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写作名师课堂:写作知识的开发――以《社戏》为例
以《社戏》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写作的程序性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这次写作实践是
结合本单元的仿写训练进行的。近年来,对鲁迅先生的文字是越来越能嚼出它的好滋味了,
但怎么让学生也能嚼出好滋味来,我认为仿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手段。
一、片段仿写
我选取的是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平常学生在叙事的过程中,心理描写极其简单,总
是一语带过,他们不知道怎么样详尽细腻地写出自己的心理状态。
《社戏》中有两处心理描写非常出彩。
【片段一】
①总之,是完了。②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
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③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④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⑤到晚饭时候,外祖
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⑥
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⑦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
息而且表同情。
这一处主要写“我"因无法去看社戏而沮丧、难受的心情。这处心理描写用了一百多字
来渲染,它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我的经验是,要想让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得逐句分解,
再提炼出角度或方法。学生给每一句话标上序号后,我让他们思考每一句分别是从什么角
度来写"我"的心理的。
一番交流后,总结如下:
①先慨叹一句,表达失望至极。②再想象一幕,伙伴们看社戏的场景。③两笔"我"的
动作。④母亲的反应。⑤外祖母的反应。⑥伙伴们的高兴谈论。⑦我的反应和伙伴们对"
我"的同情。
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出这一处心理描写的“心法":
一句慨叹+一幕想象+两下动作+几人反应+一处对比
【片段二】
①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
还以为船慢。②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
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这个片段着重写“我"坐船去看戏的迫切心情。段中没有一个词直接写自己的急切,那
具体怎么表现的呢?
分析:①先写船行之快,"我"却还以为船慢,反差中烘托出心情的急切。②看见村庄便
以为是表演社戏的赵庄,看到几点火,便以为是戏台,这种本能的联想和猜测,很自然的
流露出"我"看戏的心情之急切。
归纳总结两处心理描写的知识:
(一)先直接描写心理。可以直接慨叹,也可以使用修辞形容,比如文中的“我的很重的
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用夸张和对比来写出轻松快活的心情。
(二)再间接描写心理。方法有:①写自己的动作或语言。②利用联想、想象或猜测的场
景来折射当下的心情。②用他人的反应来衬托自己的心情。③将他人的反应和自己作对比,
凸显自己的心情。④用现实情境和自己内心的反差来烘托心情。
这样总结出来的就是程序性知识。我提醒学生记在笔记本上,每次写作前都要温习一
下,反复运用,直至灵活自如。
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我还编成了以下口诀:
直接表达先慨叹
妙用修辞描心田
一言一行心意传
联想想象衬眼前
他人反应多侧面
不同心情对比显
明晰了写作知识,就可以让学生牛刀小试,检验一下成果。我让学生先确定好背景和
心情主题词,利用上面总结出来的“法式”写一段心理描写(不少于 5 句,学的法式尽量全
都用上。)
【学生习作】考试一结束,我心里就哇凉哇凉的――完了完了,这次彻底考砸了!中午
回到家,我没像往日围着妈妈没完没了的闲聊,只是埋头做作业。吃午饭的时候,妈妈看
我吃的少,也察觉了,安慰说:“一次考不好,没什么大不了,就算是一次补缺补漏的机会。
"可我心里还是像压着块石头一样难受。下午一进班,看见成绩好的同学都聚拢一块,高高
兴兴的讨论着试卷内容,并预测各自的分数和排名。我的同桌拍了我一下肩,笑嘻嘻地说:
“我上午发挥的不错,你呢?"我推开他的手,不说话,默默地坐在窗边。窗外一片绿意葱
茏,阳光洒在教学楼的墙面上明亮亮的。可惜,明亮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二、全文仿写
全文仿写仿什么?仿写鲁迅先生的叙事艺术,即怎样把事情写得一波三折。
产生这个仿写训练的念头,还是在备课的时候。当时看到课后练习一要求用四字短语
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心里就琢磨:编者的意图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熟悉内容,提炼语言
吗?一篇文章写八件事,未免太多了,而读者读起来并不觉得厌烦,反而兴致盎然。能把
这么多事件一线串起且写得引人入胜,一定有特别的门道。自然就转入了对鲁迅先生叙事
技巧的探讨。一深入思考,眼前的文本便和以前所了解的故事创作法勾连了起来,这个发
现令我很兴奋。为了确保所记知识的正确性,我又专门查阅了美国写作研究者杰里.克里弗
所著的《小说写作教程》这本书,《社戏》完全贴合书里边所讲的写故事的"法门",不得不
感叹:鲁迅先生真是写故事的高手啊!
有了专业的写作知识在心里打底,在指导学生们写作的时候,就从容多了。
孩子们拟好标题后,我让他们把八件事情串联起来讲,自己在黑板上用抛物线呈现整
个事件的波澜。
当画出这个抛物线的时候,孩子们就很感叹:叙事真是一波三折呀。对呀,文似看山不
喜平,这样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才引人入胜嘛。怎样才能将故事写出一波三折?这时候
就顺势推出杰里.克利弗的一段话:"写作叙事作品的关键在于能够写好故事。好的故事包含
三个要素:冲突(愿望+障碍)、行动、结果。一个人遇到一个难题(冲突),他必须努力奋斗(行
动),于是成功了,或者失败了(结局)。冲突一旦解决,故事就结束了。"
我告诉孩子们,这一段话就揭示了故事写作的密码。我让学生对照这个叙事公式(愿望
+障碍+行动+结果=故事),看看《社戏》的故事讲述是不是符合这一个法则。
学生先分析前半段:先写"我"的愿望――想看社戏,接着是障碍:没有大船,去不成。怎
么解决这个难题呢?下面是行动,是双喜急中生智,想出了好点子。(我在此插说一句,谁
采取的行动,文章就着重表现谁。)然后愿望达成,大家欢欢喜喜的去看戏。
我接着分析后半段:按说故事也可以结束了,但后面又生出一个障碍——看到的戏并不
好看,令人困倦。于是又有了人物的行动――回来的路上,我和小伙伴们月下偷豆。这一
段是极有趣极欢乐的,也是全文叙事的高潮,弥补了前面看社戏的缺撼,也成为作者铭记
一生的记忆。后面是故事的“余波",但也含着“小冲突":六一公公发现了他家的豆被“偷”,
"小行动":双喜和六一公公的精彩对话,结局就是六一公公送豆。故事到此才落下完美的帷
幕。在前面充分的生动的叙事基础上,最后一段水到渠成的抒情议论,精妙无穷,令人回
味。
由此观之,《社戏》这一篇的叙事,愿望+障碍+行动+结果,此公式三次循环使用(两次
大循环,一次小循环),所以这么多的事件串联在一起,不仅不让人觉得繁杂,反而给人一
波刚平一波又起的感觉,这就是高明的叙事艺术。
我说,平时同学们写记叙文,最头痛的是写不出波澜。只要你们牢牢记住这个公式,
突出事情件过程中的障碍和行动这两个环节,文章就一定不会出现平铺直叙的毛病。实际
上,你仔细一想,生活中的很多事就像人生一样,没有一帆风顺的,都有冲突,即愿望+
障碍。还有个别同学,叙事时总写不够内容,500 字不能达标。有的同学说,经历过的事
情,时间一长,具体过程都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大体轮廓,所以就只能简单地写。那怎样
才能写得充实呢?这一点也好办,你可以在真实事件轮廓的基础上,像编剧一样,再设计出
具体的"障碍"和"行动",不过设计出的"障碍"和"行动"一定一定一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
合情合理,合乎人物性格,让读者有认同感,不能脱离现实,经不起推敲,让人一看就是
胡编乱造。事实上很多作家在多年后写的回忆性文章,事件的细节未必都是真实的,是他
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虚构,只要能够反映出现实生活,表现出人物的性情,又能够表
达出个人的真情实感,这就是对生活的艺术加工,叫做艺术真实。
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个叙事创作公式的印象,我又找来鲁迅先生的其他叙事性文章和他
们一起再次探究验证。
比如《朝花夕拾》中的《五猖戏》那篇文章。文章一开始写自己的”愿望”――想去
看五猖戏,可是遇到了”障碍”――父亲非要让自己背书,背不出来就不许去。作者采取
的”行动”是――痛苦地煎熬着背书,这里心里的波澜写得很形象。最后的“结果”是――
书背完了,但没有看戏的兴趣了。
再如写阿长买《山海经》那件事。“愿望”:我想得到山海经;“障碍”:远方族叔懒得找,
家里人不支持买;“行动”:阿长利用假期用自己的工钱去买;“结果”:书买来了,我非常感
动。
由此看来,叙事中设置的障碍,恰恰是用来表现采取行动的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风貌的,
采取行动的那个人物,最能体现出文章的中心。
通过这样反复的验证,学生对这个叙事密码印象深刻,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利用这个
公式去写自己升入初中以来最难忘的一件事,效果出奇的好,全班同学基本达标,都写出
了事件的波折。
这次成功的仿写训练,让我明白了怎样把写作的关键性知识教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
教师,一要不断地学习写作方面的专业知识,深化自己对写作的思考。二要善于从文本阅
读中发现写作的规律,提炼出写作的程序性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上手,从而获得写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