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

ID:693865

大小:54.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5-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课时 统计与概率(1) 【教学内容】 统计表。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 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 【重点难点】 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揭示课题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 行统计。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 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 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 查统计。 【整理归纳】 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教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 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 学生可能回答: (1)身高、体重 (2)姓名、性别 (3)兴趣爱好 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 课件展示: 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 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 小组向全班汇报。 填好统计表。 【课堂作业】 教材第 96 页例 3。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 1 课时 统计与概率(1) (1)统计表 (2)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第 2 课时 统计与概率(2) 【教学内容】 统计与概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 2.渗透统计意识。 【重点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如何设计调查表,今天我们来一起整理一下制作统计图的相关 知识。 【归纳整理】 统计图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 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 教师:结合刚才的数据例子,议一议什么类型的数据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更合 适?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2.教学例 4 课件出示教材第 97 页例 4。 (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小组交流。 重点汇报。 如: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 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 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变化趋势。 (2)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如: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验活动等。 (3)做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订正,使学生明确并板书: a.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b.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 c.确定调查的方法; d.进行调查,予以记录; e.整理和描述数据; f.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 【课堂作业】 教材第 98 页练习二十一第 2、3 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 2 课时 统计与概率(2) 做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 ①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②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 ③确定调查的方法; ④进行调查,予以记录; ⑤整理和描述数据; ⑥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 第 3 课时 统计与概率(3) 【教学内容】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认识。体会三个统计量的不同特征 和使用范围。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综合应用意识。 3.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体会三个统计量的不同特征和使用范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 教师:CCTV-3 举行青年歌手大奖赛,一歌手演唱完毕,评委亮出的分数是: 9.87,9.65,9.84,9.78,9.75,9.72,9.90,9.83,要求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 最低分,那么该选手的最后得分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议一议,然后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由此引出课题: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复习回顾】 1.复习平均数 教师:什么是平均数?它有什么用处?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组织学生集体评议。使学生明确:平均数能直观、简明地 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用它可以进行不 同数据的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 课件展示教材第 97 页例 5 两个统计表。 ①提问: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思考后回答 ②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思考的问题) a.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是多少? b.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大小吗? c.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③小组汇报。 第一组数据:平均数是(1.40+1.43×3+1.46×5+1.49×10+1.52×12+ 1.55×6+1.58×3)÷(1+3+5+10+12+6+3 )≈1.50(m) 第二组数据:平均数是(30×2+33×4+36×5+39×12+42×10+45×4+48×3) ÷40=39.6(kg) ④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学生汇报:上面数据的一般水平用平均数比较合适。因为它与这组数据中的 每个数据都有关系。 2.复习中位数、众数 (1)教师: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 使学生明白: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 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上 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课件展示教材第 97 页例 5 的两个统计表,提问:你能说说这两组数据 的中位数和众数吗? 学生认真观察统计表,思考并回答。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归纳小结】 1.教师: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每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 大小关系吗?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2.教师: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师生共同评议。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课堂作业】 教材第 98 页练习二十一第 4、5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答案: 第 4 题:(1)不合理,因为从进货量和销售量的差来看,尺码是 35、39、 40 三种型号的鞋剩货有些多。 (2)建议下次进货时适当降低 35、39、40 三种型号鞋的进货量,根据销货 量的排名来看,每种型号的鞋的进货量的比 例总体上不会有大的变化。 第 5 题:(1)平均数:(9.8+9.7×2+9.6×4+9.5+9.4×2+9.1)÷11≈9.55 (分)(2)有道理,因为平均数与一组 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但它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所以为了减小这种 影响,在评分时就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 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这样做是合理的。平均分: (9.7×2+9.6×4+9.5+9.4×2)÷9≈9.57(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谈学到的知识及掌握的方 法。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 3 课时 统计与概率(3) 平均数:能较充分的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但它容易受极端值的影 响。 中位数:部分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 众数: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 第 4 课时 统计与概率(4) 【教学内容】 可能性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并会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 预测。 2.培养学生依据数据和事件分析并解决问题,作出判断、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3.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 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掌握用 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出示情境图。 表哥:我想看足球比赛。 表弟:我想看动画片。 表妹:我想看电视剧。 教师:3 个人只有一台电视,他们都想看自己喜欢的节目,那么如何决定看什么 节目呢?必须想出一个每个人都能接受 的公平的办法来决定看什么节目。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公平的办法确定谁有权决定看什么节目吗? 学生:抽签、掷骰子。 2.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想出的方法都不错。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可能性的有关知识。(板书 课题) 【复习讲授】 1.教师:说一说学过哪些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 2.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 的,还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下面 举出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判断这些事例 的可能性。 课件展示: (1)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一点东西。 (2)吃饭时,有人用左手拿筷子。 (3)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解决问题,延伸拓展 (1)教师: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各说一句话,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2)课件展示买彩票的片段。 组织学生看完这些片段,提问:你有什么想法吗? 你想对买彩票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说点什么呢? 【课堂作业】 1.填空。 (1)袋子里放了 10 个白球、5 个黄球和 2 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它均一样, 若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球来,则摸到( )色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 )色球的可能性最小。 (2)一个盒子里装有数量相同的红、白两种颜色的球,每个球除了颜色外都相 同,摸到红球甲胜,摸到白球乙胜,若 摸球前先将盒子里的球摇匀,则甲、乙获胜的机会( )。 2.选择。 (1)用 1、2、3 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组成偶数的可能性为( )。 A. B. C. D. (2)一名运动员连续射靶 10 次,其中两次命中十环,两次命中九环,六次命中 八环,针对某次射击,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命中十环的可能性最大 B.命中九环的可能性最大 C.命中八环的可能性最大 D.以上可能性均等 3.有一个均匀的正十二面体的骰子,其中 1 个面标有“1”,2 个面标有“2”, 3 个面标有“3”,2 个面标有“4”,1 个 面标有“5”,其余面标有“6”,将这个骰子掷出。 (1)“6”朝上的可能性占百分之几? (2)哪些数字朝上的可能性一样? 答案: 1.(1)白 红 (2)相等 2.(1)A (2)D 3.(1)25% (2)标有“1”和“5”,标有“2”与“4”,标有“3”和 “6”的可能性一样。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谈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 4 课时统计与概率(4)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必然发生 可能发生 不会发生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