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说“行”八校联考作文题 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圣哲说:“生活中,总是有毒蛇在引诱着我们。”所以你的世界一直在教你说“不”,
以免那些毒蛇会来侵害你。可是渐渐地,你说“我不听”,学会了放纵;你说“我不
关心”,学会了倨傲;你说“我不想跟你做朋友”,学会了无情;你说“我不想读书
了”,学会了退缩……
对,你可以说“不”,你有这个权力。也许你觉得这很酷,但是,孩子,你也要明
白,你也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
其实生活是个大花园,连毒蛇也喜欢在花底下晒太阳。因此,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
说“行”反而更可贵。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
啊。孩子,我们谈谈吧。
这是一位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假如你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读了信之后,你想跟她谈
些什么呢?请据此写一封回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试卷参考答案评析】
答案如下:
★材料是一段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
话引发出来的作文,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需要抓住“这就是担当”分析,语
段主要讲“担当”。“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败敢
于承担责任”这是担当的一些表现。“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魄力,更是一种精神”主
要讲“担当”的内涵。本题主要围绕“担当”审题立意。
[评]
这段审题,过于简单。具体表现:
★只抓“担当”,是不完全的。
★母亲信上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说不,内涵的变化;妈妈希望孩子说“行”。关键,
在于信上所说的“行”的具体内容——期待、建议、友谊、责任、困难……,不仅仅
只能用“担当”来搭配的,此其一;对建议说行,可以认为是一种虚心的接纳;对友
谊说行,可以认为是“分享”,这与“我不想跟你做朋友”的无情是相反的,此其二。
由此观之,只归结为担当,是缩小了范围。
★在概括说“不”时,还有一段话,更是直指答案分析的不全面:“但是,孩子,
你也要明白,你也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仅以“担当”做核心,显然是说不
通的。让人怀疑分析者——根本没有看懂材料的意思。以此评卷,无异于屠杀佳作!
★试卷配了范文,而范文应是病文。见下文[不合情境]
【再审题】
1、回信必对母亲信件有所回应,对于这个作文题目来说,母亲信件的主要内容如
下:
①“说不”内涵的变化:由对“诱惑”说“不”,变为对“建议”说“不”;
②“妈妈的希望”:懂得说“行”。
③说不与说行,妈妈更希望后者。
——作为子女,应该母亲上述内容要作回复,不是写训导,而是与母亲交流思想。
这就是情境意识的体现。
[不合情境]下
面是参考答案附的范文
文 1:妈妈,您说的对。墙角的花,因为担当起血泪的洗礼,才会有惊叹的美丽;
海燕因为担当起了海浪的拍打,才会有“天高任我飞”的雄姿;傲梅因为担当起了风
雨的考验,才会有“唯有暗香来”的清高淡雅……担当,使世界充满力量;担当,让
美丽多了一份铿锵。
担当是时代的呼唤,承载使命要担当。“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多少
次思绪飘飞到汨罗河畔去寻找屈原伟岸的身躯孑然独立,又多少次感触于《离骚》的
悠悠爱国深情而无法自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舍己为天下苍生”,
令人尊重;鲁迅先生“血荐轩辕”的担当,赋予了他以生命做匕首、作投枪的勇气;……
[评]这是典型的不合情境,加线部分这是在和妈妈交流吗?这是和妈妈说话的语气
吗?不像,虽然前面有“妈妈,您说得对”,但文段像是做上政治课!
[试比较]
下面是注意了情境的内容。
文 2:您说,说“行”很可贵,这自是正确的。但生活繁芜复杂,对一切都说“行”,
岂不是随风逐流,丧失自我?所以,我想和您谈谈如何说“行”的问题。
生活就像巧克力,意外亦有新滋味。私以为,应该向生活中的“意外”说“行”。
听到“意外”二字,您是否要吓一跳?其实,我说的“意外”,是指生活中不期而遇
的东西;可能是困难,也可能是惊喜;可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可能是来自他人
的期待。生活中充满了意外,如果一昧拒绝说“不”,将失去多少的快乐与色彩!对
一份惊喜说“行”,我就获得了一份快乐,对一份困难说“行”,我就获得了砥砺自
我,不断成长的机会。妈妈您看,对生活中的“意外”说“行”,我就得到了多姿多
彩的生活和逐渐的成长,这是不是您所期待的呢?您觉得这样说“行”对吗?
[评]文 1 和文 2 比较,我们可以感觉到文 2 才是在与母亲交流,文 2 才是回应母亲
写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