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7 地球生命共同体、匠心筑梦、革命精神、国之大者
时事热点简讯
1.海军第 38 批护航编队 15 日上午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解缆启航,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 37 批
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2.5 月 15 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和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 2021“一带
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圣境举行。活动揭晓 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是“互”字。
3.孙春兰: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筑牢人民健康、国家安全屏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 13 日出席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仪式和成立大会并讲
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完善疾控体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决策部署,按照系统重塑、预防为主、科学防控、协调高效的原则,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
专业能力,形成从中央到基层领导有力、权威高效的疾控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提供保障。
4.我国 5G 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位列全球首位
近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 5G 发展取得领先优势,已累计建成 5G 基站超 81.9 万个,占全球比
例约为 70%;5G 手机终端用户连接数达 2.8 亿,占全球比例超过 80%;5G 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超过 38%,
去年上半年以来上升近 5 个百分点,位列全球首位。
5.5 月 15 日 7 时 18 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
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 近 平 致贺电,代表党中央、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
近 平 在贺电中指出,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
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6.5 月 15 日上午,海军第三十八批护航编队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解缆起航,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
替第三十七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7.16 日出版的第 10 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习 近平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
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8.京雄高速(河北段)等 3 条高速公路 5 月底将建成通车。未来,雄安新区将实现 60 分钟到京津、90
分钟到石家庄的综合交通布局。
9.民航局日前发布技术路线图,提出建设公用、专用相结合的民航 5G 网络,助力智慧民航运输系统的
建设与运行。
10.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已进入交会对接轨道,等待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到访。中
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18 日透露,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近日先后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机械臂等平台
功能测试,以及空间应用项目设备在轨性能检查,各项功能正常、运行状态良好,已进入交会对接轨道,
后续将继续开展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交会对接的准备工作。
时事热点评论
主题词 1:地球生命共同体
【序论】中国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同行,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积极分享中
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建地球生命共
同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
【时评】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2018 年 5 月,习
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强调要加快
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这次大会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文
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成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锚定美丽中国建设,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有力有
序推进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编制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
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行河长制湖长制,
持续推进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等标志性战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已达到 98.2%;
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0%左右。到去年底,已基本实现固体废物
零进口目标。“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领域 9 项约束性指标,均圆满超额完成。约 25%陆地国土面
积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优异“绿色答卷”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
表示,中国在环境修复上付出了巨大努力,各国应与中国加强学习交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族的,更是世界
的。中国是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 PM2.5 治理的发展中大国。
从 2000 年到 2017 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25%以上来自中国,中国对全球绿化增量的贡献比居世界首位。
去年,我国向国际社会郑重宣示力争于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把碳达峰、碳
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中国同联
合国环境署等国际机构一道发起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便是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造福沿线
各国人民的切实行动。
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
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
则,主张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推动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中国将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共商共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
新战略。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增强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而正确地引导国际
秩序变革方向,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主题词 2:匠心筑梦
【序论】匠心筑梦是指用能工巧匠的心思,筑就梦想。匠心筑梦精神是指工匠精神。
匠心筑梦:在兢兢业业,于岗位中发挥奉献精神的前提下,发挥优秀工匠的创造力和执行力。成就中
国由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的梦想。
匠心筑梦的精神:指工匠精神。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
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
质从 0 提高到 1,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中国工匠们以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技术、敬业的品德和灵巧的双手,书写着劳动者的品质,创造着中
国制造业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专注与坚持里做到物我合一,追求卓越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
工匠精神并不仅存在于那些创造历史的人们那里,它还渗透到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
我们每一个人,它不仅是一种坚定、执着、踏实勤奋的工作方式,更是一种热爱事业、热爱生活的担当精
神和时代使命感,是日常生活里的奇迹,在社会上存在的工作岗位中,若是都能用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件工
作,这不仅能够完成个人价值的释放,也托起了一个辉煌的中国梦
当常规技艺与人的精神达到一种高层次的配合,心手合一,物我两忘,便创造了极近完美,精益求精
的深远天地在国外,瑞士制表商对于钟表的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作品的用心打磨和精良雕琢,
也无不体现了他们对工匠精神理念的完美诠释
重拾工匠心,重塑工匠魂,是助推时代进步的先决条件,唯有以一己之力不断践行工匠精神,才能无
愧于心无愧于时代,在未来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出一片芬芳的美丽。
【时评】匠心聚 百业兴——奋斗“十四五”,技能报国路正宽
0.00068 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直径的 1/125。然而,仅靠一双手、一把锉刀、一方小小的操作台,就
能实现如此细微的加工公差。这样的高精度,出自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
方文墨之手。如此极限的精度,源于每天 8000 余次“枯燥而又单调的反复练习”,源于他“既然选择了,就一
定要做到最好”的一片匠心。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有人曾经做过一道“算术题”:假设一个产品的工艺
有 5 道程序,每道程序都以 90%作为标准,最终结果是只达到了 90%的 5 次方,约等于 59%的标准。看似
不错的标准,最后居然连及格线都达不到。这也恰恰说明,只有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
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
凡的业绩。
细微之处见真章,有“质”者事竟成。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份匠心。“95 后”邹彬为了砌好一面墙,会反复推
倒重来多次,“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标准,才过得了心里那一关”的坚守,让他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全国技术
能手”;电工罗佳全“每次用螺丝刀都会比别人多琢磨一会儿”,坚持比别人多干一点、多想一点,让他从一
名初中生成长为集设备安装、电气调试、维护检修等众多技术于一身的国家级技能大师;技术工人陈亮,
从一名学徒工干起,以“再仔细一点点,离 1 微米的精度就能更近一点点”的要求淬炼匠艺,练就把模具精度
控制在微米之间的绝活……这些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职业不同、身份各异,但“执着专注、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却是共同的品质。也正是有着这样一种精神,他们才能褪去浮
躁,定下心来,肯吃苦,多练习,最终练就一身“独门绝技”。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没
有一支高素质劳动大军,就没有制造业的繁荣发展。从一桥飞架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到风驰电掣的京张高铁,
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一个个超级工程、一件件国之重器背后,无不是秉持工匠精神
的劳动者们的心血和付出。我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就
必须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今天,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
展阶段,这既对广大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每个人提供了难得的人生舞台。随着职业版图不断拓
展,人们的职业选择日益多元,社会对职业选择更加包容,快递小哥也能成为“高层次人才”,直播带货主播
也有机会成为“特殊人才”,但无论职业版图如何变化,匠心始终是从业者应有的价值追求,工匠精神始终是
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小到服务百姓生活,大到打造大国重器,只要弘扬工匠精神,踏实劳动、勤勉劳动,
每个人都能成就属于自己的出彩人生。
迈步新征程,扬帆再出发,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工匠精神。匠心聚,百业兴。在全社会弘扬工
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我
们必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主题词 3:革命精神
【序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民军队本质的一种表现,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
要精神因素,也是人民群众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时评】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养分和力量
一系列伟大精神既有着各具意蕴、特质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着相融相通、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
“我到广西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这里,目的是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
党人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革命意志。”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的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强调“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勇于战
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共产党人具有崇高且顽强的革命精神。1934 年底,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敌
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几万名红军将士血染湘江两岸,这一战成为事关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
历史事件。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
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充分展示了英勇顽
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数共产党人高呼“我是党员我先上”“疫
情不退我不退”,毅然决然投身疫情防控斗争,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革命精神不是
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体现为革命烈士的视死如归、英雄人物的顽强奋斗、先进模范的忘我奉献。
伟大革命实践孕育伟大革命精神。回望百年历史,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
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贯穿于党领
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一
系列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它们既有着各具意蕴、特质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着相融相通、一脉相承的红
色基因,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爱国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
一个个精神坐标,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凝结着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标识,成为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
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时期,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勇于进
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史为鉴、以史明志,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继续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
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要清醒地认识
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
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继续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养分和力量,永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激昂斗志,满怀“为有牺
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巨大勇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主题词 4:国之大者
【序论】从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不难看出,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
局,等等,毫无疑问都是“国之大者”。这些具体工作正是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所在。
但理解“国之大者”,并不能局限于具体的工作。
“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
“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多打大算盘、算大账”,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讲政治”的高度来
理解把握。
【时评】心怀“国之大者” 践行青春使命
青春与使命同在,责任与梦想同行,心怀“国之大者”是大国青年应有的青春底色。站在“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朝气蓬勃的状态和青春洋溢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
希望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这饱含深意的表达寄托了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
望,也为广大青年如何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奋斗路径。
特殊的时节,总会激起情感的涟漪;明媚的春天,最能感受青春的脉动。
一百多年前,点燃五四火炬的进步青年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描绘出中国共产党的早
期轮廓,孕育出一个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的新型政党,从此党的理想和信念嵌入一代又一代人的
青春,党的成长与壮大也和青年的奋斗与梦想融为一体,在风雨同行的百年共同写下不朽传奇。中国青年
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充分说明“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与奉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深情寄语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为己任,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2020 年以来,习近
平总书记讲话中多次谈到“国之大者”,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今年五四前夕,他在考察清华大学时
勉励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
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承接五四先辈的遗愿,承载党和人民的期待,承担时代交付的使命,青年一代在致敬
历史,历史也在召唤青年一代。
心怀“国之大者”就要立大志、有理想。理想是穿透黑暗的一盏明灯,它照亮你的眼睛,更照亮你的奋斗
之路。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言壮语中,我们可以窥见少年毛泽东胸怀天下、志在四方
的宏大理想;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誓言中,我们不难想见中学时期的周恩来心无旁骛、一心报国
的高远志向。再品读建党百年惊心动魄的奋斗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挫折志更坚,屡遭苦难更辉煌,
就是因为在共产党人心中始终怀揣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信念,这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经
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高擎理想的旗帜,才能坚定前行的脚步;燃烧信念的火炬,才能永葆奋斗的激情。当前,我国已开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斗“十四五”,奋进新时代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主题。每一代青年都
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唯有把个人命运系于祖国命运,将个人梦想融入时代使命,确立与人民同心同向、
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理想信念,才是当代青年的理想归依;唯有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坚定对马克
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
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青年的理想信念牢牢扎根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唯有赓续党的精神血脉,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才能激扬奋斗意志,激发奋进潜能,激活青春力量,引领青年在逐梦中拥抱青
春理想,在奋斗中谱写青春华章。当青年选择与祖国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中国就会迸发出“直
挂云帆济沧海”的磅礴伟力,复兴之路就会展现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光明前景。
心怀“国之大者”就要成大才、有本领。本领是鹰击长空的一双翅膀,它能带你穿云破雾,抵达更辽阔的
远方。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本领高下和素质高低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让勤奋学习
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体现了我们党对青年成
才与成长一以贯之的实践要求。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广大青年既要政治过硬,
也要本领高强,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如果遭遇“本领恐慌”,就难以跟上时
代前进的步伐,也难以履行时代赋予的重任。
英雄从未走远,榜样就在身边。日前揭晓的第 25 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和获奖集体,就是当今
青年以勤奋成大才、用本领闯天涯的生动剪影。无论是逐梦航天强国、实现九天揽月的科技精英,还是投
身疫苗研发、构筑防疫长城的科研骨干;无论是追求极致、诠释青春气质的大国工匠,还是逆行出征、书
写大爱无疆的白衣天使;无论是赴汤蹈火、屡立战功的消防官兵,还是出生入死、卫国戍边的英雄群体;
无论是扎根在脱贫一线的致富带头人,还是坚守宣教岗位的红色讲解员……他们虽然职业不同,身份各异,
但其成长轨迹无一不在告诉我们,成功没有捷径,本领成就人生,唯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做奋斗者,
才能在青春的磨砺中放飞人生梦想,在事业的拼搏中成就精彩人生。是莘莘学子,就要胸怀爱国情、强国
志、报国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努力成长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是白衣使者,就要秉承敬佑生命之
初心,践行救死扶伤之使命,以妙手丹心传递医者大爱,攻克疑难顽疾;是卫国军人,就要练兵备战,习
武强军,锤炼过硬技术,决胜明天战场,在火热的军营锻造铁血人生;是科研尖兵,就要自强不息、敢为
人先,勇立潮头,勇攀高峰,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每一位青年都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心怀“国之大者”就要明大德、有品质。品德是一汪清澈的泉水,它能映衬你的内心,更能照见你的言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文化基因,讲究树德为先、立德为重、尚德为要。《左传》
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可见,一个人修炼自己的品德、涵养自己的品质乃是成功
人生的优先选项。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
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和以德立身的传统思想理念。明大德者方可
成大业。青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能不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仅关系到
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能否人才辈出,后继有人。我们党历来
重视青年的道德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
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只有青年在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等方面“达标”,才能引领全社会形成自
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良好氛围,才能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青年来说,明大德、有品质,首先就要突破“小我”蕃篱,明确“大我”定位,
提升“无我”境界,展现大国青年应有的精神风采,不断锤炼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作
风修养,涵育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矢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
靠接班人。其次要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把“成才”与“成人”统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把“明
大德”与“守公德、严私德”统一起来,把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统一起来,把做人的过程看作是提高修养、完
善人格的过程,把做事的过程看作是为民服务、提升境界的过程,致力于达成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
的价值目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素养、行为习惯和行动自觉,
在崇德修身、身体力行中书写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大写人生。
心怀“国之大者”就要担大任、有担当。担当是顶天立地的一副肩膀,有多少人岁月静好,就有多少人负
重前行。炽热的家国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这是历代仁人志士共有的民族禀赋。一百多年前,目睹水深
火热、风雨飘摇的苦难中国,大批爱国青年携奋斗之风雷,探救国之真理,为捍卫民族尊严、拯救民族危
亡而抛洒热血,献身正义。回望激情燃烧的觉醒年代,今天的人们依然能看到五四先辈所站立的那座精神
高峰。百年之后,薪火相传的担当基因深深植入当代青年的精神血脉,激荡起时代向前、青春向上的硬核
力量。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顽强博弈中,血气方刚的中国青年壮怀激烈,挺身而出,在救死扶伤的主战场
舍生忘死,冲锋在前,用一身担当谱写了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青春赞歌。“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
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习近平总书记不吝溢美之词为中国青年点赞,让我们见证了新生代
青年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勇挑重担的青春力量。
中国梦放飞青春梦,青春梦托起中国梦。青年是创造历史的先锋队,也是开创未来的生力军,前浪澎
湃,后浪奔涌,这既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历史必然,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期望使然。当代青年生逢盛世,
肩负重任,国家发展与个人前途,民族利益与个人价值,社会理想与个人梦想,最终必然是中国梦、民族
梦、个人梦交织在一起的大合唱,每个人的负重前行,都将赋予未来中国乘风破浪的勇气。新时代中国青
年要放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勇
立时代潮头,勇做时代先锋,勇担时代责任,用立大志、成大才、明大德、担大任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
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中践行青
春使命,矢志永久奋斗,绽放更加绚丽的青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