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量》教学反思
新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
时学会学习,要教给学生关于方法的知识。一个学生要真正学会学习,
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就必须学会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把所接受
的数学信息进行梳理和整理,使信息系统化、合理化,将课本中的知
识结构融入到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中去,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具体包括:一是学到什么知识;二是用什么方法学;三是学会质疑问
难。《量的计量》是一节整理复习课,在教学时我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
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对量的计
量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既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重
知识间的联系,又教给了学生整理的方法。具体体现在:
1、引入表格,教给学生整理的方法。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
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统计知识,我
在引导学生整理复习量的计量知识时,适时引入表格将我们学过的计
量单位分类统计出来,并按一定的顺序加以区分、整理,既注意了基
础知识的纵向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又注重了知识之间的横向
联系,通过比较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得到加深,给学生形成有关量的
计量的完整的认知结构。落实了“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
知识”(培根)。真可谓“受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2、学会在交流中学习,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
分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有效渗
透观察、比较、归纳、演绎等数学思想方法,并时时让学生感受学习
的成功与快乐。根据这节课的情况,我主要采用的是通过师生相互交
流 ,共同梳理知识点,如上课开始首先师生谈话引出整理和复习的内
容:(课件展示学校图片)这是我们学校的介绍资料,你能从中发现
哪些知识与数学有关?学生回答:千米、公顷、平方米、年、月等是
我们学过的计量单位。它们各是哪些量的计量单位?引出长度、面积、
时间。你还学过哪些量?补充体积(容积)、质量,将相关的知识梳
理成知识块,并将这些知识板书在黑板上;在让学生整理和复习长度、
面积、体积这三种量的计量单位和进率时,我除了引导学生利用表格
的形式对这三种量的计量单位和进率进行整理和复习,渗透方法的教
学外,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 100,
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 1000?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不但
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与课件对比,共同
查找了遗漏知识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补交流同时加深了遗漏知识
的理解与掌握,共同建立、健全了知识网络,如课堂总结时,由学生
互补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等。
3、引导再学习,逐渐形成一种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知识的整理方面
是一个空白,他们缺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方法,不能自主
进行学习,因此这节课我几次采用模仿,这里的模仿不是要求学生机
械的照搬,模仿是为了给学生引路,促使学生尽快形成一种能力。在
整理完长度、面积、体积这三种量的计量单位后,我要求学生仿照我
们刚才的做法将质量的常用计量单位独自整理在表格里,如果有困难,
可以请老师帮忙,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了有差异的
教学,又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待学生真正形成一种能力后,
再去整理常用时间单位时,自然水到渠成了。由于整理复习课是对过
去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比较单调、枯燥,我还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
与方法将学过的知识灵活地串联起来,如模仿幸运 52 的形式猜计量单
位,这样师生交流、互动,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
对繁多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掌握,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使学过的
知识更加系统,共同建立、健全了知识网络。
这节课虽然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较完整的整理和复习了量的计量的相关知识,使学生
通过与老师、与同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件的多元交流,学会在交流中学习,学会对所学
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的方法,不断汲取别人的长处,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网络。但在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尚需完善之处,例如如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一个更深的层
次,如何增强整理复习课的趣味性,仍是我应该思考、摸索并解决的问题。相信只要我不断
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我们的数学教学会更富有生机,我们的学生会更富有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