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训:(新高考题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论据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训:(新高考题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论据类

ID:692302

大小:53.1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5-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训:(新高考题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之论据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当下诗坛,同质化的平庸作品随处可见,好诗、大诗却屈指可数。诗坛很热闹,诗歌很寂寞。新诗似乎就在 于它的无限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地书写那些与大众无关的个人体验的“艺术”,就是在语言上没有审美标准的任 性的“艺术”。 其实,诗抒发的情感是艺术情感: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而不是原生态的情感,个人身世的琐碎情感 不具备入诗的资格。以自己独特的嗓音唱出与众人相通的人生体验,才是优秀的诗人。诗歌史上的优秀诗人几乎 都不是只热心守护自己心灵,总有家国情结,“心事浩茫”。 诗是无言的沉默,无声的心绪,无形的体验,以言来言那无言,以开口来传达那沉默。诗家语是一种诗人“借 用”一般语言组成的诗的言说方式。一般语言一经进入这种言说方式就发生质变: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 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内视语言。用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 致的讲话”。 中国诗歌讲究“苦而无迹”,也就是高明的诗人是不会把自己的写诗之苦传染给读者的,相反,诗人总是想 方设法让读者最容易、最轻松、最愉悦地走进自己深邃的诗歌世界。诗人之苦带来读者之易。 (摘编自吕进《必须重建写诗的难度》) 材料二: 为何至今现代新诗的地位还难以“定于一尊”呢? 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采用单音单字的“字思维”,能充分释放汉语诗歌的弹性蕴藉;以意 境为最高美学,极易滋养、美化人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 等等。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 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如果是放 在星象上来看,古典诗歌属于高峰期后的“熟透”阶段,能量发生巨大耗散而趋于收缩;现代新诗则尚处生长期 的氢燃烧阶段,充满活力,不断扩张,蓬勃生长。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新诗唯西方诗马首是瞻,到 20 世纪 90 年代,甚至出现了“翻译体”诗歌,直到 21 世纪初叶,才逐步出现更具自主性的对西方现代诗歌的改造。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 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 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使出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 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 歌的差距。 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和形式语言,创造新 的诗歌范式。百年的探索和实验,在无数次争议中也不断沉淀着与古典时期、浪漫时期有别的新质素。比如,更 丰富地挖掘了精神与肉身的存在感,更娴熟地运用潜意识、意识流、智性、交感等成分,强化了隐喻、象征、荒 诞、戏剧性乃至后现代的拼贴、装置、跨界等技巧,加深了与普通大众的联系与交融……这些新质素或多或少都 参与到本土新诗的发展进程中来,逐渐化为百年新诗的血肉。在这个意义上,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 新的小传统,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耿耿 于怀于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新诗至少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前端是属于实验探索性的新异追求,其中的成功果实会沉淀为自身营养,以继 续分蘖推进;中间的广大地带属于融会性的“老少皆宜”,是经过较长时间积累下来容易被接受的基本盘面;而 后拖部位则属于那些老化的“过去时”,是早期遗留下来的稚嫩、夹生,需要加以扬弃。只有分门别类对待,才 能避免在接受学上“一刀切”。重要的是,三大板块还得面对时代、历史、社会、美学等多重维度的审视。如果 笼统地作非黑即白的评价,新诗只能要么漆黑黯淡,一无是处,要么光芒万丈,异常刺目。 (摘编自陈仲义《新诗百年:如何接受,怎样评价?》) 材料三: 胡适当时提倡白话诗,不赞成“抽象的写法”,提出要用“具体的写法”,创造出一种“逼人的影像”。他 接受了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意象派诗的现代影响,却丢掉了意象派主张的意象呈现而避免直白地追求诗歌现代性 的灵魂。梁启超 1922 年在清华学校关于古典诗歌研究的长篇讲演稿(《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里,第 一次尝试用西方文学研究的方法,用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三种观念,去梳理中国古典诗歌,肯定了 自《楚辞》开始,至李商隐诗这一脉系的象征诗的艺术价值和神秘美的意义。1926 年,周作人反对新诗过于透 明,像玻璃球一样,缺少余香和回味,提出了如何将西方诗的“象征”与中国传统诗的“兴”融合起来,寻找新 诗发展道路的构想。20 世纪 30 年代初,戴望舒提出这样的美学诉求:诗“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诗的 传达应当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泄漏隱秘的灵魂”的“吞吞吐吐的东西”,它的动机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 自己之间”。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关于“朦胧”以及“看不懂文艺”的争论,到 80 年代以来关于朦胧诗 的争论,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面对文学艺术乃至诗歌的出现,作为阅读者和接受者,应该调整和转变已经 习惯于阅读“明白清楚”的文学作品的心态,对于那些更复杂、更含蓄、更富蕴藉的作品,由兴趣的单一而走向 多元,感觉上由远离陌生而接近熟悉,审美上由不懂、拒绝而走向认知、接受,使自己从情趣与习惯上“不拒绝 陌生”,经过不断地熏陶和养成,提升对于这类有深度“余香和回味”美的作品接受理解的审美能力。 (摘编自孙玉石《新诗十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情感不同于原生态情感,诗人应热心守护心灵,注重家国情结,但个人身世情感不应入诗。 B.新诗是充满活力的新“制式”诗歌,对其接受与评价,应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出发。 C.材料一所讲的新诗的“无限自由”和材料二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两者本质上是不同的。 D.胡适提倡用“具体的写法”创造“影像”,所以他的新诗作品都应属于材料二中说的“老少皆宜”的一类。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采用的是“字思维”,以意境为最高审美,新诗如果过于直白地表达,会缺少蕴藉含蓄的美感。 B.古典诗歌已趋于收缩,而新诗更具生长力,世界诗歌总体优势不该是评价参照,而应看到新诗有自身的小传 统。 C.梁启超借鉴西方文学研究方法,肯定了自《楚辞》开始,至李商隐这一脉系的象征诗的艺术价值和神秘美的 意义,周作人也主张将西方诗的“象征”与中国传统诗的“兴”融合。 D.阅读者和接受者应该调整和转变心态,从情趣与习惯上不拒绝陌生,只有在新诗阅读中,才能提升自身审美 能力。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在古代,采诗和献诗是“知得失,自考正”的重要手段,学诗、知礼可谓人生之大事。 B.诗歌史是一部不曾停止的诗体的演变史,中国诗学传统并没有因白话新诗的出现而中断,而是得到了更新。 C.新诗需要一套符合现代汉语特点的审美的、诗艺的标准,既要有别于古典诗歌,又要摆脱西方现代诗歌的范 式。 D.古诗形式是先在的,要义是在自律中体现自由,而新诗形式有所创新,要义是始终保持住自由和自律之间的 平衡。 4.材料二中关于百年新诗的评价,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5.整合材料中的观点,分析概括优秀的新诗应该具备的特点。 【答案】1.C 2.D 3.C 4.材料二采用设问的形式,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原因。第一段,提出论题;第二段,论述与古典 诗歌相比,新诗还未成熟,尚处于生长期;第三段,论述人们习惯于以世界诗歌精粹“总和”为参照评价新诗, 使新诗自我矮化,拉大了与世界诗歌的差距;第四段,论述人们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无视新诗“自 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 5.①应表现与大众联系交融的新题材、新内容;②语言要含蓄蕴藉,富有音乐性和弹性;③抒发经过淘洗的社 会情感和家国情怀;④娴熟地运用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 【分析】 1.A 项,“但个人身世情感不应人诗”错误,由“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而不是原生态的情感,个人身 世的琐碎情感不具备人诗的资格”可知,选项说法绝对,并非所有“个人身世情感”都不应人诗,而是其中的“琐 碎情感”。B 项, “应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出发”错误,由“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自身小传 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耿耿于怀于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可知,选 项与文意不符。D 项, “所以他的新诗作品都应属于材料二中说的‘老少皆宜’的一类”错误,由材料二最后 一段“中间的广大地带属于融会性的‘老少皆宜’,是经过较长时间积累下来容易被接受的基本盘面”可知,“老 少皆宜”是根据成熟度和接受面来界定的,将胡适的新诗简单地归为此类是不恰当的。故选 C。 2.D 项,“只有在新诗阅读中,才能提升自身审美能力”错误,由“面对文学艺术乃至诗歌的出现,作为阅读 者和接受者,应该调整和转变已经习惯于阅读‘明白清楚’的文学作品的心态……提升对于这类有深度‘余香和 回味’美的作品接受理解的审美能力”可知,作者强调的是“文学艺术乃至诗歌的出现”,选项中“只有在新诗 阅读中,才能提升自身审美能力”的说法太绝对。故选 D。 3.材料二主要分析的是现代新诗的地位,依据此观点加以分析即可。A 项,由“在古代,采诗和献诗是“知得 失,自考正”的重要手段”可知,选项是单纯谈古代诗的社会地位,与新诗的地位无关。B 项,由“中国诗学传 统……而是得到了更新”可知,选项是谈诗学传统,与新诗的地位无关。D 项,由“古诗形式是先在的,……而 新诗形式有所创新,……”可知,选项是从古诗与新诗的形式方面进行比较,与新诗的地位无关。故选 C。 4.解答此类型题,一般先浏览材料,梳理文本结构;然后结合文本内容来分析概括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材 料二中关于“百年新诗”的评价主要在文本的前四段。 由第一段“为何至今现代新诗的地位还难以‘定于一尊’呢?”可知,文章首先提出问题,然后第二、三、四段 从三个方面分析原因。由第二段“如果是放在星象上来看,古典诗歌属于高峰期后的‘熟透’阶段,能量发生巨 大耗散而趋于收缩;现代新诗则尚处生长期的氢燃烧阶段,充满活力,不断扩张,蓬勃生长”可知,把新诗与古 典诗歌进行比较,论说新诗尚处于生长期,还未成熟。第三段中提到人们习惯于将世界诗歌精粹“总和”和新诗 进行对比,无形之中将新诗矮化,从而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即对新诗的评价不客观, 有所偏颇。第四段中提到人们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出发,无视新诗的“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 即忽视新诗的特点。 5.由材料一中的“新诗似乎就在于它的无限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地书写那些与大众无关的个人体验的‘艺术’, 就是在语言上没有审美标准的任性的‘艺术’”可知,新诗的题材、内容应与大众密切相关。 由材料一中的“其实,诗抒发的情感是艺术情感: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而不是原生态的情感,个人身世 的琐碎情感不具备人诗的资格。以自己独特的嗓音唱出与众人相通的人生体验……总有家国情结,‘心事浩茫’” 可知,新诗应抒发经过淘洗提高的社会情感和家国情怀。 由材料二中的“更丰富地挖掘了精神与肉身的存在感,更娴熟地运用潜意识、意识流、智性、交感等成分,强化 了隐喻、象征、荒诞……这些新质素或多或少都参与到本土新诗的发展进程中来,逐渐化为百年新诗的血肉”可 知,新诗应注重熟练地运用多种形式和表现手法。 由材料一中的“一般语言一经进人这种言说方式就发生质变: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 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内视语言”可知,新诗语言要含蓄蕴藉,富有音乐性和弹性。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10 题。 材料一: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 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 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 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相比较而言,精神快 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认为应该更加 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 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 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 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 “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 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 的精神境界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 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 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 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 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 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 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诸 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 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 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 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 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研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 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 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摘编自黄亚果《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 材料二: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 源(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 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 多的人所奉行。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 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 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 旦将资源占有当作幸福本身,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 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 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 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人就会 发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 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懑,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聊,于是又会追求更多、更强烈的欲望的满 足,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幸福呢?或者说, 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 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和创意。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 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 (摘编自江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的言论虽各不相同,但其观点完全一致。 B.材料一引用《礼记•大学》名言,说明了个人发展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 C.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后者危害程度大于前者。 D.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容易导致人生和社会问题。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重要内容,但与之相较,精神快乐更重要。 B.在先秦诸子看来,只要真正认清幸福的本质,领略精神的高贵,就会自觉修身行道。 C.追求物质欲望满足的人,必然会导致心理的恶性循环,让心灵不堪重负。 D.将资源占有当作幸福本身和人生目的来追求的人,会成为贪欲的奴隶。 8.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北京快递小哥刘阔起早贪黑、风雨无阻,2019 年送出去 5 万多件包裹,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虽然一直 奔波在送快递的路上,但是他觉得特别骄傲。 B.有人谈退休后的理想时说:只要有几位能常相聚的老友,有一位长相厮守的老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老巢”, 有一份稳定的劳保,余生足矣! C.习近平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 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D.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静成说:“幸福从哪里来?解决疾病,让病人好转,会 获得难以言表的幸福感。” 9.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的主要特点及其好处。 10.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的联系。 【答案】6.D 7.C 8.B 9.主要特点:先破后立,破立结合。好处:增强了对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这两种幸福观的批判性, 使作者的观点态度更加鲜明。 10.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部分观点基本一致。材料二中,“自由的发展”是指人要摆脱对资源、物质等的贪 欲的控制广全面的发展”是指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和创意。这与材料一 中的先秦诸子“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的幸福观一脉相承。 【分析】 6.A 项,“但其观点完全一致”分析错误,材料一中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的言论各不相同,所表达的观点 也不完全一致。B 项,“说明了个人发展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于文无据,材料一第 3 段说的是《礼记• 大学》“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C 项,“后者危害程度大于前者”分析错 误,文中没有对二者的危害程度进行比较,只是说后者较于前者“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故选 D。 7.C 项,“追求物质欲望满足的人,必然会导致心理的恶性循环,让心灵不堪重负”理解错误,材料二第 4 段 表述为“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原文有“唯一”的前提限制,选项没 有,故此项扩大了范围。故选 C。 8.B 项,此人的幸福观与材料二的观点不符,不能作为论据。此人认为“只要有几位能常相聚的老友,有一位 长相厮守的老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老巢’,有一份稳定的劳保,余生足矣”与作者提倡的“通过奋斗而获得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幸福观不符。故选 B。 9.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式的类型等。材料二开头列举了两种幸福 观,然后指出“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盾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 并分别论述二者的危害性,最后指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这样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增强了对两种不正确幸福观的批判性,使作者的观点态度更加鲜明。 10.解答此类题要在理解各材料大意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结构层次、作者行文思路,找出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部分观点基本一致。材料一从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志向和责任三方面探讨幸福内涵, 论述了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在当今的重要启示意义。材料二主要论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 的观点。材料二最后一段说“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 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和创意”,这与材料一中先秦诸子“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 精神快乐”的幸福观一脉相承。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材料一: 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在下个世纪可能面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崛起,这些机器人的智力可能超过人类。 据霍金教授称,与其担心谁来控制人工智能的问题,人类更应该担心的是,人工智能到底愿不愿意受人类控制。 他曾向人们发出警告: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绝,甚至可能在接下来的 100 年之内就将人类取而代之。他 说道,我们的未来是一场不断增长的科技力量与人类使用科技的智慧之间的竞争。 霍金和埃隆·马斯克共同签署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人类不应任由人工智能发展,而不加以控制:如果 不对智能机器严加控制,人类的前景可能会相当晦暗。 人工智能潜在的好处是巨大的,但人类在享受研究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时,必须努力避免其可能引致的风险。 例如,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失业。而从长期来说,一旦人工智能的智力超过了人类,它们就 可能产生反抗,不按程序设定行事。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想法行动。 (摘编自叶怡萱《霍金称人工智能可能在 100 年之内取代人类》) 材料二: 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但也有人认为它使人类摆脱劳动的束缚,由此人类将得到彻 底的全面解放。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 从技术本质来说,人工智能无非也是人类的一种技术发明与创新。马克思认为各种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无非是 人体器官的延长。技术哲学的奠基人恩斯特•卡普认为人类的各种技术发明、创新都是对人类自身器官的模仿, 是人体器官的投影。由此可以说,任何技术从其根源与本质来说都是对人体器官的模仿,目的都是代替人体器官, 减轻人体器官在劳动中的艰辛程度。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本身,与过去的各种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既然技术的本质都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投影,最终目的都是替代人类劳动,那么为什么人们对过去的各种技 术习以为常,对人工智能技术却忧虑不安?在工具技术时代,各种工具仅仅取代了人类作为工具性的肢体;在机 器技术时代,各类机器不但代替了人类的工具功能,而且还战胜了人类的有限气力。如果说工具和机器还仅仅取 代人的体力劳动,那么智能机器则因为其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取代了人类的脑力劳动,这样劳动工具和劳动者合 二为一,人类的劳动功能被彻底取代。工具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可依仗体力和智力生存;当机器出现的时候,人 类还可以依仗智力生存;而智能机器出现后,人类将会彻底被取代,人类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再有,从历史来看,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或进步,总会有一部分人的劳动或工作被新技术所取代,因此不得不 面临转型。这种转型对文化水平高、能力强的人群来说当然问题不大,但对文化水平偏低、适应能力较差的一类 人来说并非易事。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必然会给大部分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目前依然是按劳分配的 体制下,失去了劳动机会也就失去了分配财富的机会,因此人们在人工智能大潮逐渐逼近之际就自然表现出不安 和担忧。 但是,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彻底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任何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 都是减轻或取代人类劳动,让人类从以往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将工具、动力和智力三位一体,能够 自我学习、自我决策、自动控制,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人类不知疲倦地生产出巨大的财 富,人类由此可以摆脱劳动对人类的长期束缚,有可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全面解放的梦想。不被劳 动束缚的人类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从事过去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人类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 值和意义。 (摘编自黄欣荣《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挑战及其应对》) 材料三: 带有发动机的机器是人工体能技术的典型代表。人工体能技术在刚刚出现时,也引起了震恐效应。可以说, 今天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之所以存在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主要在于人们担心人类智能不如人工智能时人 工智能会超出人的控制,人类无法再驾驭和支配人工智能。这里且不说人工智能在高级阶段是否能具备真正的“智 能”,即使真的超过了人类智能,就像目前的智能计算机在记忆、计算和图像识别能力上已经远超于人,但我们 并未感到失去了对人工智能的支配。再借鉴人的体力和人工体能的关系来看,各种机械的“体能”早就替代并超 越了人的体力,但人类并未因此认为已经不能支配人工体能技术了。可以说经历了初期的那些对机器的恐惧性感 受和认知后,今天我们看到人类对于人工体能技术的态度日趋理性和冷静,这无疑也是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使 用中我们将再度经历的认知提升。 将来当人的一切工具性职能都被人工智能替代之后,人专司于如何使用和支配各种人工智能器具,甚至对人 工智能的哪些功能需要开发、哪些功能不需要开发,抑或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将会达成透彻而成熟的认知, 从而将“失控”的风险降到最低。人和智能机器的这种新的分工,正是保证无论多高端的人工智能器具都将受制 于人的基础。人工体能和人工智能都是人工的技术,它们是否失控的问题,也是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 (摘编自肖峰《从人工体能看人工智能》)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力会超过人类,霍金和埃隆•马斯克认为应该严加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 B.当智能机器彻底取代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后,人类将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C.材料二阐释了材料一中霍金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使人类实现全面解放的梦想。 D.材料三认为后期人们对待人工智能技术会像如今对待人工体能技术—样理性和冷静,与材料二的观点一致。 1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和恩斯特•卡普的观点告诉我们,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本质上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投影。 B.人工智能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由此有更多闲暇享受生活和全面发展。 C.人工智能短期内会带来失业或转型问题,但从长期看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无须工作,共享社会财富。 D.人工智能技术利弊共存,在具体的研究和使用中人类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人工智能受制于人。 1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人类在自然面前有很多无法控制的因素,于是通过创造工具来提升自己对自然的控制能力。” B.“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智能的凝聚和体现,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会形成一种异己的力量来威胁人类。” C.“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类通过劳动来获取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源,而且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来分配 劳动成果。” D.“人工智能与其说是挑战了人类劳动的神圣地位,还不如说解放了人类劳动,并推动人类劳动向真正的自由 复归。” 14.材料二在论证上是如何体现严密性的?请简要说明。 15.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应从哪些方面化解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 【答案】11.B 12.C 13.D 14.结构方面: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表达方面:①使用“既然”“再有”“但 是”等衔接语,使结构浑然一体;②使用“一部分人”“从长期来看”“可能”等限定语,使论证语言严密。 15.①个人应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能力,应对失业或转型问题;②人类未来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 值和意义;③以人类对人工体能的态度类比,人类对人工智能会日趋理性和冷静;④人和智能机器新的分工,让 人工智能受制于人,避免失控。 【分析】 11.A 项,“将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力会超过人类”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第 1 段说的是“这些机器人的智力 可能超过人类”。C 项,曲解文意,材料二与霍金的观点不一致,材料二重点在于通过分析使人们树立信心,不 必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恐慌。D 项,曲解文意,材料二、三观点不一致,材料三主要阐述如何对待人工智能。故选 B。 12.C 项,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不被劳动束缚的人类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从事过去想做而没有机 会做的事情,人类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知,并不是让人类无须工作,且文中也未提到 共享社会财富。故选 C。 13.D 项,突出了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这与材料二的观点是一致的。A 项,是证明工具的产生的必要 性。B 项,是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的评判,与材料二谈的人工智能的作用不同。C 项,分析的是人类与动物的 最大区别,与材料二相差甚远。所以只有 D 项可以支持材料二的观点。故选 D。 14.材料二共分为五段。第 1 段,结合“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可知,这是提出问题。第 2 段分析人们为什么对人工智能恐慌。第 3 段是从另一个层面分析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冲击,分析人们恐慌的原因。 这两段是分析问题。第 4 段分析为什么人们不必恐慌害怕,得出人工智能对人类有益的结论。这是解决问题。 体现严密性还可以从词语使用上看,比如使用“既然”“再有”“但是”等衔接语,使文章论证逻辑严密;使用 “一部分人”“从长期来看”“可能”等限定语,使论证语言准确、严密。 15.解答此题,首先是从原文中找到引起人们忧虑的原因或人工智能出现后人们的积极态度及做法。如由材料 二第 4 段中“从历史来看,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或进步,总会有一部分人的劳动或工作被新技术所取代,因此不 得不面临转型但对文化水平偏低、适应能力较差的一类人来说并非易事”可得出第一条。结合材料二最后一段“不 被劳动束缚的人类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从事过去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人类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 的价值和意义”可得出第二条。结合材料三第 1 段“可以说经历了初期的那些对机器的恐惧性感受和认知后, 今天我们看到人类对于人工体能技术的态度日趋理性和冷静,这无疑也是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中我们将再 度经历的认知提升”可得出第三条。结合材料三最后一段“人和智能机器的这种新的分工,正是保证无论多高端 的人工智能器具都将受制于人的基础”可得出第四条。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20 题。 材料一: 回顾和展望需要明确坐标,认准方向。铁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就是我们所处的历史坐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坐标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我们正处在亘古未有的伟大变革之中,时代和人民召唤着伟大的诗歌作品,新时代,诗歌何为,诗人何为,这就 是这次会议的主题。在新时代,诗歌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如何以精品奉献人民,如何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传 统、现当代诗歌传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走向最广大民众的生活和心灵,这其中有太多的课题需要我 们去面对、去探讨、去寻求解答。中国诗歌是属于人民大众的,也是为了人民大众的。当前,在广袤的祖国大地 上,时代奔涌向前,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着震古烁今的实践,正在创造着我们民族的光明未来。与人民在一起,以 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就是要为这个时代写下心灵的图谱,提供 精神的能量。这意味着我们的心要广大,我们的心里要有充沛的光和热。这光和热来自我们对民族光明未来的信 念和承担,来自我们对时代的方位和主流的深刻体察,来自我们对人民的喜怒哀乐的感同身受。相信新时代的中 国诗歌一定能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以卓越的创造迈向悠久辉煌的中国诗歌传统中又一个群 峰耸峙的壮丽境界。 (摘编自黄尚恩《全国诗歌座谈会在京开幕》) 材料二: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秦立彦重点谈论了她对新时代和人民性的理解。她说到:当代中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 来看都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样态,写作题材层出不穷,但人民的丰富生活在文学领域是存在空白的。实际上,在 很大的“人民”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是人民内部的分子,每个人都写好自己熟悉或深知的部分,总体就合成一个 大的时代的画卷。 《北京文学》副主编师力斌认为:新时代诗歌需要在观念、视野、经验等方面展开,需要是诗的而非新闻, 是自由的而又讲究音乐性,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是先锋的又是有分寸的,是大众的又是优秀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四平从新时代青年诗人创作的角度,谈了他的几点建议。他表示: 新时代中国青年诗人要有坚定的诗歌自信、主动作为,使自己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大 胆的创新精神,写出自己的诗歌,写的再开阔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张慧瑜将目光放在了“群众诗歌”或“劳动诗歌”上,他认为: 劳动者的写作也是新时代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工人诗歌的底色,其实是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延续,在工 人诗歌中,物化和工人的日常生活被密切契合起来,日常生活和诗歌语言达成了非常恰当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诗歌网《新时代诗歌座谈会在北大举行》) 材料三: 杜甫诗歌中人民性的产生是有其社会根源的。 1.诗可以怨。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如果从儒家的诗教观念 来理解,诗应该是可以怨的。也就是遇到失意不快之事,可以抒发自己心中的怨意和牢骚。但是历代统治者总希 望诗人能够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不希望他们以诗来讽刺和揭短;而在有些政治斗争复杂、官场倾轧频繁、政治 风向不明的情况下,诗人如果一味抒发心中的怨情,便很容易横遭杀身之祸。历朝历代大兴“文字狱”正是如此。 然而,相比较而言,唐代的政治环境是比较宽松的,至少诗可以怨,诗人不论在生活上、政治上遭受打击后 都可以发牢骚,抒写失意之情表达心中的不快。在唐代统治者看来,政治上失败是一回事,写事、写诗抒发感情, 表达怨意是另一回事,二者不受必然关系的影响。写诗应该是自由的,诗“可以怨”这在唐代已成风气。 2.对政府官僚腐败现象可以讽刺谩骂。对官府剥削和贪官污吏的讽刺谩骂,在《诗经》中的《硕鼠》等诗中 的数量急剧增多。而在唐代这方面的诗歌更多,一是与唐代的现实官僚腐败分不开,二是与唐代宽松的政治环境 和较为自由的的诗歌创作空间分不开。杜甫无疑是这一方面杰出的代表,他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著名的诗句以及一系列痛斥官府腐败和同情民生疾苦的诗篇,对唐代乃至整个中国诗坛曾发生过十分深远的影响。 3.对帝王的讽刺和作诗的宽松环境。帝王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政治权利的象征,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 时,能否对君主的贤愚发表意见,能否对君主进行讽刺,更能看出一个朝代在政治上的开明和宽松程度,也更能 说明这个时期文学创作自由空间究竟达到怎样的程度:杜甫对唐玄宗好武开边,发动不义战争和残暴的兵役制, 以及给广大农村带来的凋敝景象给予了严厉的谴责和痛斥,这种大胆斥责君主的诗,在唐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杜甫并没有因写讽刺皇上的诗而遭到政治上的打击,或是下狱问罪,可见唐时宽松的作诗环境。 4.君主重视诗集的印行,甚至包括政敌的诗。唐代对诗歌创作的宽松环境和对诗人的宽容,不仅表现在对诗 歌内容题材的不加限制,同时也表现在诗集的整理和印刻上。在唐代不论你的政治态度和立场如何,哪怕曾经反 对过朝廷,只要你有诗歌方面的才华就不会被埋没,甚至皇帝也会亲自出面下令整理。上官婉儿虽被唐玄宗所杀, 但时过三年之后,唐玄宗又亲自下令搜集整理、编辑她遗留的诗文,并令宰相张说作序。 (摘编自刘国安《试论杜甫诗歌中人民性产生的根源》)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尚恩认为与人民在一起,以人民为中心,就能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成就诗歌创作的辉 煌。 B.秦立彦重点谈论了她对新时代和人民性的理解,她认为当中国人民的丰富生活没有在文学领域反映出来。 C.唐代出现的讽刺谩骂政府官僚腐败现象的诗歌数量很多,这说明唐代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比别的朝代多。 D.杜甫严厉谴责唐玄宗发动不义战争和推行残暴的兵役制,皇帝并没有因此打击杜甫,这体现了唐朝政治的开 明。 17.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时代诗歌需要在观念、视野、经验等方面展开,要区别于新闻,讲究音乐性,也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 B.工人诗歌将物化和工人的日常生活密切契合起来,日常生活和诗歌语言结合得很好,体现了现实主义诗歌精 神。 C.在政治斗争复杂、风向不明的情况下,诗人如果无所顾忌地抒发心中的怨情,便遭遇杀身之祸,“文字狱” 就是这样。 D.唐代对诗人很宽容,对诗歌内容题材不加限制,还重视整理编辑诗集。唐玄宗杀了上官婉儿,却又下令搜集 整理其遗作。 18.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支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杜甫《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敢攀顶峰的雄心气概及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B.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登高》即是 如此。 C.杜甫冒死投奔肃宗行在,想在新朝干一番事业,认为罢相房琯事关重大,上疏以为“罪细,不宜免大臣”。 D.在《丽人行》中,诗人淋滴尽致地描绘了玄宗所宠幸的杨氏兄妹的穷奢极侈和手可热的嚣张气焰。 19.材料三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20.唐代产生了伟大的诗歌,当今时代能够创作出伟大诗歌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6.D 17.C 18.D 19.①采用总分的结构,从四个角度论述杜甫诗歌中人民性产生的社会根源;②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唐代 与大兴“文字狱”的朝代对比突出唐代政治环境的宽松;③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运用杜甫斥责君主没有遭遇政 治打击及唐玄宗下令给上官婉儿整理遗作等材料进行论证;④运用引证法,引用孔子的话说明诗歌“可以怨”。 20.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坐标上为诗人指明了方向;②当今正处在亘古未有的伟大 变革之中,时代和人民召唤着伟大的诗歌作品;③领导、专家认识到了“人民性”的重要性,主张与人民在一起, 以人民为中心,对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④中国进新时代,写作题材层出不穷;⑤新诗经过百年的探索、发 展,继承了传统精华积累了足够的经验;⑥当今时代诗人有宽松的作诗环境。 【分析】 16.A 项,“就能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错误。原文“相信新时代的中国诗歌一定能够无愧于时代、无愧 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相信”可知这是未然时态,由此可知,过于绝对。B 项,“她认为当中国人民的丰富 生活没有在文学领域反映出来”错误。原文是“人民的丰富生活在文学领域是存在空白的”。C 项,“唐代出现 的讽刺谩骂政府官僚腐败现象的诗歌数量很多,这说明唐代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比别的朝代多”错误。原文“在 唐代这方面的诗歌更多,一是与唐代的现实官僚腐败分不开,二是与唐代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较为自由的的诗歌创 作空间分不开。”于文无据。故选 D。 17.C 项,“在政治斗争复杂、风向不明的情况下,诗人如果无所顾忌地抒发心中的怨情,便遭遇杀身之祸,‘文 字狱’就是这样”错误。原文是“在有些政治斗争复杂、官场倾轧频繁、政治风向不明的情况下,诗人如果一味 抒发心中的怨情,便很容易横遭杀身之祸。历朝历代大兴‘文字狱’正是如此。”文中是“便很容易横遭杀身之 祸”,选项说得过于绝对。故选 C。 18.D 项,“在《丽人行》中,诗人淋滴尽致地描绘了玄宗所宠幸的杨氏兄妹的穷奢极侈和手可热的嚣张气焰” 错误。通过阅读材料三,可知材料三的观点是“杜甫诗歌中人民性的产生是有其社会根源的:一是诗可以怨;二 是对政府官僚腐败现象可以讽刺谩骂;三是对帝王的讽刺和作诗的宽松环境;四是君主重视诗集的印行,甚至包 括政敌的诗。”《丽人行》反映的是穷奢极侈和炙手可热的嚣张气焰,能证明唐代政治环境宽松。故选 D。 19.首先,从结构上上看:属于是总分的结构,文章开头以“杜甫诗歌中人民性的产生是有其社会根源的”为 中心论点,总领全文;接下来文章从四个角度即:“诗可以怨”“对政府官僚腐败现象可以讽刺谩骂”“对帝王 的讽刺和作诗的宽松环境”“君主重视诗集的印行,甚至包括政敌的诗”来论述杜甫诗歌中人民性产生的社会根 源。结构明晰,层次清楚。其次,从论证方法上来看:在第 1 个角度中,将唐代与大兴“文字狱”的朝代进行 对比,来突出唐代政治环境的宽松,采用的是正反对比论证;同时又引用孔子的话来证明分论点“诗可以怨”, 采用的是引用论证。在第 2 个角度中,列举了杜甫斥责痛斥官府腐败的诗句来论证“对政府官僚腐败现象可以 讽刺谩骂”,采用的是举例论证。在第 3 个角度中,列举了杜甫斥责君主没有遭遇政治打击的事例来论证“对 帝王的讽刺和作诗的宽松环境”,采用的是举例论证。在第 4 个角度中,列举了唐玄宗虽杀了上官婉儿但又下 令给上官婉儿整理遗作等材料的事例来论证“君主重视诗集的印行,甚至包括政敌的诗”,采用的是举例论证。 20.本题要回答“当今时代能够创作出伟大诗歌的因素”,答案主要集中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之中。材料一主要 是从政治方向角度来谈诗歌的创作;材料二主要是从实际创作及经验角度来谈诗歌创作。如: 材料一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坐标上为我们 指明了方向。”可知,有正确的方向。“我们正处在亘古未有的伟大变革之中,时代和人民召唤着伟大的诗歌作 品,新时代,诗歌何为,诗人何为,这就是这次会议的主题。在新时代,诗歌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如何以精 品奉献人民,如何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传统、现当代诗歌传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走向最广大民众的 生活和心灵,这其中有太多的课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探讨、去寻求解答”可知,我们恰逢其时,时代和人民召 唤着伟大的诗歌作品。“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着震古烁今的实践,正在创造着我们民族的光明未来。与人民在一起,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就是要为这个时代写下心灵的图谱,提 供精神的能量”可知,主张与人民在一起,以人民为中心。“这光和热来自我们对民族光明未来的信念和承担, 来自我们对时代的方位和主流的深刻体察,来自我们对人民的喜怒哀乐的感同身受。相信新时代的中国诗歌一定 能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以卓越的创造迈向悠久辉煌的中国诗歌传统中又一个群峰耸峙的壮 丽境界”可知,诗人要对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并且继承了传统精华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有希望创造又一个 辉煌。 材料二中,“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秦立彦重点谈论了她对新时代和人民性的理解”可知,领导、专家认识到了 “人民性”的重要性,“当代中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来看都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样态,写作题材层出不穷”可知, 写作题材层出不穷。另外,我们处于社会主义的和平时期,所处社会环境比杜甫那个时期,创作环境更为宽松。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5 题。 材料一: “笔记”二字,本指执笔记叙而言。由于南北朝时崇尚骈俪之文,一般人称注重辞藻、讲求声韵、对偶的文 章为“文”,称信笔记录的散行文字为“笔”。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 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所以后人就总称魏晋南北朝以来“残丛小语”式的故事集为“笔记小说”,而把其他 一切用散文所写零星琐碎的随笔、杂录统名之为“笔记”。至于以“笔记”两字作书名,则大约始于北宋的宋祁, 他著有《笔记》三卷。 笔记的特点,以内容论,主要在于“杂”:不拘类别,有闻即录;以形式论,主要在于“散”:长长短短, 记叙随宜。因此,凡是较为专门的著作,如人物传记、专谈一时一类事实的书、专述地理古迹和记行的书以及家 训、语录之类的札记,都不在笔记之列。 古代笔记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呢?归纳一下从魏晋到明清的笔记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是小说故事类 的笔记。始魏晋迄明清的志怪、轶事小说,从晋干宝的《搜神记》、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到清纪昀的《阅 微草堂笔记》、王睁的《今世说》都属于这一类。第二是历史琐闻类的笔记。始魏晋迄明清的记野史、谈掌故、 辑文献的杂录丛谈,从晋人伪托汉刘歆的《西京杂记》、唐李绰的《尚书故实》到清王士禛的《池北偶谈》、褚 人获的《坚瓠集》等,都属于这一类。第三是考据、辨证类的笔记。始魏晋迄明清的读书随笔、札记,从晋崔豹 的《古今注》、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戴埴的《鼠璞》等到清钱大昕的《十驾斋养 新录》等,都属于这一类。 这里的第一类,即所谓“笔记小说”,内容主要是情节简单、篇幅短小的故事,其中有的故事略具短篇小说 的规模。二三两类,则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经史子集、典章制度、风俗民情、轶闻琐事以及神鬼怪异、医 卜星相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内容极为复杂,大都是随手记录的零星的材料。这两类只能算作“笔记”,不宜称 为“笔记小说”。但这样分作三大类,仍难周密。因为笔记一体,本来以“杂”见称,一书之中,往往兼有各类, 如《封氏闻见记》于考据之外,并记故实;《梦溪笔谈》亦不专重辩证而兼及艺文杂项;甚至像《阅微草堂笔记》 为追踪晋宋的志怪小说而间杂考辨;《池北偶谈》为记掌故、文献的杂录,也列有“谈异”一门,语及鬼神。这 样为之分类,就不免有顾此失彼之感。其实古代的历史与小说,有时亦难分界限。像《世说新语》所写的人,都 是历史上有名的真人,而所记的事,则大出于传说。因此这部书既可以算作小说,也不妨称为历史,实际兼跨小 说、历史两类。把它入于小说故事项下,不过是姑从一般的看法来分。此处归纳古代笔记为三大类,也无非粗举 大凡而已。 (选编自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 材料二: 笔记小说在中国不断得到承继与发展,虽代有沿革,而其基本面貌与体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共 同的。从形式上看,大多短小简洁,为人们茶余饭后消遣之物,其历史地位与其他小说式样在当时的地位大体相 当。从叙述风格上看,笔记小说多采用速写式的散文格式,不叙述人物事件的全貌,而是撷取一二关节,作速写 式的刻划,或点到为止,或就二三小事稍作渲染,却能给人以较深的感触。从题材的选择与处理来看,古笔记小 说多采用冷静写实的方法,多叙写事实传闻,陈名指实,诙谐多趣,如得六朝人物品藻清淡之助,又合于士人褒 贬臧否之心。士人逞才炫学,对世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多采用笔记小说的形式。再从欣赏格调上看,可谓雅俗 兼容。说它雅,是因为它多为士大夫所作,渗透着他们的欣赏趣味,掺杂着他们的闲情逸致:说它俗,是因为笔 记小说处于消遣地位,它的写作初衷是为逞性娱情,广见闻,大部分作品是由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加工而来,故 显得口语化色彩很浓,平易而亲切,所谓“文不甚深,事复有趣”,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新时期以来的笔记小 说大体上继承了古代笔记小说的这些特点,同时,作为变化了的时代的产物,又有新的发展,在短小的篇幅中富 有厚实的内涵。在艺术表现上,有明显的散文化和诗化色彩,作者行文走笔充满调侃的意味,艺术韵味似淡而实 浓;在作品中,作者还着意于对民俗民情的细致描绘,并以似不经意的简略勾划,写出人物的民族性格等。 (选编自周献珍《试论新笔记小说的文体特点》) 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笔记”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笔记”与“笔记小说”区分开来,广义的“笔记”包含了 “笔记小说”。 B.“笔记”可以分为小说故事类、历史琐闻类和考据辨证类三种类型,各个类型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区 别。 C.笔记小说从魏晋南北朝至今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它的基本面貌、体制以及基本特点相对稳定,没有发生过 变化。 D.作为士大夫逞才炫学,表达观点的产物,笔记小说风雅别致,充分体现出他们的欣赏趣味,表现了他们的闲 情逸致。 2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笔记”名称的由来,可知“笔记”的写作无需讲究辞藻、对偶,信笔记录,不拘形式。 B.“笔记”记录了社会生活,然而内容缺乏真实性,这一缺点使得它无法成为研究历史的依据。 C.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受到了民间故事的影响,语言平易亲切,这些特点有利于它的普及和传播。 D.与旧笔记小说相比,新笔记小说的内涵更为厚实,艺术韵味更加浓烈,民族风格也更为突出。 23.根据材料一内容,结合《三峡》一文,下列选项中直接证明郦道元《水经注》不是“笔记”的一项是( ) A.注重遣词造句,不是信笔记录 B.刻画山水全貌,不是点到为止 C.语言雅致清丽,不够通俗亲切 D.专述水文地理,内容不够繁杂 24.《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简要分析它的艺术特点。 附: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 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笔记小说”进行了介绍,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21.A 22.B 23.D 24.①形式短小简洁。②截取陈元方幼时与来客对话的场景,做速写式刻画,生动再现事件经过和人物风貌。 ③用冷静写实的方法叙写陈元方的故事,表达对“信”与“礼”的看法(作者对元方的褒扬,告诫人们要诚实守 信,以礼待人)。④语言口语化,平易通俗。 25.材料一介绍了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品,笔记小说中虚构与历史难分界限。 材料二介绍了笔记小说的主要特点,以及新笔记小说对旧笔记小说的继承和发展。 【分析】 21.B 项,选项中“各个类型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错误。原文材料一第四段在介绍完“笔记”的三 种类型后说到,但这样分作三大类,仍难周密。因为笔记一体,本来以“杂”见称,一书之中,往往兼有各类。 此外,第二段介绍“笔记”的特点时也说到笔记的特点,以内容论,主要在于“杂”;以形式论,主要在于“散”。C 项,选项中“没有发生过变化”错误。原文材料二“笔记小说在中国不断得到承继与发展,虽代有沿革,而其基 本面貌与体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共同的。” D 项,材料二“士人逞才炫学,对世事表达自己的观 点,也多采用笔记小说的形式。”可见笔记小说是士人逞才炫学表达观点的一种途径方式,而非逞才炫学表达观 点的产物,所以选项中笔记小说“作为士大夫逞才炫学,表达观点的产物”错误。材料二“说它雅,是因为它多 为士大夫所作,渗透着他们的欣赏趣味,掺杂着他们的闲情逸致”,可见笔记小说只是渗透掺杂着士大夫的审美 情趣,选项中“笔记小说风雅别致,充分体现……”中“充分体现”一词程度过高,错误。故选 A。 22.B 项,材料一第四段“其实古代的历史与小说,有时亦难分界限。像《世说新语》所写的人,都是历史上有 名的真人,而所记的事,则大出于传说。”可见历史与虚构结合是“笔记”的特点而不是缺点,“无法成为研究 历史的依据”也于文中无据。 故选 B。 23.D 项,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凡是较为专门的著作,如人物传记、专谈一时一类事实的书、专述地理古迹和 记行的书以及家训、语录之类的札记,都不在笔记之列。”《水经注》属于较为专门的著作,专门记录郦道元对 水文地理的考查结果,所以不属于笔记。故选 D。 24.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中“笔记小说”特点的归纳和理解能力。解题时首先需要根据文章内容确定《世说 新语》属于“笔记小说”,然后归纳出“笔记小说”的特点。 根据原文材料二的内容,概括“笔记小说”的特 点有:形式上短小简洁;叙述风格上采用速写式的散文格式;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采用冷静写实的方法;欣赏格 调上雅俗兼容。结合此四个特点分析《陈太丘与友期行》,①故事内容短小,但叙述要素齐全,故事内容完整, 在形式上表现出了短小简洁的特点。②在故事的叙述中,没有描写陈元方及来客的外贸着装等内容,只截取陈元 方幼时与来客对话的场景,对话内容简洁明了,通过对话做速写式刻画,生动再现来客不守时的事件经过,同时 刻画了来客鲁莽无礼的性格特征和陈元方聪颖仁慧、知书达理的性格特征。③用冷静写实的方法叙写陈元方的故 事,面对来客粗鲁无礼的问话,陈元方不骄不躁的回答,抓住实质,击中要害,从诚信和礼貌两方面回应了来客, 表达陈元方对“信”与“礼”的看法(作者对元方的褒扬,告诫人们要诚实守信,以礼待人)。④语言运用到了 “在不”“非人哉”等口语化词语,无生僻难解字词,读起来通俗易懂。 25.材料一首先写了什么是“笔记”,以及“笔记”的种类范畴;再写了内容上“杂”,形式上“散”的特点; 然后逐一介绍“笔记”的三大类型,分别是小说故事类的笔记、历史琐闻类的笔记、考据、辩证类笔记;最后结 合《梦溪笔谈》《阅微草堂笔记》等示例论述了“笔记”“杂”的特点,客观分析了三大类型之间相互交错,没 有明确分界这一情况。 材料二首先介绍了“笔记小说”在形式上短小简洁;在叙述风格上采用速写式的散文格 式;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采用冷静写实的方法;在欣赏格调上雅俗兼容这四个特点,然后分析了新笔记小说继 承了旧笔记小说的这些特点,同时为了适应时代变化,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在艺术表现上,有明显的散文化和 诗化色彩,作者行文走笔充满调侃的意味,艺术韵味似淡而实浓;在作品中,作者还着意于对民俗民情的细致描 绘,并以似不经意的简略勾划,写出人物的民族性格等。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