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
课件纲领
1.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古文命题情况分析。
(3-5)
2.掌握阅读古代人物传记的方法。(6-19)
3.四道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1)断句(20-53)
(2)文化常识(54-67)
(3)分析概括(68-87)
(4)翻译文言语句(88-366)
试卷 选文 出处 考点(共19分)
2016
课标
Ⅰ 《曾公亮传》 《宋史》 断
句
文化
常识
概
括
分
析
翻
译
(
10
分)
Ⅱ 《陈登云传》 《明史》
Ⅲ 《傅珪传》 《明史》
2015
课标
Ⅰ 《孙傅传》 《宋史》 断
句
文化
常识Ⅱ 《来护儿传》 《北史》
2014
课标
Ⅰ 《于休烈传》 《旧唐书》
实
词
断
句Ⅱ 《韩文传》 《明史》
2014
课标
Ⅰ 《马文升传》 《明史》 筛选
信息Ⅱ 《李揆传》 《旧唐书》
2013课标 《萧燧传》 《宋史》
近五年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统计表:
2019年课标二
高考文言文命题规律
1.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材特点:
(1)选材稳定,均为人物传记。传主或忠诚
机敏,或刚直敢言,或修身爱民,或厚德
善政,多为忠诚良将或贤士孝子。
(2)来源比较广泛,均为历代史书,偏重于
“二十四史”。
2.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题型的变化:
(1)2013年以前较为稳定,题型有四,即实词、筛选
信息、分析与概括、翻译。
(2)2014年,题型设计有调整,用断句题替代了筛选
信息题,变化后的四道题依次为实词、断句、分析
与概括、翻译。
(3)2015年,题型设计又有新变化,用文化常识题
替代了实词题,变化后的四道题依次为断句、文化
常识、分析与概括、翻译。
(4)2016年,题型与2015年保持一致。
3.高考文言文分值固定:选择3题9分;翻译两题10分。
整体阅读方略
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选文是人物
传记,这是多年没有改变的命题习惯。因而
高考文言文阅读,实质上是古代浅易的人物
传记阅读。从古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入
手,寻找阅读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写作特点
1 .文体特点——人物传记(以记叙为主)
古代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一
般都要写到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
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
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或成就、特长
或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
2 .行文思路——纺锤结构
头
尾
细,
中
间
粗
开头:主要是对传主基本信息的简单介绍
(姓名、字号、籍贯等,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
主体:主要介绍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
迹(这部分内容一般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记述。阅读
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始的词句。 )
结尾:一般为对传主的册封奖赏,或死后所
作的“盖棺论定”(有时会有补叙)
3 .语言特点——凝练简洁
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简洁,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
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得几
个字词点到为止。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读,不要放过
每一个字。
传记中惯常出现的词语有国名、朝代名、人名、地
名、官名、官职名、庙号、年号、谥号及重要的典籍名
称。对于这些词语,一方面平时要积累一些常用语,尤
其是官职方面的,另一方面,在阅读时这些文字一般都
是“死字”,不必拆开。
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
“曾公亮”称“公亮”。尤其注意少数民族人的名字,
字数不定且不是取名的常用字,注意断句及跟其他词性
的字区分开来。
(二)阅读方法
1.阅读全文,着眼全局,梳理事件头绪和人物关
系。 (阅读时养成动笔勾画的习惯)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
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
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
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
有使客亡橐(tuó)中物移书诘盗
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
耳索之果然
主体:
知会稽县:立斗门,
治水灾
知郑州:有使丢失物品,
公亮明察秋毫
交代传主曾公亮的名字
籍贯
开头:
•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推举为
进士甲科,任会稽知县。老百姓在镜湖旁
种田,每每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斗
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
的好处。
• 以端明殿学士任郑州知州,治理政事
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
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关闭大门。曾经有
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
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
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
,果然如此。
•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
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
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
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
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
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
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
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
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
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
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
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
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
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
息。
仁宗末年:因熟知文
法典宪,受首相韩琦
邀,共议建储之事
密州:有人盗银,大
理士将其当强盗论,
公亮争,最终由有司
裁决。
边界:契丹闹事,吏
不敢禁,公亮告知赵
滋,平息边害。
• 曾公亮了解法制法规,加上(在各地任职)实践了
很长时间,任职以后,熟悉懂得了朝廷台阁的规章,首
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设置皇储
,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
• 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的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
们当作强盗。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银子虽然是
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为此事展
开争论,于是就下达给有司议论,比照抢劫盗窃财物的
法律,盗取银子不判死刑。
• 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
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
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
谋,能够胜任。”派人告诉赵滋,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
。
•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
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
尚书。帝不豫,辽使至
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
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
曰:“锡宴不赴,是不
虔君命也。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处之安
乎?”使者即就席。熙
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
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
起判永兴军。居一岁,
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
英宗即位:公亮官职
变化
英宗不豫:公亮与辽
使交涉
熙宁三年:公亮官职
再次发生变化
熙宁四年:公亮官职
又发生变化
熙宁五年:还京师,
旋致仕。
• 英宗即位,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
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
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
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赴,这是对君主的不
恭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让他亲自设宴,能处
之安然吗?”使者于是赴宴。
• 熙宁三年,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
使。第二年,判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城,
很快就被任命为太傅。
•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
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
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
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
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
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
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
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
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
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
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
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
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
云
元丰元年:公亮卒,
帝哭悼。
苏轼与世人对公亮的
评价。
结尾:
作者评价公亮,用与
王安石有关的事件,
证明其吝啬。
• 元丰元年(1078)去世,终年八十岁。神宗临
丧哭泣,停止上朝三天。
• 曾公亮端庄忠厚深沉,办事细致周密,平时
谨守礼仪,遵守规矩,但性情吝啬,积累财富达
巨万。起初推荐王安石,到和他一起辅政,才察
知神宗正袒护王安石,暗中替子孙谋划,大凡改
变行事计划,都听从王安石,朝外人士似乎并不
赞成。
• 曾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到神宗面
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神宗更加信
任王安石。王安石为了感激他帮助自己,因而引
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
• 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
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和宠幸。
-19-
2.再读——结合具体题目,揣摩文中词句
对文意的理解是否准确,我们一般是看题目回答
的正确与否。因此,文言文阅读的第二步,则是将文章
和题目联系起来读。这遍阅读,又可以分成两小点。
1.读提问,以题解文
文言文的第三题虽然也是选择题,但这一问题往
往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分析,虽然其中有一个错误项在
里面,但有三个选项是正确的。这三个选项,是按照文
章行文的先后顺序而设置的。即每个选项对应的是文
章的一个层次,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
生僻的、难懂的字词造成阅读障碍,此时可借助概括
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将每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原文中
找到对应,通过一一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难懂的字
词,快速疏通文意,又为解答分析综合题找到了信息
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依据。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
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
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 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
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
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
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
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 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
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
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C
如A项有助于我们理解“公亮立斗门”;B项
揭示了曾公亮和韩琦的关系,同时也有助于
我们理解密州人偷银事情的经过和结果;D
项对应文中补叙之事,解释了“知上方向之,
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
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
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中涉及的人物
关系。
-22-
2.看题眼,以文解文
文言文阅读中,命题人考哪个词、哪个句子,往往都
要费一番思考。他设这个题,要考查的知识与能力,必定与
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一定的语境中,文章各要素又是
相互制约、相互阐释的,这也给我们的理解,提供了一定的
帮助。我们可以看第1题的断句能给了哪些提示。原题选
项如下: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
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
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
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
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
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
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
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
耳/索之/果然/
-24- 在这四项中,每项都有八九处停顿,似乎是很繁难的一
个题目;但如果我们仔细看,会发现四个选项都在“为政有
能声”“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
之”“果然”后有停顿,而这些话连起来读,就几乎可以读
懂大致意思:句中共有三个人物(“曾公亮”“盗
贼”“使客”),两个地名(“他境”“吾境”),即使
者丢东西,请求公亮追究盗贼。其实要断的就只有“盗悉
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所以我
们可以判断“盗悉窜他境”为一句,排除C、D;结合事
件中的人物关系和语法结构,知道“尝有使客亡橐中
物”“移书诘盗”各为一句,所以答案选B。
考题一:掌握文言文断句的两类题型与技巧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
一项基本功,也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传统方
式。近两年新课标全国卷对这一考点比较看
重,2015年列为文言文阅读的第一个题目,分值与
理解词语含义、分析综合等同。从考查形式看,
课标卷采用客观选择题型,地方命题还有主观切
分题型。
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
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体验高考真题
B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
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
喜∕亦多可悲
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方法指导
窍门1:找名(代)词,定主宾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
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
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
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
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
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
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
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探究二: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古代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
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
形容词谓语,也能区分出独立的句
子,从而正确断句。
小试牛刀
(2015年新课标Ⅱ卷)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
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
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
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
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
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
矣
探究三: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1.句首发语词、表敬副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等;
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
3.句首的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
们的好“帮手”。
如: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嗟夫、
虽然、且夫、向使、纵使、然而、然则等等。
4.时间词如: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
5.叹词如嗟夫、呜呼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
•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
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
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
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
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
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
也
小试牛刀
• 御孙曰/(对话标志词)俭德之共也/(句尾标志
词)侈恶之大也/(句尾标志词)共同也/(句尾
标志词)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句尾标志词)
夫俭则寡欲/(句首标志词-发语词)君子寡欲则
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
/远罪丰家/故曰/(句首标志词-对话)俭德之共
也/(句尾标志词)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
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
以居官必贿/(句首标志词-复音虚词)居乡必盗
/故曰/(句首标志词-对话)侈恶之大也(句尾
标志词)
探究四: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
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
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对话、引语常用标志有:
“曰” “云” “言” “白”
“语”“道” “谓” “对”等。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
者,明辨句读。
注意: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
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
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
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
禽也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
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
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
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
所以为陛下禽也
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
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
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
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
"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
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
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
虏的原因。
探究五:(1)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顶真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探究五:(2)朗读下列语段,看有什么特点:
对偶
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
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
前后呼应,形式对应,内容关联
(或对比,或并列,或总分)。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
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汉宫秋》
第三折[梅花酒])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
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不亦……乎
其……邪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探究六:(1)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
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
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
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
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海神说:“从大道来观察,万物没有贵贱之分。从万
物自身角度观察,物各自以为贵,而相互以对方为贱。
以世俗通行观念观察,物之贵贱决定于外而不在自身。
从物的差别性观察,如果循其所具大的方面把它视为
大,则万物莫不是大;如果循其所具小的方面把它视
为小,则万物无不是小 。“
窍门七:总分断句法
•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
友多闻,益 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
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 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
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
有害的。”
(2014·重庆卷)用分隔号(/)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
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
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选自《六韬·盈
虚》)
大显身手(《优化设计》P66)
解析:断句时,先通读整句,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
位置及词性;然后抓住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
如文中的两个“其”前面要断开,“故”前面要断
开,“甚薄”“甚寡”后面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地
方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力量分析难断处
个别字词的属上归下问题。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
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
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译文:憎恨的人,只要他有功劳也一定会赏赐;喜爱的人,
有罪过也一定会处罚。好好地安抚天下所有的鳏夫、
寡妇、孤儿和独身之人,赈济因灾祸而濒临破亡的家庭,
而对待自己却非常简约,征募的租税役夫也很少,因此,
百姓富足而安泰,脸上没有表现出饥寒的神色。
一、前提: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二、巧用方法
先易后难
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文
言
断
句
步
骤
及
方
法
主观断句题小结
二、客观选择题断句
客观选择题断句是命题人对文中某段文字,
给出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供考生选择的形式。
【常见设问方式】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典例分析
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
见吏部择人,惟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数
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
如何可获善人?”
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
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向数千
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
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
太宗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
将行世封,事遂止。(选自《贞观政要·卷三》,
有改动)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
为多士/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
但配其阶品而已/
B.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
为多士/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
但配其阶品而已/
C.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
为多士/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
但配其阶品而已/
D.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
为多士/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
但配其阶品而已/
C
参考译文:贞观三年,唐太宗对吏部尚书杜如晦
说:“我近来发现吏部选择官员,只看中他的言辞文章,而
不全面了解他的德行。几年之后,这些人的劣迹渐渐败
露,虽然对他们进行了处罚,但是对老百姓已经造成了伤
害。那么,如何才能够选拔到优秀的官员呢?”
杜如晦说:“西汉和东汉选择的官员,他们的美德闻名
乡里,成为众人的楷模,然后他们被州郡推荐,最后才被任
用,所以两汉以选拔人才出众而著称。现在每年所选的
人才,多达数千人,这些人外表谨慎忠厚、言语巧加掩饰,
不可能很全面地了解他们。吏部只能做到授予他们品级
和职位而已。考量选拔官员的规章制度,实在不够完善,
所以不能得到真正的人才。”
太宗于是打算依照两汉时选拔官吏的办法,让各州
郡推荐人才,但因为功臣等人将实行世袭封官授爵制,这
件事就停止了。
客观选择考题小结
第一步:通读。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意,尤
其是对要求断句的文字。
第二步:比较。对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排除相
同处,重点看不同处,为分析归断做准备。
第三步:归断。根据文意,判断重点字词属上
还是归下,进而选出符合文意的一项。
文言文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课后练习
• 完成《优化设计》的P65-68的练习
考题二 文化常识考查题
理解文化常识类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2015
年课标全国卷两套试题出现的新题型。这类实词,
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出现,含义比较固定,涉及面
较广。对这类实词掌握的数量和程度,不仅决定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低,也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
素养。
考查文化常识的实质就是考查具有传统文化
意义的实词。
文化常识基本分类
历法刑罚
官职官制 风俗礼仪
名号称谓
教育科举
服饰器物 音乐文娱
地理常识
文学常识
【2016新课标Ⅰ卷】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
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
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
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
“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
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C
•C.“朝廷中的各级官员”错,“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
吏,也泛指官吏,不是单指“朝廷中的”。
体验高考真题
【2016新课标Ⅱ卷】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
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
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
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
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D
【2016新课标Ⅲ卷】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
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
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
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
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
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A项,“……土地、户籍等职事”有误;户部,掌天下土地、
户籍。
A
【 2015新课标Ⅰ卷】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
考试合格后录政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
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
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
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
D“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错。其他儿子称“皇子”。 此题主要考
查古代的官职,科举考试,帝王谥号以及对君主儿子的称呼。古代
被皇帝封为储君的儿子称谓“太子”;其余的称皇子、殿下,有的
封王。
【2015新课标Ⅱ卷】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
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
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
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
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
“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
C项错误在于,长子继承制,应为“嫡长子继承制”。
命题规律探究
官职官制 首相、有司、吏部、移疾、礼部、致仕、
兵部、教坊司
1.常考的文化常识。
名号称谓 中宫、陛下、庙号、太子、名、字、
谥号、(阙?)
地理常识 契丹、两京
教育科举 登进士及第
风俗礼仪 建储、嗣位
2.关于文化常识的考查,我们必须明白两点:其一,
文化常识考查的内容一定存在于试题当中;其二,
文化常识的正误判断多半可以根据一定语境作出
判断。
3.通过大量试题分析,可以发现文化常识的语境包
括:试题语境、教材语境和生活语境。
解题指导
(一)分析试题语境。
当选项中出现较为生僻或考法很细致的文化常识时,
我们应迅速在文中锁定这个文化常识的试题区域,然后
尽量从语义相关处进行上下文推断。 如2016年新课标Ⅱ
卷的错项D: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
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原文】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之当擢京卿,
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翻译:陈登云三次巡视
地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
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死了。)
从原文分析可知,陈登云是主动要求辞官的。
(二)联系教材语境。
文言文考查的知识,大部分是以教材为依托
的,遇到的知识点尽量关联教材,链接教材语境,
有时候会事半功倍。文化常识也应进行这样的教
材语境关联。 如2016新课标Ⅰ卷的错项C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
“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人教版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
“召有司案图”,书下注释为:【有司】官吏的
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
为“有司”。考题完全出自教材。考查学生对文
言知识的积累能力。
(三)调动生活语境
生活语境,似乎与积累本身有关,似乎不算
是一种辅助手段,而是属于文化常识的“本”,
但在具体做题的时候,当学生无法完成知识上的
检索,就只有进行生活中常态化、共识性话语的
联想,这种常态化、共识性话语往往来自生活对
话、网络语言、影视作品等。
(四)杀手锏——排除法!
复习策略
1.常读课下注释,熟悉课本上的文化常识。
2.通过平时阅读积累课外的文化常识。
3.总结考查频率较高的词语。
4.关注各地高考模拟试题,积累更多的文化常
识,并检验自己掌握的文化常识的准确性。
课后练习
• 完成《优化设计》P68-69的练习
考题三:分析概括
文言文“分析综合”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
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
对命题者所筛选提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判断。一般侧重于文中重
要的人、事、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指对文
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
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归纳和概括。“分析概
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作者在叙述
某一件事或说明某一道理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
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文言文分析综合呈现在高考试题中,可分为
两种题型:一是筛选信息题,二是分析概括题。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往往与“分析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并考查。在课标
全国高考中侧重考查分析概括,一般是以选择题
的形式出现。
【常见设问方式】
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②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
一项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
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
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 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
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
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
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
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 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
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
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C
体验高考真题
C项错误在于“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
解”的说法。根据文本“契丹纵人渔界河,
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
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
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
意,边害讫息”的叙述,可知“调解”之
说不当,应当是“谕以指意”,即“把皇
帝的意思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害。
方法点拨
分析概括要“三落实”
1.紧扣人物,落实事件。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人
物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做出初步的分析评价。
对传记记述了人物的哪些事,与哪些人有关,说过什么话,
必须一一落实,清楚了解。
2.抓住题干,落实要求。要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
原原本本地分析。要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
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3.仔细比对,落实细节。这类题最简捷的做法就是将选项
与原文进行比对,落实细节。特别是有关时间、地点、
官职、人物的行为等方面的细节,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
句。一般来说,发现差异就是找到了问题。
技巧突破:采用比对法解答分析概括题
v 比对人物看是否张冠李戴或颠倒事实
v 比对时间地点看有无时序颠倒地点暗换
v 比对细节看有无词义曲解文意曲解
v 比对添加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
v 比对因果关系看是否因果不当或强加因果
v 比对表范围或程度的词语看是否以偏概全或
缩小范围
文言文分析概括题常见的六种设误类型
分析概括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和重点题,题目以选
择题形式呈现,要求选“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命
题人在设置“不正确的一项”时,常用六种方法,我们归纳
为“六种设误类型”,考生务必熟知。
例:(2015·江苏卷第7小题D项)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
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
篇墓志铭。
原文:“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
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1.颠倒主次,偷梁换柱
2.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例:(2015·广东卷第8小题D项)侯弘文追随卢象昇
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
未成功。
原文:“侯弘文,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
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
疏救,不得。”文中“卢象昇只是上疏请求援救,
没有获得皇帝准许”,并没有“卢象昇赶去救援”
之说。
3.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例:(2015·全国课标卷Ⅰ第6小题B项)孙傅不畏金
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
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
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原文:“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
无肯承其事者”。
4.曲解文意,错置因果
例:(2015·全国课标卷Ⅱ第6小题C项)来护儿直
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
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
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原文: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
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
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
遇害。
5.范围失当,似是而非
例:(2015·重庆卷第9小题A项)楚地的风俗是信巫
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
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
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原文:“终不一语加咎巫”,意思是“最终没有一句话是
归罪于巫师的”,选项说“很少受到谴责”,把“没有”
说成“很少”,缩小了范围。选项中说“学者不愿行
医”,对应的是“学者日以怠”,文中的“学者”是学医
的人,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学者”。
6.以正遮误,以今释古
• 例:(2013·课标卷Ⅰ第6小题D项)马文升文武全才,
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
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
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原文:“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
去。”
-88- 【思路规范】
即学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锷,字昆吾,太原人。始隶湖南团练府为裨将,嗣曹
王皋为团练使,俾锷诱降武冈叛将王国良,以功擢邵州刺
史。皋之节度江西也,李希烈南侵,皋与锷兵三千,使屯
浔阳,而皋全军临九江,袭蕲州,遂以众济。表锷江州刺
史。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细大,皋悉知之。因推
以腹心,虽家人燕居或预焉。皋攻安州,使伊慎围之,而
遣锷入城中约降,使杀不从者。翌日城开,慎以贼降乃己
功,不下锷,锷称疾避之。从皋朝京师,皋奏锷文用虽不
足,而它可试。德宗擢为鸿胪少卿。先是,天宝末,西域
朝贡酋长及安西、北庭校吏岁集京师者数千人,陇右既
陷,不得归,皆仰禀鸿胪礼宾,月四万缗,凡四十年。至是,
锷悉藉名王以下四千人,畜马二千,奏皆停给。
• 宰相李泌尽以隶左右神策军,以酋长署牙将,岁省
五十万缗。帝嘉其公,迁岭南节度使。诸蕃舶至,
尽有其税,于是财蓄不赀。日十余艘载皆犀象珠
琲,与商贾杂出于境。数年,京师权家无不富锷之
财。进兼太子太傅,徙河东。河东自范希朝讨镇
无功,兵才三万,骑六百,府库残耗。锷补完啬费,未
几,兵至五万,骑五千,财用丰余。锷自见居财多,且
惧谤,纳钱二千万。李绛奏言:“锷虽有劳,然佥望
不属,恐天下议以为宰相可市而取。”不听。卒。
子稷,历鸿胪少卿。锷在藩,稷常留京师,视势高下
轻重以纳赀焉。长庆二年,用稷为德州刺史,悉金
宝、媵侍以行。节度使李全略利其货,因军乱杀
稷,纳其女为媵。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五》,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锷屡立战功,却不争功。王锷先后在平定王国良叛变、
李希烈南侵中建立勋业;面对伊慎贪功的言行,王锷称病
回避。
B.王锷精明能干,善于理财。任鸿胪少卿时,他成功处理天
宝年间数千外宾陈案,经李泌的处理,每年为国家节省五
十万缗开支。
C.王锷聚敛财富,沦为贪官。在岭南节度使任上,王锷广征
诸国船舶之税,中饱私囊,利用职权,贿赂权贵。
D.王锷受到弹劾,祸及子女。他为平息众怒,讨好朝廷,献出
家财两千万缗,但仍受到弹劾,儿子王稷最终也因财货被
杀。
D。原文“锷自见居财多,且惧谤,纳钱二千万”的区别。王锷献出家
财是因为“见居财多,且惧谤”,而不是为平息众怒,讨好朝廷。属于
曲解文意,错置因果。
D
参考译文:王锷,字昆吾,太原人。最初在湖南团练府任副将,后来嗣曹
王李皋为湖南团练使,让他去诱降武冈叛将王国良,王锷因功被提
拔为邵州刺史。李皋任江西节度使,李希烈南侵,李皋给王锷三千
劲兵镇守浔阳,李皋亲自率领全军进临九江,袭取蕲州,于是率领众
人渡过九江。李皋上表举荐王锷为江州刺史。王锷做事小心,善
于刺探军中情报。事情不论大小,李皋都能知道。因而被李皋视
为心腹,即使和家里人宴饮,有时都要邀请他来参加。李皋攻打安
州,让伊慎围攻,李皋派遣王锷入城订立降约,让王锷杀掉不同意投
降的人。第二天打开城门,伊慎认为敌人投降是他围城的功劳,因
此他的功劳不比王锷差,王锷自称有病避开。跟随李皋到京都,李
皋举荐王锷,认为他虽然在文学方面稍有不足,其他则都可以试用。
于是德宗提拔他为鸿胪少卿。在此之前,天宝末年,西域朝贡酋长
及安西、北庭校吏每年聚集在京城的有数千人,陇右失陷后,这些
人不能回去,需鸿胪寺发放给养,每个月需四万缗,共发了四十年。
到这时,王锷详细统计被命名为王以下四千人,畜马两千匹,奏请朝廷停止发放
一切费用。宰相李泌将其全部隶属左、右神策军,由酋长充任牙将,这样每年减
省五十万缗。皇帝称赞王锷公正,任命他为岭南节度使。西南大海中各国船舶
驶至,广征诸国船舶之税,于是王锷的家财多得不能计算。王锷每天发遣十余艘
小艇,多载犀角、象牙、珍珠、海贝,与商货混在一起出境。几年以后,京师的
权贵没有不大量得到王锷的财物的。后来又兼任太子太傅,调任河东。河东自
从范希朝镇守以来没什么功业,兵仅三万,骑兵六百,府库残损消耗。王锷补全
欠缺的经费,不久,步兵达到五万,骑兵达到五千,财用丰富有余。王锷自己觉得
家中财物太多,害怕招致批评,就交出家财两千万缗给朝廷。李绛上奏道:“王锷
虽然对国家有功劳,但是(贪污敛财),众望不归于他(或人心不服),(这样)恐怕天
下人会以为宰相之位是可以买取的。”皇帝不听。王锷去世。他的儿子王稷
历任鸿胪少卿。王锷在藩镇时,王稷常常留在京城,看官员威势实力的高下行贿。
长庆二年,王稷任德州刺史,多带金宝、仆妾赴任。节度使李全略贪图他的财货,
趁本州军队混乱,杀了王稷,并纳娶王稷的女儿为媵妾。
课后练习
完成《优化设计》P84-87的练习
-96-
考题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特殊句式)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文阅读的重
中之重,这不仅因为其分值高、难度大,还因为其综
合能力强,涉及的层面多。文言语句的翻译,包含对
实词、虚词含义和用法的透彻了解,对文言句式的
准确把握和领悟,对文言固定结构与现代汉语对应
意思的熟知,有时还会遇到修辞手法方面的问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
使亲临,处之安乎?
(“锡”即“赐”,通假;“不虔君命”即“对
国君的命令不尊重”;“而”作转折连词,
“却”;“处之安乎”固定句式,意思是“做这
样的事能心安吗”,“之”代这样的事,“乎”,
翻译成“吗”。)
译文: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
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
安吗?
体验高考真题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
宠云。
(“责”此处应是“责备”的意思;“救正”即
纠正弊病;“世”即当时的人;“持禄固宠”意
思是“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
译文: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
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1.落实关键词的翻译(93-290)
2.落实文言句式的翻译(291-353)
3.落实修辞手法的翻译(354-361)
文言文翻译作为文言文阅读的最后一个小题,
赋10分。赋分点在参考答案中有具体规定,一般为
三类:重要词语(包括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
词、活用词、易误解的词等实词和关键虚词)、特
殊句式以及句意通顺。故好的翻译应落实以下三
点:
1.落实关键词的翻译
1.1关键词之一词多义
1.2关键词之古今异义
1.3关键词之通假字
1.4关键词之偏义复词
1.5关键词之兼词
1.6关键词之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
1.7关键词之虚词及推断
关键词的翻译方法
1.1关键词之一词多义
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
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
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
典例分析
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参考答案:几
②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参考答案:屡次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参考答案:命运
④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参考答案:读cù,细密的
⑤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逍遥游》)
参考答案:拼命追求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注
意这些词语含义之间的联系。
“120个常见
文言实词例释”
方法点拨
1.了解演化特点推断。多义词往往以本义为基础,
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
的关系,偶尔有比喻义和假借义。理解时以本义
为基础,适当引申拓展理解。如“伐”,本义为
“砍杀”,引申为“征讨”“自夸”。
2.根据语境限制推断。对多义词含义的理解,语境
是第一决定因素。要紧扣语境分析其意义和用
法。如“制”在“为之请制”中是“封地”,在
“其制稍异于前”中是“规模”,同为名词,意
义不同。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参考答案:希望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参考答案:盼望
③吾尝跂而望矣。(《劝学》)
参考答案:向远处看
④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参考答案: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⑤都督阎公之雅望。(《滕王阁序》)
参考答案:名声,名望
即学即练
1.2关键词之古今异义
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
大变化: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一
是词义大多数已发生变化。而词义的演变主要
有以下几种情况: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
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的变化。
古今异义词的分类
1.词义扩大 :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孟
子》)
其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
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
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西门豹治邺》)
其中“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
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
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
法。
• 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
切称呼。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
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2.词义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
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
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
示坏的气味;
“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
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
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
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练习2.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
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
成就的人。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
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
方面的意思了。
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
今义转移为偷窃。
“二豪贼劫持”中“贼”,原指强盗,现指
小偷;“齐人固善盗乎”中“盗”,原指小偷、
偷盗,现指强盗,“贼”“盗”二字意义古今正
好调了个位。
3. 词义转移:
练习3. 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颜色不少变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
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
的语义则较弱。
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
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没有那么高深。
“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
示埋怨、责备。
4. 词义弱化:
练习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②吾羞,不忍为之下 。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
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5. 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
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
义增强了。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
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
为“杀戮”的意思。
练习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
用法。
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
今义:令人怜悯之意。
①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②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
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6.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
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
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
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
“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
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
“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
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
词。
练习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
用法。
•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 愿为市鞍马
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指告诫、告诉,现已不用,用于
指感谢。
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
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
7.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
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
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
如:“目”现已换成“眼睛”,
“寡”现已换用“少”了,
“足”现已换用“脚”了。
练习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③璧有瑕,请指示王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
路之时。
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
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2013·安徽卷)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
汉!
〖试题解析〗这里的“中国”就是古今异义词,在该
句中它是指“中原地区”,如果等同于“中国”就大
错特错了,因为尉佗所踞的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
也是现在中国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
如我身处中原,怎就比不上汉王!
1.增强对古今异义的认识。古代文本的词义与今天
有明显的变化,不可不分古今,不可强用今义解释
古义。
2.强化语境分析意识。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不
要脱离语境,要从语境中体会古今差别。
方法点拨
即学即练
解析
关闭
“复辟”在文中是两个词,意思是“又被公府征召”,现代汉语中“复辟”
的意思是失去君位的君主,再次登基。
B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
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
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
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
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
本字的音。
1.3关键词之通假字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 指“酒杯” 。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指“才能”。
3.同声旁形声字替代。
例如: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4.同音字替代。
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要”通“邀”,邀请; “蚤”通“早”,
早点。
(2013·江西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D.昏礼宜昏 昏:结婚。
〖试题解析〗联系上文可以知道,这里的“昏礼”其实
就是“婚礼”,前一个“昏”同“婚”,解释为“结
婚”,正确。
1.(2016课标Ⅱ)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
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译文: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
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通“屎”
常见通假字
1.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
盛为之。”
4.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
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
霜露,” 忠义暴于朝廷。”
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
天不能使之吉。”
6.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
行吟泽畔,”
7.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
俾倪.”
8.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
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
已。”
9.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
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
州疲弊。”
10.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
也。”
11.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
臣乃敢上璧。”
12.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
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13.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14.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
而跃。”
15.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
采。”
16.仓:同“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
鹰击于殿上。”
17.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
悲哀。”
18.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
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19.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20.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
下已定,“
21.鉏:同“锄”;锄头。名词。“鉏櫌棘矜,非铦于
钩戟长铩也。”
22.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绌”
23.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
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
与为一。”
24.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
金,使工以药淬之。”
25.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风雨之不
时,怪星之党见”
26.当:通“挡”抵挡,抵偿。动词。“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
者。”
当:通“挡”;遮挡。动词。“坦墙周庭,以当南
日,”
27.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
之,。
28.得:通“德”;恩惠。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29.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
别离。”
30.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
31.队:通“坠;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32.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
日矣!”
1.增加偏旁,找出本字。例如“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
翁》)中的“直”,在句中按字面理解不通,给“直”增加
偏旁“亻”,这样就找出了“直”的本字“值”,意义是
“价值”。
2.更换偏旁,找出本字。根据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替代,
形成通假的情况,我们可以给通假字更换偏旁,从而找出
本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我们
把这个字的形旁“讠”换成“忄”,就找到了这个通假
字的本字“悦”,按本字的意思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就
很明确了。
3.去掉偏旁,找出本字。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本身与形声字
通假的现象,我们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去掉,从而找出本
字。如“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句中的“庭”字,去掉
“广”就找到了本字。
方法点拨:着眼偏旁,辨识通假
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
字,在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例如:
“反”通“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
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假借字中“本有其
字”而古人不用的情况比较突出。例如:“蚤”
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古今字:古时候有某一字,后来为了知道这个古
字所表示的几个意义,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
造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表示另一个
或另几个意义。例如:“莫”通“暮” ;
“益”通“溢”。
注意区分三个概念
即学即练
A
D
“受”意为“接受”,引申为“学习”
“动”意为“感动”。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指“异”,“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作”,“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指“去”,“离
去”)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指
“入”, 进入)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指“姥”)
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 高考真题【上海卷】
“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注意: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
迭使用(同义复用)要区别开来。
例如:举动自专由:自专和自由
会不相从许:相从和相许
此为同义复用
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什么语素表
示了词义,什么语素不表示词义,然后予以
正确解释。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
“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
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 【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
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 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 【偏义在“目”,“耳”是衬字。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
的“观”字就可知道。另外,“芙蕖”即荷花。】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
• ⒏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 ⒐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 ⒑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 ⒒ 冀缓急或可救助
• 【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 ⒓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 【偏义在“饥”,“穰”是衬字。“饥”,灾年;“穰”,
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
指“饥”】
• ⒔ 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
• 【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 ⒕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 【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 ⒖ 去来江口守空船
• 【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 ⒗ 孰与君少长?
•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谓“谁的年龄大”】
• ⒘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 ⒙ 死生,昼夜事也
• 【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 ⒚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 【偏义在“往”,“来”是衬字。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
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 ⒛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 【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 2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 2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 2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 24.噌如钟鼓不绝
• 【偏义在“钟”,“鼓”是衬字。】
• 25.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
“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
无义起陪衬作用。】
• 26.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 【“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现
代则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窃
其桃李”,可知“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方。】
• 27.曾不吝情去留
• 【“去”和 “留”意思相反,在这里只取“去”的意思。】
之于(句中)/之乎(句末)
所谓兼词,就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
词(有的兼词不仅兼义,而且兼音)。
【诸】
【盍】
【叵】
【焉】
不可(一般表否定,贬义)
何不
于之、于此、于彼
(盍各言尔志)
(投诸渤海之尾/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居心叵测/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
1.5关键词之兼词
1.6关键词之活用词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的某种新
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特点: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3.“以今律古”,即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
待文言文的语法。
1.61名词的活用
主要有以下几种活用: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作状语
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范增数目项王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③置人所罾鱼腹中。
④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
⑤驴不胜怒,蹄之
⑥秦伐韩,军于阏与yù’yǔ
⑦衣冠而见之
两个名词相连
名词被能愿动词修饰
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
名词放在副词后
名词后紧跟代词
名词后跟介词结构作补语
“而”字前后的名词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
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或名词
充当谓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
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规律小结
名词处于下面位置,多活用为动词。
①名词+补语
②名词+名词(非修饰关系)
③所+名词
④名词+代词
⑤副词+名词
⑥能愿动词+名词
⑦“而”字前后的名词
(2016· 课标Ⅱ )翻译下面的句子。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
云即进之于朝。
译文: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
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高考真题
说明: “囊”为名词用作动词,答案是“装入
袋中”,为三个采分点之一,译对给1分。
(2015· 课标Ⅰ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参考: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
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说明: “帝”为名词用作动词,答案是“称
帝”,为三个采分点之一,译对给1分。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
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在古代
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
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
(二)名词作状语
【分析】名词“蛇、儿、犬”分别用在
动词“行、啼、坐”的前面,作状语,
表示动作的状态。
【翻译】像……一样
【分析】名词“箕畚、船、舆”分别用
在动词“行、啼、坐”的前面,作状语,
表示动作凭借的工具。
【翻译】用……
【分析】①句的“廷叱”,意思是在朝廷上呵
叱。②句的“水陆并进”,意思是从水路和陆
路一齐进军。③句的“郊迎”,意思是到郊外
迎接。这三句中的名词,都表动作行为的处所。
【翻译】在……,从……,到……
【分析】名词“兄、师、客”分别用在
动词“事、事、待” 前,作状语,表示
对人的态度。
【翻译】像对待……一样
【分析】名词“日、岁”分别用在行为
动词“参、征” 的前面,作状语,表示
动作的频率。
【翻译】每天,每年
【分析】名词“日、岁”分别用在形容
词“密、蹙” 的前面,作状语,表示状
态的变化。
【翻译】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
【分析】方位名词“西、南、东”分别
放在动词“望、飞、游”的前面,作状
语,表示动作趋向或方向。
【翻译】向+方位名词
【分析】名词“面、手”分别放在动词
“刺、注”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
的方式。
【翻译】当……,亲……
名词作状语翻译方法
状语作用 翻译格式
表示动作状态 像……一样
表示动作工具 用……
表示动作处所 在……,从……,到……
表示对人态度 像对待……一样
表示动作频率 每天,每年
表示状态变化 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
表示动作方向 向……
表示动作方式 当……,亲……
(2015· 课标Ⅰ )翻译下面的句子。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
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
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
可能把事情办好。
高考真题
说明:“俱”“面”“庶或”各1分,句意2分 “面”
为名词作状语,答案是“当面。
※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
※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例如:又郊败之。
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
①合流屈曲而南。
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
高考真题[2010山东卷](汪琬《申甫传》)
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名作状,用对待老师的礼节
其实,“笼归”是“笼(之)归”的省略,
“笼”后带有“之”字,不属于“名+动”
这一形式,理解为“动词”是正确的。
“笼归”与“笼养之”,都属于“名+动”
笼归:笼,用笼子装着。作动词。
笼养之:笼,用笼子。作状语。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
语怎么样或成为什么的意思。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生死而肉骨
齐威王欲将孙膑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舍相如广成传舍
让……称王
使……复活、长肉
任命……为将
使……为臣
让……住在……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②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
鱼肉之。
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鱼虾
当成伴侣,把麋鹿看作朋友。
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
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意动用法指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
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
(四)名词的意动用法
1.62动词的活用
主要有以下几种活用:
动词用作名词
动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为动用法
【规律】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
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
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
名词了。
(逃亡的士兵)
(出产的东西)
(到达的人)
(一)动词用作名词
(使……哭泣)
(使……来)
(使……朝拜)
(使……活)
(使……后退)
(使……灭亡)
(使……投降)
(二)动词使动用法
规 律 总 结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
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
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有使动
用法的多为不及物动词,如“泣、来、
活、却、亡”;少部分及物动词也可作
使动用法,如“朝、降”。
(为……而死)
(为……治丧)
(为……作序)
(为……而死)
(为……伤心)
(为……哀叹)
(为……哭泣)
(三)动词为动用法
规 律 总 结
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动词对宾语含有“为
它怎么样”的意思。为动用法的动词和宾语之
间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而是“动词为宾语而
动”的“为动”关系。识别一个动词在句中是
不是为动用法,主要看这个动词和宾语之间的
关系是不是“为动”关系,为动用法的动词对
它的宾语含有服务的性质。
为动用法翻译方法
1.为+宾+动
既泣之三日(为病梅哭泣)
2.替(给)+宾+动
(华)佗脉之(给他把脉)
3.对(向)+宾+动
而誓之曰(对她发誓)
现代汉语中的为动用法
服务顾客(为顾客服务)
献身四化(为四化献身)
造福后代(为后代造福)
(2015· 课标Ⅰ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参考: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
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说明: “死”为动词的为动用法,译为是
“为……而死”,为三个采分点之一,译对给1
分。
高考真题
1.63 形容词的活用
主要有以下几种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使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将军身披坚执锐
以小易大
作宾语
作宾语
作主语 聪明的人
愚蠢的人
坚硬的铠甲
锐利的兵器
小的东西
大的东西
(一)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就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
物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
规 律 总 结
旧的交情
远近的人,远近的百姓
固塞鄙陋的意见
安乐的环境,危险的境况
高考真题
(2015新课标Ⅱ)(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
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译文: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
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2012课标)(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
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译文: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
俗浇薄虚浮,兵力不强大,财力不充裕,应当
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交好
爱
(重视)
(与……交好)
(照明)
(接近)
(走到尽头)
(减少)
(走近)
1.形容词活用如及物动词,其后带有宾语。
2.形容词用在名词或副词后面,活用如不及
物动词。
我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题名为“一
柱”,可以吗?
高考真题[2011福建卷](《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使……荣耀)
(使……变弱)
(使……愚昧)
(使……牢固)
(使……高)
(使……安宁)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规律总结
以上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
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
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
性质或状态,可译为“使……怎样”。
(认为……差劲)
(对……感到奇怪)
(对……感到羞耻)
(以……为耻)
(觉得……小)
(认为……奇特)
(四)形容词意动用法
【规律总结】
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
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
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
特征。
一、数词用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与臣而将四矣
二、数词用作形容词
①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③二三其德
(统一)
(从属二主)
(全、满)
(专一)
(不专一,反复无常)
(成为四个)
1.64 数词的活用
【规律总结】
作为实词的数词在古汉语中活用作动词或形容
词的情形比较少见,一般来说,数词直接处于谓
语的位置上就用作了动词。
小结:如何判别词类活用
如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
新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
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
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
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
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
以为知也。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
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
(那个人)连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
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
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
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
吃进去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解毒。”问的
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
“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
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
知道的。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语境法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相互制约的
关系,推断出该词的含义。“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
决不能离开它存在的语境,有时上下文
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
恰恰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
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
“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
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
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典例:
可以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
“我夫人有娠”(娠:怀孕)
“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杨砺,字汝砺。 ……父丧,绝水浆数
日。服除,以禄不足养母,闲居无仕进意,
乡旧移书敦谕,砺乃赴官。岁余,又以母
疾弃官。开宝九年,入迁光禄寺丞。丁
内艰,(后)起就职。
《宋史·列传第四十六》
艰:父母的丧事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B.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与“用”对应,被任用)
C.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者。
(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典例:
(更加,越来越)
(疲劳)
1.追亡逐北 (败逃者,逃亡的人)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4.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逸享受)
5.通五经,贯六艺 (贯通)
三、语法分析法
(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
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
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
词充当等。
(1)划分句子成分法。
“信义著于四海”
(“信义” 作主语,“信”是名词,作“信用”
讲)
“烟波微茫信难求。”
(状语,确实)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谓语, “信”是动词,相信)
(2)看搭配。
“辍耕之垄上”
(“之” 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
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
典例:
四、联想推断法(其一:根据学过的
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
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
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
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
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
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
知
识
迁
移
典例:
四、联想推断法(其二: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
词义)
有些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
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
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屡试不爽 (爽:差错)
2.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韩非子·外储
说左上》)
有的放矢(的:箭靶)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短兵相接(兵:兵器)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对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讽:《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
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何哂
由也?”:笑;微笑。
遇:《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对待,招待。
务:《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从事,致力于。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
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用。因此,
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实
词的含义。
五、依形推义法(形训法)
典例: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
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 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
有关;
• 从“马、牛、羊、豕 、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 从“讠(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
有关;
•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 皿--器具、 纟--丝麻、宀--
房舍、 求--毛皮、隹(zhuī )--鸟雀、冖--笼罩、 歹--死亡、
月--肉、 页--首、 自--鼻、 目---眼、 尸 --身体……
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
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
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
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
1. “有牧人御众之才”
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3.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4.“彀士十万人”
(统治,治理 )
(小箱子)
(灶台,烧火煮饭)
(弓箭手)
六、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
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
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
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
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
断词义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
断词义
四、联想推断:根据课文知识和成语推断词义
五、依形推义法:根据字形来推断词义
六、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
义
1.7关键词之虚词
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要求掌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
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
索引
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
1. 语境推断法。文言虚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其
意义和用法。语境包括语意和关系两个方面:
(1)语意方面。理解虚词,不能只看这个虚词本身,
还应看它所在的句子甚至段落,将词与词、句子
与句子顺延的意思联系在一起来思考。通过语
意来理解的虚词很多,尤其是
“其”“之”“者”“于”等。如:
①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用来限制“势”,是指示代词,“这种”,指代上文的
内容。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其”是代词,指他的。
(2)关系方面。有些虚词在连接词、词组、句子时
存在某种关系,或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或支配关
系,或比较关系等,揣摩好了词与词、句与句之间
的关系,则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就理解了。常
要揣摩其间关系的虚词有“而”“以”“于”等。
如:
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以”后边连接的是代词“之”,为介词
②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
“以”后面连接的是动词短语“相属”,是连词,表
目的关系。
2. 位置推断法。同一虚词,放在不同的位置,其意义、
用法也就不同,常要看位置的虚词有
“为”“也”“焉”“乎”“矣”“于”等。如
常见的虚词“夫”在句首一般是发语词,在中间
一般是代词,在结尾是语末的感叹词。如:
①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焉”用在及物动词“问”之后,作宾语,属代词,代“他”
②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焉”用在动词之前,且是疑问句,则作疑问代词,意为“哪里”
③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焉”用在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意为“……的样子”。
3. 标点推断法。同一个虚词(指语气助词)放在句末,
由于标点符号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语气,其意义和
用法也不同。常要看标点符号的虚词有
“也”“矣”“乎”“焉”等。如:
①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末尾用了句号,且是判断句,“也”是语气助词,表判断
②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
句末尾用了问号,“也”表疑问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句末尾用了叹号,“也”表感叹。
4.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常用排偶句,上下句结构
一致,有时实词与实词相对,有时实词与虚词相对。
据此可根据与虚词相对的那个实词(或虚词)的意
义与用法推出该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如:
①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②因利乘便。(《过秦论》)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5.词性记忆法。对于虚词来说就是根据虚词的词
性对虚词进行归类和记忆。
第一人称代词:其、吾、余、相、见、我、予、朕、孤、
“愚”、“臣”、“仆”、”、“鄙人”、“不才”、
“某”、“小人”
(一般人自称),“寡人”、“不穀”、“孤”,“妾”。
第二人称代词:相、而、若、尔、汝、女、乃 、“公”、
“卿”、“君”、“子”、“足下”。 ;
第三人称代词:其、之、彼、厥;
指示代词:是、斯、此、然、兹;
疑问代词:何、曷、胡、奚、安、焉、孰;
副词表否定:不、未、莫、无、勿、毋、弗、 非、微、靡;
副词表时间:将、行将、且;
副词表范围全部的:皆、咸、悉、尽、毕、具;
副词表范围部分的:但、徒、特、独、唯、止、直、第。
高考真题
(2016新课标Ⅰ)(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虚词:是、而、之、)
译文: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
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
安吗?
一、而 ★★★★★
①吾尝跂而望矣
②弃甲曳兵而走(《寡人》)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
⑵表修饰关系,连
接状语和谓语,译
为“着、地”或不
译。
1.作连词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③惑而不从师
⑴表转折关系。
然而、可是、
却。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
也
⑶表假设关系,连接
主语和谓语,相当于
“如果、假使”。
⑷表示并列关系。“而且”、“又”、“和”
或不译。
⑸表示承接关系。“而且”、“并且”、“就”
或不译。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②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⑹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更。
⑺表示因果关系。因而、因此。
你,你的。
⑻表示目的关系。来,用来。
【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
时间短暂。译为“不久、一会儿”
【而已】在句末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方才;然后。
索引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掩口胡卢而笑。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4)蟹六跪而二螯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6)若欲死而父。
7)如是而已。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练习
转折
修饰
假设
并列
承接
你的
同“耳”
递进
⑴作宾语,什么,哪里
⑵作谓语,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
等疑问语气词,译为“为什么”。
⑶作定语,什么、为什么
⑴程度副词,多么。
【何如】怎么样,怎样
⑵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何以】拿什么、凭什么
【无何】不久,没多久。
索引
1.大王来何操?
2.所在皆是也,而此独
以钟名,何哉?
3.何由知吾可也?
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
沾襟,何其衰也!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疑问代词,什么
2.疑问代词,为什么
3.疑问代词,哪里
4.副词,多么
5.副词,多么
6.通“呵”,喝问
牛刀小试
⑴表疑问语气。吗、呢。
⑵表示反问语气。吗、呢。
⑶表推测或商量语气。吧。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
(4)表感叹或祈使语气。啊、呀。
(5)作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①危乎高哉!
②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滕王阁》
相当于“于”。译为“在”、“比”、
“对”、“对于”等。
索引
1.日食饮得无衰乎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壮士,能复饮乎
4.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7.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表揣测语气
2.表反问语气
3.表疑问语气
4.表商量语气
5.表反问语气
6.表疑问语气
7.表感叹语气
牛刀小试
⑴表承接,译为
“于是、就”。
⑵表限制范围、数
量、程度。译为
“才、这才、然后
才”、“仅”等。
⑶表出乎意料或违
背常理,译为“却、
竟然,居然”。
⑷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
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⑴你,你的。
索引
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是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④刿曰:“肉食者鄙,末能远谋。”乃人见。
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A.①⑤⑥/②③⑦/④⑧/⑨⑩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C
◎副词,才,就
◎副词,竟然,却
◎动词,是
◎代词,你的
返回
⑴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它
(们)”,“他(们)的、它(们)的”。
⑵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译为“我
的、我(自己)”或“你、你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①则或咎其欲出者。
②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⑶指示代词,多表示远指。译为“那”、“那
个”、“那些”、“那里”。(表近指时译为
“这(些)”)
⑷指示代词,其中(的)。
①汝其勿悲。《与妻书》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⑴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还
是”、“一定(要)”。
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⑵表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
“大概”、“可能”。
①其孰能讥之乎?
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
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⑴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⑵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索引
1.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3.亦各言其志也
4.国无主,其能久乎
5.呜呼!其信然邪?其梦
邪?
1.第三人称代词,他
2.代词,其中
3.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4.副词,表反问
5.连词,表选择
牛刀小试
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是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④刿曰:“肉食者鄙,末能远谋。”乃人见。
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A.①⑤⑥/②③⑦/④⑧/⑨⑩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C
◎副词,才,就
◎副词,竟然,却
◎动词,是
◎代词,你的
返回
⑴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再说”等。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③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⑵表让步关系或让步递进(先让步,后推进一
层),译为:尚且,况且,还。
①甲者出,太尉笑且入。
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⑷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⑶转折关系,然而,但是
将,将要,将近。
暂且,姑且。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
论,译为“况且、再说”。
索引
练习
1)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2)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5)三军既惑且疑
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暂且
将要
而且
况且
又
况且
作第二人称代词或物主代词。相当于“你”、
“你们”、“你(们)的”。
用在动词前,表揣测,译为:好像、似乎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1 像,好像 2 及 比得上
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的、地”。
【至若】【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起
话题。相当于“再说,至于”之意。
索引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练习
如果
像
你们
至于
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
事、物,译为:…的(人、事、地方、情况)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2名词,处所,地方
【所以1】表动作行为的方法、凭借或依据等,相
当于“用来……的(方法、东西)”。
【所以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
故)”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所谓】所说的。
【所在】1.到处。2.所在之处,处所。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
先人(《报任安书》)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
“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索引
1.某所,而母立于兹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地方,处所
2.所结构
3.(听到)的事
4.表原因
5.用来……的
牛刀小试
⑴表被动,可跟“所”构成“为所”、“为……所”
的被动结构,译为“被”。
⑵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②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①公为我献之。
②为君翻作《琵琶行》
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⑶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
⑷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表示替代)。可译为
“替”、“给”等。
⑸向、对、
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
义,翻译较灵活。
读wéi ,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前面有
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么”、
“吗”。 索引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4.为国以礼
5.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7.为坛而盟
8.项燕为楚将
9.孰为汝多知乎
1.动词,充当
2.动词,是
3.动词,演奏
4.动词,治理
5.动词,成为
6.介词,替;动词,想
7.动词,修筑
8.动词,是
9.动词,认为
牛刀小试
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3.臣请为王言乐
4.不足为外人道也
5.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6.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7.为仲卿母所遣
8.匈奴未灭,臣何以家为?
1.介词,被
2.介词,给
3.介词,给
4.介词,向,对
5.介词,因,因为
6.介词,为了
7.介词,被
8.语气词,呢
兼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于
何”。译为:在其中、从这里、在那里、从哪里
⑴作第三人称,用在动词后作宾语,相当于
“之”,译作“他”或“它”。
用在动词前,表询问或反问,和“安”相当。
可译为“哪里”、“怎么”、“怎”。
⑴作句末语气词,表陈述、疑问或反诘语气,
可译为“了、啊、呢”等。
⑵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不译。
⑶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
子)”、“……地”或不译。
索引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4)且焉置土石?
5)则牛羊何择焉?
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2)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7)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1)则将焉用彼相与
练习
怎么
它
于之
于何
呢
的样子
语助
表判断
表陈述或解释
表感叹
表疑问或反诘
表祈使、命令
索引
⑴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方式。 译为:
“拿”、“用”、“把”。
⑵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凭着、凭借。
①(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
陵君窃符救赵》)
②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墓碑记》)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
文》)
④奉宣室以何年?(在)
⑶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与“与”相同。
可译为:与、跟、同、对、和(带领、率领)
⑷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译为:于,
在,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以促织富。
③而吾以捕蛇独存。 ④仆以口语遭此横祸
①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
⑸表示原因。译为:因,因为,由于。
⑹表示论事的标准或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照、依照、根据、用(凭)…的身份、
按(以)…(论)
⑴表示并列。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或短语)。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或者不译。
⑵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
行为的目的。可译“而”“来”“用来”等。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②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
②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往往有得,以其求
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⑶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不译。
⑷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
“而”、“地”、“着”,或不译。
⑸表示因果关系,放在复句中表原因的分句
前,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以啮人,无御之者。
②骥一日千里,车轻也;以重载,则不能数里。
(《吕氏春秋》)
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②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7)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译为“以致、从
而”。
⑹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复句前一分句开头。可
译为“如果”“假如” 。
【以为】认为是,把……当作(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
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索引
⑴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凭借。译为:依照、
根据、依靠;凭借、趁着。
⑵表示途径、手段或条件。译为:通过,经由
⑶表原因。因为,由于。
沿袭,继承
⑵表示承接上文,后面说的是情况导致的结果。
可译为:于是、就、便、因而。
索引
⑴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或
结果。译为:向、给、到、从、自 。
⑵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在。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②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①良曰:“长于臣。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⑶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表示补充说明。
译为:向,对,对于,由于,或不译。
⑷表示被动。译为:被。
⑸表示比较。译为“比”;
⑴作连词,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
关系,与现代汉语的“于是”相同。
⑵作介宾短语,放在句首或句末,相当于“于+
此”。视语境可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对此,从此,因此、在这……、从这……、
在……上、在……方面。
在这时。《口技》)
在这职业上。
因此
从此
索引
⑴引进共同活动的人。译为:和,跟,同。
⑵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给,替,为。
⑶引进比较的对象。和,跟,和……比较。
⑴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跟,同。
⑵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与其……孰若(宁、
毋宁、岂若)”句式,表选择。可译为:“与
其……宁可(哪如、宁肯)……”。
索引
⑴表承接。用于复句中表前后两项在时间上先后
相承或情理上紧密联系。译为“就”“于是”等。
⑵表假设。引出假设情况时译为“假使”“如
果”;引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时译为“那么、那
就、就”等。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悌)。(《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⑶表示两相对照的关系,常以“则…则…”格式
出现,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④巧则巧矣,未尽善也。(《马钧传》)
⑷表示转折关系。用于后一分句,译为“可
是”“反而”“却”;用于前一分句表示姑且承
认一件事时,译为“虽然”“倒是”。
2.作副词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心之官则思。(《孟子》)
③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用在句中起强调或确认作用,可译作
“是”、“就是”、“便是”、“原来是”。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至则曰:天子以生民付公理。
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后面的动作在某种
情况下发生,可译为“就”、“便” 。
索引
⑴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
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
“……的人(东西、事情)”,或不译。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石之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⑵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
当于“的”。
⑶用在句中表示判断,常与“也”呼应,一般
不必译出。
⑴用于句中表提顿或判断。不必译出。
①客何为者?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⑵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可译
“的”或不译。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庖丁》)
⑶用于陈述句末表陈述结束。译为“的”或不
译。
索引
⑴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活
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
⑵作指示代词,多表近指。译为:这,此。
⑴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⑵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⑶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
之于国》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持一象笏至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⑷定语后置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
间。不译。
⑹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
节,没有实在意义。不译。
索引
女包每年,
关键词翻译的方法
1.替换法。即将文言文里的实词,翻译为与之相对
应的现代汉语词语,一般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
词替换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对译要注意三
点:
(1)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一般保留所翻译的
文言词,让其作为翻译出的现代汉语的语素。如
“治”,译为“治理”,这样翻译比较准确。
(2)正确翻译古今异义词。功夫在平时,要记忆
传记文里常见的古今异义词。如,下车——官员
到任。
(3)多义词、活用词,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做出正确的翻
译,不可“硬译”。
立遣人诣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
俊不肯行。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高宗览立奏,叹
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以书趣光世会
兵者五,光世讫不行。金知外救绝,围益急。九月,攻东
城,立登磴道以观,飞炮中其首,左右驰救之,立曰:
“我终不能为国殄贼矣。”言讫而绝,年三十有七。众巷
哭。金人疑立诈死,不敢动。越旬余,城始陷。
“评分细则”确定三个关键词为得分点,必须结合语境,认真翻
译。(1)“趣”根据“上文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下
文“金知外救绝,围益急”,句意为催促刘光世救援赵立,因此
“趣”通”促”,解释为“催促”比较好。(2)会,根据后面
的宾语“兵”,还有前文的“督淮南诸镇救楚”,解释为“聚
集”。(3)讫,根据下文赵立孤立无援的情况,解释为“最
终”,“讫不行”译为“最终没有执行”,不行为古今异义词。
参考答案: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
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
参考译文:赵立派人前往朝廷告急。签书
枢密院事赵鼎打算派遣张俊去救援,张俊不肯
去。于是命令刘光世监管淮南各镇援救楚州。
高宗看了赵立的奏章,叹气说:“赵立坚守孤
城,即使是古代名将也不能超过他。”后来又
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
有执行。金军知道楚州外援断绝,更加加紧围
攻。九月,攻打东城,赵立登上石阶观战,飞
炮击中他的头部,周围的人急忙救他,赵立说:
“我终不能为国家消灭贼人了。”话说完而气
绝身亡,当时只有三十七岁。众人在大街小巷
里相聚号哭。金人怀疑赵立假死,不敢轻动。
过了十多天,州城才被攻陷。
2.保留法。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
词,保留那些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
谥号、年号、庙号、器物名、特殊称谓、专门术
语等,翻译时照搬即可。如“得楚和氏璧 ”,
“和氏璧”保留不译。
3.删削法。文言文中某些虚词,如发语词、衬音助
词、部分连词、句中助词等,在句子中只起语法
作用,无实在意义,可删去不译。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③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④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
翻译下列句子: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为事物所拘
束,而能够随世事的变化转变 (自己的想法)。
发语词,删去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删去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删去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助词,表停顿,删去
3.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译: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
译: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道它
的深度。
字字落实第二式: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
出的虚词删去。
3.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
去
4.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偏义复词,删去浅
落实文言句式的翻译
文
言
句
式 特殊句式
固定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倒装句
主谓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一、判断句
(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如: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如: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②所谓后洞也。
(4)“者”、“也”全不用。
如: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 秦,虎狼之国。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
(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如:①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一、判断句 2.用副词“乃”、“则”、“即”
“皆”、“耳”等表示判断。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环滁皆山也。
此亡秦之续耳。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一、判断句
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文言文中用“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一、判断句
各种类型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如是肯定判断
句 ,要用“是”;如否定判断句,要用“不是”。
4.用“非”、“未”、“弗”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
定的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方法点拨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
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在判断时,首先看其
标志:
①以“……者,……也”“……也”“……者
也”“……者,……”为标志。
②以判断动词“为”“是”为标志。(注意:“是”
一般作为指示代词“这”来使用,表判断的情况
相对较少)
③以判断副词
“
乃”
“即”“则”“皆”“诚”“悉”“亦”“素”
为标志。
④以否定副词“非”“未”“弗”“无”“莫”
为标志。
其次,对无标志判断句,要看其谓语是不是名
词或名词性短语。如“秦,虎狼之国”,“秦”是
名词,“虎狼之国”是名词性短语,对主语“秦”
做出判断。
判断句翻译时一般要译成“……是……”或
“……不是……”。当用副词加强判断时,翻译中
应把副词的基本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是”,如
“必”“亦”“即”“诚”“皆”“素”“乃”
可以依次译成“一定是”“也是”“便是”“确
实是”“都是”“本来是”“就是”。
巩固练习
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并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①(2015·湖南卷)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
喜奢好侈使然也。
译文:(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
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句式特点:“……者,……也”,判断句
②(2014·福建卷)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译文: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
句式特点:“……,……也”表判断
③(2014·北京卷)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译文: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
的。
句式特点:“此……,……也”表判断
④(2014·天津卷)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
曰:“此真读书人。”
译文:徐谦尊分条陈述利弊,呈报巡抚张公,张公看
了击节赞叹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
句式特点:“此……”表判断
二、被动句
1.用介词“于”、“受”、“受……于……“表被
动(“于”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二、被动句
2.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
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③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
二、被动句
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
作的主动者)或 “……为所……”表示被动。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④为婢仆所惑。(《柳毅传》)
二、被动句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文言文中较少见)。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
②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③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动词本身表示被动
①戌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②是时屈原既疏。(《屈原列传》)
方法点拨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辨识
被动句,一看标志词,如“见”“为”“于”“见……
于……”“为……所”“为所”等。(值得注意的是,文言词
“被”多为动词,“覆盖”“遭受”之意,很少表示被动)对
无标志被动句,只能从语句的结构或内容上去判定,如“洎
牧以谗诛”“戍卒叫,函谷举”“几以不纳死”。这类被
动句在形式上与一般的陈述句无区别,如从内容着手,进行
逻辑分析,就会发现李牧肯定是被杀,函谷关是被攻占,文
天祥不被接纳。只要能够理清句意,再联系上下文语境,不
难判断。
被动句翻译时一般要加“被”,或使用表被动的词语
表达,如“受”“受到”“遭到”等。表被动的介词“于”
有时省略,翻译时要注意识别并译出被动的含义。“被”
可以译成“受”“遭受”,尽可能按动词意义翻译;非常明
确作介词用的,才译成“被”。
巩固练习
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并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①(2014·江苏卷)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
尤不足当也。
译文: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讥笑谩骂,我懦弱
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句式特点:“为”表被动
②(2014·四川卷)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
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译文:王筠天性宽弘敦厚,不因有技艺才能而自视高人一
等,而且年轻时就有才华名望,在当时和刘孝绰一起被
(世人)看重。
句式特点:“见”表被动
三、省略句
1.省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
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廉颇为赵将, 伐齐, 大破之。廉颇廉颇 承前省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
入。”
公
蒙后省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
还…… 录毕, 走送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
“不
若与人。”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
甚急。”
余 余 余
余 余 自述省
孟子: 王
今日
之事
对话省
对话省
三、省略句
2.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
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为乐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 ,又请杨子之竖
追之。
追之
三、省略句 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 斗卮酒。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 以事。之
有志者,不随 以止也。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竖子不足与 谋。之 欲呼张良与 俱去。之
三、省略句
4.省介词。(较常见的是“于”、“以”,这些介
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当这个介宾结构作
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将军战 河南,臣战 河北。于 于
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
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
方法点拨
省略是文言文中最普遍的语言现象。省略
句最常见的是省略主语、省略动词或介词宾语
“之”以及介词“以”“于”等。
对省略句翻译的考查,在历年高考对句式翻
译的考查中题量是最大的。它要求考生在翻译
时补出省略的部分。
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并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①(2015·课标卷Ⅱ)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
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译文: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
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句式特点:省略句同时又是宾语前置句。“抱恨泉
壤”省略主语“我”和介词“于”,“何言”应
为“言何”,说什么
巩固练习
④(2014·安徽卷)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
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译文:在资历老、声望高以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
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
结权贵。
句式特点:省略主语
⑤(2014·江西卷)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译文:(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
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句式特点:省略主语和宾语
⑥(2013·课标卷Ⅱ)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
引进。
译文: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
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
句式特点:“竟不引进”省略主语
②(2015·四川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
译文:学习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别人),而担心不
能立志,所以说羡慕骏马的马,也就能成为骏马这
一类的马;仰慕颜渊的人,也就能成为颜渊这一类
的人。
句式特点:省略句,判断句
③(2014·湖北卷)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译文:老百姓有人拉着吴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
称,(吴德基)也不责怪。
句式特点:“弗责也”前省略了主语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一般排列
一般句子由主语和谓语构成,并不是每
个句子都有相同的句子成分,谓语动词是
及物动词,后面一定要有宾语,谓语动词
为不及物动词,后面没有宾语。
同学做作业。
主+谓+宾
1.谓语前置
(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
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
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
1.甚矣,汝之不惠!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3.渺渺兮予怀
方法点拨
一般情况下谓语是放在主语后面的,但在
文言文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为了强调和突
出谓语的意义而将它放到句首,这就是谓语前
置,也叫主谓倒装。主谓倒装在高考翻译题中
极少碰到。翻译时按“主+谓”的顺序调整。
巩固练习
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不腆鄙邑。(《崤之战》)
译文:我们小城不富裕。
②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老百姓说我吝啬,应该啊。
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否定词+宾+动
①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②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B.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宾(疑问代词)+动
①良问日:“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2.宾语前置
C.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介词宾(疑问代词)+介+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③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
④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D.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介+动
①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②夜以继日(成语)
E.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宾+之(是)+动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③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
窃符救赵》)
④唯利是图 (成语)
方法点拨
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最为复杂,
有三种类型: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二是疑问句中代词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如“沛公安
在”“不然,籍何以至此”等;三是用“之”
或“是”把宾语提前,如“夫晋,何厌之
有”“无乃尔是过与”等。判定宾语前置
句既要结合语意,又要结合其标志词语。
宾语前置句翻译时按照“动(介)+宾”
的顺序调整;翻译第三种类型,把“是”“之”
去掉,宾语移后即可。
巩固练习
翻译下面的语句,并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①(2015·课标全国卷Ⅰ)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
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
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
功的可能。
句式特点:“金人虽不吾索”,宾语前置句,“不吾
索”应调整为“不索吾”
②(2014·重庆卷)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
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译文: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
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句式特点:“何难之有”宾语前置
③(2013·山东卷)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
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
自见者。
译文:章三益具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
近时,他曾经树起旗鼓,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他
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
句式特点:“自见”宾语前置
④(2012·四川卷)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
译文: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
呢?
句式特点:“奚以”介词的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A.格式:中心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B.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C.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3.定语后置
D.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
欤?(《五人墓碑记》)
E.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
赵太后》)
方法点拨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
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
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
后,且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如“……之……”“……
之……者”“……者……”。辨析时,只要抓住这
些标志词语,再加上语意理解即可。
定语后置句翻译时一般把定语调至中心词前。
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照“中心词+中(里)+定语+的
(名词)”的格式翻译。
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并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译文:刚到达乡里,亲戚朋友问寒问暖表示庆贺的
人很多,肩挨肩,脚跟脚。
句式特点:“之问寒温表庆贺者”后置
②(2014·湖南卷)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
之,征予为之记。
译文:与徐孟祥结交的官宦、乡绅,都写诗来歌咏
赞颂雪屋,并招请我为它作记。
句式特点:“之交于孟祥者”后置
巩固练习
③(2014·辽宁卷)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译文: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
没有执行。
句式特点:“五”后置
A.格式:动+以+宾。
①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②覆之以掌。(《促织》)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B.格式:动+于(乎)+宾
①而相泣于中庭。(《齐人有一妻一妾》)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4.状语后置
C.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②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D.省略了介词的状语后置句,格式:动+宾
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
记》)
4.状语后置
方法点拨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
动词之前,或主语之前,做句中或句前状语;
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却经常放在谓语动
词后用作补语,翻译的时候,习惯上把它当作
状语,因此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状语后置或介
词结构后置。辨析时,要抓住两种情况:一是
“于”字结构后置。如: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鸿门宴》)。二是“以”字结构后置。如: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庄暴见孟子》)
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结构把后置
的介词结构调至状语的位置。
巩固练习
翻译下面的语句,并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①(2015·安徽卷)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
钱自污。
译文:(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
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句式特点:省略句,句首省略主语;“誓于神”,介词
结构后置;“不以一钱自污”,宾语前置
②(2014·安徽卷)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
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译文: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
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
人。
句式特点:“于安徽”后置
③(2014·江苏卷)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译文: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
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句式特点:“于知道者”后置
④(2014·天津卷)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译文: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
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
句式特点:“于生民”后置
⑤(2014·浙江卷)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
恐不及。
译文:(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
门第低微的人中推荐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
句式特点:“于寒素中”后置
固定句式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
词性的词组合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
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
经久不变。熟练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收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正确地进行文
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它的分类可按表达
语气的种类分为五种:
五、固定句式
2.表疑问。“……如何”、“奈何”、“若何”、
“奈若何”等格式。
3.表反问。 “不亦……乎”、“何以……为”
等格式。
4.表感叹。“何其……”、“一何”等格式。
5.表测度等。“得无……乎”、“与其……孰
若……”等格式。(其实算是疑问)
1.表陈述。“有以”、“无以”、“有所”、
“无所” “比及”等格式。
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并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①(2015·湖北卷)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
言乎?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先于我
了,我怎么能不说说呢?
句式特点:“然则”,既然这样,“乌得”,怎么
②(2015·湖北卷)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
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
译文:如果舍弃了不足以成就名声,而得到了不足以
构成罪行,那么他对于锥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
所算计。
句式特点:“不足以”,“有所”
巩固练习
③(2015·天津卷)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译文: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
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句式特点:“曷为”,为什么“曷为”,为什么
④(2015·浙江卷)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译文: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
更优先的呢?
句式特点:“孰……于”,相比之下哪一个
⑤(2014·山东卷)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
奈何从儒生游也?
译文: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
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句式特点:“奈何……也”
⑥(2014·大纲卷)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译文: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
定不会死人呢?
句式特点:“况……乎”
⑦(2014·湖北卷)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
译文: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为
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
句式特点:“何……耶”
⑧(2014·湖北卷)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
驴耶?
译文: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
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
句式特点:“宁……耶”
⑨(2014·江西卷)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
耶?
译文:(众鸡)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
(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
句式特点:“奚为……耶”
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及翻译方法
1.何所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
压缩。可译为“所……的(人、事、物)是什么”。
2.何如
①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
事物的性状。可译为“怎么样”。
②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比……怎么样”。
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3.然则
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
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4.是以(以是)
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同义结
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
故”“以故”。
5.有所……、无所……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
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或“无”的宾
语。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
的(人、事、物)”。
6.有以……、无以……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
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可分别译为“有用来……
的(人、事、物)”、“没有用来……的(人、事、物)”。
7.……孰与(若)……
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只表示比
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表示比较之
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
况,还可以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
“与其……不如……”。
8.……之谓也
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结构。其中“之”是
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
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可译为“说的
就是……”。
9.如……何、若……何、奈……何
都是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或某事的固定结构。
其中“如”“若”“奈”是动词,含有“对付”“处
置”“办理”的意思;“何”是补语,作“怎么”“怎样”
讲;中间插入的成分作“如”“若”“奈”的宾语。可
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样”。
10.何以……为、何……为
都是表示询问或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何”是疑
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
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前者可译
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
“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11.唯(惟)……之(是)……
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含强调意义。其中“唯
(惟)”是限定范围的副词,可译为“只”;“之(是)”是标志
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可译为“只+谓语动词+前置宾
语”。
12.何……之有
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含反问语气。其中
“何……”是宾语,“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有”
是谓语动词。可译为“有什么……”。
13.不亦……乎
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亦”没有实在意义,只
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句末“乎”可用“哉”“邪”等疑
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不是……吗”。
14.得无……乎
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它的语气比较委
婉,且略带测度性。句末“乎”可用“与
(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
“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
不……吗”。同义结构还有“得毋……
乎”“得非……乎”等。
15.无乃……乎
表示测度疑问的固定结构。它表示出来
的语气是委婉的。句末“乎”可用“与
(欤)”“耶”等语气词替换。可译为“恐怕(只
怕)……吧”“莫不是……吧”。同义结构还
有“非乃……乎”“不乃……乎”等。
特殊句式翻译法
1.调整法。把文言句中的判断句、被动句、倒装
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
介宾结构后置句)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判断句:“……者,……也”要调整为现代汉语
的判断句“……是……”
被动句:“……为……所”要调整为现代汉语的
被动句“……被……”
⒉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后置)
主意未能定下来,想找一个可以出使
回复秦国的人,未能找到。
⒈夫晋,何厌之有?
倒装:晋,有何厌?(宾语前置)
译: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
翻译下列句子:
1.豫州今欲何至?
译:刘豫州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2.甚矣汝之不惠!
译:你不聪明太严重了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句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
壮的筋和骨头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
• 2.补充法。文言文中的省略句,为使译文准
确、通顺,翻译时应将某些省略了的成分
先补上,然后再翻译。
翻译下列句子: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
译: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怪的蛇,它黑色的
底子,白色的花纹,它接触到草木,草木全都枯
死;咬到人,没有能够抵抗得住的。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
省略主语:蛇
省略兼语:之,
他
蛇 草木
3.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
省略宾语:之,他
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
白王。
译: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
郭生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省略宾语:之,代纸
修辞手法的翻译
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
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指
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典例1:翻译下列句子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译:误入污浊的官场,一离开就是三十年。
借喻:喻指边疆
借喻:喻指污浊的官场
(一)比喻的译法: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
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典例2: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兰亭集序》
译:虽然没有音乐齐奏的盛况。
借代:代指做官的人
借代:代指音乐
(二)借代的译法:用直接点明借代本体的
方式进行翻译。
典例:翻译下列句子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译: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
会(决)战。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委婉:会(决)战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
己安身立足呢?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的死
(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三)委婉的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
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
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
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典例4:翻译下列句子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
1.秦时明月汉时关 。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
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译:精通五经六艺。
4 .通五经,贯六艺
(四)互文的译法:互文又叫“互文见
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
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
合二为一。
修辞手法翻译方法小结
意译法(修辞还原法)。在文言文中,有些
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采用直译法难以表达
原文的意蕴,只能采用作为辅助的意译方式。
翻译文言文的标准是:
“信”:真实,准确。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
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被攻破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恰当,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信 达 雅
翻译题型总结(一):文言翻译的原则
“雅”:生动、优美、有文采。努力译出原文的风格。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凭借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凭借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达”:通顺,流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及语言表达习惯,没有语病,努力做到文从句
顺。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
不遗漏,也不能多余。关键词的翻译
方法能保证字字落实。
直译:
意译: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
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文
言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翻译方法能保证
文从句顺。
翻译题型总结(二):文言翻译的种类
例如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要达到的目的看,文言文翻
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
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增;
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
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
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留
调
补
贯
删
换
字
句
翻译题型总结(三):文言翻译的方法
留
调
补
贯
删
换
字
句
翻译题型总结(三):文言翻译的方法
高中必背古诗文天天读
(十三)《念奴娇·赤壁怀古》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的
英气勃发的句子是: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
的角度,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
景象的语句
是: , , 。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
句子是: , , 。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
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
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
是: , 。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
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 , 。”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
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的句子是“ , , ”。
7.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
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遥想公谨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