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作文时评感人素材———我们为何如此深爱着袁隆平
目录:
01 我们为何如此深爱着袁隆平
0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稻济世 万家粮足
0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励志故事
04 袁隆平院士给妈妈的信,看哭了无数网友
正文:
01 我们为何如此深爱着袁隆平
2021-05-23 13:30:36 来源: 柚子说球举报
距离地球 2.88 亿公里的浩瀚宇宙深处,天秤座,一颗亮度不足金星四亿分之一的星星,
此刻如太阳一般穿越光年,照射在一片公鸡状大陆,十四亿人的心田上。
这是 8117 号小行星,袁隆平星。
人间星陨,长耀夜空。
雨中的长沙,空气中挤满了凄唳。人群的悲怆,硬生生把泪水蒸腾成了雨雾,拂去
袁老周身的浮尘。
车流停了下来,自发鸣起长笛,每一声呜嚎背后,都是一颗难以平复的心。手捧菊
朵的长龙,从城市四面,从山水之间,抽身于高楼,着眼于田野。我们这一代的人向来不曾
感受,当年的人民十里送别周总理的那份长情,现在焕然明白,那是痛彻心扉的爱。
不需要任何刻意的渲染,也不需要宣传。人们对造谣的愤怒,和消息尘埃落定后的
震惊与哀伤,都是发自心底的。柚子很不解,为什么上天要如此安排,非要用痛来把彼此的
心连接。
除了悲怆,还有难以名状的愁绪,说不上来。我总觉得,这样一位从教科书里走出
来的先生,应该是与人民长存的不朽存在。我们从未见过,但我们又好像总会相见。
翻开朋友圈,打开互联网,走上街头听人们口中的留恋,每一个操着中国话的角落,
是夜都在为袁隆平院士的离开而啜泣,这位 91 岁的大男孩,得到了十四亿份爱。
我们为何如此深爱着袁隆平?每个人都亲切的呼喊着他:袁爷爷。不只是因为年龄,
我想当我们看见袁隆平院士时,是会情不自禁叫出一声爷爷的,他和我们每个人的爷爷一样,
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儿孙能够 吃饱饭,多吃饭,吃好饭。
杂交水稻的成就,是中国农学的长征,而袁隆平的功绩,宛若现代中国的神农氏。
人民会记得谁是最可爱的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让人民不饿肚子,解决了最根本的生存
问题。也许你不曾走过祖国的山河大地,但你的生活有他的大米保驾维系。
杂交超级稻,是一种作为战略物资保障的存在,让我们不会被天灾,被人祸,被外
部势力卡住口粮的脖子,守住粮食的命脉红线,同时也能向全世界不发达地区,输送温饱,
维稳和平。
西方人在餐前会做祷告,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丰盛的餐宴。他们说我们中国人不懂得
感恩,也不懂得浪漫,只能看见眼前的物质,却不感念天主的恩赐。
那些所谓的“仪式感”,在我看来更像是沉溺在对自我虔诚的自恋中。中国人不盲
目,也不迂腐,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吃上一顿饱餐,应该感谢的不是上帝,而是一位位
在农学前线上打拼的先驱。
禾下乘凉,是他为人间种下的梦,这一梦做了 61 年,梦醒时分,已梦境成真
他们爱你,因为你爱他们。
直到 91 岁,他仍然奋战在水稻基地的第一线,也正是三月份在试验田摔了一跤,
才导致袁老住进了医院。凭我的见识,很难用最妥帖的语句,来形容袁老为十四万万同胞所
作出的贡献,和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最让我动容的,不是一道道挽联,而是十数亿声: 爷
爷,我会好好吃饭。
稻田不语,功同日月。
湘雅医院的门前,三束稻子整齐排列在那里,根部还簇着新泥;禾苗青葱的大地,
风吹过去,听见的都是他的低语。
“要快快长大,长高,让更多人吃饱。”把一个看似朴素,却困扰了中国人五千多
年的心愿达成,这份功绩,将他写进了中国人的基因里。
都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我不甚解,在我看来是袁老这样的伟人的争先,
才有了无数中国人的滔滔不绝。建设华夏的气力、平地高楼的拔起、中国脉络的川流不息,
都凝在稻穗里,凝在米粒里,他播下的种子,撑起了中国绚烂美好的天际
人类世界最庄严的感情,就是对生命的热爱。
袁隆平院士拥有对生命最崇高的热爱,才将自己的一生投身稻田,为每一个鲜活的
生命供给养分。他拥有对中华儿女最深沉的热爱,将人民的饭碗,当作自己永恒的战场。有
网友看见,步履蹒跚的袁爷爷,常到超市遛弯,看一看米价,再带着笑容心满意足的出来。
中国人不会再饿肚子了,绝对不会。他坚定地说。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国士无双,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功绩,不是袁老被十四亿中国人
铭记的全部,功绩背后,那份对人民始终如一的全心全意,才是他的丰碑。
毛主席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
还重。那颗星星一直在朗朗夜空,福佑着他的稻田,养育着他的人民,爱着他的祖国,爱着
他的儿孙,爱着他的爱的中国魂。
0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一稻济世 万家粮足
本报记者 杜若原 孙 超
2021 年 05 月 23 日 05: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特地摘来青翠的禾苗,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
前的空地上,寄托无尽的哀思。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医生护士,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今年 4
月初,91 岁的袁隆平院士转入湘雅医院治疗。医护人员介绍,即使是住院了,袁隆平院士
还在时时刻刻关心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好不好,“问我们天气怎么样,外面气温多少度”。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
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
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于
1964 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
成果自 1976 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 多年来,
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接连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 10.5 吨、12 吨、13.5 吨、
15 吨的目标。2020 年,又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 3000 斤的攻关目标。
袁隆平院士 1981 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 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4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18 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 年被授予“共
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 20 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誉满全球的大师,一直以来坚持亲自带博士,坚持定期组
织课题组研讨和会议,坚持亲自给研究员、普通学生等讲解最新的前沿科技。直到今年年初,
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如今,在他的身后,几代年轻
的科学家,已经逐渐担当起振兴中国种业的重担。
在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很多新来的研究生第一次见
到袁隆平院士都是在稻田。“袁老师经常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
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师李建武说,“下田,是他对年轻人
的第一位要求,也是他自己一辈子的追求。”
2009 年春,本科即将毕业的李建武正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实习,
恰好赶上袁隆平院士来查看稻田。在田间,一块长势出众的稻田吸引了袁隆平院士的注意,
他立即问身边人这块田是谁种的,大家便把李建武推了出来。正是因为“下田”的本领高强,
本科毕业的李建武从很多博士、硕士中脱颖而出,被破格招录为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的研究人员。“这永远激励着我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李建武说。
“您去往了星辰,化作那颗编号 8117 的‘袁隆平星’。我们将继承您的遗志,完
成您未竟的事业!夜空中最亮的星,将指引我们前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杂交水稻》杂志副主编胡忠孝说,自己出生于湖南郴州莽山山区的农村,是袁
隆平院士的精神激励着他选择了农学, 激励着他一直向着杂交水稻的前沿探索。“袁老师
有一个著名的禾下乘凉梦,那是我父辈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胡忠孝说,“中国的农民
养活着 14 亿人口,我们有责任为农民多做点事,做袁老梦想的践行者。”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发
文明志:全体干部职工将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业,继续追逐“禾下乘凉
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拼搏,开拓前进。
0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励志故事
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一位“神农”捧出了拯救世界性饥饿的法宝--杂交水稻,创
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这个被冠名为“东方魔稻”的奇迹让中国人看到生的希
望,也让世界人民远离饥饿。这位喂饱我们肚皮的“农民老大哥”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从战乱中的逃难娃成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巨人,袁隆平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奇迹
的传奇故事。
颠沛磨难初长成,投身学农志坚定
袁隆平成长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
艰辛。火光冲天、尸横遍野的悲惨景象让袁隆平从小就懂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从那时起,
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
因为兴趣所在,他在大学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学农。面对贫穷落后的农村,他更加坚定了
信心,立志改造农村,为农民做实事。大学期间,他阅读了国内外多种中外文农业科技杂志,
对学术孜孜以求。年轻学子袁隆平对权威学者并不盲从,他常把搜罗到的各国学术书籍仔细
研究,去感悟、去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他始终坚信吸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靠理性
来判断其价值,这在当时已显出一个青年人的大胆思辨和成年人思维的缜密老练。
躬身田畴心不改,杂交情缘定终身
大学毕业,踌躇满志的他远离了繁华的都市,选择了偏远的湘西农村。在农校教书的日
子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田埂。烈日当空,农民在榕树下歇息,袁隆平依然头
顶烈日,在田里劳作。
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了培育杂交水稻的
念头。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观点相悖,许多权威学者认为他是蚍蜉撼树,
周围充斥着反对声甚至嘲笑声。但他在反复思考、探索之后,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
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 4 点左右才
回。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
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
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 14 万余株稻穗后,经过两年的探
索、试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引起国内外科技界高度重视的“惊世”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
性》。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
动荡年岁经风雨,于无声处听惊雷
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袁隆平正式走进了杂交水稻研究领域,但在那个年代,它无疑被视为
反动学说。随后,“黑五类”、“现行反革命”等那个年月里最触目惊心的罪名一一加在了
他身上。几十个实验用的瓶瓶罐罐被砸碎后,杂交水稻研究也跟着他一起变得岌岌可危……
袁隆平饱尝被孤立的痛苦,但“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不再挨饿”的诺言却让他意志异常坚
定,每当遇到阻力的时候,他都告诫自己戒骄戒躁,为长远打算。试验器材被捣毁,他就偷
偷拿着手电筒,将残存的秧苗一株株收拾好带回家中,藏在臭水沟里;700 多株试验材料再
次被毁,他忍住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为躲避政治斗争,他带助手到海
南开展试验,连续 7 年春节都在外面度过,遇到台风暴雨天气,就卸下门板,将秧苗抱到门
板上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即便是在大地震来临时,也不顾生命安危保护种子,因为余震不断,
为了把试验继续进行下去,他们就在操场草席上睡了整整三个月……
寒来暑往,草木枯荣,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韧性,
袁隆平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执着将困难一一化解。在潜心研究的过程中,海南“野败”的发现
让他欣喜不已,多年来天南地北的长途跋涉、不眠不休,从那一刻起有了重大收获。1974
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种的“南优 2 号”杂交稻亩产 628 公斤,与常规稻亩产 150 公斤相
比,简直是是天壤之别。
1976 年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一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用勤劳和勇敢揭开了我
国杂交水稻大面积制种、推广的序幕。
苦尽甘来人依旧,淡泊名利爱无疆
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杂交水稻之父”、
国家首个最高科技奖……袁隆平也从一个躬耕田畴的农业科学家成了身价千亿的“富翁”、
两院院士、集团董事。面对荣誉,袁隆平有着清醒的认识。社稷黎民,苍生天下,他一直以
此为念。“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是让杂交水稻更多地造福世界。我希望杂交稻不仅对建设中国
的和谐社会做贡献,也希望为建立世界和平做贡献,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袁隆平说。
2004 年,袁隆平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大会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
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
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
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这正是袁隆平
一生的写照,他用他的人生诠释了胸怀天下、无私奉献的精神。
如今,八旬老人袁隆平仍然精神矍铄,昼夜躬耕于稻田,身价千亿的他身着 35 元的衣
服,做着“禾下乘凉”的超级水稻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袁隆平是一个真正的探索者,一
个真正的耕耘者,更是一个大爱无疆的仁者。他的贡献已经超越了杂交水稻,他给整个民族
留下了一笔绵延世代的宝贵精神财富。他是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他以他的执着和
真诚征服了全世界,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在浩瀚的宇宙中,闪耀着一颗以他的名字
命名的小行星。而袁隆平则是我们仰望苍穹时去追寻的一个在科学和自然的天空中发出耀眼
光芒的明星。
04 袁隆平院士给妈妈的信,看哭了无数网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
年时种下的!”
2010 年,在袁隆平院士 80 华诞,湖南卫视为他举办了“为了大地的丰收”
专场文艺晚会,晚会上,袁院士写给母亲的信《妈妈,稻子熟了》感动了在场所
有观众,字里行间,说不尽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
袁隆平动情写到:没能多陪伴母亲,是他永远的后悔与遗憾。今天,袁隆平
院士逝世,读完这封旧信的网友纷纷留言:“读到一半就已泪流满面,可爱的袁
爷爷,要去和妈妈团聚了。”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整理了信件原文,纪念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
以下为信件原文: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本来想一个人静静地陪您说会话,安江的乡亲们实在是太热情了,天这么热,
他们还一直陪着,谢谢他们了。
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
江这个地方。
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
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还记得吗?1957 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
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
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
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
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安江是我的一切,我却忘了,对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 岁
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
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
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
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
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
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
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
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
呢!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少出一天差,坐下
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
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
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
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
著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
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
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
饿?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
时种下的!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
欢笑?隔着 21 年的时光,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
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
谷子在阳光中毕剥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
话,说不完的话啊……
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