼓励和怀疑的海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时,真正掌舵的 人是我们自己。我们掌握着自己的人生,在眼光的海风中航行,最终到达成功的 彼岸。让我们汲取他人的眼光,更让我们自己掌握人生。 做“孤独”赢家 王尔德曾说:“我们都身处于沟壑之中,但其中总有仰望星空者。”浩瀚的 星河藏着我们的梦,成为赢家的梦,而周遭却充斥着他人的不同眼光,而我愿成 为一个“孤独”赢家。 “孤独”并非将自我完全封闭,对外界眼光置若罔闻,而是选择性地接受, 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汇聚于掌控自己的人生。 尚记得微信启动界面中,那个伫立于银色帷幕下,遥望地球的孤独者吗?他 是张小龙,“微信之父”。从万众瞩目到深深沉寂,身边的起伏变迁并没有丝毫 模糊他的双眼,隐匿他的渴望,等待,等待,终于,3Q 大战后他找准时机,经 日夜奋斗,微信横空出世,一次次革新,从语音通信到摇一摇,再到朋友圈、公 众号,其成功不言而喻。没有眼光的眼光往往使人迷失,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 望清前路。 这种“孤独”是甘于冷落沉寂,不失初心,含英待发。 同样映入眼帘的是微软现仍 CEO 纳德拉。从只身赴美的印度青年到接手如 此庞大一家公司,百废待兴,内部的消极,外界的冷眼,更令他压力倍增,但他 并未悲观泄气,反而找出移动性和云两趋势结合的前景,用积极的情绪感召员工, 重塑了微软的灵魂。人生路漫漫,质疑否定的眼光会接踵而至,只有永葆希望, 才能跑出奋勇的姿态。 这种“孤独”是于寒冰中砥砺前行。 “孤独”也是面对赞赏和肯定时的波澜不惊。德国著名导演赫尔佐格声名远 扬,但他仍致力于电影制作,《天谴》等发人深省的作品激起千层浪。诺奖得主 屠呦呦继续着对青蒿素的研究,在发现其对红斑狼疮的一定治愈性后,她坚定地 吐露:“我不会停止。”对于附和与欣赏,不得意飘然,更不妄自菲薄,理智对 待,泰然处之,始终专注于事业,才有可能登峰造极,金玉满堂,在自己乃至人 类,从物质或是精神上留下不薄的一笔。 其实,亦有一种“孤独”是杨绛口中“人生中最美的风景,回首竟是内心的 从容与淡定。”苏格拉底面对统治者的逼迫,毅然饮下毒鸩,怀揣智慧,抛下尘 世纷扰回归内心。靖节先生倦倚门前五柳树,闲着一畦韭花香,是一种脱离尘世 的放下。苏子柱杖江边,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豁达。这般孤独非常人所能企及,但仍引万众膜拜效仿。 “孤独”本意并非孤独,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做个木头人,对于种种眼光, 群群是个胖老师 34 学会掌控人生者自然懂得取舍。 做“孤独”赢家,如入无人之境,是百年如一日的坚守,有了守住寂寞、顶 住寒冷的耐性与勇气,处理赞同和褒奖的智慧,于“孤独”中前进,方能掌控人 生。 16、党 100 周年——勇气 有明确的信仰,并不能证明有精神追求的勇气;有精神追求的勇气,却能证 明有明确的信仰。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800 字以上。 敢入深渊,便见光明 木心先生曾言:“所谓的无底深渊,下去,也是鹏程万里。””其中包含着 敢于下到深渊的勇气和追求鹏程万里的信仰。 “信仰”人人都可以用有,但精神追求的勇气却并非如此。如今受红色电影 鼓舞而高呼“犯我中华,虽远必诛”的不在少数,但真正敢冲锋陷阵的又有几人 呢?反之,那些敢于为国捐躯的,内心必然存有对国家的忠诚信仰。这是一种真 正的,具有意义的信仰。至于前者,倒不如说是一种“伪信仰”。 然而我们这个时代“伪信仰”越来越多,精神追求的勇气却越来越少;纸上 谈兵的越来越多,付诸实践的越来越少;“空心病”患者越来越多,拓荒者越来 越少。鲁迅先生曾指出过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那是一种饱受千年封建制度压 榨的“看客心理”,即空怀理想, 面对周围及同胞的困难不闻不问,只自顾自 地做着春秋大梦。这种劣根性难以消除,到了现代,便导致人们空有明确的信仰, 但却缺乏精神追求的勇气。人们不敢,是因为害怕,在摆脱苦难岁月之后人也大 多安于享乐,畏惧因追求信仰而带来的二次伤害,也害怕跌入无底深渊的粉身碎 骨。“信仰”与大多数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实在是可有可无。这种徘徊在坚 定和犹豫边界的“伪信仰”,又怎么能令人具备追求信仰的勇气呢? “真正的勇士,往往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鲁迅先生的话恰恰证明了那些 敢于执着追求的人,往往因为心存坚定不移的信仰而无畏风和雨。事实上,勇气 是一种驱动力,是在具有明确信仰的基础上更深一步的升华产物。它是一种介于 内在理想和实际行动之间的桥梁。勇气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内心对于一种信念理想 的坚定。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指出我们的内心的确存在一种东西(信仰), 只是他还不够成熟,不足以激起敢于行动的勇气,却让我们因此更加沉默。 有明确的信仰不代表拥有矢志不渝的精神,不过只是对于彼岸理想的构造罢 了,空空的怅惘却一无所获。然而,反之,一旦敢于追求,敢于突破对于未知的 恐惧的桎梏,就一定意味着心中存在一股长盛不衰的信仰。 我们需要实际的精神追求的勇气,而非随意胡诌的空口大话,如若失了勇气, 只有信仰,那么民族必将置于摇摇欲坠之地。当存千磨万击之志,任尔东西南北 群群是个胖老师 35 风,全然不惧,亦不能沾衿于将来,殁成一棺之土。 只有敢于下入深渊,才能见其光明。 信仰,发于勇气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是发于内心而又体现了内心世界的,而内心世界 的丰盈程度又取决于一个人对于信仰的坚守,并为之付诸于一生精神追求的勇 气。 大多信仰是神或人或是行为准则,概括地说是有实体或是能用抽象的理论去 论述的,而大多数人的信仰也大都出于此,他们认为有明确的信仰后才孕育精神 追求的勇气。然而,信仰根深蒂固地扎根于人们的思维定式中。与其称之为行为 准则倒不如把它比作普罗科汝斯忒斯的“长短床”,砍掉人们多余的枝枝叶叶, 也砍去了人作为独特个体而存在的个性。这样的信仰没有起到匡正的作用,而成 为了精神追求的绊脚石,造成精神的早衰与个性的夭折等不可改变的后果。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将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将长久如云漂 泊。”或许我们崇尚的信仰就应该是这样的——无形中却有一颗坚定凝聚的内核。 如果一个人一直处在精神追求这条前进着永无止境的路上,如果不是对探索这条 路的勇气与信念支撑着他又是什么?如果不是明确的信仰指引着他还能是什 么?我们信仰自然、信仰神灵、信仰良知,归根到底都是信仰自己的选择与一切 直觉,也就是信仰自己。 但这条路注定孤独,正如一颗孤独的心才最值得被理解。野兽独居因为他们 桀骜不驯;神民独居,因为他们充实自在;而有勇气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的人 独居,因为他们既桀骜不驯又充实自在,他们的唯一相信自己,热爱探索生活的 真谛,一步步接近建立在自我之上的真理。人依照客观世界而存在,又在此基础 上建立“超世界的存在”,此时此刻,信仰不再是赎罪的镣铐,智慧与创造的种 子萌发了,以精神追求的勇气作为根底,以信仰作为生长的方向。 就像尼采与孔子,我们可以说尼采信仰“酒神精神”,孔子信奉一个理想社 会,但我们很难去揣测这样的信仰要如何体现。然而,我们能看到二者对于自己 所坚守的理念而付诸于一生的精神追求,这种以个人微薄力量抵抗整个时空的勇 气,还不足以体现他们的信仰吗? 或许正如“酒神精神”那样以蓬勃生命力对抗人生的悲剧性质才是人类生存 的意义。信仰的力量不足以对抗这样宏大的观念,而对于精神追求的勇气却可以 做到。 17、陶勇——医患苦厄 群群是个胖老师 36 医生救治患者: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哲人忠告人们: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面对疾病,面对人世的种种苦厄,这两句话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写 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直面苦厄 寻找诗意人生 医生救治患者,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然而哲人却认为“重 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人生在世,肉体与精神的苦厄总有无法 消解的时候,我们诉诸的,应是在苦厄中寻找诗意人生。 医生能治愈的仅是肉体的伤痛,即使如此,治愈也仅仅是“有时”的。常常, 对于肉体的磨难,医生也只能“帮助”或是“安慰”。史铁生瘫痪的双腿一如他 瘫痪的精神,“无法治愈”使他一度忘记生的意义,疾病几欲逼疯了他,使他一 心向死。然而,肉体的磨难虽令他跌入地狱,但他在文学中找寻回了生的意义。 他在《我与地坛》中如此写道:“当一个人理解了生命的意义,苦难与悲剧也是 幸福。”他带着他残缺的肉体与病痛,但活出的是完整的人生。 不仅是肉体的磨难,人世间来自生活的苦厄折磨着精神,似乎生命本身是经 历苦难而洗尽铅华的过程。人们总为了“治愈”而费尽力气,却忘记“治愈”本 身是一种强求,人生的苦厄是生活的强行画押,重要的并非“治愈”,而是带着 病痛活下去。“世界以痛吻我,我将报之以歌”。 面对人生的种种苦厄,治愈他并非是从根源上解决痛苦。生命的苦厄源源 不断,甚至“治愈”之后依旧残存着精神上的苦痛。既然无法诉诸治愈,不如思 考生活的意义。倘若生命的意义是追寻“美”,那么,苦厄也是一种美,悲剧也 是一种美。我们无需治愈它,也无需强逼迫自己成为装满苦难而生活着的容器。 我们直面病痛,是在直面一种生命的美感。我们带着病痛活下去,并非带着沉重 的镣铐,而是带着丰厚的羽翼在活着。我们能笑对苦厄,并与之共舞。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曾提出两个不同的对立面。日神精神乃为生活的 外观,他遮盖生活的面纱而扩散表面的美好,而最接近生活本真的却是揭露生活、 直面悲剧的酒神精神。“倘若生命是台悲剧,那便有声有色地演出这场悲剧”, 这是一种果敢的人生,有硬度有丰满度的人生,这是一个人的个体对生命的苦厄 最有力的抗争。“美,能让人在任何境遇下活出生命的意义,我们不仅要带着病 痛活下去,更要活出诗意的审美人生。 面对疾病,面对人世的种种苦厄,我们诉诸审美的人生意义。疾病与苦厄的 脚镣困不住渴望飞翔与共舞的姿态。以诗意眼光看待人生,则“生命”无非是供 我垂钓的河流。 18、愚公精神——顺应和改变 世上没有移山的方法,惟一能改变我们和山的距离的途径是:山不过来, 群群是个胖老师 37 我过去。人们可以持有这样的态度: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 800 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适应是金,改变为银 “我听到鸽子扑打空气干涩的声音,顿感飞翔的艰难。”有人这样说。人生 于世,必遇重重阻力,不论是来自社会还是来自内心,人们都会惶惑:努力改变 现状,最终可能会折断翅膀,但又要如何适应才能不落入妥协退让的牢笼、不丧 失振翼的能力? 我以为应持有这样的态度: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那 又如何界定何者可变而何者只能适应呢? 其实,二者之间并无硬性的界限,甚至可以说,学会如何适应正是实现改变 的途径。史铁生的疾病无法改变仿佛是确凿的,但他却最终适应了它的疾病,达 到了内心的平和而成就了作家之路,他改变了上天强加给他的苦难了吗?貌似没 有,但通过顽强地适应改变了苦难对他的影响,将肉体的苦果转化为了精神的硕 果,没有对命运的适应,谈何对命运的改变呢? 适应是金,改变为银,但一定是有原则的适应才是金。我们清楚地知道外貌、 出身、疾病等只能接受、适应而无法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为自己不去努力而找 理由,人生的态度、习惯等都是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的,只有在改变后对不能改 变之事的适应,才真正焕发出金子的光芒。 适应是教我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转载请注明出处这是 “改变”的另一种写法,著名媒体人蔡春猪在初知儿子为自闭症患者后,内心几 度在崩溃边缘徘徊,而最终以幽默将痛苦平实地在《爸爸爱喜禾》中道出,这适 应必是在内心与思想激烈挣扎与斗争中诞生出的平静,被称为“中国自闭症之父” 的他,很好地诠释了适应如何将一位不幸的父亲,转化为千万个拥有同样不幸的 家庭的引路人与精神激励者。 适应也是一种包容,是对无法改变的事物透彻了解后对自我与初心的保护, 这个世界的不公可以暂时适应,因为我们在积聚能量后终有一天会爆发出来而改 变它;这个时代的黑白颠倒我们可以忍受,因为终将迎来黎明的曙光。文革时期, 傅雷等大家的自杀固然是其气节清高的体现,但他们若能适应、忍耐,在黑夜中 寻找光明,肯定能做出更大的贡献。但他们因无法适应不能改变的现状而绝世, 实在令人扼腕! 适应是断崖中生长的虬曲古松,适应是七贤们竹林里传来的泠泠琴声,我们 要改变,但终有许多无法改变,于是要适应那无法改变的一切。 永无安宁,拒绝犬儒 《愚公移山》的结尾,天帝被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派来大力神移走 了太行王屋。然而现实生活中并无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局。这个残酷世界的真 群群是个胖老师 38 相是:我们并不能让大山增减丝毫。于是有人提出:既然山不能移,我移不就好 了,何必那么较真呢?更有人提出当下的一种生存哲学:改变可改变的,剩下不 能改变的就去接受,去适应。 然而问题在于,我们是否真的能分清究竟什么是不可改变的,什么只是我们 不愿改变的吗?我们随时可听到这样的感慨“我已经尽力了,该做的我都做了, 剩下的交给上帝吧。”于是,一切懒惰怠倦侥幸颓废都被冠以“适应不能改变的 一切”的美名,所有借口都因被贴上“七分天注定”的华美外衣而被事先原谅了。 “接受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乍一听有几分老在超凡脱俗的味道,实际上是潜 藏于人心的犬儒主义被上升到了生存哲理层面罢了。 郭敬明的《小时代》中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女主角出身平凡却意外踏入“上 流社会”,在经历排挤嘲讽后她没有像童话故事里那样奋起反抗,而是适应了这 个拜金的社会。小说本无宏伟格局或人性剖析,却在发表后迅速升温,或许原因 在于它深深刺痛了人敏感的神经。 几十年前的“大”时代里国家社会人民有共同的宏伟历史目标,恢宏的故事 格局。随着大时代的终结,网络媒体对社会阳暗的大规模披露,西方后现代主义 思潮的引入,人们愈发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对自我存在的迷茫,身份迷失的焦虑。 我们该如何安放自尊?人们选择了犬儒主义,没有什么了不得,没有什么要不得, 一切都可原谅,可接受,可“适应”。让热血冰凉下来,骨质疏松下来,做一条 安逸舒适的狗。 这种犬儒主义与庄子的“彷徨乎寝卧其下”实在是大相径庭,后者是饱经沧 桑洞察世事后的超越,前者是被艰难险阻吓破了胆的退避罢了。更何况,庄周并 非不移山,他移的不是物质上的山,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山,他在精神上征服了山, 移精神之山。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勇主义,便是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后依然热 爱它。”那些在人类历史上闪耀的群星无不是在清醒认识到“不可为”后拒绝适 应,拒绝妥协,永远在路上的人。孔子在周游列国前并非没有意识到仁义在春秋 时期难以推行,但他依旧“知其不可而为之”地弦歌不辍;赫尔曼黑塞《荒原狼》 中的哈里哈勒尔并非看不到社会整体的堕落,但在严厉拷问自己的内心后他最终 在魔剧院中杀死象征享乐主义的赫尔米娜选择不朽者的怀抱“莫扎特在等我。” 他们都是永不得安宁的人,前者拒绝适应社会的礼崩乐坏,后者拒绝适应人心的 阴暗,他们是永远的溯光者。 曾听一位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的演讲,具体内容已模糊不可记,但记得他最 后的总结:“哲学就是让我们永不安宁的东西。”山到底能否移走我不关心,但 我明白,宁愿做唐吉坷德式荒诞的骑士,这永远追逐永远挣扎的“不安宁”也好 过“适应你不能改变的一切”的犬儒主义。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永不安宁,拒绝犬儒! 在局限中成就无限 置于人生的汪洋之中,人们必然会面对不可抗争的障碍,却始终怀着勇气做 出改变。也正是在适应与改变之中,人们才能于大海之上扬帆高歌,书写生活之 精彩。 群群是个胖老师 39 正如海洋中不可预测的风暴、鱼群,生活中同样充满了困境与机遇。渔人们 渴望度过风暴,收货鱼群;而士人们渴望为天地立心,背包客们向往在极限中拓 宽人与自然的关联。每一个目标背后都有着客观的限制和主观的抉择。客观的事 物难以去撼动,以恒古不变的自然原理、规律耸立于天地之间,而主观的行动是 每一个个体都能迈出的脚步,用自我的力量无畏地尝试、挑战,终至那目标的彼 岸。 一个人若在天地的规律和自我的行动之间行走。那必须做出的第一步便是适 应;认可规律的必然、承认自身力量的局限,而不至于陷入自傲狂妄的地步。古 代的先民们渴望兴水利、建家园,可第一步永远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在地形 和地势的客观下权衡,李冰才能建出都江堰来。欧阳修在年轻之时专攻时文,以 待考取功名后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践行推广“文以载道”,也正是对于当时时代学 术背景的认知,接受适应。这种适应绝不是妥协或是软弱,而是坦荡地接受局限, 认知现实。 正是在这一方适应之上,一个人才更能去做出他力所能及的改变。转载请注 明出处 实现价值,向目标跋涉。史铁生怀着对人世苦难至宥的接受,适应自己 的残疾,并在有限的活动空间内发现哲学的瑰丽,在身旁的石阶、秋树、夕阳中 发现万物与我一体。这是一个轮椅四周的改变。而当圣地亚哥咬紧牙与鲨鱼搏斗 时,他早已认可了大海古老的生存法则,却在一尾渔船的狭小空间内捍卫了大马 林鱼的胜利与他的尊严。这是他所能改变的一切。 因而,适应与改变构成了人类认知世界、竭力生活的两条轨迹。适应规律与 必然,再在局限中充分改变,是以彰显人类之意志无限,显出辉煌所在。 这本应是人们生活的方式,只可叹今日,人们屡屡走在“适应与改变”的反 面。人们想离山峰更近一些,可他们不承认山的不移,不愿行走。取而代之的, 一方面怨恨山的恒久,一方面在认识到移山无望后放弃目标。——怨恨和虚无形 成了两根新的轨迹!在语言的喧嚣和空洞下,失去了尊重、失去了行动的意志。 若说适应与改变延伸的终点是目标实现的彼岸,那怨恨与虚无之下,只是原地的 打转。 当海明威领取诺贝尔奖时,颁奖词这样说到:人们应当记住,勇气是海明威 小说的核心。在各种环境的考验下,他们怀着勇气抗争,而从不去抱怨这个伟大 的时代。“勇气”也不正是对于“适应”与“改变”的时代注解吗!多少人物怀 揣勇气,勇敢地承认局限。又在果壳般的世界内无畏地行动,成就精神价值的无 限。是以成为生活的主人,手握“改变”的罗船,扬起“适应”的风帆,勇往直 前。 逆天之志,顺天之心 我欲登山,但山不过来。世上没有移山的方法,于是缩小我与山距离的唯一 途径便是——我过去。寥寥数语,抛出人生而为人的永恒命题:我在改变与被改 变而适应之间当如何自处? 生命的价值在于与其环境抗争,通过改变来实现自我保存。这种改变是人出 于自由意志的高贵选择,是赋予我们的生命以重量的途径,是人生命的伟岸在天 地间绽放的方式。普罗米修斯将火种偷到人间,改变那充斥着恐惧而蒙味世界; 群群是个胖老师 40 但丁用的细改入微的体摩和铿锵有力的文字刺破中世纪的夜幕,改变行尸走肉的 社会,让激愤与任性的光辉普照大地;哥伦布带着生命对未知的无限好奇征服天 空,改变人类的狭小与蒙味,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因为拥有改变的勇气, 人类的先祖赢得了生存的资格,因为改变的力量,人朝越高山大海撕开漆黑铁幕, 用狭小而不屈的力量诠释了生命的伟大与尊严。 然而,一切都可以改变吗?人们总能如愿吗?迎接灰冷而渺茫等待的就一定 是辛苦——得偿吗? 不。从千年前的俄狄浦斯王到百载前的马蒂尔德,从西西弗斯到布恩地亚, 人类命运而悲剧失意从未离开,改变不了的总是如此之多。从那无法被移动的山, 到我们无法逾越的逼仄的时空局限我们索求的有那么多得偿的却那么少。我们卑 微如尘埃,渺小若游虫。那么,在永恒的失意与挫折面前,无力改变的我们出路 何在? 适应,接受。山不过来,我可以过去;物不归我,我可以反思求取是否太多; 时空狭窄局限,我可以将生命的每一秒活到极致。这不是处处碰壁后心灰意冷自 甘堕落,而是在逆天的抗争之后知天顺天的洞达开朗。摒弃了一味追求如我所愿 的改变,我以适应为梯,攀上那内外和谐平静的至高境界。这不是对意志的过度 坚守,而是饱满生命应有的原度与丰腴,是骑士浴血屠龙之后笑对命运审判的从 容淡定。 为人一世,若无改变的决绝与刚毅当是懦弱无能的“屠头”,若是缺少适 应的智慧,便是只知一往直前的莽夫永远无法超拔于失意的苦海。我们当拥有打 马过草原的决死锐气,也不忘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淡然和潇洒。 与生俱来的局限注定了无法改变的种种遗憾。我们唯一可以自慰的是我们曾 真诚而充满激情地生活过,不辞辛苦地劳作过,并最终以精神超越了时空的桎梏, 用适应和接受熔铸成人生圆融饱满的无上境界。这不只是事人变通的努力,这是 看透生活悲剧本质之后仍然热爱它的英雄。 逆天之志,顺天之心,和谐之人。 19、后疫情时代——行动未晚 从海上飘来一个漂流瓶。瓶子里有张纸,上面写着:“大海把我抛掷到荒岛, 赶快来这里救我!” “现在去一定太晚了。”第一个人说。“而且没有标明地方。”第二个人说。 “既不会太晚也不会太远,但是这个名叫‘这里’的岛屿无处不在。”第三个人说。 他们都感到不安,但谁也没有出发。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 800 字。⑵不要写成诗歌。⑶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拯救更重要的是行动 用漂流瓶传递求救信息的场景我们在电影中屡见不鲜。只是倘若纸上的信息 不确切,想必接受信息者也无法行动。但仔细想一想为何信息会不完整?实则是 群群是个胖老师 41 求救者希望我们来用行动找寻。而不是一味地推拖时间长、地方远、方向目标不 明确,却放弃了最重要的行动,放弃了出发。 于人如此,文化亦然。 现如今文化被我们抛掷到心灵的荒岛,于是它们借媒体之漂流瓶来求救。只 是物质社会中的我们认为个人文化缺失时间过长,认为文化如今早已被物质埋没 无处可寻,又间或认为要拯救的文化太多太杂无从下手,而直接放弃了拯救行动。 我们只是内心在担心,发表一些所谓“缺失文化的人仿佛丢掉灵魂”的话语,实 则丝毫没有行动上的表示,依旧整日沉浸在科技物质世界中。在此我不禁大声疾 呼:“拯救文化需要切实行动。” 这切实的行动即使是前途未知,但仍旧是渐渐靠近被拯救者的。当舌尖上的 中国节目组收到“中国饮食文化”被“洋快餐”挤压,被国人抛掷的求救信时, 他们用行动去拯救。节目监制曾表示他们未曾想过“舌尖”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 力,他们原本只不过是想为中国饮食文化助一把力。的确,正是由于他们不纠结 于节目的影响力,不纠结于节目能否改变现状,他们的拯救行动才显得那么有力。 广大的中国人民从“舌尖”中感悟到了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发现了身边饮食文化 其实无处不在。一瞬间,“舌尖体”火边大江南北,使得文化拥有了与“洋快餐” 抗衡的实力。不得不说,以行动为己任的拯救行动的结果是令人欣喜的。 反观当下,当中国学者们一次次大呼文化传统的流失时,我们心中必然有所 触动。只是我们其中又有多少人真正去阅读一本经典呢?又有多少人敢于去体验 一次真正的文化苦旅呢?想必是寥寥。我们总将压力、时间、无目标为借口,其 实我们无须在意自己行为的影响力,只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的拯救计划,就 无愧了。 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四境界。我们依旧处于物质境界,想来如果我们能真正将 拯救的顾虑化为行动,真正担负起个人于社会的责任,那么我们就在通往道德境 界之路上了。 拯救更重要的是行动,而不是单纯的不安与口号。 该出发了 海上飘来漂流瓶,来自远方的召唤,等待着开启我们新的旅程。然而质疑传 来: 太晚了、太远了、方向太多了……往往阻挡了迈出的第一步。无人出发。 生活中我们感知着无数的召唤,是理想、是求助、是任务,需要我们去实现、 回应、完成。往往在此时,退缩的想法、逃避的借口喷涌而出。这是令人悲哀的 一种弱小的体现,在我看来,面对未知与未来,果断行动,应对自己说: 该出发 了! 没有鼓足勇气的启程,就不会有最终的到达,直到最后,也只能做一个畏惧 世界的井底之蛙。中世纪的西欧被蒙昧无知所笼罩,但伽利略、哥白尼对于真理 的不懈追求,唤起了人们探索的欲望,扬起了社会远航的风帆。他们即是勇敢出 发的那群人。哥伦布、麦哲伦,不断的远航,开启了全新的世界;唐人打破诗体 格律,对于词的创造,谱写了宋代文学的极盛篇章。 出发,往往没有想象中容易,却有着极大的意义。歌德的《浮士德德》中, 主人公被魔鬼所惑,沉迷于欲望的追求中,而他感受到了本心的呼唤,于是受到 上帝救赎,是一段重新出发的启程。中国的《邯郸记》与之相类似,被仙人所救 群群是个胖老师 42 赎,同样在人生的航程中出发。 然而,《浮士德》作为经典,改编为歌剧,上演一世纪广受传诵;相比之下, 《邯郸记》直到本世纪初才登上舞台,且乏人问津。 这是否意味着,当下的我们,也需要一次灵魂的鼓舞,一声启航前的号角? “中国不缺少思想家,而缺少实践家。”这句话振聋发聩地敲打了我们。当 下的一代,正缺乏如邓稼先、袁隆平那样,为了理想而勇敢出发去实践的精神。 我们不缺创意与思想,可又有多少人能脚踏实地,坦然地跨出第一步,朝着未来 前行? 没有鲁迅的呐喊,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激昂的民众奋起反抗;没有一次又一 次的研究,黑死病、禽流感带来的恐慌定会袭卷肆虐整个星球。然而这一切并未 发生,因为他们行动了,他们带领着人们启航、到达了胜利的岛的。 该出发了,带着对未来的恐惧;也应带着战胜恐惧的自信、勇气、迈出第一 步,路便会出现在我们的牌下,不盲目、不随意,因信念、理想出发,向未来启 程,那个岛屿便近在你眼前。 20、致敬英雄 对于巨人,只有极少的人能够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而更多的人则是拜倒在巨 人的脚下。”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全文不少于 800 字。(3)不要写成诗歌。 超越“巨人”,一路向前 人类历史上从不缺少“巨人”。他们往往因为在某一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 而被人们普遍视作永远的丰碑,受尽尊重和仰望。然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没 有永恒的真理,唯一不变的只有“不断地变”,当巨人成为不可动摇的僵化神话, 那么丰碑就变成了路障,唯有突破、超越才能转动历史的齿轮。当我们匍匐于地, 看到的是不可凌越;当我们历经艰辛地站于巨人之肩,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 解他,更能看得更远,继续前行。 对于巨人这一获得普遍承认的庞然大物,吹捧盲从是易,质疑突破是难。如 今我们所熟知的社会契约论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霍布斯在“君权神 授”的政治宣扬中用“契约”反对禁锢,这是他对于那个时代的突破。五十年后, 洛克发展了契约,用立宪与分权给予了封建致命一击,他不仅突破了时代,甚至 超越了彼时已广为接受的霍布斯宣扬君主专制的理论,而卢梭更是直接把社会契 约发展为人民主权,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民主共和。即使是在同一个方向,同一 条道路上,先贤的丰碑也有可能具有着瑕疵和局限,不要害怕质疑,不断地突破 才能前进。 然而质疑和突破是建立在独立的思考与深入的了解之上的,也许这也就可以 解释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而大部分人只是拜倒在巨人的脚下。崇 敬和敬仰是一种省力而安全的做法。附和不需要艰苦的思考,与大众保持一致又 可以避免成为秀于林的树,而表达崇敬更可以体现出自己的谦卑和高贵,何乐不 群群是个胖老师 43 为?于是即使沦为平庸也在所不惜。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也幸而有那么一些人, 他们有不屈的灵魂,他们会对巨人深究,对“真理”诘问,甚至重走一遍先贤之 路。于是他们得以在心灵上与巨人相接近,也因为挑战权威而受到的嘲讽而更深 刻地与伟大的灵魂产生共鸣,感同身受,当最终登上了巨人的肩膀,看着远方的 太阳跳跃出海平面,他一定会有一种流泪的冲动,为自己,为巨人,也为真理。 即使最终他超越了巨人,乃至推翻了巨人,他的内心也一定是崇敬与感恩的—— 这才是真正的敬仰:在平等的地方与你进行心的交流,用独立的思考与不屈的抗 争超越,突破,前进,继续开拓那片光荣的荆棘路。 当巨人化作丰碑,他就被永远定格在了那里,然而路漫漫兮,我们仍将前行。 你的膝盖生来不是为了下跪而是为了前进;你的头颅生来不是为了低头,乃至磕 头,而是为了思考。不要让丰碑沦为路障,一路前进吧,超越,突破! 不忘“拜倒”之心 对于巨人,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而更多的人则是拜倒在巨 人的脚下。 巨人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高远而无法达到的,巨人或许是时代洪流中的伟人 或许是前人的科学成就,巨人是难以逾越的,但对少数人来说,他们站在巨人的 肩膀上,取得比巨人更高的成就,或在巨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突破。 瓦特在原有蒸汽机的基础上,造出改良蒸汽机,推动蒸汽时代进一步发展; 两位青年科学家,在普勒休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继续试验,最终获诺贝尔奖。 他们站在前人的科研结果之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与此同时,更多的人拜倒在巨人脚下,他们没有取得比巨人更高远的成果, 于是他们献上了自己的崇敬之心,向巨人的成功表达由衷的钦佩。 我们崇敬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我们钦佩在百般阻挠下发明 LED 灯管的中 村修二;我们敬仰为黑人全心全意奉献的黑人之父,阿尔伯特.史怀哲。我们拜 倒,因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或许是在经历了无数次企图超越的失败后, 我们发现站在他们肩膀上的可能性渺茫,于是我们知难而退,变挑战为拜倒。 然而当下,我们不再敬仰巨人,当代人内心的“拜倒”意识正逐渐消失。某 个人一有什么成就,大家就过去批判,仿佛自己若少踩了几脚便吃了什么亏似的。 他们缺乏拜倒意识,过分高估自己。如《谁是最可怜的人》中所谈到的孔子被人 随意揉捏,时而背负数千年中华文化的劣迹,时而承载儒家思想的全部辉煌。巨 人于人们而言只是无关轻重的“物件”。那站在巨人脚下的人们虽然是“形体” 上的矮子,但却是“内心”上的巨人,如此看来丧失拜倒之心的他们不久之后或 许会说出“儿子踩老子”的论断来。 “拜倒”意识固然重要,但不会敬仰,单纯作出拜倒姿势的行为并不可取。 他们可能是一群不敢于进取而倒在巨人脚下纳凉的庸碌无为者,在他们心中从来 没有产生过“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目标。 我想,带有钦佩的拜倒,带有突破的前进之心是当今我们迫切需要的,不是 自大高傲的心灵巨人,亦不是躺倒放弃的行动矮人。 常存拜于巨人脚下的拜倒意识,常怀站于巨人肩上的超越之心。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