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西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ID:691971

大小:47.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5-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江西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②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 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 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 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 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③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 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 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 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 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 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 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 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 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 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④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 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 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 2 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 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 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 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⑤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 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B. 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C. 唐朝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D. 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展开了论述。 B. 文章第三自然段按时间顺序从初唐到盛唐分别阐述了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 C. 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 D. 文章第五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 B. 唐代诗歌所表现出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 C. 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 3 D. 只要当下的文人能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篡改文意,偷换概念。原文第一段中的“其中有些因素” 指文人自觉努力中的有些因素,不是除“文人们自觉努力”外的“其他因素”,文本中“其中”换成了 “其他”,表意不同。 C.“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逻辑关系错。原文第三段“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 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可见文本是并列关系,是将“政治革新和文风 革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D.“宏博气象”说法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中说的三次重要革新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且其“主要方向是 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选项中的“宏博气象” 只是初唐四杰的诗歌革新所强调的。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 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 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分析,文章引述是为证明“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 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 故选 C。 【3 题详解】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D.“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由原文“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 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可知 “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需要很多因素与条件,“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只是其中之一。 故选 D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三中、安福二中、泰和二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玉,石之美者。玉是大自然的精华,蕴含天地之灵气,日月之光华,山川之秀美。名著《红楼梦》 与中华玉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开篇即以通灵宝玉为引,之后又贯穿故事始终,故事主要人物也以玉为名。 玉文化渗透在《红楼梦》的字里行间,集中表现了玉的审美价值、审美标准、文化价值等。 ②《红楼梦》里满是玉饰品。贾府中生活用的玉器皿有琥珀杯、玛瑙碗、玉杯、缠丝白玛瑙碟子和翡 翠盆等。曹雪芹《自题画石诗》道:“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 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结合书中的意蕴,可以看出,曹雪芹更侧重于对玉天生丽质的 认同和欣赏,而反对刻意雕琢和纹饰。他所赞赏的是那种“挺自有之天资,抱未来之纯素,不假修饰,自 成奇珍”的璞玉。 ③《红楼梦》中大量运用以玉组成的词语来描写和比喻各种美好的事物,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从 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颂扬了玉的高洁、质朴、风骨与精神,充分展示了玉的各种美德。如宝玉的“出浴太 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探春的“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 悉多焉得玉无痕”等。 ④《红楼梦》本名《石头记》,顾名思义,是譬石头所记之事。据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就是 以家门口的一块大元宝巨石生发想象,塑造出贾宝玉这一人物。一块美玉贯穿全书,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 识通灵到第一百二十回贾雨村归结((红楼梦)),展示了经石——玉——人(玉)——石的全部发展过程。 一块顽石,吸纳了天地之精、日月之华而成为一块美玉,并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簇缨之族,花柳繁华 地、温柔富贵乡去走了一遭,以玉为主线,演绎尽了人间荣辱兴衰、悲欢离合。最终,贾宝玉了却尘缘, 出家为僧,跟一僧一道出走,而通灵宝玉在游历完人间之后,回到青埂峰变回了女娲补天遗留的那块大石 5 头。 ⑤曹雪芹借玉石来塑造了宝玉和众多冰清玉洁的女儿形象。《红楼梦》里与玉有关的人名有贾宝玉、 林黛玉、妙玉、蒋玉菡、甄宝玉、林红玉、玉钏、玉柱儿、玉官等。宝玉曾经自号“绛洞花主”,宝玉是 花主,其余的女子都是花。两位女主角,宝钗黛玉,各占了他名字一半。一个拥有宝玉“木石前盟”的爱 情,一个占了“金玉良缘”的婚姻。两人才情不分伯仲,丽质天生。一有咏絮之才,一有停机之德,一个 似娇花照水弱柳扶风,一个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而曹雪芹把“玉”字给了“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 舌,以冰为神”的林妹妹,可见对黛玉的钟爱。唯有“玉”字,方能喻其至真至诚,至纯至洁,至贞至痴。 唯有“玉”者,才能彰显宝玉黛玉二人的灵魂契合,思想对等,矢志不渝。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红楼有梦玉为伴》2019 年 1 月 25 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红楼梦》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其中主要人物的名字,都与中华玉文化有关。 B. 曹雪芹虽然倾心于玉,但他不是对任何品性的玉都喜爱,而只是注重那种天生丽质的璞玉。 C. 曹雪芹之所以给小说命名为《石头记》,就是因为他有感于家门口的一块巨石而生的想象。 D. 虽有“金玉良缘”,但作者却更倾向于“木石前盟”,因唯有“玉”才可喻至真至诚的爱情。 2. 一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形式,先总说《红楼梦》体现了玉的各种价值,然后从多角度论证。 B. 文章第二段引用《自题画石诗》是为了证明《红楼梦》中很多器物都和“玉”有关这一观点。 C. 文章第三段先总的概括了《红楼梦》中写玉的手法,然后又采用例证法进行了论述证明。 D. 文章四、五两段是并列关系,它们分别叙写了“玉”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上的主要体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蕴含中华玉文化,那么《红楼梦》就一定不会成为经典。 B. 《红楼梦》中器物、主要人物名字都和玉有关,这也间接反映出当时人们都非常钟爱玉。 C. 《红楼梦》以“石”开始,又由“玉”收束的全部发展过程,显现了曹雪芹独特的匠心。 6 D. 《红楼梦》被称为百科全书,通过本文作者的分析,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得些许玉的知识。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 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 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 项,“就是因为他有感于家门口的一块巨石 而生的想象”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据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就是以家门口的一块大元宝巨石生发 想象”这只是据说而已。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 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 项,“文 章第二段引用《自题画石诗》是为了证明《红楼梦》中很多器物都和‘玉’有关这一观点”错误,这一引 用是为了证明曹雪芹对玉“天生丽质”的自然之美的认同与欣赏,对刻意雕琢的反对。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 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 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 项,“那么《红楼 梦》就一定不会成为经典”表述过于绝对,由原文可以推知作者对“玉”文化的青睐,但不能推出“玉” 是决定此书成为经典的决定性因素;B 项,“这也间接反映出当时人们都非常钟爱玉”以偏概全,不能说 “都非常钟爱玉”;C 项,“又由‘玉’收束”表述错误,小说的结尾是由“石”收束,原文有“展示了 经石——玉——人(玉)——石的全部发展过程”故选 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 7 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 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 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 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 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 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 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 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 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 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 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 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 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 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 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 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 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江西省、洪都中学等七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之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 了。”这是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视角进行高度概括的,然而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究竟是怎么打破的?遗憾的 是鲁迅先生并没有细说下去。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苦苦地探寻。 我们知道,小说故事的元素是人物、情节、线索等,但如何组合,也就是结构方式,这才是创造,才 能显示作家的天才。曹雪芹正是在《红楼梦》叙事结构的组合方式这一点,打破了传统。 8 传统叙事的经典作品《三国演义》和《水浒》,其时空表现形态虽各自不同,但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 叙事原则: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是一致的,文本形成的以主要的人物和主要的事件为枢纽来挽结和创建整 体的时空结构,就是故事的时空结构。所以人们习惯分析叙事的结构方式时常常集中在时间链条上,提炼 出叙事的主线和副线,形成传统线性的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 《红楼梦》追求时间艺术的空间化,打破了传统线性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历史、现实和梦 幻混合、交织、重组,小说人物任意穿行在时间的隧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维构成的立体时间体系中 来来往往。“现在”不是折射过去的记忆,便是投影未来的图象,有时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 并在物理时间、心理时间、梦幻时间和神话时间里进进出出。“传统”在被打破,也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叙 事特征,即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分离,创造了小说时间艺术的多维空间形式。这是我们过去认识不到的 层面,也正是《红楼梦》叙事“新变”的内涵。 (摘编自郑铁生《的故事是怎样讲的》 材料二: 《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 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 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 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 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 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两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着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 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 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 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 《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 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极大的 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9 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 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摘编自王蒙《红楼启示录》 材料三: 东晋一朝和明清两代,江南文化颇具特色,为《红楼梦》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 第三十七回写探春发帖倡议在大观园办诗社,其中有这样几句: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 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 这里引用前朝四个典故,如慧远组织莲社、谢安东山雅会、王子猷雪夜访戴、杜甫迎客扫花,除唐代 杜甫外,其余三个均出自东晋,一个发生在东晋的庐山,两个则发生在东晋的江南,因其知名度甚高,所 以在探春发出的帖子中,成了大观园中的人文化追求的效仿或竞争的一种标杆。 当然,从女性角度说,东晋时期江南谢道韫少儿时代咏絮显露的才情也自然会影响红楼女性人物的形 象塑造。这不但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直接用“堪怜咏絮才”来暗示林黛玉的才情,而且,元妃省亲 时让宝玉写诗,宝玉反应迟钝,还是林黛玉帮宝玉代写了一首《杏帘在望》,得到元妃赞赏,也让人想起 谢道韫在发现小叔子王献之与客人议论时理屈词穷,就隔着帷幕代王献之重新论辩,终于扭转局势,所谓 “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而后来,林黛玉与史湘云联句时的那种自信,林黛玉和薛宝钗同咏柳絮词的 夺人眼球,似乎把围绕着的谢道韫女性才情,进一步发扬光大了。 再看明清,就群体论,明清时代的诗社,特别是女性诗社的出现,是不同于晋代的一个江南文化重要 特色,如清代康熙年间在江南杭州成立的“蕉园诗社”和乾隆年间苏州成立的“清溪吟社”等,给《红楼 梦》描写女性创作群体提供了基本的现实依托,而《红楼梦》的这种创作又反过来激励启发了后续的江南 女性创作,大大挑战了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 就个人言,《红楼梦》多次提及明四家唐寅、仇英等人的绘画。特别是苏州才子唐寅,在小说中,如 草蛇灰线般若隐若现,对小说不同人物的个性塑造、言行刻画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不少学者指 出,林黛玉的《葬花吟》与唐寅的《花下酌酒歌》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而唐寅在生活中也有哭花、葬花之 举动。 总之,一种由晋代开启的江南性情文化传统,在明代得到大大发挥,并在清代《红楼梦》中体现出集 大成的意义。 10 (摘编自詹丹《一部,是江南性情文化传统之大成》,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叙事结构的组合方式方面有创新, 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 B. 《红楼梦》不仅长于写实,也具有浪漫色彩,既给创作主体留下了二度创作的自由,也给读者留下了艺 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 C. 《红楼梦》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其人物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维构成的立体时间体系中来往, 任意穿行在时间的隧道中。 D. 苏州才子唐寅对《红楼梦》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者一致认为林黛玉的《葬花吟》和唐寅的《花下 酌酒歌》有明显继承关系。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开篇强调故事不失其真,从东晋谢道韫的才情影响了《红楼梦》女性人物塑造上来看,这一 点可以得到印证。 B. 写实的作品穿插了神话的、魔幻的故事,便具有了浪漫的色彩,这说明浪漫主义作品比现实主义作品更 具有文学性。 C. 《红楼梦》长于写实,虽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针对性,但正是因为失去这一点而获得了更 普遍长远的意义。 D. 《红楼梦》写探春发帖倡议在大观园办诗社,这有现实的影子,而《红楼梦》的这种创作又影响了后来 的江南女性创作。 3. 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以三足鼎立的形成、发展和衰亡,直至三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为主线,文本结构的基本框架 与历史相去不远。 B.《水浒》的叙事方式采用的是单元结构的组合方式,展示了一条“个人反抗——聚众造反——逼上梁山” 的叙事主线。 11 C.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证明了叛逆与卫道的矛盾冲突,这正是全书的情节主线,并以此融入了书中 众多的人物和事件。 D. 有红学家认为,我们读《红楼梦》时,会因其结构的周密、时空的繁杂,有种仿佛置身大海,前后左右 波浪澎湃的感觉。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叙事结构的组合方式方面有创新”曲解原文,材料一说“然而传统的思想和写 法究竟是怎么打破的?遗憾的是鲁迅先生并没有细说下去”。 B.“既给创作主体留下了二度创作的自由,也给读者留下了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偷换概念,材料 二说“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 度创作的自由”。 D.“研究者一致认为”扩大范围,材料三倒数第二段说的是“不少学者指出”。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理解文中信息的能力。 B.“浪漫主义作品比现实主义作品更具有文学性”表述不正确。原文说“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 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 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是把加入一些 浪漫色彩的写实作品和纯写实作品比较,没有将浪漫主义作品与现实主义作品作比较的意思。 故选 B。 12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这种解读思维是传统的线性情节结构分析,而材料一最后一段指出“《红楼梦》追求时间艺术的空间化, 打破了传统线性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 故选 C。 江西省赣州市八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以“师道尊严”挺立民族信仰 ①“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道是中华文明的德性精华,历史上既有像孔子这样“弟子三千,圣贤 七十二”的流芳圣贤,又有“程门立雪”、“子贡尊师”之类的千古佳话,“师道尊严”作为尊师重教理念 在道德层面的集中表达,不仅是对以教师群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尊重,也是对教育、文化、知识的尊崇, 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②“师道尊严”一词出自《礼记•学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的地位极其 重要,他们应该是“道”的载体,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教师承担着让 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教师不讲“师道”,后果不堪 设想。正因如此,“师道”必须尊贵、庄严,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们有爱有敬、寻重人性、严谨 为学,我们的民族信仰体系才能牢固树立起来。 ③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徐特立坚持兴办 平民教育,毛泽东视他为一生的先生;陶行知穷毕生精力钻研教育理论;民族危难时刻,朱自清、闻一多 等诸多学者云集西南联大,为国家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痴心教师”张心芸,“苗乡挑夫教师”周宏军, 时代楷模黄大年。他们身上,闪耀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典范,闪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 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闪耀着“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强国之光。 ④如今社会格外重视教育,教师更是被寄予沉甸甸的期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 着民族的未来”。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传统文化遭到了一定冲击,在一些地方形成 了“反传统的传统”,“师道尊严”不再被重视。互联网带来的“知识爆炸”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知识获取 渠道,“去魅化”导致教师专业权威不断被解构,教师职业声望有所下降。 ⑤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对民族信仰的树立至关重要,如何重振“师道尊严”就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 “严师”内涵丰富,不仅是指严厉的老师,更是有尊严的老师,是值得尊敬的老师,教师知善恶、明是非、 能担当、有格局、有境界。 ⑥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充分重教师的教育自主权,减少和弱化行政力量的过度介入,做到 制度上松绑,精神上“减压”,为他们的专业发展和精神成长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现实生活中,需将教 师从过度的道德绑架上解脱下来,强化对他们的精神关怀,才能重树师道尊严,使教师真正成为“太阳底 下最光辉的职业”,从而在凝聚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中舞台更广阔、底蕴更深厚、定力更强大。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选出下列句子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 )(3 分) A.“师道尊严”作为尊师重教理念在道德层面的集中表达,不仅是对教育、文化、知识的尊崇,也是对 以教师群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尊重,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B.互联网带来的“知识爆炸”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知识获取渠道,教师职业的“去魅化”导致教师专业 13 权威不断被解构,教师职业声望有所下降。 C.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对民族信仰的树立至关重要,如何重振“师道尊严”就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 D.教师知善恶、明是非、能担当、有格局、有境界。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对教师能力素 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2.下列关于文章论证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开篇点题。以“师道尊严”引起话题,突出强调“师道尊严”的重要性。 B.具体阐释。阐释“师道尊严”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突出强调“师道尊严”对于牢固树立民族信仰体 系的必要性。 C.现实性分析。反观当下,社会上存在着“师道尊严”不被重视的现象,意在表明:重振“师道尊严”, 刻不容缓。 D.紧迫性分析。重振“师道尊严”,教师要注重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照应题目,呼吁期待。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作者看来,老师受到尊重,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学问受到尊重,人们才会敬重学习, 认真学习。 B.教师地位极其重要,他们承担的责任重大,因此,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们有爱有敬,尊重人 性,严谨为学,我们的民族信仰才能牢固树立起来。 C.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让人们有更多的知识获取渠道,教师魅力在消退,专业权威被不断解构, 教师这一职业将不再需要。 D.只有教师注重终身学习,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尚,教育部门和学校尊重教师教育的自主权,教师才能 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答案】 1.A 项,递进关系不对,第一段,原文“不仅对以教师群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尊重,也是对教育、文化、 知识的尊崇,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2.B 项,文章没有论及发展演变。 3.D 项,“只有……才……”太绝对化。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永丰中学、永丰二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乡村”是乡土中国现代进程中最广大的现实,也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文学书写中的巨型“他者”。无 论是作为落后与传统的表征,还是浪漫与怀旧的对象,乡村及其背后所隐喻的乡土中国,都是在以城市为 代表的现代文明或隐或显的对照下书写的。这些书写不仅反映着现实,而且表达着现代中国各种文化政治 诉求。不过,经过近百年的重复书写,正在发生结构性位移和巨变的乡村,却被囚禁在僵化的话语和形象 中,不仅在社会公共感知中丧失了现实感,还被间接地磨损甚至耗尽了文化象征意义。 在新媒介时代,我们绝不缺乏有关乡村的信息。然而,信息不等于认知。在乡村问题上,目前提供给 公众的表述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同质化、琐碎化的困境。将目光投向“故乡”的非虚构文学的兴起及其在 14 大众传播中的轰动效应,呼应了公众对社会变动中乡村问题的焦虑和对话语失效的普遍不满。非虚构写作 结合社会科学的求真和文学的共情能力,可以催化形成社会公共话题,但并不能保证形成真正的认知。正 是透过非虚构写作的实践,我们可以清楚地反思,今天为什么更迫切地需要文学对乡村进行新的书写。 “非虚构”旨在打破文学固化的表述体制,试图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重建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但实践 效果却一言难尽。乡村非虚构写作否定和淡化文学“创作”的属性,采用类似田野工作的方法,强调作者 在场和实证性,弱化甚至不形成叙事。就目前大部分非虚构作品来看,在“客观记录”的戒律下,人物访 谈也好,事件记述也好,虽足够透明、详实,但仅有现象的叠增和言语的堆积,无法拥有对乡村的整体视 野和深度理解。 认知是基于理解的,与简单的了解和获取信息不同,需要写作者投以长久的思考和注视来理解他人和 世界。认知需要叙事,为混沌杂乱的世界勾勒轮廓。对文学来说,叙事的形成依赖于对世界根本问题的发 现,需要作家消化现实的整体,重现某些事件,提取出清晰的形象。因此,叙事关乎选择和编织,只能挑 拣、容纳一些特定的事件,限制数量但并不缩减事实。 之所以强调对乡村重新进行文学书写,是因为乡村及其喻指的乡土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社会变迁,与 全球经济和文化的交织越来越密切。乡村已成为一种无法在既有意识和封闭格局、静止状态中看待和理解 的新事物,如何理解乡村,已经成为理解中国及世界最重要的视角之一。 世界的流动性和同质化使得乡村不能再笼统地作为城市文明的“他者”来观照,作家以及任何想要廓 清对现实理解的人,更适合将当下的乡村放在“差异性、多样性、自我之外”的意义上来感知和交流。与 以往将乡村单向度审视的刻板“他者化”相反,作家要摆脱经验的自我循环,与“他者”进行交流和对话, 在差异和求同的辩证中,把有关乡村的一切从以往的社会意识和话语中解放出来,通过“文学性”,真正 探入事物深处,从世界范围重新定位乡村,也从乡村出发去理解中国和世界。 (摘编自李音《从“实证性”到“文学性”:呼唤一种新的乡村诗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近百年的文学作品中,无论褒贬,乡村都是作为城市文明的对立面存在的。 B.新媒介时代,有关乡村的丰富信息导致乡村书写陷入同质化、琐碎化的困境。 C.乡村非虚构写作强调作者在场和实证性,否定和淡化文学“创作”的属性。 15 D.文学叙事需要选择和编织特定的事件,对事实进行缩减,提取出清晰的形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主张在新时期重新定位乡村,强调对乡村进行新的文学书写,观点明确。 B.文章先指出乡村书写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实证性和文学性进行论述,思路清晰。 C.文章在分析乡村非虚构写作的实践效果时,将它和田野工作的方法进行了对比。 D.第四段对认知与叙事关系的分析,为新时期进行乡村文学书写提供了一种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一味地把变化的乡村禁锢在僵化的话语和形象中,会有损乡村的文化象征意义。 B.要让乡村成为理解中国及世界的重要视角,需要借助文学打破既有的封闭格局。 C.在世界流动性和同质化的背景下,作家应在差异和求同的辩证中与乡村交流对话。 D.坚守文学性,真正地探入乡村深处,有助于拥有对乡村的整体视野和深度理解。 【答案】 1.C(A 项“都是作为城市文明的对立面”有误,B 项“丰富信息导致……陷入困境”有误,D 项“对事实 进行缩减”有误) 2.C(“将它和田野工作的方法进行了对比”有误) 3.B(无逻辑关系)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唐人选唐诗中有的选录杜诗,有的并不选录杜诗,这种情况是杜甫研究的重要命题,以杜甫同时代作 家作品为收录范围的三种诗选,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 的诗坛风气和主潮,《箧中集》也代表着一种新的思想动向,这些是当时比较重要的诗歌选本。杜诗亦在 这三部诗选入选范围之内,却都先后意外落选。原因何在? 《河岳英灵集》(殷璠)是被认为最能代表盛唐诗歌理想的诗选,盛唐诗坛重要人物基本入选其中。杜 甫当时诗歌创作数量也不少,却没有引起诗坛和殷璠的注意、除了进入长安较迟、年资不深这一客观因素 之外,主要原因应是杜诗本身的问题,即其内容、艺术风格和当时主流风尚并不一致。如深受今人赞美的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其“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借写景而喻时事,乃至“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 16 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的高自标置,反而不如高适、薛据、岑参、储光羲等人的即景写实、淡定 优雅,杜诗“沉郁顿挫”风格不太符合殷璠气象高华、“风骨”与“声律”兼备的要求。 从安史之乱爆发到终老于江湘,正是杜甫创作高峰,在杜诗佳作不断涌现之时诞生的两部诗选《箧中 集》和《中兴间气集》中却仍难觅杜诗踪影,原因何在? 元结于《箧中集》序虽称“尽箧中所有,总编次 之”,其实并非没有严格的入选标准。元结主张“雅正”,肯定入选作者“皆以正直而无禄位,皆以忠信 而久贫贱,皆以仁让而至丧亡”,元结文学思想明显是盛唐“别调”,并非主流,正好和杜甫比较接近, 然细审之,杜甫其人其诗并不完全吻合其选人、选诗之标准。杜甫曾为左拾遗,并非“正直无禄位”“忠 信而久贫贱”者,且杜诗主题与单纯歌咏个人苦难也不一致,他们关注个人疾苦,而杜甫则忧国忧民,杜 诗虽歌咏个人苦难,但往往推己及人,这种精神正是杜甫超越《箧中集》诸子之处。据卢燕新考察,高仲 武《中兴间气集》选诗标准为“体壮风雅,理致清新”“朝野通取,格律兼收”。杜诗却没能入选《中兴 间气集》,这显示出“沉郁顿挫”的杜诗受京城与江南两地崇拜盛唐气象高华诗人群的一致冷落。杜诗被 《中兴间气集》与江南诗人群冷落,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诗歌理念、诗歌内容与风格的巨大差异——卧病江 湖感叹“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吟咏“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杜甫哪能看到“中兴”气象? 此 外,人际交往的限制也不可忽视。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漂泊蜀中,远离政治、文化中心长安,也与活跃 的江南诗人群体存在巨大时空阻隔和社会身份的高低落差。 早期唐人选唐诗中杜诗的落选也是时代的问题,《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代表当时诗坛主潮,杜 诗的落选表明其与时代主潮相对隔膜的关系。杜甫从生前到身殁短期内未被主流诗坛理解、认可,根本上 是因为其思想高度超过其同代人,其诗歌创新超越其时代。 (节选自吴怀东《杜甫的诗为什么会落选——唐人选唐诗与杜诗早期传播、影响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与《箧中集》代表了当时诗坛风气和主流思想动向,是当时比较重 要的诗歌选本。 B. 与高适、储光羲相比,杜甫的诗歌创作在即景写实、淡定优雅方面存在不足,这是殷璠没将杜诗选 录集中的唯一原因。 C. 杜诗主题已摆脱了对个人苦难的书写,其忧国忧民的精神高度成为其超越同时代诗人的重要特征, 也是其不被选录的原因之一。 D. 当时诗坛,京城与江南两地崇拜盛唐气象,而杜甫却以"沉郁顿挫"的笔调书写人间疾苦,备受当时 文坛的冷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杜甫的诗句,旨在论证杜甫的诗歌风格有别于同时期的诗坛风格。 B. 文章运用因果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针对杜甫诗歌落选于同时代诗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C.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提出问题,再分别从选录标准、诗风与时代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进 行 总结。 D.文章既肯定杜甫诗歌的思想高度,又指出其与诗坛现实和时代的关系,论证严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人选唐诗中杜诗的落选,不仅有杜甫及其作品风格的原因,也与殷璠、元结和高仲武个人思想以 及当时诗坛主流评价有关。 B. 元结的《箧中集》中体现的文学思想与杜诗比较接近,但杜诗之所以落选,是因为杜甫曾"有禄位" 及其诗歌内容等不合要求。 C. 诗人的出身、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客观因素,不仅影响诗人的文学创作,更影响到其诗文的传播 与社会影响。 D. 符合时代发展主流的文学创作往往能够被时人接受而广为流传,这是评价文学创作水平的最基础标 准。 【答案】 17 1.答案:1.D; 2.C; 3.D 解析:1.A.“《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与《箧中集》代表了当时诗坛风气和主流思想动向”错误, 原文为“《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诗坛风气和主潮,《箧中集》也代表着一 种新的思想动向”,不能混作一谈。B.“殷璠没将杜诗选录集中的主要原因”是¨杜诗‘沉郁顿挫'风格 不太符合殷璠气黎高华、风骨’与“声律’兼备的要求”。C.“杜诗主题已摆脱了对个人苦难的书写”错 误,原文为“杜诗虽歌咏个人苦难,但往往推已及人”,并未摆脱“对个人苦难的书写。 2.“后分别从选录标准、诗风与时代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错误。从原文看,主要是两方面,即选录标准 和时代,原文对于杜甫诗歌风格的论述应是隶属于选录标准的范畴。 3.“这是评价文学创作水平的最基础标准”于文无据。 江西省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修撰的一部卷帙浩繁的编年体史学名著。自《史记》《汉书》 以后,断代纪传体史书越来越流行,也逐渐确立了其作为“正史”的地位。我们通常所谓的“二十四史” 或“二十五史”等“正史”,无一例外都是纪传体,而且除了《史记》之外,其他“正史”都是断代史。 但在纪传体之外,编年体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体裁,先秦时期的《春秋》《左传》《竹书纪年》等编年体史 书可以说奠定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础。但秦汉以后,编年体史书逐渐消沉,难以与纪传体正史争锋。直到 北宋时期,《资治通鉴》才重新举起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和“通史”这两面大旗。不得不说,中 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之所以能与纪传体并峙成为两座高峰,悠久深厚的“通史”传统之所以能够形成,《资 治通鉴》功不可没。 若要明白《资治通鉴》的历史观,那么作者出于什么目的而编撰此书,是不可不知的。知道了撰写此 书的目的,那么此书的基本观念就可知晓了。如上所述,司马光之所以编撰《资治通鉴》,最核心、最主 要的目的,是让帝王阅读,给帝王提供一个了解前代历史的优秀读本,从而起到“以史为鉴”的效果,司 马光也因此成为读书人里的“帝王师”。这样看来,《资治通鉴》最为根本的历史观,还是秉持了中国史学 的悠久传统,把历史当成是前代善恶行迹的汇总,后人可从中找到各种成败善恶的范例,并且阅读之,领 会之,运用之,从而学习古人的成功经验,避免重蹈古人的覆辙。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实用的“以史为鉴” 的历史观。 如果我们往更深一层思考,就会发现《资治通鉴》蕴含着司马光等史学家更为理想化的一种历史观。 《资治通鉴》编年起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虽说是为了上接《左传》,但并没有和《左传》完 全接续起来。那么,司马光为何要以三家分晋作为此书的起点呢?他自己就有很清楚的说明:臣闻天子之 职莫大于礼……何谓礼?纪纲是也。……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制庶人, 贵以临贱,贱以承贵……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司马光所说的“礼”,就是君臣名分、尊卑之别,也就是一整套的社会秩序。即孔子说的“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在儒家所设想的君臣尊卑之社会秩序背后,还有一个更为远大的道德理想。现实世界 中的尊卑秩序,其实就是这个道德理想的具象化。礼乐为道德之器具,群史为六经之延续。后世的礼乐兴 废、治乱兴衰,也可以看作是儒家心目中理想的道德秩序在现实世界中的浮沉隐显。《资治通鉴》历述周 秦汉唐之盛衰,具陈礼乐刑政之兴废,也是为了考察儒家的道德理想在历史中的实践过程。 以上所述《资治通鉴》的历史观,可能与我们现代人对于历史的观念有着相当的距离,但如果要想理 解《资治通鉴》,理解中国的史学传统,那么这些知识不妨略知一二。抛开这些历史观不谈,《资治通鉴》 考证严密,叙事精准,本身也是很值得一读的史书。 (摘编自范云飞《资治通鉴》历史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断代纪传体史书在中国传统史学中具有“正史”的地位。 B. 作为重要的史书体裁,编年体史书奠定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础,但逐渐消沉于秦汉时期。 C. 《资治通鉴》的问世,促成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和“通史”双峰并峙的局面。 18 D. “以史为鉴”以及考察儒家的道德理想在历史中的实践过程是《资治通鉴》的历史观。 2. 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史书体例的发展过程,论述了《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史学上的贡献。 B. 文章从分析《资治通鉴》的编撰目的入手,论述了它所体现的最为根本的历史观。 C. 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论述了《资治通鉴》蕴含的史学家们的理想化的历史观。 D. 《资治通鉴》的历史观与现代人的历史观相去甚远,没有历史价值,不过因为它叙事精准,所以值 得一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没有《资治通鉴》,中国史书体例难免单调,纪传体正史可能一家独大。 B. “帝王师” 特殊身份使司马光将《资治通鉴》定位为帝王了解前代历史的优秀读本。 C. 《资治通鉴》的“以史为鉴”的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书的实用性。 D. 《资治通鉴》述朝代兴衰,陈礼乐刑政之兴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维护尊卑秩序。 【答案】 1、D A.《史记》不是断代史。B.“逐渐消沉于秦汉时期”错误,由原文“但秦汉以后,编年体史书 逐渐消沉”可知,原文所指秦汉以后,而非在秦汉。C.由原文“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之所以能与纪传体 并峙成为两座高峰”可知,应为“编年体”和“纪传体”双峰并峙。 2、D.“没有历史价值”过于绝对,依据原文是“理解中国的史学传统,那么这些知识不妨略知一二”, 应是有历史价值的。 3、B.因果关系颠倒,原文是“司马光也因此成为读书人眼里的“帝王师”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