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东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ID:692591

大小:143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1-05-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广东省珠海市 2021 届高三 5 月第二次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弹幕功能发展初期,青少年是其发展与应用的主力军,他们拥有更高的接受度和创 新能力,能带动新的功能与技术更快走向市场,弹幕在这类群体的推动下能快速郁勃于网 络也不足为奇。弹幕作为视频观看中的一种评论功能,它的出现不仅能使用户在视频观看 中实时浏览评论和发送评论,根本性的变革在于它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对话工具。参与对话 的主体不再是以往的一对一的模式,而是以所看的视频为原始材料,弹幕为技术工具,形 成了以观看视频并打开弹幕的人群为潜在沟通群体的多对多的全新对话空间。与以往社交 平台中的沟通不同,弹幕只出现于视频播放中,因此各类秩序规范的约束会相对困难,受 众更加倾向于在这样的环境中完成自我表达,他们之间交流也更加顺畅,从而倒逼传播者 与创作者不断提高制作水准。 互联网迅速发展,使处于信息社会中的人们,逐渐在技术作用下变成了漂浮于汪洋中 的孤岛。人具有社会性,有时需要在互动中找寻自我价值,需要与人沟通来获得满足感。“弹 幕”的出现使观看视频这个相对私密的个人活动开始出现互动感。弹幕文本叙事风格大多 以轻松搞笑幽默为主。弹幕作为视频中即时评论与互动的文本,体现了用户对主流文化的 调侃,对主流价值观的颠覆与解构,弹幕使用的受众通过戏谑的话语传播,轻松搞笑的吐 槽,不断对视频文本进行加工与重组,受众的集体价值与倾向在这样的二次创作中展现。 无论是有强烈现场感的直播互动弹幕,还是情感化的、占满屏幕的视频弹幕,都会给 人强烈的仪式参与感,这种“虚拟在场”的情感共鸣,使得参与弹幕发送和浏览的受众都 产生 了由互动带来的狂欢。与其他社交媒体中的观点表达不同,弹幕的属性更自由与开放,不 按照时间顺序机械的排列,更像是广场中随意的发言,同时又借由科技的作用保存于视频 的某一个时段,消除了时空中的距离感,拉近了视频观看中互动的受众。同时在弹幕中, 没有在公共空间中极具话语权和影响力的 KOL (关键意见领袖)存在引导观点,使得文本更 加贴近于受众自身的情感状态,受众在此刻具有身份隐匿的平等感,通过或讽刺或调侃的 话语,不断进行文本与情感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参与其中的受众都得到了情绪的释放, 达到了狂欢的作用。 (摘编自白怡雯《从受众视角分析弹幕兴起的原因》) 材料二: 弹幕里充满了各式各样有趣的灵魂。在 B 站重温四大名著,无异于加入了一场集体怀 旧。这令我们不难想起席勒的著名论断:“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那么, 弹幕的游戏性与趣味性,对于其追随者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真的可以带来更美好的人生 状态吗? 必须承认,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时至今日,弹幕的飞翔,也 不能摆脱这一噩梦。鉴于弹幕运动速度飞快,且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必须令人“秒懂”, 否则将坠落于语言之海。秒懂的前提,是对庸常的臣服,这不仅是指对于媒体流行语的追 随,更指向一种“自诩快乐的末人心态”。自嘲或嘲讽,均跳不出金箍棒画下的“安全圈”, 保持在尚不触及本质的限度内。弹幕语言游戏,是从云端抛来的断断续续的经验碎片,其将 四大名著融化降解,转变成一种轻型的、实用的人生法则。一句句俏皮话,将潜意识外化为 文字趣味,就这样,弹幕暴露着人们“多快好省”的幽默感。 在热衷弹幕的人看来,弹幕具备野蛮生长的创发力。与口头表演一样,弹幕业已创造 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比如缩略语就正是近年常见的网络用语类型,以极其经济的 拼音缩写,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召唤出固定的、集体性的反应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语 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造成的传播效应,以及之于差异性 表达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 弹幕的趣味不仅是套路化的,也是相对的。区别于规范化的文学读写,它本身就被加 冕为“快乐与创造力的福地乐土”。对于“自发性”“自由度”的无限肯定,势必掩盖“自 由”背后的体制-----弹幕场域的游戏规则与反应方式-----正在发挥的主导作用。这一规 则并非由游戏者共同制定,而是由“趣味”的治理术生成,其操纵者乃是资本—-平台—- 流量的三位一体。“三位一体”再叠加超级技术,正在强势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培养固定 情境下的消费“习性”,进而重塑他们的文化趣味与生活方式。人们看不见“趣味”的后台, 而只是将之视为人性自然,“趣味”的治理术也就顺畅无比了。在最为讽刺的意义上,不断 制造继而满足人的欲望,不正是最“人道”的生财之道吗? (摘编自李静《弹幕版四大名著:“趣味”的治理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青少年是弹幕发展与应用的主力,他们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能带动新的功能与 技 术加速融入市场,推动弹幕的发展。 B.弹幕的受众通过戏谑的话语传播,对视频文本进行加工与重组,体现了其对主流文化 的 调侃,对主流价值观的颠覆与解构。 C.弹幕用户在保持尚不触及本质的限度内,将四大名著转变成一种轻型的、实用的人生 法 则,是为了让观众秒懂。 D.缩略语以经济的拼音缩写,召唤出固定的、集体的反应模式,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失 焦”, 影响弹幕用户的差异化表达。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以往的社交平台不同,弹幕的对话主体数量增多,对话的规则约束较少,受众更加 愿 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表达。 B.弹幕给人以强烈的仪式参与感,借由科技手段拉近受众距离,其文本也更加贴近于他 们 的情感状态,达到了狂欢的作用。 C.弹幕区别于规范化读写,是“快乐与创造力的福地乐土”,它正在重塑我们的文化趣味 和生活方式,是一种人性自然的体现。 D.人们对于“自发性”“自由度”的无限肯定,势必会让弹幕背后的资本—平台—流量操 纵的“趣味”的治理术变得更加顺畅。 3.下列内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用弹幕“悟空委屈你了”表达对孙悟空因误会被唐僧赶走的同情。 B.用弹幕“awsl”表达对四大名著剧集中的各类人物强烈的赞美。 C.用“刘姥姥千里走单骑”的弹幕调侃“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剧情。 D.弹幕中张飞的话“俺也一样”表达对自己或他人没有文化的嘲讽。 4.材料二首段是如何引出论题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 分) 5.弹幕有哪些优势和弊端?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6 分) 1.【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原文是“在弹幕功能发展初期,青少年是其发展与应用的主力军,他们拥有 更高的接受度和创新能力,能带动新的功能与技术更快走向市场,弹幕在这类群体的推动 下能快速郁勃于网络也不足为奇。”A 选项中缺少了“在弹幕功能发展初期”的时间限制。 2.【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原文中“人性自然”是在“‘三位一体’再叠加超级技术,正在强势改变人们 的生活环境,培养固定情境下的消费‘习性’,进而重塑他们的文化趣味与生活方式”这一 情况下形成的,而并非真实的人性自然体现。C 选项中对“人性自然”的概念理解错误。 3.【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B、D 选项支撑的观点是:弹幕创造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并造成语言的 “失焦”。C 选项支持的观点是:一句句俏皮话,将潜意识外化为文字趣味,就这样,弹幕 暴露着人们“多快好省”的幽默感。A 选项不能支撑文中的观点。 4. 【参考答案】 ①引出论题方法:从 B 站重温四大名著事例切入,引用席勒的著名论断,通过两个设 问引出中心论题。(2 分) ②好处:“四大名著”经典事例具有广泛意义,引用名人论断增强了权威性,两个设问 句又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 分) 5.【参考答案】 优势:①创建新型对话空间,使受众交流更顺畅,倒逼传播者与创作者提高制作水准。 (1 分)②满足受众在互动中找寻自我价值的需要(与人沟通来获得满足的需要)。(1 分) ③产生仪式化的参与感,释放情绪。(1 分) 弊端:①各类秩序规范的约束相对困难。(1 分)②语言趋于庸常(追随媒体流行语), 语言不触及问题的本质。(1 分)③产生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带来语言的“失焦”助 长受众对于套路化趣味的追逐和欲望。(1 分) (6 分,每答对一点得 1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广东省(新高考)2021 届高三 5 月卫冕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编纂学史》对传统历史编纂学的总结梳理,是以传世文献为中心的,然而 对于当今方兴未艾的出土文献研究,也没有忽略。 书中专设“出土文献与历史叙事”一章,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证,择要探讨了马 王堆帛书《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清华简《系年》和睡虎地秦简《编年记》的历史 叙事特点,提出:传世文献《春秋》《左传》和出土文献《系年》《编年记》的体裁都是编 年体,《春秋事语》的主要体裁亦为编年体,这说明先民在观察历史进程的时候,最早和最 多采用的是时间的视角。但是不同体裁之间并非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之也会有《春秋 事语》这类记事与记言兼有的史书出现。而清华简《系年》在严格按照编年体裁记载历史 事件的同时,又成功地糅合了纪事本末的方法为“不同体裁的互相补充是史学发展的重要 规律”提供了新证,并再次证明纪事本末体作为史家记述历史的重要方式,很早就存在于 历史著作当中,不应刻板执守直到南宋袁枢作《通鉴纪事本末》才发明了这种史体的观念。 并且,《系年》的作者能够做到将从周武王到战国时期的主要史事前后分明地记载下来,对 长达四五百年范围内的历史大事有全局性的把握,足以称之为“通古今之变”的发端,正 是在先民浓厚的历史意识的基础上,到汉武帝时期才有《史记》这部记载自远古以来中华 民族通史的巨著产生。 而除了直接探讨上述出土文献的历史编纂学特征之外,书中的一些见解对于其他出土 文献的研究也有帮助。 比如清华简《书》(《尚书》)类文献是当今研究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在目前已经整理 出版的清华简中,就包括《尹至》《尹诰》《程寤》《保训》《皇门》《金滕》等多篇与《尚书》 有关联的内容。《中国历史编纂学史》总结出“《尚书》以记言为主,开创了‘记言家’之 先河,但同时在一些篇章中又有‘因事命篇’的特点。而《金膝》《顾命》等篇,均以记事 为主,且叙事完整,说明早在西周时期,历史编纂方法已经有了‘以事件为主要视角’的 创意”,“《尚书》在历史观上明确总结出‘以史为鉴’的思想,以生动的史实反映了自殷商 至西周初年,由‘迷信天命’到认识必须‘以史为鉴’、以民心为鉴、得民心才能‘得天命’ 的巨大变化”等,对于研究清华简《书》类文献诸篇之间的编连组合和单篇文本内部的整 合过程都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当然,任何一部学术著作的第一版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中国历史编纂学史》同样存在 些许可精进之处。比如全书从纵横两个方面广泛论述,在历史编纂学研究领域多有创辟, 但在个别问题上还属于比较初步的看法。举例说:作为一部记载 1362 年史事的巨著,《资 治通鉴》是司马光在北宋以前众多正史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那么,它是怎样剪裁正史有 关材料以使历史的主线更加突出的?又补充了哪些正史以外的材料以使著作更为丰满的?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对于“道”的探索有很高的成就,而他对“道”的探索与其关于历史编 纂学改革的主张又有怎样的联系?如果对这类问题给出较为详尽的分析,对于扩大《中国 历史编纂学史》的讨论范围、增强研究张力,将有很大的意义。 (摘编自张淑一《构建中国历史编纂学学科体系之作》) 材料二: 历史编纂学研究历史编纂的理论、体例与方法。它以历史典籍为对象,主要任务是揭 示典籍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说明一定史体产生并得到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学术因素。 中国历史编纂学的研究内容异常丰富,大致说来,应包括如下数端:一是重视对历史 编纂思想的发掘,包括史家的著史立意、对客观历史进程的理解、如何再现客观历史的复 杂进程等。二是总结历史编纂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勾勒出中国史家对历史编纂进行理论总 结的整体风貌。三是关注时代与历史编纂的互动,既考察时代精神如何折射在史家的历史 编纂中,又揭示出历史编纂学著作如何对社会产生影响。四是将官修史书传统与私人撰史 历程并重考察,充分发掘两者主要成就、关系、特点等。五是着力探讨历史编纂如何助推 民族凝聚力的加强、如何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深入发展。六是细致爬梳史家编史的过程, 着意于其著史的使命感、责任感。七是将中国历史编纂的发展与西方史学进行比较,突显 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与优长,回应后现代史家对历史叙事的质疑与挑战。 中国史学欲在当今国际史学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应加强自身话语体系建设,对中国历 史编纂学进行研究自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是一项长期的、重大的学术工程,需要史学界同 仁的共同努力,描述不同史体的特点以及在发展进程中相互影响和渗透,研究和评价不同 历史编纂学说或史体思想的产生、演变和学术价值。 (摘编自陈其泰、张峰《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路径》) 1、下列对《中国历史编纂学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出土文献与历史叙事”一章探讨了部分出土、传世文献题材,认为先民采用时间视 角观察历史进程最早最多。 B.《春秋事语》《系年》不同体裁相补充的编纂方式再次证明了史学发展的重要规律及 纪事本末体在商代已经出现。 C.《系年》以对史事前后分明的记载、对历史大事的全局性的把握,成为“通古今之变” 《史记》巨著的发端。 D.清华简《书》中有些篇章是以记事为主,叙事完整,说明早在西周时,已出现以事 件为主要视角的历史编纂方法创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尚书》所反映的由迷信天命到以史为鉴等思想变化,为研究清华简《书》类文献的 编纂提供了借鉴。 B.《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仍有一些可精进处,虽其纵横论述,多有创新,但仍有初步看 法,需要进一步强化。 C.如果《中国历史编纂学史》详尽分析《资治通鉴》的史料编纂、章学诚的有关探索和 主张,研究会更广泛和深入。 D.史学界同仁在中国历史编纂学方面共同付出努力,才能构建起中国史学在当今国际史 学界的话语体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历史编纂学的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 分) A.魏晋官方修史及私人撰述关系研究 B.《战国策》版本、校勘、辨伪研究 C.陈寿著《三国志》目的、方法研究 D.《新唐书》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研究 4、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给历史编纂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1、 D【解析】A 偷换概念,不是“题材”,而是“体裁”;B“在商代已经出现”于文无据, 文中只是说“很早就存在于历史著作当中”,从名称来看,《春秋事语》应是记春秋,而且 文中说《系年》记载的是“从周武王到战国时期的主要史事”;C 移花接木,“成为‘通古 今之变’《史记》巨著的发端”错,原文说“称之为‘通古今之变’的发端”。 2 、D【解析】“树立起中国史学在当今国际史学界的话语体系”错,原文说“加强自身话 语体系建设”,不是树立体系,而是加强体系建设。 3 B【解析】“《战国策》版本、校勘、辨伪研究”属于历史文献学研究范畴。A 与“将官修 史书传统与私人撰史历程并重考察,充分发掘两者主要成就、关系、特点等”有关;C 与 “重视对历史编纂思想的发掘,包括史家的著史立意……等”“总结历史编纂的理论与方法” 有关。D、与“着力探讨历史编纂如何助推民族凝聚力的加强、如何促进民旅文化的认同发 展”有关。 4、历史编纂学是一门以历史典籍为对象,研究历史编纂的理论、体例与方法,揭示典籍内 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说明一定史体产生并得到发展的社会因索和学术因索的学科。(4 分) 5、①首先概述了《中国历史编繁史》注重传世文献研究、又未忽略出土文献研究的特点; ②然后重点分析探讨一些出土文献的历史编纂学特征和书中一些见解对其他出土文献的研 究有所帮助;③最后指出其可 精进之处(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每条 2 分,意思对即 可) 广东省汕头市重点高中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5 月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秦朝建立之初,中央推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严格控制权力的归属, 建立起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政治根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保密制度也日渐完善。秦朝以国 家法律的形式实行保密制度,对于泄密之人有严格的刑罚,并规定专人传送公文,建立起 一套相对完整的保密措施。而由于秦始皇确立了皇帝身份的至高无上性,秦代初期的保密 信息侧重于皇帝本人的行踪,包括居所、行为言论甚至死亡信息。在《史记·秦始皇本纪》 中就有所记载:“(秦始皇)所居宫毋令人……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自是后莫 知行之所在。”而对于君主言论的保密更甚。秦始皇曾因怀疑随行人员泄露了他说的话, 下令将当时所有在场的人“皆杀之”。除了上述的明确保密要求,统治者还要控制知情范 围。秦始皇在外巡行过程中驾崩,随行贴身官员选择秘不发丧,除丞相李斯外,只有“胡 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由于保密措施严密、知情范围控制严格,其真相在 公布前始终未泄露。正是因为早期保密思想尚未完全成熟,旨在维护国家政权的保密制度 可能误入“歧途”,成为专制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手段。在这种严苛的保密观下,自然催 生出官吏的自身警惕性。《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谨之谨之,谋不可遗;慎之慎之, 言不可追。”体现了当时官吏的为官之道。 在史料中,能够发现当时的统治者曾经通过颁布诏书、制度约束等多种方式,告诫各 级官员要注重保密工作,并着重强调了泄露秘密的后果。《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制 诏,三代无文,秦始有之。”“天子之命为制,天子之令为诏。”在明确分类的同时,秦 代还设立了专门负责公文起草、送呈、归档的机构,负责人称为“尚书”。尚书机构的所 在地,戒备森严,有利于公文的安全保密。不仅机构秩序森严,对出任尚书的官员也有保 密要求,“国家旧法,选尚书郎,取年未五十者,使文笔真草,有才能、谨慎”。关于公 文收发的程序也有《行书律》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搭配日月夙暮。” 为防止公事文书在传送过程中被私自拆阅,秦代专职人员都要对公文进行一定的处理。 这种传统可以追潮至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和卿大夫在文书上用玺印封缄以示慎重,防 止传递时泄密。发展到秦时,将文书的保密处理称为“封”。《法律答问》中记载:“丢失 公文,已坐以论,后自得所亡,论当除不当?不当。”意为丢失公文,以罪论处,其后即 使自己找到了所丢失的公文,但所论之罪仍不应免除。秦代对档案归档也有严格的保密要 求,《商君书·定分》记载:“有铤钥,为禁而封之,内藏法令一副禁室中,封以禁印,有 擅发禁室印,及入禁室视禁法令,及剟一字以上,罪皆死不赦。”通常情况下,档案正本 存于中央禁室,副本存于皇帝殿廷禁宫、丞相御史大夫府及郡县,并规定私自进入禁室偷 看档案者、改削者死罪,进一步保障了档案安全,防止泄密。 (摘编自蒋怿旻《秦代保密文化漫谈》) 材料二: 唐律不仅在宏观上清晰审慎地作出保密规定,还在各分则中考虑周全,未有疏漏。如 《杂律》规定“诸私发官文书印封视书者,杖六十;制书,杖八十;若密事,各依漏泄坐 减二等。即误发,视者各减二等;不视者不坐”。这一规定使得涉密人员更加严于律已, 提高职业操守。《卫禁律》规定“诸缘边城戍,由外奸内入,内奸外出,而候望者不觉,徒 一年半;主司,徒一年”。《擅兴律》规定“诸密有征讨,而告贼消息者,斩;妻、子流放 二千里。其非征讨,而作间谍;若化外人来为间谍,或传书信与化内人,并受及知情容止 者,并绞”。这些刑罚制度对泄密罪作出比较明确系统的规定,为依法定罪提供了重要依 据。唐宪宗时期,官吏张宿“自布衣授左拾遗……数召对,不能慎密,坐漏禁中语,贬郴 丞十余年”。 在唐代的诗歌中,保密文化信息也有诸多隐藏其间。《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一首朱庆 余的《宫中词》,其中两句为“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叙说两个宫女见面, 本想说说心事,一看鹦鹉在前,怕它学舌泄露给别人,只好闭口不言。唐代中期著名诗人 元稹,因保密不慎,在仕途上遭受严重挫折,便借诗歌抒发自己的愁闷:“四五年前作拾 遗,谏书不密丞相知。谪官诏下吏驱遣,身作囚拘妻在远。”更为知名的是“诗圣”杜甫, 任左拾遗时曾撰写一首《晚出左掖》,其中的“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楼”,意为怕别人见 到自己上奏皇帝的报告,就把草稿烧毁以免闲人说自己邀名;骑马上朝觉得太张扬,于是 挤在狭小的马车里,好像鸡栖息在笼子里一样。古人曾对此作出评论,“明朝有封事,谏 臣之心。避人焚谏草,大臣之体”,从大众的角度对杜甫谨慎的行为表达了赞许的看法。 (摘编自《保密工作》杂志 2020 年第 8 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秦朝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建立了保密制度,对泄密者有严格的处罚,有专人传送公文, 逐步创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保密措施。 B.为防止公文在传送过程中被私自拆阅,秦代专职人员要对公文进行“封”的处理, 如果私自拆阅,拆阅者就是“罪皆死不赦”。 C.《卫禁律》规定戍守边城者,如有由外私自进入境内者,或由境内私自外出者,而 戍守者没有发现,法律要判处守卫者和主管者徒刑。 D.唐律从细节层面考虑周全。《杂律》让涉密人员更加严于律己,《卫禁律》《擅兴律》 等刑罚制度作出的规定为依法定罪提供了重要依据。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秦初的保密信息侧重于皇帝本人的行踪、言论,并且还要控制知情范围。这种旨在 维护国家政权的保密制度因为早期保密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可能误入“歧途”,成为专制 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 B.秦代对公文进行了明确的分类,设置了尚书机构,对尚书人选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其机构秩序森严,这都有利于公文的安全保密。 C.秦代对档案归档有严格保密要求,档案分正本、副本且存在不同的地方,并规定私 自进入禁室偷看、改削档案者的罪行,这样来防止泄密。 D.朱庆余《宫中词》中的“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两句,叙说宫女见面 也不能随便说宫中事,怕泄密,可见唐代宫中勾心斗角,人人自危。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唐诗中保密文化信息也有诸多隐藏其间”观点的 一项是( )(3 分) A.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唐·李白《长相思》) B.真迹进来依数字,别收锁在玉函中。(唐·王建《宫词》) C.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唐·白居易《访陶公旧宅》) D.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唐·罗隐《鹦鹉》)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 分) 5.根据材料来看,唐代保密文化在秦朝的基础上有哪些发展变化?(6 分) 1.B(B.“拆阅者就是‘罪皆死不赦’”错误。原文没有针对拆阅公文者治罪的明确说明。 由原文“《商君书·定分》记载:‘有铤钥,为禁而封之,内藏法令一副禁室中,封以 禁印,有擅发禁室印,及入禁室视禁法令,及剟一字以上,罪皆死不教’”可知,“罪 皆死不赦”是针对“擅发禁室印,及入禁室视禁法令,及剟一字以上”而定的。) 2.D(《宫中词》不是反映唐宫中勾心斗角,人人自危,而是反映了唐代保密要求的严格。) 3.A(A.“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是李白抒发寂寞之情的诗句,不涉及保 密。B.“真迹进来依数字,别收锁在玉函中”是对文档收集归档的工作程序,涉及保 密性。C.“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涉及保密性。D.“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 出转难”意思是劝君不要把话说得那么清楚明白,否则的话,不仅难以说出口,有时还 会带来灾难,涉及保密性。) 4.①举例论证,官吏张宿被贬、元稹仕途受挫,都证明唐律对保密规定清晰审慎,考虑周 全。②引用论证,大量引用了唐代法律文献,《唐诗三百首》的诗句等,论证唐律保密 周全严密。③正反对比论证,将元稹保密不慎仕途受挫与杜甫谨慎行事受到大众赞许之 事进行对比,论证了保密工作深入人心。(以上三点任答两点即可,每点 2 分。) 5.①保密律法更精细,许多明确的规定为依法定罪提供依据。②保密范围有扩大,各级官 员、宫女等都可能成为涉密对象。③保密意识更普及,许多保密文化信息隐藏在诗歌中。 (由原文“唐律不仅在宏观上清晰审慎地作出保密规定,还在各分则中考虑周全,未有 疏漏”和“这些刑罚制度对泄密罪作出比较明确系统的规定,为依法定罪提供了重要依 据”可知,保密律法更精细,许多明确的规定为依法定罪提供依据。由原文“唐宪宗时 期,官吏张宿‘自布衣授左拾遗……数召对,不能慎密,坐漏禁中语,贬郴丞十余年’” 和“《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一首朱庆余的《宫中词》,其中两句为‘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叙说两个宫女见面,本想说说心事,一看鹦鹉在前,怕它学舌泄露 给别人,只好闭口不言”可知,保密范围有扩大,各级官员、宫女等都可能成为涉密对 象。由原文“在唐代的诗歌中,保密文化信息也有诸多隐藏其间”可知,保密意识更普 及,许多保密文化信息隐藏在诗歌中。) 广东省茂名市 2021 届 5 月五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近年来,话剧《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引来叫好和追捧,甚至形成"一票难 求"的文化热点。同时,一些新创作品却很难把人们引进剧场,有的即便一时获得好评,也 很快被人淡忘,成为舞台"稀客",更有甚者沦为"一日游""节展游"。两相对比,不禁引人 深思。经典作品长演不衰,圈粉几代人,奥妙何在? 戏剧艺术是靠表演立在舞台上的,也靠表演得以传承。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 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曾说∶我唱的永远 是程派。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几乎成为"灯谜"的节日,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 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 发。 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不但提供精彩的内容,而且提供续写精彩的可能。 戏曲理论家李渔说,旧剧之可贵在于"本质如常",又"能新而善变"。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 身段往往比较柔软,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做出微调。这为创作者反复咀嚼生活 的馈赠,耐心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意见并加以运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事实上,经典作 品正是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给他们 以温暖和力量。 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作品的厚度,反映出创作 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 质。随着时间的流逝,物质的东西可能过时甚至灭失,精神却永不过时,历经岁月的冲刷, 反而会愈显光亮。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比如,豫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 根农村的故事。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 变化,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丰富。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 家国情怀感动不已。 更重要的是,经典作品还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这也是 其承载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真正抵达受众最根本的保证。戏剧是高雅的也是 大众的。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戏剧所营构的,不只是艺术空间,也是伦常的尺度。在这里, 生活中的善行义举得到更有故事性的表现,不公正不道德现象受到谴责与批判,向往地变 成了"现实",现实的昭示着愿景。比如,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 50 年代末,已 演了 1400 多场,是著名地保留剧目。当人们为舞台上的"沉香"热烈鼓掌时,掌声是对人间 真情的讴歌,也包含着对孝心孝行以及惩恶扬善的赞许。话剧《天下第一楼》首演于上世 纪 80 年代末,经三十余年舞台打磨已成当代经典,剧中人与命运的不懈抗争,拨动着观众 的心弦,引导人们思考人生,在生活的韧性中咂摸历史的流转。贴近百姓口味自然有口碑, 而真正的经典作品恰是靠百姓口碑流传的,具有现实温度的。 (摘编自胡一峰《为什么压箱底儿的经典老戏永不过时》) 材料二∶ 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范,围愈来愈广.中国戏剧走出国门的频次逐年增加。在英 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等著名国际戏剧 节现场,中国戏剧的身影随处可见。通过科技手段丰富表现样式,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交 流日益密切,打破了国外,尤其是西方观众将戏曲、杂耍等同于中国戏剧的刻板认知。 事实上,当下中国戏剧人正有意识地利用科技手段创新讲述中国文化与民族艺术的方 式,并得到国际戏剧界的认可。亮相第二届老舍艺术节的戏剧作品《酗酒者莫非》,根据史 铁生作品《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改编,由陆帕执导。与这位波兰导 演来华演出的多部作品一样,《酗酒者莫非》的理念、手法均属于欧洲当代文学剧场,影像 与心理两个时空的结合方式带出欧洲戏剧大师与中国当代文学碰撞出的火花。另一部在艺 术节上登台的戏剧《铸剑》,文本取材自鲁迅同名小说及中国民间传说《干将莫邪》,由波 兰知名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与中国演员联合创作完成。 科技手段是助力中国戏剧走出国门的鲜亮"外衣",然而究其根本,中国戏剧承载的厚 重中国文化与艺术传统才是它能在国外赢得赞誉、获得尊重的根本原因。从 1930 年京剧大 师梅兰芳访美、1980 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话剧《茶馆》巡演欧洲,到近几年由陈佩斯、 黄盈、赵森等执导的《戏台》《黄粱一梦》《罗刹国》等作品在国外引起的特别关注,都说 明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魅力。这些都在提醒中国的戏剧创作者,中国戏剧未来若想在世 界戏剧版图上占据重要席位,理应深入民族艺术的核心地带,创排出彰显中国气象和文化 气息、有格局、有品质的优秀作品。 (摘编自梅生《中国戏剧走出去的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近年来,《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但是一些新创 作 品却不能获得人们的好评。 B.经典戏剧作品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做出微调,它们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 登 上艺术的高峰,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C.物质的东西可能会过时甚至灭失,但作为时代产物的优秀戏剧作品,其精神历经岁月的 冲 刷后,反而会愈显光亮、永不过时。 D.西方观众一度认为,中国戏剧与戏曲、杂耍是等同的,但随着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交流 日 益密切,这一刻板的认识已被打破。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火丁的《锁麟囊》每演必火,这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源于一代又一代"角 儿"们对技艺的守护与传承。 B.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的途径虽然与《朝阳沟》中所展现的不同,但两代青年都有炽烈 的 家国情怀。 C.由《宝莲灯》与《天下第一楼》的成功可以看出,经典作品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 法说出了百姓的心声。 D.材料二以《酗酒者莫非》与《铸剑》为论据,论证了中国戏剧要想走向世界,只有加强 国际合作才是出路的观点。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在表演京剧《四郎探母》时,中外演员用特别突出拔高的音一起唱出"番"字。 B.观看歌剧《图兰朵》时需注意着装,正襟危坐,不能像在戏园子一样随意走动。 C.国外创作人员用多台投影等技术手段,与中国艺术家一起创作出话剧《青蛇》。 D.音乐剧《在远方》融合时尚元素,歌颂中国快递小哥辛勤创造、坚定追求的精神和形象。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 分) 5.请结合材料,谈谈在新时代如何促进我国戏曲的全面繁荣。(6 分) 1.A【解析】原文;总会引来叫好和追捧,甚至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同时,一些新 创作品却很难把人们引进剧场,有的即便一时获得好评,也很快被人淡忘,成为舞台"稀客 ",更有甚者沦为"一日游""节展游"。由此可见,"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并不是总是出现的, 新创作品也能获得人们的好评,所以 A 选项中"总会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与"不能获 得人们的好评"的表述属曲解文意。 2.D【解析】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是∶"当下中国戏剧人正有意识地利用科技手段创新讲述 中国文化与民族艺术的方式,并得到国际戏剧界的认可。"由此可见,文章以《酗酒者莫非》 与《铸剑》为论据是为了论证上述观点的。 3.C【解析】综合材料二可知,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通过科技手段与中国文化、艺术传统 相结合丰富表现形式"。A 选项没有涉及科技手段;B 选项是对观众的要求;C 选项既涉及科 技手段,又涉及中国故事《青蛇》;D 选项虽涉及了时尚元素与中国故事,但时尚元素不等 于科技手段。 4.文章开篇提出"经典作品长演不衰,圈粉几代人,奥妙何在"的问题,(2 分)接着从艺术 的高度、作品的厚度、生活的温度三个角度回答了此问题。(2 分)5.①守护与传承精湛的 技艺,根据时代善变善新以提升艺术的高度;②扎根文化沃土以提升作品的厚度;③贴近 百姓口味以提升生活的温度;④利用科技手段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戏剧走向世界,加强 与世界戏剧的交流。(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表述合理亦可酌情赋分) 广东省江门市 2021 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社会治理》记者:我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哪些关 键性扶贫政策? 章文光(国务院扶贫项目检查负责人):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伴随着人类社 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扶贫工作在不同历史阶段制定了符合国情的政策措施,走出了一条 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 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事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先后就扶贫开发工作出台了 一系列方针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涉及扶贫开发的重点任务、制度保障、体制建设、实施路 径等,并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政策体系,是对以往扶贫开发战略的丰富和发展。中国之所 以能够在扶贫领域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制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脱贫攻坚 战略。此外,全国各地要按照“中国的脱贫标准”精准发力补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党 的十八大以来,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几乎都对扶贫工作进行了部署。整个“十三五”时期间, 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每年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重要会议,针对 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部署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 前所未有。 《社会治理》记者: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生产 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您认为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得到的最大实惠是什么? 章文光: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得到的最根本实惠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收入达标、 不愁吃不愁穿、卫生医疗、义务教育、住房保障,这些在现实中都已经实现。云南偏远的 少数民族地区,饮水问题可能比住房问题更严重,这些地区千年来靠天吃水,储备雨水饮 用,缺水、卫生问题非常严峻。国家投入很多资源,包括大量的资金、技术的创新,把洁 净的饮用水泵引到山上,千年来没有解决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现在已经全部解决,群众 从中得到的实惠不言而喻。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还得到了“溢出性实惠”。从某种角度上看精 准扶贫可以理解为财富的再分配,在再分配过程中会产生“溢出效应”。比如在精准扶贫过 程中实现的移风易俗,人民群众就得到了很多实惠。致贫原因是多方面的,因婚、因丧也 是致贫原因,在农村流传着“一个媳妇半条命”“一场丧事两头空”的说法,尤其是在民族 地区,婚丧嫁娶请客吃饭连续几天,就吃空了吃穷了,还因此借外债,从而导致贫困。在 精准扶贫过程中,通过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等举措,实现了移风易俗,现在因婚 丧致贫的家庭已经很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在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 程得到了额外的、溢出性实惠。 (选自访谈《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和未来展望》,2021 年 1 月《社会治理》) 材料二: 2020 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有 1 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十年实现联 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书写了世界反贫困史上的伟大传奇。 首先,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为发展中国家政府开展减贫树立 了“标杆”。从减贫速度看,中国明显快于全球。在中国精准扶贫的实践中,政府是贫困识 别、贫困干预、贫困退出以及脱贫成效评估等减贫全过程的主导性主体。在脱贫攻坚战中, 中国政府加大财政专项投入,通过“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多层级政 府间合力协作制度安排提升政府扶贫整体效能,激发并形成扶贫合力,不断完善政府、市 场、社会互动以及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的大扶贫格局,凝聚摆脱贫困的强 大动力。中国政府发挥减贫主导作用为全球应对经济增长带动减贫普遍弱化的挑战树立了 典范。 其次,中国精准扶贫方略的成功实践,为解决贫困治理一系列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 案。按照精准扶贫方略的顶层设计,中国逐步形成和完善了自上而下(指标规模控制、分 级负责、逐级分解)与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评议)相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对国际减贫瞄 准方法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围绕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问 题构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落实的工作机制,为解决一系列贫困治理难题提供了 方法。此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不仅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 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强调要发挥脱贫主体的能动性,“智”“志”双扶,从 而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其中包含的内源式扶贫、合力扶贫、制度扶贫等理论及实践,对于 为国际贫困治理理论创新提供了借鉴,对于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摆脱贫困的进程具有 重要作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高度肯定中国的减贫方略,他指出,“精准减贫方略是 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 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摘编自黄承伟《中国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历史意义与世界贡献》,2020 年 7 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这与我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制定了符合 国情的扶贫政策与措施是分不开的。 B. 我国制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脱贫攻坚战略,并依照“中国脱贫的标准” 精准发力补短板,因此,脱贫是必然的。 C. 云南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饮水问题相对严重,国家采取很多办法解决了他们的饮水问 题,这也意味着此地区离脱贫不远了。 D.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一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二要发挥脱 贫主体的能动性。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3. 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不属于“溢出性实惠”的一项是( ) A. 扶贫干部在“重男轻女”严重的工作村公开选贤举能,选拔了有才能的女干部做村主任。 B. 凉水村的村民田老八总在村子里散布不利团结的信论,后因扶贫工作队的帮助而被感 化。 C. 因脱贫需要,扶贫队在碗米溪村开发集体经济,这一举措让村民有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D. 扶贫干部大力鼓励村民种植“土家莓茶”,并帮助村民网上卖茶,让不少家庭实现了脱 贫。 4. 作为脱贫攻坚项目检查负责人,章文光的回答主要有哪几方面的内容?请概括。 5. 中国的脱贫攻坚经验能给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你认为材料中哪些脱贫方案可以给其 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 【答案】1. A 2. C 3. D 4.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定的扶贫政策是打 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2)我国脱贫攻坚的胜利不仅让群众得到最根本的实惠,还有“溢 出性实惠”。 5. (1)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脱贫攻坚战略,并精准发力补短板。(2)政 府是主导型主体,脱贫工作由国家项层设计,上下形成合力形成大扶贫格局。(3)发挥脱 贫主体的能动性,“智” “志” 双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因此,脱贫是必然的”说法绝对。脱贫的因素有很多,这几个因素推不出脱贫的“必 然性”。 C.“这也意味着此地区离脱贫不远了”错。根据原文,云南这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已经 脱贫,不是“离脱贫不远”。 D.发挥脱贫主体的能动性,“智”“志”双扶,是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条件。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不属于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条件。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 “政府合力”错。原文“中国政府加大财政专项投入,通过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 县抓落实多层级政府间合力协作制度安排提升政府扶贫整体效能,激发并形成扶贫合力”, 选项推导出的是政府合力,政府合力只是扶贫合力的一个分支。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溢出性实惠,在文中指扶贫工作中超出预期的效果。 D.是扶贫工作的做法,属于“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内容,不属于“滋出性实惠”。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文中来看,章文光的回答主要是针对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哪些关键性扶贫 政策?”,可见回答应围绕扶贫政策来说。章文光的回答以“此外”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层。 第一层主要是谈我国制定的扶贫政策,文中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就扶贫开 发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涉及扶贫开发的重点任务、制度保障、体制 建设、实施路径等,并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政策体系,是对以往扶贫开发战略的丰富和发 展。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扶贫领域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制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 略和脱贫攻坚战略”;第二层是谈政策的具体指导意义及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中 央一号文件几乎都对扶贫工作进行了部署”“每年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重要会议,针对不 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部署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 所未有”。可见,这部分是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定的扶贫政策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 键。 第二个问题是“您认为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得到的最大实惠是什么?”章文光回答“贫困 地区人民群众得到的最根本实惠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还得到了 ‘溢出性实惠’”,这是两个关键句子。可见这部分是介绍我国脱贫攻坚的胜利不仅让群众 得到最根本的实惠,还有“溢出性实惠”。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题目要求分析材料中哪些脱贫方案可以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答题区间主要 在材料二,按照“首先”“其次”“此外”来概括。 材料二概括了中国脱贫事业取得成就的几点原因,其中有“在中国精准扶贫的实践中,政 府是贫困识别、贫困干预、贫困退出以及脱贫成效评估等减贫全过程的主导性主体”“通过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多层级政府间合力协作制度安排提升政府扶 贫整体效能,激发并形成扶贫合力”。由此可见,中国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府是主 导型主体,脱贫工作由国家项层设计,上下形成合力形成大扶贫格局。 材料二还谈到了其他原因,如“中国精准扶贫方略的成功实践,为解决贫困治理一系列世 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按照精准扶贫方略的顶层设计,中国逐步形成和完善了自上而下 (指标规模控制、分级负责、逐级分解)与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评议)相结合的精准识别 机制”“围绕……四个问题构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落实的工作机制,为解决一系 列贫困治理难题提供了方法”。由此可见中国的措施是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 脱贫攻坚战略,并精准发力补短板。 材料二中还有“强调要发挥脱贫主体的能动性,‘智’‘志’双扶,从而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可见中国的成功还在于发挥脱贫主体的能动性,“智” “志” 双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广东省 2021 届新高考•压轴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研学旅行成为一种趋势。每到暑期,中国各 大高校、博物馆、科技馆里,随处可见浩浩荡荡的“研学大军”。那些加入传统文化元素的 研学游,更成为当下的热门之选,受到许多家长和孩子的青睐。 “研学游”变成“研学热”,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 有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同时也与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学生对摄取知识的渴望有关。 从活动的导向来看,研学游是值得鼓励的。它以天地为课堂,以社会为学校,以历史 文化和自然风光为老师,通过调动眼耳口鼻多种感官,让学生们走出闭门读书的窠臼,使 “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得以完美结合,在研学中开拓眼界、增广见闻,更好地感知 这个世界的过去与未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也有一些旅游公司和培训机构“唯利 是图”,让很多研学旅行变了味道,出现重游轻学、只游不学、游而乱学的现象。 研学指的是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可见学习是研学的根本,而“游”只是一种形式, 是寓教于乐的载体。这提醒我们,在研学游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本末倒置,不可让研 学流于形式,更不可让它误入歧途。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绝非道听途说就能轻易领 悟。与之相应,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需要专业的讲解和引导,如果打着研学旗号,给予的却 是“半吊子”的讲解,灌输的是些错误的知识,那这样的研学之旅不仅毫无意义,还会起 到反作用。 想要让研学游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走近更多人的身边,不仅需要丰富它的形式,更要 充实它的内容。惟其如此,才能激活人们内心的向往,吸引更多人参与。针对部分机构和 个人相关知识匮乏这一问题,作为活动基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可组织开展专门的培 训,先让研学的组织者和讲解员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从而避免知识、信息的传递陷入错 误的恶性循环。当然,场馆本身亦可通过免费的馆内展陈、团队讲解、智能导览,拓宽学 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并通过预订活动档期、追责非法研学,疏堵结合,给参观学习的学生 更好的研学体验。 (摘编自潘玉毅《让研学游更好地贴合传统文化》) 材料二: 每年暑假,中国研学游都会迎来旺季。背上行囊,结伴去看看,已经成为许多孩子的 假期标配,而各类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是非常受欢迎的目的地。不过,最近上海一家 博物馆的声明引发了关注。声明表示,大量企业在馆内办有偿研学游等活动,许多活动团 体在馆期间不遵守博物馆参观规范和公共场所文明规范,极大影响了展厅秩序和文物安全。 博物馆是公益性文化场馆,肩负教育科普的职能。近年来,从更加智慧、精美的策展, 到办起科普讲座、提升互动体验,博物馆不断升级的服务举措,都旨在让历史文化触手可 及,走向更广阔的人群。走进博物馆享受这些免费服务无可非议,但一些机构却将其包装 成研学游的噱头,在各平台上进行有偿销售,甚至冒用博物馆的名义误导参与者,客观上 挤占了有限的公共资源。 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研学游传递的知识不严谨、不准确、不科学。以博物馆为例, 每个展陈侧重不同主题,每件文物都是沉淀的知识。可有的研学游设计随心所欲,讲解同 样毫无章法,有时还会因为自身储备不足,或者追求好玩有趣,出现误解乃至曲解知识的 情况。家长花费高价,孩子求知若渴,换来的却是错误的知识。如此研学游不仅误人子弟, 还造成公共文化资源的浪费。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到大千世界、草木深处研学游,探访印于书本、讲于课堂之外的 鲜活故事,能大大丰富学生们的生活经验。近年来,正因叠加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体验, 研学游日渐升温,市场蛋糕越做越大,衍生出户外跋涉、乡村农耕、传统文化等多样的主 题与形式。然而,火热背后,问题也不少:组织者、承办方五花八门,一些机构并不具备 资质;原来的旅游项目改头换面成为研学游项目,价格却翻了数倍;游中研学变成多游少 学、只游不学、走马观花的“打卡”式参观……无论是哪一种,都背离了初衷,让研学游 变得低效甚至无效。 其实,研学游的关键,在于平衡游和学。随着各地研学游基地、公共场馆设施与服务 的不断升级完善,家门口的红色景点、非遗工坊,不远处的田间地头、绿水青山都是很有 价值的“第二课堂”,能够让孩子获益匪浅。只有规范使用、好好利用,研学游才能变成“研 学优”。 (摘编自管璇悦《研学游,更要“研学优”》)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相结合的研学旅行受到追捧,而加入了传统文化元素的研 学游更是备受一些中国家庭的青睐。 B. 研学游可以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开拓眼界,增广见闻,对世界的过去与未来、文 化的传承与发展有更多的感知。 C. 只有充实研学游的内容,丰富它的形式,才能让研学游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让人真 心向往,让更多人参与研学游。 D. 作为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博物馆不断升级服务举措,是为了让更多人深刻地理解历史文 化,更好地发挥其教育科普的作用。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研学游成为潮流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没有这 个物质基础,研学游就难以实现。 B. 如果忘记了研学的根本在于学习,只打着研学的旗号变相出游,还灌输错误的知识,那 就是本末倒置甚至是误人歧途。 C. 博物馆、科技馆和美术馆等场所备受研学游团体欢迎,但不遵守博物馆参观规范和公共 场所文明规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D. 对随心所欲设计研学游活动、毫无章法讲解历史文化知识等浪费公共文化资源的研学游 组织机构,必须进行监督管理。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独一无二的传统节庆,为“非遗+旅游”奠定了融合的基础。 B. 研学游要规范发展,需要优质内容的开发、社会资源的支持,更需要专业人士的把关。 C.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长城,培育壮大民间保护力量,鼓励成立长城学会等民间组织。 D. 文化体验游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为海内外游客营造出身临其境和心临其境的完美体验。 4. 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 关于研学游,请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侧重点有何不同? 【答案】1. D 2. A 3. B 4. ①举例论证。如一些机构将博物馆举行的科普讲座等免费服务包装成研学游的噱头,在 各平台上进行有偿销售,欺骗家长和学生。②道理论证。如对研学游关键在于平衡游和学、 让研学游变成“研学优”的分析论证。 5. ①材料一分析论证了研学游“大热”的原因、研学游的活动导向、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应 对办法,让研学游更好地贴合传统文化。 ②材料二摆出研学游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给出对策,认为应平衡游和学的关系,才能变“研 学游”为“研学优”。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让更多人深刻地理解历史文化”夸大其词。材料二第二段说“都旨在让历史文化触手 可及”,意思是让人们近距离接触历史文化,不能转述为“深刻理解历史文化”。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于文无据。材料一第二段列举的多个原因是并 列关系,从中推不出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为重要的结论。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摆出研学游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给出对策,认为应平衡游和学的关系等。 A.是说传统节日对“非遗+旅游”的作用,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B.是针对研学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可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C.是说保护长城的一种策略,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D.是说文化体验游与科技创新相融合的作用,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结合“但一些机构却将其包装成研学游的噱头,在各平台上进行有偿销售,甚至冒用博物 馆的名义误导参与者,客观上挤占了有限的公共资源”“以博物馆为例,每个展陈侧重不同 主题,每件文物都是沉淀的知识。可有的研学游设计随心所欲,讲解同样毫无章法,有时 还会因为自身储备不足,或者追求好玩有趣,出现误解乃至曲解知识的情况”等分析,举 了一些机构和博物馆等例子来说明研学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举例论证。 结合“研学游的关键,在于平衡游和学。随着各地研学游基地、公共场馆设施与服务的不 断升级完善,家门口的红色景点、非遗工坊,不远处的田间地头、绿水青山都是很有价值 的‘第二课堂’,能够让孩子获益匪浅。只有规范使用、好好利用,研学游才能变成‘研学 优’”分析,用“家门口的红色景点、非遗工坊,不远处的田间地头、绿水青山都是很有价 值的‘第二课堂’”来具体生动说明对研学游关键在于平衡游和学、让研学游变成“研学优” 的道理,运用道理论证。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材料一前两段主要交代了研学游,成为当下的热门之选,受到许多家长和孩子的青睐。然 后分析“研学游”变成“研学热”的背后原因等。第三段主要从活动的导向来分析的,明 确研学游是值得鼓励的。第四、五两段“提醒我们,在研学游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本 末倒置,不可让研学流于形式,更不可让它误入歧途”,即研学游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后面 讲应对的办法,如“专业的讲解和引导”“避免知识、信息的传递陷入错误的恶性循环”“通 过免费的馆内展陈、团队讲解、智能导览”等,让研学游更好地贴合传统文化。 材料二的前三段主要讲研学游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给出对策。如“许多活动团体在馆期间 不遵守博物馆参观规范和公共场所文明规范”“一些机构却将其包装成研学游的噱头,在各 平台上进行有偿销售”“一些研学游传递的知识不严谨、不准确、不科学”等。第四段强调 实践,不能盲目背离了研学游的初衷。最后一段强调“研学游的关键,在于平衡游和学”, 这样研学游才能变成“研学优”。 广东省 2021 届新高考•压轴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经历五千年历史发展而从未中断的国家。就法文化而言, 同样源远流长、代有兴革,既融入了古圣先贤的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又积累了治国理政 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教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对中华传统优秀法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 以真正做到以史为鉴。 民心向背对国家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尚书·五子之歌》根据夏王失德失民亡国的教 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周灭商后,有戒于纣王失民亡国的教训,强调国应以民 为本,“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其后孟子将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为仁 政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进而总结“君为民而立”。西汉贾谊总 结秦亡教训时指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后世总是以利民、富民、惠民作为国 策的支撑点。中国古代有关土地、水利、赋税的立法,都是着眼于保民生的;自汉朝起, 法律对老、幼、残、疾等社会弱势群体实行恤刑;《唐律疏议》以来的历代法典,都规定了 对 70 岁以上,15 岁以下,废疾笃疾和孕妇等社会弱势群体不得刑讯,并可减免刑罚。这些 规定蕴含着鲜明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国家的仁政。 德法共治是古圣先贤从悠久而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德的功用主要在于 教化,历代开明的统治者、思想家都主张以德化民。但是,道德缺乏国家强制力,只能化 而不能禁止,需要得到法律的配合和支撑,才能真正发挥以德治国的作用。就法律而言, 其职能在于禁暴惩奸止恶,但法律如果失去了道德的主宰,不仅丧失应有的权威性和正义 性,而且难免流于滥罚酷刑的歧途。既重视发挥法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 用,才能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严治官、宽养民是中华传统法文化所强调的施政手段。韩非子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 的理论,此理论适应了国君的需要,因而演绎为严治官、宽养民的政治逻辑。严治官主要 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严上官之责,以警下吏。唐代宗时宰相杨纶“清慎自饬,立法于 身”,使得权倾当朝的汾阳王郭子仪“且为之悚惕,孰敢不服哉”。其二,行考课之法,建 监察制度。唐代有四善二十七最的考课之法,宋代有监司互察法,明有八法考吏,清代有 六法考吏。考课的结果是优异者擢升、平庸者黜革、违法者治罪。除此之外,还推行了严 密的御史监察制度。其三,重任免考选,选贤任能。汉代实行孝廉方正的选官之法。隋唐 建立科举考试制度,使选官制度化法律化。除去一般的科考之外,还有所谓的特科、恩科 等配套制度:御史出巡也负责考察推荐贤能之士。与严治官相对应的是宽养民。宽养民主 要表现为:国家给人民以必要的生产生存手段——土地;宽减居民的赋税负担和力役之征; 对于老幼妇残等社会弱势群体犯法的情况,按律宽减;此外,还注意施行各种保民、利民、 富民、惠民政策,以夯实政权基础。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法文化底蕴之深厚、特色之鲜明、影 响之深远,以及治国理政经验教训之丰富,都显示了古圣先贤的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及其 对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激活传统法文化的优秀部分, 使之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可资借鉴的法文化支持。 (摘编自张晋藩《中华传统法文化的史鉴价值》) 材料二: 从历史借鉴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采用的德礼与刑罚共同为用的社会控制 模式已延续二千年而未变,究其根源在于:它具有明确统一的理论基础,即儒家学说;具 有持续一贯的政策保证,具体表现在“德主刑辅”“明刑弼教”上,并保持了一贯性、稳定 性;得到了法律多方面的确认和保证,如各种礼仪规范、人伦道德、文化素养、社会风尚 等等,或纳入法奈,或借法推动,或限于一定的范围,或被用于整个社会;有相应的制度 建设密切配合,如为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孝悌力田的人做官而设立察举、征辟制度,为 督励官员廉洁奉公、勤政爱民而建立一整套考课和休致制度,为发扬正常的社会风气而形 成惩治诬陷的制度。正是由于道德教化、政策保证、法制建设三者联结交叉,密切配合, 因此,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诸如“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著名盛世。 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所维护的秩序,其本质是“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但不可否认 的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许多观念依然积淀在广大国民。中而继续发挥着或优或劣的影响。 所以建构现代的社会秩序,不能不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秩序理论进行历史反思,以寻求具有 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摘编自蒋传光《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秩序理念》) 1. 下列对“中国传统法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汲取古圣先贤的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借鉴其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 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衰,历代法典因此以利民、富民、惠民为国策支撑点,蕴含鲜明的 人文关怀,体现仁政特点。 C. 法律是道德的主宰,道德是法律的配合和支撑,德法共治,才能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 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D. 我国历史上的“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盛世的出现,与统治者积极维护 “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密切相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法文化不容忽视,因为它植根于五千年文明,经受漫长历史的考验,具有丰厚 的文化积淀。 B. 民本思想对中国传统的法文化有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在中国传统法律的许多层面有很多 具体体现。 C. “严治官”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宽养民”可夯实政权基础,两 者结合利于封建统治。 D. 中国传统的德法共治的治理模式相对稳定,根源在于古代社会中的许多观念对广大国民 产生深远的影响。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材料一所涉“中国传统法文化”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 A. 重礼轻法、礼法合一的传统法律习惯研究 B. 宽仁慎刑、重惜民命的立法指导思想研究 C. 重和轻讼、无讼是求的用法价值取向研究 D. 省刑寡罚、法宽刑缓的约法慎刑学说研究 4. 对建构现代社会秩序而言,中国古代社会德礼与刑罚共同为用的社会控制模式有哪些可 资借鉴之处?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简要概括。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A 2. D 3. C 4. ①确立明确统一的德法共治的理论基础;②实现持续一贯的政策保证;③给予法律的多 方面确认和保证;④建设相应的制度予以密切配合。 5. ①首先以中国法文化的传承为背景,指出对中华传统优秀法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和创新 性转化的必要性;②接着从以民为本、德法共治、严治官宽养民等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中华 传统法文化的史鉴价值;③最后总结全文,指出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借鉴中华传 统优秀法文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范围扩大,“历代法典”错,材料一第二段原文“这些规定”仅指前文所列举的法令规章; C.张冠李戴,“法律是道德的主宰,道德是法律的配合和支撑”错,应是“道德是法律的主 宰,法律是道德的配合和支撑”; D.“与统治者积极维护‘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密切相关”错,材料二第一段原文为我国 历史上的盛世与“道德教化、政策保证、法制建设三者联结交叉,密切配合”有关。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D.“根源在于古代社会中的许多观念对广大国民产生深远的影响”,表述有误。“中国传统 的德法共治的治理模式相对稳定”还有政策、法律、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保障。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推断的能力。 A.“重礼轻法、礼法合一”与“德法共治”有关,材料一第三段就有讲到“德法共治是古 圣先贤从悠久而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中得出的结论”; B.“重惜民命”与“以民为本”有关。材料一第二段“民心向背对国家兴衰起着决定性作 用”“后世总是以利民、富民、惠民作为国策的支撑点”就有讲到民本思想; D.“省刑寡罚、法宽刑缓”与“宽养民”有关。材料一第三段“严治官、宽养民是中华传 统法文化所强调的施政手段”涉及“宽养民”政策。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一“德法共治是古圣先贤从悠久而丰富 治国理政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德的功用主 要在于教化,历代开明的统治者、思想家都主张以德化民”可知应确立明确统一的德法共 治的理论基础; 由材料二“从历史借鉴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采用的德礼与刑罚共同为用的社 会控制模式已延续二千年而未变,究其根源在于:它具有明确统一的理论基础,即儒家学 说;具有持续一贯的政策保证,具体表现在‘德主刑辅’‘明刑弼教’上,并保持了一贯性、 稳定性”可知应实现持续一贯的政策保证。 由材料二“从历史借鉴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采用的德礼与刑罚共同为用的社 会控制模式已延续二千年而未变,究其根源在于……得到了法律多方面的确认和保证,如 各种礼仪规范、人伦道德、文化素养……”。 由材料二“从历史借鉴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采用的德礼与刑罚共同为用的社 会控制模式已延续二千年而未变,究其根源在于……给予法律的多方面确认和保证;有相 应的制度建设密切配合,如为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孝悌力田的人做官而设立察举……” 可知应建设相应的制度予以密切配合。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由文章第一段“就法文化而言,同样源远流长、代有兴革,既融入了古圣先贤的政治智慧、 法律智慧,又积累了治国理政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教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对中华传统优秀法文化进 行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以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可知文章首先以中国法文化的传承为 背景,指出对中华传统优秀法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的必要性; 由“民心向背对国家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德法共治是古圣先贤从悠久而丰富的治国理政 经验中得出的结论”“严治官、宽养民是中华传统法文化所强调的施政手段”,文章接着从 以民为本、德法共治、严治官宽养民等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中华传统法文化的史鉴价值; 由“我们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激活传统法文化的优秀部分,使之创造性发展和创 新性转化,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可资借鉴的法文化支持”可知文章最后总结全文,指 出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借鉴中华传统优秀法文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