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北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汉语就已形成当时的共同语“雅言”和“通语”了。秦汉时代,语言的统一性
更强,西汉扬雄的《方言》中出现了“通语”“凡语”,就是指当时的共同语。东汉时的洛阳话、唐代的
长安话、宋代的汴梁话等,都曾先后成为汉民族的共同语。金、元、明、清四代都曾建都北京。由于政治、
经济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成为明代“官话”的基础语言,“官话”成
了明清时期的“共同语”。
1956 年 2 月 6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完整地赋予了“普通话”科学的定义:“以
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定义从语音、词
汇、语法三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
普通话以北京话为标准音,是以北京语音的系统为标准,并不是北京土音,也不是把北京语音的一切
读法照搬。因此,普通话不等于北京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消灭北京土音,但方言的力量必然会减
弱。
(有删改)
材料二:
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推广是与时俱进的:1955 年,国家提倡推广普通话,提出的方针是“重点推行,
逐步普及”;1957 年,这个方针增补为“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1992 年,推普方针调整为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新世纪大体还是延续着这个方针。
普通话的规范使用,是形成和实现社会语言生活和谐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的体现
和表征。诚然,普通话的规范使用不是阻碍语言的发展变化和遏制语言的修辞创新,而是有助于引导语言
2
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地进行修辞创新。而经典就正是这种规范的生动体现和修辞创新的真正榜样,所以要向
经典学习,展开经典朗读、诗词吟诵、演讲比赛、咬文嚼字等活动。从经典中人们会发现:语言的使用,
“规范着才是美丽的”。
(有删改)
材料三:
长期以来,有人把推广普通话简单地理解为国家政治意志,这是片面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
多方言的人口大国,需要有一个沟通各族人民的共通语,以方便交际,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国家认
同感。
当今,跨区域合作、全国市场趋于一体化,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更加需要推广普通话,以
方便交际,减少语言成本,促进民族地区和汉语方言区更好地分享全国市场,加快发展。社会化程度日益
提高的时代,推广普通话可帮助大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服务。
会讲普通话有助于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收入,有助于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是个简单的道理:懂一种语言或方言只能跟本地人打交道,学会了普通话不仅能跟所有讲普通话的人直
接打交道,而且还可以跟所有懂得普通话的讲其他语言或方言的人直接打交道。这不仅扩大了个人社交网
络,也可带来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我国进入了“强起来”的新阶段,世界也面临新的变局。新形势下,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也有了新需求
和新任务。有哲人说:“语言永远与实力相伴!”古代拉丁语、法语、汉语的辉煌,今天英语的强势,都
证明了这一点。可见,以推广普通话为抓手来全面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更具有助力国家“强
起来”的重大意义。
(有删改)
材料四:
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呈现崭新局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普及
率达到 73%以上,语言交流障碍初步消除,社会用字进一步规范;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语言文化品牌活动
广受关注和赞誉;世界语言大会成功举办,中文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语言,全球学习人数迅速增长。中
华优秀语言文化承载的中国智慧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语言文字又一次焕发出迷人的
魅力和光辉,中国人民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这些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3
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
的重要作用。
(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共同语的形成与政治中心有密切关系,宋以后,北京被金、元、明、清作为都城,因此,以北京方言
为基础的“官话”成为共同语。
B.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不等于就是北京话,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音和语法规范
并没有完全照搬北京话。
C.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是我国的一贯政策,从 1955 年起,普及普通话一直是推广工
作的重要目标。
D. 普通话的推行与方言的使用是和谐共存的关系,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但随着民族共同语的发
展,方言的力量必然会减弱。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经典是语言的社会使用规范的生动体现和修辞创新的真正榜样,所以,要说好普通话就必须要向经典
学习。
B. 会讲普通话的人比不会讲普通话的人,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会讲普通话就能接触到更多的人和更广
阔的天地。
C. 当前我国的普通话普及率在 73%以上,语言交流障碍初步消除,这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发挥了重
要作用。
D. 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中文越来越被更多的外国人学习,古老的中国语言文字再次焕发出魅力和光辉。
E. 随着普通话 日益普及,我国的文化越来越繁荣,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也
更和谐。
9. 为什么需要推广普通话?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
【答案】7. A 8. AC
4
9. (1)有助于方便交际,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2)有助于帮助大众更好地融入社会、
享受公共服务。(3)有助于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收入,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4)有助
于全面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对促进国家“强起来”有重大意义。
【解析】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A 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说的是“由于政治、经济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
日益重要。北京话成为明代‘官话’的基础语言,‘官话’成了明清时期的‘共同语’”。
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
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
比较,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
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B 项,“会讲普通话就能接触到更多的人和更的天地”说法绝对,原文说“学会了普通话不仅能跟
所有讲普通话的人直接打交道,而且还可以跟所有懂得普通话的讲其他语言或方言的人直接打交道”,只
是提供了可能性,不是必然。C 项,原文说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以及中国诗词大
会、世界语言大会等活动使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语言文字又一次焕发出迷人的魅力和光辉。D 项,无中生
有,“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于文无据。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即可。如 “以方便交际,
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推广普通话可帮助大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公共服务”“会讲普
通话有助于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推广普通话为抓手来全面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更具
有助力国家‘强起来’的重大意义”等,考生依据这些信息即可概括出本题答案。
河北省沧州河间市第十四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为源于马尔沙克。他于 1965 年在致力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时揭示了
5
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
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特性,遗憾的是他没有做出深入分析。而后许多经济学者借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的
相关理论把语言引入经济活动中来,探讨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所具有的经济势能。国内的研究始于 21 世纪,也
是继承和发展了西方研究的理论成果,但是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形成佢完整的体系。到底什么是语言经济学?它
的范式和本体论基础是什么?这些都不是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不过,学界对于它的研究对象问题已经有了基
本的共识。
对于语言本身产生、演变规律的研究,见诸语言学、考古学和社会学的文献相对较多,尤以语言学为主。语
言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语言的内部要素(语音、词汇、语言)进行,特别强调遵循语言自身规律,把
一切不属于它们研究对象的东西排除在外。而语言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把语言作为研究素材,用经
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语言的形成、发展、传播、更新和消亡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人们的经济理性选
择在此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语言经济学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或借鉴。例如,借
助经济学和博弈论中的均衡和最大化思想来探究复杂语言系统的生成演化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常规性”,并探讨
语用行为中言语资源配置的均衡和优化问题。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语言产生、演变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可以归结为语言的作
用或考者语言的经济势能,这也是语言经济学的时髦话题,目前这一方面的理论相对成熟。比如布里克利和艾米
陈利用儿童移民的数据探讨了语言能力与工资收入分配的关系,格林测算出英语的强势地位可以帮助英国在欧洲
获得较高收益。再比如拉齐尔、切尔以及德·斯旺关于语言趋同理论(语言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主题)的研究,是
为国家的语言规划提供理论基础的;奇斯维克等提出语言的人力资本性质,是为一些移民国家制定语言政策提供
支持的,美国的 GRE、英国的雅思考试等就是受这些理论的影响。围绕着语言的学习、培训和信息化处理等形成
的语言产业,它自身的发展规律、组织结构及其对经济的贡献度等等,都是语言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语言经济学发展至今不过 50 多年,作为一个迅速拓展的研究领地,它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现
有的研究零散而杂乱。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语言经济势能的研究远远超过了对语言本身的研究。甚至在有
些学者看来,前者都不属于真正的语言经济学研究。可以预见,在以后的研究中,语言学界和经济学界对于语言
经济学的认识分歧还将长期存在,毕竟语言学和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相差太远。即使在经济学的框架内研究语言也
会因经济理论的不同而产生迥然不同的结论,因为经济学囊括了太多的学派与内容。不过,语言与经济发展关系
的研究,或许将会是语言经济学作为新兴领域最能彰显活力之处。
(摘编自黄少安、张卫国、苏剑《语言经济学导论》)
材料二:
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它强调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来研究语言,这为我们研究新词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言语活动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定式,即言语的内部始
终有一种力量——人的交际和表达的需要与人在生理上(体力上)和精神上(智力上)的自然惰性之间的基本冲
突。人们总是在寻求更多、更新、更明确的语言单位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想法。在这个活动中,人要消耗体力、时
间、精力,所以人们在不断寻求能够省力又能被人普遍接受的语言词汇。这就是法国语言学家马尔丁内提出的“语
6
言经济学原则”。如:“‘拼养’孩子让人欢喜让人忧。”新词语“拼养”就适应了简洁、省时、省力的经济学原则,
时下在年轻的父母中得以迅速流行。再如:“美国选民对恶炒‘中国话题’不感冒。”这里的时髦词语“中国话题”
是指西方国家对崛起的中国是否对世界构成威胁的议论,其中隐含的是有些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客在大选前利用媒
体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而引起的一系列话题。
新闻新词语在展示我们国家经济腾飞的同时,对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手段
如电视新闻、书籍、广播等传播着大量的新词语,扩展了人们的知识面,改变了人们的知识结构,开拓了人们的
思考空间和鉴赏能力,提高了人们的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和生活热情。新词语传播的新的价值观念,使精英文化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引导人们追踪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改变明天的经济生活。现如今,大量流行
的缩写新词语以其少量的符号表达了尽可能多的信息,适应了讲究速度和效率的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语言经济
原则,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此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摘编自潘锐《新词语的语言经济学效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语言经济学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国内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对西方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借鉴,但还
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B.相比而言,语言经济学对语言经济势能的研究更感兴趣,远远超过了对语言本身的研究,并且形成了相对成熟
的理论。
C.“中国话题”是有些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客利用媒体炒作出来的新词语,并没有体现马尔丁内提出的“语言经济
学原则”。
D.以少量的符号表达了尽可能多信息的缩写新词语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语言经济原则相一致,都讲究速度和
效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马尔沙克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后世学者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理论,但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本体论基
础依然没有形成共识。
B.拉齐尔、切尔及奇斯维克等人的研究都是围绕语言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展开,可以为国家的语言规划和语言
政策制订提供帮助。
C.言语活动中人精神上的惰性决定了人们总是在寻求既省力又能被人普遍接受的语言来表现内心的想法,新词语
就顺应了人的这一需求。
D.新词语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者,还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对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
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语言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流行语的语义结构及其生成机制研究
B.“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服务研究
7
C.商务广告的语体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
D.语言因素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语言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C 项,“并没有体现马尔丁内提出的‘语言经济
学原则’”错误,也体现“语言经济学原则”。
2.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决定了”表述错
误。原文是说“人的交际和表达的需要与人在生理上(体力上)和精神上(智力上)的自然惰性之间的基
本冲突”。
3.A 【解析】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A 项研究“流行语的语义结构及其生成机制”,
既没有体现经济学的视角、方法,也没有体现语言与经济的关系,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的表述,这属于语言
学的研究范畴。
4.语言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来研究语言本身的产生、演变规律
及其与经济活动关系的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4 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经
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1 分,“研究语言本身的产生、演变规律”1 分,“(研究)其与经济活动关系”
1 分,“交叉性的边缘学科”1 分,满分 4 分。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白“下定义”的基本要求,找准被定义
概念的“种属”,理清此概念的“种差”;综合材料来看,材料一主体内容是论述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材料二第一段则交代了语言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它的研究视角、理论、原则及方法等。
5.①开篇简单梳理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引出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②接下来分别阐述语言经济学的
研究对象,即语言本身产生、演变规律的研究,及其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③最后分析语言经济学的研
究现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每点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结构的能力。材料一开篇即谈语言经济学的“由来”,梳理完国外、国内
相关研究发展变化后,落脚在“它的研究对象问题”上;循着第一段的结尾句,参照第三段的段首句,我
们不难发现,第二、三两段是在阐述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结尾段共由五句话组成,前三句话是在点明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后两句是在“预见”它的发展未来。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存瑞中学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8
2010 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
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
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
上首发阅读量就超过了 10 万,这种高阅读量就报告文学单部作品来说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二者受众接受
度的差距一目了然。其次是在社会关注度上有冷热之分。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
题,引起全民的关注,并且延伸成为研究的课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
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
开放性和亲历性。在非虚构写作潮流中,“野生的写手”遍地开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
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
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
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报告文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自身。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
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
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
(摘编自蔚蓝《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维度差异》)
材料二:
在 2003 年“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
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
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
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虽然报告
文学是舶来之物,但在本土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是事出有因: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
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
周全,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
等体裁而独立门户的原因。
在和平年代及“非虚构”挑战下,报告文学是否已经丧失内在活力,这一质疑也似乎成为报告文学给
“非虚构”让位的理由之一。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说:“审美现代性意味着宏大
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去深度。”这似乎预示承载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的报告文学注定
要被狂欢的现代主义抛弃。但现实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题材却呈现着多样姿态,如张子影的《试飞英雄》
9
关注中国空军试飞员的忠诚无畏,纪红建的《乡村国是》记录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赵遐秋的《中国现代
报告文学史》里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报告文学,优秀的报告文学产生于伟大的时代,正是伟大的
时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在远离战火和号角的和平时代,仍有着不见硝烟的伟大,仍有着激荡卓越
的不凡。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
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
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之下,焦虑感如影随形,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
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2019 年年初咪蒙团队所写的“非虚构”
作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指造假,撕破了“非虚构”的堂皇。这时,长于个人经验叙事引起大
众共鸣的“非虚构”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并非报告文学,两者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
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非虚构”为独立性摇旗,暗合现代主义“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的命题;但
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非虚构”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
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
和不安。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陷于“言
不及物”的尴尬境地,以及在媚俗和颓废猖獗的名利场中如何自持,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无法
引起共鸣的“言不及物”的尴尬,一来可能是因为大而空的书写内容无法切中肯綮,二来可能是呆板滞塞
的书写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这两点恰恰丢失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的文体原则。“非虚构”的警
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回归初心和本
真。
(摘编自丁佳雯《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没有《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从而引起热烈响应,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也就不会被“非
虚构”写作消解。
B.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而报告文学因底气
不足正好相反。
C.报告文学传到中国后,延续了中国的写实传统和述史传统,并非如一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没有深广
的传统根基。
D.材料一中提到的“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与材料二中提到的“非虚构”“长于个人经验叙
10
事”,两者内涵相同。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报告文学是专业化写作,不能像非虚构写手那样写切身的经历和感受,生命体验的“带入性”相对处
于劣势。
B.名为“非虚构”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受到批评,文章以此证明人们渴望生活及生命的真实
的观点。
C.报告文学需要克服自身“言不及物”的问题以保持“新闻性”和“文学性”,也需要克服外部名利场
的不良影响。
D.报告文学要认准“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这个方向和目标,否则难以
自救。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美国学者索尔·贝娄:“现代主义在形式上千变万化,传统的现实主义再也无法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复
杂的生活。”
B.艺术评论家:“作家要立足生活的真实,因为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没有真实的生活,就没
有艺术的真实。”
C.作家胡平:“报告文学能够写实、写全时代精神,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并促进对历史真相与历史现象
的还原和反思。”
D.作家丁晓原:“人生历程丰富多彩,个体生命跌宕起伏,报告文学关注其中的故事性、传奇性,会使
叙事充盈饱满。”
4.材料二第一段针对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反驳,充分有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 分)
5.有人说:“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案】
1.C
11
2.B
3.C
4.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归谬法)、指出逻辑错误。如果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会消亡,那么报告文
学和“非虚构”同为“舶来品”却结局不同,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②破立结合。批驳他人认为报告文学
消亡的理由的同时,也说明报告文学立足的依据。③用辩证思维阐明问题本质。“伤害”换一种角度看,
其实是“周全”。
5.(一)同意。①“非虚构”恶化了报告文学的生存环境,它抢夺了报告文学的受众,使报告文学受到冲
击。②“非虚构”写作的冲击使报告文学的创作主体产生不自信,影响报告文学的存续发展。③“非虚构”
写作的鲜明特点,凸显放大了一些报告文学内容和样式的缺陷,更使其失去竞争力。
(二)不同意。①报告文学承继了中国文学写实和叙史传统,有在“非虚构”写作冲击下的立足根基。②
报告文学承载的社会职能并没有丧失,能有效消除社会负面情绪,安抚焦虑不安,这是“非虚构”写作不
能替代的。③“非虚构”写作的冲击对报告文学是警钟,会唤醒它的自信,进行自救。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如果……也就不会……”假设推导错误。材料一说的是“2010 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
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
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消解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的是
“非虚构写作的兴盛”,所以“《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并不一定导致“非虚构”写作对报
告文学的主体地位的消解”。
B.“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因果关系错误,是
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决定了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而报告文学因底气不足正
好相反”错误,应该是与之相反,使报告文学底气不足。
D.“内涵相同”错误,材料一中提到“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
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
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材料二中提到的“非虚构”“长于个人经验叙事”,“但这也意
味着在某些时候,……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
12
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二者内涵并不相同。
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B.“文章以此证明人们渴望生活及生命的真实的观点”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以此证明“碎片化的信息、
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的观点。
故选 B。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是:报告文学在当代仍是伟大、不凡的,能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力图构建
出深广和完整的代面貌。
C.选项说的是报告文学的价值,符合这个观点。
A.说的是现代主义的特点。
B.说的是作家如何艺术创作。
D.说的是报告文学要关注个人的故事性、传奇性。
故选 C。
4.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分析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结合题干“材料二第一段针对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反驳,充分有力”,考生要到材料二第一段找出反驳报
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内容,分析是如何反驳的。
语段先列出评论家们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的理由,“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
学”,然后进行反驳,如“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
魅力所在”,针对对方的观点一一击破,借助假设的方式,采用归谬法指出其在逻辑上不成立;
13
语段先列出对方错误的两个观点,然后一个个击破,“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第二点理由
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指出其不成立,而这也是报告文学立足的依据,这是破立结合;
作者说“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这“伤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就是“周全”,采用的
是辩证分析的思维方式。
5.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首先表明观点,即“同意”或“不同意”。
然后陈述理由。
如同意“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这一观点,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到依据。
结合材料一“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
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可知,非虚构写作抢夺了报告文学的受众,让报告文学受到冲
击。
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
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
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
的共鸣”,这是说非虚构写作自身的特点让报告文学在内容形式方面的缺陷放大,让报告文学失去竞争力。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
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
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可知,非虚构写作让报告文学的创作主题阐述不自
信,影响了其持续发展。
如不同意“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这一观点,可以从报告文学自身特点分析。
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
无法生存……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
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可知,报告文学承继中国文学写实和叙史的传
统,在“非虚构”的冲击下立足根基。
14
结合“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
等体裁而独立门户的原因”“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
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
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可知,报告文学承载的社
会职能并没有丧失,能有效消除社会负面情绪,安抚焦虑不安,这是“非虚构”写作不能替代的。
结合“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
告文学的自救契机”可知,“非虚构”写作的冲击对报告文学是警钟,会唤醒它的自信,进行自救。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3 月 23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
效药物。中央指导组成员余艳红介绍,全国确诊病例中有 74187 人使用了中医药。其中湖北有 61449 人使
用了中医药,中医药总有效率 90%以上,新冠肺炎是病毒和机体免疫系统博弈的结果。中医不仅能有效治
疗病症,还能通过对机体的调理提高免疫力,对后续的康复大有裨益。
在一项调查中,42.7%的受访者表示首选西医,西医看不好再看中医,而只有 17.7%的受访者表示首
选中医,中医看不好再看西医,中西医孰优孰劣的争论愈演愈烈,支持与反时者立场鲜明,针锋相对,中
医药的废存之争作为社会话题,一直保持极高的热度。
(摘编自唐伟《让中医药加快走出发展困境》)
材料二:
有些科学的支持者不甘于坚守科学的边界,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认识,这种倾向
被称作科学主义。科学主义的轻慢态度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在某些知识分子的身上变本加厉地延续下来,
他们挥舞带有科学标签的大棒,一切与现代科学不相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如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
化——都可能遭到攻和打压,被冠以“不科学”或伪科学”之名,学者江晓原认为,称这些人为科学主义
者是不准确的,把他们叫作“科学麦卡锡主义【注】者”可能更恰当。
科学是靠其研究方法而获得认证的,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中医,便可知中医理解人体和治疗疾病所使用
15
的并不是科学方法。经典中医的学习靠的不是在实验室里拿小白鼠做实验,而主要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和
领悟;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不可实证的,如解剖学并不能证明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但建立在这一理论之上
的针灸却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在中西方广受欢迎;中医处置更多基于对特定病人病情的整体把握,
治疗方式是难以复制的,而西医对看似相同的病症采取同一方法进行处置。
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当中医面临这样的挑衅时,我们需要理性思考。必须说,中医不是科学,
它是非科学,而不是“不科学的”,更不是什么“伪科学”。中医是独立于现代科学的一种认知体系,在
它的面前,科学应该止步。
可惜的是,慑于科学理念的霸权地位,如今的中医支持者在面对“科学麦卡锡主义者”的大棒时缺乏
自信,往往陷入被迫证明中医是科学的境地,从而进一步巩固科学的霸权地位,很多中医支持者没有认识
到,捍卫中医最好的方式不是将中医和科学拉上关系,而是在中医和科学之间划清界限。
真正的科学精神不但相信通过科学获得进步,而且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的边界。科学不能解所有的
问题,正如它不涉及终极关怀,不能赋予人生意义。在科学不能解释的领域面前,它应该停住脚步,而不
是企图攻城掠塞。一个真正有科学精神的人必然反对将科学意识形态化,摒弃作为利器使用的“伪科学”
的说法,用更加中立的“非科学”视角看待中医等传统文化的价值。
(摘编自《国学》)
材料三:
中医究竟是否科学?这是个千百年来久争未决的问题。何故?其自身的不足固然是一原因。但人们对
科学的理解是否失当?因为好的尺子应能丈量所有的事物。
随着西方以实证量化,还原分析为原则与方法的近代科技的猛发展,不少科学家就以此替代科学的标
准,作为衡量人类所有知识体系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尺。这显然是个错误。它表现在:一是以具体替代抽象
和以偏概全。用某类具体科学的标准作为科学观的标准,就恰如以女性标作为衡量所有人的标准一样,其
结果必然错误。二是忽略和排斥学科性质可以兼备的客观特殊性,与中医类似的某些学科明显兼备自然与
社会科学的双重特性,故评判时理应以双重标准同时衡量。三是对实证量化的迷信,实证虽是自然科学研
究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如对西瓜品质的鉴定,除了用仪器进行的微观实证量化的方法外,老
练的瓜农也可以采取掂、看、拍、弹,即如中医“司外揣内”的方法,其结果也准确。可见自然科学的实
践,也有非实证而能宏观整体感知把握之法。
16
实证的好处是看得见和可操作性强,但这不能覆盖科学的内涵。因为科学是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与总结,它只强调事物的正确性,而与表现形式、手段及时代等皆无关。不能把因为现在还不能实证的客
观事实就一概斥为不科学,因为证实的技术每每落后于先进的认识,两者的不同步是科学发展的常态。
中医最终走向和接近实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恰如在没有发现新的基本粒子“夸克”前,你不能因
为当时还找不到它就否定它的客观存在,并进而否定其已有理论的正确性。经络也是如此。今天的科学只
是人类对昨天认知的总结,而不是明天科学的终极。可见是否实证与量化皆不能排斥其他可能存在着的正
确方法。
至于对中医道不明说不白的质疑也是不当的。这好比西医用普通话,而中医却用方言跟大众交流,因
语境不同,其效果自然有差异,但讲得对不对与你懂不懂是两个迥异的概念,也有人否定中医的重复性,
殊不知中医的原理怎能在西医的盘子里重复呢?可喜的是,西方科学家在看到针刺、中药的实效后,就把
中医学从补充医学的地位升格为主流医学。
那科学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理论与实践要素呢?
我认为有四点:自洽性、他洽性、有效性和重复性。这样的科学标准,能否作为衡量所有学科的一把
好尺子呢?在我有限的思考中得到了满意的回答。我们以此来丈量中医:中医的学术理论博大精深,成熟
周全,不仅基础理论贯融各科,而且其经典理论超越时空,自证自解的能力至今强盛,其与实践相融亲和,
临床疗效足可称道,历经千年和无数案例的检验,足见其重复性的可靠。
中医并不急待世人对其科学性的确认,而我期待自己与大众能快些接近对科学定义理解的正确。
(摘编自医学教育网)
【注】麦卡锡主义,肇因于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美国极右的典型代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中医、西医的优劣比较,影响了受访者的选择,导致只有少数人认可或首选中医。
B. 材料二认为,中医是独立于现代科学的一种认知体系,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
C. 中医基于对特定病情的整体把握作对性处理,西医以规范划一的科学方式处理。
D. 材料三认为,目前的量学标准还不能准确解中医理论,并非中医不具备科学性。
17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二认为科学麦卡锡主义者对中医的攻击和打压,干扰了人们对中医价值的认识。
B. 按照材料二的观点,即使中医药对新肺炎疗效显著,也难以证明中医具有科学性。
C. 西方科学家把中医升格为主流医学,表明已经对现有科学标准的认识产生了动摇。
D. 在论证中医科学性的问题上,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观点并不一致,但均认可中医。
3. 下列句子论证观点所用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中医究竟是否科学,近白年来久争未决。何故?其自身的不足固然是一原因,但人们对科学的理解是否
失当?好的尺子应能丈量所有的事物。
B. 对西瓜品质的鉴定,除了用仪器进行的微观实证量化的方法外,老练的瓜农也可以掂、看、拍、弹,其
结果也准确。
C. 在没有发现新的基本粒子“夸克”前,你不能因为当时还找不到它就否定它的客观存在,并进而否定其
已有理论的正确性。
D. 这好比西医用普通话,而中医却用方言跟大众交流,因语境不同,其效果自然差异,但讲得对不对与你
懂不懂是两个迥异的概念。
4. 材料三论证时驳立结合,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 中医的现状如何?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1. A 2. C 3. C
4. 驳:批驳了用现有科学标准衡量中医的错误观点,对中医的质疑不当。立:通过对科学的理论分析,作
者认为中医符合科学基本的理论特点。结论:要在正确理解科学定义的基础上去认识中医。
5. (1)临床效果值得肯定;(2)地位不如西医;(3)科学性悬而未决。
河北省邯郸市学本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的意义和价值无须多说,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人工智能能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模拟人的智能
甚至超越人的智能,这就需要我们首先了解人的智能的范围、程度以及其作用。
按照通行的说法,智力或智能是人们认识事物并运用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感觉、知觉、
记忆、想象、直觉、思维、判断、推理、语言学习和表达等能力。人的智能是基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所表现
出的能力,生理和心理是人的智能的重要机理和机制,但这种生理、心理机制又不像人的体能的机制一样
明显地对应于人的四肢等身体的各部位,而只是在基础和整体上提供着人的智能机理,正由于此,人的智
能机理远比人的体能机理复杂,从而培养和模拟人的智能远比训练人的体能艰难,因此,“人工智能”比
“人工体能”的技术含量更高,其意义也更大。
人的智能主要是基于个人的,人的智能虽然具有共性,但也是各有特点和千差万别的,也就是人的智
能个性化非常明显。智能的作用不仅在于产生着个人的意识、精神、思想、观点和理论,而且在于创造着
人类的思想和文明。因此,我们不应只从人的生理、心理机制和结构上来理解智能,也应从人的思想、观
念和精神上研究人的智能,还应从人类文化、文明上分析人的智能。智能是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的生理
和心理基础,智商高和智能强的人能容易产生较为深刻的思想意识,同样,民族和国家也具有相似的情况。
但个人或民族思想和文化的产生还要依赖其他社会条件,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政治制度、文化传统
以及人的理想抱负等,人的智能只是提供了智力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思想、观念的现实产生,人的思想、
观念和民族的理论、文化的产生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绝不仅仅取决于人的智能。
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还是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就是说“弱人工智能”只能模拟、延伸和扩展
人的低端的智能,即人的感觉、知觉和常规的、程序化的逻辑推理,至于人的高端的创造性智能和想象、
直觉、情感、潜能以及只有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经验技能等这些非常规、非程序化的个性化智能,“弱人
工智能”还不能模拟,更不能延伸和扩展,只有发展到“强人工智能”阶段,这些高端的和非常规的人的
智能才有可能被模拟、延伸和扩展。
人工智能依赖对人的智能的认知和开发,也即对人脑的认知和开发,还未被认知和开发的人的智能是
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化的。大脑结构是异常复杂的,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大脑的认知和开发是很有限的,绝
大部分未被认知和开发。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慕斯在自己的著作中说“普通人只发挥了其潜在智能的
19
10%”,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神经外科医生怀尔德•潘菲尔德用电流刺激大脑的潜在智能时,大脑皮层毫
无反应,潘菲尔德就此得出结论说,这就属于“未开发的 90%部分”。这个论断即使不太可靠,但也足以
说明大脑的大部分是未被认知和开发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意
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部分构成的,意识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潜意识占据了心理结构的大部分却深
藏在水下,而前意识是连接意识和潜意识的桥梁。在弗洛伊德看来,潜意识虽然不是完全未知的,但不像
意识那样清楚明晰,而显得模糊、隐秘和难以捉摸,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对占据大部分心理结构的潜
能的认知和开发还是很有限的。
从人工智能方面说,能够模拟和延伸的人的智能也是很少的一部分,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即只
是常规化、逻辑化、显性化和普遍化的意识、智能部分,至于大部分隐藏在水下的非常规化、非逻辑化和
个性化的意识、智能到目前为止还难以被模拟和延伸。这主要是因为人的这部分意识、智能,人类对它的
认知和开发还很少,还谈不上对它的人工智能化。即使对这部分深藏和隐蔽的意识、智能有了更多的认知
和开发,由于它的个性化和模糊性程度高,现有以常规、逻辑和明晰为特点的人工智能也难以模拟、延伸
人的这部分意识、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任重道远,将来随着对大脑和人的潜能的不断开发以及人工智能
的发展,人工智能有可能模拟和延伸人的这部分个性化和模糊性的意识、智能,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
(摘编自胡敏中、王满林《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
材料二:
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担心“奇点”的出现。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
奇点论的预测建立在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指数增长以及体积的不断缩小的基础之上。这无疑是基于一种非直
接的假设:计算机在速度、体积、价格上的巨大进步将首先影响人类水平的智能,然后才是更高水平的智
能。但这只是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奇点”预言家们认为机器智能是一个发展永远保持加速且
不会变缓的学科。
“奇点”是否真的到来?“奇点”什么时候到来?研究者存在很多争论。其实,我们最应该担心的不是
“奇点”问题,不是机器智能的迅速提高,而是人的智力可能会下降。不管“奇点”是否真的到来,在技
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人类总是非常依赖他们发明的工具。例如,当
他们发明了文字,人类的记忆力下降。我们在驯化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在被人工智能驯化,人工智能在无
形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冲击,人类可以也应该未雨
绸缪,重视科技伦理,以人文本,坚守社会责任,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
20
(摘编自网易财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的体能的机制比人的智能机制更明显地对应于人的四肢等身体的各部位,因此,“人工体能”比“人
工智能”意义更大。
B.人的智能主要是基于个人的,个性化非常明显,因此,研究人工智能主要应从人类文化、文明上分析人
的智能。
C.智商高和智能强的人容易产生较为深刻的思想意识,民族也有相似的情况,人的思想和民族文化的产生
取决于人的智能。
D.不管“奇点”是不是真的会到来,什么时间会到来,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
能“异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的非常规化、非逻辑化和个性化的意识、智能虽然个性化和模糊性程度高,但将来有可能实现被模拟
和延伸。
B.在“强人工智能”阶段,人的高端的创造性智能和想象、直觉、情感等智能,必将能够被人工智能模拟
和延伸。
C.人工智能能够模拟和延伸的人的智能是很少的一部分,这与我们对人的智能的认知有关,相关研究任重
道远。
D.医生怀尔德•潘菲尔德用电流刺激大脑的潜在智能时,大脑皮层毫无反应,说明大脑的大部分是未被认
知和开发的。
3.下列对“人工智能”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工智能目前还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只能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低端的智能。
B.人工智能依赖人类对人脑的认知,人类对大脑的认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快速提升。
C.人工智能能够模拟和延伸的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大部分还难以被模拟和延伸。
21
D.人工智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我们在被人工智能驯化。
4.材料二中,作者对“奇点”问题并不是很在意和担心,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5.在对待人工智能的发展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案】
1.D(A 项,强加因果,也推理不当,“‘人工体能’比“人工智能'意义更大”错误,“人工体能”只是在
基础和整体上提供着人的智能机理,培养和模拟人的智能远比训练人的体能艰难,因此,“人工智能”比
“人工体能”的技术含量更高,其意义也更大。B 项,曲解原意,研究人工智能主要应从人类文化、文明
上分析人的智能”错误,原文是“人的智能主要是基于个人的,人的智能虽然具有共性,但也是各有特点
和千差万别的……我们不应只从人的生理、心理机制和结构上来理解智能,也应从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
上研究人的智能,还应从人类文化、文明上分析人的智能”。C 项,不合文意,“人的思想和民族文化的
产生取决于人的智能”错误,原文是“人的思想、观念和民族的理论、文化的产生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绝不仅仅取决于人的智能”)
2.B(B 项,说法绝对,“必将能够被人工智能模拟和延伸”错误,原文是“只有发展到‘强人工智能’阶
段,这些高端的和非常规的人的智能才有可能被模拟、延伸和扩展”)
3.B(B 项,无中生有,“人类对大脑的认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快速提升”错误,于文无据)
4.①奇点论的预测建立在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指数增长以及体积的不断缩小的基础之上,认为机器智能的发
展永远保持加速且不会变缓,这只是一种可能。②最应该担心的不是“奇点”问题,不是机器智能的迅速
提高,而是人的智力可能会下降。③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冲击,人类可以未雨绸缪,积极
应对。(每点 2 分,答对两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5.(1)同: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人工智能的将来,都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持审慎的态度。(2 分,意思答对即可)(2)
异:①材料一着眼于现实,探讨人工智能多大程度上能模拟甚至能超越人的智能的问题,侧重于阐述人工
智能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②材料二着眼于将来,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冲击。
(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材料一:
今天,我们面临着文学的困境。身处全球化背景之下,面对浪潮般前行的市场经济,以及难以抗拒的
22
数码时代的来临,文学不能不被裹挟其中。虽然文学市场上的出版数字每年都在递增,为读者提供了史无
前例的海量阅读机会,但其社会影响力却日渐式微。
21 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使文学的价值标准被扭曲被市场标准牵制和
左右。于是,快餐式、娱乐式以及渲染感官刺激的文学产品,因其可以满足阅读者最直接的需求,很快成
了市场宠儿,而传统文学板块则不断遭遇冲击,生存空间受到压逼,不再占据主流地位。传统文学逐渐成
为小众型的读物,迎合市场意味着彻底或者部分放弃文学的理想,而背离市场又很容易陷入自呓式的写作,
这种尴尬的境地也是令文学在当下无所适从的重要原因。
现在,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承认一个事实,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学已经拥有了传统文学无法
替代的读者群,并且,由于新媒体的迅速普及,未来会有更多的阅读者选择互联网等新媒体作为阅读的主
要平台。当下,中国作家曾经具有的使命感、群体意识日趋淡化,文学越来越私人化,这削弱了文学的厚
重感和时代感。作家们对技巧的追逐远胜于对思想的挖掘,有的甚至放弃了重大题材的创作,而那些轻浅
的、快餐式的内容却被不厌其烦地复制着。
同时,边缘状态下的文学令大多数作家失去了对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其作品失去了直达心灵的力量。
在消费主义统治的时代高唱理想,的确显得奢侈,任何一个生产部门或者学科门类,或许都可以放弃这样
一种情怀和追求,但是,文学不行。文学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她的生命力来源于对理想、崇高的描画与歌颂。
即使作家描写的是多么绝望和惨淡的人生,但优秀的文学总是能够从绝望和惨淡中创造希望,而这份希望
恰恰是支撑人类精神世界的信念。无论是何种时代,无论科技进步到怎样的程度,无论大众的需求发生什
么变化,文学都不能也不应该抛弃自己的内在属性和精神承担。未来的文学可能具有多种层面,但她的最
终追求和底线都应是同一的,应该被赋予文学的职责和理想。
(摘编自王研《四大原因加速文学边缘化》)
材料二:
文学边缘化,有人认为这是文学的悲哀;有人认为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助于文学的健康发展。
其实,考察文学边缘化,不能偏执于一隅,只有既从内部关注边缘化对文学自身的影响,又从外部考察文
学边缘化的生存状态,才能较为全面地把握文学边缘化的意义。
文学边缘化有其积极意义。它使文学既摆脱了长期以来对政治的依赖或者说受政治控制的局面,从而使文
学真正成了本来意义上的文学,有利于作家以常态去感受体验现实,潜心创作。
人类是向往自由、追求自由的。以前的文学因种种外加的功利目的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自由的向
往和追求,文学的边缘化则使文学更好地成为人类在精神世界向往和追求自由的途径。所以,尽管文学边
缘化了,但文学却并不会消失或终结,反而会因人们整体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继
续影响人们生活,并激发人们参与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文学褪去了神圣的外衣,也就打消了大众对文
23
学的敬畏心理,降低了大众进入文学的门槛,拉近了文学与大众的距离,增强了大众参与文学创作的勇气
和信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众越发容易参与文学创作。
不可否认,文学边缘化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在市场化的浪潮中,文学的边缘化尽管使文学从政治的奴役中
解放出来,但又使文学沦为了经济的附庸。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力,促成其消费欲望,作家们纷纷逃离启蒙
与人文意识的创作祭坛,滑向世俗化、粗鄙化、庸俗化。阻碍了文学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文学边缘化使文学失去了在公众心目中的分量,并导致了人们对文学社会作用的误解。在许多人眼里,文
学不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面对无人喝彩的尴尬,定力不足的大多数作家难以单凭内心精神的富足来抵御
外界物质的诱惑,创作周期大幅缩短,导致了文学作品质量的明显下降。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朱自
清等名家大师笔下那种隽永、深刻、大气、激情、优美、智慧,在当下的作品中已很难见到。
文学作品既然肩负着创造读者的重任,理当通过优秀的作品培养读者的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唤
起读者的崇高感。可在文学边缘化的过程中,不少作家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只是一味地迎合和媚悦读者。
世俗化、“快乐原则”与商业性,导致了作家的创作以大众的日常消费性审美为旨归,压缩了读者的审美
想象空间,钝化了读者的审美体验能力,甚至为了追逐商业价值而不惜牺牲作品的艺术水准。在这样的文
学作品面前,读者的审美能力自然难免退化。
(摘编自邓艳斌、谢梦珊《论文学边缘化的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传统文学的发展受到了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和数码时代的影响,而数码时代对传统文学的冲击最为直接,
也最为严重。
B.传统文学的创作目前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若迎合市场就会彻底放弃其理想,若背离市场则会陷入自呓式
写作状态
C.因人们认识的偏执,对文学边缘化的看法就有所不同。我们应从文学边缘化的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来通
盘关注考察。
D.当下,很多作家被世俗化“快乐原则”与商业性所约束,导致其作品质量下降,读者对这样的作品是不
待见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从目前情况看,和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不仅读者众多,而且较容易参与创作,成为阅读市场的宠儿。
B.在文学边缘状态下许多作家失去对理想、崇高的追求,创作出的作品因失去文学的生命力而难以直达人
心。
C.文学边缘化能让作家在创作时摆脱对政治的依赖,进行真正的自由创作,实现文学本来意义的回归。
D.文学作品质量的明显下降导致了人们对文学社会作用产生了误解,也使得作家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创作
24
周期大幅缩短。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我们面临着文学的困境”的一项是 ( ) (3 分)
A.文学的社会影响力日渐式微。
B.文学的价值标准被扭曲、被市场标准所牵制和左右着。
C.文学缺乏厚重感和时代感,文学越来越私人化。
D.未来的文学可能具有多种层面。
4.作家应如何摆脱文学的困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5.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 分)
【答案】
1.C 解析
A. “而数码时代对传统文学的冲击最为直接,也最为严重”分析错误,这里犯了于文无据的错误。“身
处全球化背景之下,面对浪潮般前行的市场经济,以及难以抗拒的数码时代的来临,文学不能不被裹挟其
中”,文中只是提到了市场经济和数字化时代对传统文学的影响,并没有说哪一种的影响最为严重。
B.“若迎合市场就会彻底放弃其理想”分析错误,由文中“迎合市场意味着彻底或者部分放弃文学的理想”
的信息可知,一些是彻底放弃,一些是部分放弃,并不是都会彻底放弃,这里以偏概全。
D.“读者对这样的作品是不待见的”分析错误,“可在文学边缘化的过程中,不少作家降低了对自己的要
求,只是一味地迎合和媚悦读者。世俗化、‘快乐原则’与商业性,导致了作家的创作以大众的日常消费
性审美为旨归,压缩了读者的审美想象空间,钝化了读者的审美体验能力,甚至为了追逐商业价值而不惜
牺牲作品的艺术水准。在这样的文学作品面前,读者的审美能力自然难免退化”,这些作品是一味地迎合
和媚悦读者,满足了阅读者最直接的需求,读者对其持欢迎态度。 故选:C。 (3 分)
2.D. 对象不当,“人们对文学社会作用产生了误解”的原因是文学边缘化的出现;“作家对自己的要求降
低,创作周期大幅缩短”是其文学作品质量明显下降的原因,这里因果颠倒。 故选:D。 (3 分)
3.D. 只是说明未来文学发展的趋势,根据“但她的最终追求和底线都应是同一的,应该被赋予文学的职
责和理想”的信息可知,未来文学只要肩负起被赋予的职责和理想,就不会丧失其生命力。因此,本项不
能体现“我们面临着文学的困境”。 故选:D。 (3 分)
4.①依据原文“当下,中国作家曾经具有的使命感、群体意识日趋淡化,文学越来越私人化,这削弱了文
学的厚重感和时代感”,应当重新恢复作家的使命感、群体意识、时代感。
②依据原文“同时,边缘状态下的文学令大多数作家失去了对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其作品失去了直达心
灵的力量”,作家要有对理想和崇高的追求,使作品具有直达读者心灵的力量。
25
③依据原文“面对无人喝彩的尴尬,定力不足的大多数作家难以单凭内心精神的富足来抵御外界物质的
诱惑,创作周期大幅缩短,导致了文学作品质量的明显下降”,作家要抛弃功利性的创作,抵御外界物质
的诱惑。 ④依据原文“可在文学边缘化的过程中,不少作家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只是一味地迎合和媚
悦读者”,作家要培养读者的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唤起读者的崇高感,而不能一昧地迎合和媚悦读者。
(6 分)
5.①依据原文“文学边缘化有其积极意义。它使文学既摆脱了长期以来对政治的依赖或者说受政治控制的
局面,从而使文学真正成了本来意义上的文学,有利于作家以常态去感受体验现实,潜心创作”“不可否
认,文学边缘化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在市场化的浪潮中,文学的边缘化尽管使文学从政治的奴役中解放出
来,但又使文学沦为了经济的附庸。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力,促成其消费欲望,作家们纷纷逃离启蒙与人文
意识的创作祭坛,滑向世俗化、粗鄙化、庸俗化。阻碍了文学朝健康的方向发展”,辩证说理。一分为二
地分析文学边缘化所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
②依据原文“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朱自清等名家大师笔下那种隽永、深刻、大气、激情、优美、
智慧,在当下的作品中已很难见到”,举例论证。如文中举了当下作品中已经很难有鲁迅、茅盾、巴金、
老舍、朱自清等名家大师笔下那种隽永、深刻、大气、激情、优美、智慧。
③依据原文“人类是向往自由、追求自由的。以前的文学因种种外加的功利目的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
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文学的边缘化则使文学更好地成为人类在精神世界向往和追求自由的途径。所
以,尽管文学边缘化了,但文学却并不会消失或终结,反而会因人们整体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
面发展的需要继续影响人们生活,并激发人们参与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对比论证。文中将“以前的
文学因种种外加的功利目的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与“现在文学的边缘化则
使文学更好地成为人类在精神世界向往和追求自由的途径”进行对比,强化了文学边缘化的积极意义。
(共 6 分)
河北省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
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
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
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
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
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
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
26
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
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
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
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
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
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
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
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
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
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慢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
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
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
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
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
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
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蕙风词话》卷一)。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
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
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
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
—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
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
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
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
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
“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
“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
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
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
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
而惟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
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27
1.下列对唐宋诗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宋诗词成为我们首选阅读对象,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
B.唐宋诗词体现的普通人价值观,多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
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宋诗词中的典范,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传递给读者。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凡是能写出第一等真诗的诗人,他必然有第一等襟抱,也必然有第一等学识。
B.作者认为,陆机提出“诗缘情”否定了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古老纲领。
C.古典诗歌的典范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能提升读者的人格境界。
D.当代人阅读优秀古典诗歌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两则材料对此均有所论及。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要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最佳途径就是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
B.古代诗歌之所以具有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读者须与古代诗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才能把诗读深读透。
D.唐宋诗词的内容与现代读者没有距离,在这一点上,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不一致的。
4.材料一、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国维读词的评析,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结合材料二相关内容对王国维读词之法进行简
要说明。(6 分)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
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不仅
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
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 项,“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
词”错误。结合“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
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分析,原文中没说“唐诗宋词阅读价值高于《诗经》
《楚辞》和明清诗词”,属于无中生有。B 项,“多是”不当,原文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
国英雄行为的赞美”是举例证明“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价值观”,不存在范围、数
量的判断。D 项,选项内容颠倒二者关系了。结合“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
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
28
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分析,文中没有说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
人生意蕴”而写作,而是创作出的作品“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颠倒了二者关系。)
2.B(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 项,“作者认为,陆机提出‘诗缘情’否定了中国古典
诗歌‘诗言志’的古老纲领”错误。这既不是作者的观点,也不是陆机的观点,陆机的“诗缘情”并非否
定“诗言志”;文中是说“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
3.D(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项,“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不一致的”错误。结合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
育作用”“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
蕴”“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
心灵契合”等分析,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一致的,都认同“唐宋诗词的内容与现代读者没有距离”。)
4.①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②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结合“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
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
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
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
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等分析,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
结合“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
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
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
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等分析,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
读懂古代诗歌。
5.①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取了李璟词意境绝佳的两句词来鉴赏;②况
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李璟词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女主角
哀怨的心境;③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王国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
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
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
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
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
两句进行鉴赏”分析,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取了李璟词意境绝佳的两
句词来鉴赏。结合“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
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分析,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
维从李璟词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女主角哀怨的心境。结合“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因自己
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分析,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
王国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