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主要任务
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教材通过估一估、
量一量、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感知 1 分米和 1 毫米的长度。课程不
仅是对二年级课程的深入及延伸,也同时为后节《一千米有多长》提
供思维的铺垫。课程标准提出,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并认识长
度单位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
地选择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与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建立毫米和分米长度的
表象,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
能力目标: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强化空
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通过观察,操作,自主探
究,合作归纳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比较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和谐的数学活动中,感知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参
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德育目标:通过自主探索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及合作交流的意
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际感受 1 分米和 1 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
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的表象,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米尺,课件,硬币,纸条。
学具:米尺,印有铅笔的硬纸条,学生直尺,硬币。
教法:
(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
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
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依据这一理念,我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
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以操作活动为主,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
的参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课程设计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从而
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找
一找等操作感知抽象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学法: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探索。
(2)遵循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能为课堂营造直观、高效的
演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3 分钟)
通过游戏猜谜引出课题《铅笔有多长》。
师:你们真棒,但今天淘气很苦恼,因为他写了一篇日记,智慧老人
一直在笑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日记吧!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和引入淘气的日记,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 利用情景,探索新知(20 分钟)
(一) 认识分米
1. 估一估。
师:拿出印有铅笔的纸,估计一下,它大概有多长?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自己估计的结果。
学生:我估计 8cm,我估计 9cm,我估计 10cm 等等。
2. 量一量。
(1)用怎样的方法来验证谁估计的准确呢?让我们一起来量一量吧。
(2)学生动手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强调测量要注意的地方。
(3)汇报结果。(板书 10 厘米)
3. 学习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你们真厉害!智慧老人很满意,他告诉我们,10cm 还有一个新
名字叫做分米,它用字母 dm 表示。
师:谁能写出 1 分米和 1 厘米有怎样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新知,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给课堂创造一个直观
的,高效的演示方法。】
4. 感知一分米的长度,建立表象。
师:请同学在直尺上找一找 1 分米,从刻度几到几是 1 分米?
生:0—10 厘米,10—20 厘米……
师:请用食指和拇指在直尺上找出 10cm 有多长,同桌间“你比我量”
比一比谁的更准确。
师:利用身体的“直尺”估一估数学书有多长。
用身体的“直尺”估一估课桌桌腿有多长。
5.建立米和分米的关系。
师:你们估测的很准确,看智慧老人要出一道题来考考大家。“1 米
里有多少个 1 分米,结合米和厘米的关系或者在米尺上找答案吧!”
小组间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采取两种方法来解决重点,一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
验,1 米和厘米的关系,二是利用学生的测量经验。借助 PPT 对米尺
的缩小,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 1 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很容易的突破
了重点。】
(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师:同学们学习了新的单位,一定很想量一量自己的铅笔,那就动手
量一下吧!
学生汇报自己量的结果:15 厘米,15 厘米多 6 个小格,10 厘米多 3
个小格……
师:多出的小格应该怎样表示呢,是不是有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
呢?它是谁呢?就请到我们的好朋友书中去找答案吧!
师:现在我们就可以读出自己铅笔的长度了!同桌间说一说。
2. 建立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师:在直尺上找一找,1 厘米里有多少毫米呢?
学生:1 厘米里有 10 毫米。
教师板书并读:1 厘米等于 10 毫米,用字母表示为:1cm=10mm。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物体出发,主动发现问题,通过
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找到 1 厘米里有 10 个 1 毫米,方便学生观察,
也更加生动,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
3.感知毫米的大小。
师:1 毫米那么小,快用你的小手来比一比,拿出一角的硬币来摸一
摸它有多厚。
并在生活中寻找毫米的长度,学生交流。
学生:小蚂蚁很小,可以用毫米表示它的大小,大约 3 毫米;手指甲
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一页书大约是 1 毫米等等。
教师:孩子们说的真棒,你们都是善于发现的小科学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 1 毫米的物体,能体会生活中处处
有数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 练习巩固,形成双基。(12 分钟)
2.连一连。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改正淘气的日记吧。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的笔功能,使学习过程具有互动性。让课堂更
生动,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
四. 引导总结,交流收获。(4 分钟)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你有什么收获?
五. 布置作业。(1 分钟)
实践作业:和家长一起测量书桌的长和宽。
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
《铅笔有多长》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
毫米,建立 1 分米和 1 毫米的长度表象,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
毫米之间的关系。我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抓住教材的实质,精心地设
计了教学过程,使其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本节课我设计帮助淘气改正日记为情境,由此激发学生探索新知
的强烈欲望。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主动将淘气日记中的错误改正,内
心获得了成就感,同时加深了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给予动手机会,让学生用感官来获取知识。
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估一估,量一量,摸一摸,找一找等一系
列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分米、毫米的长度表象,培养了学生
的动手能力。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获得的知识比教师传授的掌握更加扎
实,这也是我设计这节课的重要环节。
不足:忽视了学生的某些“亮点”。分米和毫米对于个别孩子已经不
陌生,我可以做的是让学生做小老师,把他掌握的知识交给其他小朋
友,这样不仅会让学生更加有兴趣,也照顾到程度比较好的学生的需
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发现学生的“亮点”,让学生真正成
为课堂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