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师课堂:文本解读中的反向思维
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说是一位美国读者,读了钱钟书先生的
书后,十分敬佩,想要登门拜访。钱钟书先生在电话中婉拒了这位女士,理由是:“假
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先生的话不但
语言幽默诙谐,而且抓住了对方逻辑的立足点。双方逻辑做如下图示:
读者认为:书好看→需要拜访
钱先生认为:书好看→目的已达到→不需要拜访
针对同样一个立论点:书好看,钱钟书先生运用反向思维婉拒了对方要求拜访的
请求,而且让对方乐于接受。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反向思维是一件非常寻常的事情,
这就使得运用反向思维来解读“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显得尤为
必要。
一般来说,反向思维,也称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
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人们“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
矛盾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具体
到文本解读中,它就要求我们能够从文本的字面意思,向文本指向的矛盾对立面反向
思考,这样才能了解、掌握作者的真实思想,而不至于陷入逻辑的“混沌”,闹了笑
话。
其实反向思维本就是一个矛盾,我们运用反向思维解读文本,也就意味着作者运
用反向思维进行了创作。要想熟练掌握运用反向思维的方法来解读文本,我们就要要
了解作者可能在哪些情况下运用反向思维进行创作。
1、进行幽默而辛辣的讽刺、批判,以求加强讽刺批判的力度
为了在讽刺、批判中加强抨击的力度而运用反语,可以说是反向思维最常见的表
现形式了,这一方面最突出的代表是鲁迅先生的政论文章、时评文章等。比如《拿来
主义》中,作者批评国民党反动政府媚外求宠奉行“送去主义”,是这样说的:“当
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的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只“送去”
而不“拿来”,“家底”迟早要亏光,明明是坏事情,作者却说“也不算坏事情”,
说自己“丰富”,不禁让人联想到清政府“天朝上国,地大物博”的自欺欺人之语。
拿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不以为耻,还说自己“大度”。运用反语,短短的几句话,
可谓把国民党反动政府媚外求宠的丑陋嘴脸刻画地淋漓尽致,幽默的话语中蕴含着深
刻的讽刺。如果我们不能运用反向思维见出作者话中深意,不能意识到实行“送去主
义”将带来亡国灭种地严重后果,真的认为奉行“送去主义”“也不算坏事请”,那
就未免鼠目寸光,真成了 21 世纪的“阿 Q”了。
2、表现无法压抑的悲愤,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这方面仍然以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代表。如《纪念刘和珍君》中“当三个女子从容
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一句,用“文明人所发明的”来修饰“枪弹”,使人产生一种矛盾与困惑:代表进步
的“文明人”与罪恶的“枪弹”怎么会产生联系?运用反向思维就可以理解了:
枪弹,代表着掠夺与侵占→发明者应该是野蛮人
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了:原来“文明人”一词正是作者对自我标榜为“文明人”
却做着侵略罪恶勾当的西方列强的抨击!
再如“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
缕血痕抹杀了”这一句,“屠戮妇婴”乃是以强凌弱,军队“惩创学生”更是泯灭良
知、毫无人性之举,况乃“八国”乎?但是作者说“屠戮妇婴”乃是“伟绩”,“惩
创学生”是“武功”,如果直接理解,当然一团雾水。但转个方向,从反向的角度思
考,便会发现,这是作者的反语,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反动军人枪杀“和蔼的刘和珍
君”的悲愤,用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八国联军“惩创学生”与之作对比,“伟绩”、
“武功”已经够讽刺了,但在这些反动军警面前“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可
见反动军警、反动政府的凶恶残暴、灭绝人性。作者痛彻心扉,无法自已,只能反向
运作,用反语进行“表扬”,令读者读后拍案而起、扼腕痛惜!
3、古为今用,借他人典故写一己之感
这种情况在诗词中较为常见。诗词中经常用典,但当作者所处情境与古人相似,
但思想却不同甚至相反时,就极有可能使用反向思维的方式来用典。比如辛弃疾《水
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这句词化用了西晋张翰的典故。
张翰因为不愿卷入“八王之乱”,借口秋风起,思念家乡的莼羹、鲈鱼,辞官回乡。既
然历史上的张季鹰回家了,词人在此何必多问呢?直接理解行不通,逆向思考则茅塞
顿开:
西晋张季鹰→西风起→回家
西风起→没有回家→说的不是张季鹰→说的是自己
反向思考:历史上张季鹰已经回乡,词人在问谁呢?原来是以季鹰自比,说自己
没有归家。继续反向思考,我们还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此人为什么没有归家?因为
山河沦陷,有家难归;因为心忧天下,以身许国;因为壮志难酬,被困东南。。。。。。
可以说,辛弃疾反用季鹰之典,以他人归乡而自己“未归”传达出了深沉的情感,蕴
藉丰富。
4、欲使对方改变做法,带有刺激、激励的目的
此种状况发生的情形较为特殊,往往处于说话人一生中的重要节点,带有强烈的
目的性。例如方苞《左忠义公逸事》中,记载史可法听闻老师左光斗被阉党陷害,在
狱中遭酷刑将死,于是乔装打扮,“敝衣草屦”前去探视。结果老师发觉后大怒,骂
道:“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如果按正常思维思考,左公未免不近人情:他
人躲避唯恐不及,学生千辛万苦前来探视,正是“患难见真情”!为何还要痛骂呢?
但换个角度,逆向思维一番,左公心意也就了然了:
“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此是监狱,乃阉党势力所在→史可法来此,不仅救
不了老师,甚至可能因此遭殃→与阉党斗争的力量被削弱,国势日衰→痛骂学生,其
一是让学生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远祸避难;其二是寄希望于学生为铲除阉党做一些
实事,而不是在这里掉伤心之泪。
难怪左公言:“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左光斗先生当然不是
真的要“扑杀”史可法,运用逆向思维解读文本,左光斗对学生的爱护之情、保护之
义溢于言表,两位朝廷忠良的凛然形象也如在读者眼前。
当然,本文只是列举文本阅读中四种最常见的运用反向思维进行创作的例子做一
探究,以求通过对作者创作角度的研讨,挖掘其语言外衣下的思想实质。在语言文学
的天地里,我们还可以遇到其它的不同情况,但如果能借这几个常见的情形,使我们
在平时的文本阅读中培养出逆向思维的敏感性,相信很多“意料之外”的情节就能入
于“情理之中”而为我们所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