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新高考最新题型精准练
专题 03-论述类文本情境类新题型
一、
材料一
时隔 8 年,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活了!他的长篇新作《文城》将由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
《文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余华曾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书写一个人在命运浪涛里的寻找,
以及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在溪镇人最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
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
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
方。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
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
他身上。
自 1990 年代《活着》出版以来,从张艺谋改编同名电影,将福贵的经历搬上荧幕,到易烊千玺手写读
后感,“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一代代读者,不分老幼,不分城乡,一遍遍读他的作品,从小说
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活着》让每个读过福贵故事的人都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
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透过《文城》,读者也将在那个熟悉的余华身上,窥见他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余华曾这样谈写作:
“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一切都变了。”也许正是因此,他的许多小说都在书写记忆,不管是
个人的,还是集体的。
在《文城》中,余华继续追寻一段被历史记忆封存的时光,同时,他也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
上溯至《活着》之前那个更残酷的清末时代。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不动声色
地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
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余华曾这样说,“我的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回到南方。我现在叙述里的小
镇已经是一个抽象的南方小镇了,是一个心理的暗示,也是一个想象的归宿。”而在《文城》中,余华不
仅书写熟悉与亲切的南方小镇,还描绘种着高粱玉米的黄河北边。《文城》也将见证一个我们曾熟悉的余
华的回归——那个采用底层视角、关注普通人“活着”的壮美故事、将历史和时代真正融入人物生活的余
华,他是一位忠实的叙述者,也是一位耐心的聆听者。
这样的余华有着独特的文学力量,能够令自身经历截然不同的读者,与他的文字产生情感上的相通与
共鸣。正如他所说,“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
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摘编自傅小平《余华长篇新作〈文城〉推出》,2021 年 02 月 22 日《文学报》)
材料二
这几天,一张著名作家余华在某培训机构活动中演讲《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的照片,在社交媒
体上热传。很多人都对此表示迷惑不解,还有人把此事直接上升到了“文学已死”的高度。
余华能不能教高考作文?以余华今时今日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当然有资格在公开场合谈论一下高考
作文。
有人认为,余华是大作家,但未必了解高考作文怎么写。此类质疑不无道理,但又有些小题大做。首
先,听一场演讲就能学会写作文本身就是天方夜谭;其次,余华演讲的主旨也不是教学,而是鼓励广大考
生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希望他们爱上文学。
所以,完全没必要给余华扣上一个“文学已死”的大帽子。但余华教作文引发的争议,背后还有值得
探究的真问题。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余华所代表的纯文学和高考作文所代表的应试作文,评价标准并不完全一致。
我们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很受社会关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2020 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文章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惊艳了
阅卷老师,得到满分。但当被公布在互联网上后,它遭到的却是“群嘲”——这位小作者不会“说人话”,
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
平心而论,小作者没有错,高考作文本来就是要讲技巧的;网友们也没有错,没有人喜欢无病呻吟、
卖弄技巧的文章。问题出在,优秀的高考作文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未必是重合的。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一位能够在高考作文中获得高分的考生,可能应试技巧高超,但
很可能不懂文学,也对文学没有多少兴趣。这种情况无疑是遗憾的——我们培养出了很多拥有应试技巧却
未必有充足人文素养的“人才”。
余华的文学造诣再高,也未必是那个适应考试形势的教练员。余华和高考作文联系在一起,依然是一
件值得欣慰的好事。社会在呼吁、政府在关心、高考在改革,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观念——
高考作文的分数,不该是人生的目标。
语文和文学都需要“出圈”“破界”,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以人为本,放眼未来。唯有如此,才能
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摘编自 2021 年 3 月 13 日《光明日报》李勤余《余华教作文引争议,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
1.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作家阿来曾跟记者说:“我可以跟你讨论任何话题,但请不要是高考作文。我没有关注。”他认为
高考作文与文学创作关系不大。
B.作家梁晓声认为很多高考学生只有情调,没有情怀,没有情愫,没有真情实感。有无情怀和情愫是
一般的作文和好作文的区别。
C.作家叶永烈点评高考作文,觉得高考作文应该对语文起到“指挥棒”的作用,高考作文命题要大气,
让语文教学走得更好。
D.北大教授孔庆东对北大培文杯大赛选手说,要尊重高考作文的规矩,同时保持文学梦,两种作文都
写出来,成为一代新人。
2.时隔 8年,余华推出了长篇新作《文城》,请简要梳理概括材料一的评论要点。(4 分)
3.“余华和高考作文联系在一起,依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看
法。(6 分)
1.【答案】D
2.【参考答案】
(1)小说主题。余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
(2)题材创新。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设定在前作少有着墨的清末年代,书写历史记忆。
(3)叙述特色。承续民间叙事风格,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故事。
(4)艺术效果。采用底层视角、关注普通人“活着”,将历史和时代融入人物生活,忠实叙述、耐心
聆听,令读者产生共鸣,具有独特的文学力量。
(评分参考:一条 1 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出别的观点,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参考答案】
(1)可以引导考生思考人生、命运、时代等主题,书写属于自己的思想感受,而不是玩弄技巧。
(2)能够引发人们对“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的关注,呼唤教学
改革,让青年学生爱上文学,提高人文素养。
(3)语文和文学需要“出圈”“破界”,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
素养的人才。(评分参考: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二、
材料一:
2020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纪录片从不缺席。近年来,网络
空间已成为新闻宣传主阵地,中国纪录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 2020 年,纪录片以昂扬姿态全面
挺进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累计生产播出纪录片 350 余部;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数据显示,2020
年仅在互联网上线的纪录片就达 259 部。中国纪录片迈入了高质量发展关键期。
迈入新世纪,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圆明园》首次在纪录
片中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国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
奇观。《本草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纪录片,借助中医、茶文化等广受世界瞩目的优秀内容,
成功地将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传播到海外。
只要坚持创作精品的态度,将品质扎实的原创内容和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进行有机结合,这样的作品
就能在网络.上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调查显示,60.8%的受访者爱看
人文地理纪录片,56.3%的受访者爱看人物传记片。其他还有艺术纪录片(39.5%)、文化评论片(30.0%)、新
闻故事片(29.6%)和政论专题片(26.6%)等。毋庸置疑,关注受众需求,注重创作品质,继续深耕内容高地,
做有品质、有内涵、有故事的好作品,才是中国纪录片正确的打开方式。
(取材于 2021 年 01 月 27 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新时代,中国纪录片出现了更多元的现实表达和呈现方式,在主流化的国家表达的同时,也关注个体
命运的浅吟低唱。《八月桂花遍地开》以视听化的手段将百年前历史痕迹重新搬入荧屏,让我们走进一百
年前那群年轻人的世界,尝试理解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故事与情怀;《村庄故事》记录了脱贫路上村庄中一
个个真实的人物;《2020 春天纪事》写出了生命个体在疫情下的坚韧……借力融媒体的联合发展,纪录片
的播放渠道也更为丰富,一部《飞吧,嫦娥》在手机、电视、电脑上都能观看,引起强烈反响。越来越多
的电影纪录片重返院线放映,2018 年有 19 部,2019 年则有 26 部,作为国内首部战疫纪录片,《武汉日夜》
上映 6 天,累计票房已突破 2021 万。
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已任的中国文史纪录片更是通过创新表达方式,有温度地展示历史,有灵
魂地描摹传统,有情趣地传播文化。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近 600 年中国沧桑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海外
观众眼中传统神秘、色彩瑰丽的东方大国的典型象征,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文史纪录片拍摄题材的选择对
象。值得关注的是,故宫近 600 年的历史景象已不复存在,史料也有限,为顾及观众的观感体验,纪录片
往往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宫的历史文化。央视播出的 2020 年至 2021 年的跨年之作
《我在故宫 600 年》成功引爆荧屏,和它的姊妹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样,大量使用三维电脑动画技术
逼真地“重现历史”,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大地丰富、美化了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常常被看作国家的相册,它代表中国声音的力度越来越大,我们期待纪录片人承担起越来
越多的责任和使命。
(摘编自《2020 纪录片:新时代,影像志的新表达》)
材料三:
作为国家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力载体,中国纪录片正经历从“讲述中国”到“认同中国”的转变。主旋
律纪录片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而且是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
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我们可以从题材、叙事、制播、平台方四方面着手,调整策略方法,加强中国纪录
片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在题材上注重选择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受众共同关注的故事、人物和现
象。既可以在中国题材中挑选出具有全球性的话题,也可以积极发掘同一主题下不同情节的故事,在多元
差异中体现出同一性的全球主题。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以讲述人类视角下的日常故事为叙事原则。“人类视角”下的纪录片叙事可
以理解为人类通过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世界来认识把握自己,即使是非人类的生命体也可以在人类视角
基础上表现人性化的日常生活。人们从这些生活的场景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影响自己的思考。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制播方式表现为“分离式的制播融合”和“合作式的制播融合”两种情况。
前者指本国制作团队与国际播出渠道的融合,是一种传统单线式的融合;后者是以多方合作方式分别组建
制作团队,搭建播出平台,是交叉互动式的融合。目前,用于国际传播的中国纪录片正在从“分离式”的
制播简单融合转向“合作式”的制播深度融合。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中国要积极搭建“中国倡议下的世界对话”平台。中国纪录片要能够号召世界力量
完成对话交流,中国纪录片不能局限在“中国”的单一标签上,而应体现“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以
“价值共享”的立场,展示出自身在“世界议题设置”上的责任和能力。
(取材于雷璐荣、胡正荣等的相关文章)
1.材料三指出中国纪录片需从四个方面调整策略方法,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策略方法范畴的一项是(3 分)
A.纪录片《熊猫淘淘》将动物角色置于家庭背景中,呈现出淘淘阻止女儿爬树冒险等丰富的日常生活
细节,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
B.纪录片《我们的男孩》围绕--场跨国医疗救助事件展开寻访,从一段六十年的感恩回馈中,娓娓道
出中俄两国跨越时空的友谊。
C.中国自主拍摄的纪录片《第三极》,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购,在其覆盖全球的 200 多个国家和地
区的电视网络上滚动播出。
D.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精心打造的系列纪录片《光阴的故事》,着力塑造了中国与世界
各国之间的共同记忆。
2.阅读下面关于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的相关报道,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析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原
因。(6 分)
《从长安到罗马》是一部由央广总台亲自策划,中意两国导演联手打造的百集纪录片。中意两国知名
学者走进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深入西安和罗马两个城市,跨越时空展现东西文明交融,用中国眼光和
国际表达生动阐释了“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丝路精神。纪录片别具匠心地采用专家学者体验的视角来
拍摄,当专家们行走在古城遗迹中,观众也能够跟随着镜头,真切感受到自己与当代世界和历史之间的密
切连结。该片首次以 4K 超高清影像品质呈现,以微视频为载体,实現微纪录、轻表达,适合多渠道、多平
台传播,成为融媒体时代的一次大胆尝试。
1. C (A.叙事原则。B.题材选择。C.选项属于传统的制播方式 ,而不是“合作式”的制播深度融合。
D.平台搭建。)
2. 该纪录片在题材上选择了不同国家的受众共同关注的题材,体现了中国纪录片书写中华文明,同时
记录世界文明的重要职能。
通过创新表达方式,如 4K 技术、微纪录、轻表达,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两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选取“人类视角”,使观众通过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世界来认识把握自己。
积极搭建“中国倡议下的世界对话”的平台。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展现了自身的责任和能
力。【评分标准】每点 2 分,任选 3 点 6 分。意思对即可。
三、
材料一:
现代新诗批评与新诗相伴而生,甚至略早于新诗。五四文学革命前的两年,胡适在美国读书时就和杨
杏佛等反复讨论如何改革中国文学及作新诗的问题。正是在往复切磋中,胡适对新诗的语言、形态、作法
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些富含学理思考又不乏少年人意气的书简、应答诗,成为现代新诗批评文本的最初形
态。由此,现代新诗批评展开了它的建构过程。
现代新诗批评发展的过程,也是逐步获得自身专业性的过程。对外,新诗批评要引导新诗前进的方向、
指出新诗出现的问题。它是新诗发生发展的李生话语,新诗的目标、问题往往也是它的目标、问题。向内,
新诗批评须不断完善自己。在现代文化“分科化”的进程中,新诗批评要纠正自己模糊、零散的面貌,逐
渐转变为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门类。为此,现代新诗批评不惜向西方借力,搬用西方诗论资源,输入欧
美文学,西方诗论、诗学中的绝对观念和分析方法也渗透了进来,一度成为现代新诗批评走向现代、科学
的主要内涵。
冷静省察会发现,其实中国化的愿望自一开始就深藏在现代新诗批评的腠理。以胡适为代表的现代早
期新诗缔造者本来就是将新诗、新诗批评置于革新文学、“再造文明”乃至“东方的文艺复兴”的大框架
中来培育的。五四新文学作家在形成“世界主义"观念的同时都抱有“中国本位”的理想。朱自清是有高度
自觉意识的现代新诗批评家,他认为在传统的“诗文评”向“文学批评”转变的过程中,不单要做到“将
一时代还给一时代”,更要做到“将中国还给中国”。朱自清分力于新诗批评,在促进新诗批评走向“分
业”“系统性”的同时,一直在努力地“参用本国的传统”。
尽管新诗充满了对“新”的渴望,但是新诗批评在话语层面上,远没有摆脱古典、传统的影响,“新
旧同台,古今杂陈”是现代新诗批评话语的重要表现形态。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为了
给湖畔派几位少年诗人的情诗一个地位,特别说到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诗,这是因
为他明白,新诗地位的给定或意义的赋予,要在与传统的比照中才有可能实现。说李金发的诗一部分一部
分可以懂,合起来却没有意思,仿佛大大小小红红绿绿一串珠子,藏起了串儿,得读者自己串着瞧。明眼
人可以看出这是对南宋张炎《词源》中“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说法的现
代翻版。后来卞之琳“小处敏感,大处茫然”的说法以及废名对林庚等人诗歌的界说,都不同程度地移用、
衍化了张类的话头。甚至批评家对初期新诗喜欢“说理”的判定,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诗论中“唐宋
之争”的潜在影响。
20世纪 30年代以后,有感于现代派诗歌文本的晦涩难懂的现状,朱自清率先开启了“现代解诗学”的
尝试。他拿来朱熹的话,“晓得文义是一重,识得意思好处是一重”,巧妙地切中了文本细读的关键。在
“解诗”实践中,他以林徽因《别丢掉》等作品为例,细微谨慎地拆碎文辞表达意思,又苦心地逗拢在一
起。“现代解诗学”的方法呼之欲出。朱自清特别注意训释难解的宇词的意思、意味。中国古典的诗话、
词话,尤其朱来的(诗集传》是他特别熟悉的。他将中国的方法盐溶于水般地放进了现代新诗批评的实践中。
到 20世纪 40年代末期,九叶派诗人唐湜等人仍在借庄禅美学理解“意象”。此外,大量的评述诗人
都不同程度地综合运用了注疏、感悟、评点、考证等中国传统批评方法。西方的刺激,服务于现代新诗解
释、评判的需要,重新释放了中国诗歌批评方法的活力,也促进了古典方法向现代的合目的的转化。
(摘编自程继龙《现代新诗批评的中国形态建构》)
材料二:
新诗已过百年,数量庞大,其中不乏平庸之作、滥竽充数的伪作劣作,与古诗相比,新诗经典的认同
度却不那么理想。没有经典,就没有说服力。新诗到底有无评价标准?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入讨论有助于新
诗经典的建构。因此,在当现现代新诗批评的中国形态建构,尤为迫切。
西渡在《新诗为什么没有产生大诗人》一文中说:“尽管新诗已有众多优秀的作者和作品,但对于那
些怀疑新诗的读者和批评家,这些都不够。他们会用不屑的语气反问道:“新诗有李白吗?有杜甫吗?”
没有公认的大诗人要算是新诗的软肋之一。“西渡看到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即如果在中国谈诗,必谈李白、
杜甫,就像谈书法,必谈二王和颜、柳。无论新诗怎样辩解,怎样试图摆脱与古诗的关联,古诗都会作为
新诗的标杆而存在。这就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现代新诗批评的中国形态建构,离不开向古诗学习。围绕建构新诗经典的目标,新诗批评可以从技术
和思想两个方面确立新的标准。这方面杜甫能为我们提供很多启发。
首先是名词意识。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近于苛刻的诗歌标准,完全可以为新诗批评所用。
如果诗是一座建筑,那么语言就是砖瓦。砖瓦如果是劣质产品,那建筑质量就不会好到哪里去。中国形态
的新诗批评,首先应当谈字法、词法。拿杜甫的炼字来说,杜甫诗歌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各类词汇的
运用,均独具匠心。其次是名句意识。杜甫的经典诗歌,往往伴有经典名句。新诗中经典的句子也不少,
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但新诗批评引用古诗名句乐此不疲,而对挑选新诗“金句”则用力不多。
一个优秀诗人在作诗时可以靠才情,甚至靠技术,但到“伟大诗人”这样的级别,必然取决于其思想
境界。就杜甫而言,他有四个方面的思想维度可为新诗批评借鉴,即宇宙意识、家国情怀、人道主义、草
根情结。杜甫的宏大可用于对照新诗中流行的小我、私人、肉身等狭小的思想观念,使之成为解决新诗中
诸种问题的一个镜鉴。
实际上,新诗走向伟大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从杜甫诗歌那里或多或少都可以得到启示。
(摘编自师力斌《从古典诗学传统看新诗批评的建构》)
1.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1923年闻一多在肯定郭沫若的《女神》具有“时代精神”的同时,又尖锐批评诗中的“凤凰”是古印度
的神鸟“菲尼克司”,而非中华的凤凰。
B.学者叶公超曾在文章《论新诗》中引用艾略特的话“文学里也要有一个真正的民族主义”。
C.诗人梁宗岱用中国古典诗学中读诗时“悟”的道理来解读现代新诗中的象征主义。
D.近年来,现代诗的形态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诸如网络诗歌、图像诗歌、有声诗歌等新样式。
2.材料一是从哪些角度来阐述“现代新诗批评的中国形态建构”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1.答案 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思路点拨】D项说的是随着社会发展,新诗出现的新形态,与材料论述的对象”现代新诗批评“无关,
不能作为论帮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
2.命题透析本题综合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答案 D。①中国化的追求。现代新诗批评发展之初,中国化的愿望、民族化的概念就是现代新诗批评家、
诗论家的共同目标,贯穿在现代新诗批评的实践过程之中。②在话语层面上,受中国古典、传统的影响。
现代新诗批评对传统诗歌,诗论话语保持开放,借鉴状态,深受其影响。③中国化方法论的运用。将注疏、
感悟、评点等中国传统批评方法用于实践之中,实现了方法论的自觉。(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
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四、
材料一:
现在最早的毛笔实物,大都出土于战国时期的墓葬,形制和今天大抵近似。不过,有出土的毛笔作品
为证,在原始社会后期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毛笔。比如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墓中
出土彩陶盆上的舞蹈图、河南临汝阎村仰留遗址出土陶缸上的鹳鱼石斧图,一望而知皆为毛笔所绘。毛笔
自身运转自如,粗细随意,笔道具有弹性而且富于变化的特点,可以画,也可以书。汉字一产生就和它结
下了不解之缘。
早期毛笔字是什么样子?目前发现的相关资料尚不太多,且大抵限于商代。在甲骨文中,有一些字是书
而后契的,比如甲 3939、甲 3940、甲 3941、甲 3942,字体肥而柔,表现出毛笔字的部分风格,直接用刀
刻是很难成功的。还有一些字留下了书而没有契刻完的形态。但是,既然写是为了刻,就不能不照顾契刻
的特点,书体中保留毛笔字一点风韵的同时,更带上了死板生硬、简易草率的风格。而陶文、玉石文又少
得可怜,并且看得出来是受了甲骨上特殊毛笔字的影响。推测起来,商代的毛笔字大概要比甲骨文及其上
的特殊毛笔字要形象得多。一则因为去古未远,当时的汉字仍处于象物之形的阶段,形象性为其第一要求,
否则就难以担当记录语言的重任;二则因为毛笔亦画亦书的功能特点,容易保存原始汉字的图绘意味。有
当时铸铭铭文为证。铸铭是范铸的,人们可以在陶范上书而后精雕细刻;古代青铜不易得,一些礼器的铸
造又多有纪念意义,要“子子孙孙永宝用”,所以制作隆重,促使人们认真对待;加之人们崇古复古的心
理作用,所以,铸铭保存毛笔字的主体风格,并不奇怪。特别是商周某些铸铭铭文末尾的族徽文字,构形
奇古,图绘性极强,说不定是较商周更早时期文字的孑遗。
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毛笔来实现的。从总体上看,这时
期毛笔字的发展较多地吸收了甲骨文等契刻文字简易粗率的特点,肥笔换成线条,字形趋于方整,曲笔尽
量减少。两周铸铭的笔道还不乏庄严凝重的色彩,而战国时代的其他毛笔字开始愈益显露出便捷急就的风
貌。在由象形性笔道变为圆转随意的线条的过程中,毛笔本身的特性时有表现,比如西周早期(武王至昭王)
的铸铭铭文,笔道的肥瘦屈曲仍大体服从于象形的需要,但某些下行的笔道就常常冒尖。这非为象形所必
需,也算不上书写的规范,纯是毛笔书写时露锋所致。即使如圆转随意的线条,也并不总是粗细如一,在
日常书写中大抵呈现出一种头尖尾细腹部肥的格局,充分显示了毛笔的弹性。后人所谓的“科斗书”,大
抵就是指的这种书体,或者指的是在此基础上的美化形式。
战国秦汉之际,汉字发生了隶变,汉字构形的象形性被彻底地埋葬了。而隶书的笔划,直接来自于毛
笔的挥洒。所谓隶书的笔划,只不过是隶书的线条的简易形式,改曲笔为直笔,变圆转为方折,横平竖直,
左撇右捺,比篆书圆转的线条更便于书写而已。撇捺的产生大概是由毛笔的性质所促成,右手执笔,左行
易细,右行易粗,写得美观些,就成了撇和捺。
从历史上看,汉字结构的发展隶变之后才渐趋稳定,汉字形体的变化到了楷书才最后定型。在此之后,
虽有草书和行书,但大抵是楷书园地的奇葩异花,它们的存在并不足以影响楷书的一统天下。汉字形体的
定型化,促使士人讲究书法,充分利用汉字数量繁多、结体复杂、毛笔又富于创造力的特点,匠心独运,
争胜斗奇。
毛笔的应用对汉字形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正象钉头字的形状是由平头“笔刀”在泥板上“压刻”
所促成,缅文字母的圈儿体是由于用针笔在棕榈叶上刻写的影响,汉字的外部形态之所以变成今天这个形
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毛笔的功能特征。
(节选自李恩江《毛笔对汉字形体的影响》,有删改)
材料二:
明代《物源》载:“虞舜造笔, 以漆书于方简。”史前绘画用笔,目前尚无实物可证,但在中国古代
汉语中,“笔”一般即指中国毛笔,因此虞舜所造亦当指毛笔言。由此则可推测,毛笔创始,或者说原始
毛笔形制的初步确立,是在新石器晚期舜虞时代。
实际上,自从旧石器时代晚期有了绘画,就产生了绘画用笔。根据陶器纹饰、岩画笔迹推测,史前绘
画用笔,可能有硬笔和软笔两种。以彩陶纹饰为例,陶器表面为较粗糙画地,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陶器
纹饰一般笔迹光洁整齐,无毛笔划过的绺状痕迹,推测可能为较柔软的植物秸秆所制画笔或手指所画,此
可归为硬笔类。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各地彩陶中,大量纹饰则存在毛笔划过后的分叉和绺状痕迹,
这种笔迹应当是早期毛状笔头所画,此可归为软笔类,可确认为我国毛笔的创始。
至于史前毛笔形制,从出土的其后战国及汉代毛笔推测,可能为将动物毛发捆扎于木棒、竹竿外端的
简单制品。但它的发明,却体现了中国早期人类在较为精细的劳动过程中的智慧创造,并使之成为中国毛
笔发明的滥觞。
(节选自赵权利《笔史述略之笔的初创》,有删改)
材料三:
(图片说明:两个图片中箭头标识的字为甲骨文“贞”字;左图贞字为甲骨文原字,右图贞字是编者
依甲骨文原形摹写的,其中字的外框中间黑线为契痕)
1.依据资料等进行推断,是考据性文章研究性结论得出的重要途径。下列对材料中的推断分析正确的
一项是( )(3分)
A.商代毛笔字要比甲骨文更形象,是依据其时间特征“去古未远”与毛笔功能特点做的推断。
B.依据古人用笔“以漆书于方简”的记载以及汉语“笔”的词义推断毛笔始创在新石器晚期。
C.陶器表面粗糙,如其纹饰光洁齐整,且没有绺状痕迹,那么可以推测它们的画笔应为硬笔。
D.材料二中对于史前毛笔的形制特征所做出的推测,是基于出土的当时的毛笔实物而进行的。
2.请依据材料一中的相应信息,判断材料三哪一个图形中所标示文字的形态最能说明甲骨文部分文字
的契刻与毛笔的关系,并请陈述理由。(4分)
3.材料一与材料二在论证的逻辑谨严性上有高下之分,请表明你的观点,并以材料一第五段与材料二
第二段为例,从内容与中心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阐述。(6 分)
1.C【解析】原文信息“陶器表面为较粗糙画地……大多陶器纹饰笔迹光洁整齐,无毛笔划过的绺状痕
迹,推测可能为较柔软的植物秸秆所制画笔或手指所画,此可归为硬笔类”,这里根据语意及关系分析,
画地的粗糙、纹饰的光洁、无绺状痕迹是作者推测其使用的画笔应是硬笔(前文虽有对所使用工具 “较柔
软”的特性描述,但其后所述的“硬笔”是相对于毛笔这一软笔而言的)的三个条件,且前两个之间为转
折关系,第三个与前面是并列关系或者说补充说明关系。因此选项对原文推测路径的描述是正确的。A 项,
原文的第一个推断依据“去古未远,当时的汉字仍处于象物之形的阶段,形象性为其第一要求,否则就难
以担当记录语言的重任”,这里重点不是时间,而是当时汉字的象物性特征及形象性书写要求;且商代汉字
的象物性是众所周知的客观历史事实,并不是由商代的时间特征即“去古未远”推测出来的,“去古未远”
只是陈述这一客观事实产生的原因,即从“去古未远"到商代汉字的象物性并非推测,所以说时间特征“去
古未远”是推测出商代毛笔字比甲骨上的文字更形象的主要依据之一,有失准确。B 项,原文虽引用了《物
源》“處舜造笔, 以漆书于方简”两句,但从后文作者有关毛笔始创时间的推断语“因此虞舜所造亦当指
毛笔言”及结论语“毛笔创始……是在新石器晚期舜虞时代 ”可以看出作者引用史料论据重点是在前一句,
即“處舜造笔”,而非后一句。D 项,时间弄错。原文信息“至于史前毛笔形制,从出土的其后战国及汉代
毛笔推测,可能为将动物毛发捆扎于木棒、竹竿外端的简单制品”,中间“其后”一词已明确推测所用材
料并非当时实物。且如果已有当时实物为据,就没必要进行推测了。
2.观点:右图标示的文字最能说明。(1分)
理由:右图标示的甲骨文“贞”字外框已契刻,而其内部笔画肥而柔,应是未契完而留下的毛笔书写
痕迹,据此可推断部分甲骨文字是先(用毛笔)书而后契的。(3分)
【解析】命题依据与方向为 2020 版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4-2 中所述——“能用文本提供的事实、
观点、程序、策略和方法解决学习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题所依据材料一的信息为“在甲骨
文中,有一些字是书而后契的,比如甲 3939、甲 3940、甲 3941、甲 3942,字体肥而柔,表现出毛笔字的
风格,直接用刀刻是很难成功的。还有一些字留下了书而没有契刻完的形态。”
(评分标准 观点 1 分。理由陈述 3 分,一点 1 分,答对三点即为满分。)
3.观点:材料一的论证逻辑不如材料二严谨。(2分)
阐述:
材料一第五段
材料一论证的中心是毛笔对汉字形体演变起到重要作用,而第五段在谈论汉字隶楷演变时并没有谈及
毛笔的作用。虽然其中阐述到了“毛笔富于创造力”,但这只是在说明其在士人研究书法中的作用。据此
可见,材料一在论证逻辑的严谨性上存有问题。(评分标准:共 2 分,每点 1 分。答对两点即 2 分)
材料二第二段:
材料二谈论的中心是毛笔的创始情况,第二段是从硬软两个方面阐述史前绘画用笔情况。虽然硬笔并
非毛笔,但是对它的阐述是为了后文比较性地阐述毛笔的创始情况。据此可见,材料二论证逻辑是比较严
谨的。(评分标准:共 2 分,每点 1 分。答对两点即 2 分)
【解析】命题依据与方向是 2020 版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4-2 中所述——“在理解语言时,能准
确、清楚地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能就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质疑,展开联想,并能找出相
关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五、
材料一
自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精英垄断话语权的局面: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解了文化间的冲
突排斥;人们的观念日趋多元、包容;信息传播的技术门槛也在逐步降低,以至于凭借个人力量就能拍摄、
编辑视频,于是每个人都被给予了远大于以往的表达权。
当乡镇青年拥有了制作、发布低成本短视频的阵地时,城市精英所代表的主流文化便逐步受到了来自
边缘群体与亚文化的反抗与冲击。
综合来看,这类视频大都制作成本低,无专业团队,道具粗糙,场景布置随意;语言表达及传递的观
念本身可能就带有粗俗的特点,甚至在逻辑上可能都无法自洽;题材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大都围绕
乡镇青年的生活展开。从中既能看到边缘群体对于自我身份认同的嘲解,也能看到他们对主流文化建立的
强大秩序的反抗。
习惯于小布尔乔亚式的城市阶级,根本难以欣赏那些颇有粗制滥造之嫌,甚至有些低俗的“土味文化”。
但这些土味文化随即又被专门的搬运账号以解构的方式带入城市阶级的视野中。
土味视频在这种另类的解读下,被赋予了本不属于它们的世界观与情结,并以主流文化所喜闻乐见的
形式被接纳,成为主流文化与亚文化拼接而成的二次创作作品。某种意义上,这些搬运账号无形中使以土
味文化为中心的群体狂欢成为可能,并促使其打破了与主流文化的隔阂。
土味文化所代表的,不仅是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还有社会转型给乡镇青年留下的烙印。一种网络亚
文化必定是当时社会价值取向的一种缩影。当乡村开始城市化进程时,文化也随之更迭:原有的乡土文明
逐渐被外来的城市文明所替代,乡土文明也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但与此同时,趋于消失的乡村文明也在
引发人们的共鸣与思考:当下我们应该对城市文明有所取舍地吸纳,还是要一味地抛弃“落后野蛮”的乡
土文明?
这样的思考可以说构成了土味文化的核心:一方面,土味文化所展现的就是对具有原始乡土特点的人
物与生活场景的赞美;而另一方面,土味文化所效仿的对象、主题,大都与主流影视剧密切相关,可将其
看作是一种经过极端化处理的效仿。
土味文化的审丑狂欢便在这样的矛盾中展开了:一方面,表现出乡镇青年对乡土气息的依恋情结;另
一方面,又表现出对精英文化的盲目追随。土味文化以低成本的方式追随所谓的城市文明,注定要依靠消
费下沉的力量,拙劣地效仿被城市精英所摒弃的形象,最终也将因为城乡青年的社会距离,而止步于过时
的形象符号中。在某种意义上,土味文化的出现,借助了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力量,消弭了传统精英文
化与通俗文化的隔阂,让直白而草根的“另类声音”得以传播。同时,它又以不同于主流审美的观点,以
打破审美疲劳的姿态,融入了当下的主流。
土味文化的受众背景与通俗文化有大面积重合,因此土味文化本身带有一定的夸大和虚假,也不免带
有某些低俗的、过时的成分。所以土味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误解为庸俗的产物,被主流文化的受众
加以抵制。
但好在时间逐渐消解了这种误解,主流文化也在逐步接纳、吸收土味文化的成分,并以主流文化的方
式加以改造、发展,因此越来越多原生态的视频作品也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
虽然土味文化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处在风口浪尖上,但这背后代表的城乡差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旧
会存在。
(摘编自《从抵抗到和解——为什么我们接纳了“土味文化”?》)
材料二
在多元审美文化复杂交织的当今社会,“美”与“丑”时刻都在个人心灵和大众文化空间里发生着对
话和碰撞。当“美”蒙上或神秘、或高贵、或无趣的“面纱”而无法与人亲近并共鸣时,“丑”就会以新
鲜、刺激、有趣的斑斓色彩占据人空虚的心灵,在大众文化空间中打造出一片又一片“文化荒漠”,这对
认知能力有限的青少年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破坏力甚为强大。正因如此,学校、社会和家庭应注重青
少年的审美教育,尽可能营造浓厚的“美”的氛围,让其从小徜徉在艺术经典之美、科学之美、生活之美
的广阔海洋中,以多元化的方式,熏陶润育高尚的趣味和格调。
然而,“土味文化”的盛行还深刻地提示着当代的美育体系光有“美”的引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回
归现实,关照现实,强化对当下社会中“丑”的辩证认识。正如雨果所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
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没有“丑”的衬托和对照,“美”就会
是堆砌的、无趣的、令人疲惫的。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美育体系中,我们往往更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正面
价值的教育和引导,而对一些“丑陋”现象,特别是新生的“丑”的现象,或是以隐晦暧昧的回避、排斥
态度处之,或是放任其被娱乐化消解,缺乏深入到全民范围内的无情批判,导致青少年缺乏辨别美丑的能
力,造成其审美人格的不健全。
(摘编自周杏《“土味文化”盛行之下,美育更要从小抓起》)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土味文化的作用的一项是( )(3 分)
A.促使其打破与主流文化的隔阂
B.展现有原始乡土特点的生活场景
C.传播直白而草根的“另类声音”
D.打破审美疲劳的姿态
2.土味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主流文化的受众抵制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4 分)
3.在“土味文化”盛行之下,该如何进行美育教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1.A【解析】根据材料一第 5段“这些搬运账号无形中使以土味文化为中心的群体狂欢成为可能,并促
使其打破了与主流文化的隔阂”可知,A 项不是土味文化的作用,而是搬运账号的作用。)
2. 土味文化作品大都制作不精良,有些含有夸大、虚假、低俗、过时的成分,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青
少年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
土味文化作品虽然题材多样,但大都围绕乡镇青年的生活展开,长久存在的城乡差异使代表主流文化
的城市精英难以接受土味文化。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满两点得 4 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通读两则材料可知,土味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主流文化的受众抵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
面。一是土味文化自身的缺点,如材料一第 3 段提到的“制作成本低,无专业团队,道具粗糙,场景布置
随意;语言表达及传递的观念本身可能就带有粗俗的特点,甚至在逻辑上可能都无法自洽”,第 9 段提到
的“土味文化本身带有一定的夸大和虚假,也不免带有某些低俗、过时的成分”,而从材料二中由土味文
化引发的青少年应完善审美人格的思考则可以看出“丑”的土味文化可能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二是受
众的接受程度,由材料一可知,“土味文化的受众背景与通俗文化有大面积重合”,主要“围绕乡镇青年
的生活展开”,而主流文化的代表则是“城市精英”,这其中存在的长久以来的城乡差异会导致主流文化
很难轻易接受土味文化。将以上内容整合归纳,分点作答即可。
3.学校、社会和家庭应注重青少年的审美教育,营造浓厚的“美”的氛围,以多元化的方式,熏陶润
育高尚的趣味和格调;
回归现实,关照现实,强化对当下社会中“丑”的辩证认识;
不仅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正面价值的教育和引导,更要全面批判“丑”的现象,培养青少年辨别美丑
的能力,健全其审美人格。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满三点得 6 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读题干可知,本题的答案集中在材料二。通读材料二可知,美育针对的对象主要是“认知能
力有限的青少年群体”,材料二第 1 段分别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而阐述了美育的做法,第 2 段则从“回
归现实”与“健全审美人格”两方而进行附述。将对应内容找出,归纳整理作答即可。
六、
材料一:
炎帝出现在世间的时候,大地上的人类已经生育繁多、自然界出产的食物不够吃了,仁爱的炎帝才教
人类怎样播种五谷,用自己的劳力来换取生活的资料。炎帝又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来,使五谷孕育生
长,从此人类便不愁衣食,大家感念他的功德,便尊称他做“神农”。炎帝不但是农业之神,他同时又是
医药之神。一种传说是他亲自去尝味了各种各样的药草,为了尝药,曾在一天当中中过七十次毒。更有的
民间传说说,神农尝百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肠子断烂,为民众牺牲了生命。
(摘编自袁珂《中国神话传说》)
材料二:
近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以身试药提炼青蒿素的经历,与“神农尝百
草”的远古神话不谋而合。为此,本报特别约请神话学专家田兆元教授解读中国神话与“中国梦”。
问:如何看待中国的神话源头与“中国梦”的关系?
答:神话是一种人文理想,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梦是古老的中国文化理想精神的延续,也是中国
神话文化现代性传承发展的体现。
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中国神话中的五帝神话,是崇尚道德精神的。如黄帝与蚩尤大战的神话,叙述了蚩尤侵犯诸侯,
暴虐天下,而黄帝则相反,是“修德振兵”,为了社会秩序的建立,带领大家击溃了蚩尤暴乱。今天我们
强调以德治国,就是这种精神的继承。古代神话同样是崇尚法治的。如禹的父亲鲧治水不力,就被舜依法
处置了。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各民族交流和谐,获得安全的生存空间的伟大故事。
这种伟大的精神与我们今天高铁建设,克服空间障碍,追求世界和谐的奋斗精神是一致的。
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首先,中国神话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每到清明,我们祭祀黄帝炎帝,体现出对
于祖先神灵道德精神的归依。其次,中华民族勤勉地建设美好世界,大禹治水精神、精卫填海精神,都是
当代中国人奋斗崛起的精神榜样。最后,追求科学的精神,如嫘祖发明纺织,黄帝发明车辆,这些神话的
创造精神,也激励着当代中国人的科学创造精神,屠呦呦亲自服用青蒿素,是一次神农尝百草精神的践行。
古老的神话与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是高度的精神一致。神话的精神不是低端的,而是崇高的,神农尝
百草是一种牺牲和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当代生活和工作都需要继承的精神。
(摘编自施晨露《从屠呦呦“尝百草”看中国神话与“中国梦” 》)
材料三:
在全球化无远弗届的当下,中国作家的神话改写,乃至中国文学对本民族神话的汲取与发扬如何做得
更好更到位,实在是一个需认真对待的问题。众所周知,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学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自
文艺复兴开始,莎士比亚、雪莱等都曾以此为素材展开创作,“潘多拉的盒子”和“特洛伊木马”,更成
为彼人的日常用语。但基于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神话终究具有不同的特质,落实到文学创
作,以下的区别更值得重视。
譬如,西方神话中众神大抵不以道德的化身出现,相反都有凡人的欲望与情感——宙斯的风流,赫拉
的嫉妒,神具有很强的世俗性,这使得那里的神话从某种意义上更像“人话”。但中国古代神话中诸神具
有与生俱来的恒定神性,是人所敬畏的初祖,盘古开天辟地,死后眼睛变为日月,血液变成江河,头发变
成星辰等,所带出的浓厚的神秘色彩,使其显得更像“神话”。
西方神话通常崇力,赞美“力拔山兮”的力者,他们血统高贵,通过力战取得王位。中国神话不同,
神大多没有高贵的血统,也不太在乎出身,《山海经》载“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身世可谓显赫,但神
话对此不多夸饰,神话专注于神的严以律己,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救世拯民的情怀和克己奉公的自我牺牲
精神。他们通常不以征服者的面貌出现,而多是美德与贤能的化身。
受地域特质与海洋文明的影响,古希腊神话多写自然对人的惩罚和人对神的抗争,神三番五次想毁掉
人类,而人偏能为大自然的伟力反激出不屈的斗志,在此过程中,一种“人神对立”的观念得以逐渐形成。
相比之下,封闭的生存环境与农耕文明使得顺天而行,和谐有序成为华夏初民的思想主宰。大自然幻化的
诸神在其眼里,首先不体现为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更多成为可以给人带来福祉并能促进人与
自然和睦相处的道德力量。因此,在这里人神并非截然对立。
凡此中西对比之于今人汲取神话资源创生重构无疑深具意义。对今天的文学而言,神话所昭示的精神
既是它创作的起点,某种意义上又是它的终点。这或许正是传统种话之于今天文学创作的魅力之所在。
(摘编自汪涌豪《对今天的文学而言,神话所昭示的精神是起点也是终点》)
l.根据材料,下列最不能体现中西方神话区别的一组是(3分)
A.女娲造人炼石补天成为创世神——宙斯力战推翻父亲统治成为众神之主
B.为击溃蚩尤而进行的涿鹿之战——为争夺美人海伦而引发的特洛伊之战
C.嫦娥吃下后羿的神药飞上月宫——纳西索斯爱上自己的影子变成水仙花
D.燧人氏受神启发学会钻木取火——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受到天神惩罚
2.请根据材料二中受访者的回答,在横线处分别填上采访者提出的一个问题。(4分)
3.在当下,怎样对炎帝神话进行创生重构,才能更有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1. C.
2.(4 分)①中国神话哪些精神与“中国梦相通?
②中国神话对当代文化有哪些影响?
3. ①要突出炎帝神话中与“中国梦”相通的内容,如勇尝百草与“中国梦”中教世拯民的情怀和自我牺牲
精神:②要突出炎帝神话与西方神话的不同之处,如教种五谷体现农耕文明顺天而行、和谐有序的思想。
七、
材料一: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
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即便是贵为君主,
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夏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
宇雕墙。有一于此,来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
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
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
的最基本的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
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
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
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认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
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
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于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用“刚毅”的精神,
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又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
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
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
象的全体及与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
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
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或骄奢淫速,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
中国古代文化可以做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
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的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感、
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
训、民谚民谣中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的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
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1.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理论依据诠释材料中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一项是(3 分)
A.《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三国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面不为。
C.《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孟子》:富费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材料二在论证上结构完整,思维严密。请列出结构提纲,井简要概括各部分大意。(4 分)
3.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 分)
1. B 【解析】“勿以”句说的是为人处世之道,并非材料中提及的六种文化精神特质之一。
2. (1)材料二在结构上采用“总一分一总”式。
(2)第一部分:首段明确话题,提出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观点。第二部分: 2-7 段,具
体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内容。第三部分:8-10 段,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
的关系以及传播方式。
3.认真研究,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内容。
通过故事、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的形式加以固化,运用民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
借助现代化手段,如报纸杂志、网络媒体、演讲集会等形式宣传传统文化。
自我践行传统文化。(前面两点必答,后面答对一点即可)
八、
材料一
18 世纪之前,在技术创新主要来自农民和手工业者经验积累的社会里,拥有庞大人口的中国享有优势。
而当技术进步的范式从经验积累转变为以科学为基础的实验之后,中国开始迅速落后。中国有其独特的科
举制度可以让平民百姓晋升为统治阶级,考取功名对大众来说极具吸引力。当科举在宋朝成为国家选取人
才的制度时,数学也是其中的一项考试内容。但皇帝随后发现,数学好的人没有用处,对皇帝的忠诚才更
重要。儒家思想更有助于培养忠君爱国的人才,宋朝以后科举制度要求考生熟记四书五经。因此,有才华
的年轻人没有学习数学和可控试验的动力。中国缺乏拥有这两样人力资本同时又充满好奇心的人才,科学
革命也就未能应运而生。尽管科举制度和儒家思想有助于中国维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与大一统,但它阻碍
了中国技术创新范式的转变,因此,中国无法自发产生一场工业革命。
在 1978 年的改革开放前,中国与绝大多数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没有找到利用"后来者优势"以加速经
济发展的方式。1978 年之后,中国改变了发展策略,开始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在政府
的因势利导下形成了竞争优势。没有推行激进的"休克疗法"来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采用双轨渐
进转型的策略,给传统的资本密集型重点工业中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提供转型期保护补贴,并放开符合比
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准入。这种务实的方式不仅为中国维持了经济社会稳定,也带来了强劲的经济
发展。
我们从中国的发展中可以学到一些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用的经验。发展中国家应发展与自身比较优势
相适应的产业。这些国家应该在政府的因势利导下,将产业的潜在比较优势转变为国家的竞争优势。在消
除过去不当政策所造成的各种扭曲时,政府也要通过务实的方式维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选自林毅夫《李约瑟之谜和中国的复兴》,有删改)
材料二
(选自熊秉元 叶斌 蔡璧涵《李约瑟之谜——拿证据来》)
材料三
李约瑟认为,中国的封建官僚制度产生了两种效应。正面效应是通过科举制度的选拔,有效集中了大
批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的管理使中国井然有序,并发展了以整体论、实用化研究为主的科技。
负面效应是,新观念很难被社会接受,新技术开发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在中国,商业阶级从未获得欧洲商
人所获得的那种权利。在西方,以还原论、公式化研究为主的科技得到发展,与商业阶级的兴起和他们对
技术开发竞争的鼓励相联系。
除李约瑟本人外,对"李约瑟之谜"有许多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任鸿隽把中国无近代科学的
主要原因归之于没有使用归纳法。钱宝琮、徐模等认为,中国为大陆文化,以农业为主,太重实用,因而
自然科学难以发展。陈立、竺可桢等认为,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和封建思想使中国古代不能产生自然(近代)
科学。
也有一些学者从语言文字方面找原因。李世闻研究指出,汉字是具有整体结构的象形文字,导致中国
人的思维具有综合性;西欧的拼音文字具有分析性质,使得欧洲人擅长分析,而分析性思维正是近现代科学
所必需。费正清认为,中国语言的性质造成了士绅阶级对学术的包办,文字对人的桎梏也使中国学者未能
制定出一套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
伊懋可认为,中国最初的家庭耕作制度有利于技术进步,不过这种进步的成果被一轮又一轮人口增加
所吞噬,国家不得不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去缓解人口压力。因此,中国出现了在较高农业技术水平上维持大
量人口的局面。人口增加引起人地比率的上升,造成劳动力便宜而资源和资本昂贵,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
需求降低,同时由于人口膨胀,中国没有足够的剩余去发展工业,便进入了一个"高农业水平、高人口增长
和低工业水平"的高水平陷阱之中。
也有学者指出,西欧相对分散的政治体制以及有市民阶级参与的等级君主制、实行重商主义的专制君
主制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制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东方型"的专制君主制及其抑制、打击商品经济的政
策则是导致封建制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
对"李约瑟之谜",林段夫先生认为,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使知识分子无心去投资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所
必需的人力资本,因而从原始科学跃升为现代科学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和上述学者的观点相比,林毅夫
先生的这个解答有些浅陋。其实,科举制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从西方和东方的考试制度看,现代化也是离
不开考试制度的。
(选自宋圭武《林毅夫先生若干观点批判》,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在实验室里,一个科学家能在一年中做成百上千次试验,而这可能需要农民或手工艺者穷其一生才
能完成。
B.科学革命的精髓是通过运用数学模型来归纳宇宙与自然运行的规律,并运用可控实验来验证数学模
型中产生的假说。
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实业的热情,
民族工业迎来春天。
D.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工业化时,步步照搬高收入国家的理论、思路和做法,尽管付出很多努力,
结果却差强人意。
2.根据材料概括什么是"李约瑟之谜"。(4 分)
3.材料三认为林毅夫对"李约瑟之谜"的解答有些浅陋,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1.C(3 分)
2.古代中国作为发达先进的文明,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近代)科学和工业革
命?(4 分)
3.答题要求需先表明态度(同意、不同意),然后概括林毅夫的基本观点,
并对其观点及支撑进行评价。评价时要能发现材料二和材料三与林毅夫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题要点
林毅夫认为科举制度和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技术创新范式的转变,因此中国没有产生工业革命。
材料一中林毅夫认为科举对平民百姓的吸引力和考试内容的取向导致中国缺乏拥有数学和科学实验能
力的人才,因而无法产生近代科学,进而转变技术进步范式,其论述符合一般的历史描述,与欧洲的对比
也具有说服力。
材料二反映出宋以后总体知识存量和科技知识出现同步下降趋势,佐证了宋以后科举和儒教阻碍科学
革命的史实,验证了林毅夫的观点。
材料三列举许多学者对"李约瑟之谜"从文化心理、语言文字、思维方式、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的多元
解释,无论它们具有何种程度的说服力,都意味着林毅夫的解答简单化了。(6分)
九
材料一
我们的日常交谈总是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的,书面语则主要用来满足我们对抽象思维的需要。长时间
以来,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在网上我们也只能以书面语来交流。一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无奈才会用纯
文字来交流,这种情况下就要做精简。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把符号分为“表达”和“指号”。在他看来,所
有的发声的言语都是表达,一说出来就能起到传递意义的作用。说话者要表达的意义当下对听话者呈现。
当我们用书写来传达意义时,会失去语音表达所具有的当下性和直接性。言语(书写)使得人类的发现可以
代代相传,并且可以对原初的发现不断改善和添加,但导致发现的意识状态和意识活动是很难通过书写保
留下来的。现在各种图像使我们有望传达我们的意识状态。
。加拿大语言学家格雷琴·麦卡洛克(Gretchen McColloch)在《因
为互联网》一书中说:“古典和中世纪的文本只会描述人物做了什么,不会描述他们的精神状态,近代的作
品有了独白,人物表达他们的思考过程(如哈姆雷特和朱丽叶对死亡的思考)。随着小说的出现,无所不知
的讲述者可以暗示角色自己也不能充分理解的意识状态,20 世纪的现代派作家开始唤起读者对某种精神状
态的真实体验。”现在更进一步,表情符号等东西可以让我们不仅是精神状态的读者,也是它们的作者。我
们可以用表情符号来表达发呆、奸笑、难过、抓狂等等。
麦卡洛克认为,表情符号并不是一种新的语言,但它是语言有益的补充。“表情符号之所以成功,不是
因为它们是一种语言,而是因为它们不是一种语言。它们不是要在词语的主场跟它们展开竞争,增添的表
情符号是为了表现另一层含义。字母表示声音,标点表示语调,表情符号和其他图像则填补了沟通的第三个
重要的支柱:表达我们的手势和物理空间。表情符号介于文字和图像之间,是一种表达我们的意图、在线分
享空间的灵活的方式。”有人喜欢表情符号,有人喜欢老派的情感符号或者缩写。但人人都需要某种手段,
不然会感觉网络不友好、不称心。
(节选自薛巍《网络互动为什么需要表情符号》,原载自《三联生活周刊》)
材料二
三联生活周刊: 2016 年,你写了《占领世界的表情包》一书,认为表情符号有助于良好的沟通。5 年
过去了,你是否对表情符号在沟通上的作用有了新的看法?
马塞尔·达内西:如今,人们几乎下意识地使用这种轻松的方式,去表达悲伤、幸福、讽刺、怀疑等情
绪。如果说表情符号自诞生以来有了任何变化的话,那就是它本身的使用更加频繁了,以增强其消息的情
感基调。
三联生活周刊:表情符号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减少歧义。然而,不同人对同一表情符号的看法越来越不
同。例如,微笑在你的书中被认为是核心词之一,但它的意义在中国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的年轻人认为
这是一种嘲弄、不友好的表情,而老年人认人认为这只是友好的微笑。你是如何看待表情符号的通用性下
降这一现象的?
马塞尔·达内西:正如我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在任何符号系统中歧义实际上都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为
什么表情符号发展出了不同的“方言”(Dialets)或“地域性语言变体”(RegionalVants),以反映不同
使用群体的意义系统(Systems oif Meaning),任何试图将意义标准化或加以控制的尝试都是无用的。
三联生活周刊:表情符号最初是由于通用性的目的而减少了其个人特征,比如你提到为了减少种族问题
选择了黄色圆形的简笔轮廓来概括人的面部。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平台都在追求表情符号的可定制化,这
是否违背了初衷?
马塞尔·达内西:是的,这的确违背了初衷。可定制化实际上与发明表情符号的最初想法相反——最初
想法即简化的图片比起文字更易于理解。但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人们对于表情符号的解
释并不可能完全地精确化。我们是历史中的存在,并从成长过程中积累了认知,这些认知不断地与从新旧
世界输入的信息相对照。除非将个体认知标准化,否则他们将保持个体化。
三联生活周刊:随着表情符号的兴起而被频繁讨论的是——表情符号的社交礼仪,你对此持何种看法?
马塞尔·达内西:这是意料之中的。正如我在书中讨论的那样,表情符号具有寒暄的交流功能,并反映
了通常社会语言学中的“语域”(Register,指在特定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所使用的语言变体风格)。这并
不会因为从文本到图像的转变而消失,而是存在于所有的交流方式之中。
(摘自《我们正处于沟通和表达的过渡阶段——专访人类语言学家、符号学家马塞尔·达内西》,有删
减)
1.以下选项最适合填入材料一画横线处的是(3 分)( )
A.作家对于笔下人物的意识状态的描写,各自有不同的手法。
B.文字要描写人物的意识状态,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尝试。
C.表情符号相对于文字而言,是表达人物精神状态的最佳方式。
D.文字恢复语句包含的意识状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能作为材料二中记者所提到的“表情符号通用性下降”的例子(3 分)
A.过年期间,某同学在亲戚群中抢到了数额很大的红包,于是他使用了略显夸张、表意为“恐怖”的表
情符号,被爷爷奶误以为并不想收到红包。
B.很多拍照软件都推出了自制表情包,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甚至可以用自己或身边人的照片,赋予这
些照片特定的意义,表达我们更个性化的情绪。
C.年轻人群体中流行一种“斗图” 的交流方式,交流者们通过相互发送表情包或图片来进行“斗争”,
他们在交流中完全用图片和表情包取代了文字。
D.最近网友们评选了最易让长辈误解的表情包,许多网友提名意为“抓狂”的表情符号,很多家长将这
一符号理解为“大笑”,闹出了很多笑话。
3.材料一、材料二的核心话题都是“表情符号”,但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 分)
4.作为采访稿,《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的提问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6 分)
1. D(横线处的句子应该是对加拿大语言学家格雷琴·麦卡洛克所说的话的概括。这段话以时间为推进,
分别陈述了从古典和中世纪到二十世纪现代派作家,用文本呈现意识状态这一过程的不断发展。)
2. C(通过采访我们可以知道,《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所提到表情符号通用性引述了两种现象,其一是
表情符号产生了歧义;其二是表情符号可定制化的出现。而 C选项只能表明表情符号使用的空间在扩大。)
3.材料一通过与文字交流(书写)比较,侧重于谈“表情符号”的特点(或优势),(1 分)从而回答网络互
动为什么需要表情符号;(1 分)材料二则侧重于探讨“表情符号”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 分)以及如
何看待这些问题。(1 分)
4.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记者的每次发问,指向明确,所提出的问题切实地抓住了“表
情符号”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2 分)表达逻辑清晰,经过层层递进的推演,自然发问。比如记者提出“你
是如何看待表情符号的通用性下降这一现象的?”之前,首先提出表情符号的用途,再提到与之相反的现象,
最后自然得出了这一问题。(2 分)善于追问,将话题引向深入。关于“表情符号”通用性下降这一现象 ,
在记者先提出其产生歧义后,再次用“表情符号可定制化”这一现象进行追问,提出“是否违背表情符号
的初衷”这一问题,使话题走向深入。(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切合材料,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十
材料一
主持人樊老师,您领导敦煌研究院运用了最新的技术手段——"数字敦煌",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数字
敦煌"的情况及其价值?
樊锦诗说来话长。莫高窟是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体,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处文化
遗产,这处遗产连续建了 1000 年。可是 1000 年之后,大约有 500 年没人保护,因此变得破败不堪。1978
年,我分管保护工作,着手建档案,这个过程中我看了一些老照片。1908 年的照片跟 1978 年的相比,同样
的地方,洞的变化极大,我很受震动。莫高窟里的壁画与彩塑是用土、泥巴、木头、草料及颜料制成的。
莫高窟的文物价值很高,材料却十分脆弱,所以保护工作特别重要。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工作其实很复杂。首先要保护实物。我们先是设法引进各种专业人才,同时建了简
单的实验室并添置各种仪器设备。通过一系列措施,我们从抢救性保护逐步发展到科学性保护。所谓科学
性保护,就是把文物的材料通通分析一遍。它为什么有"病"?它的机理是什么?退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
选择用什么材料去保护。
还有,我们不能有了"病"才治,要以预防为主,这就需要很多仪器来监测。比如,在洞里设传感器监
测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和不好的微生物。另外还有自然环境。万一发洪水会怎样?崖体有没有裂缝?
有裂缝的会不会坍塌?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监测数据去分析洞窟有没有恶化,有没有变化,要防患于未
然,这就是预防性保护。
但不管是预防性保护还是科学性保护,都只能延缓文物的衰退,延长它的寿命,改变不了它最终会完
全衰竭的命运。因为这些洞窟处在西北恶劣的大自然环境中,它不可能永远保存下去。洞窟总有一天会消
失,我们要把洞窟的信息永远保存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地去研究它。只要洞窟的信息在,我研究不
出来,别人可以接着研究,而且可以永远研究下去。事实上,我们前前后后用了 20 年,制定了不可移动文
物的标准、程序要求,才做出了合格、高清、既不变形也不变色的数字档案。
数字化对我们的保护工作很有用。比如,过去临摹一幅壁画,把线条摹出来,起稿要占一半多的时间。
现在只需提供相关数据,电脑马上就摹出来了,这就省了一半的工作。我们也把数据传到网络上,全球都
可以在线看到莫高窟。
数字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名声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大家都来看,洞窟是
承受不住的。人进洞以后呼出的气体会给壁画带来损害,这种损害是肉眼看不见的。要保护,也要发展旅
游。二者怎么平衡呢?我们不是已经做了数字化了吗?我们把它做成电影性质的数字资源,把实地参观变
成影视展现,我开玩笑说这叫"引蛇出洞",就是我们把洞里的文物放在洞外头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数字
化。
"数字敦煌"实现后,莫高窟的参观模式也变了。我们用了 10 年,一个洞一个洞地考察研究哪些能开,
哪些不能开,最低限度多少平方米进多少人,一天最大的游客承载量是多少。研究清楚了,才能真正科学
地实现总量控制。我们还实行网上预约,通过多种方式合理管控参观人数。这样一来,旅游和保护的平衡
初见成效,那些令我寝食难安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既满足了游客的需要,也实现了文物保护,达到了文物保
护与游客需求的平衡和双赢。
(摘编自凤凰传媒专访《为敦煌续史留史樊锦诗与百年敦煌学》)
材料二
利用现代计算机数字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可以更精准地采集文物的数字信息,通过对这些文物的数
字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处理等,构建出文物的数字模型等来实现对文物最原始的信息保存。相对于传统
意义上的文物保护方法,数字化保护是安全和长久地保护珍稀文物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文
物数字化保护是为传统文物保护提供原始依据,为其修复方案的设计与确定提供决策服务,同时在文物展
览方面也可达到让人惊喜的展陈效果。
在文物的文化传播宣传功能方面,文物数字化保护相对于传统文物保护,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
其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强大的辐射效应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文
物历史文化传遍世界。同时,文物数字化还可以把文物更深层的内涵展现出来,使公众可以得到更精深的
文物文化知识。而数字信息的网络传播及现代软件技术的应用使社会公众愿意主动了解、认识和探索文物,
激发和培养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公众保护文物的行动力。
传统的文物保护,比如文物实物修复、文化遗址复原与重建,需要耗费大量木材、石材等自然资源,
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有一定的破坏和浪费。而文物数字化保护虽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但通过
数字技术来修复、复原文物,不用消耗林木、石材等自然环保资源,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使用方式也代
表着人类社会未来资源利用发展的方向。
(摘编自张宝圣《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思考》)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的一项是(3分)
A.法国著名的育碧游戏公司拿出自己制作游戏时对巴黎圣母院全景扫描的 11 数据资料,帮助完成火灾
后的巴黎圣母院修复。
B.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推出了在线展览"西域历史的记忆",以虚拟展厅的形
式介绍新疆丰富的历史文物。
C.山西大同北岳恒山悬空寺,于 2019 年完成了高精度实景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工作,用三维数据资料
完整保存了悬空寺的风貌。
D.山西明长城月亮门倒塌,技术人员通过分析遗址现状的三维数据和文献调研的结构,分析确定了其
建造形态,实现了其三维重建。
2.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樊锦诗谈话的思路。(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传统文物保护相比有哪些优势?请简要概括。(6 分)
1.(3分)B【解析】B 项属于文物的数字化展示与宣传,不属于文物数字化保护。
2.先回顾莫高窟破败的情况,指出对其进行保护的重要性;再介绍莫高窟的抢救性、科学性和预防性
保护工作;然后点出莫高窟必然消失的结果,指出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说明“数字敦煌”建设
的缘由与过程;最后指出数字化保护的意义/价值。(每点 1分,共 4分。意思对即可。)
3.更加长远而且安全。更加省时省力。文化传播和宣传功能更强。更加环保。能够平衡文物保护与游
客需求。(答出一点给 1 分,两点给 3 分,三点给 5 分,四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