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训:(新高考题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之比较分析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互联网的出现之初,麻省理工学院的传媒与科技专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就预言了“the Daily Me”
(我的日报)——一种完全个人化的报纸的出现。在 the Daily Me 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挑选他喜欢的主
题和看法。对于社会普通公众中的某些人而言,是一个真正的机会,也是风险,有时会给商业和民主带来不幸的
结果。
桑斯坦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开篇生动地描述了“个人日报”现象。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
和网络信息的剧增,我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我们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
志。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的可能。这种“个人日报”式的信息选择行为会导致网络茧房的
形成。当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房中,久而久之,个人生活呈现一种定式化、程序化。长期处于过
度的自主选择,沉浸在个人日报的满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
“信息茧房”。
桑斯坦解释说,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公众就不可能考虑周全,因为他们自身的先入之见将逐渐根深蒂固。
一些国家就由于这个原因走向灾难。对于生活在信息茧房的领导人和其他人而言:这是一个温暖、友好的地方。
但是,重大的错误就是舒适的代价。对于私人和公共机构而言,茧房可能变成公众一种可怕的梦魇。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在与“信息茧房”相关的常见讨论中,最常被指责的对象,是最近几年在互联网领域大热的推荐算法。推荐
算法最大的卖点,就是能够根据用户的习惯与偏好,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信息流。许多以推荐算法为
核心的互联网产品,都凭着这一优势在市场上异军突起。然而,事物总有两面,这种“量身定做”常常会令人怀
疑:算法的自我迭代,是否让用户看到的内容越来越极端而单一?与用户的既有认知相异的信息,又是否会直接
遭到算法的屏蔽?
由于这些质疑,与“信息茧房”的形象正好相符,于是,许多人都认为“算法”是制造“信息茧房”的元凶。
然而,结合“信息茧房”的原始定义,我们却不难发现,这口“大锅”并不能轻率甩给算法。
“信息茧房”的概念,是凯斯·桑斯坦在 2006 年提出的。当时连互联网都尚来充分普及,推荐算法根本不
存在。他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为的不是警告互联网公司,而是直接提醒公众:不要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
自己愉悦的信息领域。因为久而久之这种看似“舒适”的选择,很可能将个体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在这种情况下,只看到算法的影响,而忽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既是对问题本质的误读,也是对个个体责任的逃
避。
对于推荐算法,曾经有人总结道:“算法没有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这句话既对也不对。之所以说它对,
是因为算法本身只是一串由逻辑组成的代码,它既不会主动思考,也无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然而,之所以说它
不对,是因为算法的背后总是存在着应用算法的人,而这些应用者的价值观,很可能在算法的运作过程中受到算
法的放大,进而被推向极端。推荐算法的存在,确实会让一个对信息有明显偏好的人,看到的信息越来越合其心
意,但归根结底,主动作出这种选择的并不是算法,而依然是算法背后的人。
(摘编自杨鑫宇《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材料三:
从本质上看,“信息茧房”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认知陷阱。既然是陷阱,便必然有诱饵、有伪装;而不可能直
接以其险恶的真实面貌示人。在“信息茧房”这种陷阱里,起到“诱饵”作用的,便是唯有身处“信息茧房”之
内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的观点与表达得到他人的认同,不过在
现实世界中。能够做到“一呼百应”的人注定凤毛麟角。“信息茧房”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当一个人的信息来
源完全被与其观点相近的媒体或个人“包围”时,他心中的每一个念头,都会在这个看似众声喧哗。其实无异于
“回音场”的环境里得到精准的呼应。
这种人人都能“一呼百应”的快感,是各种不同立场每天都在激烈对撞的真实舆论场永远无法提供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人们虽然在理智上不难理解“信息杂食”的重要性,但要直面那些和自己的立场全然对立的观点与
事实,确实需要拿出一点勇气。离开“信息茧房”的好处,当事人的心里未必不清楚,但是,就像自然界里刚刚
学会飞翔的雏鹰离巢时的样子一样,又有多少人能对安全、安逸的环境全无眷恋呢?
如果说“信息茧房”给人提供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是陷阱的“诱饵”的话,那么这个陷阱自然也要有相应的“伪
装”。对一般人而言,“信息茧房”最有力的伪装,就是“独立思考”这一社会迷思。一直以来,我们总是会在
各种各样的人口中听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如果把“独立思考”理解成不随波逐流,对问题有自己的判断,
那么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现实之中,却有不少人扭曲了“独立思考”的内涵,将其曲解为“完全不受(和
自己主观意见不同的)外部信息影响”,以至于许多人不仅盲目拒斥自己不愿相信的信息屏蔽不同观点,还言之
凿凿地自称善于“独立思考”,甚至引以为豪。这也是许多人身处“信息茧房”之中而不自知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杨鑫宇《识破信息陷阱的诱饵与伪装——“信息茧房”系列谈之三》)
1.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信息茧房”现象的一项是( )
A.因为班主任工作的需要,某老师订阅了《班主任》《教师博览》《中小学班主任》等杂志。
B.苏明是宠物爱好者和关注者,最近百度新闻每天都为他推荐有关宠物的图片视频和新闻。
C.为了命制考试题目,命题老师从网上搜集了大量关于“信息茧房”的资料文献进行研读。
D.抗战胜利日,刘文同学为班上出了一期关于长沙四次会战、衡阳会战和常德会战的手抄报。
2.下列不属于人们落入“信息茧房”陷阱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在信息茧房中,个人的先人之见将逐渐根深蒂固,这样茧房就可能变成一种可怕的梦魇。
B.“推荐算法”能够根据用户自己的习惯与偏好,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信息流。
C.人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信息茧房能给人们带来认同感,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D.有人将盲目拒斥自己不愿相信的信息、屏蔽不同的观点当成不受外界影响、善于独立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综合来看“信息茧房”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可能给社会普通公众带来机会,也可能给商业或民主带来不幸。
B.推荐算法会使用户看到的信息越来越极端单一,会屏蔽与用户认知相异的信息,所以我们应当拒绝推荐算法。
C.设计推荐算法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程序设计员,他们的价值观会在算法的运作过程中被放大从而影响受众。
D.不同于每天都有不同观点激烈冲突的真实舆论场,信息茧房能让人们从观点相近的媒体或个人那里获得快感。
4.请说说材料二和材料三在内容上的异同。
5.请结合材料分析,今天我们应当怎样摆脱“信息茧房”的束缚?
【答案】
1.B
2.A
3.D
4.①同:两则材料都分析了“信息茧房”的成因,都认为造成信息茧房的决定性因素是作为信息获取主体的人。
②异:材料二指出造成“信息茧房”的不是推荐算法而是算法背后的人。材料三进一步指出“信息茧房”是由于
人的认知陷阱形成的,并分析了形成认知陷阱的两大要素——诱饵和伪装。
5.①摆脱个人偏好,广泛涉猎信息。警惕推荐算法带来的弊端,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有意识地跳出舒适圈。
②摆脱信息茧房的“诱惑”。不能沉迷于“一呼百应”的快感,一味追求认同感,要了解并接受不同于自己认知
的观点。③学会真正的独立思考:学会辨析外界信息真伪和价值,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因为班主任工作的需要”不属于“信息茧房”现象,因为选择订阅这些杂志并不是依据个人喜好自主选择的。
根据材料一“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可以看出“信息茧房”现象的一个要点是根据个人的喜
好自主选择。因此,因班主任工作需要订阅的杂志不属于“信息茧房”现象。
B.“苏明是宠物爱好者和关注者,最近百度新闻每天都为他推荐有关宠物的图片视频和新闻”属于“信息茧房”
现象。首先苏明是宠物爱好者,这是个人的喜好。符合“根据个人的喜好自主选择”这一特点;百度新闻用推荐
算法对他的爱好和平时的主动选择进行分析后,自动形成符合苏明趣味的“个人报纸”,符合材料二“互联网领
城大热的推荐算法”“‘信息茧房’的形象正好相符”,说明苏明的“个人报纸”依据推荐算法,导致其接触到
的信息具有片面性。因此 B 项属于“信息茧房”现象。
C.“为了命制考试题目”不属于“信息茧房”现象,因为搜集资料文献进行研读并不是依据个人喜好自主选择的。
D.“抗战胜利日,刘文同学为班上……”不属于“信息茧房”现象,因为做手抄报并不是依据个人喜好自主选择
的。
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这样茧房就可能变成一种可怕的梦魇”错误,该内容不是原因,而是“信息茧房”所带来的后果。
故选 A。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综合来看‘信息茧房’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错误,偷换概念,根据材料一“在 the Daily Me 上,每个人
都可以在其中挑选他喜欢的主题和看法。对于社会普通公众中的某些人而言,是一个真正的机会,也是风险,有
时会给商业和民主带来不幸的结果”,给社会普通公众带来机会,也可能给商业或民主带来不幸是“个人日报”,
“个人日报”会导致“信息茧房”的形成,但它本身不是“信息茧房”。
B.“所以我们应当拒绝推荐算法”错误,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推荐算法的存在,确实会让一个对信息有明显偏
好的人,看到的信息越来越合其心意,但归根结底,主动作出这种选择的并不是算法,而依然是算法背后的人”,
说明虽然说推荐算法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决定性因素还是应用者(算法背后的人)本身,所以不能得出“拒绝
算法”的结论。
C.“设计推荐算法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程序设计员”错误,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之所以说它不对,是因为算
法的背后总是存在着应用算法的人,而这些应用者的价值观,很可能在算法的运作过程中受到算法的放大,进而
被推向极端”,“算法背后的人”是指应用推荐算法的人,是指用户,而不是程序设计员。
故选 D。
4.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材料二:“算法的自我迭代,是否让用户看到的内容越来越极端而单一?与用户的既有认知相异的信息,又是否
会直接遭到算法的屏蔽”,首先提出了“推荐算法”的弊端;“许多人都认为‘算法’是制造‘信息茧房’的元
凶”,然后提出了假说认为“算法”是制造“信息茧房”的元凶;“‘信息茧房’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只
看到算法的影响,而忽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既是对问题本质的误读,也是对个个体责任的逃避”,进而运用“信
息茧房”的概念来论证并得出结论“信息茧房”产生的原因依然是算法背后的人。
材料三:“‘信息茧房’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认知陷阱。既然是陷阱,便必然有诱饵、有伪装”说明“信息茧房”
形成的原因是认知陷阱。并对“诱饵”进行详细的阐述“在‘信息茧房’这种陷阱里,起到‘诱饵’作用的,便
是唯有身处‘信息茧房’之内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说明了让“诱饵”起到作用的是“信息茧
房”之内的人。以及对“伪装”进行详细的阐述“‘信息茧房’最有力的伪装,就是‘独立思考’这一社会迷思”,
对“独立思考”进行说明,依旧是受到自己个人的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进行筛选和整合,可以得出,共同点:两则材料讨论的话题是一致的,都是对“信息茧房”产生
的原因进行探讨,并且得出的结论都是个体是造成“信息茧房”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点:材料二说明造成“信息
茧房”的是算法背后的人;材料三造成“信息茧房”的是人的认知陷阱。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长期处于过度的自主选择,沉浸在个人日报的满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
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一些国家就由于这个原因走向灾难。对于生活在信息茧房的领导人
和其他人而言:这是一个温暖、友好的地方。但是,重大的错误就是舒适的代价。对于私人和公共机构而言,茧
房可能变成公众一种可怕的梦魇”。材料二:“算法的自我迭代,是否让用户看到的内容越来越极端而单一?与
用户的既有认知相异的信息,又是否会直接遭到算法的屏蔽”。说明我们不能沉浸在自己喜好的事情当中,警惕
推荐算法带来的所看到的内容越来越单一等的弊端,应该要广泛的涉猎,跳出舒适圈;
根据材料三:“‘信息茧房’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当一个人的信息来源完全被与其观点相近的媒体或个人‘包
围’时,他心中的每一个念头,都会在这个看似众声喧哗。其实无异于‘回音场’的环境里得到精准的呼应”,
说明我们不能只追求“一呼百应”的快感,而应该要有“直面那些和自己的立场全然对立的观点与事实”的勇气。
根据材料三:“如果把‘独立思考’理解成不随波逐流,对问题有自己的判断,那么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
在现实之中,却有不少人扭曲了‘独立思考’的内涵,将其曲解为‘完全不受(和自己主观意见不同的)外部信
息影响’,以至于许多人不仅盲目拒斥自己不愿相信的信息屏蔽不同观点,还言之凿凿地自称善于‘独立思考’,
甚至引以为豪”,说明我们要真正的去理解“独立思考”的内涵,实现真正的“独立思考”,学会分辨外界的信
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代世界各地人们都有自己熟知的天象和星辰,通过观测,获得对于天时和季节的把握。古埃及人特别重视
天狼星,玛雅人对金星研究较深,爱斯基摩人最关心地大约是关系极昼极夜变化的太阳运行。对于中国古人来说,
北天极一带的北斗七星曾是最受注目的星辰之一。生活在北纬三十五度左右的中国古人,夜晚向北眺望,北极周
围有一带永不下沉的圆形旋转天区,这个区域,现代天文学叫“恒显圈”,中国古天文学称其边界为“上规”。
其中随天旋行有几颗璀璨的星辰,名为北斗。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古人已渐渐掌握了观测北斗以确定多
种时间的技巧,使北斗星成为一个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
北斗共有七颗星,因此常被称为北斗七星。北斗星之得名,源于它像古代的斗,七星的排列形状似商周时期
青铜古斗,故《诗·小雅·大东》曰:“虽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北斗星分为斗柄与斗首两部分。高诱注《淮南子·天文训》曰:“斗第一星至第四星为魁,第五星至第七星
为杓。”即以斗首为魁,将斗柄称杓。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以网络天地的方法进行计算的。对于大地的网络方法是方格计里法,这在古代地图中已
经得到证明。而对于天文的网络方法,也早已经出现。我国至少战国时代已经建立了近似于天经天纬的框架,并
以之测定星辰的天文坐标。就网络而论,渔猎所用之网,上有一可以提控全网的总绳索,其名为“纲”。而处于
北天极一带的北斗就是控制天文网络中的纲,被称为“天纲”,或书作“天罡”。有纲则必有网,古人称“纲举
目张”,目就是网眼,故北斗在天空旋转也有旋天纲之说。由于地球环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太阳在黄道上移动的
现象,这使北斗也在一年中与太阳间产生了不同角度的变化,古人因此而生出以斗定时之法。
黄昏时刻,观测北斗星柄的指向可以断定当时的季节。这种观测法被《鹖冠子》记载了下来:“斗柄东指,
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淮南子·天文训》曰:“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初昏,斗柄指寅;二月初昏,
斗柄指卯;……十二月初昏,斗柄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这样,通过初昏观察斗柄指向,即可定出月份。
北斗还被古人用来指二十四节气。《淮南子·天文训》中讲到其法:“斗指子则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则
小寒……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这种斗柄所指的循环,历经二十四向,与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相应。
北斗星在北天旋转,是因地球自转形成的星辰绕极周日视运动,一日一夜即“跑完”一周。所以,观测北斗
指向在一天之中的变化位置,就可定出时辰。
中国历史上有多种天文观测体系,如日的影长、月之盈缺、太阳的黄道运动、恒星的中天测时、岁星纪年以
及辰星正四时等,北斗斡旋运动也是其中之一。明珠般的北斗七星,在我们先辈的眼中,就是一座举首可见的巨
型天文钟。
(摘编自秦建明《北斗七星与斗建考》)
材料二:
“北斗”是党中央亲自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
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在北斗系统研制建设过程中,工程全线克服种种困难,探索
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凭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实现了“弯
道超车”。
同样是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美、俄和欧盟选择搞“一步建全球”。我国起步晚、底子薄,明智选择分步
走。北斗首任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组织研究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 年建成北斗一号试验系统,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2 年建成北斗二号区域系统,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2020 年建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实现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全球梦”。
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所采用的轨道星座构型相比,北斗系统独树一帜。北斗一号建设时,在国际上首次
实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北斗二号系统充分继承北斗一号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区域导航定
位覆盖的成功经验,在国际上首创以地球静止轨道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为骨干,兼有中圆轨道卫星的混合星
座构型。北斗三号系统将“混合星座构型”发扬光大,建成拥有 24 颗中圆轨道卫星、3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
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系统,为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全新范式。
在功能服务上,北斗系统也有自己的特点。除提供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外,还能进行短报文通信,开创了
通信导航一体化的独特服务模式,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如今,北斗三号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系统短报文通
信服务的基础上,区域短报文发送能力一次提高近 10 倍,支持用户数量从 50 万提高到 1200 万,而且能实现
40 个汉字的全球短报文通信。此外,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还可以提供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地基
增强等多样化服务,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抚今追昔,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来之不易。从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几代北斗人接续奋斗、数十万建
设者聚力托举,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有了“北斗”,中国人问天、巡地的底气就更足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北斗,全球梦圆》2020 年 8 月 1 日)
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人眼中,明珠般的北斗七星就是一个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它使中国古人渐渐掌握了观测北斗七星以确
定多种时间的技巧。
B.中国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建立了近似于天经天纬的框架,并用这种框架来测定星辰的天文坐标,而北斗就是控
制天文网络中的纲。
C.北斗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科技系统,它在研制建设的过程
中,克服了众多困难。
D.北斗系统成绩显赫,北斗三号在兼容北斗二号功能的基础上,支持用户数量提高了 1200 万,实现了 40 个
汉字的全球短报文通信。
7.下列对材料相关结构及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提出观点后,分别从北斗形状、构成及以斗定时法几个层面展开,结尾收束总结、呼应开篇。
B.材料二指出北斗工程探索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后,主体分三个层次展开,结尾总结全篇、点明意义。
C.两则材料虽然文体不相同,但都采用了总分总的整体结构模式,主体部分各层次之间都是并列关系。
D.两则材料都采用了引用论证方法,大量的文献引用使得二者在观点论述时更有权威性,增强了说服力。
8.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不属于“以斗定时之法”的一项是( )
A.《夏小正》曰:“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
B.《尚书纬》曰:“北斗居天之中,运转所指,随二十四气,正十二辰,建十二月。”
C.《天象列星图》:“北斗七星,近紫薇宫南,在太微北。”
D.《宋史·乐志》曰:“斗转参横将旦,天开地辟如春。”
9.两则材料在语言特点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0.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北斗系统研制建设所走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6.B
7.D
8.C
9.①语言准确严密:材料一多处引用相关典籍,严谨而有说服力;材料二通过具体数据的引用体现语言的准确
严密。②语言生动形象:材料一运用比喻论证,如“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等,使语言于严谨中见生动;材料二
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弯道超车”“多面手”等表述,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10.①结合起步晚、底子薄的国情,选择分“三步走”的战略。②独树一帜,坚持走“混合星座构型”的特色
发展之路。③开创通信导航一体化的独特服务模式,更好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分析】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明珠般的北斗七星就是一个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它使中国古人渐渐掌握了观测北斗七星以确定多种时间的
技巧”错误,因果倒置,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国古人已渐渐掌握了观测北斗以确定多种时间的技巧,使北斗星
成为一个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可知,掌握以斗定时的技巧才使得北斗星成为一个巨大时钟,选项因果倒置。。
C.“北斗系统是我……巨型复杂科技系统”错误,偷换概念。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北斗系统是“巨型复杂航天系
统”,不是选项所说的“巨型复杂科技系统”。
D.“支持用户数量提高了 1200 万”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第四段“支持用户数量从 50 万提高到 1200
万”,不是选项所说的提高了 1200 万。
故选 B。
7.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两则材料都采用了引用论证方法,大量的文献引用”错误,材料二是新闻报道,说它使用“引用论证方法”
不严谨,且材料二并没有“大量的文献引用”。
故选 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北斗七星,近紫薇宫南,在太微北”错误,不属于“以斗定时之法”,该选项为北斗七星所在位置。
故选 C。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两则材料在语言特点上的相同之处,考生主要从语言的风格、修辞手法的使用等角度分析。
两则材料的文体特点不同,第一则材料是学术论文,第二则材料是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报道,但在语言特点上有
相同之处。
如材料一“这个区域,现代天文学叫‘恒显圈’,中国古天文学称其边界为‘上规’”使用了专业的术语,“七
星的排列形状似商周时期青铜古斗,故《诗•小雅•大东》曰:‘虽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高诱注《淮南
子•天文训》曰:‘斗第一星至第四星为魁,第五星至第七星为杓。’即以斗首为魁,将斗柄称杓”引用了大量
的文献典籍资料,体现了学术论文语言的严密、严谨;同样,材料二“建成拥有 24 颗中圆轨道卫星、3 颗地球
静止轨道卫星、3 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系统”“斗三号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系统短报文通信服务
的基础上,区域短报文发送能力一次提高近 10 倍,支持用户数量从 50 万提高到 1200 万,而且能实现 40 个汉
字的全球短报文通信”在介绍北斗系统时,引用了大量的数据,体现了新闻报道语言的严密、严谨,增强了说服
力。
材料一“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似商周时期青铜古斗”“北斗就是控制天文网络中的纲”“明珠般的北斗七星”
等,材料二“弯道超车”“全球梦”“发扬光大”“多面手”等表述,在介绍专业性极强的知识时,注重语言形
象化,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修辞,使抽象的知识形象而生动,便于人们准确理解。
10.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同样是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美、俄和欧盟选择搞‘一步建全球’。我国起步晚、底子薄,明智选择分
步走。北斗首任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组织研究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可知,我国在发展战略上选择了
符合中国国情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根据“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所采用的轨道星座构型相比,北斗系统独树一帜。北斗一号建设时,在国际上首
次实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北斗二号系统充分继承北斗一号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区域导航
定位覆盖的成功经验,在国际上首创以地球静止轨道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为骨干,兼有中圆轨道卫星的混合
星座构型。北斗三号系统将‘混合星座构型’发扬光大,建成拥有 24 颗中圆轨道卫星、3 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3 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系统,为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全新范式”可知,我国北斗系统在
北斗一号、二号、三号建设时,根据自己的国情,均选择了独特的发展道路,有自己独创性;
根据“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还可以提供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等多样化服务,能更好地满
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可知,在服务模式上,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根据中国国情特点,提供多样化服务,开创了通
信导航一体化的独特服务模式。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
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描绘此种
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
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
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
自我不同的对象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
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
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浸到对象中去,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
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
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
“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材料二:
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
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
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
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家强调师法自然,
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
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
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
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
及情及理。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等美好事物,就会被吸引。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
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石潭
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
人们不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
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
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
染”的做人之理;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
(选自梁衡《山水为何有关感》,有删改)
材料三:
有些理论家和艺术家力主用联想来解释审美体验,并不认为有什么纯粹的音乐、绘画、舞蹈等。白居易的《琵
琶行》写琵琶女所弹的声音,就是用各种联想的意象来描写来表现的,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有的理论家根据这样一些事例,认为人们喜爱音乐,从音乐中获得愉悦,并不是因为欣赏声音本身的和谐等,而
是因为音乐能唤起视觉或听觉的意象(即联想)。然而,也另有一些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审美体验不但与联想
无关,而且联想还会妨碍审美体验。在他们看来,自然和艺术的美都在形式而不在内容,欣赏者不能靠题材唤起
的联想来获得美感。要是在欣赏这些艺术时产生联想,那恰好是走出了艺术境界,进入了实用境界,审美体验就
丧失殆尽。他们认为,在审美体验中,只有让我们的注意力专注于一个独立的意象上面凝神于一,才能沉醉于审
美的愉悦之中。
联想究竟是有助于审美体验还是妨碍审美体验呢?我以为应该从以下两点来把握它:第一,应该把审美联想
和非审美联想区别开来。非审美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自由联想,这是一种偶然的、随意的、杂乱的、不定向的
联想。英国美学家布洛称这种联想为“非融化的”联想,即这种联想所引起的实用情感与审美对象所展示的情境
不相融合,从而与审美无关。譬如:当我们心中想到船时,便想到它航行的海,想到海便想到风暴等等。尽管这
种联想是对一种接近事物的联想,人们是容易理解的,但它没有定向性,没有主旨,不能构成审美的情境。而审
美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控制联想,它的最大特点是联想时所展示的情境的定向性和整体性。按一定的情致、具
有定向选择、沉入整体情境的联想就是审美联想。审美联想是人的心灵自由的一种表现,它给人带来美感的愉悦。
布洛称审美联想为“融化的”联想,即这种联想所引起的情感与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感是相融化的,不是隔离、孤
立的。由此看来,笼统地说联想可以解释审美体验是不对的,只有审美联想才与审美体验相关,只有用审美联想
才能解释审美体验。
第二,应该考虑到美有“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区别。“纯粹美”就是重形式的美,某些艺术品种,由于
社会历史等各种原因,内容已淡化,人们直接感知到的仅是线、形、色、光、声、质等媒介及其组合方式,如图
案画、花边装饰、建筑、陶瓷造型等等,就是以形式感取胜的“纯粹美”,对于这些艺术品的欣赏,只能靠艺术
直觉,而不能靠审美联想。与审美联想相契合的往往是“依存美”。所谓“依存美”就是重内容的美,像小说、
戏剧、散文和古典诗歌等等,人们欣赏这类艺术品,就不能不借助审美联想,只有在审美联想中,作品所描绘的
形象和形象体系,才能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呈现出来,而欣赏者也才能沉入艺术世界,并获得审美愉悦。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
化享受。
B.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
C.艺术家强调的“师法自然”,是指进行艺术创作要从自然中获取丰富的美的要素。
D.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岳阳楼的阴晴是人与客观景物沟通、交流、融合的共同产物。
12.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非审美联想”的一项是( )
A.读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联想到乍暖还寒、草长莺飞的春季美景。
B.读到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联想到宋文帝刘义隆金戈铁马克复中原的恢弘气势。
C.读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联想到诗意美好的逝去时光和寻梦的惆怅落寞。
D.读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联想到交通工具落后的人类文明社会早期。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移情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等诗句,
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白居易的《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从审美
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是移入乐音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
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中,杜甫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小舟,小舟因此就孤愁起
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小舟中,只存在于小舟上的。
14.材料三首段是如何引出论题的?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15.三则材料都是围绕审美沟通与体验展开的,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
11.B
12.C
13.D
14.引出论题方式:采用对比方法,列举两种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关系的态度引出论题。效果:引发人们对
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关系的疑问和思考,便于后文对此进行针对性分析。
15.材料一侧重于审美移情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材料二侧重于自然激活人的美感(或艺术品的创造)由形
及情及理的三个步骤。材料三侧重于如何根据审美对象的不同,合理选用审美联想和艺术直觉来欣赏(或联想的
运用问题,如何合理选择审美联想和艺术直觉)。
【分析】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B.“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理解错误。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
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
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B。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联想到乍暖还寒、草长莺飞的春季美景”是纯属随意的、无定向的、不受控制的联想。
B.“联想到宋文帝刘义隆金戈铁马克复中原的恢弘气势”是杂乱的错误的联想,有克复中原的恢弘气势的应是
宋武帝刘裕。
C.“联想到诗意美好的逝去时光和寻梦的惆怅落寞”联想的内容,仍处在一首清新的离别诗的情境中,是按诗
所提供的独特情感,定向地进行联想的。
D.“联想到交通工具落后的人类文明社会早期”是纯属随意的、无定向的、不受控制的联想。
故选 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D.“主体情感是移置在小舟中,只存在于小舟上的”理解错误。材料一第二段说“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
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第三段也有明确说明,此时应是
物我合一,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移情过程中,主体的情感不可能只存在于小舟上。
故选 D。
14.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论题提出的方式及效果的能力。
具体分析,本文通过“有些理论家和艺术家力主用联想来解释审美体验,并不认为有什么纯粹的音乐、绘画、舞
蹈等”和“然而,也另有一些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审美体验不但与联想无关,而且联想还会妨碍审美体验”可
知第一段是通过对比方法,列举出了两种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关系的态度引出论题。这样安排的好处是采用对
比使人们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关系的产生疑问,激起好奇心,为后文对此进行针对性分析打下基础。
15.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1)材料一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文章节选了三个文段,文章一二段提出审美移情的概念
本质,即“所谓移情,通俗地说,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
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文章第三文段围绕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展开论述的,即“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
和感受不同”。因为选自于文艺理论,故侧重于对概念的阐释和解说,文字严谨精当。
(2)材料二选自梁衡《山水为何有关感》,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想从山水(自然)的角度概括如何获得更好
的审美体验,根据材料二第 1 段“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家强调师法自然”
可得出要想从自然角度概括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就要走进自然,观察自然,发现自然之美,与自然交流,与自然
景物沟通融合;从材料二第 2 段“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
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可得出发现自然的逻辑美,从自然中悟出哲理。
(3)材料三侧重于从艺术的角度概括如何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根据材料三第 2、3 段可得出要想从艺术角度
概括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就要根据审美对象的不同特性,合理选用审美联想和艺术直觉来欣赏。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如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手机客户端新媒体的崛起给年轻一代的阅读和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但由此而带
来的“碎片化”阅读趋势也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身处其中的青年人应如何对待这样的阅读方式?
其实,“碎片化”阅读作为一种快速阅读方式,也并非全无是处。有人认为,“碎片化”阅读可以使大量的
信息和知识以概念和模块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比如“知乎”等问答网站的兴起,让知识的获取更加方便,大家
可以迅速找到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有现实指导性的建议,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不见得是坏事。
但另一个共识是,对于想要通过阅读提高思维能力,获取某个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来说,“碎片化”阅读显然
是不够的。入职某金融公司不久的小楠就在努力抵抗“碎片化”阅读对自己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微信上的内
容太多太杂,但是时间太少了。如果有大段的时间,比如周末或者晚饭后,我还是愿意坐下来,有系统地阅读,
并做好读书笔记。”他说。“碎片化”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孰优孰劣?无法一概而论。其实一次阅读是否深入
有效,关键在于阅读者对阅读内容的选择,而非阅读方式的选择。手捧畅销的成功学书籍,和认真阅读一些有含
金量的微信推送文章,两者高下,不言而喻。
(摘编自《如何做一个靠谱的阅读者》)
材料二: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成为常态,上下班通勤、等人排队、出差途中,这些碎片化时间都可以成为
阅读时间。一篇篇微信、一条条微博、一段段抖音小视频、一个个喜马拉雅音频,内容涵盖时政新闻、明星八卦、
育儿心得、心灵鸡汤甚至广告软文……我们从早到晚看微信、刷微博,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阅读,仿佛天下事十之
八九尽在胸中。可这种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个人真正的成长,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觉。
这一方面与互联网的内容呈现特点有关,跳跃式的非线性阅读,使得人们的思维不断被分散,注意力很难集
中于某一个主题,结果阅读变成浏览,知识的获取变成了简单的资讯检索。另一方面,在眼球经济时代,注意力
成为稀缺资源,不少内容生产者热衷于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爆款文章来吸引人们的关注,这些内容适合浅阅
读,迎合了大众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可阅读者的思辨能力却在逐渐退化。
因此,在这个“形散”已经不可避免的时代,要想保证“神不散”,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就要有明确的目
的性。阅读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阅读的内容不能碎片化,即要形成知识系统。因为没有目的的阅读,就如同没
有购买需求的主妇进了熙熙攘攘的大集市,茫然不知所措。在碎片化时代进行阅读,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时间,集
中注意力,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判断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内容,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被动的信息接收器,才能
在信息泛滥的互联网环境中,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达到阅读的目的。
日本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原尻淳一曾根据谷歌公司 7:2:1 的投资基准比,从阅读时间分配上对读
者的知识结构的建构进行了规划:70%的时间阅读专业领域,20%的时间阅读专业领域周边,10%的时间看未知的
领域。从“知道分子”到“知识分子”,从泛化阅读到主题化阅读,其实就是在明确了个人知识体系之后,根据
体系内各方面的重要程度优化时间和精力分配,采取苦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式,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
结果。
此外,为了应对跳跃性的思维过程和欲罢不能的鸡汤消费,读者可能还需要在阅读形式上进行某些妥协,譬
如每周抽取一定的时间脱离数字化环境,迫使自己在纸质的印刷文字上深耕。其实,许多图书馆、文化馆、独立
书店已经推出了不少读书日、读书月活动,号召人们将深度阅读作为放松身心的方式。
(摘编自《信息过量时代,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材料三:
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思维方式。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为主导的阅读方式,有可能趋向思维的碎
片化、平面化、同质化,而在印刷时代形成的那种比较个性化的感知能力可能在降低。
信息时代的阅读很方便,有以往阅读方式所不具备的巨大潜能,当然要充分利用。现今,进行科学研究已经
离不开网络资源。对于数字化新的阅读形态,只能主动跟进,而不能消极抵制。但要注意,新的阅读形态可能有
利有弊,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可以并存,既读书,也读“网”。一般而言,读
“网”比较适合“浅阅读”,了解新闻信息,也是上网比较方便。但读纸质书更适合“深阅读”。要想读经典,
最好还是读纸质书。因为上网阅读往往会受到其他推送信息的干扰,使这种本来“深阅读”的思维与感受变为“浅
阅读”。
传统的纸质书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装帧、开本、版式、纸张,都可能含有独特的美学意蕴,令人玩
味不尽。每本书的流传过程,它的来路,都可能带有文化记忆。“坐拥书城”“有书卷气”是说一种令人羡慕的
气质,这些在网络和电子设备上是得不到的。读书终究是一种生命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无论现代信息
科技如何发达,不能也不应当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在信息时代,既要适应和利用网络阅读,又要警惕和尽可能
减少网络阅读带来的弊害。
(摘编自《信息时代的读书生活》)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媒体的崛起给年轻一代的阅读和交流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弊端,但总体来说弊端要大于好处。
B.阅读方式对人的思维能力产生影响,而“碎片化”阅读的方式无法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这是社会共识。
C.泛化阅读导致读者思维分散,是因为内容生产者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爆款文章来吸引人们的关注。
D.网络阅读无法培养出“有书卷气”这样的气质,信息时代在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阅读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阅
读。
17.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浏览问答网站虽然属于“碎片化”阅读,但是读者可以从中得到生活和工作的现实指导性建议。
B.阅读的质量与数量并无关系,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阅读不一定能使人得到真正的收获与成长。
C.要想从“知道分子”变成“知识分子”,就不能“浅阅读”,而要有目的性地对专业领域进行苦读。
D.阅读方式的选择相当重要,纸质书阅读比互联网阅读更有利于培养读者个性化的感知能力。
18.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某同学想了解区块链的有关知识,于是到网上搜集浏览大量有关的信息。
B.某同学每周末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到图书馆或者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目。
C.某教师到网站上浏览与教育有关的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D.某人在浏览某博客文章后,在文后发表留言和作者进行互动。
19.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0.这三则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阅读有关,但论述上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
16.D
17.C
18.D
19.①论证结构上,层层深入,先摆事实,然后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②论证方法上,综合运
用事实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③从人们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移动阅读的日常现象入手引出话
题。
20.①材料一侧重于论述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正确看待“碎片化”阅读。②材料二侧重于论述在眼球经济时代如
何避免泛化阅读。③材料三侧量于论述在信息时代如何正确看待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
【分析】
1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但总体来说弊端要大于好处”表述错误。由材料一中“‘碎片化’阅读作为一种快速阅读方式,也并非全无
是处”“其实一次阅读是否深入有效,关键在于阅读者对阅读内容的选择,而非阅读方式的选择。手捧畅销的成
功学书籍,和认真阅读一些有含金量的微信推送文章,两者高下,不言而喻”等文字可知,文章在于表明,“新
媒体阅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弊的一面,而并未对其作出有关优劣多少的明确界定,此项犯了曲解文义和
无中生有的毛病。
B.“‘碎片化’阅读的方式无法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表述错误。由材料二中“跳跃式的非线性阅读,使得人们
的思维不断被分散”“这些内容适合浅阅读,迎合了大众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可阅读者的思辨能力却在逐渐退
化”及材料三中“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思维方式”等文字可知,“碎片化”阅读可能会使思维“碎片化、
平面化、同质化”,“感知能力可能在降低”,但不能就此证明“‘碎片化’阅读的方式无法提高人们的思维能
力”,此项犯了结论过于绝对、曲解文义的毛病。
C.“是因为内容生产者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爆款文章来吸引人们的关注”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二中“这一方
面与互联网的内容呈现特点有关,跳跃式的非线性阅读,使得人们的思维不断被分散”等文字的可知,“跳跃式
的非线性阅读”才是“人们的思维不断被分散”的原因,而“内容生产者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爆款文章来吸
引人们的关注”是“阅读者的思辨能力在逐渐退化”的原因,此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
故选 D。
1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C.“就不能‘浅阅读’”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二中“从‘知道分子’到‘知识分子’,从泛化阅读到主题化阅读,
其实就是在明确了个人知识体系之后,根据体系内各方面的重要程度优化时间和精力分配,采取苦读、略读、浏
览等不同的阅读方式,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结果”等文字可知,要变成“知识分子”,仍然还是需要“浅阅读”
的,比如“略读”和“浏览”,因为其对于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同样有益处,此项犯了曲解文义的毛病。
故选 C。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和论点关系的能力。
D.表述错误。文章材料二主要在于论述泛化阅读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采取苦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
式来优化自身知识结构,而选项所述的是读者在网上阅读后与作者的互动,此项并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故选 D。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过程的能力。
材料二主要在于论述泛化阅读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采取苦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式来优化自身知识
结构。本材料一共有五段文字,表现出这样一些论证特点:首先,首段从日常现象说起,从时间、地点、方式、
内容等方面谈人们最日常的手机阅读,引出“泛化阅读”这一论题,贴近生活,容易被读者接受;其次,论证结
构上,作者在第一段先说现象,引出“泛化阅读”,在第二段论述这种阅读方式可能会对人们的思维带来的冲击
和危害以及其形成的原因,在第三至第五段中,提出为了使自己变成“知识分子”,就要“有目的地阅读”、“有
一定的判断力”,并“采取苦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式来优化自身知识结构”,还要“在阅读形式上进
行某些妥协”,比如“强迫”自己纸质阅读,这样整个论证过程就显得层层深入,既有事实,又有原因分析,还
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整而严密。
最后,在论证方法上,作者也是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比如第一段的事实论证,“就如同没有购买需求的主
妇进了熙熙攘攘的大集市,茫然不知所措”所用的比喻论证,第二段文字从“与互联网的内容呈现特点有关”“不
少内容生产者热衷于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爆款文章来吸引人们的关注”两个方面论述“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
个人真正的成长”所用的因果论证等。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论证结构及特点的能力。
三段材料各自论述的重点并不相同,材料一侧重于论述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正确看待“碎片化”阅读,并提出“‘碎
片化’阅读作为一种快速阅读方式,也并非全无是处”以及为了提高思维能力还须“有系统地阅读”的观点;
材料二侧重于论述在眼球经济时代如何避免泛化阅读,以及如何“采取苦读、略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式来优
化自身知识结构”且“在阅读形式上进行某些妥协”的观点;
材料三侧重于论述在信息时代如何正确看待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并提出“新的阅读形态可能有利有弊,不能完
全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可以并存,既读书,也读‘网’”的观点。三段材料虽均与阅读
有关,但各自论述的重点不同。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政治学是时代的产物。中国自古有丰富的政治思想但无近代意义上的政治学科,因此百年来传入中国的有欧
洲制度主义政治学和美国个体权利政治学等。客观地说,这些外源性学说的流行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特定历史时
期的社会情势,但并不能回答、更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西方模式”危机证明了“历史终结论”[注]的终结,西
方政治学也随之陷于困境,迷失了方向。与此同时,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政治中格外引人注目,
而这显然不是既有的西方政治学所能解释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最有资格拥有自
己的政治学。
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学,历史政治学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那么,什么是历
史政治学?历史学和政治学都是古老的学问,二者的事实性组合也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学科意义上的“历史政治
学”是一个新概念新范畴。在一般意义上,历史政治学就是以政治学视野去研究历史,在历史研究的发现中去丰
富和发展政治学。具体而言,在认识论上,历史政治学研究政治问题的情景论;在方法论上,重视问题的时间性
和时间进程;在本体论上,历史政治学研究过去与现在的直接关联性并从中提出解释性概念或理论。
历史政治学能够进一步解释政治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重大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国治理模式的历史
文明基因。比如当代中国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形态与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历史
的血脉和基因并未因此而隔断,历次的制度变化依然没有割断 5000 年文明史。再比如,改革开放前后的关系,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
史时期,前后是连续、统一的。在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视阈中,不仅要看到改革开放前后历史的连续性,更要认识
到改革开放前的制度安排是改革开放后制度变迁的基本框架和方向,改革开放后的制度变迁强化了改革开放前建
立起来的制度结构与基本制度。
历史政治学不但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独特视角,还是发展政治理论的重要路径。作为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政
治学学科以及政治理论,自然应该是“历史——实践——理论”三位一体的研究,或者说政治学的知识理论应该
来自历史研究、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政治理论中的国家理论、政体(民主)理论、政府理论和政党理论几乎都
是特定国家特定历史经验的产物。国家概念、民主理论、政府理论和政党理论,无不来自西方国家的历史与实践;
而对于中国和很多非西方国家来说却是非历史性的,甚至与这些国家的历史经验存在巨大张力乃至冲突性关系。
这意味着,建设自主性政治学或中国特色政治学必须回到中国历史,在研究历史中发现和提炼政治学的概念和理
论。
能够连续性存在几千年的政治文明体,自然蕴含着政治学理论的宝贵资源,是发掘历史政治学的富矿,但中
国历史上的丰富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未能被系统表述为学科化、概念化的政治学理论。未来,需要结合中国政治
史或比较历史重新界定相关概念,推进政治学的方法论研究,这应该是中国政治学的努力方向。
(摘编自杨光斌《扎根中国大地的历史政治学》)
[注]历史终结论,即“共产主义失败论”,是由日裔美人福山提出,在他看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
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材料二:
历史政治学不是历史学,它的学科主体和本体性是政治学。历史政治学的研究,有几个维度需要注意。
一是可界定的政治学维度。有边界才有学术分工,才能形成学科的主体性。中国历史学也已做得那么丰富了,
我们再添一块砖一块瓦,没有意义。历史政治学一定要注意它的本体性是政治学。它与历史学有什么区别呢?历
史学重在摆事实,政治学重在讲道理,在于分析和解释。
二是可标识的政治学命题。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核心对象和要素,政治学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国家及其相
关问题。只有从政治学的命题入手,它才能够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当然也有交叉的地方,比如说赵鼎新老师研
究历史,也研究国家,也研究历史社会学。这个有交汇,但是还是要有分工。
三是可通约的政治学概念。为什么政治学起源和发端于古希腊,中国有丰富的政治实践却没有能形成一门学
科,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明确定义的、超越个别经验的、可通约的政治学概念。中国路径是独特的,中国经验
是独到的,中国故事是独家的,但是从中国路径、经验和故事提炼出来的概念应该是可交流的、可传播的、可意
会的。历史政治学要从中国之治中提炼出让他者听得懂的中国之理,你要让人家听得懂你的故事,而不是只能自
己听得懂。
四是可整合的政治学范式。历史政治学重在讲道理,寻找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把碎片化的历史现象和事实
连接起来,就要通过特定分析框架和范式加以解释和分析,有方法、有范式,才能自成一家,才有学说。历史政
治学是不是能够作为一门学科成立,是否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甚至解释世界,就看其有没有独到的分析框架和范
式。一门学科,包括历史政治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于叙事。历史学的优势在叙事上的精细、考据,但
问题在于它不注重说理。因此,讲好中国故事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一事讲一理。一个事情里面有一个道
理,能够从中国叙事当中提炼出中国化的理论,这个理论是中国人自己听得懂的理论。我们现在一事讲一理方面
有了很大进展,但是最缺的是万事皆一理,也就是从中国叙事当中有所发现,从中国道理当中有所启示、有所超
越,形成具有普世性的概念和框架。这是第三个层次。
(摘编自徐勇《从历史变迁的视野研究政治学》)
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政治学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外源性学说不能回答和解决中国的问题,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B.在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视阈中,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是有连续性的,改革开放前后的制度也是一致的。
C.历史政治学与历史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能否从政治学的命题入手进行研究,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D.历史政治学应从中国之治中提炼出让中国人能听得懂的中国之理,而不应只有研究者自己能听得懂。
2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治学是时代的产物,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需要拥有自己的政治学。
B.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是历史政治学肩负的使命。
C.在新时代,学者再做历史学的意义已经不大,当务之急是发展历史政治学。
D.从中国道理中形成具有普世性的概念和框架,是历史政治学今后努力的方向。
2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历史政治学研究主要任务的一项是( )
A.基于外国历史研究,借鉴西方政治学的概念和理论。
B.基于中国历史研究,发现和提炼政治学的概念和理论。
C.基于中国历史研究,重新界定政治领域中相关概念。
D.基于中国历史研究,讲好中国政治发展的故事和道理。
2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政治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2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侧重点、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分别简要说明。
【答案】
21.C
22.C
23.A
24.示例一:历史政治学是一种以政治学视野去研究历史,在历史研究的发现中去丰富和发展政治学,并致力
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新的政治学。
示例二:历史政治学是一种研究政治问题的情景论,研究过去与现在的直接关联性并从中提出解释性概念或理论,
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新的政治学。
25.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于阐明历史政治学的价值和意义,材料二侧重于阐明历史政治学研究应注意的维度。
写作目的:前者是为了从总体上指明中国政治学的努力方向,后者是为了明确历史政治学研究领域内部的问题。
【分析】
21.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A 项,“根本原因”错。根本原因应是适应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时代需求。
B 项,“改革开放前后的制度也是一致的”错。改革开放的制度发生了变迁,而基本框架和方向一致。
D 项,“让中国人听能得懂”“而不是只有研究者自己能听得懂”错。根据语境,原文中的“他者”“人家”是
指外国人,“自己”是指“中国人”。
故选 C。
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项,“学者再做历史学的意义已经不大”错,“学者”一词缩小范围,材料二说的是“中国历史学也已做得那
么丰富了,我们再添一块砖一块瓦,没有意义”。
故选 C。
2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 项,历史政治学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故 A 项不属于其研究主要任务。
故选 A。
2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具体的方向指向“下定义”。
解答这种试题,首先要了解“下定义”的模式,一般为“……是……的……”;然后分析所给的材料,如本题要
求考生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政治学下一个简要定义。考生需要到论述文中找到有关“历史政治学”的内容,筛
选出关键的信息——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最后按照下定义的模式进行答题即可。如材料中提到“作为一种新的
政治学,历史政治学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在一般意义上,历史政治学就是
以政治学视野去研究历史,在历史研究的发现中去丰富和发展政治学。具体而言,在认识论上,历史政治学研究
政治问题的情景论;在方法论上,重视问题的时间性和时间进程;在本体论上,历史政治学研究过去与现在的直
接关联性并从中提出解释性概念或理论”,历史政治学的基本属性是一种新的政治学,本质特征是在历史研究的
发现中去丰富和发展政治学和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考生需要把这些信息连贯
起来作为属概念的定语,最后注意格式:被下定义的对象+是+限定语+中心语,中心语是“新的政治学”
2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本题,题干要求分别简要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侧重点、写作目的有何不同。作答本题,要在理解文本的基
础上,关注各则材料的标题等信息加以组织答案。
侧重点:
材料一,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学,历史政治学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历
史政治学能够进一步解释政治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重大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国治理模式的历史文明基
因”“历史政治学不但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独特视角,还是发展政治理论的重要路径”分析可知,材料一主要是
从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历史政治学的价值和意义;
材料二,结合“历史政治学的研究,有几个维度需要注意”以及标题“从历史变迁的视野研究政治学”分析可知,
材料二侧重于阐明历史政治学研究应注意的维度。
写作目的:
前者,结合“未来,需要结合中国政治史或比较历史重新界定相关概念,推进政治学的方法论研究,这应该是中
国政治学的努力方向”可概括出:是为了从总体上指明中国政治学的努力方向;
后者,结合“一是可界定的政治学维度”“二是可标识的政治学命题”“三是可通约的政治学概念”“四是可整
合的政治学范式”可知,这些是政治学研究的内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