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心广场》教学设计
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 张焕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街心广场(积的小
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的
过程,并能运用这个规律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
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练习。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把魔力剪刀,咔嚓咔嚓,将大家分成
了两大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比赛的形式,看看哪一组同学
表现的最棒,大家有没有信心?出示积分表。
第一大组 第二大组
准备环节
探究环节
练习环节
总计
“准备环节”大比拼,做好准备了吗?
1.首先,口算比赛,每大组 3 道题目,答对 1 道积 1 分,
开始!
6.2×10= 6.44÷10 =
3.12×100= 7.01×1000 =
9.2÷10= 23.1÷100=
2.单位换算,答对 1 道积 1 分,go!
0.5 米=( )分米
3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及时积分。经过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到大家的数学基本功非常
扎实,奖励大家欣赏美景!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广场图)同学们看,这是两张街心广场图,漂亮吗?
继续 pk,好不好?先说一说街心广场上的数学信息,再填一填,算一
算。填对 1 个空,积 1 分,哪组先来?
街心广场 花坛
长/米
宽/米
面积/平方米
2.大家轻松地计算出了街心广场和花坛的面积,可是地砖的面
积会算吗?
(1)出示自主学习单。
请认真阅读自主学习单上的内容,它可以帮你高效率地学习!
a.先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b.每 4 人围一个小组,有序交流自己的方法;
c.派代表上台汇报展示;
d.展示完毕,要负责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2)出示积分法宝,它可以帮你得到更多积分哦!
a.上台展示时,声音洪亮、讲解清楚,可以积 2 分;
b.解答同学的问题可积 1 分;
c.提出问题的同学也可积 1 分。
(3)组内交流:地砖的面积怎样算的?
(4)汇报展示。
哪一小组率先向大家介绍计算地砖面积的方法?
预设 1:0.3 米=3 分米,0.2 米=2 分米,2×3=6(平方分
米),6 平方分米=0.06 平方米,0.2×0.3=0.06(平方米)
预设 2:30 变成 3,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20 变成 2,也缩
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结果 600 变成 6,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
联系这个规律,也可以怎样得出地砖的面积。
3.原来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有关,到底有怎样的关系?让我们
继续探索!
4×3= 13×2=
4×0.3= 0.13×2=
0.4×0.3= 0.13×0.2=
出示学习单:
a.独立思考;
b.同桌交流;
c.汇报发现。
发现规律,2 个积分。
现在看起来更加清楚了,说说你发现什么了?
4×0.3= 0.4×0.3= 0.13×2= 0.13×0.2=
第一个乘数
的小数位数
第二个乘数
的小数位数
积的小数位数
5.引导发现: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和。
三、巩固练习。
大家的学习能力太强了,接下来我们就来检测一下,看看今天所
学的知识,哪个组的同学掌握的最牢固?
1、请在下面各题中点上小数点。
交流结果,你怎么想的?说清楚可得 1 个积分。
2、解决问题我能行。
(1)你会计算这块拼图的面积吗?想一想,算一算。
(2)淘气去给奶奶买蛋糕,每千克 9.5 元,买 0.5 千克,淘气
需要付多少元?
a.分配任务;
b.独立解答;
c.指名板演并讲解。
解答完整、讲解清楚,可积 2 分!
3、游戏时间!
规则:根据第一道算式和第二个积说出乘法算式,说不出就出
局。
19×11=209
( ) ×( )=0.209
五、汇总积分,给予奖励。
六、总结收获。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街心广场
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和。
附: 积分表
第一大组 第二大组
准备环节
探究环节
练习环节
总计
教学反思:
《街心广场》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数
与代数”领域中的有关知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小数乘法中的第三
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了解了小数的意义,知道了
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是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我从学生
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基础出发,设计了一系列的比赛环节,激发学
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第一、准备环节。为了能在教学中化解难点,使学生能在本节课
轻松运用以前所学相关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课一开始我就安排了口算
和单位换算几道热身题目,调动课堂气氛,准确把握学生的起点,为
新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二、探究环节。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
础,根据图上所给的数学信息,很顺利地地算出了街心广场的面积(30
×20=600 平方米)、花坛的面积(3×2=6 平方米)。但是在算每块
地砖的面积 0.3×0.2=?时,却遇到了认知冲突。我采用小组交流的
学习方式,让所有的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
了探索小数乘法中如何确定积小数点位置这一关键。有的学生尝试着
推算 0.3×0.2 的积,有的学生尝试着把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换算为以
分米为单位的整数再计算,学生在探究与交流中不断否定与肯定,达
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此我转换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
充分相信学生能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小组
合作交流的作用,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开放性。然后再观察比
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
结概括的能力。
第三、练习环节。精心设计练习梯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我设计了三个层次不同的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这样既巩固了
学生所学的知识,检验了本堂课的学习效果,又将知识进行了拓展,
提高了当堂训练的有效性,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反思本节课,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时间的分配上不够科学,小组展示有点拖沓,导致总计积分
没有时间;
2、对于方法的总结,学生说得少,老师说得多。
今后还需要多看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多向名师学习,不断提高
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授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