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
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
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本试卷共七大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1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风岭往事
田际洲
扛着一袋衣物翻过清风岭,我到清风村时已是晌午了,可我还是顶着烈日不停地叫卖。大婶大姐小妹,
买衣服裤子。随着我那脆亮的叫卖声,一下惊动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娘直朝我招手,我快步跑过去。老娘
立即将我领进屋,问我吃了午饭没有,我说没有,老人家就叫我在她家吃饭。
一听老娘请我吃午饭,我十分感动,马上答应下来,并说只要老娘喜欢哪款,只管挑就是。老娘告诉
我,她本姓刘,婆家姓彭,儿子在村里当村主任。老娘说时,显得十分自豪。不一会儿,彭家老娘就端出
两盘菜子油炒的土豆片,外加一盘菜油炒的山鼠肉,山鼠是老人远房一个堂孙套来孝敬他的。我吃了午饭,
就对老人家说,您看中哪款,随便挑就是,我少收两块算是饭钱。
看到我吃完饭,老人家打开我的行囊,拿出我卖的衣裤一件一件地上看下瞧,既喜爱却又迟迟不开口。
我一时没有搞明白,如果老人不想买,那为什么要招呼自己过去,还请自己吃午饭。我跟老人家说,大妈
真想要一套,一套女装二十块,我就收十六块,刚好保个本钱。那时我们当地大米的市场价是八角钱一斤。
看到我这么年轻,而又如此诚恳,彭家老娘就说。你可不要笑话,我上了年纪旧点儿破点儿没关系,
可我就是想为我的儿媳买一条裤子,我的儿媳很勤啊,她一天下地干活,裤子破了好几个洞,连屁股都露
了出来。可我手里没有现钱,但我儿子又不让给她买,我想用大米与你换,就怕你不干。
我很是感动,心想这位彭家老娘真好,这么关心自己的儿媳。但我又想不明白,为啥老娘的儿子还是
村主任,不给自己老婆买裤子不说,又不让老娘给她买。二话没说,我就答应下来,用两套女式衣裤换下
老大妈的四十斤大米,一看时间不早了,我扛着就往回走。那段时间我患了一种眼疾,一过傍晚就看不清
东西。
一爬上山梁,火红的晚霞把巍峨的清风岭涂抹得更加壮丽多彩。早已在山垭等侯多时的妹妹见我一到,
马上接过我的背包觉得很沉,问我装的啥,为何这么沉。我说是大米,是一位大妈没有钱,就用大米换了
一套衣裤,要我帮她带过来卖的。妹妹嘟着嘴说,你就不怕爸妈骂。我说不就花一点儿力气,帮大妈扛过
来卖一下一样是钱嘛。我们攀着山石,沿着来时的山道下了山。
回来不久,我的眼疾竟不治而愈。据当地一老中医讲,说我视力的恢复,完全得益于那山鼠肉,那可
是上等的滋补品,比天麻、人参、燕窝凑效多了。
过了几个月,我碰到中学同学陈一山,他从外面打工回来,他的家也是住在清风村,他的话更是让我
吃惊。彭姓在清风村是大姓,彭立富又是村里唯一个高中生。选村主任时,彭家老娘就以长奶的身份向全
村的孙儿、孙女跪说好话让大家投他的票。
那时候的村干部待遇特低,一年就那六百来块钱的补贴,凡是有点儿文化的年轻人都跑到外地务工去
了,没人愿当。彭姓一些孙儿孙女不敢不听长奶的话,只好都在彭立富的名字上画上圈儿。
三年之后,我在镇上开了一家百货批发部,这才与彭家老娘当村主任的儿子彭立富和已当村女主任儿
媳的刘玉玲见上一面,他们一家三口一起来这边镇上赶场,先到信用社取款,后到我开的百货批发部,付
前次他为清风村几百名留守娃赊购鞋袜衣帽的货款。一些在外的家长都是将小孩的生活开支打在彭立富帐
户上,由他代付。
你过去为啥不给你婆娘买新裤子,还不让你老娘给她买?递上一支烟,我笑着问彭立富。
他又摸出打火机,给我点上烟。不瞒你说,我就是怕她跑广东上海打工,她跑了咱村那两百多个娃咋
办?他们的父母都出去了,他们每天都是要吃要穿,而且还要上学,我不委屈她又委屈谁去?是有点儿不
近人情,可又有啥办法?我问,那她理解你吗?他说以前不理解,后来理解了。我又问,你现在还当村主
任。他说我不当谁又有来当,人都跑光了。但我没告诉他,自己不久前也接手了咱村的村主任一职。
雨过初晴,我远远地望着他们一家三口在赶场的人流中隐没,又抬头望了一眼左前方那座巍峨的峻岭,
岭上跨着一道绚丽的彩虹。我仿佛望见,彭村主任扶着老娘拉着媳妇背着沉重的背篓,一直沿着那条连接
彩虹的山道一步一滑地向上爬行。
(有删改)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彭家老娘请“我”吃饭,用大米换衣服裤子的行为,既体现了老人对晚辈的关心和体贴,也流露了老人
不谅解儿子苛刻对待儿媳妇的情绪。
B. 小说对彭家媳妇刘玉玲的描写笔墨不多,主要采用了侧面介绍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一个生活简朴、勤劳
坚韧、识大体的留守农村的妇女形象。
C. 村主任彭立富有担当的精神,有坚定的信念,为大家舍小家,造福于村民,在他的鼓动和影响下,“我”
也勇敢接手了自己村的村主任这一职务。
D. 文中多次出现景物描写,这些描写不仅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渲染了气氛,还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强化
了人物形象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清风村,文章为何以“清风岭往事”为题?请简析作者的用意。
3. 请简要分析“我”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案】1. B 2. ①文章关键处均写到清风岭,它是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典型环境。②以“清风岭”为
题凸显了山势的高大险峻,体现了恶劣而艰辛的生存环境,更有益于揭示主题。③以“清风岭”为题更能
彰显彭家人执着坚守清风村的自我牺牲精神。④清风岭同时又巍峨壮丽,它影响和造就了美好品性的清风
村村民。⑤清风岭是美丽的,发生在清风村的“往事”是美好的,两者交相辉映。
3. ①人物形象上,“我”的吃苦耐劳、善良淳朴的品质与彭家两代人的高尚人格一起丰盈了文章的内容。
②思想内容上,“我”亦与彭立富相辅相成。“我们”的行为充分说明了无论在何时何地,总会有无私奉
献的、勇于担当的人挺身而出,从而深化了文章主题。③从叙事角度看,“我”是事件的见证者,贯穿全
文,不仅节省了穿插串联的语句,而且使行文更加紧凑和真实。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老人不谅解儿子苛刻对待儿媳妇的情绪”理解错误,原文,“我就是想为我的儿媳买一条裤子,我的
儿媳很勤啊,她一天下地干活,裤子破了好几个洞,连屁股都露了出来。可我手里没有现钱,但我儿子又
不让给她买,我想用大米与你换,就怕你不干”,可见原文只提到了老人希望能为儿媳买件裙子,用大米
换衣服裤子,但并没有这说老人不谅解儿子这件事。
C.“在他的鼓动和影响下”错。原文,“我又问,你现在还当村主任。他说我不当谁又有来当,人都跑光
了。但我没告诉他,自己不久前也接手了咱村的村主任一职”,可见,原文只是交代了“我”勇敢接手自
己村的村主任这一职务,但是原文中找不到一句证明“我”是在村主任彭立富的鼓动和影响下接手村主任
的。
D.“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错,过于牵强。文中多次出现景物描写,如文中中间部分的景色描写,“火红
的晚霞把巍峨的清风岭涂抹得更加壮丽多彩”,起到了渲染了清风岭巍峨、壮丽、多彩的意境,侧面烘托
了清风村村民美好的品性的作用。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的能力。
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要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思考。文章以“清风岭往事”为题,包含了作者的独特
匠心。
(1)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
“扛着一袋衣物翻过清风岭,我到清风村时已是晌午了”“我们攀着山石,沿着来时的山道下了山”,这
些描写介绍了清风岭很高峻,与世隔绝的特点。所以,以“清风岭”为题凸显山势的高大险峻,体现了恶
劣艰辛的生存环境。
(2)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分析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娘直朝我招手,我快步跑过去。老娘立即将我领进屋,问我吃了午饭没有,我说没有,
老人家就叫我在她家吃饭。一听老娘请我吃午饭,我十分感动,马上答应下来……彭家老娘就端出两盘菜
子油炒的土豆片,外加一盘菜油炒的山鼠肉,山鼠是老人远房一个堂孙套来孝敬他的。我吃了午饭,就对
老人家说,您看中哪款,随便挑就是,我少收两块算是饭钱”“可我就是想为我的儿媳买一条裤子,我的
儿媳很勤啊,她一天下地干活,裤子破了好几个洞,连屁股都露了出来。可我手里没有现钱,但我儿子又
不让给她买,我想用大米与你换,就怕你不干”“那座巍峨的峻岭,岭上跨着一道绚丽的彩虹”分析,清
风岭的高峻、与世隔绝是清风岭贫穷和造成民风淳朴的主要原因。
(3)从主题安排的角度分析
“彭姓在清风村是大姓,彭立富又是村里唯一个高中生。选村主任时,彭家老娘就以长奶的身份向全村的
孙儿、孙女跪说好话让大家投他的票”“那时候的村干部待遇特低,一年就那六百来块钱的补贴,凡是有
点儿文化的年轻人都跑到外地务工去了,没人愿当。彭姓一些孙儿孙女不敢不听长奶的话,只好都在彭立
富的名字上画上圈儿”“我就是怕她跑广东上海打工,她跑了咱村那两百多个娃咋办?他们的父母都出去
了,他们每天都是要吃要穿,而且还要上学,我不委屈她又委屈谁去”分析,清风岭的巍峨壮丽,影响和
造就了具有美好品性的清风村村民。如此,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这个典型的环境,卖衣服、吃饭都是发生
在这个清风岭的。清风岭同时又巍峨壮丽,它影响和造就了美好品性的清风村村民。所以,以“清风岭”
为题更能彰显彭家人的责任担当,赞美彭家人执着坚守清风村的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精神。
通读全文,标题中的“往事”是指从前的事。清风岭是美丽的,发生在清风村的吃饭,用大米换衣服,彭
家人坚守清风岭为村民服务的“往事”是美好的。所以,清风岭是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典型环境。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的能力。
这道题重点考的是分析小说中“我”的作用,这样第一人称“我”在文章中的作用可以从叙事角度、情节
安排、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
(1)从叙事角度分析
小说的情节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的。“我”贯穿全文,“我”是故事的见证者,也是故事的参
与者。通过“我”的见闻和行为安排情节,这样不仅节省了穿插串联的语句,而且使行文更加紧凑和真实。
(1)从人物形象角度分析
“老娘立即将我领进屋,问我吃了午饭没有,我说没有,老人家就叫我在她家吃饭……扛着一袋衣物翻过
清风岭,我到清风村时已是晌午了,可我还是顶着烈日不停地叫卖。大婶大姐小妹,买衣服裤子”“一听
老娘请我吃午饭,我十分感动,马上答应下来,并说只要老娘喜欢哪款,只管挑就是”“彭家老娘就端出
两盘菜子油炒的土豆片,外加一盘菜油炒的山鼠肉,山鼠是老人远房一个堂孙套来孝敬他的。我吃了午饭,
就对老人家说,您看中哪款,随便挑就是,我少收两块算是饭钱”“二话没说,我就答应下来,用两套女
式衣裤换下老大妈的四十斤大米”“彭家老娘就说。你可不要笑话,我上了年纪旧点儿破点儿没关系,可
我就是想为我的儿媳买一条裤子,我的儿媳很勤啊,她一天下地干活,裤子破了好几个洞,连屁股都露了
出来。可我手里没有现钱,但我儿子又不让给她买,我想用大米与你换,就怕你不干”“我说不就花一点
儿力气,帮大妈扛过来卖一下一样是钱嘛”分析可知,“我”的吃苦耐劳、善良淳朴的品质与彭家两代人
的高尚人格一起丰盈了文章的内容,塑造了一群有所担当的人物形象。
(3)从思想内容上分析
“不瞒你说,我就是怕她跑广东上海打工,她跑了咱村那两百多个娃咋办?他们的父母都出去了,他们每
天都是要吃要穿,而且还要上学,我不委屈她又委屈谁去?是有点儿不近人情,可又有啥办法?我问,那
她理解你吗?他说以前不理解,后来理解了。我又问,你现在还当村主任。他说我不当谁又有来当,人都
跑光了。但我没告诉他,自己不久前也接手了咱村的村主任一职”,分析可知,彭家人在贫穷的清风岭,
“我”在家乡,都是为了别人而奉献出自己的典型,“我”亦与彭立富相辅相成,“我们”的行为充分说
明了无论在何时何地,总会有无私奉献的、勇于担当的人挺身而出,从而表达了一个令人温暖的主题。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水记[注](之四) 于坚
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明洪武二
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建水县
志》)如果在城外 20 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
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明的仪
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高高在上的是朝阳、白云、鸟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楼。一圈高大厚实的城墙环绕着
它,在城门外看不出高低深浅,一旦进入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飞檐斗拱、飞阁流丹、钩心斗角、楼台亭
阁、酒旌食馆、朱门闾巷……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字、旅馆……风尘仆仆者一阵松弛,终于卸载
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以闲逛了,可以玩物丧志了,可以一掷千金了,
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秉烛夜游了……忽然瞥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类女子——建水
的卖花女与江南的不尽相同,这边的女性身体上洋溢着一种积极性,结实、健康、天真——正挑着一担子
火红欲燃的石榴,笑呵呵地在青石铺成的街中央飘着呢。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
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个城的君王。满大衡的雕梁
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
店,开业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
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
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
的,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盘十个,五角一个。再来一土杯苞谷酒,
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口中,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
汉。
临安饭店后面,穿过几条巷子走上十分钟,就是龙井菜市场,那郑屠、张屠、李屠、赵屠……正在案
上忙着呢。如果是七月的话,在某个胡同里走着,忽然会闻见蘑菇之香,环顾却是老墙。墙头上挂着一窝
大黄梨。哪来的蘑菇耶?走,找去,必能在某家小馆的厨房里找到,叫做干巴菌,正闪亮亮的,在锅子中间
冒油呢。这临安大街两边,巷子一条接一条流水般淌开去。在电子地图上,这些密密麻麻的小巷是大片空
白,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只是标出一些大单位的地点和最宽的几条街,抹去了建水城的大量细节,给人的
印象,似乎建水城是个荒凉的不毛之地。其实这个城毛细血管密集,据统计,建水城 3.3 平方公里的范围
内有 30 多条街巷,550 多处已经被列为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性建筑,这是很粗疏的统计。许多普通人家雕
梁画栋的宅子、无名无姓的巷道并不在内。在巷子里面,四合院、水井、老树、门神、香炉、杂货铺、红
糖、胡椒、土纸、灶房、明堂、照壁、石榴、苹果、桂花、兰草、绵纸窗、凉粉、米线、青头菌、炊烟、
祖母、媳妇、婴孩、善男信女、市井之徒、酒囊饭袋、闲云野鹤、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环肥燕瘦、虎背
熊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此起彼伏,鳞次栉比。
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们还能够像四百年前的祖先们那样安居乐业,不必操心左邻
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绕过曲曲弯弯的小巷,提着在龙井市场买来的水淋淋的草芽(一种建水
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食,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笋、茄子、青椒、豆腐、毛豆、肉糜、茭瓜……一
路上寻思着要怎么搭配,偶尔向世居于此的邻居熟人搭讪,彼此请安。磨磨蹭蹭到某个装饰着斗拱飞檐门
头的大门前(两只找错了窝的燕子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开安装着铜质狮头门环的双开核桃木大门,抬
脚跨过门槛。绕过照壁,经过几秒钟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父建造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的
天井。从供销社退休已经三十年的祖母正躺在一把支在天井中央的红木躺椅上,借着一棵百年香樟树的荫
庇瞌睡呢。
(有删改)
[注]建水:县名。在云南省,旧称临安。
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建水县志》的记载,将今日建水与其“原始之城”的风貌关联起来,写的是建水绵延不断的
历史传承。
B. 文意以“仁者人也”来承接并形容进城的“仪式感”,是借儒家经典语句来观照城的规划与人的活动,
凸显建水保有传统的人文气息。
C. 文章引用诗句“深巷明朝卖杏花”是由街头所见引起的诗意联想,意在转向描写建水女子的“结实、健
康、天真”。
D. 文章以《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
格中的粗犷不羁。
5.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看哪”开头,确定了全文的描写角度,即始终以一个导游者的旁观视角来铺叙建水城,使叙述
语调显得既热情又客观。
B. 文章写“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地忽略了建水毛细血管一样密集的巷子,这种表述意在强调建水的巷子丰
富生动,只有通过实地游走方可感知。
C. 文章最后一段写归家,提及“曾祖父”“祖母”,并以“香樟树的荫庇”作结,意在说明普通人家一代
代的平凡生活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D. 文章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常常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以此形成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同时也表现了
物阜民安的世俗生活气象。
6.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7. 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答案】4. D 5. A
6.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
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7. 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
街道,商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
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具体
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
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D 项,文章意《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意欲表现建水城的繁华富庶,而
非“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狂不羁”。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
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
语段及语句;将选项带入文中比对分析,寻找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A 项,“即始终以一个导游者的旁观视角来铺叙建水城”错误,文章并没有一味“铺叙”建水城,里面既
对历史的回味,也有对现实的客观描写,穿插了大量的议论和抒情。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段在文中的作用。作答时,首先根据文章写作背景,写作意图、语段出现的
关键词等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然后依据写作主旨、语段位置等回答其在文中的作用。
作答时,首先在文内勾画出饮食描写方面花费大量笔墨的地方,然后再说明这样描写的作用。①文章运用
大量笔墨写了建水城内临安饭店中食客满堂的场面,“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
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以此表现建
水城的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文章还重点写了烧卖的做法,“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
并且说“这家烧麦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以此表现建水城的历史传承。②后文中还重点写了小巷中蘑菇
的香气和小巷里的人提着蔬菜行走,并对蔬菜进行了铺陈,“草茅、莴笋、茄子、青椒、豆腐,短、肉糜、
菱”,以此表现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也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具体落在行文线索上。作者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就
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连缀起来,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文章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
结构完整严谨。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①作答本题,需要从空间和时间
两个方面来把握文章内容。在空间上,第一段首先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描写建水城,然后依次抓住这些
语句“一旦进入城门”“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宇、旅馆”“临
安饭店后面,穿过几条巷子走上十分钟,就是龙井菜市场”“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即
可得出正确答案。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既写了“原始之城”,又写了今日的建水城,将建水
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士逊,字顺之,阴城人。淳化中举进士..,为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都,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
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笫一也。”改襄阳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
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前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
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迁侍御史,徙河北,河侵棣州,诏
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
曹汭狱事起,宦者罗崇勋、江德明方用事,因谮利用①。帝疑之,问执政..,众顾望未有对者,士逊徐曰:“此
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太后怒,将罢士逊。明道初,复入相,明年,进门下侍郎、昭文
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不许及帝自损尊号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宝元
初,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咋放宫人,不独闵幽闭,亦省浮费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
受。”士逊曰:“此盛德事也,”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士
逊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尝请买城南官园,帝以赐士逊,就第凡十年,卒,年八十六。
(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节)
【注】①利用,指曹利用,曹汭是其侄子。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B. 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C. 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D. 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9.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隋炀帝始定为考试科目,唐宋时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也称进士。
B. 一舍,古代的长度单位,古时行军每日三十里,因此以三十里为一舍。
C. 执政,宋朝赵匡胤为牵制宰相而设置的官职,专指宰相以外的执政大臣。
D. 致仕,古代官员退休的委婉说法,与“解褐”相同,意为“还禄位于君”。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士逊心系民生。邵武任上遭遇旱灾,张士逊不顾路途遥远,先后两次率民祈雨,久立雨中,直到雨水
充足才肯离开。
B. 张士逊通权达变。黄河侵蚀棣州时,他将余粮借贷给百姓,约定第二年还贷时直接运送到阳信,官府、
百姓各得方便。
C. 张士逊正直敢言。曹利用受侄子曹汭的牵连被宦官诬陷,其他执政大臣都不敢说话,只有张士逊敢于表
达自己的看法。
D. 张士逊应对有方。当皇帝问他君子和小人是否都有自己朋党时,张士逊明确回答确实都有,还指出了二
者的区别所在。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都,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
(2)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
12. 张士逊为什么称道“此盛德事也”?请简要概括。
【答案】8. D 9. D 10. A
11. (1)转运使发出公文让张士逊前去治理郪县,百姓拦住马头,张士逊因此没能离开,于是转运使听从
民意,又让张士逊回去治理射洪县。
(2)张士逊缓缓地说:“这只是品行不好的侄子做的事情,曹利用是朝廷大臣,应该不了解具体情况。”
12. 皇帝放还了(部分)宫女,省下了不必要的开支,不再接受进献的女子,此举重节俭、戒淫逸。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的意思是张士逊请求仿照汉朝的先例发布诏书(免除赋税),(朝廷)没有答
应。句中“士逊”作主语,“请如汉故事册免”作谓语,“不许”的主语被省略了,其主语是朝廷,并不
是“士逊”,所以应在“不许”的前后停顿,排除 B、C 项。“士逊又请降官一等”的意思是张士逊又请降
自己一级官位。句中“士逊”作主语,“请”作谓语,“降官一等”,所以应在“士逊又请降官一等”的
前后停顿,排除 A 项。
断句后,疏通语意为:这一年发生旱灾蝗灾,张士逊请求仿照汉朝的先例发布诏书(免除赋税),(朝廷)
没有答应。等到皇帝减去自己的尊号,张士逊又请降自己一级官位,来回应上天的灾变,皇帝安慰勉励他。
故选 D。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解褐,谓脱去布衣,换着官服,指初仕。与“致仕”意义不同。
故选 D。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邵武任上遭遇旱灾……先后两次率民祈雨”错。原文,“前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
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可见,张士逊两次祈雨分别在射洪和邵武任上,祈雨之举是否“率民”文中并未提及。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题关键得分点:“檄移”,发出公文;“遮”,拦住;“听”,听从。
第(2)题关键得分点:“徐”,缓缓地;“独”,只是;“不肖”,品行不好;“利用大臣”,判断句,
曹利用是朝廷大臣;“状”,具体情况。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简要概括张士逊称道“此盛德事也”的原因,这是一道原因概括题。找到答题区间,然后分析概
括整合即可。
原文“帝从容曰:‘朕咋放宫人,不独闵幽闭,亦省浮费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士逊曰:
‘此盛德事也’”,皇帝说的这句话的意思皇帝放还了(部分)宫女,省下了不必要的开支,不再接受进
献的女子,此举重节俭、戒淫逸。由此概括为:皇帝放还了(部分)宫女,省下了不必要的开支,不再接
受进献的女子,此举重节俭、戒淫逸。
【点睛】参考译文:
张士逊,字顺之。淳化年间考中进士,担任射洪县县令。转运使发出公文让张士逊前去治理郪县,百
姓拦住马头,(张士逊因此)没能离开,于是(转运使)听从(民意),(又让张士逊)回去治理射洪县。安
抚使到梓州(巡视),问下属官吏有没有才能,知州张雍回答说:“射洪县令,才能第一。”(于是)改任
(张士逊)襄阳县令,(之后张士逊)担任过秘书省著作佐郎、邵武县知县等职,因为对待百姓宽厚仁爱而
深得民心。以前管理射洪县时,因为干旱,(张士逊)到白崖山陆使君祠祈祷下雨,不久天下起了大雨,张
士逊在庭院中站立,等到雨水下充足了才离开。邵武县大旱,(他)到欧阳太守庙去祈祷下雨,太守庙距离
邵武县城超过三十里,张土逊撒去伞盖,雨水浸湿了双足才肯回去。(张士逊)升任侍御史,调到黄河以北
任职。黄河侵蚀棣州,(朝廷)下诏迁州府到阳信,议事的人担心粮食过多,不可以迁徙。张士逊看到靠近
黄河几个州的百姓正面临粮食匮乏(的问题),立即核算多余的粮食借贷给贫穷的百姓,约定第二年(还贷
时)运送到阳信,(这样)公家和百姓都得了方便。曹汭的案件发生了,宦官罗崇勋、江德明正掌权,于是
进谗言中伤曹利用。皇帝对这件事感到疑惑,询问执政大臣,大家都回头相望没有回答。张士逊慢慢地说:
“这只是品行不好的侄子做的事情,曹利用是朝廷大臣,应该不了解具体情况。”太后大怒,打算要罢免
张士逊。明道初年,(张士逊)再次入朝为相。第二年,晋升为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这一
年发生旱灾蝗灾,张士逊请求仿照汉朝的先例发布诏书(免除赋税),(朝廷)没有答应。等到皇帝减去自
己的尊号,张士逊又请降自己一级官位,来回应上天的灾变,皇帝安慰勉励他。宝元初年,张士逊与辅臣
们向皇帝禀奏朝事,皇帝不慌不忙地说:“我前段时间放还了(部分)宫女,省下了不必要的开支。近来
又有人进献宫女,我推却了,没有接受。”张土逊说:“这是品德高尚的事啊。”皇帝说:“君子和小人
都各有自己的朋党(团体)吗?”张士逊说:“都有,只不过有为公还是为私的不同罢了。张士逊多次写
奏章请求退休,于是(朝廷)授予他太傅的职务,封他为邓国公,张士逊在这个职位上退休回家。他曾经
请求购买城南的官园,皇帝把他赐给了张士逊。他住进这座宅第总共十年,后来去世,享年八十六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渡易水
陈子龙①
并刀②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当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为“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②
并刀:并州产的刀,以锋利著称,后常以之指宝刀。
塞上曲
戴叔伦①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注】①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班超出使西域 30 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
但愿生入玉门关”。
13.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
B. 《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
C. 《渡易水》后两句即景抒情,从眼前所见的凄切苍凉之景,引出对国事的隐忧。
D. 《塞上曲》尾句化用典故,却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基于班超爱国精神的升华。
14. 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作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3. C 14. 相同之处:都表达了清除边患、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渡易水》以并刀夜鸣写出报
国志向,诗人途经“燕赵”旧地,想起荆轲,渴望效命疆场;《塞上曲》写大唐军队敢叫胡儿有来无回,士
兵们以身报国,表达了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不同之处:《渡易水》隐含优国伤时之情,而《塞上曲》昂扬
向上。尾句感叹“到哪里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来为他送行”(或:感叹当今国事衰微,即便荆轲这样的勇
士也无用武之地),表达了对国事的无限隐忧。《塞上曲》整首诗都洋溢着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表达了
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雄健壮烈。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
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
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 C 项,
“凄切苍凉之景”理解有误,从“潺湲的易水”“云草碧”可以看出,此处当是以乐景衬哀情。
故选 C。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比较阅读一般涉及形式、内容以及主题,解读时应该结合诗人、背景、诗作,
抓住关键点进行答题。
陈诗前两句写锋利的并刀昨夜在匣中幽幽鸣,燕赵的悲歌最能表达壮士心中不平,表达了豪迈之士为国尽
忠的壮怀激烈的意志;后两句写而今的易水潺潺流淌映着白云青草,可惜这里已无处送别像荆轲那样的壮
士贤良!与前两句进行对比,感叹物是人非,山河破碎。诗人由易水故事,想到目前女真入侵,国家危机
四伏,却无英雄挺身救国,触动胸中浓郁的懊丧与失望,从而产生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慨。戴
诗前两句写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写出诗人的爱国豪情。
后两句句意为: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写出诗人立志戍
守边疆,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因此,两首诗相同之处都是保家卫国,不同之处是陈诗有对国家的担忧,
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而戴诗却更多的是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0 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宋荣子不仅能够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而且还“__________”,他能
够确定自我与外物之别,又能“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想要北伐建功却惨遭失败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
的军容之盛。
(4)《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5)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 辩乎荣辱之境 (3). 封狼居胥 (4). 赢得仓皇北顾 (5).
舳舻千里 (6). 旌旗蔽空 (7). 钿头银篦击节碎 (8). 血色罗裙翻酒污 (9). 人不知而不愠
(10). 不亦君子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辩、仓皇、舳舻、蔽、篦、愠”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项娱心悦目....的传统活动。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
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
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脍炙人口....的民俗活动。明代以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各国
人民喜爱。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用竹篾做骨架,贴上素绢或白纸,结好线绳,便可放飞了。随着时
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技艺日臻完善....,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动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
不一而足....,风筝于是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著名艺人唐锦琨所制的
《锣鼓燕》不仅可以拆卸折叠,还在骨架上安装带有风轮的锣鼓架。当风筝放飞于空中时,风轮旋转带动
拨片,拨片拨动鼓槌,鼓槌击响锣鼓,悦耳之声自天而降,精妙之极。而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
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
风筝的趣味性。
16.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娱心悦目 B. 脍炙人口 C. 日臻完善 D. 不一而足
17.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当风筝放飞于空中时,悦耳的锣鼓声自天而降,精妙之极。”从语
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8. 比喻的本体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6. B 17. ①“风轮旋转带动拨片,拨片拨动鼓槌,鼓槌击响锣鼓”,顶针手法的使用,句义环
环相扣,音节琅琅上口,生动明快,更具感染力。②原文具体呈现装置发出声音的全过程,体现装置“精
妙”的特点,内容更加具体充实。
18. ①句中把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的声音比作交响乐,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与交响乐都由多种声音融合而
成,二者相似;③二者也都和谐优美,很有魅力,二者相似。
【解析】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B.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此处应强调“民俗活动”的普及性,使
用不正确。
A.娱心悦目: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这里指放风筝使人愉快,使用正确。
C.日臻完善: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这里指风筝的制作技艺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使用正确。
D.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这里指风筝的样式很多,无法一一列举,
使用正确。
故选 B。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原句是“当风筝放飞于空中时,风轮旋转带动拨片,拨片拨动鼓槌,鼓槌击响锣鼓,悦耳之声自天而降,
精妙之极”,改句是“当风筝放飞于空中时,悦耳的锣鼓声自天而降,精妙之极”。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
原句有“风轮旋转带动拨片,拨片拨动鼓槌,鼓槌击响锣鼓”这三个小句子,这三个句子首尾衔接,运用
的是“顶针”的手法,形式上环环相扣,音节上朗朗上口,流畅自然,很有感染力。另外这三个句子描写
的是“悦耳之声”的来源,具体阐释了装置发声的全过程,与后文的“精妙”一词正好照应。因此原句比
改句好。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修辞手法的能力。
具体考查比喻手法。题干提示从“相似性”的角度对画线句子进行分析。
画线句是“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句子的
本体是“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的声音”,喻体是“交响乐”,二者的相似性,“百哨”说明声音多,“交
响乐”说明乐器多,可见二者是都由多种声音混合而成;另外,“交响乐”是多种乐器合奏的曲子,声音
虽多却和谐优美,十分动听,而“百哨齐鸣”也有这样的效果,因此二者的第二个相似点是都和谐优美。
19.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基于智能技术提供无人值守服务的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②无人驾驶、无人配送、无人零
售等新业态已在不少大中城市落地。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无人零售相关企业超过 1.6 万家,工
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 5.6 万家,④今年以来均增长约 30%左右。⑤人工智能、5G 等技术及其应用使生产过
程智能化成为可能,⑥促进了生产、流通、服务降本增效。⑦“无人经济”在服务业也大显身手,⑧增强
了新旧职业转换速率。⑨针对“无人经济”发展可能影响就业的质疑,⑩专家指出,这个关键在于“就业
转化”。
【答案】③删去“根据”或“显示”;④删去“约”或“左右”;⑨“增强”改为“加快”;⑩“这个关
键”改为“应对就业问题的关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结构混乱,“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句式杂糅,删去“根据”或“显示”。
④语义重复,“约”“左右”重复,删去“约”或“左右”。
⑨搭配不当,“增强”“速率”搭配不当,把“增强”改为“加快”。
⑩“这个关键”表意不明,改为“应对就业问题的关键”。
20.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韩家村发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园——
隋王韶家族墓园。该墓园由方形围沟和 7 座墓葬组成,面积 2.1 万平方米。其中,王韶墓规模最大,等级
最高,出土各类随葬品 67 件(组)。据悉,隋王韶家族墓园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墓主身份明确,出土物较
为丰富,为北周至隋家族墓地的特征、成员的埋葬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答案】①近日,②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发掘了隋王韶家族墓园,③这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园,④为北
周至隋家族墓葬研究⑤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这是一则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一般由导语和主体构成,导语部分是新闻内容总括,主体部分
是对导语部分是解说和补充。这段文字共四句话,第一句“近日,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西咸新区空港新
城底张街道韩家村发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园——隋王韶家族墓园”是导语,交代事件,即“近日,
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发掘了隋王韶家族墓园”,二三两句是对墓园具体情况的介绍,第四句是交代墓园
的价值,“为北周至隋家族墓地的特征、成员的埋葬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由此可知,这段文
字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事件,即发掘隋王韶家族墓园以及这座墓园的价值。
四、写作(6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
上井冈山》中的奇绝想象如今终于变成现实,“嫦娥五号”探测器时隔近半个世纪,即将重新为地球带回
月球上的“土特产”;“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突破万米极限,为人类了解深海和全球环境贡献了中国力
量。这些历史时刻的背后,藏着的却是比人们所见还要艰难百倍的漫长摸索。然而有人说:“国家花这么
多钱在看不到的地方,还不如用来建希望小学。”也有人说:“那都是科学家做的事,和我没有什么关系。”
这些讨论,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
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强国需要科技引领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强国需要科技引领”。
同学们,大家是否还记得“奋斗者”号突破万米极限时大家兴奋的鼓掌?就在刚刚,我还听到几位同
学在热烈的谈论“嫦娥五号”带回月壤。是的,作为中国人,我们为祖国的科技深深感到骄傲。可是最近
网上流传着这样的话:“国家花这么多钱在看不到的地方,还不如用来建希望小学。”,还有人说:“那
都是科学家做的事,和我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科学探索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强国需要科技引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是国之重器,
是时代桅帆。科技,国魂也,唯有发扬国魂,国家才能强大,人民才能进步。
从千年前悠悠古道上的丝绸之路,到千年之后无边大漠上中国高铁的绵长轨迹,从千年前的书信来往,
到千年之后的移动通信,掠过时间的长河,穿越千年的时光,科技之正气依旧鲜活灵动,经久不息,肆意
飞扬,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而吾辈青年,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更应该传递这份正气,不
负少年意气,不泯时代信念,持科技之利刃,立盛世之中华,共书时代长途之大美华章。
传承科技之正气,应要自强不息。
黄大年曾言:“愿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着加入献身者的行列中去。”从时间的长河走来,昔
日的“神舟一号”到如今“嫦娥奔月”,北斗导航系统的全部建成,这一系列宏伟的科技工程,离不开一
代代科学家们的英勇献身,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科技之屏障,以卓然之姿,增补历史的璀璨光辉,以自
强不息的精神,让科技之花灿烂地绽放在祖国的沃土上,吾辈青年,更要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天地
立心,为生民立命,持科技之利刃,兴家国万邦。
传承科技之正气,更要不断奋斗。
以汗水浇灌希望,以奋斗砥砺前行,祖国千年来科技的壮美之宏图,是广大科技人员艰苦卓绝,不懈
奋斗描绘出来的,“蛟龙”入海,“北斗”升天,祖国科技领域不断拓宽,正是他们用奋斗拼搏而来的,
时序轮替中,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影,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步伐,吾辈青年,更要在这最
美好的年华里,积极献身科技事业,不断奋斗,持科技之利刃,开辟强国之路。
习主席曾言:“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
响着人民的生活福祉。”科技之正气,像星星一样,奔流在那漫长的岁月间,镌刻在了未来的璀璨星河之
中,它像花儿一样,开得娇艳芬芳,开得温柔绵长,一点一点开在无人的岁月里,像是拂过青山的风,又
像燃尽枯草的火,像桃花源,像极寒地,而充满无限可能与期待的我们,更应该以前辈为榜样,持科技之
利刃,助大国之崛起,追着那缕引领国家进步的科技之光,大胆地向更远的方向去吧,让中国科技之正气,
在遥远的未来,奔向经久与不朽。从此便是光芒万丈,永不彷徨。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材料展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强大力量,“嫦娥五号”带回月壤,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奋
斗者”号突破万米极限,实现了“可下五洋捉鳖”。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背后是无数科学工作者付出的
艰辛,也是国家实力的具体体现。然而有人却看不到科技发展的力量,认为“国家花这么多钱在看不到的
地方,还不如用来建希望小学”“那都是科学家做的事,和我没有什么关系”,希望小学固然要建,但科
学探索也刻不容缓,这二者是两个领域,没有可比性。说这些话的人是没有认识到科学探索的重要性。人
类虽然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可是对地球、对宇宙知之甚少,要想很好的生存,就必须探索未知领域。而且
人类比之于动物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有思想、有梦想,物质与精神都是人类的必须品。而认为科技与我无关
的人更是目光短浅,且不说当下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移动支付等科技的力量,科学的哪一次进步,受益者
不是人类自身?谁又能脱离社会而成为孤岛?科学家的探索也离不开大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从这个角度说,
科学探索有益于人类,也切实关系着每一个人。
另外本次任务是要求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注意演讲对象,措辞要恰当;演讲稿的格式也不容忽视。
还要注意“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立意】1.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2.科技改变生活;
3.科技托起强国梦。
【素材】1. “天问”御苍穹,“蛟龙”统玄冥。蛟乘海运,突冰逐浪。南极科考非“龙”莫属,达成新高
压级探测腾誉而归。不惧浪谲云诡,各路大国工匠洒江倾海为龙醒倾心力铸金方,执科技之刃先驻长城再
拔中山尔后剑指昆仑。怀千秋之梦,赴苍莽之荒。中国足迹烙炽冰原白雪凄冽。如此种种,皆国人尽一生
之力而送之。无论是蛟龙深海寻,亦或是科考莽原察,全然作科考强国遒劲一笔,渲凝历史,入木三分。
2. 发达的科技让我们明显觉得生活越来越方便。比如:微信、支付宝等电子付款软件,无需现金,也可以
购买。还有网络市场,坐在家里,就能买到相要的商品。科技不但能在购物上体现出它的作用,还能在交
通上展现出它的魅力。路上,车水马龙;地下,地铁呼啸而过;水上,渡轮、商船、游轮等海上交通工具;
空中,航班一趟趟的飞过。这不都是科技给我们的便利吗?和往日比起,不得不感叹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
3. 科学的美在于精神。科学的简洁、神秘、对称以及不断进步的精神本质,使这成为人类进步的推动力。
而只有当你全心全意去接触科学时才能感受到它的精神和力量,才会对科学如此具有美感而赞叹。科学是
美丽的。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生活不再单调乏味;正是因为有了科学,才孕育出如此诱人的世界,如此美
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科学,指引着人类永无止境的发展道路,不断丰富着人类的知识。重新认识科学,
了解科学,你会发现,科学是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