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三:圆锥曲线证明定值问题大题专练(解析版)-2021届高三(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项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二十三:圆锥曲线证明定值问题大题专练(解析版) 1.(2021·江苏徐州市·高三二模)已知双曲线 2 2 2 2: 1( 0, 0)x yC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 2,F F , 点 (3,1)P 在 C 上,且 1 2 10PF PF  . (1)求 C 的方程; (2)斜率为 3 的直线 l 与 C 交于 A,B 两点,点 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D.若直线 ,PA PD 的斜率存 在且分别为 1 2,k k ,证明: 1 2k k 为定值. 【答案】(1) 2 2 18 8 x y  ;(2)证明见解析. 【详解】 (1)设 1( ,0)F c , 2 ( ,0)( 0)F c c  ,其中 2 2c a b  . 因为 1 2 10PF PF  ,所以 2 2(3 ) 1 (3 ) 1 10c c      , 解得 2 16c  或 0c = ,又 0c  ,故 4c  . 所以 2 22 (3 4) 1 (3 4) 1 4 2a        ,即 2 2a  . 所以 2 2 2 8b c a   . 所以 C 的方程为 2 2 18 8 x y  . (2)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则  2 2,D x y  . 设直线 l 方程为 3y x m   ,与双曲线 C 方程联立, 消去 y 得, 2 28 6 8 0x mx m    . 由  2 2( 6 ) 32 8 0m m      ,得| | 8m  . 1 2 3 4 mx x  , 2 1 2 8 8 mx x  . 所以      2 2 1 2 1 2 1 2 1 23 3 9 3 98 my y x m x m x x m x x m            . 所以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1 1 3 3 3 3 9 y y y y y yk k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2 1 2 2 1 2 8 38 1 8 38 m x x m x x           . 所以 1 2k k 为定值. 2.(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如图,已知椭圆C :   2 2 2 1 1x y aa    的左焦点为 F ,直线  0y kx k  与椭圆C 交于 A , B 两点,且 0FA FB   时, 3 3k  . (1)求 a 的值; (2)设线段 AF , BF 的延长线分别交椭圆C 于 D , E 两点,当 k 变化时,直线 DE 与直线 AB 的 斜率之比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求出定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 【答案】(1) 3 ;(2)为定值 5. 【详解】 (1)设  0 0,A x y ,则  0 0,B x y  ,由题意得焦点为  2 1,0F a  所以,    2 2 2 2 2 0 0 0 0 0 01, 1, 1FA FB x a y x a y x y a              uur uur . 当 0FA FB   时,有 2 2 2 0 0 1x y a   . 联立 2 2 2 , 1, y kx x ya    得 2 2 0 2 2 1 ax k a   , 2 2 2 0 2 2 1 k ay k a   ,从而 2 2 2 2 2 2 2 2 11 1 a k a ak a k a     . 将 3 3k  代入,得 2 2 2 4 13 a aa   , 所以  2 3 1a a  ,故 3a  . (2)由(1)知,  2,0F  ,椭圆C : 2 2 13 x y  . 设 AD : 0 0 2 2xx yy   ,代入椭圆 C : 2 23 3x y  , 得    2 0 02 2 0 0 2 2 2 2 3 1 0 x x y yy y            . 而 2 2 0 03 3x y  ,即    2 2 0 0 0 05 2 2 2 2 2 0x y x y y y     , 从而 0 05 2 2D yy x   . 同理 BE : 0 0 2 2xx yy   , 0 05 2 2E yy x   . 从而 02 2 5 E D E D xy y y y   . 于是 0 000 0 0 00 0 1 5 5 2 2 2 E D E D DE E D E D E D E D yy y y yk kx x xx y yx xy y y y y yy y             . 所以 DE , BC 的斜率之比为定值 5. 3.(2021·浙江高三其他模拟)如图,已知抛物线  2 2 0y px p  ,过点   ,0 0P m m  的直线交 抛物线于 A ,B 两点,过点 B 作抛物线的切线交 y 轴于点 M ,过点 A 作 AN 平行 PM 交 y 轴于点 N , 交直线 BM 于点 Q . (1)若 1p m  ,求 AB 的最小值; (2)若 AOB 的面积为 1S , MNQ△ 的面积为 2S ,求 1 2 S S 的值. 【答案】(1) 2 2 ;(2)2. 【详解】 解:(1)由题意可知,直线 AB 的斜率不为 0,故可设直线 AB :x ty m  , 2 1 1,2 yA yp      , 2 2 2,2 yB yp      , 联立,得 2 , 2 , x ty m y px     ,得 2 2 2 0y pty pm   ,所以 1 2 1 2 2 , 2 . y y pt y y pm      因为 1p m  ,所以 1 2 1 2 2 , 2, y y t y y      所以  22 2 2 2 1 2 1 2 1 21 1 4 1 4 8AB t y y t y y y y t t              2 22 1 2t t   , 易知   2 21 2 2t t   ,故 2 2AB  ,当且仅当 0t  时,等号成立.故 AB 的最小值为 2 2 . (2)不妨设点 B 位于 x 轴下方,由 2y px  ,得 1 122 2 2 p py p ypx px         . 因为直线 BM 与抛物线相切,所以直线 BM 的斜率 2 BM pk y  , 故直线 BM 的方程为 2 2 2 2 2 22 2 y yp py x y xy p y         ,令 0x  ,得 2 2 yy  ,所以 20, 2 yM     , 则 2 2 02 0 2PM y yk m m     .又 / /AN PM ,所以 2 2AN PM yk k m    , 所以直线 AN 的方程为 2 2 2 1 2 1 2 1 12 2 2 4 y y y y yy x y x ym p m mp            , 令 0x  ,得 2 1 2 14 y yy ymp   ,故 2 1 2 14N y yy ymp   . 又 1 2 2y y pm  ,所以 2 1 2 1 14 2N y y yy ymp    ,所以 10, 2 yN      , 连接 PN ,则 1 1 2 2 2 2 2 2PN BM pmy y y pk km m m y         ,所以 //PN BM , 又 / /AN PM ,所以四边形 MQNP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1 2 2 1 2 1 1 1 2 2 2 2 4QMN MNP N M y yS S S OP y y OP m y y         △ △ . 又易知 1 1 2 1 2 1 1 2 2AOBS S OP y y m y y     △ ,所以 1 2 2S S  . 4.(2021·全国高三月考(理))已知椭圆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1 2,F F ,点  3,1P 在椭圆上,且 1 2 90F PF   . (Ⅰ)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Ⅱ)不过点 P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 ,A B 两点,且OP 平分线段 AB (O 为坐标原点).设直线 ,PA PB 的斜率分别为 1 2,k k ,试判断 1 2k k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Ⅰ) 2 2 16 2 x y  ;(Ⅱ)是, 1 3 . 【详解】 (Ⅰ)设点    1 2,0 , ,0F c F c . 由 1 2 90F PF   ,得 1 2 0PF PF   , 即   3, 1 3, 1 0c c      ,解得 2c  . 因为点  3,1P 在椭圆上,所以 2 2 3 1 1a b   . 又因为 2 2 2a b c  ,所以 6, 2a b  ,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 2 16 2 x y  . (Ⅱ)设点  1 1,A x y ,  2 2,B x y , 因为点 ,A B 在椭圆上, 所以 2 2 1 1 16 2 x y  , 2 2 2 2 16 2 x y  , 两式相减变形后得 2 1 2 1 2 1 2 1 1 3 y y y y x x x x      , 即 1 3AB OPk k   ,解得 3 3ABk   . 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3 3y x t   , 联立方程组 2 2 3 3 3 6 0 y x t x y         , 消去 y 后整理得  2 22 2 3 3 6 0x tx t    , 248 12 0t    , 1 2 3x x t  , 2 1 2 3 32x x t  , 则       1 2 1 2 1 2 1 1 3 3 y yk k x x          2 1 2 1 2 1 2 1 2 1 3 1 2 13 3 3 3 x x t x x t t x x x x             2 2 2 1 3 33 1 3 2 13 2 3 3 3 3 3 32 t t t t t t t              1= 3 , 所以 1 2k k 是定值,其值为 1 3 . 5.(2021·湖南)已知椭圆 2 2 2 2C: 1( 0)x y a ba b     的离心率为 1 2 ,直线 1: 22l y x   与椭圆 C 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A . (Ⅰ)求椭圆 C 的方程及 A 点坐标; (Ⅱ)设直线 l 与 x 轴交于点 B.过点 B 的直线与 C 交于 E,F 两点,记点 A 在 x 轴上的投影为 G,T 为 BG 的中点,直线 AE,AF 与 x 轴分别交于 M,N 两点.试探究| | | |TM TN 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 求出此定值;否则,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2 31, 1,4 3 2 x y A      ;(2)| | | |TM TN 为定值 9 4 【详解】 (1)设椭圆C 的半焦距为 c ,则 1 2 c a  ,则 2 24a c , 2 2 2 23b a c c   ,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 2 2 2 2 14 3 x y c c   , 将椭圆C 的方程与直线 l 的方程联立得: 2 22 4 3 0x x c    , 所以 24 4 (4 3 ) 0c      ,解得: 2 1c  , 所以 2 4a  , 2 3b  ,故椭圆C 的方程为 2 2 14 3 x y  , 此时将 2 1c  代入 2 22 4 3 0x x c    得: 2 2 1 0x x   , 所以 1x  ,此时 3 2y  。 所以 A 点坐标为 3(1, )2 ; (2)将 0y  直线 1 22y x   联立,得到 4x  ,所以 (4,0)B 。 因为 31, 2A     , (4,0)B ,所以 5( ,0)2T , ①当斜率 0EFk  时, ( 2,0)M  , (2,0)N 或 ( 2,0)N  , (2,0)M , 9| | 2TM  , 1| | 2TN  或 9| | 2TN  , 1| | 2TM  , 此时有 9| | | | 4TM TN  , ②当斜率 0EFk  时,设 EFl : 4x ny  ,代入 2 2 14 3 x y  得: 2 2(3 4) 24 36 0n y ny    ,设 1 1( , )E x y , 2 2( , )F x y , 所以 1 2 2 24 3 4 ny y n    , 1 2 2 36 3 4y y n   , 所以 AEl : 1 1 3 3 2 ( 1)2 1 y y xx     ,则 1 1 3( 1)(1 ,0)2 3 xM y   , 1 1 1 1 1 1 1 1 3( 1) 3( 1) (6 6) 9 (2 2) 35 3 3| | 12 2 3 2 2 3 2(2 3) 2 2 3 x x n y n yTM y y y y                 同理, 2 2 (2 2) 33| | 2 2 3 n yTN y     , 所以 1 2 1 2 (2 2) 3 (2 2) 39| | | | 4 2 3 2 3 n y n yTM TN y y         , 对分子:    2 2 1 2 1 2 1 2 2 9(3 16 20)(2 2) 3 (2 2) 3 (2 2) 3(2 2)( ) 9 3 4 n nn y n y n y y n y y n              对分母: 2 1 2 1 2 1 2 2 9(3 16 20)(2 3)(2 3) 4 6( ) 9 3 4 n ny y y y y y n          , 所以 9| | | | 4TM TN  . 综上, 9| | | | 4TM TN  为定值. 6.(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已知抛物线 C : 2 2y px  0p  的焦点为 F ,点 A ,B 在抛物线C 上. (1)若 A , B , F 三点共线,且 6AB p ,求直线 AB 的方程. (2)若直线 AB 的倾斜角为 135°,点 ,2 pD p     不在直线 AB 上,点  0,E m 在直线 AB 上. (i)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ii)若直线 AD 和直线 BD 的斜率均存在,求证: 0AD BDk k  . 【答案】(1) 2 2 2 py x      ;(2)(i) 3 3, ,2 2 2 p p p            ;(ii)证明见解析. 【详解】 (1)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 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AB 的方程为 2 px 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 2 2y p ,即 y p  , 所以 2AB p ,不合题意,舍去, 故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 2 py k x      0k  . 由 2 ,2 2 py k x y px          得   2 2 2 2 2 2 04 k pk x k p p x    , 0  , 则 2 1 2 2 2k p px x k   ,所以 2 1 2 2 2 6k p pAB x x p p p k       , 解得 2 2k   ,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为 2 2 2 py x      . (2)(i)依题意,可知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x m   . 由 2 , 2 y x m y px      得  2 22 2 0x m p x m    , 由  2 22 2 4 0m p m     ,得 2 pm   . 则 1 2 2 2x x m p   , 2 1 2x x m . 又 2 p m p   ,所以 3 2 pm  , 故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为 3 3, ,2 2 2 p p p            . (ii)结合(i)可得 1 2 1 22 2 AD BD y p y pk k p px x          1 2 2 1 1 2 2 2 2 2 p py p x y p x p p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2 1 1 2 2 2 2 2 p px m p x x m p x p p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1 2 1 2 2 2 2 2 px x m x x p m p p px x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2 2 2 22 0 2 2 pm m m p p m p p px x                   . 7.(2021·江西高三其他模拟(理))已知椭圆 E :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焦距为 2 2 ,点  0,2P 关于直线 y x 的对称点在椭圆 E 上. (1)求椭圆 E 的方程; (2)如图,椭圆 E 的上、下顶点分别为 A , B ,过点 P 的直线l 与椭圆 E 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C , D . 求 COD△ 面积的最大值 ②当 AD 与 BC 相交于点Q 时,试问:点 Q 的纵坐标是否是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说 明理由. 【答案】(1) 2 2 14 2 x y  ;(2)① 2 ;②是,1. 【详解】 解:(1)因为点  0,2P 关于直线 y x 的对称点为  2,0 , 且 2,0 在椭圆 E 上,所以 2a  , 又 2 2 2c  ,∴ 2c  则 2 2 2 4 2 2b a c     , 所以椭圆 E 的方程为 2 2 14 2 x y  ; (2)①设直线l 的方程为 2y kx  ,  1 1,C x y ,  2 2,D x y , 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d . 2 2 2 14 2 y kx x y     消去 y 整理得:  2 21 2 8 4 0k x kx    , 由 0  ,可得 2 1 2k  , 且 1 2 2 8 1 2 kx x k     , 1 2 2 4 1 2x x k   ∴ 2 2 1 2 22 1 1 2 4 2 112 2 1 21COD kS CD d k x x kk        △ 设  22 1 0t k t   ,则 2 4 4 4 222 2 2COD tS t t t      △ 当且仅当 2t  即 6 2k   时等号成立, ∴ COD△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2 ; ②由题意得, AD : 2 2 2 2yy xx   , BC : 1 1 2 2yy xx   , 联立方程组,消去 x 得         1 2 1 2 2 1 2 1 1 2 2 2 2 2 2 2 2 kx x x x x xy x x x x        , 又∵ 1 2 2 8 1 2 kx x k     , 1 2 2 4 1 2x x k   , 解得     2 12 2 1 2 8 2 21= 182 2 1 k x xky kx x k        故点Q 的纵坐标为定值 1. 8.(2021·山东高三专题练习)椭圆C :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1 2,0F  、  2 2,0F , 且椭圆过点  2, 2A .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过原点 O 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 1l 、 2l , 1l 与椭圆交于 M ,N 两点, 2l 与椭圆交于 P ,Q 两点, 求证:四边形 MQNP 的内切圆半径 r 为定值. 【答案】(1) 2 2 18 4 x y  ;(2)证明见解析. 【详解】 (1)因为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1 2,0F  、  2 2,0F ,且椭圆过点  2, 2A , 所以 1 22 2 16 2 4 2a AF AF      , 所以 2 2a  , 又 2c  ,得 2b  ,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 2 18 4 x y  . (2)如图所示: 当 1l 的斜率为 时,四边形 MQNP 为正方形, y x 与 2 2 18 4 x y  联立,解得 2 6 3M Nx x  , 因为 NQ 垂直于 x 轴,所以 2 6 3r  , 当 1l 的斜率不等于 时,设  1 1,Q x y ,  2 2,N x y ,直线 QN 的方程为: y kx t  , 代入椭圆方程并整理得: 2 2 21 2 4 2 8 0k x ktx t     ,     2 2 24 4 2 1 2 8 0kt k t      ,即 2 28 4 0k t   , 由韦达定理得: 1 2 2 4 1 2 ktx x k     , 2 1 2 2 2 8 1 2 tx x k   , 因为 90NOQ   , 所以 0ON OQ  uuur uuur , 即 1 2 1 2 0x x y y  ,即   1 2 1 2 0x x kx t kx t    , 所以   2 2 2 2 2 2 8 41 01 2 1 2 t ktk kt tk k               , 整理得  2 23 8 1t k  (*),适合 2 28 4 0k t   成立 所以 2 22 8 2 6 1 3 31 t tr kk     , 综上得: 2 6 3r  . 9.(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离心率为 3 2 的椭圆 C: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一个顶点恰好 是抛物线 2 4x y 的焦点,过点 M(4,0)且斜率为 k 的直线交椭圆 C 于 A,B 两点.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求 k 的取值范围; (3)若 k≠0,A 和 P 关于 x 轴对称,直线 BP 交 x 轴于 N,求证:|ON|为定值. 【答案】(1) 2 2 14 x y  ;(2) 3 3,6 6      ;(3)证明见解析. 【详解】 (1)设椭圆的半焦距为 c,则有 31 2 cb a  , ,又 2 2 2a b c  ,可以求得 2 4a  .于是,椭圆 C 的方 程为 2 2 14 x y  . (2)解 过点 M(4,0)且斜率为 k 的直线的方程为 y=k(x-4), 由 2 2 ( 4), 1,4 y k x x y     得 2 1( )4k  x2-8k2x+16k2-1=0, 因为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 所以Δ=(-8k2)2-4 2 1( )4k  (16k2-1)>0, 解得- 3 6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