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语文考前 10 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本报记者徐瑞哲)从新文化运动算起,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已走
过百年。“百年语文”走到当下,有什么教得太多了,又有什么教得太少
了?昨天,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主办的首届语文教育论坛在华东
师大落幕,不少名家一针见血、针贬时弊。
语文,是语言,也是文学,但绝不同于美术课。甚至有时,借助视图
的“帮助”,反而限制了学生对语文文本本身的理解,无助于语言文字能
力培养。如今,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频率与其他科目一
样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表示,滥用
多媒体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毒药”。他发现,有些中学语文课堂已经不用
黑板,只靠多媒体屏幕上课。比如教曹操的《观沧海》,作者介绍、作品
背景、字词注释、思想意义、艺术手法等,全是网上下载、拼凑而成的。
他认为,这样虽然很直观,文本解读却被切割得零碎了,学生阅读兴趣与
经验也被挤压了,对文字的感受与想象被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
也被放逐了。
另一方面,语文课少了一个重要的口语教育功能。与外语课相比,语
文课几乎与口语表达训练没什么关系,在“听说读写”中嘴巴似乎最用不
上。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过程中,上海等地的外语科目考试都加入了听说测
试。而语文科目考试从来都是笔试,“既然高考不考,就几乎没人关注语
文也应当培养口头能力。”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表示,眼
下很多政府官员、企业家、明星等“头面人物”,在公开场合露面时,似
乎离开讲稿就不会讲话。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其实与语文课过于单一的书
面语教育不无关系;同时,这也与学生过多依赖多媒体网络有关,其口头
交际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2018 年 12 月 22 日《解放日报》07版)
材料二:
3 月 28 日上午,美国教育联合会驻华代表处主任孙连成为吉林大学
附属中学小学部的老师、部分家长做了一场关于中美教育的报告。
当天的报告会上,一直致力于中美基础教育领域交流工作的孙连成一
再强调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国,母语教育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课
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不过相信在 2017 年高考改革后这一状况将得到改
观。”孙连成说。
孙连成介绍说,美国很重视母语教育,“美国高考考三科,第一科大
家知道肯定是数学,第二科是什么呢?大家可能说是语文,对,那第三科
呢?我告诉你还是语文。美国高考有三科:数学、阅读和写作。数学多少
分呢?800 分,那两科呢?每一门也是 800 分。”
再看看美国小学的课程表。相当于我们语文课的英文课,一年级每天
的教学时间大概 190 分钟,二年级 150 分钟,其他年级和二年级都一样。
“我曾做过统计,美国人对母语教学的时间一周是 950 分钟,我们是
多少?拿非常重视母语教育的清华附小来说是 320 分钟。”孙连成认为,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应该排在各科之首,“因为无论你走到人生的哪一个阶
段,你有再多的思想也没有用,你需要语言的表达。”他说。孙连成分析
说,起始于 2017 年高考的这轮改革方案,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强了语文的
重要性,语文的分值增加几乎已成定局。
“我们这次高考改革不是学习美国,而是借鉴了西方教育的一些有益
方法。比如对母语的重视,比如强调语文教学与音乐、美术、思品等的融
合教学。”孙连成说,在中国,学校不能给学生们更多的空间,因为有些
课程体系课表是由教育部门决定的。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补回这些
东西。数学很重要,但孩子的语文一定要重视。
他介绍,美国学校的课程种类少,但注重演讲和辩论以及小组学习,
尤其强调细致观察。老师会经常让学生仔细观察一幅图或者一个画面,然
后说自己观察到什么,再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
(长春广播 2019 年 3月 29 日,有改动)
材料三:
中考总分相同,优先比较语文成绩。日前,北京市教委详细解读中考
招生政策,这一条特别引人关注。往年单科成绩参考录取顺序是数学、语
文、外语,今年则将语文调到首位。从“更注重数学成绩”调整为“更注
重语文成绩”的导向,值得点赞。
人是传播的动物,语言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工具,语文是重要的人文学
科,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学生来说,学好语文的确重要。
因为,无论学习什么都需要借助语文的力量,在语文上多下点儿功夫没有
亏吃。希望中小学生、家长和学校都能重视语文,采取多种措施强化语文
素养,加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样做不但在中考时不吃亏,更有益长
远。
(摘自 2018 年 3 月 25 日《北京日报》)
材料四:
何怀宏说自己曾做过一次试验,让孩子朗读一个学期的语文课本,结
果 40多分钟就读完了。“作为母语的中文,整整一个学期在学校学一本
课本,每天几堂语文课,回来还有课后作业,就翻来覆去学这点儿东西,
考试还不怎样,真是觉得太奇怪了。”何怀宏说,他认为只有大量阅读好
书和勤于写作才是培养好的语言能力的关键,而好的语言能力则又是好的
思考乃至好的创意的关键。
(摘自 2018 年 4月 1日“腾讯教育”)
(1).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着眼于微观,就目前我国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发表看法。材
料二着眼于宏观,指出了我国对母语教育重视不够的问题。
B.材料一认为,语文教育应突破课本的限制,尽可能多使用多媒体,加大
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量,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C.材料一认为,课堂教学要合理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口语训
练,经常举行演讲与辩论会,将口语表达纳入考试的范畴。
D.材料二认为,要充分认识语文对工作生活的重要性,重视语文教育,增
加语文课的教学时间及其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
(2).新闻材料就我国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下列对有关
名家观点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语文,是语言,也是文学,不同于美术课,借助视图“帮助”,限制了
学生对语文文本的理解,无助于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
B.中小学语文课堂滥用多媒体而不用黑板上课,虽然很直观,文本解读却
被切割得零碎了,学生阅读兴趣与经验也被挤压了,对文字的感受与想象
被干扰了,重要的语感也被放逐了。
C.语文教育专家认为,语文课过于单一的书面语教育和学生过多依赖多媒
体网络,使其口头交际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D.美国很重视母语教育,美国高考考三科,数学、阅读和写作,每科是
800分。美国人把母语教学排在各科之首。
(3).语文教育为什么非常重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终于开学了! "北京家长王丽莉(化名)如释重负。
她的儿子开学就要上初中,在过去的多半个暑假中,王丽莉为了教育儿子
要有阳刚之气。跟儿子几平一直在"战斗"。其实。她本来计划暑假期间送
儿子一份大礼∶ 小学毕业游。但是,儿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出门。王丽莉最
初以为是青春期在作祟,但她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对劲∶ 儿子每天起床第一
件事是对着镜子梳妆。洗脸、护肤做得非常仔细,甚至会偷偷拿面膜去
敷。王丽莉就撞到了两次。
王丽莉马上找儿子谈话,告诉他男孩子应该有男孩子的样子, 结果。儿子
拿出了手机随手点了几下,八九个明星的照片张张划过,"你认识吗?我也希
望成为他们这样。"他说,这八九个男孩是在"某某练习生"的综艺节目中出
道的。看着一张张充满阴柔气息的男孩照片,王丽莉面露忧伤,心中充满了
忧虑。
其实,男孩教育的危机,《中国青年报》早在 2010 年前后就已经关注,之
后,性别教育也日益被人们重视,有些家长还特意利用寒暑假让孩子参加类
似"军营男子汉"的活动。但仍有很多中小学男生没有按既定的路线发展,
与前几代同龄人相比,现在男生发育得更早,个子蹿得老高,但越来越多的
男孩高大的外表下却是一份阴柔的审美,喜欢精致妆容,热衷发美美地自
拍、上传花样视频。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新闻报道《家长担心"男孩危机","娘气"亚文化请
放过孩子》)
材料二∶
"男孩危机"话题自 10 多年前进入舆论视野以来经久不衰。一些学者提出,
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和社会危机共同催生了"男孩危机",并认
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系于"。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女大学生的绝对数量在 2009 年已超过男性,占比达
50.48%。在教育层次上,女性教育呈现"中专-大专-本科"的不断攀升趋势,
显示了教育领域中女性地位的日渐上升和男性优势的逐步丧失。如此看来
男孩危机"似乎成了一个得到数据和日常话语支持的事实。那么。"男孩危
机"是否真由女性教育优势凸显所致?
女性教育优势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男女平等"宏观政策的推动,在这一政
策推动下,中国女性得以获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随着计划生育
政策的推行,新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纯女户家庭大幅增加,男孩女孩被寄予
同样的期望,两性获得了家庭收入提高后同等的家庭支持的增量公平。男
女之间的教育不平等状况大为改善。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女性的先发优
势以及对考试制度的适应性,或许导致女性在升学率方面存在优势,特别是
经过中考和高考两道关卡的考验,女生教育优势明显增长。不过研究显示,
高考的性别分辨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也并非高校女生数量超过男生的
主要原因。
事实上,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欧美国家便出现高等教育女性化,迄今已
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全球高校女生的总量已
经超过男生,只有在南亚、中东等地区,女生仍处于劣势。这说明经济发展
水平较高的地区和国家,对应着更好的性别教育平等状况,身在其中的女性
亦具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证明着自身能力。我国高等教育机会
的性别变化也,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呈现出城乡差异,农村女性在高等教
育机会获得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应试教育不足以解释女性教育优势现
象,女性教育优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与"男孩危机"并无直接关系。
反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女性教育资本的积累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女性在
学术、就业、婚姻等诸多方面的弱势地位,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社会结构
性性别不平等状况。学术上,虽然本科教育中女大学生数量多于男性,但在
高层次博士教育中,女性数量依然少于男性,学术领域中的女科学家比例
低。在就业市场中,女性仍处于弱势地位,不仅可选择的范围狭窄。而且在
与同等条件的男性竞争中也不太容易得到同等的就业机会。女性的教育优
势遭遇传统的"梯度"婚姻结构,反而催生了更多"剩女"。就业中的弱势地
位及表现,又使得女性经常在家庭决策中成为被牺牲的那个。更多的家庭
主妇由此产生。
总而言之,女性的社会弱势地位没有因其教育优势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更谈不上占据优势。两性不平等程度虽在降低,但同时也变得更加隐蔽,弥
散于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话语和某些数据中,"女性优势"
与"男孩危机"被看成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有碍于人们对性别平等
的客观认知。
促进女性发展并不意味着削弱男性发展,遏制女性教育优势也绝不会推动
"男孩危机"问题的解决,反之亦然。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获得充分、
持续、健康的发展,都应被给予自由、充分而公平的发展机会,推动教育向
包容、平和与平等的方向发展,这或许是真正解决教育领域中性别平等问
题的有效途径。我们的终极目标始终是两性的和谐共赢,唯有如此,我们的
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摘编自光明网时评《"男孩危机"是由女性教育优势导致的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丽莉想方设法仍没能改变受到"娘气"亚文化深刻影响的儿子,这表明
阴柔的审美已经成为一些中小学男生的执着追求。
B.那些在寒暑假参加类似"军营男子汉"活动的男孩,并没有产生多少改变,
外表高大的他们仍喜欢精致妆容,显得很女性化。
C.女性教育优势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男女平等"宏观政策的推动,但在高
层学术领域,这一政策的推动效果还未明显体现。
D.如果我们把"女性优势"与"男孩危机"看成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
一直强调,这会妨碍人们对性别平等的客观认知。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提到的"男孩危机"的内涵不大一样, 材料一主要指男孩"娘气"
化现象,材料二主要是指男孩在教育领域优势地位下降。
B.因为女性有先发的优势且更适应考试制度,所以只要机会均等, 女性在
升学率方面就会有绝对优势,其教育优势自然也会更加明显。
C.南亚、中东等地区的高校女生总量处于劣势,我国农村女性在高等教育
机会获得上处于劣势,原因基本相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D.我们的教育应该向着包容、平和与平等的方向发展,这样才有可能既促
进女性发展,也不削弱男性发展,使之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
(3).下列各项中, 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中认为,当代男孩胆
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远不及当代女孩。
B.统计显示,中国"剩女"在一线城市居多,特别是北京,剩女数量已经突破
80万,不仅居国内第一,更是创下了世界之最。
C.女孩子的教育优势,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几乎会丧失殆尽; 用人
单位或者明显或者含糊地表现出重男轻女的倾向。
D.女孩并非只擅长死记硬背,她们也是素质教育的受益者,随着试题中考查
能力与素养的题目增加,女生的成绩日渐上升。
(4).有人认为"'男孩危机'是由女性教育优势凸显所致",材料二是怎样
批驳这一观点的?请具体说明。
(5).两则材料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请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事实
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
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
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
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
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
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
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西方一些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
的西方文化。消费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
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
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
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
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
全球化。
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
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
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
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
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
自己的文化传统。应当认识到,一些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
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
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
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
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
力。
(摘编自刘焕明《“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文章出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
动力。经济全球化使地域文化不再相互隔离,促进了文化领域的交流互
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促使人们开始寻找某些共同的文化价值和评
判标准,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可以相互交织,但并非完全重合。经济全球
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文化的交融也将成为一种趋势。但是,这并不
能因此而否定文化的多元性现实。
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充满着矛盾和冲突,但更多地包含着跨文化的对话和
交流,它不可能是文化的彻底“西方化”,而是多种文化通过冲突和对话而
形成新的文化格局。文化交流的过程,有人称之为文化的“濡化”,即任何
两个不同文化的群体甲、乙发生接触时,甲可能从乙那里撷取文化要件,乙
也可能从甲那里撷取文化要件,当这两个文化不断发生接触而扩散时,便是
“濡化‘’。
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文化全球化遇到不少问题。
一些人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部分发达的西方国家强行
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以便在文化和思想上影响甚至同化相对
落后的国家,但在具有强大内聚力的地域文化那里,西方文化并不容易占主
导地位,地域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特质,决定了地域文化的非屈服性。文化
全球化不可能、也无法淹没地域文化,反而更加有利于地域文化的创新和
发展,而且对地域文化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曾指出:新型世界文明的主要潮流,是东西方文
明的交流对话、综合创新,从而创造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文明。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开始趋向全球化,但全球化并不代
表着地域文化的消融,文化多元成为一种必然,当然,地域文化要想健康发
展,不仅要坚守自我,也要积极吸收全球文化先进、科学的内容。
(摘编自方浩范《对文化全球化与边缘文化的思考》,文章出自学术期刊
《长白学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认为,"文化全球化不过是某些西方国家为了使自身经济、政治、
文化利益最大化而设计的骗局。
B.材料一认为,各民族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是多元文化形成的因素。
C.材料二中的"文化全球化并非指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消融,而是指通
过冲突和对话形成新的文化格局。
D.材料二认为,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要想健康发展,就
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年轻人乐于消费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食品,说明他们
已经认可快餐文化,这冲击了本土的饮食文化。
B.材料二中关于"文化殖民化"的论述,可以作为材料一中"文化全球化是个
伪命题"的有力证据。
C.地域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特质,有利于其自身的创新和发展,也决定了地
域文化不可能被全球文化淹没。
D.两则材料均认可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认为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
主性的同时,应积极进行对话与交流。
(3).下列不属于“文化濡化”现象的一项是( )
A.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期,活跃于上海地区的"海派绘画借鉴唐宋传
统技艺与西洋绘画艺术,对传统中国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
B.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
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音乐、舞蹈、雕塑等也传至中国。
C.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在美国各大城市巡演,向西方人展示了精妙的
中国京剧艺术,得到《纽约时报》首席乐曲评论家托马西尼的高度评价
D.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花木兰》,虽然对所有素材都采取了迪士尼
特有的艺术加工方法,但配乐采用了中国多种音乐元素,且画面具有中国水
墨画风格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方式。
(5).围绕“文化全球化”这一论题,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不同,为什么?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近几年,剧集市场蓬勃发展,每年都有几百部的上新、逾万集的播出,人
们对优质作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一类作
品:它们具备精品剧的品相,一开始就给足人们观剧期待,然而随着剧情推进,
陆续出现人物形象不连贯、剧情不合逻辑、结尾仓促等问题。比如,前不
久一部非常火的家庭剧,情感刻画细腻、演员演技精湛、主题令人耳目一
新,始播就赢得广泛好评。遗憾的是,该剧后半部整体质量下降,口碑随之滑
坡。这类“半部好剧”的现象当前比较普遍。
相比于泛泛之作,“虎头蛇尾”的作品更令观众感到遗憾。剧集出现这
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剧本不扎实。剧集体量大、播出周期长、收看门
槛低等特性,使其具有“陪伴”属性,能否迅速与观众建立共情,是很多编剧
创作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为了吸引眼球,编剧会在剧集开头设置各种悬念,
埋下各式伏笔,让观众迅速融入其中。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和多线叙述的开
展,人物不断增加,故事变得复杂,很容易出现情节衔接不畅、人物设置前后
矛盾等问题。如何避免出现“半部好剧”现象?编剧在动笔前要做大量准
备工作。比如,可以为每个角色设置一份详尽的人物报告,这样不仅会让一
个个角色立体丰满,还可以有效减少情节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好的编剧不
仅要保持“局外人”的客观冷静,随时审视故事前后的连贯性,还要在情感
上完全投入到作品中,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欢笑,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才
可感可信,否则很容易把角色变成仅仅推动情节的“工具人”,虽然起初惊
艳,后期却黯然失色。
剧集创作是团体协作的项目,避免出现“半部好剧”现象需要整个行业
提供支持。很多剧集拍摄周期紧张,只有故事大纲或者前几集内容就立项
拍摄,没有给“一剧之本”留有足够创作时间。为赶进度,有的作品往往多
个编剧联合创作,这种情况尤需整体统筹,避免出现前后不一致问题。
“半部好剧”现象,也与当前剧集盈利模式有关。《中国电视剧风向标
报告 2020》显示,仅 2020年 1月至 8月,上新电视剧 60部、网络剧 162
部。当前网络视频平台是剧集播映的重要渠道,剧集也是各平台吸引会员
以增加营收的重要抓手。在这些视频平台上看剧,往往前几集免费,继续看
下去就需要购买“会员资格”。因此,制作方往往在一部剧的前几集上花
费最多心血:将节奏紧凑、高潮迭出的内容前置,吸引观众掏钱观看。
倾力打造作品“开头彩”本无可厚非,但作为集合各种社会资源、为人
们提供精神食粮的文艺创作者,如果只追求“短平快”、赚“快钱”,让一
部有可能成为精品剧的作品止步于“半部好剧”,就会格外让人“恨铁不
成钢”。“半部好剧”的“希望”在于,它显示出当前剧集创作者具备打
磨精品的潜力,而差的这一口气,恰恰是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执着的艺术追
求。为了写《大工匠》,编剧高满堂曾长期在工厂体验生活;为拍好《大江
大河》,主创团队对细节严格把控,小到一碗肉在剧中年代怎么吃,都认真
“考据”一番。水平有高低,质量有高下,但创作态度和创作追求决定着作
品最终呈现的品格。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到《士兵突击》《大明宫
词》《闯关东》《潜伏父母爱情》,再到走出国门并受到海外观众欢迎的
最新网络剧,经典的诞生都是主创人员耐得住寂寞、用心创作的结晶。期
待我国剧集创作去掉浮华浮躁,重视创作规律,让“半部好剧”成长为精品
力作。
(摘编自任飞帆《让“半部好剧”成长为精品力作》)
材料二:
且看,《和平饭店》前 10集,陈数、雷佳音搭档的反差萌清新脱俗,情节
推进中,悬念迭着悬念,叫人一秒都不舍得快进。可 10集过后,易容、掉包、
制毒、徒手劫刑场等反逻辑、反常识的剧情一再出现,把之前累积的好感
消解殆尽。《台湾往事》前 15集完全有成为经典的潜力,但从第 16集开始,
关乎家国情怀的正剧就变成俗套的神剧,连骑个自行车都要动用技术抠
图。《美好生活》也不例外,前 20集凭细节戳中了中年心事,靠演技赢得了
生活质感,但 20集之后几乎所有出场人物都有了三角四角情感纠葛。于是,
这些剧集的网络评分无不高开低走。
“半部好剧”谁之过?祸首就是如今国产剧的通病-注水。本应是戏核
突出、节奏流畅的好故事,出于商业原因,硬生生被大量啰唆又俗套的“凑
集数”拖垮。为了多放广告凑集数,往剧情里硬添加不必要的人物、情节,
甚至一些段落重复剪辑,“闪回”段落越来越长。常常是十集之前,该放的
戏剧钩子都已放置,观众也多“上钩”,此时在酒里兑水还是在水里兑酒,浓
度全凭资本诉求。如果一集能卖 1200万,多剪五集就能多卖 6000万,何乐
而不为!
反正拖拖拉拉几十集,只要关键悬念一直在,观众再不耐烦,在没有更好
的剧集替代前,也不至于一怒弃剧。
电视剧行业,本应剧本至上,却成了经济账本为王,结果是,精品剧不精,水
剧更水。要避免“龙头烂尾水蛇腰”的“半部好剧”层出不穷,需要平台
自身把好品质关,更需要创作者澄净下来,少些商业投机,回归初心。
(摘编自王彦《电视剧高开低走半部好剧,谁之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半部好剧"总是前面几集或者十几集精彩,给足人们观剧期待,但后面就
一集不如一集,越往后水平越低,口碑直线下降。
B.编剧在剧集开头设各种悬念、埋各式伏笔,目的在于吸引眼球,建立共情,
让观众迅速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和保持其观剧欲望。
C.像《和平饭店《美好生活》等网络评分高开低走的作品,都应该像《士兵
突击》《潜伏》一样从"半部好剧"成长为精品力作。
D.编剧在剧情里注水,使情节拖拖拉拉,剧集愈来愈多,根本原因是抓住了大
部分观众在观剧的过程中不会一怒弃剧的心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虎头蛇尾"的剧作比泛泛之作更令观众感到遗憾,是因为它们有成为
精品的基础,观众的期望值较大。
B.如果编剧能以"局外人"的客观冷静审视故事,在情感上完全投人到作品之
中,精品力作的产生就值得期待。
C.编剧高满堂为写好剧本长期体验生活,《大江大河》主创团队严格把控细
节,这种创作态度有利于作品的成功。
D.如果《台湾往事》15集之后的各集,依然能关乎国家情怀,就可以成为经
典,就能改变评分高开低走的趋势。
(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举出的家庭剧例子,论证了"半部好剧"的口碑必定是高开低走。
B.文章主体部分从剧集创作、盈利模式等多方面指出了"半部好剧"的成
因。
C.从文章第四段数字的对照来看,网络视频平台已是当前剧集播映的重要渠
道。
D.文章基于创作者有打磨精品的潜力,提出了让"半部好剧"成精品的观点。
(4).两则材料都揭示了剧集盈利模式下会出现“半部好剧”,请简要概括它
们各自的侧重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5).怎样才能避免“半部好剧”的产生?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威廉斯是美国著名诗人,因其意象派诗风为人们所熟悉,却很少有人知道
他还持有医学博士学位。1918年暴发的流行性肺炎给了医生威廉斯记录历
史的机会。在他的作品中,《去传染病院的路上》就是他接触和诊治传染
病的证据。这首诗收录于诗集《春天与一切》,正如题目所示,威廉斯描述
了这条通向传染病院路上的荒凉景象,并以此抒发自己在自然法则和人类
生存方面的反思。当威廉斯说“传染病医院”时,他指的是当时单独为传
染病人准备出来的建筑,而这所传染病医院很可能是现在新泽西州的圣玛
丽教堂的前身,原本是安置和治疗患有传染病的病人的地方。谈及此次流
感时,有学者在《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一文中猜测:“这次流感因为首
先由西班牙媒体报道出来,因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实流感最初是在美国
军营中暴发的。”虽然这次席卷世界的流感在 1920年逐渐退场,但它留下
来的阴霾远未退去。
在《自传》中,威廉斯这样记录这场毁灭性的流感:“流感袭来,我们医
生每天出诊六十次。我们其中有人感染了病毒,有些年轻的医生去世了。
我们没有有效的方法克制这种席卷世界的病毒。”由此可见,威廉斯是这
次大规模流感的见证者。
(摘编自陈浩然《春天里的威廉斯:值得敬仰的医生》)
材料二:
基辛格曾说过:“中国有几千年延绵不断的文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战
略和治国之策。”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展现出的不竭
力量,印证了基辛格的睿智。
回望来路,展望未来,指引中国在较快时间内走出困境,同时又苦人之
苦、迈出国门扶危济困的,是千年文明滋养出的中国人克己复礼、坚韧不
拔的品格,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是中华民
族传承至今的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
仁政爱民,以人为本。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严重之时,是生命第一还是
经济至上?中国先贤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疫情暴发之初,中国领导人
就发出坚定而明确的指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
位”,并将其贯穿于中国抗疫行动的全程。已经习惯了经济高速增长的中
国人,第一次看到季度经济较大幅度下滑,这背后是以人民生命安危为首要
关切的决心。
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遭受病毒突然侵袭的中国展现了让世界瞩目的决
断力、行动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来中国考察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
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高度评价中国人因地制宜、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感慨道,面对无药无疫苗的困境,中国人“有什么就用什么,能怎样调整就
怎样调整,能怎样适应就怎样适应,能怎样去拯救生命就怎样去拯救生命。
中国的方法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饮水思源,投桃报李。对于在中国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与中国“风月
同天”的人,中国都回馈以“与子同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困境中逐
渐走出的中国,已经把援助物资送到了 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感怀中国
雪中送炭的恩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吻五星红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
莱恩以英、法、德三种语言录制视频讲话感谢中国帮助;柬埔寨网民用民
歌《刘三姐》旋律配上柬语歌词,向中国医疗专家组表达谢意:“多谢了!多
谢中国亲人们,就算没有好饭菜,却有一首家乡的歌送亲人。”
义之所在,坚定前行。人不知而不愠。对诟病自己的人,中国也不吝伸出
援手。美国医生通过视频会议从中国同行那里获得了宝贵的诊疗经验。中
国捐助的一千台呼吸机等抗疫物资运抵纽约,州长科莫也在社交媒体上深
情致谢。怀着人溺已溺、民胞物与之心,中国向许多遭疫情肆虐的国家伸
出仁爱援手,却被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以政治化的眼光曲解乃
至诋毁。然而,中国没有因为种种杂音,就放弃对痛苦的悲悯、对生命的救
助,没有放弃对人间大义的坚守。
覆巢之下无完卵,小小的病毒以卷席之势不分国界夺去地球村里大量生
命,肆虐的疫情前所未有地把所有国家锁定在一条“生命方舟”上,世界人
民面临一损俱损的困境,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命运与共的事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先贤以“天下之目”洞悉
了四海繁荣的秘密,与久远以来对“大同世界”的憧憬一脉相承,今天的中
国人民以坚定信念,笃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休理念。前路免不了荆棘,而中国
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就是那道光,穿透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
(摘编自李蓉《中华文明之光在抗疫中熠熠生辉》)
材料三:
自尼克松以来,尽管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中国和美国还是进行了合
作。当前的新冠疫情危机是一个考验。首先,双方应同意使宣传战降级。
第二,人们应该认识到,如果说 1918年流感大流行是一个先例,那么在第一波
新冠病毒疫情消退之后,未来我们还将会看到几波疫情来袭,因此人们必须
更好地做好合作的准备。第三,新一波的新冠病毒疫情将影响应对能力较
差的穷国,中国和美国应该宣布慷慨捐款,让联合国设立新的基金来抗击新
冠病毒疫情,该基金向所有国家开放。第四,鉴于人类对这种新病毒仍有很
多需要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应该恢复十年前就存在的科学家和医学专业
人士之间的广泛联系。更好的做法是,增设两国应对新冠病毒疫情高级别
委员会,以提供政治保障,减少官僚机构的繁文缛节。
(摘编自约瑟夫·奈《中美应“合作式竞争”对抗疫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著名诗人、医学博士威廉斯见证了 1918 年暴发于美国军营、由西
班牙媒体首先报道、在 1920年才逐渐退场的那场席卷全球的大规模流行
性肺炎。
B.对 1918年的那场毁灭性的流行性肺炎,威廉斯在其《去传染病院的路上
冰春天与切》《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自传》等作品中都有记录。
C.对中国政府在 2020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所采取的抗疫行动,特别是中国
的传统文化所展现出的不竭力量,基辛格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D.约瑟夫·奈希望中美两国在应对当前的新冠疫情中开展"竞争中的合作",
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美国错误做法的指责。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几千年文明中包含着克已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仁民爱物、乐善好
施的基因,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
B.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中国领导人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
并迅速组织全民抗疫行动,成效显著。
C.流行性病毒不分国界,但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却对中国的做法
曲解甚至诋毁,对此,我们不屑一顾。
D.中美虽然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多年来还是进行了一些合作,在当前新
冠疫情肆虐危急时刻,双方应更好地合作。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面对全球性疾病传染,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请结合材料,简
要概括说明。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外卖市场日益火爆,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也随之产生。塑
料或发泡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构成了外卖垃圾的主要部分。
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白领对记者表示,带饭的时间成本太高,去外面
餐馆吃又太贵;现在外卖商家有很多优惠,一般都比去餐馆吃便宜,在这样的
情况下,即使是知道叫外卖会造成一些“白色污染”,但也难以抵抗外卖便
宜、方便、快捷的诱惑。
大量的外卖垃圾让保洁员们叫苦不迭。每天午餐过后,单位的垃圾桶里
差不多都堆满了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外卖垃圾,要处理这些垃圾,
着实令人头疼。而这些外卖垃圾,基本没有人回收,只能当生活垃圾处理
掉。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很快,订外卖就是为了图方便,但是可能很少人意
识到外卖垃圾问题。”某送餐员对记者表示,有的顾客即使在家可以用家里
的筷子,也会因为外卖里没有配筷子而进行投诉。
各家外卖平台的订单量正在快速增长,而这也意味着外卖垃圾也在不断
增加。对于外卖垃圾的数量,虽然目前并没有权威统计数据,但可从外卖平
台的订单量窥一斑而知全豹。根据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公布的
数据,这三家外卖平台的日订单量大概在700万单左右,粗略计算,按照每单
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盖
42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59个足球场,大约15天即可覆盖一个西湖。
(摘编自《一顿外卖付出多少环境成本?外卖垃圾问题亟待重视》,中国新闻
网)
材料二:
要想减轻外卖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中心副主任曲睿晶认为,可以从减量化——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回
收再循环,以及无害化——垃圾处理三方面入手。
源头减量最容易但践行不足。除了保温防漏,不少外卖的包装过于严实
甚至很“华丽”。“饿了么”设计部总监张怿对此的理解是:“以前消费
者可以通过店内装潢、风格等对餐饮品牌有形象认知。到了外卖时代,餐厅
依然希望建立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因此选择以华丽的包装和富有个性
的LOGO体现。”
回收再循环也面临一定困难。一位废塑料收购从业人员对记者说,近期
废塑料的回收价格一路走低,尽管外卖产生的餐具数量庞大,但对他们来说,
把充满油污的餐盒从一堆垃圾里拎出来、再清洗的过程,耗费了大量人
力,“回收外卖餐具更是赔本买卖”。
而外卖行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当前还不能用更加环保的材质替代塑
料。成本太高,实用性差,且不一定环保是很主要的原因。在看似可行的替
代方案中,纸质餐盒和聚乳酸的成本都是聚丙烯的2倍,生物基餐盒成本也
很高,价格并无优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传统外卖餐盒多采
用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其强度、耐热性、稳定性高,且成本低廉,因此
受到商家青睐。纸质餐具除了易沾染油渍外,最关键是无法密封,运输中容
易洒出来。然而最好的生物基材料餐盒和纸质餐盒也都含有一定的塑料成
分,在生物基餐盒中,虽然40%左右的秸秆等物质可以直接降解,但另外60%
的塑料则仍然存在同样问题。
(摘编自《外卖垃圾围城大讨论;毁了下一代,还是在背锅》,《南方周末》)
材料三:
外卖平
台
美团外卖 饿了么 百度外卖
环保方
案
青山计划 蓝色星球 EP行动
推出时
间
2017年 8月31日 2017年 9
月6日
2017年 9月6日
具体措
施
客户端增加“不需要一次性
餐具”选项;设立“首席环
客户端增
加“无需
客户端增加“不
使用餐具选项”;
保官”职位,成立专门团队
负责推动“青山计划”的规
划和落地。
餐具”选
项,并为选
择该项的
用户提供
积分奖
励。
对使用环保餐具
的优秀企业进行
重点扶持;引入环
保餐具供应商,通
过规模化采购,降
低环保餐具成
本。
(表格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在线外卖行业深度解析报告:
竞争、模式与投资策略》)
(1).下列关于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产生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活垃圾清运的速度赶不上垃圾产生的速度。
B.外卖企业提供的服务方便、快捷,性价比高。
C.快节奏的生活提高了人们做饭的时间成本。
D.很多消费者只图自己方便,环保意识不够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
A.目前解决外卖垃圾污染问题仍有困难,但只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就能很快
解决。
B.材料一揭示外卖垃圾大量产生的现状,分析了外卖垃圾产生的原因。
C.材料二分析并提出了减少外卖垃圾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效策略。
D.当下制约外卖垃圾污染环境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还是经济成本。
E.材料三揭示了各个外卖平台应对外卖垃圾污染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3).材料三列出的“青山计划”“蓝色星球”和“EP行动”这三个方
案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又各自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
梁衡
①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
门前冷落车马稀。在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
2016年盛夏时分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
②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
茫茫林海中。
③正走着,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踩着朽木、草墩,钻过
横七竖八的灌木。忽然眼前一亮,一条溪流从山上奔腾而下。眼前这条溪
流无法与我见过的任何一条流水相比较,因为它没有留下一丝人类活动的
痕迹。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
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
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④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
时间照相采景。
⑤人类虽然早已进入现代文明,但是总忘不了找寻原始。这是因为它,一
是大自然的原点,可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二是人类走出蛮
荒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判断一
个地方是不是够原始,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有没有人的痕迹。从纯自然
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种种干扰和玷污。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
找那些还没有人文污染过的地方。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
前人没有留下诗词,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
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
⑥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先要说一说这里的石头。国内很有名的一处石
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
貌特有的精巧。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圓沉稳,高大挺
拔,无不迸放着野性。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
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
⑦现在要说一说在乱石间争荣竟秀的苔蘚了。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
是森林里所有生命湿润的温床。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绿染着整个世
界,不留一点空白。最让人感动的是它的慈祥,它小心地包裹着每一根已失
去生命的枯木。那些直立的、斜依的、平躺于地的大小树干,虽然内里已
经空朽,你轻轻一碰就是一个洞,但经它一打扮,都仍保持着生命尊严。绿苔
与枯树正在悄然作着生命的转换。
⑧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有一棵树,我
叫它“一木穿石”,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
透了一块石头?现在,我却见到了一棵树,一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
之上,霸气十足。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拳握住一点点沙尘,然后蛰伏在石面
的稍凹之处,聚积水分,酝酿能量。松树的根能分泌一种酸液,一点一点地润
湿和软化石块。成语“相濡以沫”是说两条鱼,以沫相濡,求生命的延续。
而这棵红松种子却是以它生命的汁液,去濡润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终于感
动了顽石,让出了一个小小的空间。它赶紧扎下一条须根,然后继续濡石、
挖洞、找缝,周而复始,终于在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纛。
⑨如果说刚才的那棵树有男性的阳刚之烈,下面这棵便有女性的阴柔之
美。它生在一根窄长的条石上,两条主根只能紧抓着条石的边缘向左右延
伸,然后托起中间的树身,全树就成了一个丁字形,一个标准的体操“一字
马”。那两条主根是她修长的双腿,树干是她曼妙的身躯,挺胸拔背,平视前
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棵树的根与身子长得一般的粗细,一样的匀称,一
样的美丽。好一个“幽谷美人”。
⑩我们就这样在绿色的时间隧道里穿行,见证了大自然怎样在一片顽石
上诞生了生命。它先以苔草、蕨类铺床,以灌木蓄水遮风,孵化出高大的乔
木林,就成了动物直至我们人类的摇籃。这时再回看那艘石头巨舰,是泰坦
尼克号?是哥伦布的船?是郑和下西洋时的遗物?都不是。它沉静地停在这
里,是特别要告诉我们,假如没有人的干扰地球是什么样子,大自然是什么样
子,我们曾经的家是什么样子。当年我们屈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
友好的回报,留下了一面大镜子,照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铜为镜,可正衣
冠;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兴替;以这片原始林为镜,可知生命、人类和地球的
兴替。
⑪我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早年林区运木材的小火车路,不为伐木,
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
(1).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中,“原始林”点明了本文描写对象,而
“幸存”一词表现了作者思想情感。
B.作者一行不顾大雨换上迷彩服、长筒靴,带着雨伞,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
发,说明作者一行造访原始林兴致浓厚。
C.作者认为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干扰与玷污,所以喜欢原始林的三无境界,
在这里可以与自然亲密接触。
D.结尾写作者一行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
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作者为此感到欣喜。
(2).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体部分的顺序非常清晰,从发现原始林,到进入原始林,再到最后
下山离开,有头有尾,脉络分明。
B.作者描写原始林里的石头,写云南石林、贯州天星桥是为了在对比中突
出原始林里的石头野性十足的特点。
C.文章非常注意段落间的过渡,比如第九段开头运用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
的作用,使上下段落内容自然衔接。
D.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苔藓、大树,步步递进,层层深入,
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让人如临其境。
(3).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原始林,为什么从第⑤段开始花了很多笔墨写石
头?
(4).文章在细致写景的同时,还有一些恰到好处的议论。请简要分析这
样写的好处。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书院楹联多含导化性情、启迪智慧之意蕴,也是儒家文化在书院中最直
接的体现。江西白鹿洞书院楹联曰:“泉石可人,烟霞友(老)我;青山傍屋,绿
树盈门。”朱熹评此地“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
之所”。“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读书之所”,书院这种选址观念主要
是受到儒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即顺应天道,以求达到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儒家学派认为,自然山水具有某种与人的精神
品质相类似的形式结构,具有德化的作用。①“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
蕴藉人。”(凤凰山敷文书院联)中和、蕴藉正是儒家对人的涵养所要求的
一种极高境地。书院的创立者大多认为,书院培养人才的目的并非仕途经
济,亦非文思辩才,而是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即一方面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传播道业,济世救民。②正如朱熹在
《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跋》中所言:“窃观古者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
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
声名、取利禄而已。”东林书院有著名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摘编自冯刚、田昀相关论文)
材料二:
主持人(《光明日报》智库问答专栏记者):历史上,书院不仅是传道授业
解惑的地方,也是思想、文化、观念交流碰撞的地方,可以说是名家大儒荟
萃,群星竞相闪耀。历史上的传统书院缘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给现代教
育带来哪些启发?
肖永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传统书院带给现代教育很多启发。在
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书院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宗旨和人才培养理念。无论
是在自然环境的选择、人文环境的营造方面,还是在教育内容、组织管理
方式、教学形式方面,传统书院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例如,传统书院教育
追求“求学”与“求道”相统一,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将
道德情操、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传统书院
教育师生关系密切,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感召力,学生与教
师朝夕相处,深受其影响和感染;传统书院教育提倡自由讲学、自由研讨,师
生之间、学生之间经常切磋商榷、质疑问难;传统书院教育尊重学生禀
赋、个性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主持人:清末时期,传统书院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纷纷转化为新式学
堂。历经沧桑后,如今得以完整保存的书院可谓凤毛麟角。进入新时代,存
世的书院应该如何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现代社会、培养现代人才?又该如何
打造“活的书院”?
吴国富(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打造“活的书院”,必须认真总
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书院教育应当以儒家经典为核心,以积极入世、承
担社会责任为主体精神,若背离这一主体精神,就不能称之为书院教育。知
行合一,知与行良性互动、互相促进,是衡量书院教育效果的主要指标。能
知不能行,或按照刻板的教条去行为,都无法取得真正的效果。总之,针对道
德品质和人文素养进行专门教育,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实践,不断
进行反思、反省,③不做“两脚书橱”式的人,不做“嘴长手短”的人,不站
在旁观者的立场做社会的“看客”“说客”,以内化于心的人文素养为根
本,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现代社会喜欢和接纳的人才。
当现代社会对书院建立不可或缺的联系时,书院就能“浴火重生”了。
主持人:书院千年,为中国文脉传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千年之后
再回望,书院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我们如何更好地传承书院文化
和书院精神?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中,书院可以提供哪些力量?
肖永明: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努力挖掘传统书院教育资源,从中汲取智
慧,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兼具传统书院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长的
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在学术创新方面,
应当弘扬历代书院先贤的创新精神,发挥书院的独特优势,致力于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和现代价值的研究,为学界奉献具有原创性的高端学
术成果,以学术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文化传播方
面,应当利用当代最先进的传媒手段,充分体现书院的文化传播、社会教化
功能,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弘扬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书院文化传千年”系列报道)
材料三:
谈剑桥,可从不同的角度与观点着眼,就教育制度来说,剑桥的特色是她
的书院制。剑桥大学不止是一大群“学部”的组合,更是一大群“书院”
的结合。她是一个由书院结合而成的联邦团体,故剑桥亦称为“书院式的
剑桥”。剑桥现在共有 30个学院。最老的圣彼得书院已经有七百年的高
寿,最新的罗宾逊书院则刚刚诞生不久。30个书院,有 30种风格,30种情
调。从伦敦去剑桥,你心目中只有一个剑桥大学,但到了剑桥,你只看到一个
个书院。④诚然,书院是剑桥的灵魂,讲剑桥不讲书院,就像讲《王子复仇
记》漏子丹麦生子。
我们看到现代大学越来越向“综集大学”趋进,学术日益专化,人际关系
日渐疏离,教育与生活裂为两橛。剑桥书院重视居息一堂,重视生活性情之
陶治与知性之启发,实值得借镜取鉴。剑桥书院制是成长的,不是创造的。
刻意模仿、大可不必,亦难有功,但如能取其精神,配合本土社会文化而模铸
之,则宜为有心于大学教育者所深思。
(选自金耀基《剑桥书院制的特色》)
(1).下面有关我国古代书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址多为风景优美之地,将自然美纳入书院之中,使之成为道德教化的一
部分。
B.精心营造人文环境,寓教化于生活之中,楹联文化就直接体现了书院的儒
家文化。
C.教育上"学"道"统一,仕途经济、文思辩才与传道济民、担当天下不分伯
仲。
D.教师中有学范德高的大懂,引领、感召学生,学术上师生常切磋商榷,质
疑问难。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肖永明和金耀基都认为,书院可以带给现代大学教育很多启发,如书院的
教育宗旨、人才培养理念 、教育方式等可用来改善现代教育。
B.吴国富认为只要以"知行合一,知与行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来衡量书院教
育效果,就能在新时代打造"活的书院"。
C.肖永明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传统书院人才培养智慧、学术创新精神、文
化传播手段,以更好地推动当代文化繁荣发展。
D.金耀基认为.现代大学向"综集大学"趋进,导致了学术专化,人际关系日
渐疏离,教育与生活裂为两橛等问题出现。
(3).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访谈问题经过精心设计,紧密围绕"传统书院"和"现代"两个关键词,
不枝不蔓,并且有其内在逻辑的连贯性。
B.三个开放式问题给予受访者较高的作答自由,但主持人抛出问题前的表
述中掺杂了太多个大主观判断,会限制受访者。
C.主持人在提问时使用了"传道授业解惑""名家大儒荟萃""缘何""凤毛麟
角"这样典雅的语言,符合受访者身份。
D.主持人在第二次提问时,使用了"活的书院"这样生动形象的表述,既切合
谈话主题,又激发了受访者畅谈的兴致。
(4).请从四处画线语句中任选两处分析其论证方法,写清标号,简要作
答。
(5).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对这些现代大学教
育与“书院制”结合的现实案例进行简要点评。
千年“岳麓书院”一直在湖南大学“弦歌不绝”;2014年,香港中文大
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
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所高校在京发起成立亚太高校书院联盟;2016
年 9月 10日,中美合作成立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举行开学典礼,迎接来自
全球 31个国家的 110名学者。
参考答案
1.答案:(1).B;(2).D
(3).①语文是学习的基础,无论学习什么都要借助语文的力量;②语文
是交流的工具,人的思想要靠语言来表达;③学好语文是产生好的思考与
创意的关键。
解析:(1).“尽可能多使用多媒体”错误,材料一认为,多媒体课件使
用过多是语文教学的弊端。
(2).“美国人把母语教学排在各科之首”说法错误,从文中可以看出,
把母语教学排在各科之首并不是美国的事实,只是孙连成的观点。
(3).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答题区域,主要在材料二、材料三、材料
四,然后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即可。材料二“孙连成认为,语文教育的重要
性应该排在各科之首,‘因为无论你走到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你有再多的
思想也没有用,你需要语言的表达’”说明语文是交流的工具,人的思想
要靠语言来表达。材料三“语言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工具,语文是重要的人
文学科,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学生来说,学好语文的确重
要。因为,无论学习什么都需要借助语文的力量”可以概括为语文是学习
的基础,无论学习什么都需要借助语文的力量。材料四“何怀宏说,他认
为只有大量阅读好书和勤于写作才是培养好的语言能力的关键,而好的语
言能力则又是好的思考乃至好的创意的关键”可概括为学好语文是产生好
的思考与创意的关键。
2.答案:(1).B;(2).B;(3).C;(4).①先从中外教育的基本情况正
面论证应试教育不足以解释女性教育优势现象,从而证明"男孩危机"与女性
教育优势关系不大。
②后运用反证法,指出女性的社会弱势地位没有因其教育优势而得到根本
性的改变,从而论证"男孩危机来自女孩教育优势"的观点其实是一个伪命
题。
③运用举例、对比的论证方法,使论证更有力。
(5).①不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叙述和描写的方式,材料二主要运用了议
论的方式。
②原因∶材料一是新闻报道,通过事实来表现"娘气"亚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
借助于叙述和描写更生动直观。
材料二是时事评论,用议论更容易阐明自己观点;
解析:(1).曲解文意
(2).或然变必然。
(3).材料二的观点是男孩危机与女性教育优势凸显无直接关系。A项,材
料二的"男孩危机"指的是教育领域的男性优势逐步丧失,而本项不涉及教育
领域。B项,一线城市"剩女"数量庞大,表明这是女孩危机,根本没有涉及"男
孩危机"的问题。另外"剩女"增加的原因未必都与女性高学历有关。C项内
容与材料二第 5段的内容吻合。D项证明女孩在素质教育领域也有实力。
3.答案:(1).D;(2).C;(3).C;(4).以驳为主,驳立结合。首先旗帜
鲜明地反驳“文化全球化”,然后结合文化的民族性提出“承认文化差异、实
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的观
点,然后从“文化全球化”的实质与危害两个方面进行反驳,最后提出正确做
法,进一步重申观点。
(5).材料一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为了反驳西方某些别有
用心的人鼓吹的“西方文化全球化”,反对的是文化霸权;材料二作为学术论
文,认可“文化全球化”,认可的是对维护关系到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基本文
化价值的追求的认可;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元文化并存的必然性与长期性。
两文立场不同,所以观点不同。
4.答案:(1).B;(2).D;(3).D;(4).①侧重点:材料一强调的是剧集
制作人在前几集上花费最多心血,打造作品的“开头彩”。材料二强调的是剧
集制作人在大部分剧集中注水,想法设法“凑集数”。②关系:材料一说的是
“半部好”的原因,材料二说的是“半部坏”的原因,合起来就是导致“半部好剧”
出现的原因。
(5).①编剧方面,要有执着的艺术追求,创作态度要严谨,在动笔前做大量
准备工作,要能够以“局外人”的客观冷静随时审视故事前后的连贯性,要在
创作时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②行业方面,要对剧集创作提供支持,拍摄前
要有完整的剧本内容,多个编剧联合创作时要整体统筹。③平台方面,要把
好品质关,对作品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
解析:(1).A项错在“但后面就一集不如一集,越往后水平越低”,原文只是
说“随着剧情推进,陆续出现人物形象不连贯、剧情不合逻辑、结尾仓促等
问题”,并没有说一集不如一集。C项错在“像《士兵突击》《潜伏》一样从'
半部好剧'成长为精品力作”,文中并没有说《士兵突击》《潜伏》原来是
“半部好剧”。D项错在“根本原因是抓住了大部分观众在观剧的过程中不
会一怒弃剧的心理”,根本原因是盈利。且少了“在没有更好的剧集替代前”
这个不“一怒弃剧”的前提。
(2).错在“依然能关乎国家情怀,就可以成为经典,就能改变评分高开低走
的趋势”,它成为经典的条件有多个,只“关乎国家情怀”还不够;成为经典,不
一定就能改变评分。
(3).错在“论证了'半部好剧,的口碑必定是高开低走”。文章首段举出的家
庭剧例子,包括它的口碑滑坡,共同论证了一有“半部好剧”现象存在。
5.答案:(1).A; (2).C; (3).C; (4).①开头借基辛格的话引出
中心论点;②接着从两个角度阐述中华文化在国内抗疫中的体现;③然后从
两个角度阐述中华文化在国际抗疫中的体现;④最后归结全文,指出中华文
化的时代意义。
(5).①国际社会要本着投桃报李和以德报怨的情怀积极支持援助遭受疫
情的地区。②国家之间要摒弃成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③联合国等国际
社会组织要加强协调,并采取相应措施。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
的能力。B项,信息来源主要是材料其中《卡大卡与西班牙大流感》一文
的作者并未指明是威廉斯,原文说“有学者”。C项,信息来源在材料第一
段从原文看,基辛格的话并不是¨对中国政府在 2020 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
所采取的抗疫行动,特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展现出的不竭力量”而言,只
是他的话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印证;另外“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也
不符合文意。D项,信息来源在材料三字里行间表现岀了对美国错误做法
的指责”牵强附会。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对此,我们不屑一
顾”于文无据。
(3).本题考查分析文本论点和论据的能力。要判断选项中的说法是否可
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首先要明确材料二的中心论点以及论述
过程中所提出的分论点。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在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
中华文明孕育的精神品格所展现的不竭力量熠熠生辉。这其中应注意两点,
一是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处于灾难期间,二是中国人所展现出的精神品格
和责任担当。据此.C项可以很好地印证这一点 A项强调忧虑劳苫才可以
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自身;B项,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D项,强调
人格的高贵、志向的尊严。
(4).本题考查理解论述类文本思路结构的能力。解答梳理论述类文本结
构思路类试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本,把握内容要点;然后借助文中思路标
志词判断其行文顺序,并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旨。以解析其了文脉
络。材料二第一、二段为一个层次,第三、四段为一个层次,第五、六段为
一个层次(也可以把第三段到第六段合为一个层次)第七、八段为一个层
次。
(5).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答题区间在材料二的第
五段到第八段以及材料三。根据材料二第五段到第八段阐述的观点,可以
概括出第①点。根据材料三“尽管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中国和美国还
是进行了合作”人们必须更好地做好合作的准备”“增设两国应对新冠病
毒疫情高级别委员会,以提供政治保障”等信息,可以概括岀第②点。根据
材料三¨让联合囯设立新的基金来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该基金向所有国家
开放”,可以概括出第③点。要注意相同内容的整合,对原文信息要进行必
要的语言转换。
6.答案:(1).A; (2).BD;
(3).共同点:在客户端增加“不需要餐具”的选项。
特点:“青山计划”,成立专门团队,专人负责。“蓝色星球”,鼓励消费者
参与环保。“EP行动”,通过降低环保成本,激励外卖产品提供商参与环
保。
解析:(1).A 项无中生有。
(2).A 项无中生有。C 项材料二阐述的所提出解决办法并不可行。E项
“各个平台”有误,只有三个大的平台。
7.答案:(1).D;(2).D;(3).①表明石头也是原始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正是这些石头保住了原始林。②为了引出下文乱石间争荣竞秀、生机
勃勃的蕨类、苔藓、树木。③为了更好地阐释这片原始林顽强的生命力与
来之不易,深化文章主旨。
(4).①使文章形成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特色,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②形象生动地展现原始林特点的同时,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更能突出保护
生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旨。③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使文章容量更大,
更有深度,更具艺术性。
解析:(1).“作者为此感到欣喜”错,结合结尾和全文来看,作者对开展
原始森林游是忧虑的。
(2).“层层深入”错,这些景物之间并没有层层深入的关系。
(3).文章从第⑤段开始花了很多笔墨写石头,特别是第⑥段既写到云南
的石林,也写到贵州天星桥,都是为了突出这里的石头的特点,因为石头
也是原始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第⑦段又写到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第
⑧段又写到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正是因为石头的存在才保住了原
始林。同时从结构上来说,对石头的描写也是为了引出后文对苔藓、树木
等的描写,所以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写到这里的石头无不迸放着野性,
写到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这些都能更好地阐
释这片原始林顽强的生命力与来之不易,深化文章主旨。
(4).文章第⑤段有关于“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一种干扰和玷污”的议
论,第⑩段有关于以原始林为镜的议论。这些在写景的同时加入适当的议
论,使表达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并且这些议论是作者在游览原始森林时发
出的,直接表明了作者当时的感受,是作者观点、态度的体现,这些观
点、态度是文章主旨的外化;另外,这些议论使文章不单单是一篇游记,
增加了文章的思想魅力,促人思考。
8.答案:(1).C; (2).A; (3).B; (4).①举例论证,证明书院楹联
体现了 “自然山水也有德化作用”的儒家文化。②引用论证,证明了书院
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传道济世。③比喻论证,将按“刻板的教条去行为”的
人比作“两脚书橱”,证明要“知行合一”。④类比论证,将剑桥与书院的
关系类比为《王子复仇记》和主角的关系,证明了书院是剑桥的灵魂。
(5).①接通传统书院与现代大学教育有利于汲取中国古代传统书院育人
智慧,开拓出人才培养的新路子。②建立现代书院并加强交流与合作,既可
以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利于博采众长,推动我国书院制进一步发展。
③在国际书院教育的合作与交流中,一味模仿并不可行,需要结合我们自己
的文化,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
解析:(1).C.“仕途经济、文思辩才与传道济民、担当天下不分伯仲”
错,材料一原文为“书院培养人才的目的并非仕途经济,亦非文思辩才,而
是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即一方面提高自身道
德修养;另一方面传播道业,济世救民”。
(2).B.“只要……就……”表述绝对化,材料二原文为“知行合一,知与
行良性互动、互相促进,是衡量书院教育效果的主要指标”;C.“以更好地
推动当代文化繁荣发展”错,材料二原文为“传统书院带给现代教育很多
启发”;D.强加因果,材料三原文为“我们看到现代大学越来越向‘综集大
学’趋进,学术日益专化,人际关系日渐疏离,教育与生活裂为两橛”。
(3).B.“掺杂了太多个人主观判断,会限制受访者”错,“历史上,书院
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也是思想、文化、观念交流碰撞的地方,可以
说是名家大儒荟萃,群星竞相闪耀”、“清末时期,传统书院为适应教育改
革的需要,纷纷转化为新式学堂。历经沧桑后,如今得以完整保存的书院可
谓凤毛麟角”、“书院千年,为中国文脉传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
是作者的主观判断,是属于历史事实,作者这里作总结概括,是为了引出自
己要提出的问题。
(4).第一处是举例,论证了前文观点“儒家学派认为,自然山水具有某种
与人的精神品质相类似的形式结构,具有德化的作用”;第二处由“正如朱
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跋》中所言”可知,属于引用论证,论证前文
的观点“另一方面传播道业,济世救民”;第三处“不做‘两脚书橱’式的
人”是比喻论证,论证前文观点“知行合一,知与行良性互动、互相促进,
是衡量书院教育效果的主要指标”;第三处由“就像讲”可知,是类比论证,
证明“书院是剑桥的灵魂”。
(5).材料二“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努力挖掘传统书院教育资源,从中汲
取智慧,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兼具传统书院教育与现代教育之
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历史上,书院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也是思
想、文化、观念交流碰撞的地方,可以说是名家大儒荟萃,群星竞相闪
耀”;“在学术创新方面,应当弘扬历代书院先贤的创新精神,发挥书院的
独特优势,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和现代价值的研究,为学界
奉献具有原创性的高端学术成果,以学术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
承与发展”;材料三“剑桥书院制是成长的,不是创造的。刻意模仿、大可
不必,亦难有功,但如能取其精神,配合本土社会文化而模铸之,则宜为有心
于大学教育者所深思”。根据上述材料的信息结合链接材料的内容分析概
括。