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设计(二)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介绍了种子萌发的条件。课本通过“身边事”,就是“小丽”的凤仙花没有长成幼苗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接着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把一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发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各自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本课要强调:(1)一粒种子的萌发需要内因和外因条件,其内因有:胚的完好;胚乳或子叶内的营养贮存充足;种皮的完整以及是否处于休眠和寿命之内。外因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2)种子的萌发条件是农业生产上极为重视的问题,科学种田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而这恰恰是受种子萌发条件所控制的,所以讲清楚种子萌发所需的各种条件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简述种子萌发时内在和外界条件,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二)能力目标
1.提高自主设计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自己设计完成探究实验,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种子萌发的内、外界条件。
难点:各种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途径。
教学媒体
种子萌发条件的动画,视频资料。
课时建议
1课时
(一)知识体系图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内容为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至于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胚轴、胚芽以及子叶将成为幼苗的哪个器官前边已讲过。这里更重要的是种子能否萌发,在此要强调:(1)一粒种子的萌发需要内因和外因条件,其内因有:胚的完好;胚乳或子叶内的营养贮存充足;种皮的完整以及是否处于休眠和寿命之内。外因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2)种子的萌发条件是农业生产上极为重视的问题,科学种田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而这恰恰是受种子萌发条件所控制的,所以,讲清楚种子萌发所需的各种条件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进行了解,关键是弄清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内部物质的转化。但八年级的学生知识有限,所以教师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浅显、直观的例子加以说明。
种子的休眠和寿命虽然不是重点,但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尤其是种子的休眠是因为外界不良环境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对于保证植物种类的繁衍是有巨大意义的。关于种子休眠的意义,必须向学生讲清楚,学生们可能很不理解种子还能休眠。
(三)教法建议
1.“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的,所以在上课前,可以发给学生一些种子,布置学生在家里进行有关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同时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上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讨论,配合教师事先完成的实验,完成有关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探究。
2.在种子萌发的三个外界条件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这两项的原因,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至于种子萌发需要空气的原因,则比较抽象,要涉及到呼吸作用的概念,由于呼吸作用的概念要通过今后的不断学习才能逐步理解其中的道理。所以,教师在讲解时不易把这个概念讲的过于透彻,可以结合种子萌发的实验,分析一下在室温下完全浸没在水中的种子为什么没有萌发,时间一长,种子还会腐烂。这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有机物的转变和运输,胚细胞对有机物的吸收、利用以及长成幼苗等生命活动,都需要有氧,只有种子不断地进行呼吸,才能保证这些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由于水中缺乏氧,种子就不能进行呼吸,一系列的生命活动就不能进行,种子也就不会萌发,甚至死亡。
3.种子萌发的过程可以通过实物观察了解到,但教师要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出萌发条件(外界)促使种子内部有机物(内因)的转化并被细胞吸收,确保胚根、胚轴、胚芽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最后使胚发育成幼苗,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
教学课程设计
(一)导入
1.由“身边事”小丽非常喜欢凤仙花,种了几粒凤仙花的种子在花盆里,可是过了半个月还没有发芽。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条件的。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农民伯伯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什么样的土里?
(二)讲授新课
1.实验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2.种子萌发的过程
放映种子萌发的视频录像和幻灯片,组织学生观看。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
(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发育完全,完好无损,以通过休眠阶段,在种子的寿限之内。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量的水、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3)外界因素的影响途径:
水分→使种皮变软,影响营养物质分解吸收。
氧气→进行呼吸作用的物质,分解有机物放出能量。
温度→是种子正常吸水,旺盛呼吸,顺利进行营养物质转化的条件。
(4)水分、空气和温度三个因素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缺一不可的。种子萌发时,首先是吸水。种皮被水浸软,胚和胚乳的原生质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在适宜的温度下细胞内的各种酶活化,细胞的呼吸作用很强,种子内的养料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转化成能被细胞吸收的物质,输送到胚根、胚轴、胚芽的各个部分。
水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的作用主要作用为:种子浸水后使种皮膨胀、软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加强细胞呼吸和新陈代谢作用的进行,同时二氧化碳透过种皮排出。种子内储藏的有机养料在干燥的状态下无法被细胞吸收,细胞里的酶也无法发挥作用,只有在细胞吸水后各种酶才开始活动。
酶的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是需要一定温度的。一般来说,在有限范围的温度升高可以加速酶的活动,提高催化效率;如果温度降低则相反。但是过高的温度会破坏酶的结构。
种子萌发的活动需要能量,而能量的来源只能是通过呼吸作用。种子萌发时没有足够的氧气,呼吸作用就不能正常进行,胚细胞就不能得到足够的能量。这样种子不能萌发。
提问:大家回过头来分析一下,小丽应该怎样才能得到凤仙花的幼苗?引导学生思考,尽量得到最全面的答案,比如:a.检查种子活性;b.勤浇水;c.温度适宜……
3.测定发芽率
(1)引入农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种植庄稼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提问学生,学生讨论后发言。
(2)在农业生产中要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其中发芽率是农业上重要的问题。引出发芽率。
发芽率=(萌发种子数) /(全部被测种子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