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一中 2021 年春期高三第二十五次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高三语文组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健康码成为数字抗疫的最大亮点之一。健康码的出现是在非常时期一举突破诸多制度和规范的非常之
举,带来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第一场全局性大考,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要认识健康码
的安全隐患,必须深入剖析和总结互联网超级巨头崛起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描绘和构建未来数字社会治理
的基本进程和制度框架。由于健康码缺乏体系性制度设计、流程控制、监管制度和责权制衡机制,使其潜
在风险和安全隐患不断累积。若不予以足够重视,形势将会非常严峻,后果将会超乎想象。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发展,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范式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数字传播
经历了百年的数字化、半个世纪的网络化、二十年左右的社交化和移动化,以及新兴的智能化等五大阶段,
初步奠定了以计算、传输、存储、数据和算法等核心要素组成的新型传播基础设施。人类传播范式从过去
传统大众传播主导的自上而下、集中控制的大教堂模式走向了数字新媒体主导的自下而上、开放分布式的
大集市模式,数字传播已成为人类社会主导性的传播新范式。政府对社会信息主流传播机制已经很难进行
有效控制,市场主体占据了明显的传播优势,也造成了明显的传播失控。冲击世界各国和世界秩序的信疫
(Infodemic,也译为信息疫情)现象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如今,通过健康码进行大规模全民数据收集,成
为另一个新出现的重大隐患。
贾森·萨多斯基认为:“一切智能的背后,都是监控与控制。”因为智能的背后是数据,数据的背后
就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力和利益。所以,上述警示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如果缺乏合理的制度架构,智能就
有可能走向初衷的反面,健康码也是如此。健康码是疫情时期突破和超越现有制度的非常产物,是一件智
能传播的利器,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前,全球疫情蔓延的态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健康码的常态化逐
渐变得顺理成章,成为大势所趋。在今天数据治理制度缺失的背景下,基于市场化力量的运作主体,健康
码带来的利益必然走向公共利益的反面。同时,由于科技龙头企业拥有技术优势、数据优势和资本优势,
目前各地健康码的运行主要由企业承担,民众数据也掌握在企业手中。这在实际上使得“监管俘获”成为
事实。但是,健康码本身所展现的智能传播威力及其背后所隐藏的风险,却依然缺乏系统性和学理性探究。
由浙江省率先实施的健康码行动,不仅为抗击疫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成为数字社会治理的重要
尝试。中国的成功探索也激发了其他国家的尝试,其中美国谷歌公司和苹果公司联手进行全球健康码的试
水也成为智能时代一次全球性的重要测试。虽然公益性的健康码功能单一、风格严谨,但是其呈现的全员、
全时、全域和全识等特性,却难掩其背后隐藏的巨大力量和未来商业与治理的巨大潜能。可以说,健康码
第一次不期而然地展现出未来全球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第一次呈现出未来全球数字社会治理公私合作的
基本格局和相互博弈。
我们亟须对其背后隐藏的风险和滥用的危害进行科学评估,制定应对预案。健康码背后巨大的利益诱
惑能否在过犹不及的路上适可而止?在缺乏基本规则和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在巨大利益的诱惑驱动下,将
其常态化昭示着潘多拉盒子打开之后的巨大风险。健康码呈现的基本特性和规律,以及潜在的问题和可能
的冲突,都需要我们运用学理性和前瞻性的视角进行深入的审视和分析。助力抗击疫情的健康码,不能成
为危及全民隐私保护和危害数字社会治理健康发展的隐患。充分肯定健康码在抗疫中的价值和作用的同时,
一定要警惕对其的滥用,防止过犹不及的现象发生。
(摘编自方兴东、严峰《“健康码”背后的数字社会治理挑战研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健康码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它突破和超越现有制度,在抗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B. 健康码的出现促使当前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范式从大教堂模式向大集市模式转变。
C. 美国谷歌公司和苹果公司联手进行全球健康码的试水是受我国健康码行动的启发。
D. 当前健康码缺乏系统性和学理性探究,必须对其潜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冲突进行审视和分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肯定了健康码的积极意义,再提出要认识健康码的安全隐患,具有辩证思维。
B. 文章第二段分析了当前人类传播范式变化特点,意在提醒要警惕健康码的负面作用。
C. 文章引用贾森·萨多斯基的话来反对科技龙头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掌握民众的数据。
D. 作者把健康码说成“双刃剑”“潘多拉盒子”,这表明作者对健康码抱有审慎的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数字传播已成为主导性的传播新范式的今天,市场主体已取代政府控制着社会信息主流传播机制。
B. 如果以市场化力量作为数据收集的运作主体,数据收集带来的利益必然走向公共利益的反面。
C. 应尽量避免全员、全时、全域和全识的数据收集,因为这样会给未来商业与治理带来巨大的灾难。
D. 健康码的出现是未来全球数字社会治理一次尝试,全社会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科学评估。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健康码的出现促使当前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范式从大教堂模式向大集市模式转变”说法错误,根据原
文,是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传播促使当前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范式从大教堂模式向大集市模式转变。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
C.“文章引用贾森·萨多斯基的话来反对科技龙头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掌握民众的数据”说法错误,文章引
用贾森•萨多斯基的话来强调合理的制度架构的重要性。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辨析文中观点态度能力。
A.“市场主体已取代政府控制着社会信息主流传播机制”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政府对社会信息主流传
播机制已经很难进行有效控制,市场主体占据了明显的传播优势”。
B.“如果以市场化力量作为数据收集的运作主体,数据收集带来的利益必然走向公共利益的反面”说法片
面,原文为“在今天数据治理制度缺失的背景下,基于市场化力量的运作主体,健康码带来的利益必然走
向公共利益的反面”,原文有个前提是“在今天数据治理制度缺失的背景下”。
C.“这样会给未来商业与治理带来巨大的灾难”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却难掩其背后隐藏的巨大力量和
未来商业与治理的巨大潜能”。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我国,自贸试验区通常被认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并非优惠政策的
洼地。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共有 18 个自贸试脸区,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已经全部拥有自贸试验区。我
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率先在要素集聚度高、资源禀赋好、发展基础扎实
的地区设立自贸试验区,既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自贸试验区引领带动作用的应有之
义。从数量上看,我们不怕自贸试验区“苗圃”多,只盼能育出更多改革创新的“种子”。从某种意义上
看,自贸试验区越来越多,恰恰表明我国在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开放,也只有让各地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做
法“遍地开花”,才能让改革红利更好地释放、改革成果更好地分享。
(摘编自顾阳《自贸试验区建设既要谋子更要谋势》,《经济日报》2020 年 9 月 25 日)
材料二:
自贸试验区为舟山带来了机遇。杭州海关推出“一船多供”“燃油混兑”等多项创新举措,宁波海关
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贸易便利化。有了政策支持,国产油料也可以供应国际航行
船舶,相比从国外进口油品,可节约 10-15 天时间。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全国最大加油港,并跻身全球船供
油港口前列。
舟山结合地方特点,突出区城优势,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如今正在建设成为亚
太铁矿石分销中心、国际粮食集散中心和国际油品储运贸易加工中心,推动形成了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新格局。“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宁波舟山港集团
董事长毛剑宏说。
(摘编自杜海涛等《这五年,自贸试验区创新更亮眼》,《人民日报》2020 年 11 月 8 日)
材料三:
位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 A 栋的前海 e 站通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标
语醒目地悬挂墙上。得益于前海率先在外资领域实施的外企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受理”改革,
前海成为全国外企设立用时最短的地方,而就在 3 年多前,此项申请还至少需要 20 个工作日。这是前海制
度创新的小缩影。通过制度集成创新,前海努力改善政务环境和人居环境,给消费者和创业者带来更多便
利。除了“一口受理”改革,前海还推动了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改革,去年“货物通关时间”和“对外
服务办事作业时间”较 2017 年压缩 30.8%和 45%;深化深港通关合作,企业入区货物通关时间缩减 70%以上,
节约货运成本超过 10%。
(摘编自《广东自贸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南方日报》2019 年 4 月 22 日)
材料四:
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消息不仅振奋了中国,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海南热”。许多外媒认为,
海南将日益繁荣,成为“中国的夏威夷”“中国的鹿特丹”或是“中国的迪拜”,全球在海南发展的过程
中将共享机遇和红利。
英国路透社报道指出,作为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的海南省,将凭借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更加开
放的市场环境。拉美社则报道称,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对标世界最高开放水平,繁荣程度很可能将超越国际
公认较为成功的自由贸易港新加坡、迪拜和中国香港。
法新社指出,近 40 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而着眼于海南的改革意味着中国正努
力实现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德国之声”中文网称,中国将在海南岛开拓赛马等一连串事业,以
期将这个岛打造成观光胜地,“令其成为对外开放的新象征”。
(摘编自《外媒热议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将成全球投资热土》,“搜狐焦点”,2018 年 6 月 2 日)
4. 下列对自贸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自贸试验区作为制度创新的高地,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全面深化改革,为构建更高层次对外开
放格局引航探路。
B. 自贸试验区越多,就越能更好地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地分享改革成果,也越能表明我国在持之以恒地推
进改革开放。
C. 一些自贸试验区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制度创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D. 建设海南自贸区,不仅会促进海南省迎来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获得繁荣与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国家
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在不同地区设立多个自贸试验区,以期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并推广宝贵经验和做
法。
B. 舟山借助政策支持,大胆深入地进行改革开放,成为了东部地区重要的开放门户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
源配置基地。
C. 在广东自贸区,前海率先实施了外企设立“一口受理”改革,推动了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改革,使其
成为全国外企设立用时最短的地方。
D. 从外媒报道可以看出海南自贸区(港)不是单一对外贸易高地 ,而是集投资、贸易、旅游、金融于一
身的综合功能体。
6. 自贸试验区怎样才能健康良性的发展?请结合各地自贸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C
6. ①结合地方特点,突出区域优势,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②自贸试验区努力改善政务环境和人居环境,给消费者和创业者带来更多便利。
③对标国际高标准,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转型。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B.“自贸试验区越多,就越能更好地释放改革红利”错,根据材料一“自贸试验区越来越多,恰恰表明我
国在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开放,也只有让各地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做法‘遍地开花’,才能让改革红利更好
地释放、改革成果更好地分享”可见,并非试验区越多,就越能更好地释放改革红利,其真正原因是“持
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开放”“让各地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做法‘遍地开花’”。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C.“前海率先实施了外企设立‘一口受理’改革,推动了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改革”错误,“一个窗口”
改革优化的是“对外服务办事作业时间”,而非外企设立时间。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舟山结合地方特点,突出区城优势,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如今正在建
设成为亚太铁矿石分销中心、国际粮食集散中心和国际油品储运贸易加工中心,推动形成了更高层次的开
放型经济新格局”可见,①结合地方特点,突出区域优势,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从材料三“这是前海制度创新的小缩影。通过制度集成创新,前海努力改善政务环境和人居环境,给消费
者和创业者带来更多便利”可见,②自贸试验区努力改善政务环境和人居环境,给消费者和创业者带来更
多便利。
从材料四“作为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的海南省,将凭借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更加开放的市场环
境”“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对标世界最高开放水平,繁荣程度很可能将超越国际公认较为成功的自由贸易港
新加坡、迪拜和中国香港”“着眼于海南的改革意味着中国正努力实现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可见,
③对标国际高标准,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转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雪(节选)
路翎
敌机正在云层里盘旋,找寻着目标。江的两岸,保护桥梁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在射击着,传来急促而
剧烈的声音,灰暗的云层下面布满了一阵阵红色的火星。
车子一辆接着一辆,慢慢地驶上了刚修好的桥;但刘强的车被管理桥头的一位工兵连长拦住了。工兵
连长说,必须排好队按次序前进,因此,刘强应该退到大公路上去排队,否则就要等待已经排成一队的车
辆过完。
刘强说,他没有注意到,不知道要排队;后面已经挤满了车,回去是很困难的。
王德贵叫起来了,他说,为什么不派人在下道的地方拦住,通知他们排队呢,这不能怪他们的;回去
不可能,而等着别的车辆过完再过,天亮都办不到的。
……在这种情形里,人们总觉得自己是有理由的;王德贵觉得这个桥头的工作做得不好,他有理由发
火。但那个工兵连长,很习惯这种情况,而且非常疲劳,一点也没有理会,走回去了。
“这就够呛了!”刘强说。
“我来交涉去!”王德贵理直气壮地叫着,打开车门抱着孩子出去了。
刘强疲困地坐在那里,立刻就传来了小王吵嚷的声音,可是那个工兵连长的回答却不很听得清楚。好
久好久,小王仍然在那里叫着,语气已经没有那么强硬了,他说,他们不知道这种情形,他们的司机负了
伤……刘强有些焦躁。但他也弄不清楚,究竟是恼怒小王还是恼怒那个不通情理的连长。他跳下车去了。
脚一踏到地面,他就有些昏迷;稍微站了一下,他才迎着冷风走了过去。
他听见小王说:“不是我们不遵守……我们的司机负伤了,我们一台车并不妨碍大家呀!”
另外有一个司机说:“是呀,我们一两台车……”
听见这个,刘强恼怒地皱起了眉头。他又听见那工兵连长疲劳的、冷淡的声音:
“不遵守制度就妨碍大家……”
于是刘强喊:“小王,别说了,回来!咱们退回去!”
“……那咱们就不能完成任务了呀!”小王说,又痛苦又焦急,几乎是含着眼泪的了。
“回来!”刘强沉默了一下,严厉地说,“遵守制度吧!”
“那是你们司机么?”工兵连长拿手电对刘强照了一下,显然对刘强的态度有些惊讶。
王德贵没有来得及回答,他怀里的、被他包在羊皮大衣里的那个男孩哇的一声哭起来了。这哭声是这
么意外,大家都朝这边看着,并且有两个战士也跑过来了;紧张的桥头上的这个小孩的哭声使得人们非常
惊奇。小王一瞬间也被这哭声闹慌了,他不好意思地赶紧拍着孩子说:“别哭了,哭什么呀!”但立刻他
的声音就不由得变得非常柔和,他拍着孩子的屁股说:“不哭,啊,宝宝,咱们马上就要过桥了。”这时
候敌机又经过顶空,高射炮猛烈地射击着。可是小王没有注意到这个,人们也没有注意到这个。
那孩子继续地哭着。工兵连长奇怪地、沉闷地问:
“这是怎么搞的?你哪里弄来的这个孩子呀!”
“我弄来的?”小王激动地嚷着,“你没看见吗,咱们车上全是前面下来的朝鲜妇女!”随即他又拍
着孩子的屁股,“不哭啦,小宝宝,过不了桥就呆着吧。”
听了一听敌机已经过去,工兵连长就打亮了手电,照见了那个在小王怀里动着四肢大哭着的、满脸眼
泪的孩子,并且照见了小王被孩子尿湿了一大片的羊皮大衣。在手电的反光里,刘强注意到工兵连长疲乏
的脸上有了一丝微笑,并且他那眼睛因讥诮和喜悦而发亮。
“这他妈的!”工兵连长讥讽地说,一下子变得生气勃勃了,“你看你这个样儿!‘不哭啦,小宝宝,
过不了桥就呆着吧。’你呆着吧!”
“难道不是这样的?”小王叫着。
周围的人们都看着孩子。这些疲困、受冻、焦灼的战士们、司机们,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当那
孩子的小手在手电的亮光里一下子扑打到小王脸上去的时候,那个工兵连长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大家于
是懂得,这毛手毛脚的年轻司机助手,为什么要求得这么理直气壮了。
“你们车上是朝鲜女同志么?”
工兵连长就亮着手电向车子走去,对车子照着。那些妇女们默默地迎着手电的亮光——在紧急情况和
严寒中她们是绝对沉静的。小王抱着那啼哭的孩子跟着工兵连长跑着,一边跑一边拍着孩子:“好宝宝,
不哭啦,咱们这就过桥啦!啊!啊!”
工兵连长和另外的几个司机都看见了——这些年老的和年轻的妇女都是穿得很单薄的。
“同志……这并不是我不遵守……”小王温柔地说。
“好啦,别唱了,过去吧。”工兵连长讥讽地说,忍不住地微笑着,“什么,‘好宝宝,不哭啦,过
桥啦!’——你这家伙滑头!”
“别叫小孩拉你一身——你看你哪像个抱孩子的样儿呀!”一个战士大声说。
小王快乐地叫了一声爬上了司机台,但随即又伸出头来说:“那么你来抱一下试试看?吓!”刘强发
动了车子,于是这台车插入了正在行驶着的车子的行列中间,上了桥头。工兵连长和其他的司机们不由得
跟着这台车走了几步,然后就站在冷风中,听着马达的吼声中传来的孩子的哭声和小王快乐的抚爱声——
大家的脸上都长久地含着安静的、满足的笑容。
一九五三年十月十六日,北京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工兵连长”“朝鲜妇女”等词语,以及文末标注的创作日期,都指向抗美援朝的现实,在今
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B. 小说叙述的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插曲,虽无意于渲染战争场面,但“灰暗的云层下面布满了一阵阵红色的
火星”等描写仍让人惊心动魄。
C. 小说中运送朝鲜妇孺的车辆过桥时受到工兵连长的无理阻拦,却在孩子哭声中得以顺利放行,情节的转
折使故事富有戏剧性和趣味性。
D. 小说以众人“安静的、满足的笑容”结尾,意蕴丰厚,饶有余味,同时也与文中对“微笑”“笑容”的
多次描写前后呼应,更显得结构完整。
8. 从语言描写的角度看,刘强、王德贵和工兵连长这三人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优秀的小说家善于抓住某一“突发的瞬间”来展示人世间的“真情”与“真相”。请据此简要分析画线
句子的含意及其作用。
【答案】7. C 8. ①刘强不愿求人放行,话语少且短句多,语调急促有力,说明他刚毅坚定、自尊心强。
②王德贵为了朝鲜妇孺与人争执,说话时语气助词较多,说明他心地善良、率真冲动。③工兵连长从严格
执法到同情放行,多次模仿他人口吻,说明他既严于职守,又善良风趣。
9. ①在这一瞬间,战士们忘记了自身安危,将内心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寄托到孩子身上,这是真情的自
然流露;②在这一瞬间,战争带给百姓的巨大苦难以及保家卫国的重要性都得以凸显,这是真相的自然揭
示。③作者抓住这一瞬间,以小见大,运用反复的手法强化了战士们英勇、善良的形象,表达了对敌人疯
狂轰炸的蔑视。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小说中运送朝鲜妇孺的车辆过桥时受到工兵连长的无理阻拦”错误,工兵连长阻拦是因为有制度,过
桥需要排队。
故选 C。
【8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这就够呛了!” “回来!”“遵守制度吧!”可知刘强不愿求人放行,话语少且短句多,语调急促有力,
说明他刚毅坚定、自尊心强。
“不是我们不遵守……我们的司机负伤了,我们一台车并不妨碍大家呀!” “……那咱们就不能完成任务
了呀!” “难道不是这样的?” “同志……这并不是我不遵守……”,可知王德贵为了朝鲜妇孺与人争
执,说话时语气助词较多,说明他心地善良、率真冲动。
“你看你这个样儿!‘不哭啦,小宝宝,过不了桥就呆着吧。’你呆着吧!” “什么,‘好宝宝,不哭啦,
过桥啦!’——你这家伙滑头!”可知工兵连长从严格执法到同情放行,多次模仿他人口吻,说明他既严
于职守,又善良风趣。
【9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句子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题干要求,抓住某一“突发的瞬间”来展示人世间的“真情”与“真相”,找到“突发的瞬间”,体会“突
发的瞬间”爆发的情感。
“可是小王没有注意到这个,人们也没有注意到这个”,根据前文“这哭声是这么意外,大家都朝这边看
着,并且有两个战士也跑过来了;紧张的桥头上的这个小孩的哭声使得人们非常惊奇”,可知这时候是敌
机在盘旋,但是在这一瞬间,战士们忘记了自身安危,将内心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寄托到孩子身上,这
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根据前文“这时候敌机又经过顶空,高射炮猛烈地射击着”,故事温情,但是事实不温情,甚至残酷,在
这一瞬间,战争带给百姓的巨大苦难以及保家卫国的重要性都得以凸显,这是真相的自然揭示。
根据下文“这是怎么搞的?你哪里弄来的这个孩子呀!”作者抓住这一瞬间,以小见大,运用反复的手法,
“小王没有注意到这个”“人们也没有注意到这个”,强化了战士们英勇、善良的形象,表达了对敌人疯
狂轰炸的蔑视。
【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
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
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
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
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
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邹维琏,字德辉,江西新昌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延平推官。耿介有大节。巡抚袁一骥以私憾摭
布政窦子偁罪,维琏以去就争。监司欲为一骥建生祠..,维琏抗词力阻。授南京兵部主事,进员外郎。辽左..
用兵,疏陈数事。寻以忧去。天启三年,起官职方,进郎中。刑部主事谭谦益荐妖人宋明时能役神兵复辽
左地,魏忠贤阴主之。维琏极言其妖妄。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
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弊讥切中官大臣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调为稽勋郎中。时言路横恣,凡用吏部郎,
必咨其同乡居言路者。给事中傅櫆、陈良训、章允儒以南星不先咨己,大怒,共诟谇维琏。及维琏调考功,
櫆等益怒,交章力攻。维琏愤,拜疏求罢。维琏欲去不得,诏留视事。乃严核官评,无少假借。杨涟劾魏
忠贤,被旨切责。维琏抗疏曰:“忠贤大奸大恶,罄竹难书。”疏入,责其渎奏。崔呈秀坐赃被劾,维琏
论戍边。诸媚珰者力别其是非,请托,拒不听,诸逆党交憾。无何,张讷劾南星,追论维琏调部非法,诏
削籍。复构入汪文言狱,下吏,戍贵州。崇祯初,起南京通政参议。五年二月,代熊文灿巡抚福建。海外
红夷.据彭湖,挟互市,后徙台湾,渐泊厦门。维琏屡檄郑芝龙防遏之,不听。明年夏,红夷乘间袭陷厦门
城,大掠。维琏急发兵水陆进,芝龙亦驰援,焚其三舟,官军伤亦众。维琏在事二年,劳绩甚著。会当国
者温体仁辈雅忌维琏,而闽人宦京师者腾谤于朝,竟坐是罢官。八年春,叙却贼功,诏许起用。旋召拜兵
部右侍郎,遘疾不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邹维琏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
弊/讥切中官/大臣/
B. 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
弊/讥切中官/大臣/
C. 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
弊/讥切中官/大臣/
D. 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
弊/讥切中官/大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祠原为纪念逝者,生祠则是为活人建立的祠,多因感念恩德或逢迎谄媚而建。
B. 辽左,指辽西。古人习惯用左、右来表示地理方位西和东,也用来表地位尊卑。
C. 吏部是古代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
D. 夷是封建时代对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与戎、狄类似,文中的红夷是指荷兰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维琏耿介正直,勇于仗义执言。他任延平推官时,毫不畏惧巡抚袁一骥的权势,坚决反对其因私恨而
搜罗窦子偁罪证的做法,甚至不惜以离职与之争论。
B. 邹维琏调任吏部,饱受言官攻击。他受到尚书赵南星赏识而调任吏部,却因为没有和同乡言官商议,受
到傅櫆等人的一再辱骂、攻击,愤怒之下,自请罢官。
C. 邹维琏直斥权奸,坚决贬抑赃官。当杨涟因弹劾魏忠贤遭到严厉责备时,他仍上疏直言魏忠贤奸恶;他
判令赃官崔呈秀戍边,对众人的请托,坚决予以拒绝。
D. 邹维琏尽心海防,反击外敌劫掠。他代熊文灿巡抚福建时,屡次警示郑芝龙防备红夷;在厦门遭到红夷
劫掠之际,他发兵急救,郑芝龙驰援,烧毁三艘敌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维琏欲去不得,诏留视事。乃严核官评,无少假借。
(2)会当国者温体仁辈雅忌维琏,而闽人宦京师者腾谤于朝,竟坐是罢官。
【答案】10. D 11. B 12. B
13. (1)邹维琏想离职却不能够,诏令他留任治事。于是他严格考核官员评语,毫不宽容。
(2)恰好当权的温体仁等平素就忌恨邹维琏,而在京城当官的福建人也在朝廷上肆意诽谤他,(邹维琏)
最终因此被免职。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魏忠贤发怒,假传圣旨责备他。国家正用兵,将帅都贿赂以求升迁,职方尤其污秽。邹维琏一
向清明、严厉,请托一概予以拒绝。于是极力论说以贿进职的将帅之弊,讥讽宦官、大臣。
“怒”“矫旨谯责”是两件事,主语均为“忠贤”,所以“怒”后断开,排除 AC。
“清严”是“维琏”的谓语,意思是“邹维琏一向清明、严厉”,语意完整,为完整主谓句,后面要断开,
排除 B。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辽左,指辽西。古人习惯用左、右来表示地理方位西和东”错误,中国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左,故而应该
是辽东。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B.“他受到尚书赵南星赏识而调任吏部,却因为没有和同乡言官商议,受到傅櫆等人的一再辱骂、攻击”
错误,原文为“以南星不先咨己,大怒,共诟谇维琏”,意为言官怨恨赵南星不与他们商议,进而辱骂邹
维琏。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去”,离职。“视事”,治事,办公。“假借”,宽容,宽恕。
(2)“雅”,平素,一向。“宦”,做官,当官。“坐”,因为,因……获罪。
参考译文:
邹维琏,字德辉,江西新昌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考中进士。授职延平推官。他为人正直,有高
风亮节。巡抚袁一骥因私仇搜罗布政使窦子偁的罪证,邹维琏不惜以离职与他争论。监司想为袁一骥修建
生祠,邹维琏直言陈说极力阻拦。被授予南京兵部主事,升任员外郎。辽东发生战事,上疏陈明数件事情。
不久因服丧离职。天启三年(1623),起用为兵部职方官,升任郎中。刑部主事谭谦益推荐妖人宋明时能够
统役神兵收复辽东土地,魏忠贤暗中支持他。邹维琏极力陈说这个妖人荒诞无稽。魏忠贤发怒,假传圣旨
责备他。国家正用兵,将帅都贿赂以求升迁,职方尤其污秽。邹维琏一向清明、严厉,请托一概予以拒绝。
于是极力论说以贿进职的将帅之弊,讥讽宦官、大臣。吏部尚书赵南星知道他贤明,将他调为稽勋郎中。
当时言官霸道,凡是任命吏部郎,必然先问他做言官的同乡。给事中傅櫆、陈良训、章允儒因为赵南星没
有先问自己,大怒,一同辱骂邹维琏。等到邹维琏调任为考功,傅櫆等更为恼怒,轮流上疏竭力攻击他。
邹维琏愤慨,上疏请求罢官。邹维琏想离职也不行,诏令他留任治事。于是他严格考核官员评语,毫不宽
容。杨涟弹劾魏忠贤,受到圣旨严厉指责。邹维琏直言上疏说:“魏忠贤是大奸大恶之徒,他的罪行难以
写尽。”奏疏呈上,皇上责备他奏疏不敬。崔呈秀因犯贪赃罪被弹劾,邹维琏判他戍边。那些讨好魏忠贤
的人极力为崔呈秀申辩、求情,邹维琏拒绝不听从,这些人都恨他。没有多久,张讷弹劾赵南星,追究邹
维琏调到吏部是不合法的,皇上下诏革除他的官籍。又被构陷卷入汪文言一案,交付官吏审问,派去戍守
贵州。崇祯初年,起用为南京通政参议。崇祯五年(1632)二月,代替熊文灿巡抚福建。荷兰人占据澎湖,
要挟互市,后又移往台湾,逐渐停泊在厦门。邹维琏屡次命令郑芝龙防备,郑芝龙不听。第二年夏天,荷
兰人乘机偷袭占领厦门城,大肆抢掠。邹维琏急忙发兵水陆并进,郑芝龙也驰援,烧毁了荷兰人三条船,
官军受伤的也多。邹维琏居官任事两年,功绩很显著。恰好当权的温体仁等平素就忌恨邹维琏,而在京城
当官的福建人也在朝廷上肆意诽谤他,(邹维琏)最终因此被免职。八年春天,评议打退盗贼功劳的大小,
皇上下诏允许起用他。不久,征召他入京授予兵部右侍郎,他患病没有赴任,死在家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
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
诗篇。④伏:服气。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 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 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D.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15.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14. C 15. 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
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解析】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
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
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 项,整体表述错误,
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故选 C。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的大意,进而
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
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五
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
两句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抓住这些作答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
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
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
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气,《阿房宫赋》中与之
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晚唐诗人许浑在《金陵怀古》一诗中以“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作结,感叹英雄逝去,
功业不再,而北宋的辛弃疾也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
类似的感慨。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__________”一句将描写的视线由帐外转到帐内,场景再次
移到帐外时,作者又用“__________”一句将视线延伸至广远的沙漠。
【答案】 (1). 鼎铛玉石 (2). 金块珠砾 (3). 舞榭歌台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 散入
珠帘湿罗幕 (6). 瀚海阑干百丈冰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鼎”“铛”“砾”“幕”“瀚”“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比国民党改组早了 3 年),可以说 。第一次创造了 20 世纪中国的现代
政党制度,并以一种严密的组织、纪律,有计划的军事行动和独立的实践,去实现那个“民主新社会”的
最初愿望,也经历了 的风雨和波折。今天 100 年前的“建党历史”,绝非仅仅为了“回忆”。21
世纪意味着一个新的政治时期。特别是在一个黑天鹅事件频发、世界 的新时期,政党需要结合什么样
的文化运动,如何更新“新政治”的能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新政治”,是我们今天需要迫切讨论和思
考的问题;“建党前”100 年前的探索和尝试,不仅包含了通向答案的“钥匙”,而且是这些问题的起点。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石破天惊 许许多多 回溯 风云变幻
B. 天翻地覆 五花八门 回溯 风谲云诡
C. 石破天惊 五花八门 回眸 风云变幻
D. 天翻地覆 许许多多 回眸 风谲云诡
18.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建党前”100 年前的尝试和探索,是这些问题的起点,也包含了通向答案的“钥匙”。
B. 100 年前“建党前”的探索和尝试,不仅是这些问题的起点,而且包含了通向答案的“钥”。
C. 100 年前“建党前”的尝试和探索,是这些问题的起点,也包含了通向答案的“钥匙”。
D. “建党前”100 年前的探索和尝试,既包含了通向答案的“钥匙”,也是这些问题的起点。
19.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他(林将军)嚼着馒头,倚着沙滩,向大坝看去。
B. 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C. 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您好!”
D. 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 人。
【答案】17. A 18. C 19. D
【解析】
【分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成语应用的能力。
第一空,“石破天惊”指使人震惊之意,也形容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
闹得很凶。这里强调“使人震惊”,用“石破天惊”。
第二空,“许许多多”指数量很多的人或物。“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两个词都强调数量
多,但注意前后搭配,后面已经说了是“风雨和波折”,故不能用“五花八门”。
第三空,“回溯”意思是上溯;向上推导;向内推导。“回眸”指回转眼睛,回过头看,向后看,转头看。
结合语境,这里是指一段时间,是个过程,所以,这里用“回溯”更合适。
第四空,“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也比喻事物复杂、变化迅速。“风谲
云诡”谲,欺诈;诡,欺诈,怪诞。风云怪诞,变幻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多变,神秘怪诞。这两个词的侧
重点不一样,前者侧重“变化不定”;后者侧重“神秘怪诞”。语境的对象是“新时期”,强调世界局势
不断变化,这里用“风云变幻”。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用排除法。主语是“尝试和探索”, 并列词应有先后顺序,应先“尝试”再到“探索,排除 BD;句子开
头特别强调“建党前”的,所以是 100 年前“建党前”。后面的逻辑关系是并列关系,并且需要先说“起
点”,再说“通向答案的‘钥匙’”。排除 A。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表注释。“林将军”注释“他”指什么人。
B.在括号内交待引文出处。
C.表示订正。
D.和原文都是补充说明。
故选 D。
20. 在下文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
字。
每年春暖时,植物总会充当春的使者,向人们预示春的来临。那么,______________ ?原来,植物可
以感觉到气温的变化。植物的种子里都有胚芽,许多植物的胚芽______________储存能量后,便能对气温
升高或日照变长等作出反应。有人通过实验发现,苹果种子里的胚芽在接近 0℃的环境里,持续 1400 小时
后才能开始生长。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冬天的寒冷,植物才能停止休眠,开始生长。那些已经长出了叶子
的植物则是_______________来判断时令的。当它们感到适宜的昼夜周期后,就会分泌出一种能促使花芽形
成的物质,这种物质与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一起供给花,让花快速生长。这样,春天来了,花儿就开始尽
情地绽放了。
【答案】 (1). 植物是如何知道春天来临呢 (2). 在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中 (3). 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
(或昼夜周期变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承前面说植物能知道春天来临,接后面的回答:怎么感知春天的,故此处应填“植物是如何知道
春天来临呢”;
第二空,后面“便能对气温升高或日照变长等作出反应”,可知此处应是相反的情况,对应“持续 1400 小
时后才能开始生长”,此处应填“在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中”;
第三空,根据后面句子可知应填判断时令的方法,结合“感到适宜的昼夜周期后,就会……”,可知此处
应填“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或昼夜周期变化)”。
21. 下面是某区市政工程管理处的道路封闭施工通告初稿的主要内容,在词语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存在六处
问题,请找出其中五处并作修改,做到语意明确,语言得体。
为解决路面破损、雨天积水严重的问题,落实“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移交管理办法”的要求,我处将对
隆兴路从头到尾实施路面修复及市政管网改造工程,现将有关事情通告如下:
敝工程定于 4 月 10 日开工,预计 5 月下旬恢复通行。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期间隆兴路封闭,过往车
辆请按交通指示牌绕行,本工程施工车辆除外;过往行人请走临时人行便道。若违反本通告硬要闯入,后
果自负。因此给交通出行带来的不便,我处深表不安,希望市民给予支持、配合与谅解。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答案】(1)“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移交管理办法”改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移交管理办法》;(2)“从头到
尾”改为“全路段”;(3)“事情”改为“事宜”;(4)“敝”改为“本”;(5)“硬要”改为“强行”;
(6)“深表不安”改为“深表歉意”。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修改文段的综合能力。
(1)“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移交管理办法”属于文件,故应加上书名号,可改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移交管
理办法》;
(2)“从头到尾”太口语化,在文件中使用不当,可改为书面语“全路段”;
(3)“事情”太口语化,和题(2)一样,口语不宜在文件中使用,应改为书面语“事宜”;
(4)“敝”文言意味太浓,因为是面向广大市民,故应改成“本”;
(5)“硬要”太口语化,和题(2)一样,口语不宜在文件中使用,应改为“强行”;
(6)“深表不安”多用于表示一个人干了错事后害怕被人发现的心理,用在语段中“给交通出行带来的不
便”不合语境,应改为“深表歉意”。
四、作文(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
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100 年前,有一群青年,他们乘着小小的“红船”,劈波斩浪,抒发人生壮怀……
100 年后,有一群青年,他们驾驶时代的“巨轮”,凯歌前行,挥洒青春豪情……
请你以当代青年的身份,给百年前那群青年写一封信,谈谈百年来中国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和
当代青年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以告慰那群先驱前辈。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致百年前那些青年的一封信
100 年前的青年:
你们好! 100 年前,你们在红船上,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而红船也成为中国革命源头
的象征。百年来你们的“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
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使四海翻腾,
五岳震荡。
100 年前,你们在压迫下追求先进思想,不惜以死报国,只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振兴。今天,中国在
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绩。平稳的高速铁振兴路在轨道上飞驰,坚
固的蛟龙号水下探测器潜入水下的无人之境,玉兔号月球车传回一张又-张太空照片。除此之外,5G 技术、
无人技术也都快速发展,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便利。
100 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一个世纪里,人民觉醒了、科技进步了、国家强大了,一切都在向
你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
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你们放心,我辈青年已经接过了你们手中的火炬,传承红船精神,在民族复兴的
道路上勇往直前。
今朝,吾辈秉承科学文明的精神。建国后,有无数海外学成的青年学者归国,在一穷二白的窘境中塑
就共和国先进科技的脊梁;又有无数孜矻致学的青年学生伏案苦读,在如今激烈的现代科学竞争中写下中
国的篇章。望苍穹,“东方红”余音犹在,我们已有“神舟”登月,“嫦娥”飞天,“墨子号”量子通讯
实验卫星与“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并驾齐驱,“北斗”指津,“天宫”再筑这正是无数青年的协力奋
斗!玉兔号月球车降落指挥室中,是乌发青丝的青年学者沉稳指令;太空舱室中,是风华正茂的刘洋、景
海鹏等青年航天员采配数据。
今朝,吾辈谨怀家国大义的情怀。
犹记得一个先辈曾写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们也仍铭记并坚信,心怀家国,
奉献终身。耶鲁大学毕业生秦玥飞,放弃国外优沃的物质生活,回国任村干部带领乡民脱贫致富;陈立雯
将青春芳华献给华北地区农村垃圾分类事业,为青山绿水环保大业助力;黄秀芳在《中华遗产》杂志亏损
十年后仍坚持连载,“为往圣继绝学”,为人民提供精神文化之飨。我们不曾忘记,祖国大业需要无数青
年奉献小我,休戚与共。
我们深切地爱着祖国。她是年迈的,五千年泱泱文明昭然灼灼;她又是年青的,一百年一晃而过,她
正以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展现着自信与蓬勃。吾辈青年,愿承先辈之志,为国、为民再践通途、再绘蓝
图。
值此建党 100 年之际,我想对你们说:这盛世在一代代青年的不断奋斗下,不但如你们所愿,而且会
越来越好。
100 年后的青年李晓
2021 年 5 月 24 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材料前两段主要呈现 100 年前一群年轻人开创了了“红船精神”: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
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劈波斩浪,抒发人生壮怀,这是一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
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第三段表明当代青年秉承这种
精神,担当时代责任,奋进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
题目要求给百年前那群青年写一封信,谈谈百年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当代青年担负的历史使命,
以告慰那群先驱前辈。中国的百年变化,离不开“红船精神”的传承,离不开一代代热血青年的奋斗与付
出。当今时代的民族复兴大任更是需要时代青年勇担历史使命,继往开来,用行动去践行“红船精神”。
行文围绕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青年的历史使命展开即可。
【立意】1.忆百年征程,谱时代华章;
2. 有我青年,中华永盛;
3. 青年有梦想,国家有力量;
4.继往开来,青年勇担当。
【素材】1.(精彩片段)“红船精神”激励前行,鼓舞我们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初心使命,好比“北斗
七星”,帮助我们在茫茫夜空中辨明方位;好比“航标灯塔”,指引我们在浩瀚大海上前行的方向;好比
“源头活水”,为我们长途跋涉、不懈奋斗提供不竭动力;好比“警钟镜鉴”,警示我们明大德、正衣冠、
除污垢。
2.(精彩片段)中国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2003 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杨利伟叔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2008 年,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到月球
上去拜访嫦娥和玉兔;同样是 2008 年,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
中国的科技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3.(精彩片段)中国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走越快。以前,农村人知识很少,只知道劳作。现在,“活到老,
学到老”的理念越来越普遍,连许多老年人都发奋学习。农业不仅用上了力气,同时也充分运用上了智慧。
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上了中学、大学,成为了建设祖国新一代的智囊团;以前,农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
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农村人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好,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手机、彩电、冰箱……这些
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一样样成为了现实。以前,农村给人的印象是又脏又乱。一下雨,小路便成为
了“水泥路”,山上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现在,一提到农村,人们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
绿水……改革开放,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