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三 乘法4 有趣的算式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三 乘法4 有趣的算式导学案

ID:694764

大小:3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5-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 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 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 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 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 11 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 11 相 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 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2)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 上的数一样,是 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 样,是 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是 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 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 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 的数一样,是 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 数的和,是 5+3=8。 (3)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 62×11 的积。 提问:猜一猜 62×11 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 11 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 中间相加”。 ( 4 ) 出 示 题 目 : 比 一 比 , 看 谁 算 得 快 。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5)出示题目 : 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 “7”,多了 1 是从哪里来的? (6)试一试: 59×11 67×11 . (7)小结:一个两位数与 11 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 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 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 10,要向百位 进 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 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 10 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 法。 (1)出示题目: 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 特点。 (2)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 22×28=616 35×35=1225 56×54=3024, 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 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 的汇报, (4)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 和为 10 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 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 1 之和的积。 3.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 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 得数。 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四.课后反思 有趣的乘法计算,是一个活动实践课。上活动实践课最大的 问题就是时间和学生理解力掌控不够。 在上之前就有点担心,怕学生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 怕学生发现不了规律,比如 24 乘 11,53 乘 11;第二种,发现规律了, 但很难表达出自己的发现;第三种,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是不一样的, 又想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观察思考,所以时间不够用。先给学生算,再 把有结果的算式排列好,让学生观察,并猜测下一个算式的结果,再 验证一下。这样可以放手学生在课外完成,那在随后的课堂上,总结 一下我们的计算规律,这样可能更好一些。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