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14.2《变形记》课件 26张--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六单元14.2《变形记》课件 26张--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ID:693126

大小:742.62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1-05-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 (节选) 外国现代主义小说名篇欣赏 一个人变甲虫的故事  卡夫卡(1883年-1924),奥地利小说家, 现代派文学的鼻祖,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 基人之一。  卡夫卡开创了现代主义之一的象征手法, 其小说相当数量的短篇本质上是智慧寓 言,无需探求寓意,仅仅是智慧的一种 形式。代表作:长篇小说《美国》《审 判》《城堡》,短篇小说《变形记》 《判决》《饥饿艺术家》等。 表现主义大师 【了解卡夫卡】  卡夫卡的作品文笔明净而想象奇特,常用 寓言体。寓意丰富而晦涩。  他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 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 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 也无力反抗。  卡夫卡被许多20世纪文学流派追奉为先驱。 有一个词语,即卡夫卡式的,就是用来描 述生活中像卡夫卡作品里那样离奇的现象。 作品特点及影响 【了解卡夫卡】 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 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表现主义、意 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现代派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 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主要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 去表现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 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奥地利 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 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现代派文学】 《变形记》内容梗概: 高尔·萨姆沙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奔波在外,辛苦 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花销。当萨姆沙还能以微薄的薪金供养他那薄 情寡义的家人时,他是家中受到尊敬的长子,父母夸奖他,妹妹 爱戴他。 当有一天他变成了甲虫,丧失了劳动力。对这个家再也没有 物质贡献时,家人一反之前对他的尊敬态度,逐渐显现出冷漠、 嫌弃、憎恶的面孔。父亲恶狠狠地用苹果打他,母亲吓得晕倒, 妹妹厌弃他。渐渐地,萨姆沙远离了社会,最后孤独痛苦地在饥 饿中默默地死去。 《变形记》创作背景: 卡夫卡生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动荡不安、物质主义盛行的 年代,他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而 当时的布拉格正处在激烈的民族冲突与动荡中,“社会主义、犹太 主义、德国民族主义、玩世不恭的思想以及一切虚假的世界主义等 各种信念都相互冲突”。 《变形记》中萨姆沙的遭遇即是在那个物质极其丰裕、人情却 淡薄如纱的时代里处于底层的小人物命运的象征。小说以主人公变 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 情人性不屑一顾,最终被社会挤压变形的现实,反映了资本主义制 度下真实的社会生活。 第一部分(1-7段):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而此时并未得到帮助的他被激怒的 父亲大怒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8-13段):格里高尔的甲虫生活。(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 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 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 为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以往的态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 第三部分(14-29段):甲虫格里高尔凄然死去。(格里高尔在亲情冷漠的情况 下饥寒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仍心系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 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 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阅读课文,梳理故事主要情节】 深入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一、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他的行为和生活上表现出哪些“甲 虫式”特征? 甲虫(格里高尔)的特征: ①丑陋——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 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躯 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1 ②笨拙——他本来可以利用胳膊和手坐起来,但现在取代它们的是许多条 小细腿。它们不停地做着许多动作,控制不住。……9 他想先将身体的下半部挪出床外,可是他还从未看见过、 也想象不出现在的下半身成了什么样子,只觉得它笨重 得很难移动。它只能十分缓慢地移动,到最后他几乎发 疯似的使出吃奶力气,不顾一切地向前推进……11 他想到了他的父亲和那个使女——他俩只要把胳膊伸进 他隆起的脊背下面,这样把他从床上慢慢撬起来……14 甲虫(格里高尔)的特征: ③脆弱——不过他的下颚倒好像非常结实;靠着它倒真的把钥匙转动了,而 并未注意他会因此让自己付出某种代价:一种棕色的液体从嘴巴里流了出来, 从钥匙上滴落到地上。 …… 23 他抬起身体的一侧,斜躺在门框上,身上的那一侧擦得满是伤痕,在洁白的门 上留下难看的斑痕。 …… 29 此时,父亲从后面给了他真正解救性的猛力一推,格里高尔猛地远远弹进了他 的房间里,顿时满身鲜血淋漓。 …… 29 甲虫(格里高尔)的特征: ④失语——这声音分明还是他以前的声音,然而却掺和着一种来自下面的、 无法抑制的痛苦的叽叽喳喳声,使得他的话只是一开始还听得清楚,后面的话 音就被破坏得不知所云……7 “您二位听懂他哪怕一句话了吗?”协理问父母 …… 21 【总结】: 甲虫没有自由行动的能力,行动极其不 便,无法控制自己,不能支配自己,与人的 自由活动差别极大。 深入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二、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人们的反应如何? ①格里高尔在父亲的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境况下,去当 旅行推销员,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在家里是受到尊重和爱戴 的。当一个人被人依赖时,他与别人的关系自然会处于正常状态。 ②但格里高尔一朝成了大甲虫,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兄妹关 系突然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显示出一幅极端自私、冷漠、残酷、 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亲情、伦理之情荡然无存。 第七段中详细描述了家人喊格里高尔起床,你认为作者 用意何在? 提示:这一段写了家人的关怀,却是在为下文亲人的异化—— 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这种人情的反差埋下伏笔。 解释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从而揭露了资本 主义制度摧残任性的不合理性。 专横暴躁的父亲却全忘了昔日的父子之情,害怕“家丑”外扬,要把他赶回 房间关起来。他甚至怀疑儿子会对家人采取暴力行为,而恫吓他、用苹果砸他, 想致他于死命。慈父之爱在他身上已消失殆尽,暴露出来的是极端的自我中心主 义。 母亲对儿子的感情似乎要深一点,她同情儿子遭受的厄运,她不能接受儿子 变成甲虫的事实,因此悲痛欲绝,但她内心已把儿子当作一个沉重的累赘了。 更可恨的是妹妹葛蕾特。哥哥最喜欢他,时刻想的是她的快乐、前途,当哥 哥最初变形后,她尚能做一点照料工作,如打扫房间、送饭等。但时间一久,她 就再也“受不了了”。她痛哭着向父亲请求:“我们必须设法摆脱他”,“他必 须离开这儿”。并狡猾地辩解说:这只大甲虫并不是格里高尔,如果是的话,他 就应该“自愿跑掉”。这实际是在暗示格里高尔。她还无中生有地说:格里高尔 会“要了你们俩(指父母亲)的命”,他在“迫害大家”,“想占领整幢寓所”。 这一番歇斯底里的哭诉,把她内心的自私、狡黠、冷酷暴露得淋漓尽致。 【解析】格里高尔对一家人的言语行动,并没有惊诧,也没有愤 怒,而是用一种清醒的、“平和”的、“沉思”的心态,接受了这 种事实。他一边“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一边悄悄地 死去了。他的死,使萨姆沙一家如释重负,大家沐浴着三月的春风, 一身轻松出外郊游去了。 格里高尔的死并没有影响了别人的生活。这就是资本主义世界 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维系人际关系 的是金钱、利益,这种维系一旦断裂,人与人之间就只剩了对峙、 冲突、隔膜、猜忌、残杀。卡夫卡用冷漠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冷漠 的人间图画。 深入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三、找出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说说是什么原因使格里高尔失 去了人的本质,异化为非人。 我选了个多么艰辛的职业啊!成天都在奔波。在外面出差为业务 操的心比坐在自己的店里做生意大多了。加上旅行的种种烦恼,为 每次换车操心,饮食又差又不规律,打交道的人不断变换,没有一 个保持长久来往,从来建立不起真正的友情,这一切都见鬼去吧! (第4段) 工作辛苦 饮食低劣 人情淡漠 内心烦恼 ①深层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严酷和劳动本身的机械、繁重。 公司老板严密地统治着整个公司和每一个雇员,秘书主任时刻监督着每一 个员工的行动,就连医生也是一味站在老板一边,从不会为员工说话。格里高 尔的职业呢?是旅行推销员,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每天4点钟就得起床赶 火车,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饮食很差又不定时,由于工作关系,连个知己的朋友 也没有。弄得晕头转向,“痴痴呆呆”。格里高尔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环境,这 样一份职业。人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逐渐变得麻木、机械、萎缩,成为工 具、成为“非人”。人变甲虫,是多么荒诞的事情,但又深刻而尖锐地表现了 社会与人之间一种可怕的“异化”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 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社会失去信心,陷于孤独、 颓废、绝望之中,这是他变成甲虫的深层社会原因。 假如我不考虑我父母的态度,我早就辞职了,那样我就会走到我 的老板面前,把我的所有想法都一股脑儿倒出来,他不从高高的桌子 上掉下来才怪……等我攒够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大概还得五 六年——我一定办理这件事。(第5段) 【解析】②格里高尔不能支配、主宰自己的生活,他潜意识里想要 逃避这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和事。这是他变成甲虫的主观的、内在 的原因。 为父母还债的心理压力,受老板的气,遭压榨、遭猜忌、猜疑、 遭歧视等。 第二段:“我发生什么事啦?”—— 第四段:“多么艰辛的职业”—— 第五段:“这么早就起床” —— “我一定办理这件事,那时就会一帆风顺”—— 第六段:连用五个疑问句——一会儿问,一会儿又否定—— 深入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四、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反映出他是一 个怎样的人? 并不十分惊异,比较平淡。 奔波劳累,饮食低劣,孤独。 谨小慎微,不敢反抗。 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 挣扎起床去赶火车,心急如焚。 【总结】格里高尔的形象: 格里高尔虽然成了甲虫,但作为人的思想感情还在。他为 不能按时上班而着急,他为老板要炒他的“鱿鱼”而焦虑,他 为父亲暗暗地存了一笔钱而欣慰,他为妹妹明年上音乐学院的 事而筹划,他为今后一家人的生计而忧心……他多工作认真、 努力;他对家庭负责、担当;他对亲情渴望、忍耐;他对自己 却麻木、压抑。他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同时他渴望得 到别人的理解和接受,他是一个善良、勤劳、正直、有责任心 的小人物。 《变形记》主题: 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  1.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渐渐丧失了自我,以 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人异化成了非 人的问题。 (由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孤独无助、焦虑痛苦的心理和他对自己 变形前生活及工作的有关回忆可见)  2.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的问题。 (由格里高尔变形及死后周围人的反应可见) 分析艺术特色 这篇小说勾画人物内心世界, 进行心理描写使用的手法有哪些?  提示: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 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 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 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 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 跃等情况,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 在情节处理上,《促织》是中国的传统小说,格外注重情节结 构,重视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有清晰的故事发展线索;而《变 形记》则是用西方表现主义手法,重视人物内心感受体验的描 写,以此来表现人的生存困境。  在故事结局处理上,《促织》结局是以成名之子幻化成促织哄 得皇帝的欢心给家族带来富贵喜剧结尾,满足了中国戏剧喜好 “大团圆”收场的文化心理;然《变形记》主人凄凉死去的悲 剧的结局则更符合西方文化的艺术审美特点。 【对比阅读】《促织》和《变形记》都写了人异化为虫的故事,两 篇课文有什么区别?(可从情节、主旨、细节手法、结局处理等方面比较)  在主旨上,《促织》主要是控诉封建社会中统治者贪图享乐,对 百姓苛政残害;而《变形记》则讽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靠金钱利 益维持的人际关系以及表达了对小人物在异化关系下不幸遭遇的 同情。  在细节表现手法上,《促织》主要是以对比、烘托的手法为主, 通过成名的悲与喜的对比、成名先穷后富的对比、成名儿子异化 而成的虫与普通的促织的对比等等,来表现“人不如虫”这样一 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社会现象;而《变形记》则注重通过心理描写 来展现格力高尔异化成甲虫前后生活的变化以及人物悲观虚无的 思想。 教学重点 1.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流派,学习表现主义的写作手法。 2.分析格里高尔变形前后自己及周围人一系列变化,突破人物 分析和情节把握。 3.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情节和细节,分析人物形象,深入探究 小说主题。 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思考 人的生存问题。 教学难点 学法分析 板书设计 冷漠 势利 甲虫 生存困境 自己变 他人变 人性 人情 心要坚强 变 形 记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