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ID:691979

大小:46.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5-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四川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晋风度,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 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谈到魏晋风度,不能不与当时兴 起的士族阶层相联系。士族,或者叫做世族,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世家大族,他们垄断做官的权力,有着自 己的政治特权与庄园经济,可以与皇权平分秋色,比如东晋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在中国历史 上,唯一可以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阶层。魏晋风度的名士大部分是世家大族的 人物,比如王谢家族,他们既是政治与经济上的大族,也是文化上的大族,谢氏是诗歌大族,王氏是书法 大族。所以魏晋风度既是精神贵族的产物,也是凭借经济与政治上的特权而形成的。 东汉末年,社会陷入了空前的战乱之中,南北分裂,生灵涂炭,老庄人生无常、企求解脱的学说走进 人们的心灵之中。王瑶先生在《中古文学史论集》中曾指出,感叹人生无常是汉魏以来文学的主旋律。这 种时代情绪又因当时文化的主体士族的崛起形成特定的思想体系。当时,对人生苦难的解脱,对逍遥境界 的寻求,成了魏晋以来人生哲学的重大课题。 名士们冲决礼法,率真自得,狂诞任放。他们的行动有着明确的追求,那就是抛弃传统儒家哲学中一 些过于拘执的道德说教,而以自己的生命意志来支配行为,通过偶发性的情节来组织行为,形成创作。兰 亭集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酒是魏晋风度的典型写照,曹操诗中就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而最典型的是“竹林七贤” 的好酒狂饮。“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刘伶作《酒德颂》,酒无疑成为他生命中的欢乐颂。东晋 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中总是有酒,他专门写有《饮酒》,“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 酒为迹者也”(萧统《陶渊明集序》)。魏晋名士追求精神的境界,而酒有助于这种境界的创造与形成。酒 有助于形神相亲的合一,而艺术境界往往通过酒的刺激来创成。 2 魏晋名士尤喜欢清谈。当代美学家宗白华的《清谈与析理》对于清谈这样评价:“被后世诟病的魏晋 人的清谈,本是产生于探求玄理的动机,王导称之为‘共谈析理’。嵇康《琴赋》里说:‘非至精者不能 与之析理也。’‘析理’须有逻辑的头脑、理智、良心和探求真理的热忱。青年夭折的大思想家王弼就是 这样一个人物。”宗白华先生对于清谈与王弼给予很高的评价。我认为玄学与清谈的动力在于人文与智慧 的融合,是魏晋风度的表现,对我们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参照作用。在清谈对话中,因为种种原 因的激发,谈者机锋迭出,呈现出一些新的思想,对话中思想突发,感兴相接,已开禅宗妙悟之先河。 (选自袁济喜《魏晋风度与现代人生》,有删改) 1. 下列有关“魏晋风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晋风度就是当时的名士风度,它代表着中国魏晋时代名士们的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 B. 魏晋风度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多个方面。 C. 魏晋风度虽是精神贵族的产物,但也是凭借世家大族在经济与政治上的特权形成的。 D. 魏晋风度与当时兴起的士族阶层有很大关系,魏晋士族可以与皇权平分秋色,拥有一定的特权。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老庄人生无常、企求解脱的学说在民生凋敝、战乱频仍的特定时代背景下深入人心,魏晋名士们常常感 慨万端,寻求逍遥境界。 B. 魏晋名士不拘礼法,率性而为,他们不愿受到传统儒家哲学的道德说教的束缚,向往自由,追求凭自己 的意愿做事。 C. 魏晋名士多出自世家大族,他们的家族往往不仅在政治与经济上地位较高,在文化上地位也较高,王谢 家族就是如此。 D. 嗜酒是魏晋名士的显著特征之一,他们不仅以酒为主题作诗作文,还常常借酒浇胸中块垒,甚至让酒成 为生命中的欢乐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晋名士们以自己的生命意志来支配行动,通过集会、宴饮、清谈等偶发性的情节来组织行为,借此或 言志,或抒情。 3 B. 魏晋名士追求精神的境界,酒有助于形神相亲的合一,有助于这种精神境界的创造与形成。 C. 玄学与清谈是魏晋风度的表现,对我们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因此魏晋名士所追求的 精神境界,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现代人的理想境界。 D. 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对于被后世诟病的魏晋人的清谈极为赞赏,他认为,魏晋清谈是因为魏晋名士探求玄 理而产生的。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魏晋风度就是当时的名士风度”说法错误,依据原文“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可知,“魏晋 风度就是当时的名士风度”说法绝对。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他们不愿受到传统儒家哲学的道德说教的束缚”理解错误,依据原文“他们抛弃传统儒学哲学中一 些过于拘执的道德说教”可知,“他们”只是对“传统儒学哲学中一些过于拘执的道德说教”进行抛弃, 但并不是说“他们不愿受到传统儒家哲学的道德说教的束缚”。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因此魏晋名士所追求……理想境界”分析错误。依据原文“玄学与清谈的动力在于人文与智慧的融 合,是魏晋风度的表现,对我们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参照作用”,这里“有着重要的参照作用” 4 并不意味“就是现代人的理想境界”。 故选 C。 四川省南充市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中,“惊人”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审美命题,往往被视为艺术创作中使读者或观 众获得审美快感的必要前提。在中国古代文论尤其是诗学中,说某人的诗作“有惊人句”,这是对其作品 的审美价值的高度称赞,几乎可以说是最高品级的认可了。 “惊人”在诗人的自述中,主要表现为一种对艺术价值目标的追求,如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 不惊人死不休”,李清照的“学诗谩有惊人句”等。 而更多时候,“惊人”是在对诗词审美价值的高度评价时提出的,如杜甫称李白诗云“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是对李白诗艺术成就的极高的赞美。宋人吴可《学诗》:“学诗浑似学参禅,自古圆成有 几联。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惊天动地”是对谢灵运诗的极高评价,也是指谢灵运“池塘 生春草,园柳变呜禽”名句流传至今的艺术魅力所在。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渭论诗时说:“公之选诗,试取 所选之者读之,果能如冷水浇背,陡然一惊,便是兴观群怨之品;如其不然,便不是矣。”“兴观群怨” 是孔子对论诗的社会功能的最基本的概括,也是儒家诗学的基本观念,而徐渭则认为如果诗能够使人读之 如“冷水浇背”那样“陡然一惊”’也就达到了“兴观群怨之品”了,否则就不是。实际上,徐渭是把“陡 然一惊”作为诗歌艺术价值的最高标准了。清人赵翼在评价遗山词时说:“遗山词修饰词句,本非所长; 而专以意为主。意之所在,上者可以惊心动魄,次亦沁人心脾。”他认为遗山词的上乘之作是惊心动魄的。 “惊人”等美学要求,主要是侧重于作品所产生的令人惊奇的审美效应,在诗学中表现为对卓异的语 言创造之提倡。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里所说的“警策”,即在 诗文中最能竦动读者的警句,乃作品中最见华彩的句子,也是作品的安身立命之处。有了它,可以使作品 满篇生辉。虽然作品的词语都是颇有条理的,却有赖于警句的出现,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种警句虽然 只是“片言”,却是作品价值的关键所在。 “惊人”感在中国古代文论和诗词创作中有非常深厚的基础。因此,不能停留在抽象的思辨层面,应 该基于丰富的艺术实践而对它进行学理上的升华! 5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对“惊人”这一概念的理解,在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中与在中国古代文论尤其是诗学中,完全不一致。 B. “惊人”如果用在诗人自述中,主要表现为一种艺术追求;若用在他人身上,则多是对其诗歌技巧的肯 定。 C. “惊人”在美学上侧重于作品产生的审美效应,在诗学上提倡卓异语言的创造。后者可以是前者的原因。 D. “惊人”感拥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基础,目前完全停留在抽象的思辨层面,对中国诗歌的创作指导性不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介绍中西方对“惊人”内涵的各自理解,明确地引出论述对象。 B. 文章采用并列结构论述中国诗学对“惊人” 理解,重点论述第二个方面。 C. 文章列举杜甫称李白诗、宋人吴可评谢诗等例子,运用事实论证方法阐述观点。 D. 文章结尾指出“惊人”感在艺术领域的现状以及期望,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中,如果艺术创作中没有“惊人”感,读者或观众往往就不能从中获得审美快 感。 B. 徐渭认为如果诗不能够使人读之如“冷水浇背”那样“陡然一惊”,也就达不到“兴观群怨之品”。 C. 陆机所说的“警策”,乃作品中最见华彩的句子,是作品的安身立命之处。如果没有它,作品会车黯淡 无光。 D. 不少诗人在艺术创作上孜孜以求,将“惊人”作为自己对艺术价值的追求目标,这从其自述中可见。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6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 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 误。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 项,“完全不一致”过于绝对化,尽管有不一致的地方,但在审美层面还是有一定的共性。 B 项,“若用在他人身上,则多是对其诗歌技巧的肯定”有误,原文的意思是对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评价, 不能理解为是对写作技巧的评价。 D 项,“目前完全停留在抽象的思辨层面,对中国诗歌的创作指导性不强”的说法,于文无据。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 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 进结构)两种。本题要求选择“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D 项,“呼应开头”的说法分析错误。文章结尾指出“惊人”感在艺术领域的现状以及期望,并没有呼应 开头,而旨在告诉大家:不能停留在抽象的思辨层面,应该基于丰富的艺术实践而对它进行学理上的升华! 故选 D。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 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 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 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 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 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 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 项,原文的意思是,有了“警策”,可以使作品满篇生辉。但没有它,作品也不一定不满篇生辉。也就 7 是说,“警策”不是“作品满篇生辉”的唯一条件。选项的表述太绝对了。 故选 C。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2020- 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自三星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破土发掘以来,世人对三星堆文明的关注热度再度火爆,各种猜测 和解释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因为没有和中原殷周文明一样发现文字,有人质疑三星堆文明是否属于中 华文明体系。 从古蜀文明发展脉络看,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当中,都可 以找到和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它们有可能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而在文献典籍当中,同样可 以看到两个和三星堆文明关系密切的古代书写系统。一个是中原文化系统,西周时就有“蜀”的记载,《尚 书•牧誓》记载周武王伐纣,“西土八国”之中就有蜀人参战。另一个是巴蜀文化系统,《蜀王本纪》《华阳 国志》都记载古蜀时期先后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各世代。从蚕丛开国,至开明为秦所灭 (前 316 年),古蜀各世数王虽然远离中原王朝,被中原诸侯视为“椎结左衽”的“蛮夷之族”,但也自成 一系,若隐若现地始终保持着与中原王朝之间的联系,既非天外来客,也非域外异族。 三星堆文明和中原殷周文明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目前关注度极高的问题之一。的确,三星堆“祭祀坑” 中先后发现的高大的青铜神像,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和头像,黄金制作的金面罩、金杖等器物,让人感到 震撼和费解,用人们过去对殷周青铜文化的“常识”无法加以解释,以往也未见出土过,大家都很期待的, 能一举破解三星堆之谜的文字也没有在考古中发现,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和猜想。人们之所以对三 星堆感到神秘,正因为我们太习惯于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观察它,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 照这个未知的世界。事实上,这正是古蜀人独具匠心的创造。他们基于中华文明的母体,采用浪漫的艺术 形式,表达“神人之间”的沟通,为中国青铜时代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例如,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鸟和缠绕于树干上的龙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神话体系中常见的母题,如 果结合《山海经》之类的神话记载,很可能这样的神树就是传说中可以“通天达地”的宇宙树、太阳树的 象征。又如,过去一直没有在三星堆发现类似殷商青铜器中以青铜鼎、簋、尊等容器相配合来表达社会等 级、身份的所谓“礼器”,但这次在三号“祭祀坑”中已经露头了至少七件青铜尊,和 1986 年两个“祭祀 坑”出土的多件青铜罍相互印证,暗示蜀人可能使用这样的青铜容器组合作为礼器。三号“祭祀坑”中还 发现一件双手顶尊置于头顶的神人青铜像,也表明“尊”这种器型在三星堆青铜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受 到特别的尊崇,和中原文化使用青铜容器作为礼器有着同样的意义。和中原文化最具共性的,是“祭祀坑” 中出土的大量作为祭祀仪仗的玉璋、玉璧、玉琮,它们与二里头、殷墟出土的玉器几乎如出一辙,都是用 于祭祀的礼器,从造型和功能上都反映出偏居西南一隅的古蜀王国,也同样深受中原礼仪文化的影响。现 在看来,三星堆所接受的文化因素中最多的是来自中原地区,有些则可能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甘青 和川西北地区、云南和两广等地区传入四川盆地。其中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尤其是龙、虎、鸟、 8 大眼兽面等神秘动物图像,和我国南方青铜器系统也有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霍巍《揭开三星堆神秘面纱的观察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 B.在中原文化系统和巴蜀文化系统中,在西周时就有“蜀”的记载,以及蜀人参战的记录。 C.三星堆青铜神树很可能是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中可以“通天达地”的宇宙树、太阳树的象征 D.三星堆祭祀坑 新发现的青铜尊和殷商青铜器中表达社会等级、身份的“礼器”功能相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从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和与中原殷周文明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三星堆文明属于中华文明体 系。 B.文章指出三星堆部分出土文物用人们过去对殷周青铜文化的“常识”无法加以解释,并剖析了其中原 因。 C.文章提到的三星堆缠绕于青铜神树上的龙纹,证明了三星堆文明可能接受了来自中原地区的文化因素。 D.文章以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大量作为祭祀仪仗的玉器为论据,证明了三星堆文明和中原文化最具共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家期待三星堆考古能够发现文字从而破解三星堆之谜,这仍是用已知“知识图谱”以及传统的眼光和思 维方式去看待三星堆文明。 B.三号“祭祀坑”中发现的双手顶尊置于头顶的神人青铜像,表明“尊”这种器型在三星堆文明中和中原文 化一样,受到特别的尊崇。 C.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尤其是神秘动物图像和我国南方青铜器系统也有不少相似点,说明三星堆所接 受的文化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 D.古蜀王朝远离中原王朝,被中原诸侯视为“椎结左衽”的“蛮夷之族”,这导致其祭祀文化自成一系,出土 的器物很多超越了“常识”。 【答案】 1.C(3 分)【解析】(A 原文表述只是“有可能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B 原文中只有“中原文化系统” 有“蜀人参战的记录”记载;D 三星堆祭祀坑新发现的青铜尊需要和 1986 年出土的多件文物相互印证,才 只能暗示组合后有“可能”是“礼器”,所以并不能直接等同殷商青铜“礼器”的功能。) 2.D(3 分)【解析】(以玉器为论据是为了证明“古蜀深受中原礼仪文化的影响”。而不是证明了三星堆文 9 明和中原文化最具共性。共性也是论据的一部分。) 3.D(3 分)【解析】(因果关系不成立。古蜀王朝远离中原王朝,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之族”在原文中并 没有导致“祭祀文化自成一系”的结论,更不是导致出土文物超越“常识”的原因。)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 2020-2021 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有着极强历史延续性和深厚城市文化传统根基。数千年虽历经风雨,却摧而不颓,不断再生, 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三千多年来城址未移,两千多年来城名不改,这种历史发展的延续在世界城市史上是 十分少有的现象。从宝墩古城群到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完整地展现了成都早期文明的发展脉络。此 后,成都又历经秦汉“列备五都”、隋唐“扬一益二”的鼎盛繁华。 在三星堆遗址被发现之前,人们没有想过,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国西南地区还存在这样一个发达的区域 文明。作为大中华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拥有令世人震惊的高度。 从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中我们或许可以推论,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屹立于巴蜀大地之上的古蜀 国已经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何一民 教授认为,多元文化的融合是以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在三星堆出土的诸 多文物中,有铸造工艺水平极高的青铜器,其中铜罍、铜尊等受中原商文化影响颇深;玉石器中的玉璧、 玉璋、玉琮,则与中原文化和良渚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另如金器、象牙和海贝等文物似乎表明三星堆文化 与中亚、南亚等文化也有着充分的交流。或许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才诞生出了古蜀文 明卓尔不群的独特气质。 汉代,中国城市出现大发展,随着世界级城市——长安的兴起,若干城市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大都会。 成都脱颖而出,与洛阳、临淄、邯郸、宛并称为全国“五大都会”,是“五都”中唯一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的工商业大都会。西汉晚期,成都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都市,确定了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 位,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崛起。 两汉时期,成都迎来纺织业发展的高峰,章彩绮丽的蜀锦等丝绸产品冠绝全国。老官山汉墓新出土的 四台蜀锦织机模型,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提花织机模型,代表了当时中国织锦技术的最高水平,不仅 实证了西汉时期成都拥有当时最先进的丝绸织造技术,而且也佐证着成都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蜀锦 在此时通过南、北和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饮誉中外。 10 唐宋时期是成都城市发展的又一高峰。西晋之后衰落的趋势被彻底扭转,成都一跃成为繁荣富丽的大 都市。到了晚唐,成都更成为与扬州齐名、享誉天下的两个经济都会之一。唐元和年间,“扬一益二”的 说法开始出现在史料记载中。八至十三世纪,西方正处于中世纪城市衰退阶段,世界强国唯有中国一枝独 秀。彼时在中国数一数二的成都,放眼全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城市。 川大文新学院教授蔡尚伟说:“历史的辉煌是前进的动力,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优秀 的传统文化对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都古代曾是“大陆文明”的起源中心之 一,开放独特的文明发展模式曾领先世界。今天,成都再次启程,沿着祖先曾走过的路再创辉煌。 (摘编自王嘉、段祯《天府文化的三次高峰印证世界城市的轨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蜀文明是大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形成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种历史发展的延续在世界 城市史上十分少见。 B. 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古蜀文明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它与中原文化、良渚文化及中 亚等文化都有着密切联系。 C. 西汉晚期成都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崛起,不仅“列备五都”,也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D. 西汉时期出土于老官山汉墓的蜀锦织机模型,代表了当时中国织锦技术的最高水平,也佐证着成都在丝 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以天府文化的三次发展高峰为重点分析了成都数千年来辉煌灿烂的文化传 统。 B. 文章在陈说观点时,使用“或许”“似乎”“目前已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使文章 表述更理性。 C. 文章重视实证精神,在分析天府文化的三次高峰时,以出土文物或者史料记载为依据,具有较强的说服 力。 D. 文章第六段运用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说明晚唐时期成都不仅是中国的大都市,也是全球当之无愧的世 11 界城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千年来成都城址、城名未改,成都城市发展始终繁荣富丽,从而形成极强的历史延续性和深厚的文化 传统根基。 B. 考古发现为我们完整地展示了成都早期文明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改变了此前人们对西南地区古代文明发 展的认识。 C. 在发展历程中,天府文化既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文化交流、碰撞及融合中形成独特气质,又反哺异域 文化,影响深远。 D. 古老而强大的文明基因早已注入成都的生命,辉煌的文明成就将推动成都继续发展,在世界的舞台发挥 积极作用。 【答案】1. C 2. D 3. A 四川省乐山市十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3 题,每题 3 分。 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 手段,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追溯其根源,不能不提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 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单纯的发明创造不是创新,只有当它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 “创新”。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由此将生态创新定义为:“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 人工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即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 生态创新这一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时代特点紧密相关。当前,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 土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担。生态创新的最终目 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于取得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包括一个国家范围 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公平和国家之间的公平,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单位资源消费量为人口创造的福 利最大化;同时,它又排斥平均主义,过度的平均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代际公平涉及的是 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在数量上要至少保持稳定,在质量上要求不至于 12 发生代际退化。 单就环境与资源而言,不公平问题还可上升到更深的层次。首先,在不同阶层之间,一方面生活在贫 困线以下的人们会更多地关心生存问题,对保护环境资源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了广泛的掠夺性开发和普遍 的短期行为。其次,发达国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本质上是对其他国家环境权益的剥夺,而发展中国 家则陷入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两难之中。很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生态创新 是重要的途径。当然,生态创新也并非万用万灵,需要决策者们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应对处理。 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统治了地球长达 200 多年。它是众多造成当代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根源。所以, 要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改变传统的主奴关系,确立尊重 与爱护自然的观念。其次,环境质量具有消费性,因此在评价生活质量的时候,必须要将环境质量考虑进 去。对公众而言,除了学法、懂法、守法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社区公益性的环保组织或协会,维护自身环 境利益。最后,在生态创新前提下,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财富观也应更新为生态财富 观。这是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财富观的本质区别。 (摘编自高文杰等《生态创新的几个基本问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生态创新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结合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创建的新的 社会理论。 B. 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来解决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C. 在稀缺资源配给的数量和质量上,后代人的标准与前代持平,就是代际公平的底线。 D. 要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因为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 层根源是统治了地球长达 200 多年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认为生态创新核心是代内代际公平。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B. 文章通过列举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定义生态创新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我国“生态创新” 的本质符合奥地利学家对于“创新”的定义。 13 C. 文章从阶层、国家两个维度论证说明了环境资源不公平问题的深层表现及相关后果。 D. 重新认识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进一步谈论生态创新具体做法的一个重要前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生态理论”得以形成并最终提出的依据是社会时代重要特点: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B. 决策者们如果不能依据现实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生态创新理论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力。 C.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包含了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生活质量的评价等内容的系统。 D. 在生态创新前提下,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财富观也应更新为生态财富观成为了 当下与工业文明时代在价值财富观中的本质区别。 【答案】 1.D。A 项,于文无据,生态创新并不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所创造。B 项,过于绝对,原文提及的是“如 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力承担”,并不能得出“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增 加投入来解决……问题”的结论。C 项,原文说“涉及的是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的问题, 具体体现为在数量上要至少保持稳定,在质量上要求不至于发生代际退化。”注意是合理配置,而非持平。 故选 D。 2.A。混淆关系。原文第二段中说“生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于 取得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3.A。“生态理论”得以形成并最终提出的重要社会时代特点是:生态环境愈发恶化。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二中学等四校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5 月)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3 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 的变化,意味着政府政策方针和发展理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4 这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 的提高,目前,中国 GDP 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总体物质财富比较丰富,贫困人口只占极少数。在这种 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供求矛盾,而是人民群 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在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社会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够获得基本数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总 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 企业还是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 需求。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满足老百姓的高品质需求。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更高阶段。广义的精神文明,不仅包括文明礼仪, 也包括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追求,当下人们除了满足吃喝玩乐,还希 望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加看重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除了继续 发展生产力,还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先努力发展经济,才能为建设民主 和法治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相反在经济水平低下时贸然进行改革就可能遭遇东欧式的失败。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目标,因此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 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日益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当前,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既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新时代的工 作重心就是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例如,通过收入调节政策减少收入差距,通过精准扶贫减少贫富差距。 过去中央推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区发展差距。若能做到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其成就不亚于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而做出的科学论断。 B.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实际上是应对供给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 C.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论断,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最要依据。 D.既要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又要分好经济蛋糕,实现平衡式发展,这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二段辨析了改革初与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即从供求矛盾到需求不平衡的矛盾。 15 B.文章例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做法,指出这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 C.第四段将美好生活需要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D.文章从需求不平衡、追求品质、整体发展、公平分配等四个维度解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百姓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更希望吃得好,这启示企业生产应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质。 B.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才可能取得成功。 C.重新定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发展变迁的把握,但终归是对人民向往的回应。 D.如果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会得到充分满足。 【答案】 1.C 2.B 3.D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以及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而做出的科学论断”说法强加因 果,由原文不能得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且据常识可知, 即使是也绝非唯一的依据。 B.“……实际上是应对供给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说法张冠李戴,应是应对“需求侧”转变做出的正确 选择。 D.“这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说法以偏概全,选项中“这”指“既要……也要……”两个方面,由原文第 五段可知,分好经济蛋糕,“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才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这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说法错误,原文第五段确实例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 做法,但效果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尚不能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不能将其成就归于“不亚 于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即“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 故选 B。 16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理解辨析文中观点态度能力。 D.“如果……就”说法过于绝对。文章第一段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二段说“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但并非“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 的需要就会得到充分满足”。 故选 D。 四川省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代以后的中国,内忧外患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精神上一度处于不自主、不独立、不 自信的境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挺起精神脊梁,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 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新民主主义过 渡到社会主义,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奋斗,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更加自信、更有底气,在强起来的征程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 民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使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共同理想信念的凝聚和鼓舞。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感召 和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继续奋斗,给中国人民以鲜明的精神指引,推动党和国家 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事实充分证明,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就能在复杂形势、 艰巨任务、严峻挑战前保持高昂斗志,汇聚起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 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 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我们党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不忘本、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善于继 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分发挥文 化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功能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 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 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把组织发动群众和改善群众生活作为重要任务,把人民群众凝聚成无坚 不摧的革命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广大人民群众以主人翁 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 17 实,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释放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带领人民群众大胆地试、勇敢地改, 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 尊重并发挥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带领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受益者。 (摘编自:李向军 罗仲尤《以更为积极主动精神推动民族复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中国人民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迈出更加自信、更有底气 的步伐。 B.事实证明我们只要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能够在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前保持高昂斗志,奋勇前行。 C.自信是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持久力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向前推进,离不开这一力量。 D.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凝聚成无坚不摧的革命力量,发挥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人翁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形式,从四个方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带领中国人民推动民族复兴的。 B.文章落笔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自然引出下文论点。 C.文章运用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阐明了树立中国共产党远大理想的意义。 D.文章最后一段通过四个阶段的历史事实,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与自信、人民富强与幸福的康庄大道。 B.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就很难创造奇 迹。 C.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 内容。 D.党的十八大的精神,使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得到了充分释放,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也不断增强。 【答案】 1.【答案:D 】 【解析】(A.扩大范围。“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扩大了范围,原文的意思是“在中国化马克 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迈出新步伐。B.条件不全。“我们只要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条件不全,原文的条件核心要素是“两个始终坚持”,即“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共同理想,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C.概念不清。原 文的意思是“文化自信”而不是“自信”。) 2.【答案:C】 【解析】(“比喻论证”无中生有。) 3.【答案:D】 18 【解析】(张冠李戴。“充分释放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是改革开放的主要成果。最后一段说:“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充分释放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带领 人民群众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