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训:(新高考题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文章脉络与论证特征类(教师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训:(新高考题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之文章脉络与论证特征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李陀、吴亮、张柠、李云雷、於可训等评论家好像都商量好了一样,近来纷纷发表了他们的小说新作。 “作为一个当代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严密的社会分工体系中,对个人专业领域之外的事物了解太少,这极 大地限制了我们对社会运转体系的了解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想象力的飞扬,也很难产生真正的大师。”在评论家李 云雷看来,评论家跨界写作小说,尽管仍局限于文学内部,尽管大家不敢奢望成为鲁迅、托尔斯泰那样百科全书 式的作家,但这是一个可贵的尝试。 事实上,这群人写小说有改变现有文学生态的雄心,他们认为大部分作家都盯着日常琐事,写家长里短,于 是想另外做出一个“样本”。 力图恢复现实主义传统,并非张柠一个人的选择,评论家李陀写《无名指》要处处和现代主义的写作习惯反 着来。因为他想“回到十九世纪”,像托尔斯泰那样把现实生活写得活灵活现,让日常生活充满可见、可闻、可 以抚摸的质感,且恢复小说“写人物”的传统。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房伟和出版社签订了一个长篇历史小说合同。房伟写历史小说,同样有自己的 明确诉求,他说正因为很多作家放弃了历史题材的雄心,所以大部分阵地都已让位于网络作家,他想改变这个现 状。 此外,这些年,作家圈受新历史书写影响很深,很多作品大都靠想象力,有的甚至是胡编乱造,远离了历史 本身。房伟说:“我看中国历史小说越看越不满意,而我自己因为研究工作,有机会接触大量史料,所以我动手 一试。” (摘编自《众多批评家写起了小说,是传统的回归,还是图一时热闹?》) 材料二: 人们把批评家写小说称为“跨界”奇观,这其实包含着某种担忧——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能否经得起 实践的检验。其实,这种“跨界”的接受差异中隐含着一种“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知。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对批评家写小说的关注,除了包含着对批评家能不能写小说、能不能写出好小说的质疑, 也隐含着读者对当代文学的不满足,他们实际上是期待批评家能够写出好小说的。随着新媒体和各种艺术形式的 发展,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越来越高,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评论家李云雷说:“评论家写小说,可以让 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种独特的文体——‘批评家小说’。” 他在无意中回应了读者对批评家写小说的这种期待。 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包括生产、传播和消费三个环节。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 批评家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这些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作家路遥在 准备写《平凡的世界》时,曾列了古今中外近百部长篇小说的阅读计划,后来完成了十之八九,其实他就是想获 得或强化这种文学史视野。对批评家来说,这种视野在写作之前基本上已经获得了。当然,有些人担心批评家写 小说可能会存在“掉书袋”和炫技现象。虽然钱钟书的《围城》也被有些人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书袋”现象, 但是这并未影响普通读者的阅读与喜爱。张柠的《三城记》也涉及了很多文学理论,但都像盐入水中一样,化入 了文学形象当中,不仅没有给普通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反而增加了小说韵味。可见,批评家深厚的理论素养有利 于批评家在写小说的时候自觉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 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也要坦率地承认批评家写小说在传播环节的优势。因为批评家自身对文学的鉴赏能 力是得到认可的,而且他们在文学界有一定的资源,所以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不过,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不 会有任何先天优势。出版家韩敬群说得好:“批评家写小说没有豁免权,读者不会对他们高看一眼或者低看一眼, 无论怎样,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从根本上来说,批评家的合法性来源于他是普通读者的代表,一旦他脱离了 这种合法性,他的批评也将失去有效性。批评家的身份主要是在一个相对专业的文学圈子里为人所知,相关的文 学从业者对批评家身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庞大的普通读者群体很少知道他们,且没有必要知道。批评家写出来 的作品最终还是要脱离批评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朴素形式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中接受检验。 批评家的小说能否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不是由哪一个人说了算的。批评界应该以平常心给这些作品以平常待 遇,既无须违心溢美,也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要相信,那些优秀作品必将会在时间的放大器中发酵出无尽的生命 力,嵌入文学史的星空。 (摘编自朱永富《批评家写小说,还是要让作品说话》) 材料三: 批评家写小说经常写成丑闻,可还是忍不住。在这个问题上,我要保持一个“战略模糊”状态,不把话说死。 应该说,纯粹的小说对每个批评家都构成一个诱惑。不要说批评家了,不都那样吗?很多相声观众,听着听着就 觉得自己也能上去说,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但问题是,都忍不住啊。批评家写小说是一件很冒险的事。当然,永 远有例外,也没一个规律说批评家一定写不好小说。 (摘编自《李敬泽:“看来看去”,又与谁秘密交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评论家跨界写小说,是因为不满于现有文学生态,力图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或写真正的历史小说。 B.李云雷认为,评论家写小说有很多困难,除了对非专业领域知之较少外,还受文学本身的局限,但仍值得尝 试。 C.“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识使得人们对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跨界写小说存在着某种担忧。 D.随着新媒体和艺术形式等的发展,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越来越高,这是小说难写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房伟有机会接触大量史料,照应了材料二中评论家写小说在生产环节有优势的论点。 B.批评家拥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使得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高度的自觉性。 C.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没有先天优势,因为此时他已不再是普通读者的代表,而是一位作家。 D.在文学的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消费这三个环节中,批评家写小说的优势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文学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使得读者在对批评家创作小说质疑的同时也充满期待。 B.有些批评家写小说爱炫技,但如果对文学理论处理得好,并不影响普通读者对其作品的喜爱。 C.文学评论一般是专业人士看的,没有必要像普通作品一样接受普通读者的检验。 D.李敬泽认为评论家写小说就像观众上台说相声一样,很件冒险的事,不认可这种行为。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5.你是否看好批评家写小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C 2.D 3.D 4.①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论述。②采用并列式的论证方式,分别从文学生产、传播 和消费的角度对批评家写小说进行了分析论述。③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 5.示例一:看好。①批评家具有高度的文学自觉性,在小说的创作、传播等方面具有优势,有可能创作出优秀 的作品。②现在的文学生态令人不满,批评家尝试小说创作,有可能改善这种状况,给文学带来新的风气。示例 二:不看好。①擅长写文学评论不一定擅长实际的小说创作,他们缺乏实际的创作经验,“纸上谈兵”的现象很 多。②批评家写小说容易出现“掉书袋”和炫技问题,可能会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 【分析】 1. A 项,“力图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材料中张柠、李陀的目的,“写真正的历史小说”是材料中房伟 的目的,这些目的都只能代表个体,并不能统一概括全部评论家跨界写小说的目的。B 项,“李云雷认为……但 仍值得尝试”说法错误,材料中李云雷的话意思是,每个人只生活在严密的社会分工之中,不了解专业领域之外 的知识,很难产生大师,因此应该尝试“跨界”。他的“跨界”(写小说)仍是在文学领域的范围内,是一种“可 贵的尝试”,他并不是在讲跨界的困难。D 项,“这是小说难写的主要原因”说法错误,根据原文“随着新媒体 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可知,“随着新媒体和艺术形式等的发展,读者的审美水平和 审美期待越来越高”只是小说越来越难写的原因之一,而非“小说难写”的主要原因”。故选 C。 2. D 项,“在文学的生产……小说的优势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批评家写小说在文 学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坦率地承认批评家写小说在传播环节的优势”“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不会有任何 先天优势”可知,批评家在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这三个环节并非都具有优势,只是在文学生产、传播环节具 有优势,在消费环节则不具有;且文中并没有对批评家在这三个方面的优势进行对比。因此不存在“逐步下降的 趋势”。故选 D。 3. D 项,“不认可这种行为”说法错误,材料三中李敬泽并没有不认可批评家写小说,而是认为很冒险,很 多人写不好,经常出“丑闻”;但他也说“要保持一个‘战略模糊’状态,不把话说死”“永远有例外,也没一 个规律说批评家一定写不好小说”。可见并没有不认可这件事。只是认为“很冒险”。故选 D。 4.本题中,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就要从论证结构、论证思路、论证手法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说明。从论 证结构来说,材料二采用了并列式论证,分别从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角度对批评家写小说进行了分析论述, 论述了批评家在文学生产、传播环节具有优势,在文学消费环节则不具有优势的状况。从论证思路上来说,材料 二采用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述,首先提出问题“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 家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继后从“文学生产角度”“文学传播和消费角度”进行问题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 题的方法“批评界应该以平常心给这些作品以平常待遇,既无须违心溢美,也不能视而不见”。从论证手法上来 说,材料二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举例论证“钱钟书的《围城》、张柠的《三城记》”;引用论证“出版家韩 敬群说得好……”;比喻论证“但都像盐入水中一样”等。 5.本题一方面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个人的“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对 有关评论作出有独特见解的评判,是对文本谈讨论研究的变体,考生有一定的自由进行拓展,但必须立足文本内 容进行探讨。本题属于开放式问题,回答“看好”或者“不看好”均可。回答“看好”,可根据文本内容,寻找 支持自己论点的论证内容,即批评家写小说的优势所在,以及批评家写小说,能带来新的风气,或许能改善文学 生态。回答“不看好”,可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出批评家写小说的劣势所在,比如文中提到的缺乏实际经验、易 “掉书袋”和炫技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0 题。 材料一: 1924 年,蔡元培先生在法国邀请巴黎大学的教授欧乐吃中餐。欧乐看到桌子上摆放着中国的餐具,就对蔡 元培说:“你们中国人用筷子而不用刀叉,不大方便吧?”蔡先生则笑着回答:“其实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 是用刀叉的。但后来觉得刀啊叉啊的都可以当作杀人的武器,吃饭用不够文雅。你知道我们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 嘛,所以从商朝开始,就用箸,也就是筷子夹菜了。”蔡元培将小小的一双筷子与和平事业挂钩,这样的论断很 独到。 筷子原先叫作“箸”:上面是竹字头,因为筷子大多是用竹子、木头做的;下面的者字,表读音。直到今天, 日语中的筷子仍然写作“箸”,可在汉语中“箸”却变成了“筷”。这是为什么呢?据说这跟古代江南水乡的民 俗有关。“箸”和单人旁的“住”同音,而单人旁的“住”有停止的意思。水乡的渔民最怕的就是船停滞不前, 听到“住”字就紧张,连夹菜的“箸”也一并讨厌起来。再说了,“箸”与“蛀虫”的“蛀”也是同音,船要是 被虫蛀,就会漏水,十分危险。为了图个吉利,干脆将“箸”改称“筷子”,“筷”与“快速”的“快”同音, 渔民们都希望船能跑得快些。 (摘编自李晓愚《从“箸”到“筷”》) 材料二: 汉族用筷禁忌很多,大致说来与死亡相关的有两个。一为三长两短,指的是在多人共同用餐时,使用了长短 不齐的筷子。这种做法代表死亡,是不吉利的。因为过去中国人死后装进棺材,棺材由前后两块短木板和两旁加 底部三块长木板组成,正好是三长两短。二为当众上香,指的是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这 被视同给死人上香。中国自古有以食品祭祖的风俗,祭祖时,考虑到死人灵魂出壳,用筷不便,所以在祭品的碗 盆上面竖插筷子。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智慧。 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虽然生和死都是自然现象,是无法 抗拒的自然规律。但由于死亡的神秘性、不可逆性、不可知性及宗教理论对死后世界的恐怖渲染,使人们总是对 死亡充满了一种本能的恐惧,以致在生活中忌讳让人联想到死及与死亡相关联的事物,于是在中国产生了用筷时 这两大禁忌。 而日本人深受无常观的影响,崇尚瞬间美和消亡美。樱花和武士道就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两大象征。一般来说, 人们总是在逃避着死亡,而武士道却要直面死亡,思考怎样去死,去实现死亡瞬间散发的美学价值。这种美学意 义上的死亡,被日本人赞誉为落花之美。樱花是日本的国花,隐于叶下,凋零有期,遇有风吹瞬间飘落,这展示 了一种生命的价值。如此从美学意义上理解死亡的日本人视筷子为生命之杖。在日本新生婴儿出生后百天时,要 举行一项仪式,摆上可爱的小碗和一双用白木做的小筷子等,并向神灵供奉红豆饭及一条完整的鲤鱼,祝愿孩子 健康成长,一生丰衣足食。而且还要到神社去参拜,这时神社会送给参拜者一双“初食筷”,寓含孩子一生会倍 受神灵的保佑之意。而在日本人的葬礼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由死者的子女用绑着脱脂棉的筷子沾水,去擦 死者的双唇,意思是让死者享用人间最后一滴水。可以说,筷子伴随了日本人的生与死。 可见,筷子虽小,却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通过民俗文化中用筷礼仪的对比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同为东亚 文化圈中的中日文化的差异,特别是生死观的差异。 (摘编自王松华《从筷子使用礼仪看中日文化差异》) 材料三: 中国人使用的两根筷子,长度相同,上方下圆,一阴一阳,使用时一静一动,相互配合。筷子文化体现的是 综合思维,兼顾天时、地利、人和,提倡中庸之道,重视人际关系,重视群体,德治和价值理性突出。 印度人、阿拉伯人都喜欢通过自身来亲证自然,这与中国有显著的区别。他们亲证自然与其饮食方式有关, 他们吃饭用手抓,不管是什么样的饭,都要用一个大盘子各样都盛一点,然后用手指抓到嘴里吃。 西方人在 16 世纪以后吃东西多用刀叉,在这以前大概也是用手抓。几乎在用刀叉吃饭的同时,西方形成了 工业革命的高潮。我们通过刀叉,可以非常形象地看到西方人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拿过一块肉来用刀子把它切 开,切割的过程就与思维方式有关系。从 16 世纪以后,西方人把古希腊哲学家的逻辑思维开掘出来,加以发展, 形成了非常发达的分析思维。 可见,中国文化的筷子代表了一种综合思维方式,它所产生的是发达的人文精神;用手指代表的是印度文化 和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文化,亲证自然,创造出来的是辩证思维,结果宗教精神特别发达;用刀叉吃饭的西方人, 使用的是分析的逻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产生的结果是分割自然,因此自然科学、科学精神特别发达。今 天我们应该把三大文化融为一体,也用筷子,也用手指,也用刀叉,然后把它有机地统一起来。 (摘编自蔡德贵《筷子、手指和刀叉:三种饮食方式背后的文化》)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汉字从“箸”到“筷”,古代江南水乡的民俗起了关键的作用,这直接反映了语言的变化具有自下而上的 规律。 B.日本民族具有悲叹落花之美的文化传统,日本文化深受生命无常的影响,樱花成为日本的国花,根本原因也是 如此。 C.材料二所说的汉族用筷禁忌与日本人对筷子的感情,体现了中日文化中生死观的差异,与材料一展现的中西文 化差异类似。 D.材料三可以从宏观上解释材料一与材料二中的文化现象,也可以从理论高度解答欧乐教授对于中国人不使用 刀叉的疑问。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元培解读筷子和刀叉的论断之所以很独到,是因为他从中解读出了中华文化爱好和平的内涵,同时暗示西 方文化不文雅。 B.汉族中三长两短与当众上香的用筷禁忌,反映出来的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具有迷信色彩,会随着科学知识 的普及而消亡。 C.日语中的筷子仍然写作“箸”,反映了崇尚瞬间美和消亡美的日本文化较少关注口彩,而能直面死亡,渴望实 现死亡的美学价值。 D.中国人祭祖时在祭品的碗盆上面竖插筷子,与日本人在葬礼中用筷子沾水擦拭死者双唇,同样体现了对死者 的尊重和纪念。 8.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 B.“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精神品质。” C.“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D.“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9.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10.应该坚持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还是应该积极拥抱其他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6.D 7.C 8.B 9.①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论证方式。②综合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对比论证和因 果论证。③根据读者的认知,论述有详有略。④以点带面,采用了管中窥豹的方法透视宏大话题。 10.示例:应该坚持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①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是一种综合思维方式,体现的是和平与和谐发 展的理念。②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已经深度嵌入了我们的生活。坚持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应 该积极拥抱其他优秀的文化。①宗教精神亲证自然,辩证思维,科学精神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都是世界文化的 精华,我们的文化应该积极吸纳。②世界正在高度融合,我们的文化本来就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不应该拒绝其他优 秀文化。 【分析】 6. A 项,“古代江南水乡的民俗起了关键的作用”错误,由原文“可在汉语中‘箸’却变成了‘筷’。这是 为什么呢?据说这跟古代江南水乡的民俗有关”可知,中国汉字从“箸”到“筷”,是“据说”这跟古代江南水 乡的民俗有关,原文只是猜测。B 项,“悲叹落花之美”错误,由原文“这种美学意义上的死亡,被日本人赞誉 为落花之美。樱花是日本的国花,隐于叶下,凋零有期,遇有风吹瞬间飘落,这展示了一种生命的价值”可知, 日本人对于“落花”是赞誉。C 项,“类似”错误,中日文化的生死观之间的差异是同一文化圈内部的差异,中 西文化差异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差异。故选 D。 7. C 项,“日本文化较少关注口彩”的推断错误,于原文无据,原文阐释了“日本人深受无常观的影响,崇 尚瞬间美和消亡美”。故选 C。 8. B 项,通读材料三,可知“三种饮食方式”是结果,背后是文化,即思维方式,后者决定前者。故选 B。 9.①材料二由汉族用筷的禁忌说到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属 于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智慧,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论证方式。②综合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使用例证法,举例说明中国汉族用筷的禁忌,以及日本新生婴儿出生后百天举行的仪式、“初食筷”等;并使用 因果论证法,论证“在中国产生了用筷时这两大禁忌”的原因;运用对比论证法,通过中国和日本民俗文化中用 筷礼仪的对比分析,得出筷子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的结论。③根据读者的认知,论述有详有略,比如,讲述汉 族用筷禁忌时,比较详细;相对而言,在陈述日本崇尚的“瞬间美和消亡美”时,比较简单。④文章由一双小小 的筷子,说到筷子背后的民族文化,说到东亚文化圈中中日文化的差异,特别是生死观的差异,以点带面,采用 了管中窥豹的方法透视宏大话题。 10.首先,应该坚持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①以筷子为例,筷子文化体现的是“综合思维,兼顾天时、地利、 人和,提倡中庸之道,重视人际关系,重视群体,德治和价值理性突出”“中国文化的筷子代表了一种综合思维 方式,它所产生的是发达的人文精神”。另外,正如蔡元培所说的“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我们的人文文化传 统体现的是和平与和谐发展的理念。②无论是材料一所说的将“箸”改称“筷”的民俗文化,还是材料二讲述的 汉族用筷的禁忌之说,这些都反映了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已经深度嵌入了我们的生活。 其次,坚持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拥抱其他优秀的文化。①依据材料三最后一段“用手指代表 的是印度文化和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文化,亲证自然,创造出来的是辩证思维,结果宗教精神特别发达;用刀叉 吃饭的西方人,使用的是分析的逻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产生的结果是分割自然,因此自然科学、科学精 神特别发达”,可知宗教精神亲证自然,辩证思维,科学精神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都是世界文化的精华,我们 的文化应该积极吸纳。②世界正在高度融合,我们的文化本来就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不应该拒绝其他优秀文化, 正如文章结尾所说“今天我们应该把三大文化融为一体,也用筷子,也用手指,也用刀叉,然后把它有机地统一 起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材料一 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 发现它的痕迹。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 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 50 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 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 多了。《尚书•尧典》曾这样记载观象授时,上古的人们便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 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 应运而生了。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春秋 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 365.25 日,但历元不同, 岁首有异。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 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唐代一行的大衍历, 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西汉 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 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 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 25 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最 为优秀,连续使用了 360 年,达到中国历法的巅峰;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 值相差无几,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报时于一身,是当时 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仪器;恒星观测最勤,平均不到 20 年一次。 进入明代和清代后,中国天文学开始停滞不前。这里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也有天文学本身的原因。从 天文学本身来看,首先,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除非加上凹凸镜片,精度不会提高,而 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是在欧洲诞生的。其次,中国古代擅长代数计算,在解决天体位置与推算值弥合问题 上只注意表象,不注意从几何结构进行理论探讨,与此相反,古希腊天文学则是侧重几何学的。对中国明清时代 的天文学进行反思是痛苦的,但却有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 (摘编自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材料二 历法源于天文,古代天文与历法是一回事。夏、商、周三代处于观象授时时期,直到战国初公元前 427 年发 明《殷历》“甲寅元”(四分历),中国才进入历法时代。 观察太阳的运行规律,古人形成了“日”与“年”的时间概念。太阳东升西落,一个白天一个夜晚合为一日。 中国古代最主要纪日的方法是干支法,即运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酉戌亥)组合成六十甲子循环纪日。据可靠资料,公元前 720 年,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至今近三千年, 干支纪日从未间断过,成为世界上迄今所知最长的纪日文字记载。古人立竿测影,日影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日, 夜晚最长。日影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日,白昼最长,每年春夏秋冬循环一次。《尚书·尧典》载“期三百有六旬有 六日”,表明夏商时期古人已确定回归年长度为 366 日,即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时间(称为一“岁”)。至迟 到春秋时期,后人更加精确测定回归年长度为 365 又 1/4 日。 历史上采用过的纪年方法有王位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自汉武帝 元鼎元年(公元前 116 年)到民国(1911 年),年号纪年法与干支纪年法一直并用,如 1898 年戊戌(干支纪年) 变法,是光绪二十四年。 月相的变化使先民掌握了时间长度“月”。至迟到春秋时期观测出月相从满月(望)到下一个满月平均需要 29.53 日。12 个月约为 354 日,与回归年 365 又 1/4 日相差 11 日。每三年差 33 日多,超过一个月。古人为调配 月与回归年的长度,采用了“置闰”的方法,保证月份与季节的相应。春秋时期,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十九年七 闰的规律。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也是历史上频繁改历的原因。 古人通过“观象授时”,至战国时已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这是一套农事历,指导农耕生产,每一节气均 与二十八宿、北斗的运行、土圭测影长度、各地物候相关联。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古天文历法学》)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一项是( ) A.天文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发现 它的一些知识和观念。 B.从西汉到唐代中国古代天文学逐渐走向成熟,除了留心记录奇异天象外,还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的精度,后者 是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 C.宋元时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数据最精、大型仪器最多、恒星观测最勤,且有 些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D.干支法是指运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成六十甲子进行循环纪日的一种纪日法。它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纪日 方法,同时也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出现时间最早的纪日法。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相同,但是不 同历法的历元和岁首仍有不同。 B.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产生时间早于历法。天文学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而历法源于天文,直到《殷历》的 出现才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历法时代。 C.中国天文学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产生于欧洲,这是中国天文学停滞不 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D.戊戌变法发生于光绪二十四年,不同在于前者属于干支纪年,后者属于年号纪年。这说明在 1898 年还存在 着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兼用的现象。 13.不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记录星象预测吉凶 B.观察天文预测节气 C.测量天体坐标位置 D.研究天体内部规律 14.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观象授时”的含义和意义。 15.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答案】11.C 12.C 13.D 14.①观象授时是我国远古时期,继物候授时之后出现的一种以星象定时间的授时方法。②古人观测天象的目 的在于确定时间,并进一步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生产。 15.①材料二首先强调了中国进入历法时代的标志;②其次详细说明古人形成“日”、“年”、“月”等时间 概念的经过,指出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③最后介绍古人通过观象授时形成了二 十四节气及其意义。 【详解】 11. A 项,“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发现它的一些知识和观念”表述错误,原文材料一第一段“天 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 的痕迹”分析可知,文中内容表明是“痕迹”而非是“已经形成”。此外把“痕迹”说成是“知识和观念”也有 不妥。B 项,“除了留心记录奇异天象外,还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的精度,后者是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表述错误, 由原文“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 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可知,帝王们更关注 的是“记录奇异天象”。D 项,“……同时也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出现时间最早的纪日法”理解错误。原文材料二 第二段表述为“干支纪日从未间断过,成为世界上迄今所知最长的纪日文字记载”,并非“最早的纪日法”。故 选 C。 12. C 项,“中国天文学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产生于欧洲,这是中国天文 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原文材料一最后一段“从天文学本身来看,首先,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 肉眼测量的极限,除非加上凹凸镜片,精度不会提高,而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是在欧洲诞生的”,并未提 及“是中国天文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故选 C。 13. D 项,“研究天体内部规律”不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研究范畴。原文根本没有提及这个词。故选 D。 14.首先是“观象授时”的概念。原文材料一“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上古的人们便 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信息, 可以概括出其概念:是我国远古时期,继物候授时之后出现的一种以星象定时间的授时方法。其意义,可以从原 文“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古人通过观象授时,至战国时 已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这是一套农事历,指导农耕生产,每一节气均与二十八宿、北斗的运行、土圭测影长 度、各地物候相关联”的信息,可以概括出意义:目的在于确定时间,并进一步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 耕生产。 15.此题考查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的能力。因此应先从整体上把握,确定中心意思,然后按照说理顺序进行梳理。 答题思路为“文章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在此框架内,可以对说理的角度和方面再进行细化。 材料二共五段。第一段“战国初公元前 427 年发明‘甲寅元’(四分历),中国才进入历法时代”,首先 强调了中国进入历法时代的标志;第二、三、四段,详细说明古人形成“日”“年”“月”等时间概念的经过, “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也是历史上频繁改历的原因”指出调配年、月、日的关 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最后一段介绍古人通过“观象授时”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及其意义。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20 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 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 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 恒定不变的价值,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近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 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 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 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 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 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 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 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 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 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 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 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 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 20 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 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 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 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 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 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 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 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 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 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 “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 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 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 “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 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 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改)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 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 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 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 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 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 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6.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 立国家文化形象。 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17.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 字技术。(第二段) 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 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第三段) C.材料二围绕着中国文化,文章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证 方法丰富。(引证法、对比、举例)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都具 有很大的不足。 18.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 式。(第二段) B.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第一段) C.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转化、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 神指引。 D.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而且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 基因。 19.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 20.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 【答案】16.D 17.D 18.A 19.①材料一采用例证法,内容充实。草《功夫熊猫》《花木兰》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发展的观点 ②材料二论证方法多样,运用例证法,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 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运用引用论证,引用后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 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 20.①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用新鲜有趣的形式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②把中 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 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 化新趋势,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思想与价值。④认识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激发中国文化的活力, 学习借鉴他国文化,共同发展提高。 【分析】 16.A 项,说法绝对,“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错误。依据原文“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 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 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需要……”只能说明其是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 件。B 项,无中生有,“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错误。原文是“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 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并未说“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C 项,说法绝对,“只要运用 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错误。原文是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 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 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可 见文中只是说有条件借助数字化来传播,另外需要的条件还有扩大国际国内的视野、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新要求 和文化新趋势)、实现突破(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等。故选 D。 17.D 项,曲解文意,“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错误。依据“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 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可知,材料二并未指出“鲁迅式‘盗火者’”的不足。故选 D。 18.A 项,曲解文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错误。原文写“即 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嬗变”,只是让步假设,并没有强调 “价值恒定不变”,也并 非“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故选 A。 19.材料一用的论证方法是例证法,把例子列举出来套用术语明确论证的中心。如为了论证“数字技术对传统 文化的支撑”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发展,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的观点,运用的例 子有: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和《功夫熊猫》《花木兰》等。材料二用的论证方法有多个,第一个是例 证法:中西方文化的事实,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的观点是: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 第二个是引证法,首先用批评家的话论证了中国文化对时代的影响;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中国文 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最后以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中的某些概念来证明传统文化对工业社会的影 响。第三个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分析“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从而证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态度。可见方法 上与材料一的单纯不同,论证方法多样,综合运用。 20.题干为“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请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如何创新发展”,问题是找传 播、创新发展的方式方法。依据材料一“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 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可从技术运用的创新和国际影响的发展两方面进行概括。 依据材料二“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 “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些问 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以及材料三中“要加强对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 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可从从传统文化本身及其继承性方面进行 概括。依据材料三“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 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 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可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方面进行概括。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5 题。 材料一: 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觉醒生命意识,懂得生命坚守的意义。 要敬畏自然,天地人和。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和”,强调中和,致中和,天地人和。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 万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最初的成果又消失了”。 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生命的诞生是极其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惜与爱护。要尊重和热 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无论经历什么挫折苦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勇于面对,坚强地生活下去。正如法国 作家罗曼·罗兰所说,“我心目中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要尊重他者,守望相助。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发出预警,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 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中 国人民为抗击疫情、遏制疫情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生命教育要给学生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泪水擦亮我们的眼睛、净化我们的灵魂。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坚 守,更在于开拓。生命教育要赋予学生这种开拓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勇气和能力。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说:“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越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人的生命,也正是在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 断自我挑战中得到开拓和提升,从而变得深沉而辽阔、厚实而隽永。 生命教育要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维度。 生命有“四个维度”:一是生命是有温度的。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有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 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二是生命是有宽度的。只有尊重生 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本领、有担当,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 人生的意义。三是生命是有深度的。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开拓、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舍 小我成就大我,在创新中奉献正能量。四是生命是有长度的。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要重视 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 (摘编自罗海鸥《生命教育是人生重大课题》) 材料二: 音乐能够表达人类最丰富的情感。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有很多,例如人具有思维意识、主观能动性,人 能够创造工具等,但尤为重要的是,人具有高级复杂的情感,并将各种情感运用于艺术创作中。音乐作为听觉的 艺术、时间的艺术,本质是情感表达。音乐是表达人类思想意志的载体,不仅能够表达情感的内容,还能表达情 感的强度;不仅能够表达作曲家的情感,还能融入音乐表演者和欣赏者的内心,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音乐能使人在精神上获得最大的满足。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追 求是无止尽的,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幸福感的获得却越来越难。同样是为了代步,曾经买一辆自行车便能获得的 满足感,如今买一辆豪车也得不到了。物质世界越来越富有,精神世界却没有同步跟上,这或许是许多人不幸福 的根源。 音乐倡导感恩的心,歌颂生命的延续。音乐作品中,对于爱的传递、爱的歌颂是不遗余力的。这并不是强加 于音乐创作者的任务,而是源于他们自觉的生命意识。“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 擦……”每当唱起或听到这首《母亲》,谁能不感受到母爱的温暖,继而化作报答的情思?“那是我小时候,常 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这样的歌曲,总能引起情感的共呜,总能唤 起一颗感恩的心。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靠的就是爱的传递、爱的接力。“我要飞到无尽的夜空,摘颗星星做你 的玩具,我要亲手触摸那月亮,还在上面写你的名字……”在《亲亲我的宝贝》歌词的字里行间,无不是满满的 爱意。经常有这样的音乐陪伴,经常用心聆听这些歌曲,怎能不感受到人间的美好呢?音乐催人奋进,鼓舞人与 命运抗争。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命中的沟沟坎坎,一时的失败不可怕,怕的是萎靡颓废、不思进取。“心若在,梦 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歌曲《从头再来》的歌词和旋律,鼓舞人 心。当厌烦了说教式的励志鸡汤,听听这些催人奋进的歌曲,一定会在身体中注入一股清新的正能量。 (摘编自吴洪彬《音乐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 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它强调中和,致中和,天地人和,其基本内涵就是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 物。 B.美国作家海明威认为所有人是一个整体,这种观点在某种意义上与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有 相通之处。 C.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具有高级复杂的情感,并且能够将各种情感运用到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的 创作中。 D.世人越来越难以获得幸福感,原因是在物质世界日趋富有的情况下,其精神世界却没有同步跟上,心理出了 问题。 2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如今认识到的“竭泽而渔等于自掘坟墓”,印证了恩格斯“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 行报复”的话。 B.开拓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勇气和能力,在钟南山、李兰娟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身上得到 了完美体现。 C.音乐倡导感恩的心,不遗余力地传递爱、歌颂爱,让人感受到大间的美好,这引发了音乐创作者自觉的生命 意识。 D.听那些歌词和旋律都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歌曲,身体中必能注人正能量,这比去接受厌烦了的励志鸡汤 更有效。 23.下列事例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孔子闻韶乐三个月后仍不知肉味,伯牙和子期因《高山流水》之曲成为知己。 B.介绍贝多芬、聂耳等音乐家的成长历程,让学生感受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C.在音乐课上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懂得感激和报答长辈的关爱。 D.抗疫 MV《阳光总在风雨后》用音乐感谢和鼓励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 2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一部分的行文脉络。 25.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音乐是怎样拓展生命的维度的。 【答案】21.B 22.C 23.B 24.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指出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觉醒生命意识,懂得生命坚守的意义;②然后把它分为三个 分论点,分别进行阐述。 25.①音乐能慰藉和滋养人的精神,拓展生命的温度。②音乐倡导拥有感恩的心,强调爱的传递,提倡爱人以 德,拓展生命的宽度。音乐催人奋进抗争,鼓舞人不断修炼、开拓、超越,拓展生命的深度。③音乐能够让人爱 惜生命、延长生命,增加生命的长度。 【分析】 21.A 项,“其基本内涵就是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错误,文中没有内容表明“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 物”是“和”的基本内涵,材料一第二段只是说“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和’,强调中和,致中和,天地人和。要 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C 项,“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就是……”以偏概全,材料二第一段说的是“人 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有很多,例如……”,由此可知,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有多个,而选项只说了一个; D 项,“世人越来越难以获得幸福感,原因是……”错误,或然变成了必然,材料二说的是“这或许是许多人不 幸福的根源”,原文是“或许是”。故选 B。 22.C 项,“音乐倡导感恩的心,不遗余力地传递爱、歌颂爱,……这引发了音乐创作者自觉的生命意识”错误, 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材料二第三段说的是“音乐作品中,对于爱的传递、爱的歌颂是不遗余力的。这并不是强 加于音乐创作者的任务,而是源于他们自觉的生命意识”,由此可知,音乐创作者有自觉的生命意识,才能在作 品中传递爱、歌颂爱。故选 C。 23.材料二的观点是 “音乐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B 项,“介绍贝多芬、聂耳等音乐家的成长历程,让学 生感受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说的是音乐家,不是音乐,所以无法作为材料二的论据,不能证明材料二的观点。 故选 B。 24.首先浏览材料一,把握材料一的观点。材料一分为三个部分,共同来证明“生命教育是人生重大课题”, 这三个部分围绕“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觉醒生命意识,懂得生命坚守的意义”“ 生命教育要给学生提升生命境界 的智慧”“ 生命教育要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维度”这三个方面展开。每个部分都是先提出观点,然后进行分析 论证。第一部分是总分关系,第一段先提出观点,第二段、三段、四段分别围绕“要敬畏自然,天地人和”“ 要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要尊重他者,守望相助”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证。 25.题干问的是音乐是怎样拓展生命的维度的。首先浏览材料,找到设题的区域。浏览材料可以发现,本题主 要针对材料一最后一段和材料二设题。材料一最后一段“生命是有温度的。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有 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和材料二 第一段“音乐能够表达人类最丰富的情感……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本质是情感表达。音乐是表达 人类思想意志的载体,不仅能够表达情感的内容,还能表达情感的强度;不仅能够表达作曲家的情感,还能融入 音乐表演者和欣赏者的内心,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第二段“音乐能使人在精神上获得最大的满足”,这说明 音乐可以慰藉人的精神,拓展生命的温度,概括出第一点;材料一最后一段“生命是有宽度的。只有尊重生命、 热爱生命、提升生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本领、有担当,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 的意义”第三段“音乐倡导感恩的心,歌颂生命的延续。音乐作品中,对于爱的传递、爱的歌颂是不遗余力的” “ 总能引起情感的共共鸣,总能唤起一颗感恩的心。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靠的就是爱的传递、爱的接力”, 这是说音乐能够倡导拥有感恩的心,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如“生命是有深度的。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开拓、 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舍小我成就大我,在创新中奉献正能量”“音乐催人奋进,鼓舞人与命 运抗争”“ 当厌烦了说教式的励志鸡汤,听听这些催人奋进的歌曲,一定会在身体中注入一股清新的正能量”, 根据这个可以概括出第三点;如材料一“生命是有长度的。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要重视身 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而音乐能够让人爱惜生命、延长生命 , 增加生命的长度。考生可以根据这个进行概括。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