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医食无忧”(附:模拟作文及范文点评)
一日三餐,饱食者当常忆袁公。袁隆平院士曾亲眼见过吃不饱饭的样子,自己毕生
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有网友说:“袁老是等我们吃完午饭后,才离开的。”一粥
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袁老走过一地荒芜,却在中国人心里种下了一片可以安心乘凉的“稻
田”。
而吴孟超院士更是在手术台上分秒必争、拯救生命。因为长时间手术,他的脚趾已
经不能正常并拢,右手食指更是严重变形。平时签字手会颤抖,但只要拿起手术刀依然精
准果决、游刃有余。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生命的河。
两位年过九旬的国士,一位让中国人“填饱肚子”,另一位的一生写满了“拯救”
二字,他们用一生的奋斗和坚守让我们过上“医食无忧”的日子,诠释了国士的责任和担
当!谢谢你们曾经来过,愿这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
袁隆平,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
科学家。
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出 “谁来养活中国” 的疑问。袁隆平领
衔的科研团队不畏困难,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 700 公斤、800 公斤、
900 公斤、 1000 公斤和 1100 公斤的五期目标相继完成。袁隆平面对这一世纪问题,给出
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临近 90 岁时,袁隆平仍每天去试验田“打卡”。他说要再完成两个目标才能放心退休。
第一要做到杂交水稻大面积示范亩产 1200 公斤。第二是耐盐碱的海水稻培育,将沧海变为
桑田。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
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
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2004 年《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
吴孟超,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
“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术台上。”这句话吴孟超说了很多年。从 1963 年首次突破
“中肝叶”手术禁区后,吴孟超一直坚持做手术,直到 2018 年,96 岁高龄才告别手术台。
在无影灯下,吴孟超握紧 16000 多名肝胆患者的手,带领他们走向重生。
吴孟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大海退潮后,海边的沙滩上留下很多被搁浅的小鱼,在烈
日下等待它们的似乎只有死亡。但有一个孩子弯下腰一条一条地捡起这些小鱼,重新扔进
大海。旁观的一位大人对这个孩子说:“那么多小鱼你捡得过来吗?一条小鱼而已,有谁会
在乎呢?”孩子一边不停地往海里扔鱼,一边说:“你看,这一条在乎,那一条也在乎。”
这就是吴孟超终其一生救治肝癌患者的写照。
试验田里,无影灯下,再无他们的身影。
国士无双,他们永远都是这片天空最亮的星。
他们是最勇敢的人,守护着人民医食无忧,保护着祖国不再被欺,他们是最明亮
的星,用满腔的热爱与赤诚,在自己的领域发散光热,让一代一代中国人的梦,成为现实。
何其有幸得以遇见,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人
间里,都有我们最深沉的追忆,国士无双,我们永远铭记,吾辈当自强。
那些与我们同时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其实和伴随我们的日月星辰没什么区别,
平时你总不大会时常想起他们,你总觉得他们永远会在。
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
他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你越会感到随着他们的离去,时代的一部分也随
之定稿,后人翻阅时代的书页时,会清晰地看到这个天体陨落的注脚。
热点作文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多年来,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
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目前,超级稻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
完成,分别是亩产 700 公斤、800 公斤、900 公斤、1000 公斤和 1100 公斤。据统计,从 1976
年到 2018 年,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 85 亿亩,增产稻谷 8.5 亿吨。每年因种植
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约 8000 万人口。在获得“共和国勋章”的 10 天前,
袁隆平迎来了自己的 90 岁生日。他笑称,自己已经从“80 后”升级为“90 后”,未来要健
康快乐超百岁,就像超级稻攻关一样,不断超越新目标。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作文。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主要概括了袁隆平为国家奉献的一生。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写作时,
可供参考的立意有:①成功不是偶然的,只有全身心志,才能走向成功。②老当益壮,超
越自己。③个人成长要融入到时代发展中去。④梦想是个人成长的驱动力。
例文
踔厉奋发 植稻成阳
文|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赞贤路校区 钟涛
身体与年岁也许无法抵御衰老的侵蚀,但一个人的生命却能依靠不断超越与不曾停歇
的力量,宛若星辰般永散光辉。行走在心灵田野上的袁隆平院士,始终以踔厉奋发的进取
者姿态,发掘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在埋藏着巨大悲伤的二十世纪里,在道途饿莩频频入目的昏沉年代里,在饥馑穷厄的
发生再“不可能了”的新时代里,袁老从未在杂交水稻的前进路上停歇。他在一次次的攻
关与超越中,“留取三尺卧塌,梦成万里稻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踔厉奋发,超越目标永不止步。从蕞尔几方田地到千百亩试
验田,从第一期到第五期超级水稻公顷单产十几吨目标的一一实现,袁老不断攻克技术难
题,不断超越新目标,他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当超级水稻亩产由 700 公斤刷新至 1100 公斤,
他依然说:“实现超级稻大面积示范,向党的生日献礼,这是我的一个愿望。”当他名满天
下誉满全球,当“共和国勋章”已佩于颈上,袁老依旧迈着蹒跚步伐下田试验,为杂交水
稻“高产”“超高产”“更高产”的一个个新目标踔厉奋发。对于“袁老们”来说,比名誉
加身更为珍贵的,是在“升级为‘00 后’”后,仍可如超级稻攻关般,不断超越新的目标。
“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植稻成阳,奋斗路上不曾停歇。曾慨于屠呦呦 89 岁仍未停
止青蒿素的研究,以“蒿䓍青青,报之春晖”;曾叹于潘际銮年过九旬仍倾心于高铁焊接技
术,“就为国家奋斗”;曾敬于李桓英 98 岁仍奋力抗击麻风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回
看年至耄耋躬耕垄亩的袁隆平院士,他的双手从未停止对稻谷的抚摸,他的生命永远浸润
在甘甘稻花香中……诸此前辈,实是对韩愈《争臣论》此句的最好写照。而于我辈青年,
更应怀惴永不停歇的一腔孤勇,仰首可敬祖国山河一片无忧,俯身可辟祖国前进康庄大道,
矢力奋发,不曾停歇。
“我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支撑着袁老不断超越和奋斗
不歇的背后,是以他始终将个人的小梦想与祖国的大梦结合起来,在稻田迈出为国为民的
坚定步伐。个人梦与中国梦是一体的。若从全人类的福祉出发,砥砺前行,超越突破,个
人价值的实现亦能带来社会的突破和发展。
于田垄间竭力超越,踔厉奋发;于稻香中不肯停歇,植稻成阳。我辈青年,心中谨怀
对袁隆平院士的敬意,生命不息,前进不止,昂扬向上,为青春涂抹亮丽底色!
评点:
文章以“踔厉奋发”切入材料人物,引出对袁隆平的评价“发掘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
古老密码”。然后从两个角度阐述袁隆平的进取为国进行水稻研发积极奋斗精神,最后联系
生活,提出希望。文章语言丰富精炼,富有感染力,立意高远,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