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 届高考作文时事评论及历史人物素材——一座城和一个国的命运交响
目录:
01 一座城和一个国的命运交响——“党的诞生地”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纪实
02 上海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把好建议转化为好政策好措施
人民群众“好声音” 城市治理“新引擎”
03 海阔天空 奋发有为(大湾区 大未来)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报道(下)
04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人民论坛
05 “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发展经验”(百名外国政党政要看中共)
——访土耳其爱国党主席佩林切克
正文:
01 一座城和一个国的命运交响——“党的诞生地”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纪实
来源:新华网 2021-05-19 16:25
新华社上海 5 月 19 日电 题:一座城和一个国的命运交响——“党的诞生地”上海建
设人民城市纪实
新华社记者姜微、周琳、吴振东、郭敬丹
1921 年,上海石库门,星火初燃。彼时中国山河破碎,旧上海租界林立、列强横行、
民生凋敝。
2021 年,浦江两岸生机勃发,气象万千。新上海正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昂
扬姿态奋进新征程。
百年回荡,一座城与一个国的命运交响。历经沧桑的上海,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
中心的深厚情怀,书写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初心之城
上海市兴业路 76 号,一幢古朴庄重的石库门小楼,人们四面八方赶来,心怀崇敬,守
信如一:面向党旗,在初心发祥地重温入党誓词。
“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这里是 9191.4 万名中国共产党
人的精神家园。”清晨,阳光洒在古朴如初的乌漆木门上,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动情地
说。
记忆翻涌穿越百年时空。1921 年,这幢小楼里亮起煤油灯光,13 位平均年龄 28 岁的年
轻人,一番热烈讨论后,向四万万同胞发出惊雷般宣告:我们的名字叫中国共产党!
抚今追昔,初心未改。
距离这里仅一步之遥的旧改基地宝兴里,2020 年底,居民们告别手拎马桶的“72 家房
客”生活,搬迁新居。“钻石”地段拆迁,各级党组织以脚力丈量,用“民生账”填平“市
场账”,一点点敲开居民“心门”。仅仅 354 天,这一旧改最硬的骨头实现 100%自主签约、
100%自主搬迁,创下上海大体量旧改新纪录。
从一座城,看一个国。近代以来,很少有城市像上海一样,如此深刻地见证泱泱大国的
苦难与辉煌。
1949 年之前,这座城市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和屈辱——《南京条约》后被迫开埠,列强
恣意横行;制造出中国第一支步枪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荒废了近 30 年;“远东第一大城市”
的迷梦被日寇铁蹄击碎;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经济崩盘……
同样在这座城市,点燃了扭转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星火。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
说,党的一大、二大、四大都在上海召开,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在此诞生,红色基
2
因深深镌刻入城市血脉。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贞和牺牲,陈延年、陈乔年将自己的生
命定格在风华正茂之时,李白等烈士倒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代代共产党人用生命兑现着庄
严承诺。
潮头之城
从一座城,看一个党。
从上海出发,中国共产党人一路秉承初心使命,保持奋斗姿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
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当年被质疑“搞经济只能得零分”“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的城市,
已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并正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姿态继续奋斗。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重要课题。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责
无旁贷成为共和国的“工业母机”。
1958 年,24 岁的技术员戚南强,接到一个“神秘任务”:与一群 20 多岁的年轻人一起
造火箭;2 年后,冲天“第一炮”在上海一片滩涂打响。自那时,上海一直是中国创新方阵
的“王牌”:第一辆国产轿车出厂,第一艘万吨轮起航,第一架国产大飞机冲上云霄……
1978 年岁末,伴着隆隆的轰鸣声,宝钢一号高炉打下第一桩,开启共和国现代化建设
新篇章。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批租第一块土地、出台第一项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第一个自
由贸易试验区……
1991 年,浦东开发开放驶上快速通道。
从一片阡陌农田变身为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30 年来,
浦东诞生了 55 个“全国第一”。如今,浦东自贸区打头阵,正引领全国 20 余个自贸区创新
“雁阵”,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理念、中国道路。
曾被冒险家视为“乐园”,劳动者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城市,如今已经成为“人民城
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典范。
45 公里滨江岸线“还江于民”,苏州河岸郁郁葱葱,人均绿化面积从一双鞋到一间房……
人人都有出彩机会,都能有序参与治理,都能享有品质生活,都能切实感受温度,都能拥有
归属认同,这座城市,诠释着人民城市的内涵。
未来之城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凝聚了上海城市精神的独特气质。2018
年在出席首届进博会开幕式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向全球热情推介“开放、创新、包容”的上
海城市品格。
这是上海最鲜明的气质,也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精神价值和共同追求。
历史航船驶入新时代,城与国的命运交响奏出全新乐章。
——向科技创新要动力。
首架 C919 大型客机一飞冲天,克隆猴“中中”“华华”呱呱坠地……一批标志性原创
成果竞相涌现,一批世界级科技设施迅速集聚。上海将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筑全球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向扩大内需要潜力。
“五五购物节”这一上海首创的大规模消费节庆活动,成为促进消费的有力引擎;进博
会“朋友圈”不断扩大,纽带更加紧密;致力于打造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双循环的战略链
接……上海不断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推动投资提效增能,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向改革开放要活力。
3
全面实行“一业一证”改革,城市品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推广至全国……上海
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率先试、出经验,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
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向数字化转型要爆发力。
摘获“世界智慧城市”荣誉,让群众一部手机走天下……上海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全
力打造国际数字之都。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上海这一党的诞生地,正奋发有为、奋勇争先,
谱写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宏伟篇章。
02 上海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把好建议转化为好政策好措施
人民群众“好声音” 城市治理“新引擎”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5 月 19 日 第 07 版)
本报上海 5 月 18 日电 (记者刘士安、巨云鹏)超大城市治理千头万绪,怎样才能精
细温暖、有序高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海的答案是:更全面、更细致、
更真诚地倾听和用好人民群众的建议。
“缺少针对老年人的营养定制菜谱,口味单一,菜品单一,仅能保证有的吃,但不一定
能吃得好。”两个多月前,市民陶丽萍致信人民建议征集信箱,希望根据老年人用餐特点,
选拔老字号餐饮企业共建“长者食堂”。
“这条建议有普遍意义,也反映了市民对城市治理温度的期待。”上海市信访办人民建
议征集处处长张俐蓉说,从 2011 年信访办承担人民建议征集职能以来,市民参与热情不断
提升,人民建议事项占信访总量的比例从 6.5%上升到 30%。
为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更好办理人民建议,去年 7 月,上海市信访办挂上了市人民建议
征集办公室的牌子,集纳“人民建议征集信箱”“市委领导信箱”“市政府领导信箱”及 12345
市民热线等多个渠道,建立起一个信息来源丰富、覆盖群体广泛的人民建议征集体系。
陶丽萍提的建议,通过人民建议信息直报机制,摆上了市领导的办公桌,同时被列为督
办件。上海民政、商务部门迅速对全市老年助餐服务情况开展调研,并提出有条件的老字号
企业加入老年助餐服务。
“群众声音是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蕴含着大量真知灼见。”上海市信访办主任、市人
民建议征集办主任王剑华说,人民群众的“好声音”,就是上海城市治理的“新引擎”。
去年,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共接收处理群众意见建议事项 2 万余件,内容涵盖经济社
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除向职能部门转递外,有 175 件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平均两天一件,
职能部门采纳率达 98.3%。全市 16 个区均设立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6100 多个村居实现“扫
码提建议”。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强调,要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
把群众的好建议转化为好政策好措施,更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为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上海就城市发展的重大话题主动征集人民建议。围绕制订
上海“十四五”规划,20 多位市民应邀与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不少切合实际的建议
被吸收写进了发展规划。包括这次征集在内,聚焦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热点,上海市人
民建议征集办与相关职能部门已开展联合征集 17 次。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在解决一大批具体
问题的同时,还推动相关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 150 余件。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上海深化人民建议征集工作, 促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更加精准
有效。在杨浦区,设立在黄浦江滨江岸线的 7 个党群服务站,都已成为人民建议的征集点。
“市民、游客有任何想法,哪怕只是一个台阶、一个标识的事,都可以提。”杨浦区人民建
4
议征集办主任孟涛说。
今年以来,已经有 1.5 万多条人民建议汇聚到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为进一步促进和
规范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列为今年的
立法项目,将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确立人民建议的重要地位,保障公民在人民城市建设中的参
与权、表达权。
03 海阔天空 奋发有为(大湾区 大未来)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报道(下)
本报记者 张 毅 王 尧 程 龙 林小溪《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5 月 19 日 第 02 版)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深圳湾公园里、香港维多利亚港湾旁、澳门大三
巴牌坊前、广州“小蛮腰”下……五四青年节当天,《我和我的祖国》这一共同的旋律在粤
港澳大湾区 11 座城市地标前响起。青春的脸庞充满朝气,湾区的发展日新月异,湾区青年
通过快闪表演唱出自己的爱国热情,也唱出对大湾区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广大港澳青年不仅是香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建设国家的新鲜血液。港澳青年
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好。要为港澳青年发展多搭台、多搭
梯,帮助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有利于青年成就
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港澳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对港澳青年的未来发展牵
挂在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为港澳同胞尤其是青年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带
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港澳同胞在大湾区开启了奋发有为的新篇章。
创新创业,“湾区梦”落地生根
天朗气清,站在深圳前海世茂大厦 45 层观景台远眺,前海深港合作区工地上一片忙碌
景象,10 公里外的香港清晰可见。
位于世茂大厦 36 层的深圳市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简称“来画”),目前在深圳
的 120 人团队中,香港同事占比近三成。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读大四的香港青年廖智鹏在这里
实习,“我计划毕业后来深圳工作,所以就先到来画实习。”廖智鹏细数着深圳吸引他的地方,
“深圳新兴产业多,机会多,居住环境好,身边的人都很友好;来画扁平化管理,发展空间
大;在这里实习还有交通补贴、住房补贴……”
“很多从事设计行业的香港青年非常愿意来深圳发展,我们今年计划通过‘前海港澳青
年招聘计划’招聘超过 100 名港澳青年,过去 3 个半月就收到 800 多份简历。”来画创始人
兼首席执行官魏博介绍,香港同事都受过良好的设计专业教育,在国际推广上能熟练使用英
语,承压能力很强,是公司的得力干将。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发展各具特色,成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实习就业的沃土。近年
来,针对港澳青年到内地就业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越来越完善。政府网站公开数
据分析显示,2019 年 2 月至今年 4 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陆续出台 231 部涉粤港澳大
湾区相关政策文件,其中就业创业占比 23%,是关注度最高的领域。
澳门大学法学院毕业的澳门青年何智伟在中山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中山市位于粤港
澳大湾区的重要区位,创业成本低,创业环境好,市场商机大。”入驻中山之前,何智伟做
了一番详细的市场调研,这里有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为港澳青年提供包括工
商注册、财税代理、法律咨询、创业辅导等在内的“一站式”创业服务。“我自己准备了启
动资金,其他几乎是零成本,中山提供了创业补助和免费的办公场地。我们还可享受当地的
5
社保、医保。”何智伟在中山买了房,“相比澳门,中山的房价很实惠,而且只需要坐 20 多
分钟轻轨就可以回到澳门。”
眼下,像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一样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的平台在大湾区
已经遍地开花:在广州南沙,“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聚集着 74 个港澳青创团队;在
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共 356 家,总融资金额超 15 亿元;在珠海
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风生水起,累计孵化 433 个项目,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50 家……
一家家创新创业基地,孵化出一个个创业计划的同时,也孵化着港澳青年的“湾区梦”。
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逐渐形成
“这里的慢生活让我着迷,下班后可以去海边走走,周末可以去古城享用美食。”刚到
深圳市大鹏新区工作不久的香港女孩张心怡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里。2019 年底,她通过广东
省 2020 年度选调生和急需紧缺专业公务员招录,成为第一批港籍公务员,目前就职于大鹏
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
“当时看到消息,觉得机会不错,就想挑战一下自己。”张心怡说,首次招录港籍公务
员,其中的政策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打开“粤税通”小程序实名认证登录,在“房屋买卖”模块补充证件号码,办理申
报并缴纳税费……“很方便,不到 10 分钟就搞掂。”澳门居民梁女士不久前在珠海横琴新区
购买了一套新房,并通过手机完成了契税缴纳,“以后身边的人如果有需要,我都可以教他
们怎么做了。”
“目前,澳门居民购置横琴物业占比达到四成以上。”珠海横琴新区税务局副局长容梅
介绍说,“经过技术攻关,并与不动产登记部门协调对接,现在港澳人士购买一手房可实现
全程线上自助缴税。”除了线上办理购房缴税,港澳居民还可“足不出境”线上办理珠海社
保业务。截至 2021 年 2 月,在珠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港澳居民超过 2 万人,参加基本医
疗保险的港澳居民超过 3 万人。
随着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逐步形成,大湾区内地
城市也逐渐成为许多港澳老人养老的首选之地。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2020 年的资料表明,
约有 9 万名 65 岁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正在广东生活。
一头银发的欧阳良来自香港,今年已经 87 岁,每天都要围着养老院跑几圈。他就是众
多选择在江门市幸福四季家园养老中心养老的港澳老人之一。欧阳良说:“这里环境好,空
间大,跑步很舒服。”
“江门于 2016 年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目前全市 101 家养老机构全部
配备了医疗服务,医养结合覆盖率 100%。”江门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将充分利用大湾区建
设的良好机遇,因地制宜,把江门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养老基地,为港澳同胞提供更有保
障、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同根同源,人文湾区绽放生机活力
“横亘珠江连两岸,一桥飞架伶仃洋……”气如洪钟的粤韵唱腔从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
小剧场传出来,82 岁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梁锦麟演唱
的是全球微粤曲大赛获奖作品《一桥飞架伶仃洋》。
2009 年,经粤港澳三地联合申请,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近年来,粤剧越来越成为粤港澳三地相互交流的重要纽带。“粤剧是在粤港澳
大湾区诞生、发展的地方剧种,见证着大湾区文化的血脉相连。我们要打造世界一流湾区,
必须共同传承和弘扬一流的传统文化。”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倪惠英说,“把粤剧艺术传承好、
发展好,助力建设大湾区的共同精神家园。”
2020 年 12 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出台,为大湾区文化融合发展提
6
出了具体目标和发展路径。该规划研究编制专家组组长刘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将会成为世
界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也是当下中国与世界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平台。
共建共享,为建设一流湾区贡献力量
深圳河由东向西一路奔流,汇入伶仃洋,如同一条脐带连接着深圳与香港,见证彼此血
脉相连。深圳福田区南部与香港接壤的地方,有了一个新名字——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小地方有大作为,孕育着大希望。这片只有 3.89 平方公里大小的地方,是粤港澳大湾
区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一个支点。
乐毅文化体育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朱隽文就是众多看好这片合作区的港澳人士
之一。1997 年,16 岁的朱隽文参加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他至今还记得滂沱
夜雨浇不灭的那满腔激动与自豪。如今,他的人生又迎来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大湾区建设,
我们港澳青年作为生力军,重任在肩,更应在历史长河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担起时代使命。”
2020 年,朱隽文的创业团队入驻深圳河畔的香港青年福田创新创业社区,他的创业梦在大
湾区开花结果。
在深圳前海,在广州南沙,在珠海横琴……一批粤港澳深度合作平台建设不断推进,一
个个创新发展引擎全力发动,许许多多像朱隽文一样的港澳青年看好大湾区发展前景,意气
风发投身大湾区建设,参与和见证着大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与进步。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寄语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时
说,希望香港澳门的年轻人,在粤港澳大湾区这样好的发展平台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张云飞在珠海创立了一家无人船艇企业,构筑起世界领先的无人船艇
自主创新技术体系,他说:“湾区青年要做大湾区发展的中坚力量。”
80 后香港青年黄惠铭放弃舒适工作,在东莞打造绿色田园综合体,他说:“希望把自身
所学和优质资源带到大湾区,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贡献青年力量。”
90 后香港女孩梁安莉扎根贵州山区种花,帮助当地农民脱贫,助力乡村振兴,她说“希
望带动更多的大湾区青年了解国家所需,贡献自己所长。”……
一批批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和使命前,主动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
势,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挥洒汗水,贡献力量。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纷纷布局大湾区内地城市,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开工
建设,大湾区高等教育建设驶入快车道;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正加速
推进,深中通道进展顺利,“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落子;粤剧艺术博物馆粤韵悠扬,经活
化改造的永庆坊、南头古城、大鹏所城等文化街区焕发新的魅力……
太阳跃出海平线,清晨的阳光播撒在大湾区这片热土上。一个拥有巨大活力和竞争力的
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加速形成。越来越多的港澳同胞特别是青年认识到:海阔天
空,奋发有为!
04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人民论坛)
陈 凌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5 月 20 日 第 04 版)
中央苏区有个“十万挑夫上赣南”的故事,至今读来,依然引人深思。当年,国民党反
动派对中央苏区实行经济封锁,企图不让“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进入苏区。面对困难,
老百姓却妙招频出,或是打通竹杠的关节装盐,或是用食盐水浸渍衣服,甚至假扮乞丐,硬
是将食盐输送到了苏区。哪怕要跨过重重险阻,哪怕要冒着生命危险,群众依然义无反顾,
帮红军解困,原因正在于,红军坚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誓言“只要红军有盐吃,就
得让老百姓的菜碗也是咸的”。这也成为军民鱼水情的鲜明注解。
7
“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在党史学习教
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这一生动话语,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
为奋斗目标。“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深刻彰显着我们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全党全社会引发广泛共鸣。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长征前夕,为何中央红军 8.6 万余人夜夜渡河,而敌人却毫
无察觉?是当地 30 万群众保守了这个天大的秘密,因为群众认同“红军是为劳苦工农谋利
益的先锋队”。1947 年,国民党军队一度占领延安,距离我党最高指挥部不过数十里地,
为何却始终难以获知具体位置?这同样是群众保护的结果,因为老百姓深知“这个队伍完全
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
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赢得人民信任、得
到人民支持的关键所在。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
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
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淮海
战役的胜利是几百万老百姓用数十万大小车辆推出来的。建设人民大会堂,30 多万人次到
工地参加义务劳动,让原本“一万人开会,五千人用餐,十个月建成”的不可能目标变成了
现实。改革开放后,是成千上万人勇敢追梦,将南海边的那个“圈”变成日新月异的国际大
都市。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正是有了千千万万“最伟大”普通人的奋斗
旋律,才有了雄浑的历史交响、澎湃的时代潮音。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孔繁森同志
的这句话,生动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正是因为“爱人民”,让我们党不断实现了自
我超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秉持这样的权力观,
让我们党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永不动
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这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誓言,也是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
天下为公,人民最大。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我们党将永远年轻,我们的
事业将一往无前。
05 “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发展经验”(百名外国政党政要看中共)
——访土耳其爱国党主席佩林切克
本报记者 王传宝 吴 刚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5 月 19 日 第 03 版)
“40 多年来,我先后 13 次访华。回顾我亲眼所见中国的发展变化,如同看一部纪录片,
每一个阶段、每一幕场景都令人惊叹。”土耳其爱国党主席佩林切克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
访时表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传奇史”。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人民共同书写的壮丽诗篇,为人类社会探索了可资借鉴的发展道路,也为世界各国政党树
立了典范。
佩林切克是土耳其知名政治家。1978 年,佩林切克参与创建土耳其工农党,此后又担
任过土耳其社会主义党、工人党高层,2015 年后出任爱国党主席。他代表所在政党与中国
共产党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党际交流。
走进爱国党党部的图书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被摆放在突出位置。“我通读了这部著
作,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当今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治国理
政经验奉献给世界。”佩林切克说,中国共产党拥有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8
坚定意志和坚强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一切都要靠在实
践中不断学习总结。中国共产党始终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创新的方式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
困难和问题,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国共产党的未来是光明的,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非
常重要的发展经验。”
近年来,佩林切克在当地报纸《光明报》上设立专栏,介绍他在中国的实地参访经历,
以及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入思考。看到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编造涉疆谎言,佩林切克利用多
个渠道发声,讲述自己眼中真实、客观的新疆。“中国新疆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这种成就
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方面。在访问吐鲁番、喀什、伊犁时,我看到当地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
护。学校除了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之外也教授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佩林切克强调,新疆
开展的反恐和去极端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国际社会需要加
强团结协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上下同心,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实现经济快速
复苏。佩林切克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成果表示赞赏,“疫情防控阻击战真实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他说,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这是中国抗疫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同时,中国积极向各国伸出援手,为促进抗疫国际
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佩林切克对中国的减贫问题尤为关注。他称赞道:“一个 14 亿多人口的国家摆脱贫困,
这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项多么伟大的历史成就!它不仅有助于推动世界减贫事业,更为人类
全面摆脱贫困点燃希望。”
佩林切克回忆起 2017 年在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情景。中共中
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强调政党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志存高远、敢于担
当,自觉担负起时代使命。
佩林切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讲话中强调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
联系在一起,并将世界各国政党视为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重要讲话具
有历史性意义”。
“中国共产党以完全平等和真诚的原则对待其他政党,令人由衷称赞。”佩林切克高度
赞赏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各国政党交流交往。“作为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的政党,中国共产
党从来不向其他政党强加自己的立场,而是让其他政党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
路。这也是我们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中获得的一条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