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稻济
世 万家粮足
目录:
1.痛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逝世
2.袁隆平:“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
人远离饥饿”
3.逝者|“精神首富”袁隆平的世界
4.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5.袁隆平先生留给我们的遗产
6.袁隆平留给世界人民的宝藏
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稻
济世 万家粮足
正文:
痛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
世
央视新闻
发布时间: 05-2217:38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媒体官方帐号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
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病逝世,享年
91 岁。
和母亲的一次出游让他找到了一生的目标
袁隆平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
因为父母的关系,袁隆平的少年求学时代去过很多地方,让袁隆平见识到了各个
地方的风土人情。6 岁那年,母亲带袁隆平到汉口郊区一家果园去游玩。对于在
城市里住惯了,从没见识过农村果园的袁隆平来讲,那次旅行稍显奇妙。
“从此,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我记忆中那个美丽的果园便飘进我的心灵,满园
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
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袁隆平说。
1949 年夏天,袁隆平高中毕业后,父亲打算让他报考南京中山大学,但袁隆平
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我想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这句“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他守护了近 70 年
那一点意外发现 慢慢“生根发芽”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粮食问题是生活中的大问题,由于物资匮乏,按月取粮则
成为每个家庭获取粮食的唯一途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袁老发现了试验田里的
第一株天然杂交稻,继而推开了水稻杂交实验的大门。
1953 年 8 月,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毕业。同年被分配到
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1960 年 7 月,袁老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
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
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他知道,水稻天然杂交只有千分之一的可
能性。不过,一旦杂交成功产量也许会倍增。
6 年后,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
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 17 卷第 4 期上。同年 5 月,时任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
石英看到后,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
性不育研究活动。
700 公斤、1500 公斤......他屡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在袁老研究和实验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也有过失败与质疑。
1971 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
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2 年后,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
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产量在原来基础上增产一倍有余。
1986 年,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
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
9 年努力,两系法获得成功!1996 年,农业部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4 年后,
第一期每亩 700 公斤目标实现。随后便是 2004 年 800 公斤、2011 年 900 公斤、
2014 年 1000 公斤的“三连跳”。
2020 年 11 月 2 日,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 3000 斤攻关测产在湖南衡南县启动。
测产结果显示,晚稻平均亩产为 911.7 公斤。2020 年 7 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
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 619.06 公斤。
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达到 1530.76 公斤,湖南衡南基地冲击双季稻亩产纪录
成功!袁老 90 岁生日愿望,也在这一刻实现。
这位“90 后”的逐梦脚步从未停下
2019 年 9 月 29 日上午 10 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
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颁授勋章。
当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袁隆平说:“总书记问我,有什么进展?我说,我们正在
向 1200 公斤亩产冲刺!”
是什么让这位身披无数荣誉的老人在 90 岁高龄依然努力奋斗?正是梦想的力
量。
袁隆平院士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
球梦。“全球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稻田,如果一半有八千万公顷(种杂交水稻),
那现在的情况,每公顷增产两吨,可以多养活五亿人口。”
他,是稻田里的守望者
袁老,走好!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综合长沙晚报等
袁隆平:“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
远离饥饿”
新京报
发布时间: 05-2307:04 新京报社官方帐号
5 月 22 日,13 点 07 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
者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
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开始研究杂交
水稻至今,袁隆平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
领先水平。
在晚年的自述中,袁隆平多次提到:“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
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梦想尚未实现,不会停歇的老人却离开了。
长沙下着小雨。下午 3 点多,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门口,有
人默默地在医院门口的绿化带上放上一束菊花,有人摆上一束绿绿的稻谷,更多
的人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悲痛地盯着医院的方向。
5 点多,灵车从湘雅医院开出,前往长沙杂交水稻中心,那是袁隆平生前工作的
地方。据央视新闻报道,这是家属的要求,希望他能最后再看看育种试验室里毕
生钟爱的“杂交稻”。
“老骥伏枥”
迈入耄耋之年,袁隆平似乎真正意识到自己“时间很紧迫”,他为每个下一年都定
下了“水稻增产”的目标。
2014 年,84 岁的袁隆平说希望能在自己 85 岁左右,杂交水稻亩产突破 1000
公斤,再过几年,90 岁之前能够实现 1100 公斤。“我现在时间很紧迫,我还是
有雄心壮志的,就是老骥伏枥的精神。”
2015 年,在 85 岁之际,袁隆平卸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一职——他已经
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了 31 年。
卸下行政事务后,他回归了研究员的角色,依然专注于杂交稻的科研。身体尚好
时,他跟随着稻子播种、生长、成熟的季节,奔波在全国各地的试验田。
每天,他要下田四次,清晨去转一圈,中午时再去第二次“问诊”,晚饭前和晚饭
后,他要第三次、第四次下田。晚上,他会守在电视机前听完全国的天气预报,
听到持续暴雨等恶劣天气,他会在客厅墙上挂着的地图前,站上许久,摸一把脸,
叹口气。
在下田的时间之余,他喜欢拉小提琴,也会游泳、打排球,院里老年排球队,他
领队的那一边,经常是赢家,“和我打对手的那方谁都想赢我,我一去,就带动
了队伍的情绪。”
后来他的身体跟不上了,球很少打了,也下不了田了,他调侃自己,“下田去了,
起不来的”。他还是常到田边去看,特别是到了水稻抽穗期,一亩稻田有效穗多
少,每穗平均多少粒,他在心里很快估算出大致的产量,他都“心里有底”。
经常晚上八点,固定的牌搭子会上他家,他们一起做一小时的“脑力锻炼”——打
麻将。
“我是做研究的人,脑瓜子不行我就完了,我主要还是动脑筋,幸好还没痴呆,
我最怕痴呆。”袁隆平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比起同龄人,他的身体还可
以。他常说,自己有着 70 多岁的年龄,50 多岁的身体,30 多岁的心态,更有
20 多岁的肌肉弹性。
生活里他似乎与同龄人一样,像个“老小孩”。吃饭时,餐桌上没有出现自己刚买
的豌豆时,他会念叨着,非要吃豌豆才罢休。他会经常在家里藏好零食,三个孙
女过来时,让她们去“偷吃”。和老伴去逛手表店时,看中的手表价格太高,他找
了借口拉着老伴出来,一边说着“不要手表了”,一边剥山楂片给她吃。
但袁隆平还是明显地衰老了。他走路变得很慢,背也佝偻了,走上三四百步就要
气喘,走得远了,他步履蹒跚,身旁人伸过手要搀扶着他,扶了一会儿,他便摆
摆手,“不要扶了,不要扶了。”
他的听力也不复从前,尽管戴着助听器,同行的人需要在他耳边,大声地一字一
句地说,他才能听清。视力也不好使了,衬衣口袋里装着他的眼镜,办公桌上还
摆着一只放大镜,戴上眼镜也看不清纸上的数字,他便举着放大镜看。
“中国人要解决吃饭问题,饭碗得掌握我们自己手上”
家国动荡早早地在袁隆平身上烙下了印记——他 1930 年 9 月 7 日生于北平,被
取名“隆平”。受父亲工作影响,一家人多年间辗转北平、天津、江西、湖北等地
生活。
美好记忆与残酷现实同时出现在他的童年,出身书香门第,毕业于教会学校的母
亲英语优异,伴着中外名著长大的袁隆平,英语水平也远远领先同龄人,直到晚
年爱“飙英语”的习惯还是一直未改。
袁隆平多年来一直感念母亲的教育,在一封给母亲的长信中,他写道:“无法想
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
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
袁隆平对学农产生懵懂的兴趣,始于小学一年级。在汉口,老师带孩子们郊游,
在他的记忆里,园艺场“花好多,在地上像毯子一样,红红的桃子满满地挂在树
上,葡萄一串一串水灵灵的。”
然而九岁时,刚随家人来到重庆的袁隆平就经历了日军大轰炸,一时间满地焦土,
随处可见同胞尸首。
青年时的袁隆平极具“反叛”精神,他爱游泳,空袭来临,人人都急着躲进防空洞,
他嫌憋闷,竟选择到嘉陵江里游泳躲避。数学老师教乘法“负负得正”,他偏要问
个原因,老师“你只需记住就行了”的答案没能令他满意,多年后获首届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时,他还和一同获奖的数学家吴文俊说起这段往事。
数学一直是袁隆平的弱项,他曾在采访中“自曝短处”,称自己和同学有个“交易”:
“我教他游泳,他教我数学,结果最后他游泳得了第二名,我数学还是不行。”
少年时的经历无形之中影响着袁隆平的人生道路,高中毕业后,袁隆平报考西南
农学院,一是因农学课程中数学的比重小,二则是因为那次郊游的经历。
多年后,袁隆平曾在一次演讲中笑言,当时郊游看见的并非真实的农村,“如果
当时看到的是农村的真实情况,我肯定就不学农了”。因为 1952 年,他作为农学
院的学生去土改,住进农民家,才知道真正的农村“又苦又累又脏又穷”。
1953 年 8 月,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服从统一分配,前往湖南省怀
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又被分配到偏远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很快三年困难时期来临,在袁隆平的记忆里,“那时大家都吃不饱饭,一天到晚
都想吃餐饱饭,有个老婆婆讲,她说我现在吃餐饱饭,让我死都愿意。”
大饥荒时,袁隆平不再游泳,时常梦见自己边吃扣肉边流口水。饿得急了,他会
把米饭蒸两次,吃草皮和树根,他还曾亲眼看到 5 个饿殍,倒在田埂和路边。
饥饿的记忆根植在脑海里,此后多年他不停地提起这段经历:“现在年轻人,不
知道食物珍贵,浪费粮食,你们没有挨过饿,你们都是在米汤里面长大的。”
也是从那时起,袁隆平坚定了信念,“中国人要解决吃饭问题,饭碗得掌握我们
自己手上。”
“感谢稻田里那株与众不同的水稻”
23 岁的袁隆平在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作物育种之余,开始从事传统水稻品种选育。
同一年,大洋彼岸的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让人们开始从分子
层次上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彼时的中国,盛行的是前苏联植物学家、农学家米丘林和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
说,否认基因存在,认为可以通过嫁接和胚接等手段,利用两个物种的优点,创
造出新的物种。
曾经,袁隆平试图把西瓜嫁接到南瓜上、把番茄嫁接到马铃薯上,“希望它上面
结番茄,下面长马铃薯”。但最终种出来的东西,“西瓜不像西瓜,南瓜不像南瓜”。
有一次,袁隆平还种出了一个 17.5 斤的“红薯王”,以为自己找到了粮食增产的
好办法,但“红薯王”并没有将变异遗传下来,这也让他对无性杂交的正确性产生
了疑问。
4 年后,青年教师袁隆平在报纸上看到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转而开始从遗传学
上研究杂交水稻。
安江农校老校门旁曾有 30 多亩水稻良种选育实验田。上个世纪 60 年代初,7
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到试验田选种,一株“穗大粒多”、 “鹤立鸡群”的稻
株引起了他的注意,稻粒数有 230 余粒,远超普通稻株。袁隆平兴奋地给这株
水稻做了记号,又将所有谷粒留作试验的种子,并于第二年播种。在他的计划里,
这些种子长出的稻株,有望实现亩产上千斤的突破。
让人意外的是,同一批种子,种出的稻株却不一样:禾苗高矮不同,抽穗的时间
也有先有后。“根据孟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应该不会分离,
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这让我陷入了疑惑: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
稻?”在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中,袁隆平如此写道。
袁隆平仔细数了数高矮不齐的水稻,发现两者的分离比例正好是 3:1,符合分离
定律。袁隆平认定,原始稻株是天然出现的雄性不育杂交水稻,他想找到更多这
样的稻株。
水稻是自花授粉、雌雄同蕊的作物,一直被学界认为“没有杂种优势”。稻粒数多
的、天然雄性不育杂交水稻的出现让袁隆平意识到,这或许是杂种水稻的优势:
大量培育优势杂种水稻,可以带来粮食的大幅度、大面积增产。
此后两年,每到了水稻开花的季节,袁隆平和科研人员都在稻田里进行杂交育种
实验。雄性不育水稻有着“花药不开裂”的外部特征,他和团队拿着放大镜观察了
14 万株水稻,最终找到了 6 株雄性不育水稻。
1966 年 2 月底,前述内容整理成《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中国科学院主
编的《科学通报》上。“这还得感谢稻田里那株与众不同的水稻!”袁隆平说。
从“野败”到“超优千号”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袁隆平的研究被迫中断。安江农校准备批斗袁隆平的前夜,
在他的档案里发现了一封来自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来函,要求他们支持袁隆平
的工作。
得益于这份函件,袁隆平有了继续从事研究的权利,但研究却并非一帆风顺。
1968 年 4 月底,袁隆平将培育的 700 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的试验田
里。
但在 5 月的一个晚上,700 多株秧苗全被人为地拔掉了。袁隆平悲痛欲绝,直到
4 天后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 5 株秧苗。也是靠着这仅有的 5 株秧苗,
实验才得以继续。
从开始寻找雄性不育系水稻,到得到可以提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用了近
10 年。早期,袁隆平将 1000 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和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水稻
及其后代进行实验,发现保持不育特性植株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实验陷入了僵局。
1970 年 11 月,在读完国外相关杂交实验的论著后,袁隆平决定用更边缘的野生
稻进行杂交实验。后来,在海南的一处农场,助手们找到了一株此前从未见过的
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这株珍贵的野生稻被命名为“野败”。
到了 1973 年,用“野败”杂交得到的水稻已经种植了几万株,都能保持不育特性,
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年 10 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
会议上发表了《利用 “野败” 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
水稻“三系”已经配套成功。
也是 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的“南优 1 号”,在湖南、广西等地试种,平均亩产
超过 500 公斤;1974 年,我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 2 号”培育成功,在
安江农校试种,亩产 628 公斤。
此后,全国又陆续选配出了“南优”、“矮优”、“威优”、“汕优”等系列杂交水稻,成
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提高了粮食产量。
袁隆平的研究并没就此停止。1981 年,他提出两系法育种方式。14 年后,两系
法技术研究成功。1997 年,他又在两系法的基础上研究超级杂交稻。2021 年 5
月,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开始测产,最终,得
到结果为平均亩产 1004.83 公斤。
“禾下乘凉梦”
晚年时,湖南省农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块稻田,他推开门,站在阳台上,
便能瞧见。清晨,他一起床便走到阳台,面朝着稻田,甩甩胳膊、晃晃腿,锻炼
一下身体。
“虽然眼睛不如从前好使,但袁老师给稻田看病依然眼光‘毒辣’。他当天看了田满
意,就不会找我‘麻烦’。不满意,早上 9 点 30-40 分,电话准时就到了我这里。”
照看老爷子楼下试验田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彭玉林,曾在接受采访
时说。
每天都有全国慕名而来的人,向他请教“种田”的知识,他像个“活地图”,一问对
方来自哪儿,哪怕很偏远的县,一说经纬度,他心里便有了谱。有人希望他能去
当地指导水稻种植,他总说,“我看明天身体好,我就去。”
也有太多专门来与“杂交水稻之父”合影的人。他说,只要身体上撑得住,他很少
拒绝,一年毕业季,学生们希望与他一一合影,他微笑着,站了四十分钟,被助
理搀扶到家,坐在按摩椅上,面色苍白,神情呆滞,吃了药,吸着氧,很久才缓
过来。他调侃地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做名人一点都不好玩。”
“好说话”的袁隆平却在水稻种植这件事上,很有自己的原则。一次,来自东北通
辽市的人找来,请教他当地的土质偏盐碱地,能不能种植袁隆平团队培育的超级
杂交稻 “超优千号”。一旁助理回复,可以种植试试看。
“不行。”袁隆平却摇摇头,“纬度超过 40 度就不行了,这个杂交稻最多种到纬度
38 度的地方。”
2019 年,89 岁的袁隆平的身体愈发差了,但他从没觉得自己应该休息,每次上
医院接受检查后坚持出院,他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自己身体还可以,就
是有一个气喘病,“没有想过退休,一退休了就没有事情做,会有失落感。“
实际上,他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医生多次建议他住院。“但他不承认不接受,他
以前身体太好了,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个气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
院士办主任辛业芸博士说,他以前身体很好,没想到后来一下差这么多。
他的精神却没随着病痛消磨,反而愈发矍铄。2019 年 10 月,参加节目时,主持
人告诉他,网友们称呼他为 “90 后资深帅哥 ”。袁隆平跟着念了一遍 “90 后资
深帅哥 ”,反应过来,笑呵呵,用带着长沙口音的话说,“哪个给我起的名?”这
之后,他便学会了自称“90 后”。
2020 年 8 月 26 日,袁隆平 90 岁生日前一天,他到常去的那家理发店,盯
着镜子里问理发师,“我是胖了还是肿了?”理发师认识他 17 年了,笑着回答他,
“胖了,不是肿了。”
无法停下去稻田的脚步,不肯休息的袁隆平,反复说起自己的两个梦,一个是“禾
下乘凉梦”,“我们试验田里的超级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一人多高,我就跟我
的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全世界如果有一
半的稻田种上杂交稻,至少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
他将自己的“两个梦”具化到每一亩稻田。2020 年 11 月,90 岁的袁隆平在接受
采访时,目光炯炯,嘴角上扬,细数团队这一年的成果,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
攻关田最高产量达到了亩产 1500 公斤,在江苏南通的海水稻试验田,最高亩产
802.9 公斤。
他乐呵呵地说,自己接下来的两个目标,其一是发展超级稻种植面积到 1 亿亩,
每亩增产最低 100 公斤;其二是海水稻,也搞它个 1 亿亩,每亩增产 300 公斤。
数字显得抽象,他用到一句类比,增产 100 个亿公斤,是什么概念,可以多养
活 4000 万人口,增产 300 亿个公斤,可以多养活 1 亿人口。
对于杂交稻的亩产量,袁隆平从没说过满足了。在袁隆平身边二十几年,辛业芸
博士记得,他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我那个超级杂交稻要是研究成功了,
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个愿望很快在 2000 年实现了。紧接着,他又说,“要是亩产 800 公斤,那我
就心满意足了。”现在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双季稻最高亩产超过了
1500 公斤,辛业芸再也没听到 “心满意足”这个字眼了。“我意识到,他是不会满
足了。”
参考:解放日报、科技日报、央视新闻《面对面》、腾讯新闻纪录片、知识分子、
《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新京报记者 李桂 肖薇薇 马延君
编辑 | 陈晓舒 校对 | 李项玲
逝者|“精神首富”袁隆平的世界
2021 05/22 15:09 南都周刊 文 | 齐介仑
据新华社消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
隆平,于 2021 年 5 月 22 日 13 点 07 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
2009 年 5 月,电影《袁隆平》全国公映前夕,南都周刊记者在袁隆平位于湖南
长沙的寓所对袁老进行了专访。今天,我们将这篇旧文重发,以兹纪念。
画面在优美的旋律中轻轻定格,片尾音乐声响起,一众演职员登台亮相,挤得满
满的湖南大剧院放映厅,掌声如雷,71 岁的老太太邓哲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眼
眶有些湿润,她的情绪久久地停留在影片演绎的故事情景之中,而老伴的第一次
本色演出更勾起她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这部片子,演绎了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的奋斗故事。首映式上的邓哲,是袁隆平的
夫人。
2009 年 5 月,就在电影《袁隆平》即将于 5 月中旬全国公映前夕,袁隆平在位
于湖南长沙的寓所接受了南都周刊记者的专访。交流中,他不时抱以开怀大笑,
尽管咳嗽声不断,他依旧烟不离手。对于新片的上映,开朗幽默的他有意回避了
对电影的评论。他只是说,这是上级的安排,“我看都没看”,然后转身对秘书
说,“其实也不想看”。
戴牛松颇为理解袁隆平的想法,按照他的理解,过于“美化”科学家的经历以及
展现当年的感情波折,是不事张扬的袁隆平所不喜欢的。
自打 27 年前与袁隆平结识,并成为他的“铁杆”司机兼忘年交之后,戴牛松一
直在袁隆平身边工作。现在,他还是袁隆平至为信任的两位秘书之一,除了文字
上的工作一般交由另一位秘书辛业芸统筹之外,袁隆平大量的日常事务基本都由
戴牛松代为打理。
在戴牛松的心目中,袁隆平是一位知行合一、忧国忧民的伟大科学家,朴素、诚
恳、实在,待人和蔼可亲,没有半点官员或学者的架子,反倒像个温和的老农。
戴牛松乐于与朋友们分享有关袁隆平的各种趣事,每逢谈及此类话题,他常常是
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当然,他也会郑重其事地驳斥外界一切对袁隆平的误读。
在他看来,袁隆平几可称为完人。
袁隆平的身体非常好,他自己的总结是,“80 岁的年龄,50 岁的身体,30 岁的
心态,20 岁的肌肉弹性。”
浪漫科学家是“闪婚族”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位于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距市中心尚有一段距离,这个
建于 1984 年 6 月的事业单位,是全球第一家从事杂交水稻专项研究的科研机构,
现在隶属于湖南省农科院。现年 79 岁高龄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依旧奔忙
于中心的各种工作,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自己带领的团队,将一个个研究目标
按时完成,甚至提前完成,这会让他高兴得不得了。
自中心筹建至今,袁隆平一直在此停留,他将自己的办公室和住所一应俱全地安
置在了这个面积达数百亩的“实验田”里。
袁隆平的住所与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其他家属楼不同,这所独门独院的大房子是国
家给予他的特殊待遇。但偌大一处居所,除了待客时“热闹”一阵,大部分时间
就是他与老伴邓哲居住。三个儿子都忙着各自的事业,周末和节日儿孙们的到来,
会让这里立刻洋溢起温馨欢快的气息。
由于住所与办公楼相去不过百米,袁隆平每天上午只需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中心
上班。从中心到稻田,则委实有些远,而且稻田面积太大,袁隆平此前都是用摩
托车代步,近几年,他干脆将摩托车换成了别克赛欧。
除了定期到全国各地的实验田调研指导外,袁隆平大多数时候就在中心埋头于水
稻研究,像个小孩子一样享受着工作带来的快乐。尽管他通过各种方式想去避开
纷扰,但各式应酬和官方指定的各种会议和邀请依旧令他不胜其忙。作为无党派
人士,他既无意参政,又无心进入某个学术圈子,更无时间接受五花八门的访谈
与研讨,但找上门来的人依旧络绎不绝,躲闪不及的话,一向谦和的他便只能“从
命”。他调侃地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做名人一点都不好玩。”
黑黑瘦瘦的袁隆平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但他的事业基点始于湖南,而且正
是借由杂交水稻的巨大影响力,湖南人已将袁隆平视为自家人,将他当作骄傲的
资本。而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上,几十年如一日,解决了数亿人的吃
饭问题,这一点,袁隆平自己也深感欣慰。
袁隆平爱好丰富,游泳、排球无不在行,象棋更是每天都要对阵一两个小时的小
游戏。早年,袁隆平的游泳水准已经达到了入选国家队的级别。谈到游泳,在烟
雾缭绕中侃侃而谈的他,顿时神采飞扬。直到如今,但凡中心的游泳馆开放,他
每天都会去游上个把小时,他说,连年轻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而每天下班后,他
总会约集三五老友打排球,对排球的迷恋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
正是仰赖这样的体育锻炼,除了最近并不严重的神经性胃炎,袁隆平的身体非常
好,他自己的总结是,“80 岁的年龄,50 岁的身体,30 岁的心态,20 岁的肌
肉弹性。”
英文水平极佳的袁隆平,其实俄语也非常不错,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他便在
安江农校做过一两年的初级俄语教师,并在那时与自己的学生邓哲相知并成为夫
妻。那会,袁隆平 34 岁,比邓哲大了 8 岁。有意思的是,两人从确立关系到完
成婚礼,总计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这对“师生恋”老夫老妻被如今的年轻人直
呼为“闪婚”。对于相守大半生的老伴,袁隆平直呼“贤内助”。
结婚前夕,袁隆平与邓哲开玩笑说:“将来,如果我对你不好、不爱你了怎么办?”
信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邓哲不假思索地回答:“那我也不会离婚。”
婚后,邓哲偶然发现了袁隆平与大学时期女友的往来书信,对方表达了希望重修
旧好的愿望。感情已稳定下来的袁隆平只给对方回过一次信,之后就将所有信件
烧掉了。如今,老两口的生活甜蜜而温馨,但邓哲还是会故意打趣袁隆平,袁隆
平总是笑呵呵地嗔怪老伴“小心眼”。
在电影《袁隆平》的片尾,袁隆平也首次触电,出演老年时候的自己,还在影片
中讲起了流利的英语。这也成为片子的一大亮点。他不仅可以用英文与外国专家
交流学术观点,甚至能用英文发表各种演说,而他的发音可称得上地道。他说,
这完全得益于儿时母亲对他的优良教育。
由于喜欢听音乐,也喜欢有板有眼地跟着哼唱,早在西南农学院读书时期,他便
是学校合唱团的一员。如今,在记者面前,袁隆平依旧难以掩饰对自己杰出“男
低音”水准的自得之情。
袁隆平对苏联歌曲尤其垂青,对英文歌曲也格外娴熟,年近八旬的他可以随口哼
唱出某首歌里的一段来,歌词都不会出错。
名利禄笑谈中
上个月底(编者注:2009 年 4 月底),袁隆平担任主任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
心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袁隆平事后感慨,参加这个会议,他是受之有愧的,国家给他的荣誉太高了,把
他抬得太高了以后,他就觉得不怎么舒服。那天会议的主席台上,不但有劳模代
表,还有国家领导人,袁隆平坚持认为,“人啊,不要太出名,你爬得太高,掉
下来会摔死的。”
近几年,可称得上多才多艺的袁隆平,不时会被邀参与娱乐节目、少儿节目的拍
摄,有调查显示,袁隆平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甚至高过了当红的演艺
明星。
5 月 4 日,湖南卫视《成人礼 2009》播出,令人惊讶的是,在前期的票选嘉宾
环节,节目组发现 90 后并非盲目追星,最受孩子们青睐的是农业科学家袁隆平,
远远盖过了林俊杰、周杰伦。在袁隆平看来,如果年轻人喜欢他,而且通过这样
的活动可以起到教育与示范作用的话,他是愿意全情参与的。
从第一代杂交水稻问世到当下,袁隆平的科研之路历经坎坷并最终取得了一连串
的成功,水稻产量更是从当初的亩产 300 公斤提高到了 800 公斤,时下的他以
及他的团队正在全力攻克亩产 900 公斤的第三代超级杂交稻技术难关,并已准
备开始向第四代超级杂交稻的 1000 公斤亩产目标进发,“实现起来有难度,但
我抱有极大的信心。”
依照光能利用率 2.5%来计算,袁隆平坚定地认为,从理论上讲,水稻亩产 1500
公斤是具备潜力的,而由此看来,亩产 900 公斤及亩产 1000 公斤的目标,是完
全没有问题的,“毕竟才是上限的 60%嘛。”(编者注:2021 年 5 月,“超优
千号”超级杂交稻在三亚实现亩产超 1000 公斤)
至于杂交水稻可否借鉴转基因技术的某些特性,袁隆平坦承,这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他的团队已介入该项研究。在他看来,转基因技术不可一概而论,纯粹的或
扬或抑都非理性。尽管目前国际国内存在针锋相对的两派阵营而且“争得很凶”,
但转基因技术的某些价值是具备积极意义的。比如,他的学生与康奈尔大学合作,
已经在野生稻里面发现了两个增产基因,每个基因会比时下的优良品种增产
18%的效益。他说,这可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我的性格过不了奢侈生活”
1998 年,媒体曾经报道,当时我国最大一宗无形资产评估价值额项目——“袁
隆平”名字品牌价值为 1008.9 亿元;2000 年,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
股票“隆平高科”上市,袁隆平现任公司名誉董事长。对于身价过千亿的说法,
袁隆平说,他每月工资 6000 元多,每年的股份分红有 20 多万,“自己用不完”。
他认为,钱当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与低调的个人生活不同,袁隆平落选中科院院士,曾被广泛关注,按照中国科学
院院长路甬祥的此前表述,袁隆平的落选实属“历史的遗憾”。2007 年 4 月 29
日,“落选”中科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获得全票通过,正式就任美国科学
院外籍院士。此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并再度引发媒体对中国院士制度的质
疑与批判。要知道,在全球,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只有 18 名,中国在美国科
学院作为外籍院士的,两岸三地总计 6 人。如今,袁隆平依旧未能被中国科学院
接纳为院士。
采访中,袁隆平总是一以贯之的平和与淡然。他说,能不能入选中科院,对他来
说,意义已经不大,他也并不在意这些。他甚至说,自己理解中科院的选任逻辑,
“我搞的是应用科学,中国科学院搞的是基础研究,如果按这个来评,我不合格。”
“亩产 900 公斤不是放卫星”
南都周刊:您提出,超级杂交稻的产量要从 800 公斤提高到 900 公斤甚至 1000
公斤。这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袁隆平:根据大多数专家的估算,水稻的光能利用率是 5%,也就是说,阳光辐
射的能量中有 5%可以转化为有机物,可以转化为产量。我们打个对折,按照光
能利用率 2.5%来计算,根据长沙在水稻生长季节的辐射量,得出的结论是,亩
产最高可到 1500 公斤。
我们提出,超级杂交稻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亩产 700 公斤,在 2000 年已经
达到了。第二个阶段亩产 800 公斤,计划 2005 年实现,结果提前了一年。我们
现在向第三期亩产 900 公斤攻关,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计划 2015 年实现,争取
提前两到三年,最迟在 2013 年实现。
南都周刊:从亩产 300 公斤,一直到现在是 800 公斤、900 公斤,还计划要达
到 1000 公斤,有人怀疑您是在放卫星。
袁隆平:这怎么是放卫星呢?通过科技的不断进步,水稻的产量是会逐步提高的。
过去的水稻产量为什么不高?主要是种子不好,再一个就是我们过去在水稻种植
上的投入不够。
南都周刊:您已经设置了时间表,比如您刚才提及的三代杂交稻要在 2015 年甚
至提前两三年达到亩产 900 公斤的目标。如果到时候实现不了,怎么办呢?
袁隆平:我还是有信心的,这是能够实现的,而且我们在小面积的实验田里已经
实现了。我想把它扩大到 100 亩。我们今年在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西、
四川,安排了 11 个百亩片,向 900 公斤攻关。
我们近期要开一个攻关会,会向农民介绍水稻品种的特性。另外,给他们经费,
一亩地给 300 块钱的经费,免费赠送种子、肥料。国家给了我们科研经费,我
们把这些钱拿给农民,用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南都周刊:您的杂交稻现在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袁隆平:有印度、越南、美国、菲律宾,还有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
埃及等。美国是个超级大国,它也在用我们的杂交稻,它去年的种植面积有 400
多万亩,今年可能要达到 600 万亩,要占到美国水稻种植总面积的 1/3,我们杂
交稻的产量比美国当地的优良品种,要增产 20%至 25%。
南都周刊:您从中能得到多少回报?
袁隆平:美国去年给了我们 130 万美元,今年估计能有 200 万。但这些钱我个
人是没有的。这些钱一个是用来支付科研经费,再一个就是给同事们搞点福利。
南都周刊:美国的科学家有没有可能在技术上超过您?
袁隆平:他们想超呢,但目前我们还是遥遥领先。我们给美国的种子是第一代和
第二代的。
身价千亿只穿几十元的衬衫
南都周刊:您与隆平高科公司的合作,是基于怎样的一个背景?
袁隆平:当时隆平高科要上市,想用我的名字,我不同意。后来,省领导多次来
说服我,国家领导人也来劝说。最后,我同意它用我的名字是基于两点:第一,
杂交水稻需要走出国门,但我的钱不够,隆平高科成立后,我们可以不再需要外
国人的投资,自己来搞了;第二,在国内,一般到了七十岁就不能再当首席科学
家了,也就没有了科研经费,隆平高科许诺每年给我 200 万元的科研费。
南都周刊:在隆平高科,您是怎样的一个角色?
袁隆平:我是名誉董事长,占 5%的股份,我不涉及公司的业务,就是发挥品牌
的作用。其实,我 5%的股份也是象征性的。400 万股,现在一股 20 来块,算
起来也有七八千万了,但我不能套现,我一分钱都不能卖,我一卖,隆平高科就
垮掉了。人家会想,隆平高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
南都周刊:每年的收益怎样?
袁隆平:公司每年都分红,去年大概有 20 多万元,这几年都是这么一个水平。
南都周刊:有人说,您的身价过千亿了。
袁隆平:我了解的情况是,当时的评选从各方面综合评估,得出的结论是,我的
价值是 1008 个亿,说我是绿色王国的亿万富翁。其实,我每月的工资 6000 元
多,每年的股份分红有 20 多万。还有咨询费、报告费、稿费,但不多。所有收
入加起来,一年 30 来万是有的。我自己用不完的。
南都周刊:您怎么看待财富?
袁隆平:第一,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第二,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
有钱。
穿衣吃饭,我讲究朴素大方。在海南岛,有人问我衬衫是几百块钱买的,我说二
三十块,他们都不相信。我最大的花费就是烟。我一天抽一包中华,一个月大概
需要 2000 块的烟钱。
我还有个小车,每个月的汽油费千把块钱。我的车子是在田里开的,是不上街的。
告诉你吧,我是有驾驶证的,荣誉驾驶证呢,不年检的,是交警大队的书记亲自
送给我的,上面写着:袁隆平院士惠存。
我现在不愁钱,但我也不是什么首富。我的性格是过不了奢侈生活。
不要寄希望于进口粮食
南都周刊:能说说您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事吗?
袁隆平:这个非常有意思,前期其实我不知道,最后是一个女院士,在评选过程
结束 5 分钟后,给我发了一个 E-mail,她说,你全票通过了。
南都周刊:您曾在全国政协提案中提及,中国的粮食储备,力度明显不够,怎么
理解?
袁隆平:我听到有人反映,有些粮库存在虚报的情况,实际储备根本没有那么多。
我提出,希望国家认真地下去查一查。除了正规渠道核查,还要搞突然袭击,还
要搞微服私访。现在,已经抓了两条大鱼,黑龙江一个,浙江一个。
联合国有一个最低粮食储备标准,大概是 60 天或者三个月。中国这么多人口,
我建议粮食储备至少要够半年用的。
南都周刊:您曾说过,有关耕地保护的 18 亿亩红线是保不住的。
袁隆平:这个问题我必须解释一下。原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曾经跟我讲,18
亿亩红线要保住难度很大。我的观点是,正因为难度大,才要采取更为坚决的措
施来保护。国家搞经济建设,保护耕地确实很难,但这个红线必须要保。
(实习生唐天笑对本文亦有贡献)
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
2021 年 05 月 23 日 07:1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
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 91 岁。国人哀痛!世人悲恸!特别是年轻一代在网络
上集体追思,在长沙等地自发送别,由衷地向这位老人,这位为了养活 14 亿中
国人而奋斗了一辈子的科学家表示发自内心的崇敬、热爱。
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细读袁隆平留给我们的 5 组数字,这是他用一
生追求“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对这一提问的最好回答。
1152.3 公斤、3000 斤。一粒良种,千粒好粮。袁隆平 1964 年开创杂交水
稻研究,1997 年开展超级杂交水稻研究,2000 年、2004 年、2011 年、2014
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 10.5 吨、12 吨、13.5 吨、15 吨的目标。2018
年,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实现百亩片平均亩产 1152.3 公斤,刷新
了水稻大面积种植产量的世界纪录。2020 年,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达到
1530.76 公斤,平均亩产突破 3000 斤,再创历史新高。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
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袁隆平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让杂交水稻技术冲破了经典遗
传学观点的束缚,证明了杂交水稻技术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2.4 亿亩、60.9%。在中国,超过 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如果土地产出
严重不足,就会成为不稳定因素,而杂交水稻正是稳定的关键。自从 1974 年培
育出第一代秧苗,数十年间,袁隆平团队已经培育了数代“超级杂交水稻”,一般
可比常规稻增产 20%左右,年种植面积超过 2.4 亿亩。1990-2016 年间,中国
食物不足人口占比下降了 60.9%,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20 个百分点,杂交水稻技
术的广泛使用,助力中国为世界消除饥饿的目标做出突出贡献。
14 亿、7000 万人口。中国是人口大国,袁隆平一辈子致力于帮助 14 亿中
国人解决吃饭问题,他曾说:“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产。因此,高产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据统
计,从 1976 年到 2018 年,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 85 亿亩,增产稻谷
8.5 亿吨。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约 7000 万人口。
800 万公顷、2 吨。袁隆平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另一个就是杂交
水稻覆盖全球梦。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
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 800 万公顷,
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约 2 吨。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
80 多国、14000 多人。袁隆平既是杂交水稻之父,也是杂交水稻教育之父。
多年来,他在培育出一代代种子的同时,也致力于培育一代代科研人才。国家杂
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表示,将继承袁隆平未竟的事
业,继续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此外,袁隆平也积极推动
杂交水稻惠及世界各地,从上世纪 80 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
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已经为 80 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 14000 多名杂交水稻
的技术人才。
@ZJ 自由行走的花 禾下乘凉梦,丹心映青田。来时无果腹,走后留饱暖。
袁爷爷,以后我们都会把饭吃光光,以后“稻花香里说丰年”都是您。一路走好!
@萍萍薛 其实他并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换种存在的方式而已。那一片片绿
油油的稻田,那一阵阵飘扬的稻香就是他留的足迹。
@小庄同学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
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
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刘安娜小提琴 现在我们吃饱了,只想您回来。
@小度-小马 Angelia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爷爷就该
活成一个神仙,天天开着他的小小车,穿梭在田间,管他一百年还是两百年,带
着他的小猫守着他的田。
@武汉老农 惊悉稻父鹤西行,华夏大地唏嘘声。亿万国民皆温饱,环宇世
界念隆平。
@悲伤 de 番茄 这个月,我种了水稻,培养了小麦,最近在给蚕豆催根,
我第一次感觉到了粮食种植的不易,我也深深反思了作为一名学农科的青年,种
植粮食是多么不易,致敬袁老,千古!
@8Mzey 那个让我们吃饱饭的人走了,那个致力于让全世界人都吃饱饭的
人走了……袁老,您慢点走!
@一笔诗年华 您是中国人民的光,星河可暗,此光不灭。
@199Seven 实际与袁爷爷的距离真的很远,可内心来说袁爷爷的离开,就
好似身边的亲人离开一样难过。
@可爱多赵蜀黍 他没走,他带着种子去向了远方。
——摘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字整理 王奇)
(本报记者 徐梦龙 黄秋霞)
袁隆平先生留给我们的遗产
来源:经济日报 丨 作者: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丨 时间:2021-05-23 丨 责编:陈训迪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 5 月 22 日在湖南逝世。噩耗传来,
世人哀悼。有人说,从此春种秋收均与怀念有关;有人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
谢袁老;有人称他“国士无双”,造福人类……这些发自肺腑的感言道出人们的缅
怀与痛惜。袁老已逝,他留给世间弥足珍贵的遗产,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也感受到信心和担当。
中国人有信心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袁隆平先生留给我们的遗产。曾几
何时,中国人还为吃饱饭而犯愁。袁老潜心研究一辈子的杂交稻让人们不再饿肚
子,并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如今,我国已迈入世界农业科技大国行
列,三大主粮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就以袁老毕生研究的水稻
来说,中国已成为水稻育种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种质资源最丰富,超级稻研究与
新品种选育世界领先。中国是大米产量最高的国家,面积占全世界水稻面积的
20%,产量占全世界大米总产的近 40%。中国水稻地域和种类最为丰富,早中
晚稻分明,籼粳糯稻齐全。袁老坚定了中国粮食安全的道路自信,即使面对国际
粮食波动,中国人最有底气。
中国农业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将坚持创新和奋斗精神,这是袁隆平先生留给我们
的遗产。袁老生前常跟人说起他的两个梦,其中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在梦里,水
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这显示了勇攀
科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尽管已经名满天下,但他仍埋头于田畴,执着耕耘探索,
直至生命的最后岁月,他依然坚持下田。他不停地追求高产、更高产和高品质、
更高品质,从杂交稻到超级杂交稻到耐盐碱水稻,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关。他
以行动向人们证明,每一步前进,都是创新的结果和奋斗的成果。这给我们以启
迪,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无论是科研还是生产,只要有这股劲,我们的事业就
一定能乘风破浪,“卡脖子”现象终将改变。
中国人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和担当,这是袁隆平先生留给我们的遗产。袁
老的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梦。世人皆知,他的杰出成就不仅属
于中国,而且影响了世界。他让饥饿远离中国人,也造福世界上那些还吃不饱饭
的人们。如今,中国杂交稻在亚洲、非洲推广种植面积超过 700 万公顷,联合
国粮农组织已将杂交水稻列为解决粮食短缺的首选技术。这不仅仅是中国水稻育
种家的骄傲,更是中国对世界粮食安全不可磨灭的贡献,蕴含着中国人胸怀天下
的担当精神。
斯人已逝,遗产永存。国士无双,风范常在。共和国永远铭记袁隆平!(经济日
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袁隆平留给世界人民的宝藏
2021 年 05 月 22 日 22: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Play Vi 中新社长沙 5 月 22 日电(记者 傅煜 王昊昊)“要继承袁老‘发展杂交水稻,
造福世界人民’的遗志,在将杂交水稻技术推向全球的道路上继续努力。”隆平
高科巴基斯坦项目部市场推广专员代英男 22 日表示。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当日在长沙逝世。这位年初
仍坚守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的“杂交水稻之父”,永远离开了他钟
爱一生的杂交水稻事业。
今年 91 岁的袁隆平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
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自 1966 年发表重磅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
性》,揭开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后,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攻破水稻超高产
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
对于论文中的前瞻性研究与思考,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评价称,这对
此后中国杂交水稻育种和发展的协作攻关,具有永恒的指导性。
据统计,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 2.4 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
57%,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 65%。杂交水稻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为中国多养
活 8000 万人,沉甸甸的稻穗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质疑。
在使中国粮食产量实现飞跃性增长的同时,胸怀“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
袁隆平,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在科技交流、技术培训及政府间的
援外合作等方面作出特殊贡献,为那些粮食种植技术落后、粮食供应不足的国家
带来希望。
1980 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引起
国际社会广泛关注。1990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
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聘请了由袁隆平领
衔的 13 名顾问。
袁隆平院士也用实际行动“授人以渔”,多次和团队成员远赴印度、越南、
缅甸、孟加拉国、菲律宾等国,毫无保留地向世界传授其杂交水稻技术。
袁隆平与外籍人士热络交流的场景,还经常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的
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上演。期间,这位经常活跃于田间地头的朴实科学家,
总会带着外籍学员们参观他的试验田,向大家详细介绍田间示范的每个品种。
近年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袁隆平院士团队共为 80 多个发展中
国家培养杂交水稻技术人才 14000 余人,为全球杂交水稻的发展与推广打下坚
实基础。
袁隆平常说,倘若全球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稻,按每公顷比常规水稻增产 2
吨计算,增产粮食可多养活 4 亿至 5 亿人口。令他欣慰的是,杂交水稻正在世
界各地生根发芽,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全球已经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杂交水稻试验试种和推广。越
南、印度、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已实
现杂交水稻的商业化生产,这些国家每年种植面积约 700 万公顷,普遍比当地
品种増产 20%以上。
“袁老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听闻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后,
正在巴基斯坦推广杂交水稻的“90 后” 代英男难掩悲痛之情。
虽与袁院士仅有一面之缘,出生农家的代英男表示,袁老潜心研究、勇于创
新的精神,对年轻人“要投身农业、热爱农业”的激励一直影响着他。“吾辈当
自强,今后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杂交水稻的全球推广尽一份自己的力
量。(完)
【编辑:田博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稻济
世 万家粮足
发稿时间:2021-05-23 06:01:00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网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
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特地摘来青翠的禾苗,放在中南大学湘雅
医院门前的空地上,寄托无尽的哀思。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医生护士,忍不住流
下了眼泪。今年 4 月初,91 岁的袁隆平院士转入湘雅医院治疗。医护人员介绍,
即使是住院了,袁隆平院士还在时时刻刻关心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好不好,“问
我们天气怎么样,外面气温多少度”。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
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
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
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于 1964 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
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成果自 1976 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
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
交稻攻关,接连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 10.5 吨、12 吨、13.5 吨、15 吨的目
标。2020 年,又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 3000 斤的攻关目标。
袁隆平院士 1981 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 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2014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18 年获“改革先锋”称号,
2019 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
20 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誉满全球的大师,一直以来坚持亲自带博士,坚持
定期组织课题组研讨和会议,坚持亲自给研究员、普通学生等讲解最新的前沿科
技。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如今,在他的身后,几代年轻的科学家,已经逐渐担当起振兴中国种业的重担。
在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很多新来的研究生第
一次见到袁隆平院士都是在稻田。“袁老师经常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
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师李建
武说,“下田,是他对年轻人的第一位要求,也是他自己一辈子的追求。”
2009 年春,本科即将毕业的李建武正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
实习,恰好赶上袁隆平院士来查看稻田。在田间,一块长势出众的稻田吸引了袁
隆平院士的注意,他立即问身边人这块田是谁种的,大家便把李建武推了出来。
正是因为“下田”的本领高强,本科毕业的李建武从很多博士、硕士中脱颖而出,
被破格招录为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这永远激励着我把论文
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李建武说。
“您去往了星辰,化作那颗编号 8117 的‘袁隆平星’。我们将继承您的遗
志,完成您未竟的事业!夜空中最亮的星,将指引我们前行……”国家杂交水稻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杂交水稻》杂志副主编胡忠孝说,自己出生于湖
南郴州莽山山区的农村,是袁隆平院士的精神激励着他选择了农学, 激励着他
一直向着杂交水稻的前沿探索。“袁老师有一个著名的禾下乘凉梦,那是我父辈
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胡忠孝说,“中国的农民养活着 14 亿人口,我们有
责任为农民多做点事,做袁老梦想的践行者。”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
心)发文明志:全体干部职工将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业,继
续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不断拼搏,开拓前进。
责任编辑:席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