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 18 课《在长江源头各拉
丹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游记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2. 朗读课文,感受长江源头神异不凡。
3. 品味语言魅力,理解关键词句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纪录片《再说长江》第二集《重上江源》。“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听着这熟悉的旋律,令人浮想联翩,歌词中的“雪山”就是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观看的纪录片,说一说各拉丹冬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呢。
今天我们学习马丽华的游记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揭开各拉丹冬神秘的面纱,
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二、整理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请同学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出关于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
1.第 1 自然段写到“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
好看”。你认为“我”游览的是哪里呢?
【明确】“我” 游览的是东南阳坡。从第 3 自然段“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
可捡的草坝子上”可知游览的是东南阳坡。
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明确】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
料
的)。叙述了“我”游览各拉丹冬雪山的所见所感。词语有草坝子——冰河砾石堆上——走
下砾石堆,接近冰山——此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
三、品读课文,感受雪山壮美
1.品读第 5-6 自然段。
【提问】从文中找出描写各拉丹冬雪山景物的语句。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
从中感受到雪山怎样的特点?
【明确】远处全景: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
领着冰雪劲旅。
近景(沿冰河接近冰山):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感受: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
2.品读第 10-11 自然段。
【提问】思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描写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了雪
山怎样的特点。
【明确】触觉:写冰窟。特点:温暖。
听觉:写风。 特点:声音大(呼啸),不停息(川流不息),威力大(扫荡)。
视觉:冰体。 特点:晶莹洁白、漂亮、千姿百态(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
蜒而立的,流苏像长发披肩)、熠熠烁烁、光彩夺目。
感受:是琼瑶仙境,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提问】作者分两次集中描写雪山,这两次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
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雪山的感受?
【明确】第 5-6 自然段是从低处观赏描写,第 10-11 自然段是从高处观赏描写,这样从
不同角度展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神韵。两次写观赏雪山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雪山认识逐渐
加深,对雪山的情感步步增强。
3.品读第 12-14 自然段。
【提问】这几段描写的重点是什么?作者从中感悟到了雪山怎样的特点?
【明确】描写了砾石堆和坚冰之下的流水。感受:一刻不停,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四、赏析句子,感受语言魅力
1.第 1 段: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
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明确】比喻,将白雪覆盖下的各拉丹冬雪山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赋予雪山
以生命,“变化多端”又写出了这里自然环境严酷,天气恶劣。
2.第 3 段: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
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明确】比喻,把身体不适应高山气候比作“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
比作小震,“连夜高烧” 比作大震;把“动作的缓慢”比作“太空步”,写出了各拉丹冬
雪山海拔高,气候条件的严酷。
3.第 5 段: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明确】“白色金字塔”,暗示雪山犹如帝王一般,“统领”一词表现了各拉丹冬雪山
的高大威严,令人敬畏。
五、思考探究,体会情感
【提问】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
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①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恶劣,突出了本文“所至”和“所见”的独
特。
②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有利于引出作者对各拉丹冬越来越细致
的感受与理解和越来越富有诗意的想象。
③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
【提问】第 5 段结尾:“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
的创造力。”“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明确】“眩晕”原指感觉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指“浩浩苍苍”的美景令人
目不暇接,令人不知该看什么;“卖弄”原指有意显示、炫耀,含贬义,这里指大自然的无
穷创造力在各拉丹冬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个词表现了作者面对冰峰、冰河、冰谷等景色的
震撼,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提问】第 10 段:“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
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
里。”如果删去“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
变化?
【明确】删去后, 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实实在在的描写,缺少了对自然漫长历史
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没有了想象之美,景物也就缺少了神韵。
3.第 11 段结尾:“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
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作者是怎样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
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并不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皱褶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川、冰山形成变化的
想象,把冰山的皱褶想象成树的年轮。
好处: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
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虚实结合,带给读者一种富于厚度和深度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