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山东省太原市 2021 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三)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水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风骨到唐代的富丽堂皇,从宋代的
清新淡雅到明清的炉火纯青,众多艺术创作者留下了极具艺术魅力的图景和文化诗篇。山水画的描写对象
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及其人、物,画作蕴含的意境美是创作者生活经历与自然领悟通过传统艺术手法的有效
呈现,展示了东方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点滴笔墨转化成形神饱满的形象,尺幅空间描绘着无尽意蕴的风
景,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正如辞赋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言:“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艺术领域发展中都有“书画同源”的说法,魏晋南北朝形成的山水画体系就与传
统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诗歌与绘画的融合是山水画的核心特征。任何山水画营造的意境美都
离不开诗意美,文人骚客不仅撞长诗歌创作,同样热衷于用绘画表情达意。当山水画发展至唐宋较为成熟
的时期,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中题诗,这不仅能赋予画作典雅的文化韵致,还能更充分地表达画
者的思想感情。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中,一叶扁舟浮于冷清的江水之上,渔翁独坐小舟,表现出空
旷萧条的意境之美,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角度看,
山水画创作与诗词创作很难分开欣赏,二者有机结合营造的意境美会带给观赏者亦诗亦画的审美体验。
除了诗意美,空灵美同样是山水画意境美的突出表现,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家文化
认为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和生命。画家用笔墨描绘山水,对空白自然景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
做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一旦山水画缺乏空灵之美,将会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无力感,
难成经典。空灵之美通常采用“虚实交融”的描绘手法来表现,如将云雾、天空、水汽、河流以空白形式
呈现,经过创作者的巧妙设计成为艺术化留白,科学有效地营造出有空灵美的艺术观感,为山水画意境美
的传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古代山水画家都是受到过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其作品的意境美还体现出一种人文之美,如儒家文化
中的仁义之道,道家文化中的清静无为等,促使山水画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晋画家戴逵的《吴中溪
山邑居图》是江浙生活风貌的真实写照,体现出“向往山林”的隐逸情怀,而此种情怀又与儒家“山水比
德”的思想相契合。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营造出场面壮观又出奇静谧的意境,天地间的皑皑白雪相互映
射出虚幻的冷光,沉醉于这种虚静恬淡的意境会自然领悟到何为“天地之道,圣人之德”。
形神兼备亦为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西方不同,我国传统绘画侧重于情感与表现,而
不单是对客观自然物的再现描绘。齐白石认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果盲目追求形态真实,忽视了
神韵打造,就会使创作落入俗套。中国山水画常采用变形的描绘手法,力求达到“神似传情”的艺术效果。
画者赋予作品个性和灵魂;将情感和观念融入对自然的艺术化处理中,从而实现意境美深化表达的目的。
(摘编自席威《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研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好的山水画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从而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
B. 题画诗为达成画者、观者的情感沟通而作,并非为增加画作的文化韵致而生。
C. 抛开诗词孤立地欣赏山水画,是无法体会画家寓于画中的丰富情致和韵味的。
D. 作者认为,中西方绘画上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绘画侧重“表现”,西方则侧重“再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首段开篇明义,以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内涵分析为基点,展开全文论证。
B. 本文采用总分结构,四个角度纵向深入探究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之美的不同体现。
C. 本文论证手法多样,引证、例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并用,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D. 本文论据详实可靠,列举戴逵和范宽的画作,说明了儒道文化对山水画的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水画与古典诗歌一样强调意境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书画同源”观点的有力佐证。
B. 山水画要想在尺幅间呈现出无尽意蕴,一定离不开创作者对自然的领悟和高超的绘画技艺。
C. 山水画中很少再现云雾、天空等,因为这些自然景物常给人死气沉沉之感,缺乏空灵美。
D. 《寒江独钓图》以老翁独坐一叶扁舟垂钓,并以淡墨数笔勾出水纹,体现了艺术的“留白”。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不追求形似”错误,最后一段说的是“形神兼备亦为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西方不同,
我国传统绘画侧重于情感与表现,而不单是对客观自然物的再现描绘”,可见并非不追求“形似”;
B.“并非为增加画作的文化韵致而生”错误,第二段说的是“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中题诗,这不
仅能赋予画作典雅的文化韵致,还能更充分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不仅……还”表递进,二者都包括。
C.“无法体会”错误,第二段的最后说的是“山水画创作与诗词创作很难分开欣赏……”,“很难分开”不
代表不能分开,所以抛开诗词孤立地欣赏山水画并非无法体会。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纵向深入”错误,第二段说的是“诗意美”,第三段说的是“空灵美”,第四段说的是“人文美”,第五
段说的是“形神兼备”,这是从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四个角度进行探究的,所以是“横向”。纵向是指的是
一个事物的历史、现状甚至未来的比较。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为这些自然景物常给人死气沉沉之感”错误,第三段说的是“画家用笔墨描绘山水,对空白自然景
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做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空灵之美通常采用‘虚实交融’的
描绘手法来表现,如将云雾、天空、水汽、河流以空白形式呈现,……”,由此可知,山水画中很少再现云
雾、天空属于留白,是想要营造深远的意境,或者说是营造空灵之美。
故选 C。
山东省太原市 2021 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二)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3 题。
诗是言志的,是显意识的,像杜甫《咏怀五百字》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那份深厚博大的 感
情令人读起来心里一阵发热,那是诗的好处。但词更微妙,它常常在表面所说的情事以外给读者很丰富的
联想。所以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词之所以形成这种微妙的作用,是由于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它的“双性人格”,这是 从《花
间集》就开始了的。花间词用女性形象和女性语言来描写女子的感情,但其作者都是男性。如温庭筠的“懒
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本是写一个女子起床梳妆、画眉、簪花、照镜、穿衣,张惠言却说它有“离骚初
服”之意,因为屈原也曾以女子自比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而且,当男子求取科
第仕宦而不得的时候,其感情与女子那种“弃妇”的悲哀也有暗合之处。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双重的语
境”。早期文人词产生于西蜀与南唐,相对于五代乱世的中原而言,西蜀与南唐的小环境是安乐的,是可
以听歌看舞的;但从大环境来看,北方对他们这些小国有强大的威胁, 其前途很不乐观。冯延巳《蝶恋花》
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饶宗颐先生说是“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南唐是一
个必亡的国家,作为宰相的冯延巳,内心有沉重的负担,朝廷中又有主战主和的纷争,他有许多抑郁和痛
苦是无法对别人说的,而这些无法说清的东西居然就在写美女和爱情的词里无心地流露出来了,这正是词
微妙的作用。
词的这种作用又是从何而来呢?有的时候,它来自“语码”的作用。所谓“语码”,是在传统文化背景
中形成的语言的符码,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媒介。如“蛾眉”这个词,常常使人
联想到屈原的“众女嫉余之蛾眉”。有的时候,它来自“显微结构”的作用。南唐中主李璟的诗句“菡萏
香消翠叶残”如果改成“荷花凋零荷叶残”行不行?从表面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区别。但后者的“荷花”“荷
叶”完全是写实的,不给人以言外的联想;而前者就不同了。“菡萏”出于《尔雅》, 它是古雅的,与现
实之间有一个美感的距离;“翠叶”的“翠”不仅仅是颜色,还使人联想到翡翠、珠翠等贵重的东西。“菡
萏”的古雅、“翠叶”的贵重、“香”的芬芳,所有的名词都指向一种本质的高贵美 好,但连接它们的动
词是什么?是“消”和“残”,那是一种无情的摧毁。所以这一句让王国维联想到了《离骚》的“众芳芜秽”
和“美人迟暮”。
正是由于词这种体裁具有引人产生联想的微妙作用,所以在那些具有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阅读背景的读
者之中也产生了一种期待视野,他们总是渴望从中读出属于男性的对建功立业的感慨, 而不仅仅是对美色
和爱情的描写。这就需要善于仔细体会词中有没有那种“语码”和“显微结构” 的作用了。
(摘编自叶嘉莹《阅读视野与诗词评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词的微妙之处在于其往往能带给读者丰富的联想,而诗是显意识的,缺少这样的微妙。
B.温庭筠在“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中借女子梳妆之事表现了仕宦不得的悲哀。
C.“荷花”“荷叶”等写实的意象缺乏与现实的美感距离,无法给人以言外的联想。
D.在诗歌赏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词语作放大式的处理,从文字背后发掘出隐含的信息。
【答案】D
【考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难度星级】★
【解析】A 项:根据原文第一段“诗是言志的,是显意识的......但词更微妙”可知,选项中“缺 少
这样的微妙”表述绝对;B 项:根据原文第二段第三行“如温庭筠的......张惠言却说它有“离 骚初服”
之意”可知,文中认为温庭筠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有“离骚初服”之意是张惠言, 并未确认“借
女子梳妆之事表现了仕宦不得的悲哀”是温庭筠的主观意图;C 项:根据原文第三段“南唐中主李璟的诗句
“菡萏香消翠叶残”如果改成“荷花凋零荷叶残”.....但后者的“荷 花”“荷叶”完全是写实的,不给
人以言外的联想”可知,原文的观点“荷花”“荷叶”不给人以言外 的联想”是基于“荷花凋零荷叶残”
这一句而得出的结论,不是针对所有词作的普遍结论。故
选 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篇提出论点,然后从词的表现特点和语言功能两方面进行分析,思路清晰。
B.文章基于对诗、词的对比分析指出词“要眇宜修"的特点,又探究了其形成过程。
C.文章对于典型诗句进行了具体分析,又引述他人的相关解读,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D.
文章在传统诗词赏读中,引入“语码”“显微结构"等专业术语,增强了理论性。
【答案】B
【考点】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难度星级】★★
【解析】根据原文,文章基于第一段对诗、词的对比分析指出词“要眇宜修"的特点,第二段提 出“词
之所以形成这种微妙的作用,是由于它有两个特点..... ” 第三段提出“词的这种作用又 是从何而来
呢?...... ” 第四段总结论点。由此可知,本文并未分析词作“要眇宜修”特点的形成 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冯延巳写饮酒的词作也饱含家国之愁,可见词并非不能言志,只是表现得并不显豁。 B. 如果没有
相同的文化背景,作者与读者之间就难以借助“语码”实现有效沟通。
C.柳永的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蕴丰富体现了“双性人格”。
D.评赏诗词的阅读视野,应由读者期待等个人视野与创作环境等历史视野结合而成。
【答案】C
【考点】对原文内容的推断
【难度星级】★
【解析】A 项:根据文章第二段“冯延巳《蝶恋花》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作为宰
相的冯延巳,内心有沉重的负担......他有许多抑郁和痛苦是无法对别人说的,而这些无 法说清的东西居
然就在写美女和爱情的词里无心地流露出来了......”可知,A 项正确;B 项: 根据原文第三段“所谓“语
码”......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媒介。”可知, B 项正确;D 项:根据原文最后
一段“所以在那些具有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阅读背景的读者之 中也产生了一种期待视野......这就需要善于
仔细体会词中有没有那种“语码”和“显微结构”的作用了。”可知,D 正确;C 项:根据原文第二段““双
性人格”......花间词用女性形象和女性 语言来描写女子的感情,但其作者都是男性。”可知,柳永的词
句是士大夫词,并非“以女子 自比”的“双性人格”。
故选 C。
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 2021 届高三 4 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陆续发布 2021 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学科
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
要使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育更是顶尖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中之重。然而,个体的成长并非
一蹴而就,营造适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成长环境,离不开中学与大学的共同努力。
尽管当下的高等教育已从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普及化,但就拔尖人才的培养而言,
学校教育有其一以贯之的使命,那就是激励学生并为学生抱负的实现提供支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
尤其应当如此。区别于应用学科,以数理化生、文史哲为代表的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研究型特征,
基础学科的前沿领域可以说是一片广阔而充满未知的领域,要想在这个领域探索、前进,实现从 0 到 1 的
突破,不仅需要研究者具有卓越的智识、扎实的行动,更需要一往无前的信念与勇气,这种雄心壮志的养
成需要激励,更需要全方位的支持。
一方面是“对抱负的激励”,即鼓励、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志向,这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首要特
征。从中学到大学,虽然学科内部的知识特点、学习内容与教学组织形式存在差别,但教育者毫无例外地
需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种观念,即你们可以完成世界上的重大事情,可以有重大发现,对某一领域的知识
增长可以有所作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兴趣和志向的有效激发并不是生硬而空洞的,而是有赖于从中
学甚至更早阶段就开始对基础学科进行接触和了解。基于大数据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前大学时代”参与
过五大学科竞赛、学术科创类项目或涉猎过大学先修课程的学生,不仅在入学时选择基础学科专业的人数
比例更高,入学后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学业表现也更优秀。其中,对科学探究有内在兴趣的学生又比单纯
希望通过加分升学的学生更具有学习动力和从事基础科研事业的长远抱负。
另一方面是“对抱负的支持”,光有抽象的口号和目标是无法在学生身上涵养出鸿鹄之志的,还需要大
量的资源投入和全面的制度支持,即在招生选拔、教学培养、升学就业等各个环节对有志于基础学科的学
生给予有力的支持,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重点内容。以升学选拔为例,“强基计划”就是直指
基础学科的倾斜性招生政策,帮助有能力且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学生进入适合的大学,选择适合的基础
学科专业。而隶属于高校拔尖计划的本硕博连读、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保研政策,也有助于缓解学生的
升学压力与竞争焦虑,使其专注于学科知识的内部逻辑,更从容地安排学业与未来。
从中学到大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一以贯之的鼓励和引导,更需要持之
以恒的支持和投入。着眼于我国基础学科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与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建设目标,在当下给予
倾斜性的政策庇护与资源投入不仅有必要,而且有相当的紧迫性和战略意义。
(摘编自丁洁琼《厚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沃土》《中国教育报》2021.4.15)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由清华、北大等高校发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引起社会关注,进而引出文章中心观点即“基础学
科拔尖人才 培育是顶尖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中之重”。
B. 当下的高等教育已从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普及化,说明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
已经取得了突出成果。
C. 学校教育的使命是激励学生并为学生抱负的实现提供支持即“对抱负的支持”,这一使命对当代中国的
学校教育而言还是没有改变。
D. 以数理化生、文史哲为代表的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研究型特征,这是基础学科与运用学科的重
要区别。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结构上属于总分总结构,前两段提出中心观点并进行解析,然后从两个方面分析如何培养基础学
科人才,最后总结指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意义。
B. 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例如对在“前大学时代”参与过学科竞赛、学术科创类项目或涉猎过大学
先修课程的学生与没有参加或者涉猎的学生后来在大学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对比。
C. 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如以高校的升学选拔为例,指出“强基计划”就是对基础学科的倾斜性招生政策,
为有能力且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学生提供了政策红利。
D. 文章在论证语言上准确严密,大量引用专业术语,而且以事实说话,说理较少,并不空洞,使得文章具
有很强的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当下中国,对学校基础学科给予倾斜性的政策庇护与资源投入是必要的,还有相当的紧迫性和战略意
义。
B. 培养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和志向,促使学生对基础学科进行接触和了解的中学阶段是最佳启蒙期,因为这
可以为大学教育提供重要基础。
C. 要想培养学生具有学习基础学科动力和从事基础科研事业的长远抱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激励学生
对科学探究具有内在兴趣。
D.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和全面的制度支持,即在招生选拔、教学培养、升学就业
等各个环节对有志于基础学科的学生给予有力支持。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进而引出文章中心观点即‘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育是顶尖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中之重’”错
误,文章的中心观点应该是“营造适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成长环境,离不开中学与大学的共同努力”。
B.“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已经取得了突出成果”于文无据,文中说“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学科拔尖人
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从中学到大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一以贯之的鼓励和
引导,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支持和投入”,并未讲“已经取得了突出成果”;
C.“对抱负的支持”说法错误,“激励学生并为学生抱负的实现提供支持”是“对抱负的激励”而非“支持”。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大量引用专业术语,而且以事实说话,说理较少”错,文章并没有大量引用专业术语,而且说理论证
也较多。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B.“促使学生对基础学科进行接触和了解的中学阶段是最佳启蒙期”有误,原文第3段明确说了“有赖于
从中学甚至更早阶段就开始对基础学科进行接触和了解”,说明基础学科教育启蒙还可以更早,文章也没有
说中学阶段是最佳启蒙期,属于于文无据。
故选 B。
山西省临汾市 2021 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泓清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治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随着“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越来越多的河流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截至 2020
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 98.2%;长江干流历史性地实现全Ⅱ类及以上
水体。与此同时,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行业“拧紧”了水龙头。一泓清水,不仅让
绿水青山添新颜,更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动能。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滋润”广大群众的美好生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提闸放水,黄河水畅流田间地头,返青拔节的小麦“喝个饱”,丰收底气更足了;西南
山区建成一座座蓄水池、一条条输水管道,清水跨越群山阻隔流进千家万户,群众喝上甘甜自来水;在雄
安新区,盈盈清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跋山涉水补充进白洋淀,“华北明珠”神采飞扬。当前,
“十四五”规划纲要已经就“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专门部署,水利工作的“十四五”具体目标也
已锚定,水将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也应认识到,就水情看,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水质污染、
用水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仍然存在也亟须解决。治水关键在治污,水污染治理必须继续攻坚克难。随着治
理的推进,污染成因简单的、容易治的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剩下的还有不少矛盾尖锐、牵涉利益广泛的“龙
须沟”。啃下这些硬骨头,要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铁拳重腕出击。既要治大江大河,也要治小微水体;
既要在流域重要断面上发力,也要追!根溯源,实现源头治理。在治理方法上,坚持突出精准。江河流域
水系复杂,致污原因多样,只有摸清污染来源、成因,才能制定科学举措,实现药到病除。提升治水能力,
还要坚持节水优先,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是水生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一方面,
要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系统治理、统筹谋划,另一方面跨行政区、跨流域的协同治理也应重视起来。为
了护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这一渠清水北上,河南省浙川县就守住山头,管好斧头,护
好源头,治理水土流失,开展植树造林,解决畜禽养殖污染,努力实现水润林、林固土、土保田,让村民
吃上“生态饭”。为了用好黄河水,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增取水许可被叫停,节水要求倒逼各地发展
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
我们就能让源源流淌的碧水穿行在山川田畴间,惠泽亿万百姓。
(摘编自王浩《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清澈干净的水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动能,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B.水是生产的关键和生态的基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C.治污讲究因污施法,对于污染成因简单的、容易治的不必像治理“龙须沟”那样突出精准。
D.治水的关键在于治理水污染,还要坚持节水优先,推动用水方式由节约集约向粗放转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从治水举措和水生态建设科学方法论两方面论如何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B.文章列举华北、西南甚至新区建设等全国各地治水实例,反复突出水资源的重要性。
C.文章以我国人多水少等问题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治水要治污、节水的紧迫性。
D.文章基于水资源的重要性而展开论证,现实与未来兼顾,理性力量与美好愿景齐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越来越多的河流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显示了我国水利改革的成就与效果。
B.“十四五”纲要已部署“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水利工作的具体目标已定。
C.南水北调工程跨行政区、跨流域协同治理的做法,形成了水生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
D.水是生命之源,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治水工作者应始终牢记生态优先、惠泽百姓。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3 分)B (A.“清澈干净的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张冠李戴。见原文第一段:“治水……
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C.“不必”混淆是非,原文只是说“污染成因简单的、容易治的已经取得
重要进展”,而无否定之意。D.“由节约集约向粗放”偷换信息。原文为“由粗放向节约集约”。)
2.(3 分)B (第四段列举的两例突出的是“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而非“水资源的重要性”。)
3.(3 分)C (“形成了”强加因果。)
山西省吕梁市 2021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艺现场从线下到线上,不只是技术的突破,更是艺术表达和创作的突破。用好技术和网络,让文艺
更具生命力。
辛丑年伊始,各地“云春晚”“云村晚”“云贺岁”等“云上演出”纷纷亮相,内容丰富多彩。“云录制”
“云互动”“云传播”等科技手段的应用,不断刷新观众对“云”魅力的认识。可以说,数字技术发展和媒
介迭代让“云文艺”势不可当,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尝试“触网”,加快线下线上融合,刷新观众观赏体
验,创造更多的艺术可能性。
“云”技术正在“扩容”文艺生态,如何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文艺繁荣发展的
新引擎,值得思考。“云”不仅意味着技术赋能、形式更新,还意味着审美观念的变革。
技术推动艺术“破圈”。数字技术善于放大不同艺术门类之美,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观赏体验,让观众“大
开眼界”的同时,推动艺术走向更广大的群体。比如,综艺节目《舞蹈风暴》就是技术优势与艺术优势的
融合。节目以 360 度影像、140 台摄像机定格舞者在舞台上的高光时刻,可以精准至 1/24 秒,让观众得以
全方位地欣赏舞者之美和舞蹈的艺术魅力,弥补舞蹈艺术稍纵即逝的遗憾。云端的“破圈”同时反哺了线
下。伴随近年来云端不断出现爆款舞蹈综艺,线下舞蹈和舞剧演出的上座率也有所提升,让人们看到线上
与线下、大众与小众文艺相交融的可喜态势。
同时,媒介更新让线下文艺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过去通常是“我演你看,我说
你听”模式,而“云直播”则通过双向传播、实时互动,拉近观演距离,改变观演关系。VR、AR 及全息技
术的运用,更让观众成为作品的一部分,重塑艺术主客体关系。这种突破传统的交互体验让更多艺术依托
“云”技术,拓展自身影响力。如国家大剧院“5G+8K”超高清直播,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迈进艺术殿
堂;北方昆曲剧院浓缩剧目精华,改编成短视频,让传统戏曲之美广为传播。
“云文艺”时代,创作主体愈加多样,创作力量愈加蓬勃。“云文艺”正在引导用户不再仅仅做简单的
内容输出者和被动消费者,而是争做内容的创意生产者和主动品鉴者。深圳某学生舞蹈团通过“云”技术
隔空排练,短时间内创编完成原创手舞视频《破晓》,致敬抗疫医护工作者;戏剧《等待戈多》集合多地主
创人员,从创作、排练到正式演出,全部在线上完成,突破戏剧创作方式和观演方式。类似的探索还有很
多,无不启发文艺创作进一步探索“云”优势、发挥“云”特质。
技术达代更断,依然是内容为王。互联网时代,仿息和产品极大丰富,优质内容是任海量文艺产品中
脱颖而出的关键。在当下互联网场域中,妥恐真正留得下、走得远,离不开作品的价值表达。文艺作品扑
面而来的科技感、现代感、未来感固然让人心动,科技手段背后深沉的人文情怀更让人动容,它将人们的
精神境界引向高处。
艺术走上“云”端,又依托移动智能终端落到每个人的手上。“云”技术加速了艺水生活化和生活艺术
化的进程,将逐步成就人们更富艺术气息的关好生活。
(摘编自乔燕冰《让云端成为文艺新引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云”技术“扩容”文艺生态带米的技术赋能、形式更新使线上文艺更具生命力。
B.云端“破圈”反哺线下,使技术、形式、审美发生变革,放大了不同艺术门类之美。
C.实现线上与线下、大众与小众文艺相交融,大大提升了线下舞蹈和舞剧演出上座率。
D.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传统模式无法做到双向传播、实时互动,不能拉近观演距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现象入笔解读“云”魅力,使读者对“云文艺”的势不可当获得了感性的认知。
B.第六段通过举例凸显“云文艺”时代创作主体的多样和创作力量的蓬勃带来的优势。
C.文章阐述了艺术走上“云”端背景之后,要以内容为王进行价值表达这一中心论点。
D.文章论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清晰,观点丰富,逐步深入,论述客观、深入、周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VR、AR 及全息技术的运用体现出数字技术发展和媒介迭代为艺术创造带来的更多可能性。
B.国家大剧院“5G+8K”超高清直播依托“云”技术,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交互体验。
C.离开了作品的价值表达,文艺作品只靠单纯的科技感无法引领人类精神世界走向高处。
D.“云”技术加速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进程,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有艺术气息。
1.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B.“云端‘破圈’……放大了不同艺术门
类之美”错,根据原文“数字技术善于放大不同艺术门类之美”可知,放大“不同艺术门类之美”的是“数
字技术”。不是“云端‘破圈’;根据原文‘云’不仅意味着技术赋能、形式更新,还意味着审美观念的变
革”可知,“使技术,形式,审美发生变革”的是“云”技术,而非“云端‘破圈’反哺线下”。C.“大大
提升了”错,原文是“线下舞蹈和舞剧演出的上座率也有所提升”;且条件关系颠倒,原文是“线下舞蹈和
舞刷演出的上座率也有所提升,让人们看到线上与线下、大众与小众文艺相交融的可喜态势”。D.“无法做
到双向传播、实时互动,不能拉近观演距离”于文无据。
2.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以内容为王进行价值表达”是观点,不
是中心论点。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用好技术和网络,让文艺更具生命力。
3.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全新的交互体验”曲解文意,原文
第五段是“这种突破传统的交互体验让更多艺术依托‘云’技术,拓展自身影响力。如国家大剧院‘5G+
8K’超高清直播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迈进艺术殿堂。“突破传统的交互体验”非不代表是“全新的”。
山西省晋中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5 月统一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无论是书体演变期或个性风格翻新期,书法风格的表现形态都具有着意而为或随意而作的两大类型。
一件书法作品,是着意型还是随意型的,是由书家在作书时所具有的两种精神状态和观念态度所决定的。
在书体演变期,着意型的风格往往是在其实用的社会公用目的所造成的某种格式的制约下产生的,即
庄重的场合、庄重的用途对书家提出了庄重恭谨的作书要求。而这一要求又促使日益追求端庄工整的书法
审美观念的形成。如西周经文、春秋战国时的《石鼓文》即为典型例子。
在手写体墨迹遗存中,因日常一般的应用目的而产生的书迹则占大多数。这一类书迹草率急就,不计
工拙,只求其能识能懂,起到记录语言、传达信息的作用即可,但在无意间却造成了有意追求而不可得的
天趣妙境。如春秋末期的《侯马盟书》、汉代大量的边陲战事中的急就文书和账薄等等。在手写体墨迹中,
也有为庄重用途而作的书迹,如西汉的《定县竹简》所书的《论语》等古文献,两晋至南北朝时的大量的
佛经抄本,一般均表现为庄重端严的风格。
在书体演变中,着意型与随意型的风格表现,一般由实用的社会公用的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作
者主动积极的审美追求必须服从于由这一社会公用目的所生成的社会流行的某种审美理想。而在随意型的
大量书迹中,我们才充分感受到先人们的艺术天性灵感的自由喷发,因为这是一大片自由天地,不受任何
特定审美观念的制约。
在个性书风翻新期,书法风格的变化以士大夫文人书家的自觉追求为主旋律。各种书体体式定型、法
度完备,在各书体的基本形式法则的制约下,书家们竟相发挥各自的艺术天才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通过
钻研前人书法,锤炼功底,融会贯通发之以性情,力求创新风。所谓“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非恨
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其崇扬个性、求新尚变的主体意识十分强烈。故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
刻铸铭文的书迹中,还是在手写体墨迹中,无论是为特定用途恭敬而书的作品中,还是在随意所为任情恣
性的书迹中。我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书家的个性审美意识的作用,这一点在唐以后的书法创作中更
是日益鲜明而强烈地彰显出来。
着意型的书法创作。其风格意趣是表现性的,这一类型不独体现在庄重用途的碑铭和文书中,即在纯
玩贫性的书法艺术形式中,作者如以着意求佳、求法的创作心态进行创作,即使作行、苹书,所得也往往
是法度严谨而情趣不足。所以,着意型的书法创作往往理性意味浓,具有安排摆布之迹,缺乏艺术天性流
露的妙趣。
随意型的书法创作,其风格意趣是显露性的。由于作者不持有着意求佳的作书心态,故其书天机流露、
真情洋溢.妙趣横生.笔墨发挥亦痛快负畅。一无拘碍。这在平日的尺牍、诗文草稿中表现得最为真切。真
实意义上的着意型书法风格意趣和真实意义上的随意型书法风格意趣并不难得.难就难在以强烈的艺术表
现欲去创作出看似无意求佳却又不失法度,发自意中而得自意外,未经理性揣度却洋溢着天性真趣的作品。
这是天才的书法艺术大师有别于一般书家的关键所在。着意型与随意型的风格变化与书美意趣,在每个时
代的刻铸铭文和手写墨迹中都有所表现,而士大夫文人书家的自觉追求,因各自审美观念的不同、个性气
质的不同而崇尚不同的书美意趣和风格类型:或属着意型,或属随意型,或二者兼善。无论哪位书家的作
品都可归入这两个类型
(选自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有删改)
1.下列关于“着意型”“随意型”书法风格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着意型的风格是在庄重恭谨这一实用的作书要求的制约下产生的,其风格意趣是表现性的,其书法创作
则是理性意味浓,具有安排摆布之迹。
B.随意型书法因日常应用目的而产生,随意所为任情恣性,多草率急就,无意间造成了有意追求而不可得
的天趣妙境,风格意趣是显露性的。
C.着意型与随意型风格都受实用的社会公用的观念影响,但由于书者的审美观念不同、个性气质不同,从
而产生了不同的书美意趣和风格类型。
D.无论是书体演变期或个性风格翻新期,着意型与随意型风格都存在,且两种风格在每个时代的刻铸铭文
和手写墨迹中都有所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列举《侯马盟书》、边陲战事中的急就文书和账簿、《定县竹简》、佛经抄本等事例,旨在证明在手写
体墨迹中也有为庄重用途而作的书迹。
B.文章引用“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等,有力地论证了在个性书风翻新期,士大夫文人书家
融会贯通、崇扬个性是他们的自觉追求。
C.文章对于着意型与随意型书法风格的论证,主体上使用了比较论证的方法.在比较、区别中阐发这两种风
格的不同之处,也论述两者的相关性。
D.文章开篇引出书法风格的两大类型,然后分别论述书体演变期和个性书风翻新期两种类型的不同表现,
最后指出书家作品都可归人两个类型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虽然书者的审美追求必须服从于实用目的和由此生成的某种审美理想,但随意型书迹中自由喷发的艺术
天性灵感,却不受任何特定审美观念的制约。
B.在书体演变期书法风格更多为着意型,而在个性书风翻新期,由于文人书家的自觉追求,钻研:前人书
法,融会贯通,发之以性情,故风格更多为随意型。
C.无论着意而为或随意而作,我们都能感受到其中有书家的个性审美意识的作用,这在唐以后的书法创作
中更是日益鲜明而强烈地影显出米。
D.以着意求佳、求法的创作心态进行创作往往是法度严谨而情趣不足,只有天才的书法艺术大师才能似无
意求佳却又不失法度.发自意中而得自意外。
1.C[“着意型与随意型风格都受实用的社会公用的观念影响,但由于书者的审美观念不同、个性气质不同,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书美意趣和风格类型”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说的是“在书体演变中,着意型与随意型
的风格表现,一般由实用的社会公用的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作者主动积极的审美追求必须服从于由
这一社会公用目的所生成的社会流行的某种审美理想”。]
2.A[根据原文第三段,可知“《侯马盟书》、边陲战事中的急就文书和账簿”不是为庄重用途而作的书迹。]
3.B[“在书体演变期书法风格更多为着意型”于文无据;“在书风翻新期,由于文人书家的自觉追求,钻
研前人书法,融会贯通,发之以性情,故风格更多为随意型”因果关系错误,原文无此说法。]
山西省 2020-2021 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调研语文试题(A 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历久弥新的问题。没有安全作为保障,发展就无从谈
起;没有发展作为动力,安全也难以为继。只有国家安全得到保障,才能为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内外部环
境,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中提高捍卫安全的能力水平,实现安全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社会治理能否持久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这是检验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的一块“试金
石”。当前,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同
时,也积累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大数据的发展方便了居民生活,但蓄积了隐私泄露的风险;网约车便
利了居民出行,但增加了出行安全的风险;移动支付化解了没带现金的尴尬,但积累了“无现金”社会的
伦理道德风险。电子商务、移动出行、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所引发的许多争议,本质上都是发展与
安全的问题,都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域下寻求一种动态平衡——既给新业态新模式足够的创新和发
展空间,又不至于放任其野蛮生长,威胁民众乃至国家的长远利益。
安全需要发展,发展必须安全,促进二者实现动态平衡,正是社会进步的一般规律。马克思通过阐明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一基本原理,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步迈向更高级社会形态的运行机制。
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起初的适应,到后来的不适应,
又到新的适应……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建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中发展与安全动态平衡的辩证图景。
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的鲜明特色。习总书记提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
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
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这 11 种安全要素相互作用又高度关联,只要任何一种安全要素面临威胁,其所产
生的风险连锁联动效应则可能牵扯到其他一种或多种安全要素,进而产生结构性矛盾、系统性危机。我们
既要密切关注现实可见的安全风险,还要有强有力的举措,创新全程跟踪式的常态化治理机制,应对日益
显现的新型安全风险、
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要坚持系统思维,在构建大安全格局中妥善应对那些错综复杂、盘根错
节的结构性风险。当前我国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社会转型分化之快与新的结构整合机制发育线慢之间形
成的不同步、不协调、不适应,必然引起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其中结构性风险就是发展和安全失衡问题的集中体现。例如,由恐怖主义导致的安全风险并非单一的境外
安全问题,而是境内外安全风险相互交织而产生的综合性后果。就带有非传统安全特征的生态安全风险而
言,在一定情形下,水体成空气的跨境污染有可能导致国家间关系紧张,进而使这种非传统安全风险最终
演变成传统的国家政治安全风险。
“安而不忘危,存而下忘亡,治而不忘乱。”中国是世界舞台上的一个大国,实现民族复兴必然要求下
断创新、开拓进取,但同时又要坚决避免犯“颠覆性错误”,这就要求充分运用系统性思维,坚持“稳中求
进”总基调,富于前瞻性地统筹应对国家安全风险中深层次、多维度、复杂化的结构性风险。从根本上说,
“稳中求进”就是要处理好“稳”这个“不变”与“进”这个“变”的关系,以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中各种风险挑战,力图保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推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摘编自杨海《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光明日报》2020.12.16)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展和安全的平衡问题是人类历史的永恒话题,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动力。
B. 检验社会治理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关键看是否达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
C. 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既要关注现实可见的安全风险,也要积极应对逐渐显露的新型安全风险。
D. 发展和安全的失衡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而这些问题最终又集中表现为结构性风险。
2. 下列对原文论证 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大环境,指出了发展与安全动态平衡问题的重要性。
B. 文章列举“网约车”“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为的是证明新业态模式已经引发许多争议。
C. 文意采用举例论证,用马克思阐明社会基本矛盾的典型事例,论证了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
D. 针对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促进安全与发展良性互动的具体措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安全因素是社会稳步发展的前提,只有首先解决了安全向题,才能谈得上发展
问题。
B. 新业态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寻求一种动态平衡,既要努力争取足够的创新和发展空间,又不能无
序发展。
C. “安全”与“发展”是一对矛盾,人类社会的演进就是在不断地解决二者的矛盾,构建“安全与发展”
的动态平衡。
D. 中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就必须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动态平衡关
系。
【答案】1. B 2. A 3. A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检验社会治理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关键看是否达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错误,由“社
会治理能否持久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这是检验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的一块‘试金石’。”
可知,是社会治理来检验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文章列举“网约车”“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为的是证明新业态模式已经引发许多争议。错误,
由原文“例如大数据的发展方便了居民生活,但蓄积了隐私泄露的风险;网约车便利了居民出行,但增加
了出行安全的风险;移动支付化解了没带现金的尴尬,但积累了“无现金”社会的伦理道德风险。电子商
务、移动出行、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所引发的许多争议,本质上都是发展与安全的问题”可知,论
证的应该是新业态模式方便了居民生活,但蓄积了隐私泄露的风险。
C.“论证了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错误,由“马克思通过阐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一基本原理,深刻揭
示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步迈向更高级社会形态的运行机制。”可知论证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步迈向
更高级社会形态的运行机制。
D.“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促进安全与发展良性互动的具体措施”错误,由“‘稳中求进’就是要处理好‘稳’
这个‘不变’与‘进’这个‘变’的关系,以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风险挑战,力图保持高质
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推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可知,作者只是在宏观上提出措施。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只有首先解决了安全向题,才能谈得上发展问题。”错误,由“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问题是人类社会
发展史上历久弥新的问题。没有安全作为保障,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发展作为动力,安全也难以为继。”
可知,安全和发展是相互依存的。
故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