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永世流芳,国士无双(追悼怀念袁隆平,吴孟超,)-高中语文时新作文素材集训营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01 永世流芳,国士无双(追悼怀念袁隆平,吴孟超,)-高中语文时新作文素材集训营

ID:693338

大小:43.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5-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永世流芳 国士无双 引言: 5.22 日,是一个举国同悲的日子。袁隆平,吴孟超,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相 继离开人世。13:05 分,“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享年 99 岁。 13:07 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 91 岁。 我们或许告别了老一辈科学家筚路蓝缕的创业环境,但奋斗依然是时代的主旋律。如今, 不管是科研工作还是其他类型的创造性工作,都具备了更完善的基础环境,激励回报机制也 更加健全。对年轻人来说,不必重复前辈人的荆棘路当然是好事。不过,不能因为道路的平 坦、前途的光明,就放弃砥砺自我的机遇。须明白,抵达成功的彼岸没有捷径,贪图安逸者 迟早会错过一整个时代。 关联角度:梦想不息 奋斗不止 科技自立 创新精神 自立更生 奋发图强 甘于奉献 爱国精神 赤子情怀 农民本色 终身学习 精益求精 谦虚低调 认真执着 重视民生 不忘初心 人物事迹 袁隆平:一颗影响世界的种子 躬耕农田第一线 在上个世纪动荡的年代,年幼的袁隆平目睹了一个国家最饥饿、最贫穷的场面,深切体 会到粮食的重要性,他在心底许下一个愿望:我要让大家都吃饱。带着信念,他顶着全国几 亿人的质疑,吞下外国人看笑话的冷漠,躬耕在农田第一线。 从上世纪 80 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已经为 近 80 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 14000 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 40 多个国家和 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 700 万公顷,普遍比当地水稻增产 20%以上。在非洲,杂交水稻已经种到了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并在当地不断 创造出高产纪录,原来每公顷 3 吨的产量,目前已经刷新到了 10.8 吨。 袁隆平说英语 在长沙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袁隆平献上了一段英文致辞。致辞中,他表 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这段并不算特别流利的英文致辞,顿时火遍全网,赢得无数点赞。不少人表示,看得出来袁 老真的老了,说一句话要停顿一下,然后喘口气,再继续。都快 90 了却还在忙碌,让人不 由得泪目。当记者再次提及此事,袁老却谦虚地表示,“我的英文就是破碎的英语。” 无冕的世界首富 早在十年前,福布斯排行榜显示袁隆平身价 1008 亿,而袁隆平坦言:不错,我身价值 1008 亿,可我真的有那么多钱吗?没有。我现在就是靠每个月 6000 多元的工资生活,已经很满 足了。对金钱我不会挥霍浪费,但该花的还是要花。至于我获奖得的奖金都放到基金会里边 了。我今天穿的衣服就 50 块钱,但我喜欢的还是昨天穿的那件 15 块的衬衫,穿着很精神呢。 我的表 260 元,鞋子 100 多块。要说一点名利思想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但要淡薄名利,对物 质别要求太高。 袁隆平的梦想 袁隆平接受央视专访,谈及他的两个梦想,他说一个是“覆盖全球梦”,让杂交水稻覆 盖全球;而另一个就是“禾下乘凉梦,高产不封顶”。因为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 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 下乘凉。 除了水稻,袁老也有许多的爱好,他会拉小提琴、下象棋、打排球,游泳也曾获得过冠 军,甚至报名参加过空军。只是这所有的爱好都抵不过他口中那个“简单的梦想”,一个简 单的却解决了全球数万乃至数亿人口吃饭问题的梦想。 真正的顶流明星 1 月 9 日晚,ID 名为“袁隆平中华拓荒人”的账号在抖音悄然开通,当晚涨粉 500 万。 接下来,虽一条消息未发,但袁隆平抖音粉丝已超千万,也瞬间登上了全网热搜,甚至还惊 动了央视新闻,第二天一早,央视新闻便发布了一篇名为“这,就是‘顶流’!”的文章,表 达了对袁隆平爷爷的称赞,和对他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倾佩和敬仰。 虽然账号真假和开通者的身份一直存疑,但也说明了袁隆平的巨大感召力。 晋升为“90 后梗王” 2019 年 9 月 1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这位九 旬老者,屡屡成为刷屏的网红。谁能想象到,他看似一本正经,出口竟是一个个令人捧腹大 笑的画面。年轻时老师评语:自由散漫。当 90 岁的他面对这个多年前的评语,仍是连连点 头,“对对对,自由散漫。”你以为他是不苟言笑的杂交水稻之父,人家却是实实在在的“梗 王”。那段曾经让许多人泪目的英文致辞,他严肃地表露着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也自信地说 出会在不久的将来完成目标,却突然停顿了两秒,蹦出一个中文“完了”。当被人夸他流利 的英文时,他丝毫没有掩住自己的哈哈大笑,“我那个英文就是 brokenEnglish,用中文说就 是破碎的英语。”让人忍不住笑出声的回答,也是这位老人最真诚的回应。他说,“这种场合 有外宾来,用英文会好一点,这样就不用人家再翻译了。” 向 1200 公斤亩产冲刺 2019 年 9 月 17 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 17 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 42 人国 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根据主席令,袁隆平等 8 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19 年 9 月 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 重举行。习近平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颁授勋章。 一封回信 2020 年,袁隆平等 25 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在新时代创新创 造创业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的决心。 2020 年 5 月 29 日,他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向他们以及全国科技工作 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习近平的回信中,袁隆平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收到回信的袁隆平很兴奋,他说:“我很高兴收到习主席的回信鼓舞,我也一定会带领 团队,朝着新目标,继续奋斗。” 2020 年,袁隆平团队在全国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片种植示范。如今,10 万亩海水稻平 均亩产已经稳定超过 800 斤。 2021 年 1 月 15 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宣布,目前已在全国签约 600 万亩盐碱地改造项 目,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拟用 8 至 10 年实现 1 亿亩盐碱地 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2021 年 5 月 9 日,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超优千号” 超级杂交水稻最终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 1004.83 公斤。 袁隆平奋斗一生的“伟大的事业”,关乎中国饭碗,是“稻花香里说丰年”,是“让所有 人远离饥饿”。 主席的信: 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 25 位同志: 你们好,来信收悉。大家对创新创造的思考和实践,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广大科技工 作者矢志报国的情怀。值此“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我向你们、向全国科技工 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 炎疫情,全国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 数据应用等方面夜以继日攻关,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科技支撑。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 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 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 2020 年 5 月 29 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个人,一辈子都想要丰收 新华网 2021-02-24 仓廪充实、餐桌丰富,种业安全是基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 有一个人比谁都清楚这个道理,他从六十年前就开始跟种子较劲儿,他一辈子都想要丰收。 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追梦路不停歇 这位年逾 90 岁的院士,一辈子都在向他广为人知的两个梦想奔跑: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 覆盖全球梦。 自 1964 年袁隆平科研团队开创杂交水稻研究以来,实现了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杂交稻的 三次重大技术创新。 1997 年,袁隆平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分别于 2000 年、2004 年、2012 年、2014 年实现中 国超级稻第一期亩产 700 公斤、第二期亩产 800 公斤、第三期亩产 900 公斤、第四期亩产 1000 公斤的目标。 2020 年 11 月 2 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 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 1500 公斤大关,其中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 1500 公斤的第二天,2020 年 11 月 3 日,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的新闻发布会上,袁隆平又提出两个新的短期“小目标”:一个是争取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 季亩产 2000 公斤,一个是希望将目前实施的“三一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也就是“三 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 他的第三个梦 亿亩荒滩变良田,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又一个心愿。 我国约有 1 亿公顷(15 亿亩)盐碱地,其中 2.8 亿亩可以开发利用。按照保守估计未来亩产 200—300 公斤计算,可年增产粮食数百亿公斤,多养活约 2 亿人。 2020 年,由袁隆平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全国示范种植海水稻面积扩展到 10 万亩, 平均亩产稳定在 400 公斤以上,最高亩产突破 800 公斤。 袁隆平海水稻团队 2021 年 1 月 15 日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宣布,已在 全国签约 600 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拟用 8 至 10 年 实现 1 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 盐碱地里稻花飘香。这个人,又离自己的丰收梦更近了一步。中国人的饭碗也端得更稳了。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 5 月 22 日,一位 91 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 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一 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 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 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 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 年 9 月 17 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 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 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 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 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 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 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 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 的追逐。“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 让老百姓挨饿。”1953 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 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 沃土。1984 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 500 万元。” 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 200 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 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 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 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 2.4 亿亩,年增产水稻约 250 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 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 14 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 月 22 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 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 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 《2021 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 年在 55 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 1.55 亿人陷入“危 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 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 40 余个国家种植超过 800 万公顷。 2010 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 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 年 2 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 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 让这个曾有 200 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 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真如少年 5 月 23 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 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 声……在“95 后”“00 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 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 91 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 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 —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 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 80 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 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 国青年的心房。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 5 月 22 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他走 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还有人说,他 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 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 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 10 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 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 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 答 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 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 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 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 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 人物简介:吴孟超,男,1922 年出生于福建,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教授、 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建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理论、技术体系和学科体系。1996 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6 年,他荣获 2005 年度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 最近的福建省闽清县后垅村,非常热闹,很多人慕名来到这里。后垅村是我国肝脏外科 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吴孟超的老家。前不久,历时两年多筹建的“吴 孟超院士馆”在这里开馆。 该馆展现了这位医学大家成就卓著的一生:吴孟超 1991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 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医学家;作为一名军人,他是一级英雄 模范,1996 年被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海军军医大学,近距离感受了吴孟超传奇的医学人生。 带队勇闯“生命禁区” 2014 年,记者曾面对面采访过吴孟超。采访当日下午,在等了一个半小时后,记者终 于见到了当时已 92 岁高龄的吴孟超。他并非没有时间观念,他的秘书偷偷地跟记者说:“吴 老一到病房就走不出来了,他愿意待在那里。” 的确,数十载心系患者,让他难以放下治病救人的责任。 2017 年 8 月,95 岁生日的前一周,吴孟超还在手术台上工作 4 个小时,为病人切下 10 厘米大的中肝叶肿瘤。如今,虽已光荣退休,但他仍舍不得放下手术刀,一如既往地查房, 一有空就翻阅并研究最新的学术资料。他说:“中国被称为‘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彻底 扔掉,我还要继续同肝癌斗争!” 我国是肝癌高发的国家,肝脏外科却一度被认为是“生命禁区”,相关手术的成功率极 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我国肝癌防治领域还处在一片空白的状态,身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 开始开垦这片“荒地”。一位国外的专家看到吴孟超简陋的研究环境后傲慢地说:“中国肝脏 外科要赶上我们的水平,起码要 30 年!” 吴孟超听后,愤然写下了“卧薪尝胆、走向世界”8 个大字,立志将自己的奋斗方向与 党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禁区”里根本没有路。原本用来养殖实验犬的窝棚成了吴孟超的实验室,全部的实验 设备就只有几张破旧的桌椅和几把剪刀。 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解剖实验,1957 年,以吴孟超为核心的“三人小组”首次提出肝脏 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中国医生从此闯进了“生命禁区”。1960 年,吴孟超主刀完成 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实现了中国外科在这一领域零的突破……几年时间,吴孟超 就将国的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 不愿只当“开刀匠” 在肝脏外科研究上,身高只有 1.62 米的吴孟超,却是一个世界巨人。 吴孟超不愿只当一名“开刀匠”。他常说,他开了一辈子刀,但开一刀只能延长一个病 人的生命,这对于每年新增几十万肝癌患者的中国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要想从根本上解 决肝癌难题,必须靠基础研究,找出肝癌的发病机理,找出肝炎向肝癌转化的根本原因,在 早期预测、早期诊断和预防上做好文章,进而一举解决困扰世界的肝癌问题。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由吴孟超领衔的“三人小组”开始向肝癌发起挑战时,他们 就遵循了这个思路——科研从临床中来,最终要应用到临床上去。他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肝癌 专业性基础研究实验室,1993 年他又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癌研究基地——东方肝胆 外科医院和研究所,把肝癌研究推向分子水平和生物治疗领域。 1997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分子生物学家王红阳刚从国外回到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时,她向吴孟超提出,一定要在医院新建一个消化内科,这样她就可以建立基础研究与临床 结合的基地和转化平台。吴孟超听后一口答应:“全世界 55%的肝癌病人都在中国,所以我 们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来研究肝癌的诊治方法。” “当时,还没有所谓研究型医院的概念,将我的实验室建在医院,并新建消化内科,需 要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吴孟超毫不犹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红阳心中满是感激。 为后人搭建抗癌平台 对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来说,大他 31 岁的吴孟超可以说亦师亦友,最让他敬佩的是 吴孟超的开创精神。 “在学术领域,最强调的是开创。”陈孝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吴老翻译出中国第一部 肝外科教材《肝胆外科入门》,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五 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率先成功施行以 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建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这些方法和理 论被沿用至今。”可吴孟超并不满足。 他知道中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近 40 万,要想提升治愈率,仅靠手术和各个单位的分散 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从医 70 余年,其中有 60 多年是和肝癌打交道。如今,我的时间 不多了,我必须给肝癌研究的后来人搭建一个攻克肝癌的平台,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 吴孟超说。 “我们建议,组成打破部门界限、学科界限的肝癌攻关协作组……”2006 年春天,已 84 岁高龄的吴孟超联合其他 6 位院士向国家有关部门呈送报告。此时,吴孟超刚刚获得国 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站在人生辉煌的顶点,他没有停下脚步,依旧牵挂国家的肝脏健康事业。 报告引起重视,2010 年的最后一天,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正式落户上海。在此期间,吴 孟超近百次赴京协调沟通。一次,他生病刚打完点滴,又要去北京汇报。从首都机场出来时, 他走几步就要休息一下。随行秘书心疼得直掉眼泪:“吴老真是不要命了。”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劝吴孟超,您都 80 多岁了,早已功成名就,也该享享清福了, 再站上手术台,万一有个闪失,别影响了一辈子的声誉。吴孟超却笑着说,“我不就是一个 吴孟超嘛,名誉,那算啥?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 精选时评 从老一辈科学家身上 我们汲取到哪些精神伟力 连日来,几则关于老一辈科学家的新闻陆续成为热点。5.22 日,是一个举国同悲的日子。 袁隆平,吴孟超,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相继离开人世。 13:05 分,“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享年 99 岁。 13:07 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 91 岁。 1 月 14 日,97 岁高龄的吴孟超院士退休。他从医 70 多年,把近 1.6 万名肝胆病人从死 亡边缘拉回,退休前每周仍坚持完成 3 台手术。1 月 16 日,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 敏院士与世长辞,享年 93 周岁,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他隐姓埋名 28 年,连妻子都不知道 他从事的是“这么高级的保密工作”。 人们敬仰老一辈科学家,不光是因为他们在年迈之际,依然竭尽所能地为科研事业发光 发热,更因为他们在青年时代,放弃物质享受和安定的生活机会,把最美的青春投身于一条 充满艰险、前途未卜的奋斗之路。于敏院士暮年的一番话震撼人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 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是何等的精神伟力, 让老科学家云淡风轻地回顾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不必回避的现实是,当代青年的生活条件、成长经历与老一辈科学家截然不同,老科学 家生活的时代也远离了我们。当代科研工作者不必在“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创业,以明 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魄力开局。但是,那种对待科研创新工作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精神,对 于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创业者都适用。 欲成大事,先要立志。老科学家勤勉奋斗几十载的力量源泉,首先在于坚定不移的个人 志向。明确个人志向,离不开浓烈的兴趣,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还是最忠诚的引路人。 吴孟超从医学院毕业时,因为身高限制等原因,被分配到小儿科,但他坚持想做外科医生, 并用自信和真诚打动了前来招聘的主考官。如果吴孟超当时不在事业抉择的十字路口拼一拼、 搏一把,也许中国就会少一位卓越的肝胆外科领路人。 当代年轻人学习条件更优越,发展方向更多元,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丢掉了“兴趣”。考 大学时,不知道什么专业适合自己;大学毕业之际,也没有想明白自己应该从事怎样的工作。 一些人选择事业方向时患得患失,什么行业“热”就想去什么行业,结果辜负了自己真实的 本领与才干。年轻人树立远大抱负,理应具备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质,不人云亦云,认准了目 标就坚定不移。 明确远大志向,才能有矢志不渝的责任与担当。很多老一辈科学家都是从细节处表达责 任意识的。吴孟超总是千方百计为患者“省钱”。每次手术缝合用手用线。他说:“我们要多 用脑和手为患者服务,器械用一次,‘咔嚓’一声 1000 多块,我吴孟超用手缝线,分文不要。” 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把责任落实到终端,是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应该理解与贯彻的行事准 则。 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在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凸显。前不久,刚刚获得 2018 年度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的钱七虎院士提出,将 800 万元奖金捐献出来,在家乡成立助学基金,引起了许 多网友的赞叹。面对“中国氢弹之父”的美誉,于敏院士也始终婉拒,谦虚地认为自己只是 起到了一定作用。老科学家“深藏功与名”,不是不在意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而是相比那 些外在的物质结果,更注重内心的丰盈感和精神上的收获。 科研工作者在作出重大科学成就以后,理所应当享受相应的物质回报和名誉。老一辈科 学家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用汗水换来的物质财富捐赠出去,其高风亮节令人感佩。值得注意的 是,科学家的爱心慈善往往没有脱离科研教学事业,不管是热心推动基础教育发展,还是为 科研资源添砖加瓦,都围绕着促进科研环境整体改善的目标,都灌注着为后来人铺路的期许。 当代科研工作者通过努力创造个人财富完全值得骄傲,但不能因为过度追逐物质利益而迷失 方向。 我们或许告别了老一辈科学家筚路蓝缕的创业环境,但奋斗依然是时代的主旋律。如今, 不管是科研工作还是其他类型的创造性工作,都具备了更完善的基础环境,激励回报机制也 更加健全。对年轻人来说,不必重复前辈人的荆棘路当然是好事。不过,不能因为道路的平 坦、前途的光明,就放弃砥砺自我的机遇。须明白,抵达成功的彼岸没有捷径,贪图安逸者 迟早会错过一整个时代。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