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押题卷语文试题 含答案及作文写作解析 无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押题卷语文试题 含答案及作文写作解析 无范文

ID:693791

大小:58.8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5-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机密★启用前(新高考卷) 2021 年高考押题卷 语文 本试题卷共 8 页,23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受到追捧,是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挫折面前的顽 强不屈,是追求真理的视死如归,是集体主义的责任担当。以此为精神内涵,红色经典建立起了一种进取、 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而这种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正是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和稀缺的。 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作为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 艺作品,它们以几千年来一直被忽略、被蔑视的底层普通平民为主人公,把他们塑造成英雄。我们可以认 为,它传导的也是一种地道的平民精神。它的平民精神不同于“五四”时的俯视平民、怜悯平民,而是平 视加仰视。近距离的平视,使得平民特别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以从未有过的细腻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只有 像柳青、梁斌、浩然这样真正熟悉农民、热爱乡村生活的作家,才能以那样的深情描绘出蛤蟆滩、千里堤、 白洋淀、东山坞的自然景色,在渲染时代风云之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农民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 乐。梁生宝、朱老忠、萧长春这些人物确实比实际生活中的农民更高大。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 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 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五四”对“个人”的发现,其积极意义巨大,个体权利被尊重是现代性 建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关注个人、尊重个人并不等于个人利益至上、不讲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 神在如今的语境中也可转译为团队精神。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个体价值被重视是前提,集体 主义、团队精神则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超越。 红色经典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它传导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魅力。《红岩》里的英雄超越普通人的地方, 不是其非凡的武功或智谋,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超强意志力。红色经典符合毛泽东关于文艺“高于生 活”的美学思想,它的超越精神不仅体现于主人公精神气质的方面,也表现在作品营造的艺术氛围、美学 境界的超越性:读者即便知道了林道静不等于杨沫,或江华不同于马建民,知道了真实的威虎山并不像小说 里写得那样险峻、琼海的“南府”有别于电影或舞剧里的境况,也还是喜欢陶醉于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 因为 作品将大家导入了一种更美好的彼岸世界。 (摘编自张江《红色经典是精神的传导》) 材料二: 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 党的建立,是《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而其内在核心则在于思想的力量、觉醒的过程。这也是该剧能脱 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一是思想的觉醒,主要体现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从引领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探寻救亡之道, 到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如果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道路其 实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艰辛探索、严肃思考之后的必然选择。思想启蒙犹如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给 古老的中国带来新生的希望。今天,对国家命运的严肃性思考、对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思想性责任,是我 们这一代中国人的思考题和必答题。 二是新人的觉醒。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启发民智,这一目的的实现首先体现在青年学生的觉醒与 成长上。赵世炎、毛泽东、周恩来等青年学生在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的启蒙、感召下,认识到中国与 世界的差距,感受到民族救亡的危机,并逐步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这种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 过反复的思考比较、甚至是实验实践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因信奉克鲁泡特金的互助理论,联合 13 人成 立北京工读互助社实验小组,最终失败;毛泽东也曾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温和改良,后来发现终是走不通, 最终坚定了革命道路的选择。因为一代新人的觉醒,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才成为了中国的道路。 三是普罗大众的觉醒。五四运动过程中,李大钊和陈独秀意识到,“必须要让民众直接出来解决问题, 光靠学生不行,必须要发动群众,让他们参与到改造整个社会的斗争中来,中国才有希望。”后来在工人罢 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压力下,北洋政府才没有命令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由于李大钊等人 的宣传启发,以长辛店工人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正在觉醒,这个觉醒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成果,必将在未 来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 《觉醒年代》还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仅正面呈现了陈独秀的革命先锋形象,更还原了他作 为“父亲”“同事”的立体性与丰富性。这样的“人设”拉近了领袖型、名流型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也 更为可信可亲。 (摘编自曹巧兰《火出圈的〈觉醒年代〉,为什么这么好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时代和受众所欢迎的红色经典,拥有和当下许多文艺作品不同的精神力量,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美学风格。 B.红色经典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和五四运动所倡导的个人主义并不矛盾,前者在今天也能近似地作为“团 队精神”而被我们理解。 C.红色经典虽然在人物形象、环境等方面有所虚构,但是在革命浪漫主义的主导下,依然吸引着广大读者, 魅力十足。 D.五四爱国运动最终推动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李大钊和陈独秀二人思想意识的逐步转变,就是这种觉醒的 典型例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红色经典的平民精神,在作品中表现为描写平民时视角发生转变,在作家身上表现为对平民及其所在环 境倾注真感情。 B.红色经典中,有的农民形象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虽然变得高大,但读来依然鲜活可信,是因为他们有坚 定的革命信仰。 C.知识分子要有家国情怀,无论是在五四时期还是在当代,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思考,都应当是先进知识 分子的重要任务。 D.在思想觉醒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不同革命道路的比较和实践,陈延年、陈乔年就不会最终坚定地选择 马克思主义道路。 3.下列各项中,最符合“红色经典”特征的一项是(3 分) A.鲁迅 1918 年创作的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自述,揭示封建礼教 的 “吃人”本质。 B.1959 年柳青的《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为线索,表现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 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C.叶圣陶 1924 年创作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讲述了小学校长潘先生因军阀混战而举家逃难时种种可 笑又可鄙的行径。 D.2009 年播出的电视剧《潜伏》,讲述 1945 年国民党情报人员余则成弃暗投明,成为潜伏在敌人军统机关 的地下党的故事。 4.请从论证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划线句子的作用。(4 分) 5.有人认为,对于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完全相同。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汪曾祺 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 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去逛书店,看一本书,一看两三个小时; 逛旅画店,逛茶叶店……我们每天经过、随时往来的地方,还是大西门一带。街虽小,人却多,气味浓稠。 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 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 方,是西南联大。 万里长征, 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 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 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菊吹弦诵在山城, 情弥切... ——西南联大校歌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 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 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 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 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 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有的同学 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晨夕,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 于不认识的。我和一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 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 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 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这是新校舍惟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 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不够用的。更东,是教室区。土 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稱的《黄冈竹楼 记》。这些教室里面放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 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 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 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女生的衣着是比较整洁的,上课时军阀商人家 的小姐也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男同学绝大多数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 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瘪, 这样的疙瘪名士不止一人,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 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 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 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 很紧张。 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伦。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 趿着),因此发出梯里突鲁的声音。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一到星 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到连吃米线、 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侯,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红的越米,里面有 砂子、米廣、老鼠屎。菜 T 常备的是盐水煮芸豆 7 还有二种呵“魔芋立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 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 云南人对联大学生很好,我们对云南、对昆明也很有感情。比较明显的、普遍的影响是在教育方面。 有些联大师生为云南做了一些有益的实事。联大学生在中学兼课的很多,这对昆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是有很大作用旳。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 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抽象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 但是这种影响痛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摘编自一九九四年第四期《中国作家》,有删改) 文本二: 国家兴难,哀鸿遍野,百无一用当真是书生吗?是战在沙场,还是守在后方读书?一群书生几经犹豫 挣扎,最终趋向理性。中华民族之存亡,在于文化是否存活。于是乎“读书”有了一股子卧薪藏胆的气概, 联大学生们心中只有“担负起国家兴亡”的信念,风采奕奕唱着《毕业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 是国家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掀起来了!8 年时间仅仅只毕业三千余人,却走出了 2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 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获得者、8 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 位两院院士及 100 多位人文大师。虽处艰难年岁,这群师生 却是从心底给出了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他们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赛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 无问 西东。 (摘编自《西南联大•最困难时,往往最心怀美好》) 文本三: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沈先生关于我的习 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 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在打架!”从此我 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我也没有 那么多失落感、孤独感、荒谬感、绝望感。我写不出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痛苦的作品,我认为中国也 不具备产生那样作品的条件。 (摘编自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头部分回忆丰富多彩的市内生活,一方面呈现了西南联大周边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另一方面衬 托出西南联大对作者的深刻影响。 B.吴宓先生讲课,为学生“搬椅子”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吴先生的修养,而他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也展现 了西南联大教师优雅的君子风范。 C.文章大量笔墨刻画教授们衣着“残破”,而描写联大人读书的细节却不多,这正是为了表现联大人虽条件 简陋却孜孜不倦做学问的志趣。 D.结尾“如云如水,水流云在”化用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重在表现西南联大的精神气质 和自由与随性的学术氛围。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即《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被贬为黄州刺史后写作的一篇小 散文,抒发自己怅惘落寞却又不甘沉沦的心绪。 B.西南联大校歌里唱到,将举国栋梁之才移往艰苦偏远的&疆,将其保护起来免受日寇的摧残,这正是为了 保全民族未来的希望。 C.闻一多先生是 19 世纪中国爱国主义诗人,以《红烛》《死水》《女神》等诗集,开一代诗风。他创作的著 名,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响彻中华大地。_ D.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 恐惧感是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8.文本二中的“巨浪”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原因。(4 分) 9.如欲以“朴素为文”为主题,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列出评论要点。(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僧一行,姓张氏,先名遂,魏州昌乐人,襄州都督、郯国公公谨之孙也。少聪敏,博览经史,尤精历 象、阴阳、五行之学。时道士尹崇博学先达,素多手等。一行诣崇,借扬雄《太玄经》,将归读之。数日, 复诣崇,还其书。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一行曰:“究其义矣。” 因出所撰《大衍玄图》及《义决》一卷以示崇。崇大惊,因与一行谈其奥赜,甚嗟伏之。谓人曰:“此后生 颜子也。” 武三思慕其学行,就请与结交,一行逃匿以避之。寻出家为僧,隐于嵩山。睿宗即位,敕东都留守韦 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后步往荆州当阳山,依沙门..悟真以习梵律。开元五年,玄宗令其族 叔礼部郎中洽赍敕书就荆州强起之。一行至京,置于光太殿,数就之,访以安国抚人之道,言皆切直,无 有所隐。 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优厚发遣,依太平公主故事。一行以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 特加其礼。又太平骄僭,竟以得罪,不应引以为例。上纳其言,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礼,其谏诤皆此类也。 时《麟德历经》推步渐疏,敕一行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创造黄 道游仪,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 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赐谥曰“大慧禅师' 初,一行求访师资,以穷大衍,至天台山国清寺。一行立于门屏间,闻院僧于庭布算声,而谓其徒曰: “今日当有弟子自远求吾算法,已合到门,岂无人导达也?”一行承其言而趋入,稽首..请法,尽受其术焉。 道士邢和璞尝谓尹愔曰:“一行其圣人乎?汉之洛下闳造历,云‘后八百岁当差一日,必有圣人正之。’今 年期毕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差谬,则洛下闳之言,信矣!非圣人而何?” 赞曰:术数之精,事必前知。粲如垂象,变告无疑。 (节选自《旧唐书•方伎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苳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 B.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 C.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 D.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坟籍,又称坟典,古代圣贤所作的经史书籍。传说古代早期的典籍有“三坟五典”“九丘八索”,四部典 籍皆已散佚。 B.沙门,即勤修道业和息诸烦恼的意思,是对出家的佛教徒的通称;也指佛门。例如孙悟空曾言“老孙一向 秉教沙门”。, C.七曜,又称七政、七纬,源于古人对远古星辰的自然崇拜,是对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 土)的总称。 D.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通常用于下对上以及平 辈之间的敬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僧一行博闻精思,深受他人称誉。少年博览群书,研读经书《太玄经》并且撰写书籍,获得无上肯定。 B.僧一行洁身自好,不为荣利所动。武三思欲结交,他有意远离,后遁入空门;皇帝征召,他称病不应。 C 僧一行履职尽责,工作坚守原则。他任职期间寻访安民之策,直言进谏,甚至指出公主嫁妆有违礼制。 D.僧一行好学笃行,求学不辞辛苦。无论是道士尹崇还是天台山的高僧,他都主动登门拜访,求学问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上纳其言,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礼,其谏浄皆此类也。 (2)今年期毕矣,而一行造《大衍》正其差谬,则洛下闳之言,信矣! 14.根据僧一行的传记,你是否同意传记后赞语对天文学家的评价?简要说明理由。(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关山月① [宋]陆游 和戒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①本诗作于孝宗淳熙四年(1177),此时诗人被贬到四川内地闲居,被讥为“颓放”,索性自号“放 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开头一因一果,交代宋金双方议和的现状,初步表露出诗人对时局的态度。 B.夜晚听到边关瞭望台上报更的刁斗声,诗人不禁回首往昔经历,自怜青春不再。 C.壮士吹起了笛子,但其中心绪却无人能懂,昔日的古战场如今只剩下月光空照。 D.争夺中原的战事自古就有,而苟安的朝廷却无心收复失地,这让诗人不能接受。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燈《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用自问自答的手法抒写心绪。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祈使句劝慰友人,富有对话 感。 (3)古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以乐府诗或借乐府诗题展现诗人宽阔的胸襟,比如“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我是一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你接种过我吗?你了解我的“前世今生”吗? 我,是一个直径:约 100 纳米左右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前世。2019 年年末,我开始出现在人类视线中。我 不断复制自己,制造了一支邪恶的病毒大军,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科学家把我从病人体内分离出来,并 将我导致的疾病命名为 COVID-19。 科学家紧急攻关,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曰地对我展开密集研究。他们将我放在 Vero 细胞里培养,并从中 选出一株适合制备疫苗的毒株--CZ 株。从此,我与我的病毒家族决裂,走上了协功人类抗击疫情之路。在 疫苗生产车间,从“孕育”到“出生”,我要经过六大步骤——培养、灭活、纯化、配比、灌装、包装。 从细胞培养到疫苗成品,我经历了漫长的 48 天。每进入下一个环节前,质检员都会对我进行严格体检。 只有每项指标都合格,我才能被允许最终出现在你们面前。冷藏货车将我送到一个接种点,等待接种的人 排起长队,有的镇定自若,有的眉头紧锁,但眼眸中都闪烁着坚毅和希望。取 k、抽拉、推送,我缓缓 进入一个温暖的身体。 再见啦!我将从这里获得新生,一点一滴,为这个世界注入希望和力量!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诞生于疫情肆虐的危急时刻,承载着战胜病毒的殷殷希望,目前正在被人类大规模接种 B.诞生于疫情肆虐的危急时刻,承载着战胜病毒的殷殷希望,目前人类正在大规模接种 C.在疫情肆虐的危急时刻诞生,承载着战胜病毒的殷殷希望,目前正在被人类大规模接种 D.在疫情肆虐的危急时刻诞生,承载着战胜病毒的殷殷希望,目前人类正在大规模接种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孕育”“出生”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散文《随想录》则是真诚反思“文革”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B.好汤得靠“慢火”炖煮,健康要从“细嚼慢咽”开始,“慢”更是对美食品质的保证。 C.这些带工就亲自或者派人去游说那些无力“词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D.李白崇尚自由,个性浪漫洒脱,于是诗中就有了“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句子。(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棉花按纤维的长短, ① 。我国除了新疆之外,其它地区产的棉花均为细绒棉。经相关检测,新 疆长绒棉的各项指标都远高于国家标准。尤其是吐鲁番所产的棉花,不仅 ② ,较一般的细绒棉多 1000 余米/克,而且洁白、光亮、有弹性。采用新疆长绒棉生产出的纯棉毛巾,质地柔软,色彩鲜艳,吸水性好。 其品质远优于其他普通细绒棉毛巾。 据统计,2020 年新疆棉花产量达 516.1 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 87.3%,目前新疆农民纯收入的 30% 来自棉花产业。因此,别有用心之人对新疆棉花的抹黑是一场针对新疆的“非传统战争”,是要让新疆失去 经济造血能力,威胁新疆乃至 ③ 。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 10 个字。 (6 分) 22.请分别用一个疑问句引出上文各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我们,无论如何富强,也永远不会改变国歌中的这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 成新的长城!” 因为我们,曾沦为奴隶,否则不会有从 1840 年到 1949 年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 我们,无论如何艰难,也永远要记住国际歌中的这一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于是,我们变成了英雄,否则不会有从 1949 年到 2050 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 学校正在举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演讲比赛,你作为高三年级同学代表参加活动。请你以“奴隶与英雄” 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机密★启用前(新高考卷) 2021 年高考押题卷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D(李大钊和陈独秀属于先进知识分子,不是广大民众的典范;他们的思想转变,只是说明他们意识到了 要推动民众觉醒,不是民众觉醒的直接事例。) 2.B(有的农民形象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虽然变得高大,但读来依然鲜活可信,是因为他们仍然有朴实的精 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并非不食人间烟火。) 3,B(材料中有关红色经典的阐释是“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 文艺作品”,结合年代、题材、影响力等因素考虑,B 是最贴近红色经典概念的作品。) 4,①采用引用论证,引用海涅名言,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图采用比喻论证,把 “思想”比作“闪电”,把“行动”比作“雷鸣”,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论证语言的生动性;③强调思想、 思想觉醒的重要性(思想对行动的先导作用),引出后文观点。 (答对一点得 1 分,答对两点得 2 分,答对三点得 4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参考示例: (一)同意 ①材料一、二都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精神、思想性:红色经典有平民意识、集体主义精神;《觉醒年 代》关注思想的力量、思想觉醒的过程。 ②材料一、二都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红色经典的人物鲜活有魅力;《觉醒年代》人物 塑造直实立体,可信可亲。 (二)不同意。 ①材料一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包括工农兵立场、集体主义精神、革命浪漫主 义;材料二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叙事线索和背后的内在核心,包括从思想觉醒到新人觉醒再到大众 觉醒的过程。 ②材料一是从整体上谈红色经典作品成功的原因,材料二只谈了《觉醒年代》这一部剧成功的原因,所以 二者并不相同。 (观点明确给 2 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 4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D(化用诗句不是重在表达“自由和随性”,而是表达西南联大对云南在教育方面的影响确实存在。) 7.C(闻一多是 20 世纪的诗人,《女神》是郭沫若的作品。) 8.学术方面:D 条件极其艰苦却重学问轻名利的学术氛围;@联大的民主思想、自由开放的精神;品格修养: ③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乐观积极的心态;5)高尚的君子人格和道德修养。(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四 点给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朴素为文”是指汪曾祺的散文以细小琐屑的题材入文,不刻意追求精致的结构、深奥的题旨,而只是 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写作方式; ②“朴素为文”是指文章语言平淡质朴,贴近生活的真实状态,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③汪曾祺的“朴素为文”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理念:在平淡的叙述中,让真与美、日常生活的恬淡 回归散文。 10.C 11.D(“稽首”是指头碰在地上并停留一会,是九拜中最隆重的礼节,一般用于君臣、父子。) 12.C(“寻访安民之策”的主语是皇上。) 13,(1)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言,立刻追回敕令,不按照太平公主的旧例实行,只依照常规的礼数安排婚事, 一行的直言规劝,都是像这样。(4 分。“不行”“但”各 1 分,句意 2 分。) (2)现在八百年的期限已经到了,而僧一行编写《大衍历》纠正了他的偏差,那么洛下因的话,果然应验 了!(4 分。“差谬”“信”各 1 分,句意 2 分。) 14.参考示例: (一)同意。天文学家的学术造诣高深、算法精湛,能把握客观规律,预知事物发展。(二)不同意。赞语 过于夸大了天文学的预判能力,神话了科学家,偏离了科学精神。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僧一行,姓张,之前名“遂”,魏州昌乐人,是襄州都督、郑国公张公谨的孙子。一行小时 候很聪明,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当时道士尹崇是博学的先辈,平日藏有诸多古籍。 一行拜访尹崇,借了扬雄《太玄经》回去读。数日后,再来拜访尹崇,归还他的书。尹崇说:“这本书意思 较为深臭,我探求了很多年,尚且不能通晓,您应该试着多加钻研,为什么这么快就还给我呢?"一行说: “我已明白它的义理了。”于是拿出撰写的《大衍玄图》和《义决》一卷给尹崇看。尹崇大惊,于是与一行 谈论其中精微的义蕴,非常叹服一行。对别人说:“这个后生是颜渊在世啊(颜渊,孔子最杰出的弟子)。” 武三思钦慕他的学识品行,来请求与他结交,一行为了躲避他藏了起来。不久出家为僧,隐居于嵩山。 唐睿宗即位后,命令东都洛阳的留守(官职名)韦安石按照礼仪征召僧一行。一行坚决以病为借口推辞, 不遠从睿宗的命令。后来步行前往荆州当阳山,依傍悟真和尚学习梵律(印度传来的音律学知识)。开元五 年,唐玄宗命令他的族叔,礼部郎中张洽,拿着皇帝的文书到荆州强行请他出山。一行到长安,被安置在 光太殿, (玄宗)多次来拜访他,咨询安定国家抚育人民的道理,(一行)的回答都很恳切率直,没有隐瞒。开 元十年,永穆公主出嫁,(玄宗)命今有关部门用优厚待遇来安排,按照太平公主当年出嫁的旧例。一行认 为(太平公主时)是唐高宗晚年,又只有太平公主这一个女儿,所以特地给予她特殊礼遇。并且太平公主 骄横借越,最终因为这获罪,不应该引以为例。皇上采纳了他的话,立刻追回救令,不按照太平公主的旧 例实行,只依照常规的礼数安排婚事,一行的直言规劝,都像是这样。 当时《麟德历经》推算天象历法渐渐出现偏差,皇帝命令一行考查前代诸家历法,重新撰写新历法, 又命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制作黄道游仪,用以考察七曜(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运行的行度,互相 加以证明。于是一行推算《周易》的“大衍之数”(一种推演阴阳天地之数的方法),确立衍(一种推演方 法)用以顺合它,改写成《开元大衍历经》,十五年后死去,时年四十五岁,玄宗赐给他谥号“大慧禅师”。 当初,一行为了穷究推演大衍之术而寻求、拜访老师,到了天台山国清寺。他站在寺庙的门屏之间就 听到僧人在庭院中推求计算的声音,又(听到)他对徒弟们说:“今天有弟子从远方来寻求我的推演方法, 应该已经到了门前,难道没有人引导他进来吗?"一行就应着这句话小步快走进入,行稽首之礼请求推演的 方法,(最终)悉数接受了僧人的技艺。道士那和璞曾经对尹情说:“一行应该是圣人吧?汉代的洛下宏创 作历法的时候说:以后八百年应该会误差一天,一定有圣人校正它。,现在八百年的期限已经到了,而僧一 行编写《大衍历》纠正了他的偏差,那么洛下因的话,果然应验了!” 赞语说:术数的精妙,就在于对事物的预先判断。清晰得如上天显示的征兆,揭示得准确无疑。 15.B(本句应为诗人的想象,结合注释可知,诗人作诗时正在蜀地赋闲,并不在边关任职。) 16.①对朝廷议和政策的批判:国家与外敌妥协求和,长期停战,贻误战机; ②对权贵贪图享乐的揭露:官员们过着奢靡腐败的生活,全不整顿军备;③对外敌侵占中原的愤慨:金人 长期占领着宋朝的中原故土,代代不息;④对卫国成边将士的同情:边关将士们报国无门、青春不再和孤 独失意;⑤对沦陷地区百姓的怜悯:沦陷地区人民忍辱负重、盼望早日收复失地。 (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示例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示例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金樽清洒斗十千》) 18.A(主语是“我”,应选用被动句;和“承载.……希望”保持句式一致,用“诞生于……时刻”。) 19,C(文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C 项也是。A 是特定称谓,B 是强调和引用,D 是引用。) 20,我的前世,是一个直径约 100 纳米的新型冠状病毒。(改出一处错误给 1 分,改出两处给 3 分。) 21.①分为长绒棉和细绒棉 ②纤维柔长 ③中国的经济安全 (每写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①新疆长绒棉的品质(优势)如何? ②外国抹黑新疆棉花的目的何在? (答对一句给 2 分,答对两句给 5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3,作文材料解析:材料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从现实回溯历史,再从历史延伸至现实。材料解读了中华民 族“百年沉沦”和“百年复兴”的历史原因,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从“奴隶”转变为“英 雄”的力量源泉以及我们民族国魂的深刻内涵。材料从历史中走来,再回到历史中去,在历史与现实的视 角变换中既考查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又提升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求考生运用二元对立的逻辑思 维和批判性思维,将两个百年进行鲜明对照,在反思中传承,在传承中反思,从中总结深刻的历史教训和 品味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 作文参考立意: ①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从“奴隶”转变为“英雄”的力量源泉以及我们民族国魂的深刻内涵, ②对近代国民奴性、劣根性的批判和对现当代民族先进性和英雄气的赞颂。 ③“不愿做奴隶”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和激励价值 ④民族的解放和复兴不能依靠他人和幻想,只有自己成为英雄才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⑤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的自强自立和民族觉醒: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健全之人格。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