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浦东新区 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语文考前练习卷
考生注意:
1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
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校名、姓名、准考证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一 积累应用 1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2)遥岑远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 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坚决反对数典忘祖....的历史虚无主义。
B.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动辄对他国颐指气使....,干涉内政不得人心。
C.因疫情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久假不归....者,任何单位不得按旷工处理。
2
D.在实现全球碳中和的新征程中,国际社会要勠力同心....,勇于担当。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一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 分)
在 中 国 古 代 文 艺 中 , 浪 漫 主 义 始 终 没 有 太 多 越 出 古 典 理 性 的 范 围 , 在 建 筑 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
上,它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罢了。
①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
②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
③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④它们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线索
A. ②④③① B .②③④①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②③
二 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我买故我在?
——关于消费的经济哲学沉思
曹东勃
① 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反思消费社会加诸我们的种种可能的危机,
正当其时。
② 近半个世纪前的 1970 年,鲍德里亚在其成名作《消费社会》一书中,给出了一个惊
世骇俗的判断:“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
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
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
3
③这种物,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而是工业革命以来大肆繁衍、近似一种热带丛
林的“人造物”的体系。在这样一个人造王国之中,“我买故我在”就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
更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在消费主义的框架下,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在
满足不断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人们所消费的,也不单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
值,更在于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在物的包围之中,人们丧失了品鉴能力。物品的泛滥与
趋同,使得人们不知所措,既不知道如何犒劳自己,也不懂得怎样惊喜他人。本能的惰性
促使人们乐得把购买决策权让渡、外包出去,遂成就了种种趣味商店、创意礼品乃至各种
恶趣味。
④消费品不再追求永恒,而是加速折旧、流变、迭代。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
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
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因此,物的消费呈现出加速度态势:在传统社会对着一件物可
以讲述几代人的动人故事,而消费社会一个物件可能只能讲述自己人生中某一天、某一个
月、某一年的故事。
⑤在积贫积弱的时代,解决温饱是绝大多数人的唯一要务,精神空虚和心理忧郁恐怕
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并只导致其中一部分人堕落;在现代社会,如何摆脱这一亘古未有
的社会变迁所引发的前所未有的精神困境,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甚至可笑的“何不食肉糜”
问题。可是,在这样的轻文明时代依然诉诸物质资源,借助“买买买”来填补内心的贫瘠,
只能是黔驴技穷。
⑥饶有意味的是,当下的消费社会中,一方面是“剁手党”“月光族”之类的“隐形贫
困人口”大潮汹涌,他们“花今天的钱,哭明天的穷”。这些“消费社会里的穷人........”最重要
的特征就是有缺陷、有欠缺、不完美和先天不足,在准备不够充分的状态下就卷入消费的
浪潮。另一方面却是所谓“资本主义精神”的渐趋消遁和劳动神圣的工作伦理一去不返。
长此以往,一个在收入上稳定增长的、可持续的消费者阶层也会“缩水”。“上午打猎,下
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
或批判者”,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未来理想社会中生产状态同时也是生活状态
的这段描述,仍然是消费社会下具有前瞻意义的重要指针。
⑦消费社会满足了人类的欲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普及更使得消费社会超越
4
时空限制而如虎添翼,大数据真正掌握了我们的个人偏好。然而消费模式的剧烈变迁,也
日渐催生与之关联的精神紊乱。对此,西方学者弗洛姆的警告发人深省:“一个幽灵正在我
们中间徘徊,然而,只有少数人清醒地意识到它的存在。这个幽灵就是,一个完全机械化
的社会,它服从计算机的命令,致力于最大规模的物质生产和消费;在这样一个社会的发
展进程中,人自身被转变为整个机器的一部分,尽管他吃得好,娱乐得好,然而他却是被
动的,缺乏活力和感情的。他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这个意象,恰如电
影《千与千寻》里那两位因贪食而异化为猪的成年人。
⑧挣脱消费社会的陷阱,于个人于国家而言,都需要追求一种适度规模甚至“减量化”
的生存境遇,追求一种“高质量的发展”。想象一个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大学图书馆,对其实
行总量控制,在买入一本新书的同时剔除一本旧书;而这样做的前提是,新书无论在内容
和其他质量方面必须超过和包容旧书的全部,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稳态图书馆——它避免了
藏书总量虚假繁荣之下毫无意义的重复建设。
(选自《文汇报》2019 年 07 月 19 日,有删改 )
3.第⑥段中“消费社会里的穷人”在文中的含义是 。(2 分)
4.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 分)
5.下列表述中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当今时代,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犹如身处热带丛林受到外物的包围。
B.在消费时代,“买买买”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一种社会思潮。
C.在现代社会,摆脱精神空虚和心理忧郁的有效方式是进入消费怪圈。
D.机械化社会,人往往被转变为整个机器的一部分,因贪婪异化为物。
6.下列推断与文意不一致...的一项是( )(3 分)
A.时下各种文创产品的热销也反映出市场上商品的泛滥与趋同这一不争事实。
B.由于商品质量问题的频发,现在的消费品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久耐用了。
5
C.未来理想的消费社会中,消费者完全可以将生产状态与生活状态合二为一。
D.智能化时代,我们更应警惕消费模式的变化对于人的精神生活造成的影响。
7.电影《天生购物狂》中有一句话说:“我喜欢新衣服,要是每个人每天都能穿上新衣服,
忧郁在这个世界上就无处容身了。”请结合本文观点作出分析。(5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15 分)
亲爱的“凡尔赛”奶奶
沈芸
①某天早上,一个电话把我的发呆打断了,来电给了我一个号码,要我跟美国纽约的
程太太联系,她在找我。
②我想到了,是我爷爷的外甥女、五姑姑袁玲华,姑父程树滋先生是华尔街的老银行
家。我们在 2010 年上海分手后再没联系过。电话接通了,姑姑悲伤地说:“树滋九月份过
了……”她自己在医院里过了生不如死的几个月,现在总算是把以前的保姆周阿姨找了回
来,回到了新泽西养老院的家。她很想念我,怀念在上海一起去虹口看我们家老房子的时
光。
③后来姑姑在电话里又跟我说,她想吃冬笋,油焖笋的味道,她只能在脑子里想想了。
她还惦记着我从嘉兴给她带的肉粽子,“那真是美味极了,回味无穷,我一直都记着呢……”
她说着嗲糯的尖团音,碎碎念。
④姑姑是一个在纽约保持上海人生活习惯的人,七十年一贯制,这应该是相当奢侈..的
习惯了,其成本已经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她吃不惯西餐,像生菜沙拉、土豆泥和牛
排一类,她连看也不要看。她住的养老院很高级,每天提供两顿饭,她只喝其中的鸡汤。
周阿姨说,你姑姑会自己烧菜,她很节省..,用冬笋头熬骨头汤,前面的嫩尖烧油焖笋。听
着这些,我一下子感觉自己烧笋时扔掉的老头,太浪费了,有些暴殄天物。
⑤她喜欢的冬笋和肉粽子这两样,可不是说轻而易举能带进美国的。我想来想去,想
6
到了我们的朋友,在上海的张先生,他有家人在法拉盛,托他弟弟在中国城买,然后寄到
新泽西。果然,张先生一听说 95 岁的老太太要帮忙的事情,非常热情,我解释说姑姑的儿
女已经是华裔“美国人”了,不太懂得买中国的食品,张先生表示一百个理解。后面的事
情一切顺利,姑姑在春节前收到了,大悦!她亲热地说,我让她感觉到了亲人的温暖。我
心里也非常喜悦帮她在农历年前完成了心愿,对于我们来说,共同感受到了“每逢佳节倍
思亲”的年味。
⑥这以后,我几乎每隔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得到姑姑的消息,譬如她想吃炒豆芽菜和番
茄炒蛋,可是要等她儿子两周来一次去中国超市把豆芽菜买回来;她去烫头发,顺便到法
拉盛吃了上海点心馄饨和小笼包,回来的路上,她一直在埋怨小笼包不好吃;感恩节去儿
子家聚餐,她要提前把衣服搭配好,脸上的妆化好,还要戴上墨镜和披肩,“她说,这是风
度!”周阿姨陪着她,早早就等着车子来接了,“你姑姑很讲礼数的!”
⑦从我 7 岁第一次见到五姑姑起,我们俩的关系从未像现在这么亲密过。我跟姑父倒
是聊过天儿,他跟我讲了好多话,他曾在“苦干剧团”帮忙做过财务,是黄佐临、丹尼夫
妇的好朋友,“文华”的老板吴性栽很信任他,委托他在好莱坞发行《假凤虚凰》和费穆的
电影,但是很不成功。姑父最得意的手笔是他在改革开放后在中美两国银行界之间牵线搭
桥,为此,他们夫妇被邀请参加老布什总统的就职晚宴。姑姑给我看过她一身丝绒旗袍,
盛装出席的照片,骄傲地说:“我的福气好,先生身居高位,我做程太太是加分的。”
⑧过了一段时间,周阿姨来说,姑姑经常出现幻觉,自言自语——对着空气说话,口
气像是跟先生在对话。她先生用过的东西,她都不能看到,看到了就会哭哭啼啼。还没等
我把这个信息消化掉,姑姑就正式通知我,她要跟周阿姨一起回中国养老了,叶落归根!
⑨姑姑终于在 2019 年的 5 月底落地上海虹桥机场,发给我的图片,一点看不出车马劳
顿的疲倦,反而红光满面,眉开眼笑。“我是决定了要在这个时间回来的,我要吃上今年的
杨梅,想了好多年。”她清脆的声音这次是从上海传来的——姑姑迅速把她美国的家产分给
子孙,只带了日常用的衣物和两部轮椅,安排做体检,办理护照机票,登上飞机头等舱,
一路睡着就到了上海。
⑩我陪着姑姑去了一趟她外婆的德清老家,她要去寻根问祖。路途中,她不禁想到了
7
她的先生,“树滋的祖籍是安徽,家里在镇江开钱庄,1946 年以后,树滋去了美国念书。我
找了人算命,帮我算算我跟我的这个男朋友能不能成功,算命先生说,走得越远越好,结
果……这么远啊!”
⑪
她在 1948 年离开了中国,2019 年回来了,这两个时间节点的选择,足够代表她一
生的传奇。
⑫
姑姑的归来,让我的内心很幸福。在她的身上,我再一次触摸到了我爷爷他们老辈
人的脉搏,感受到我们家族强大的基因在继续流淌,元气尚存,没有断片儿就是胜利!
(节选自《文汇笔会》2021 年 2 月 19 日)
8.第④段中,“奢侈”和“节省”之间是否冲突?请分析理由。(3 分)
9.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的表达效果。(4 分)
10.全文多次写到“姑父”, 请分析其作用。(4 分)
11.结合全文,评析文中“姑姑”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4 分)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2-14 题。(8 分)
【双调】殿前欢·懒云窝①
(元) 阿里西瑛
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瑶琴不理抛书卧,无梦南柯。得清闲尽快活,日月似撺梭
过,富贵比花开落。青春去也,不乐如何?
懒云窝,客至待如何?懒云窝里和衣卧,尽自婆娑。想人生待则么②?贵比我高些个,
富比我松些个?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注:①懒云窝:作者的书斋名。 ②则么:怎么。
8
12. 按题材分,这首散曲属于下列哪一类?( )(1 分)
A.闺怨 B.送别 C.闲适 D.讽喻
13.下列对这首散曲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化用典故自然无痕,显露出作者鲜明的生活态度。
B.画线句运用反问表达了作者及时行乐的人生追求。
C.结尾句使用回文的修辞手法,幽默风趣,令人回味。
D.语言近乎口语,浅近直白,与作者的生活互为表里。
14.简要分析作品中抒情主人公的人物形象。(5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20 分)
袁高传
①高字公颐。少慷慨有节尚。擢进士第。代宗时,累迁..给事中。建中中,拜京畿观察
使,坐累贬韶州长史,复拜给事中。
②德宗将起卢杞为饶州刺史,高当草诏,见宰相卢翰、刘从一曰:“杞当国,矫诬阴
贼,斥忠谊,傲.明德,反易天常,使宗祏失守,天下疣痏①。朝廷不置以法才示贬黜今还授
大州天下其谓何?”翰等不悦,命舍人作诏。诏出,高执不下,奏曰:“陛下用杞为相,
出入三年,附下罔上,使陛下越②在草莽,群臣愿食其肉且不厌。汉法,三光不明,雨旱不
时,皆宰相请罪,小者免,大者戮。杞罪万诛,陛下赦不诛,止贬新州,俄又内移,今复
拜刺史,诚失天下望。”帝曰:“杞不逮,是朕之过。朕已再赦。”答曰:“杞天资诡险,
非不逮,彼固所余。赦者,止赦其罪,不宜授刺史。愿问外廷,并敕中人听于民。若亿兆
异臣之言,臣请前死。”谏官亦力争帝前。帝曰:“与上佐可乎?”群臣奉诏。翌日,遣
9
使慰高曰:“朕惟卿言切至,已如奏。”太子少保韦伦曰:“高言劲挺,自是陛下一良臣,
宜加优礼。”
③贞元二年,帝以大盗后关辅百姓贫,田多荒芜,诏诸道上耕牛,委京兆府劝课。量
地给牛,不满五十亩不给。高以为圣心所忧,乃在穷乏。今田不及五十亩即是穷人,请两
户共给一牛。从之。卒,年六十,中外怅惜。宪宗时,李吉甫言其忠謇③,特赠礼部尚书。
(选自《新唐书·第四十五》)
①疣痏:疮痍。②越:流亡。 ③忠謇:忠诚正直。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累迁..给事中( ) (2)傲.明德( )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1)杞当.国,矫诬阴贼
A.判罪 B.主持 C.适合 D.抵御
(2)委京兆府劝课.( )
A.考核 B.征收 C.督促 D.赋税
17.第②段中画双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 分)
朝 廷 不 置 以 法 才 示 贬 黜 今 还 授 大 州 天 下 其 谓 何?
18.把第②段画单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杞罪万诛,陛下赦不诛,止贬新州,俄又内移,今复拜刺史,诚失天下望。
19. 第③段中李吉甫称赞袁高忠謇,请结合全文,分析如此评价的依据。(4 分)
20.小明同学读了此文,为袁高写了一副对联,据②③段内容,请将对联补充完整。(3 分)
阻诡险卢杞复高官,□□报主;奏贫穷两户给一牛,□□恤农 。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1—24 题(11 分)
环翠亭记 宋濂
①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大姓许氏,世居其下。承
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微,
空明掩映,若青琉璃然。冲融于南北,洋溢乎西东。莫不绀联绿涵,无有亏欠。仲孚啸歌
亭上,俨若经翠水之阳而待笙凤之临也。虞文靖公闻而乐之,曰:“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
10
乃以“环翠”题其额。
②至正壬辰之乱,烽火相连,亭及万竹皆毁。及逢真人龙飞,六合载清。仲孚挈妻孥
自山中归,既完其阖庐,复构亭以还旧贯,竹之萌蘖亦丛丛然生凹,三年而成林。
③州之寿陵与其有连者,咸诣夫仲孚,举觞次第为寿。中有陈闻先生者,谓不可无以
示后人。乃同仲孚来词林,请予为之记。
④呜呼!昔人有题名园记者,言亭榭之兴废,可以占时之盛衰。余初甚疑之,今征于仲
孚,其言似不诬也。向者仲孚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
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美,岂无其故哉?盖帝力如天,拨乱而反之正,
四海致太平已十有余年矣。观仲孚熙熙以乐其生,则江右诸郡可知;江右诸郡如斯,则天
下之广又从可知矣。是则斯亭之重构,非特为仲孚善继而喜,实可以卜世道之向治,三代
之盛,诚可期也。予虽不文,故乐为天下道之,非止记一事而已。
(选自《明代小品集萃》有删节)
21. 第①段方框内应填入的虚词是( )。(1 分)
A. 而 B. 为 C.以 D.盖
22. 对第①段画线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画线句以短句为主,写出了雨后初晴时四面环绿的景观。
B.画线句将晨光笼罩的竹林比作青琉璃瓦,比喻形象生动。
C.画线句写在阳光的照耀下,水流向四面八方,景象壮观。
D.画线句将雨后水珠被晨光激射出的光彩描写得极为生动。
23.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2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4 分)
三 写作 70 分
11
25.当车辆向前飞奔时,坐在车里的人常常觉得是周围的景物在后退,很多时候我们的主
观感受往往与客观世界的状况并不一致。请就此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12
浦东新区 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语文考前练习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 积累应用 10 分
1.(5 分)按要求填空。
(1)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3)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2.(2 分)(1)C
(3 分)(2)D
二 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3.(2 分)因卷入消费浪潮而失去理性(1 分),导致过度消费、提前消费而变穷的人(1 分)。
13
4.(3 分)作者通过对一个典型的稳态图书馆的描述(藏书书总量控制,藏书质量不断提高),
以图书馆建设中的避免虚假繁荣之下的毫无意义的重复建设,来类比当下消费社会中个人
和国家应该杜绝过度消费,应当追求高质量发展(1 分),内容上承接上文分析,回答了“怎
么做”,又照应了文章第一段的内容,使论述思路和结构完整(1 分);类比说理增加了说理
的形象性(1 分)。
5.(3 分)D
6.(3 分)B
7.(5 分)电影《天生购物狂》这句话表达的观点是,要通过消费来解决精神困境(1 分),
文中认为过度消费会给我们带来种种可能的危机,比如,在物的包围之中,人们丧失了品
鉴能力(1 分);借助买买买来填补内心的贫瘠,只能是黔驴技穷(1 分)。作者认为消费模
式的剧烈变迁也日渐催生与之关联的精神紊乱,人自身被转变为整个机器的一部分,它越
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1 分)。因此,需要追求一种适度规模,甚至减量化的
生存境遇,追求一种高质量的发展才能消解内心的贫瘠(1 分)。(答对 1 点得 1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15 分)
8.(3 分)答案示例:不冲突。“奢侈”是指生活在纽约却长久地保持上海人生活习惯的艰
难、不易(1 分),“节省”则是指保持上海人生活习惯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有限
的食材,突显的仍旧是保持习惯的艰难和不易(1 分);而尽管如此艰难,年事已高的姑姑
仍旧没有选择妥协,体现出姑姑的故乡情结(1 分);同时也为下文拜托张先生弄食材、重
返上海做铺垫(1 分)。(4 点答到 3 点给满分)
9.(4 分)答案示例:本段综合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1 分)。主要记叙了我和姑
姑之间的通话内容,主要提及姑姑吃到称心如意的中国菜的艰难,以及对于精致生活的坚
持,体现了姑姑对坚持精致生活的自豪(1 分)。后文主要借助周阿姨的语言描写侧面烘托
姑姑的形象,周阿姨的话还原了姑姑对于风度的执着追求,其对姑姑讲求礼数的肯定(1
分)。本段从多方面表现了姑姑的内在修养,使姑姑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感(1 分),表
达了作者对姑姑内在修养的赞美(1 分)。(5 点答到 4 点给满分)
14
10.(4 分)答案示例: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姑父”:第一次交代姑姑和我恢复联系的原因,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姑姑回国做铺垫(2 分);第二次回忆了姑父的生平作为,提及他的
贡献,突显姑父对故乡的热爱,丰富了姑姑的形象;并与文章结尾“触摸到老辈人的脉搏”
照应(2 分)。第三次交代姑姑离开故乡久居美国的原因,含蓄地表现了姑姑对姑父的思念
以及远离故土的怅惘之情,体现了姑姑对故乡的依恋(2 分)。三次提及,表现了夫妻感情
深厚,交代了姑姑的家庭背景,丰富了姑姑的形象,使读者对姑姑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分)。(4 点答到 2 点给满分)
11.(4 分)答案示例:本文主要通过写身居国外的姑姑,七十年一贯地保持上海人的生活
习惯、追求优雅风度,不仅表现了姑姑的优雅、坚韧,还表现了她对故土和丈夫怀有深深
眷恋之情(2 分)。现代生活中,人们的节奏越来越快,慢慢变得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甚
至轻易地就抛弃了自身的文化基因(1 分)。因此,姑姑的形象有助于启发我们反思自己的
生活状态:某些表面上的坚持,其内里实际体现的是一个人精神上的追求(1 分)。(当然,
我们应该意识到有些过分的追求物质的精致也并非必要,内在通过外在展现的形式可以丰
富而多元,而非仅拘泥于一种。此角度可给 1 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8 分)
12.(1 分)C
13.(2 分)B
14.(5 分)作品刻画了一位懒散、任性而又清高淡泊的文人形象。(1 分)他风雅脱俗,诗
酒、放歌、弹琴、读书构成了他的日常生活;(1 分)他不求功名,远离仕途,尽享清闲快
活,逍遥自由;(1 分)他豁达自信,看透尘世富贵,自尊自信;(1 分)他放纵任性,不拘
礼俗,珍惜时光,沉醉于自己想要的生活。(1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20 分)
15.(2 分)(1)多次升迁或多次升官 (2)轻视,傲视
15
16.(2 分)(1)B(2)C
17.(3 分)朝廷不置以法/才示贬黜/今还授大州/天下其谓何?
18.(6 分)卢杞罪当万死,陛下赦免他不死,只贬到新州,不久又向内调动,现在又授予
饶州刺史,确实让天下人失望。(1 句 1 分,其中“诛”“止”“俄”“拜”“诚”等词翻
译一个错扣 1 分)
19.(4 分)①朝廷要起用卢杞为饶州刺史,袁高在宰相面前痛斥卢杞。②袁高阻止诏书下
达,批评皇帝不依法严惩他,反而赦免、重用他,替他开脱,并据理力争,直言强谏。③
太子少保韦伦赞扬他是良臣。④体恤穷苦百姓,献策帮助百姓。(1 点 1 分)
20.(3 分)忠君,爱民(注意对称,内容相关,词性相同)
参考译文:
袁高字公颐。年少的时候充满正气有志节。考中进士。代宗时,多次升迁至给事中。
德宗中期,授予京畿观察使。因为受牵累被贬韶州长史,又复官授予给事中。
德宗将要起用卢杞担任饶州刺史,袁高主持拟写诏书。他拜见宰相卢翰、刘从一说:“卢
杞主持国家(事务)或掌握国家大权,假托君命诬陷无辜,暗中残害。他排斥忠义人士,
轻视光明磊落的人,颠倒自然常规,使宗庙失守,天下疮痍。朝廷不依法处置他,刚刚贬
黜,现在又授予大州刺史,天下人会议论什么呢?”卢翰等人不高兴,命令门客拟写诏书。
诏书拟好后,袁高扣下不下达,上奏说:“陛下用卢杞担任宰相,出入朝廷主政三年,他附
和偏袒下官,蒙蔽陛下,让陛下在民间流亡,群臣想要吃他的肉都不满足。依据汉法,日
月星三光不亮,雨旱不适时,都是宰相需要请罪的,罪责小的被免官,罪责大的被杀戮。
卢杞罪当万死,陛下赦免他不死,只贬到新州,不久又向内调动,现在又授予饶州刺史,
确实让天下人失望。”皇帝说:“卢杞的过失没有到那种程度,是我的过错。我已经两次赦
免他了。”袁高回答说:“卢杞天性诡诈奸险,不是不到那种程度,他的过失本来就超过那
种程度。赦免,也只是赦免他的罪,不应该授予他刺史这个官。希望你问问朝臣,并下令
宦官传达给百姓。如果百姓同我说的不一样,我请求上前受死。”谏官也在皇帝面前力争。
皇帝说:“授予卢杞上佐可以吗?”群臣接受诏令。第二天,皇帝派遣使臣慰问袁高说:“我
认为只有你的话切直尽理,已经按你上奏的做了。”太子少保韦伦说:“袁高的话刚直,自
然是陛下的一个好臣子,应该给予优待。”
16
贞元二年,皇帝因为国乱之后,关中和三辅地区百姓贫穷,田地多荒芜,下诏各个行
政区征用耕牛,委托京兆府勉励督促这件事。关中和三辅地区量地给牛,不满五十亩地不
给牛。袁高认为皇帝所担心的是穷苦的老百姓。现在田不足五十亩的就是穷人,他请求两
户穷人给一头牛,皇帝听从了他。袁高去世的时候,六十岁,朝廷内外深感惋惜。宪宗时,
李吉甫称赞袁高忠心正直,朝廷特别追赠他为礼部尚书。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1-24 题。(11 分)
21.(1 分)A
22.(2 分)C
23.(4 分) 第②段记叙了环翠亭在战乱中被毁(1 分),后来国家太平,许仲孚又重建环
翠亭(1 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环翠亭的兴建及命名(1 分),引出下文由环翠
亭的兴、废到再兴而引发的议论(1 分)。(只答承上启下或者引出下文,不作分析最多给 1
分)
24.(4 分)本文记叙了环翠亭的兴建及命名,描写了环翠亭周围优美的景观(1 分),并由
亭子的兴、废到再兴赞美了许氏高雅的生活情致(1 分),文章最后阐发主旨,亭子的兴衰
可以推测时代的盛衰(1 分),而时代盛衰关系到普通百姓生活的安乐与忧患(1 分)。进而
赞美了当朝统治者拨乱反正让百姓安乐生活的丰功伟绩(1 分),也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盛
世长在的期待(1 分)。(答对 1 点给 1 分,给足 4 分为止)
参考译文:
环翠亭记 宋濂
临川县城的南面有五座山峰,高大耸立,像青荷花,鲜亮可爱。大姓许氏,世代居住
在这山下。太平的时候,有个叫许仲孚的,曾经接受他父亲的命令,种植了万棵竹子,并
在竹林间建造亭子。每当雨后初晴,早晨的阳光微明,空旷澄静,晨光照耀下的竹林好象
青色琉璃瓦的样子。水光在四面八方充溢弥漫。没有什么不被着上青绿色的。仲孚在亭子
里长啸吟咏,其声悠远,仿佛是在翠水岸边等待着笙凤的到来。虞文靖公听说后把这当作
17
一件乐事,说:“这足够可以让山林的清幽静寂扩大并使世俗的胸襟泯灭。”于是许仲孚用
“环翠”在匾额上题名。
到了壬辰动乱时,烽火不断,亭子和竹子都被毁灭。等到天子出现,天下又恢复清明。
仲孚同他的妻子子女从深山中回来,在修好了他的房屋之后,又修筑亭子还原旧貌,接着
竹子的再生的枝芽也从山凹中茂密丛生了,三年过后就成了一片竹林。
寿陵县中和许仲孚有亲戚关系的人,都去仲孚那里,举杯依次为他祝福,当中有叫陈
闻的人,认为不可以没有什么用来给后人看的东西。于是和仲孚来到词林,请求我替他们
写一篇记。
呜呼!从前的人也有题名园记的文章,说亭台楼房的兴起与废弃,可以用来占卜世事
的兴盛与衰败。我一开始很怀疑这种说法,现在在仲孚这里得到了证明,那些人的话好像
不是无中生有的。从前仲孚在战乱中出生入死,从早到晚都战战兢兢、相当警惕,性命都
不能保全。现在能够安心于耕种务农,尊崇于诗书。在有空闲的日子,在景物的美好中怡
乐性情,难道是没有它的原因吗?大概因为皇帝威力如天,消除混乱局面使天下恢复正常
的秩序,天下达到太平已经有十多年了。看仲孚安乐地享受生活,那么江西各个郡县的百
姓生活也是这样的;江西的各个郡县都像这样,那么天下的广大地区也是安乐地生活了。
这样那么这个亭子的重新修建,不知是因为仲孚善于继承而欢喜,实在可以用来预知世道
趋向太平,像三代一样和平昌盛,的确可以期待的。我虽然不善于写文章,还是特意替天
下人说这件事情,不只是记载一件事情罢了。
三 写作 70 分
25.参照“2020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一类卷 (63—70 分) (一类下 63—64;一类中 65—67;一类上 68—70)
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
意,有文采。
二类卷(52—62 分)(二类下 52—54;二类中 55—58;二类上 59—62)
18
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恰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
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 分)(三类下 39—43;三类中 44—48;三类上 49—51)
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
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 分)(四类下 21—24;四类中 25—29;四类上 30—38)
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
较多。
五类卷(20 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材料。(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 400 字。
说明:(1)未写题目扣 2 分。(2)错别字 1 个扣 1 分,至多扣 3 分。(3)文面不整洁,标
点错误多,酌情扣 1—2 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