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原创作文导写:北大“五四”重办毕业礼(原创命题+学生作品+教师下水)
原创命题
近日今日微博热点出现了这样一个新闻【兑现承诺!#北大为 2020 届毕业生补办
学位授予仪式#】去年夏天,因疫情防控,@北京大学 的毕业生们无法返校,让毕业季
增添了许多遗憾和不舍。北大曾许下诺言,将邀毕业生重聚校园。日前,北大发布通
知,在 2021 年五四校庆期间,学校将为 2020 届毕业生安排专场学位授予仪式。这条
微博下面评价两极,有人说:“别人家学校!”有 20 届毕业生纷纷艾特母校说:“安
排!”也有网友称毕业典礼不过形式而已,没有必要大费周章补办。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首先,这是一篇时评类作文。
其次,就北大该不该补办毕业仪式之事也是见仁见智,从材料中“有 20 届毕业
生纷纷艾特母校说:“安排!”也有网友称毕业典礼不过形式而已,没有必要大费周
章补办。”的表述中就能感受到不同人的不同想法,这个本无可厚非。
但是从文中“毕业生们无法返校,让毕业季增添了许多遗憾和不舍。北大曾许
下诺言,将邀毕业生重聚校园。”的内容看,首先作为一届毕业生不能参加毕业典礼,
这本身就是一种遗憾,同时,从北大许下的诺言看,也应该补上毕业典礼这一课,因
为这本身就是一种诚信的表现。
仪式,应该是内容和精神的承载,所以从上面的分析看,我更觉得北大举行补
毕业典礼的事情是非常正确和有人情味的。既然如此,就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立意,更
加符合出题者的意图。
01 学生作品
其仪正,其情浓
——给认为北大补办毕业典礼没必要的网友的一封信
龙孜琪
各位认为“没必要”的网友:
展信佳!
近日北京补办毕业典礼一事引发热议。确实,补办毕业典礼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时间。毕业生们重返母校补办仪式,不管怎么看,似乎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你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毕业不仅仅需要一纸通知,更需要充满仪式感的情怀。
补办毕业典礼,是对四年大学生活的深情回望。
精心筹备的仪式,承载的是大学四年的美好的回忆,是一次“念旧”的回眸。而在
这种情怀中,仪式感又是万万不能少的。古代男子二十弱冠,女子十五及笄。仪式所
寓正是成人之礼,着礼衣,成大礼,挥别稚嫩青涩的过往,与从前的自己告别了。北
大补办毕业典礼用心至深,用一场约定好的仪式圆满毕业生心中的遗憾,更用一场仪
式让孩子们向演员郑重挥别。告别混沌仓促的 2020,潇洒阔步。印刻着这几年象牙塔
生活的中的美好,补办典礼的仪式提醒着他们:尽可以“念旧”,但不能“沉迷于过
去”。
补办毕业典礼,更是迈开新征程的第一步。
现今“出道热”,前有《觉醒年代》中在北大校园里为民族疾呼的“觉醒青年天团”,
后有国际舞台上发中国之声的“外交天团”。热血粉用“打 call”“撑腰”的仪式,
聚合力,凝强音。北大补办毕业典礼,是为 20 届毕业生开启毕业元年的温情祝福和“撑
腰”。正如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打响了北大从一个“以法科干禄之终南捷径
也”的学校成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堂的第一炮。仪式感是告诉我们迈步从
头越,出发的仪式可以不那么华丽,却不能缺席。当我们离开家、离开故乡,妈妈的
目送是仪式;当我们告别校园、进入社会,母校的这份仪式感,是行囊里鼓囊囊的爱
与叮咛,用充溢的仪式感,让毕业生们带着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飞向更广阔的天
地。
所以,北大为毕业生们补办毕业典礼,并不是简单的完成形式,而是为一份情感:
一份学校对学子们的期望,一份学子们对于学校的不舍提供一个可寄托的平台,这并
不是可有可无的“大费周章”,而是一种需要存在于生活中每一个角落的仪式感,是
一个心意,一种情怀。
饱含情意的仪式感恰是生活中的点缀明珠,不然为什么当你忘记了结婚纪念日时,
你的妻子会大动肝火呢?
一位北大补办典礼的支持者
一场仪式,一次传承
——致网友的一封信
吴露薇
各位认为没必要补办的网友:
展信如晤。
一场仪式,百年名校圆诺今夏,一次传承,莘莘学子携愿启程。在得知北大圆诺给
20 届毕业生一场毕业典礼时,我不禁为 20 届毕业生感到欣喜,更为北大圆诺点赞。
北大圆诺,于北大而言是一场将培育多年的学子送入社会的仪式,也是作为母校给
毕业生上的最后一堂名为“诚信至上”的课;于学子而言,则是一场弥补遗憾的毕业典
礼,是给校园生活画上的完美句号,更是一次感恩母校,师长的文化传承。
亲爱的网友,你说毕业典礼不过形式而已,没必要大费周章补办,但我想说的是,
正是这一场场所谓“没必要”的仪式,让我们深谙诚信的可贵,让我们倾吐感恩与爱,
让我们尽力去赋予故事一个满意的结局。马云用你们认为“没必要”的仪式排除万难
去参加公益会议,只为不耽误规定时间。力证“诚信不是金钱,可它比金钱更可贵”
的道理。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北大以毕业典礼的形式给毕业生上了生
动的一课,教会所有人守信胜过有名包的道理。
更何况,借着这一场场仪式,学子们得以纵情倾吐感恩与爱,学校能够抚慰特殊时
期毕业一年的学子,何尝不是一次校本教育?尤记得哈工大学子用无人机装点母校百
年华诞,冰城荣耀,国家之光。时隔一年现在,北大毕业生云集母校。这场毕业典礼
正是爱的表达。
当然,并非所有仪式都镌刻着文化传承的基因密码。低俗的婚闹不仅冗杂,甚至破
坏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对于仪式的去留,文化的传承,应择其善者而"继"之,其
不善者而“弃”之。
没有哪段故事的结局完美无瑕,我们只能尽力去书写完美的答案,竭力奔赴诗和远
方。毕业典礼是校园生活的最后剪影,也是人生旅途的拔节,更是下一段征程崭新的
起跑线。母校用眷恋的眼光凝望学子步入社会,学子携母校,师长的殷切祝愿重启征
程。
一场仪式,一次传承。
一位支持者
5 月 12 日
2
教师下水文
提篮春光,装点岁月
——致不理解补办典礼的网友
王琳
各位觉得“没有必要”的网友:
你们好!未名湖滨,书声悠扬;博雅塔下,弦歌不绝。当 20 届北大毕业生从全国
各地赶来,在这一方学府圣地重聚当歌时,你们不以为意,说“没有必要”,我理解
你们认为费时费力的考虑,但我更想说,从心聚首的毕业典礼,是青春的圆满拔节。
请不要认为难以理解,诸君所以如此,只是因为没有看懂学校的良苦用心。北大
校庆之日的再典礼,实际上正是一堂生动的毕业生涯课,提篮春光,勾掉遗憾,整饰
岁月,整装出发。
一课名曰“一诺千金”,重办典礼是母校的毕业箴言。
2020 疫情肆虐,高校及青年学生响应“不聚集”号召实行“云典礼”,是家国一
心下的无奈割舍,略显仓促的告别让不少高校承诺毕业生,待到疫情结束再相聚,北
大这一决定是告诉阔别校园一年的孩子,千金一诺,正是迷雾之中灯塔闪耀的根本之
道。初入社会,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复杂和困难,但承诺绝不是随口之言,人生的
新起点不能丢失敢于承诺的勇气和兑现诺言的担当,人无信不立,高校是传播真理的
圣殿,更是哺育人才的摇篮。尤记得信守与小学生的承诺冒雨出现在学校的宋庆龄,
也是如此,春风化雨,用行动送给孩子人生之河的必要舟楫。
一课名曰“仪式感”,重办典礼是为人生加刻度,给青春留画像。
“仪式感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马克肯米尔在《仪式感》一书中如是说。
走过泥泞,趟过险滩,多少红军战士的深切记忆却定格在了入党的那一天,条件依然
艰苦,但神圣的仪式带给在困苦中摸爬的人,却是火炬一般的神奇力量。人生总有一
些高光时刻值得珍藏,北大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学子,生活固然挑战重重,但千万不
要忘了带着玫瑰花上路。不得不想起特殊时代的高校联合体——西南联大的办学岁月,
上有飞机轰鸣,学堂是田野乡间……却依然留下发人觉醒的校歌“千秋耻,终将雪;
千秋业,须人杰”,这教育的仪式感让那所“临时高校”大师辈出,俊才星驰。传承
联大精神至今的北大,正以重办典礼的方式发出时代的回响,给青春留下拔节的刻度,
也为社会新人送上一篮春光,或许没那么实用,却能照亮灰暗,趟过迷惘。
一课名曰“青年担当”,五四的再典礼是以青年之耳贴时代心跳。
五四是北大的校庆日,也是中国青年节,更是为 1919 年走上街头为时代呼号学子
的年轮旗帜,北大于此时办典礼,用心可鉴。2021 年的当下,我们有为民请命驰援武
汉的医护青年如单思思;有埋头苦干的扶贫青年如吴应谱、樊贞子夫妇;有拼命硬干
的戍边青年如英雄卫士王焯冉、肖思远。北大的 20 届毕业生,已然走上社会,如何把
路走宽?真正用沉着的脚步丈量世界?贴耳时代心跳是正解,五四之际补办仪式,是
要学子们在一代又一代的后浪奔涌中,奋力跃入时代海洋,以青年之姿成就青春的最
美模样。
当未名湖滨再次集聚毕业生的面庞,当博雅塔下再次围拢“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的传人,我看到的是如炬目光,听到的是坚定着、幸福着、庄重着的再次宣誓。你们
不要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北大在用这一场仪式教会孩子,也教会我们。要成为社
会大船的掌舵人,不妨着诚信、携担当,在必要的仪式感中发出青年强音。任他斗转
星移,这一场稍稍延迟的特殊的毕业典礼,定能撒下漫天星辰。
一个理解者
2021 年 5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