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指导:走出理解误区,准确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题,由于其考点较为固定,容易把握,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提分点。本文总
结出一些考生在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时的常见误区,希望能给考生们答好文言文翻译题带来一
些有益的启示。
误区一: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2019Ⅱ卷)
误译:圣人如果可以生活在强大的国家,就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得利益,
就不必遵循旧制。
分析与对策:误译句对“强”字错译。在这个句子中,“强”,形容词使动,应译为“使……
强盛”。而上面的译句却仍将其翻译成“强大”。
考生做出这样的误译,究其原因,一是在于其对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掌握不牢;二是考
生对上下文各方的利益关系没有准确把握,缺乏根据语境解释词语的能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
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
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强”字,应当翻译为“使……强大”。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自己译
文的初步想法,代入到文段当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应译为:圣人如果可以凭借变法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凭借变法使
百姓获得利益,就不必遵循旧制。
误区二:混淆古今异义
例 2、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
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
果入邑库。(《聊斋志异·郭生》)
误译:但是(狐狸)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
纸来告诉王生。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但”字错译。在现代汉语中为连词,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而
在古代汉语中则为副词,通常译作“只是”。这个义项中学教材中出现过,如《陌上桑》中的
“但坐观罗敷”。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
供其乏困。”行李:古义“外交使臣”。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
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贴,
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合等。
应译为:(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
着纸来告诉王生。
误区三:漏译省略成分
例 3、同上例。
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分析与对策: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狐狸”。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
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同时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
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满纸都是”,也应适当“增词”,即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
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
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故而只能“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
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到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到考生对整个
句子的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考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
个句子时,不能犯懒,只满足于读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地“瞻前顾后”、照顾语境。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是适当地回读一下自己译的句子是否
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正确译文同上。
误区四:语言不合规范
例 4、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即召入宿卫。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
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仁杰从世祖,南征云南,北征乃颜,皆助劳
绩。 (《元史·贺仁杰传》)
误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就把贺贲关进
监狱。世祖闻之,眼冒金星,执住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分析与对策: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闻”、“执”等文言词语
没有译出。根据语境,“闻”可译为“听说”;“执”可译为“逮捕”。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
严肃的书面语,而“眼冒金星”显然是口语化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
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
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应译为: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
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误区五:不辨感情色彩
例 5、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分析与对策:译句将“耽玩”的褒扬色彩误译成了贬抑色彩。“耽玩”,意思是深深地爱好、
玩味,应译为“沉醉”、“潜心玩味”之义。
考生误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原因在于受到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从而容易对一些似是而
非的词,想当然地进行界定。比如在这里,考生一看到“耽”字,就将其解释为“耽搁”,从负
面的角度进行理解,误译为“沉湎”。
为避免这样的错误,对待一些前后有矛盾的词、有疑义的词,特别是形容词时,应该“瞻
前顾后”,来核准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比如此句中,后文有“忘寝与食”一句,对此句不
难理解为“废寝忘食”之意;并且这句和上句是并列关系而非转折关系,故此“耽玩”一词应与“废
寝忘食”的感情色彩相通,应译为正面的意思“沉醉”。
应译为: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致废寝忘食。
误区六:误译原句语气
例 6、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
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
误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没有谁能行。
分析与对策:译文处理为一种陈述语气,尽管从意思上来看是对的,但它改变了原文的
叙述语气,仍然不够准确,违背了文言文翻译“忠实”原文的原则,会被“酌情扣分”。从语境来
看,这段话表现了孟子拯救天下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自信精神,“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
有名世者”,孟子以“名世者”自许,“舍我其谁也”,是一种语气强烈的反问,语气应处理为“……
呢?”。
考生误译原句的语气,一是因为对文意(人物思想、情感)理解不透彻,二是对句子的
语气不够重视。
文言文句子的语气,与现代汉语没有大的差别,通常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
气、感叹语气等。我们看句子的语气,要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标点符号,如问号,则处理
为疑问语气。二是根据文意,在人物对话中,要留意说话人心理、个性,表达目的等。
应译为: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误区七:误译语法关系
误译语法关系,简单地分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单句语法关系的误译,一种
是对复句语法关系的误译。下面展开:
(一)单句
例 7、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
也欤?(苏轼《王定国①诗集叙》)
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利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
君王吗?
分析与对策:“终身不用”是个短小的单句,它的主语“杜甫”承前省略了。根据语境,是
叙写杜甫空怀壮志而终身不被朝廷重用,身处困窘的情状,而这种意思却是靠“终身不用”这
个不用被动词的被动句表达的,考生并没有把这层被动关系译出来。
考生犯这个错误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好被动句这一特殊句式。
除了这种靠语意的分析才能把握的被动句外,文言文中很多被动句是有标志的。如“于”
“受……于……”式,“为”“为……所……”式,“见”“见……于……”式等,翻译时,都要译为被动关
系。文言文翻译题常将文言特殊句式作为考查点,备考时要注意陈述句(语气词“者、也”表
判断,副词“乃”“皆”“则”表判断)、倒装句(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
置)、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等特殊句式的外在特征;解题时,用相应
的现代汉语句式对特殊句式进行合理转换,准确的翻译文意。
应译为: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
效)君王吗。
(二)复句
例 8、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旧
唐书•唐临传》)
误译: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刑法。因为刑法过于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因为刑法过
于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
分析与对策:高宗这段话的中心是讲刑律要宽严适度。“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是两
个假设关系的紧缩复句,从两个方面假设了“严酷”、“宽疏”两种不适当的情况,引出“人残”“失
罪”两种不良的后果。考生因为对整个句意把握不够深入,对句子的结构关系做出了错误的
判断。
考生对复句结构关系的把握,必须以句意为基础,“假设”“因果”“转折”“条件”等关系,都
是根据句意自然生成的,不可强加或误译。而检验自己是否强加了关联词,也必须看你加的
关联词在句意的表达上,是否合理。
应译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刑法。(如果)刑法过于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如
果)刑法过于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
误区八:不懂古代文化常识
例 9、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
误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发愁没柴烧,不能上朝复命。
分析与对策:“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委婉说法,考生由于不懂而译错。委婉是文言
文中的一种常见现象。高考也多有涉及,如“(天子)蒙尘”,就是(帝王)流亡在外、
失位的委婉语。高考复习中,考生要留意此类古代文化现象,在教材复习和传记类文章的学
习过程中积累与古代官职(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除,拜官授职。擢,提
升官职)地理(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关东,古代指函谷关以东。朔漠,北方的沙漠)习俗
(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一般人的死称亡故、
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涉及文
化常识的译文,可从两个方面检查:一是看自己的翻译是否合乎古代社会的环境;二是看译
文是适合语境,是否合乎情理。
应译为: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
考生们如能在最后的时间里找准自己文言文翻译方面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注意和强
化,就一定能够在考场之上顺利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