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你写作文:用坐标系写好高考作文--搞清楚自己的立场
高考议论文写作,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讲清自己的立场,包括讲清自己的论点,不致使对方误解
自己,引发不必要的新对立。
例如:
甲是天津人,最喜欢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乙是上海人,最喜欢吃南翔的小笼包。
他们在昆明的一个单位上班。午餐时有下面的对话。
甲:咱们中午吃包子吧。
乙:好啊好啊。好久没吃包子了。你一说我就闻到了香味。
甲:那你在办公室收拾一下,我出去买。
乙:你去吧。多买点。
过了一刻钟,甲拎着一大兜包子兴冲冲回来了。
甲:快来吃包子。
乙:啊!你买的什么包子啊,你怎么不买南翔小笼包?
甲:哈哈哈,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才是真正的包子啊,小笼包,那是什么东西?
乙:哼,南翔小笼包是我童年的记忆。天下还有比南翔小笼包更称得上是包子的包子吗?你还说
自己是美食家,我看你就是个土包子。 ……
两个人就包子的问题发生了争论,争论的焦点为“什么是真正的包子”。
实际上,这个世上没有所谓真正的包子。
狗不理包子软嫩适口、汤润而爽,发面,皮薄有韧劲,褶子密,外观好,一个包子 12 个褶,一
两面做三个包子。
南翔小笼包也叫“南翔肉馒头”(江浙一带馒头和包子混称,馒头称白馒头,包子称肉馒头),皮
是用不发酵的面粉制作;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鲜、形美著称。
——谁能说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包子呢?
每个地方的人根据自己儿时的口味确定食物是否处于“真正”地位。其实双方真正的对立是:甲是
天津人,喜欢狗不理包子;乙是上海人,习惯吃南翔小笼包。真正的问题是口味不同,这一点没解释清
楚,又冒出了“土包子”的攻击性话题,这就是生活中发生小矛盾的关口。
议论文写作中也常常有被带偏的关口。
我们下面逐一分析。
一、挣脱名人名言的束缚
[试题]
一个健康的社会要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这
三种精神,你对哪一种感触最深?班级计划围绕“牛”的精神这个话题举行主题班会。请结合自己的生活
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作文片段及点评]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化作泥土,留在温暖脚印里”。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怀满腔热忱为民献身之大我情怀的生动体
现。
……“在最黑暗的那段人生,是我自己把自己拉出深渊。没有那个人,我就自己做那个人。”中岛美
嘉如是说——其实,这应是永恒的真理。无论是疫情背景下无言蔓生的恐慌情绪,抑或频繁天灾后生
产作业链一蹶不振的衰退打击,人类文明向 20 年代跨越的过程确然当不起一句“安然无恙”的欣喜喟叹。
“整个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等着我们去更迭,而不是去重复。”毕加索曾如是说。大难当前,枯
等天神降临的美梦固然予人微薄的希望,却实非完全良策。而为民服务的实质,恰恰是当下每个平凡个
体对贡献自我、奉献社会的选择——这方为孺子牛真正的可贵之处。……
作者选择“孺子牛”来讨论,“孺子牛”代表的是为民请命的精神。但是行文之中,为了说服读者,文
章引用了太多的名人名言,而且这些名人名言,不能有灵魂地将中心意旨牢牢聚拢在笔端。
甲与乙为“何谓真正的包子”吵架,这些名人在作者的“导演”下,在为“孺子牛精神”的内涵吵架,不
仅没有讲清楚“孺子牛精神”的内涵,由于表达上的艰涩和混乱,还制造了许多新的争端。这样的演讲稿,
怎么能打动人呢?
以上随意引用名人名言和相关材料事例的写法,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很普遍。
[建议]
将所有的名人名言和事例材料摆出来,看看这些名言、材料能否统一到这篇文章的主题上来。就
像倾听各方的意见一样,要甄别分析,要理解协调,最后要有选择和放弃,因为,贯穿全文的只能是一
个明确清晰的观点。
这类文章修改的第一步,就是重新审视这些名言与案例,不能与主旨发生密切关联的,一律删去。
能关联的,针对材料规定的主题,展开论述,深入阐释。
二、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写议论文时,要尽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试图与持相反异见者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这样
做的目的,是让观点更全面更深刻。
看下面的作文题。
【试题】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做事开始提倡“别那么累”。有人赞赏这种变化,也有人为之担忧。对此,你
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现象是:人们做事开始提倡“别那么累”,“那么”,强调“累”的程度之重。也就是说社会上有一种风
气,劝人做事不要太拼、太赶。面对这种风气,有人赞赏,有人担忧。你的立场呢?你如何表达自己的
立场?
我们首先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立场,而要思考这两种对立观点的背后原因。
【分析】
有人赞赏这种变化,是因为他们觉得整个社会太急躁了,每个个体太汲汲于事功,太迫切地追求
效益,而不能悠游从容一点,不懂得善待生命的每一刻,在拼和赶的过程中失去了生命的意趣。所以他
们希望社会提倡“别那么累”。这是基于善意的提醒,也是一种理性的警告。——针对这种赞赏,我们自
然是认同的。
但是,有人赞赏这种变化,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想苟且偷安,只是自己想“躺赢人生”,想投机取巧,
妄图不拼命努力就可轻易获得成功和幸福;生活会残酷地告诉你:你靠运气赚来的钱,会因为你“不那
么拼”的实力而亏光。或者是担心别人“那么拼”将自己甩得太远,从而希望提倡“别那么拼”的风气,缩小
人我差距。这两种人如果赞同“别那么拼”,那我只能说 NO。
所以,对于对方的意见,不是简单地表达赞同,而要推测听对方基于什么立场,为何要持这种态
度。这样我们才会接近问题的本质。
同样,对担忧的意见,我们也要这样分析。
有人担忧社会上流行说“别那么累”,可能是担忧社会上弥散着不求进取、不愿拼搏的庸人思想,
以温和的劝慰遮蔽了内心的懒散。许多人因此涣散了斗志,整个社会因此缺乏生机。那这种担忧,我们
是赞同的。
也有人担忧社会上提倡“别那么累”,是因为自己爱争好斗,担心温和的社会风气一旦形成,自己
就失去了拼斗打杀的土壤,这种担忧我们可不认同。
综上,我们不要简单地对不同的意见说赞同或者反对,而要考虑不同立场背后的原因,在细致入微
的分析的基础上,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争取得到更多的人的拥护。
【建议】
对上述作文的思考路径建立一个思维模型。
我们将对提倡“别那么累”持何种态度与“持这种态度基于什么心理”作为两轴,得出这个坐标系的四个
象限:
象限一:赞同,基于公共立场——有利于形成一种相对宽松的社会发展氛围。
象限四:赞同,基于自私心理——有利于自身懒惰、不求进取而营造的氛围。
象限二:担忧,基于公共立场——担心形成庸碌的社会风气,影响社会进步。
象限三:担忧,基于自私心理——担心自己功利短视的拼斗失去了社会土壤。
赞同和反对,各有渊源,我们不做简单判断,而要分析各自立场所在,再做决断。这样,就避免
了对原材料两种态度作简单的取舍;在分析不同情境下我们应持某种态度的过程中,将问题进行了辩证
思考,将我们的立场讲清楚了。
提醒: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要学会自己摸索、掌握写作路径。本文只是举例,并非说某种写作
模式在任何情形下都可以套用。
写作试题的复杂性一定远远超过我们提炼出来的模型,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熟悉一些类型,学会
自己去归纳、提炼。前提是,搞清楚自己的立场,也搞清楚对方的立场,不要无目标的出击。
【练习】
将正确的思维路径抽象出来,有助于矫正我们的思维误区。请参照思维模型图,阐释下面的写作
题。
常听人说这样一句话: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你同意这句话吗?请写一
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答题参考思路】
“美丽”与“可爱”在广义上可能是没有关系的两个概念,在这里我们将其限定为对人的评价,那么,
它们就是有着包含(交叉)关系的概念,即有人“美丽,也可爱”,有人“美丽,但不可爱”,有人“可爱,
也美丽”,有人“可爱,但不美丽”。
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中“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不是基于理性的判断,而
主要是一种情感上的诉说。
我们知道并非“因为可爱才美丽”,但大家常常这样说。为什么人们会持有这种立场?——这是设
题的焦点所在,也是我们思考的起点。
首先,建立坐标系。将“赞同(反对)”与“赞同(反对)的心理原因”作为两轴。
其次,分析四个象限的内容。
象限一:赞同,基于善意的鼓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醒美丽者不要自矜,鼓励未
必美丽者要从性格上改善自己,让没有天赋美丽资质的人获得自信,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证实自己的价
值。
象限四:赞同,基于客观的分析——“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这个否定判断应无争议,主要是“人
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这个判断有商榷的空间。我们的立场还是赞同。为何?这个判断强调了人的自我塑
造。
“美”有很多要素,如“直觉上的愉悦”“形体的匀称”“心理上的亲近”“精神上的怡然”等。如果将“美”
的定义从“直觉上的愉悦”偏移到“精神上的怡然”,而“可爱”更多诉诸“心理”层面,我们就会觉得“可爱”
的确是“美丽”的要素,是那种让人身心愉悦的“美”的必要条件。这种认定更多考虑到人的主观能动性,
值得提倡。
象限二:反对,基于善意的鼓励——我们支持对人的精神鼓励和情绪援助,“善意的鼓励”意思是
让“可爱者”守住“可爱”,获得周围群体的情感拥戴,就很幸福,不必贴上“美丽”标签,也能收获人生幸
福。所以反对“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这个判断。
象限三:反对,基于客观的分析——诚然,“美丽者”未必可爱(臭美、高冷、令人生厌等),但
同理,有些“可爱者”再可爱,TA 还只是“可爱”,我们能接受 TA,喜欢 TA,但 TA 确实与“美丽”无缘。
美学研究认为,“可爱”与“美丽”唤起的快感是不一样的。我们因为情感上接纳了 TA,才会误认为“可爱”
就是“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